第四章 畜禽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6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畜禽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51
页数: 26
页码: 309—334
摘要: 畜禽疫病防治主要描写了玛曲县疫病防治、家畜家禽传染病、家畜寄生虫病、动物检疫等内容。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畜禽疾病

内容

第一节疫病防治
  民国时期,玛曲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羊、马等家畜。据《拉卜楞之畜牧》(张元彬著,《新青海》1937年5卷1期)统计,“拉卜楞有马35750匹,牛23750头,羊116900只”,此中只包括了欧拉、卓格尼玛两个部落的牲畜数,但其它部落牲畜数不详,直到1949年,据统计,玛曲地区有牲畜24.08万头(只、匹)。
  民国时期,由于玛曲地处偏僻,科学文化相当落后,广大的牧民群众过着靠天养畜的生活,人畜疫病经常发生,牲畜疫病流行严重,玛曲境内牛瘟、炭疽、马鼻疽病、马腺疫病是危害牲畜的主要疾病,口蹄疫、牛肺疫、牛放线菌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其次是各类牲畜的眼病、消化道疾病、外寄生虫病,由于缺医少药,牲畜疫病种类多,病情复杂,牲畜死亡严重。根据群众掌握的规律,各种疫病每五年左右流行一次。流行时常常由于无现代科学防治方法,只能靠民间为数不多的藏兽医进行治疗,因此,牲畜常常损失严重,给牧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灾难。虽然国民党政府于1930年在甘肃实业厅内设有畜牧兽医股,管理全省的畜牧业,但对玛曲等边远牧区,其技术服务功能几乎等于零。1937年国民党政府“西北兽医防治处”分别又在夏河、临潭设立兽疫防治站。具体由夏河兽医防治站负责夏河、碌曲、玛曲等地的兽医防治工作,但玛曲与夏河相距200多公里,交通不便,其防治能力仍十分薄弱,牲畜疫病流行严重。
  1949年9月18日夏河解放以后,玛曲隶属夏河县第七区,因此1951年4月甘肃省农林厅夏河兽医防治处成立后,玛曲的兽防工作名义上由夏河兽医防治处承担,但服务功能基本上涉及不到玛曲,牲畜的疫病防治仅由极少数民间藏兽医进行,条件差,功能弱,直到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后,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
  1956年10月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立,从此始玛曲的兽疫防治工作才揭开全新的一页。当年,根据甘肃省畜牧厅安排,全县开始马鼻疽病检疫和牛瘟防治工作,为此,县上专门设立消灭牛瘟办公室,并从1957年起,每年自制疫苗防制牛瘟。同年秋县防疫指挥部成立,全县掀起以扑灭牛肺疫为主的防疫运动。1958年各乡正式设置畜牧兽医工作站,从而结束了畜牧业没有兽医防治保障的历史。1959年8月阿万仓兽防站张庭彦等人用自制的牛皮药浴池治疗羊外寄生虫病,药浴羊1.6万只,每天药浴1200只左右,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试用口蹄疫痊愈牛血清治疗犊牛口蹄疫等工作。1962年全县预防注射各类家畜31.45万头(只、匹)。1963年甘肃省畜牧厅下拨2万元,在欧拉、曼日玛两乡各建起一座水泥药浴池,群强乡建立一座帆布药浴池,开展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同年3月甘南州畜牧站派工作组协助,对尼玛乡绵羊内寄生虫季节动态和牛羊传染病进行调査,8月份曼日玛乡首先使用哈尔滨兽研所生产的布病菌苗防治牲畜布病,县兽防站用23只羊自制8.4万毫升牛肺疫疫苗,在曼日玛乡注射3.3万头牛,开始牛肺疫防治工作。
  1968年经过省、州、县业务技术人员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基本消灭牛瘟,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马鼻疽病、布氏菌病、牛肺疫、牛出败、羊痘及牲畜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使全县疫病危害有所减轻。同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成立后,一切工作都以运动形式进行的。当时全县的兽医防治工作以尼玛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三级兽医网和四自中草药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推广开展。如1970年设立县鼻疽马场,集中全县检出的阳性马,进行综合防治,培育健康畜群;牛副伤寒、腐蹄病等一批牲畜疫病被确诊并进行防治。畜种改良工作也全面展开,一批畜牧兽医科研项目取得成效。在科研方面,开展了 “肝片吸虫病综合防治试验”、“中草药防治牲畜疫病试验”、“中草药加工试验”、“藏兽医研究”等课题,以及西柯河羊场诊断和防治杂种羊、纯种羊的白肌病,并研用亚硒酸钠进行,从而填补了州内空白。之后,陆续在西柯河羊场及部分乡开展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査和季节动态调査,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此一时期内各乡修建的药浴池、固定式羊圈等基础设施有所增加,各乡站化验室设备进一步改进,从而保证了全县疫病的防治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的畜牧兽防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预防管理的规道,经过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协作和广大兽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抽检预防机制,开展《羔羊线虫动态调査》、《玛曲地区肝片吸虫病研究》及 《飞机喷洒药物灭螺实验报告》等调査活动,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各类牲畜的疾病发生。1980年全县范围内正式宣布消灭牛瘟、牛肺疫。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通过了对玛曲布病防治效果的考核验收。1989年宣布消灭马鼻疽等。第二节家畜家禽传染病
  畜禽传染病是危害玛曲县畜牧业的主要疫病,截至1990年县境内发生和确诊的有33种,即:口蹄疫、坏死杆菌病、布鲁氏菌病、马鼻疽、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牛嗜皮菌病、马副伤寒、马腺疫、马流行性感冒、马巴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瘟、牛肺疫、牛出败、牛副伤寒、牛副结核、牛放线菌病、牛气肿疽、牛流感、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传染性鼻管炎、牛传染性口膜炎、羊痘、羊链球菌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衣原体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巴氏杆菌病、猪瘟、鸡新城疫。其中人畜共患病7种,马传染病6种,牛传染病10种,羊传染病8种,鸡、猪传染病各1种。已被消灭的有牛瘟、牛肺疫、马鼻疽3种;其它均已基本控制。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一)炭疽藏语叫“刹”,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以及死后尸僵不全为特征。常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较盛。各类家畜均有散发病例,有时暴发流行,致死率高;人患此病,将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
  玛曲地区早在解放前就有流行,1954年在欧拉、齐哈玛两地发生确诊为炭疽病,死亡牛433头,马33匹;1956年尼玛部落发生此病,死亡羊500余只;1960年乔科公社第一、二大队人畜暴发炭疽,死亡羊128只,干部、群众在食堂食用病羊肉后,引起24人感染发病,经抢救,10人治愈,14人死亡;1962年尼玛、欧拉乡发病流行,死亡牛145头、马33匹、羊34只,当地群众因食用病羊肉后,引起9人死亡。据统计1954-1990年炭疽病在县境内发生较大暴发流行24次,死亡家畜1885头(只、匹),发病人33人,死亡23人。
  防治:从1958年开始该病的防治工作,每年对全县各类家畜进行无毒炭疽芽孢
  苗预防注射后,基本控制了该病。近年虽有发生,但呈散发性发生。防治措施:一是每年用无毒炭疽芽抱苗对全县各类牲畜进行预防注射;二是对病畜用抗炭疽血清和抗菌素及时治疗;三是广泛宣传,对炭疽死畜禁止剥皮食用,深埋处理。经多年防治,危害程度明显减轻。民间防治炭疽:一是不许患畜饮水; 二是用长针刺患畜脾脏,减轻病势,对死亡牲畜深埋后9年不许触动等。
  (二)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形成水泡为特征。人也感染此病。玛曲县是甘肃省玛曲县严重危害家畜传染寄生虫病分布图
  图21玛曲县严重危害家畜的传染、寄生虫病分布图
  该病的老疫区,据调査解放前流行严重。建国后至1990年共流行6次,共发病牲畜341404头(只),死亡各类牲畜6766头(只);其中内源性2起,外源性4起。按毒性除1起毒型未定外,A型3起,O型2起。1956年6月180~9月19日,从四川省阿坝县和夏河县阿木去乎地区传染到玛曲各部落,当时由于技术等原因,毒型未能确定。据统计此次共发病牛12175头,羊3559只,死亡牛300头,羊600只;1960年2月16日~1961年4月,从青海省果洛、四川省阿坝地区传入玛曲县,据査毒型为A型。共发病牛38497头(其中河曲马场发病3438头),死亡215头,致死率0.61%;1963年8月21日~1964年3月15日,由于阿万仓乡郎欠木大队注射6303,6306两批号A型疫苗引起发病,波及邻近3乡15个大队49个生产队,共发病牛12360头,发病率27.19%;死亡22头,致死率0.04%;1964年7月1日〜1965年1月18日,从青海、四川省邻近地区传入,陆续波及齐哈玛、尼玛、采日玛、曼日玛、欧拉等乡,毒型属 A型,共发病牛14212头,死亡31头;1977年3月26日〜10月26日,从四川省阿坝、红原两县传入玛曲县卫当籽种场和齐哈玛公社吉勒合大队,之后逐步蔓延到阿万仓、采日玛、曼日玛等7个公社、9个牧场(省、州属5个),发病牛98315头,死亡3593头,致死率3.65%;发病羊161856只,死亡2005只,致死率为1.24%;引起此次发病的毒型为O型;1978年11月9日〜12月14日在河曲马场发病牛430头,发病毒型为O型,经治疗全部治愈;自此以后,口蹄疫在玛曲县再未发生。
  防治:玛曲县是口蹄疫的常发地,历史上,牧民用烟草汁涂抹牲畜患部、中草药防治等办法进行治疗,用牛粪灰进行消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对口蹄疫的防治由各级政府部门组成的口蹄疫防治指挥部对防治工作部署领导。196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出“动员千军万马,一切为防治口蹄疫让路”的口号,1964年制定《甘肃省消灭口蹄疫技术措施》,在防治过程中先后采用口蹄疫结晶紫疫苗、A型苗、甲型苗、乙型苗、甲乙双介苗等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对早期病畜对症治疗。在长期的口蹄疫防治工作中,干部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早、快、严、小”的口蹄疫防治方针和“隔离、封锁、检疫、消毒、治疗病畜、注射疫苗”的口蹄疫防治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高密度注射疫苗和早期扑杀病畜是总结防治口蹄疫的最有力措施。领导重视,业务部门负责,群众支持,全社会齐抓共管是防治口蹄疫的根本保障。
  (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特征。布病在玛曲县各乡、村均有流行,危害严重。同时,牧区牲畜是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因此,病畜成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1962年开始开展布病检疫工作,通过检疫、调査、菌检等综合研究分析,搞清了玛曲县布病流行情况。同年抽检尼玛乡牛感染率为11.45%。1963〜1979年在全县抽检牛6314头,阳性牛917头,阳性率为14.12%;1972〜1975年抽检羊4267只,阳性羊41只,阳性率0.96%;历年检疫结果表明:玛曲县布病流行广泛,尤以欧拉、群强、尼玛等公社最为严重,牛的感染率比羊高,该病是引起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1962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从哈尔滨兽研所调来2万毫升布病“19号菌苗”,在曼日玛注射牛2835头,迈出了玛曲布病防治的第一步。1973年起全县采用布氏羊型五号苗气雾免疫和19号苗注射免疫的方法全面防治。1975年布病被列入重点地方病之后,甘肃省兽医总站给县兽防站装备手扶拖拉机、手动、电动气雾免疫机,进一步推动了布病防治工作,到1984年底全县累计免疫牛1647715头(次),羊830678只(次)。防治效果据1974年尼玛公社测定免疫33天后的阳转率:牛72%,羊56%,马70%,表明在免疫后1个月已产生免疫力。又据免疫前后的血检测定牛在免疫前阳性率为13.63%,免疫后测定牛1392头,阳性牛83头,阳性率下降到5.96%;羊免疫后阳性率为0;流产母牛免疫后阳性率由51%下降到40%,说明防治效果明显。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对布病防治效果考核验收,检疫牛540头,羊3667只,未检出阳性牲畜。人体布病的防治从1970年开始,经过县卫生部门15年的防治,到1985年验收时抽检634人,未检出新发病人。表明全县人畜布病经多年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均已达到了国家地方病办公室规定的控制标准。
  (四)坏死杆菌病该病俗称“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牲畜蹄部,以蹄叉和蹄冠腐烂坏死面跛行为特征。凡有沼泽草地的乡、村都比较严重。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以绵羊、马多见。
  1961〜1979年河曲马场发生羊腐蹄病3572只,死亡247只,致死率为6.9%;1972年尼玛公社哇尔玛大队25个羊群中发病的羊共有3507只,发病率为56.08%;死亡38只,致死率1.08%;1978年采日玛公社秀昌大队4群羊发生该病,发病羊427只,死亡22只,其余病羊膘情极差,不能越冬,全部淘汰。据1985年县畜牧兽医站调查,该病在全县羊的发病率为20%左右,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三乡的部分地方可达30%,个别羊群高达47%。
  防治:六、七十年代,玛曲县开展群防群治,对蹄部出现化脓坏死的羊只,先用1%硫酸铜或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除去坏死组织,再涂擦碘石腊油合剂,有一定的疗效。1982〜1984年州、县兽防站在采日玛公社,对病羊先修蹄,再涂擦福尔马林溶液达到了治愈的效果。同时,甘南州牧研所在采日玛公社用福尔马林溶液对病羊进行群体蹄药浴治疗研究。1986年县牧医站用7%福尔马林溶液蹄浴羊只849只,治愈率达85%,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物,同时该病防治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变放牧环境。
  (五)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的骨骼肌呈现持续痉挛和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在玛曲县零星发生,发病率低,致死率高,多因手术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引起。仅河曲马场统计1963-1980年共发生12起,发病马51匹,死亡50匹,致死率为98%;六十年代以来,对去势的各类牲畜提前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接种预防,同时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对基层防疫员、不脱产兽医不断培训,对家畜去势,用酒精、碘酒消毒,一律采用刀骗,有了创伤严格消毒,从而提高整体防病水平,减少了该病的发生。
  (六)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渐进性衰弱、消瘦及组织器官形成结核节和干酪样坏死灶为特征。病牛常以牛奶将结核病传播给人, 危害人的肌体健康。该病在县境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七)狂犬病该病俗称“疯狗病”,是由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1964年尼玛乡萨合大队有几头牛患过该病,此后再未发生。历史上,牧民用打死疯狗的办法预防本病,80年代后期在畜禽检疫工作中,对进岀县境的狗采用检疫和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方法预防该病的发生。
  二、马属家畜传染病
  马的传染病,经过兽医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已确诊的有6种,即马鼻疽病、马传染性胸膜炎、马腺疫、马副伤寒、马巴氏杆菌病、马流行性感冒,详细症状在《河曲马卷》介绍。
  三、牛传染病
  (一)牛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取急性经过的流行性败血症,以粘膜发生炎性——坏死性病患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1940年曾在欧拉地区流行,1951年在尼玛部落发生,1956年在木西合地区最后一次发生,被扑灭绝迹。上述几次流行、死损情况,无具体数据可査,但该病对牛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防治:广大牧民在长期与牛瘟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曾用 “灌花”的方法预防该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牛瘟的防治,1950年省、州组织专家前来玛曲调查牛瘟流行状况。1956年县上成立消灭牛瘟办公室,1957年起用县上自制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预防牛瘟,制出的首批疫苗先预防接种食品公司的22头健康牦牛,作安全试验后在全县推广应用,开展预防注射。因此,1958年以来再未发生过该病,为巩固防疫效果,从1964年起,每隔2~3年预防注射一次疫苗,1980年停止免疫工作,玛曲县宣布消灭牛瘟。
  (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是由牛肺疫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严重危害牛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牛的肺和胸粘膜,引起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该病在解放前玛曲就有流行。1953-1954年在尼玛地区流行,死亡牛570余头;1955年在采日玛、齐哈玛、曼日玛三地流行,死亡牛502头;1958年底在尼玛乡发病牛70余头;1959年初在尼玛、欧拉两个公社发病牛528头,死亡503头,致死率为95.3%;1962年在欧拉、尼玛两乡发病,死亡牛570头。1963年后再未发生该病。
  防治:50年代牛肺疫在玛曲连年发生,损失极大。:1954年甘肃省副省长、甘南州州长黄正清在全国人大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对牛肺疫在甘南的流行做了反映后,引起中央的重视,国务院指令兽医科研单位研究攻关,农业部专门成立甘肃牦牛牛肺疫研究组。经过几年努力,甘南州牧研所和西北牧研所于I960年共同研制产生牛肺疫藏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在全县推广注射,收到明显的效果。1963年县兽防站自制疫苗积极开展防疫注射,再未发生过该病,为巩固成果,从1974年起每两年注射一次疫苗,1980年全县停止免疫工作,玛曲县宣布消灭牛肺疫。
  (三)牛巴氏杆菌病原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藏语叫“格合”,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不同年龄的牛均可发病,常在5〜9月发生,多呈地方流行性。1954年在尼玛地区流行,死亡牛144头;1958年先后在尼玛、齐哈玛、欧拉、曼日玛、阿万仓等地流行,发病及死亡数不详;1962年在尼玛乡、河曲军马场发病流行,死亡牛357头;之后,在曼日玛公社、县卫当籽种场、河曲军马场、河曲马场、群强公社不同程度的流行,但发病头数极少。据不完全统计,该病在1954年〜1990年全县发生较大的有16起,死亡牛762头。
  防治:从1958年起用牛出败氢氧化铅菌苗,开展防疫注射工作。从1961年开始每年给全县牦牛注射两次菌苗,但因菌苗免疫期短及漏针等原因,至1990年前后,该病基本控制,但仍有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畜,用青霉素治疗,对健康牛进行疫苗紧急预防注射,是最有效的措施。
  (四)牛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拉稀、流产为特征的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胃肠炎、肺炎和关节炎为特征。夏秋季节(即5月〜9月)多在犊牛中发生,故又称犊牛副伤寒。该病1964年首次在齐哈玛乡发病,之后蔓延到欧拉、阿万仓乡和河曲马场等,共发病牛394头,死亡218头;1971年在河曲马场发病流行,死亡牛140多头;1972年〜1974年在河曲马场四队共发病牛6030头,死亡155头,致死率2.57%;1975年阿万仓公社红旗、红星大队发病牛87头,死亡54头;1977年欧拉公社发病牛280头,死亡180头;1978年河曲马场四队发病牛1236头,死亡41头;1979年在阿万仓公社、河曲马场二队、四队、河曲军马场二队共发病牛1219头,死亡105头;1982年阿万仓公社发病死亡牛113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1990年该病较大的流行有22次,共死亡牛1420头。
  防治:该病初发时没有得到确诊,也未引起重视。1975年从齐哈玛公社吉勒合大队发病的病牛中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确诊为该病,从同年8月起齐哈玛公社的国青、果擦、哇尔义、塔哇等4个大队用四川省阿坝州供应的牛副伤寒菌苗对犊牛预防注射牛5250头,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之后开始用甘南州牧研所生产的牛副伤寒氢氧化铅菌苗进行全面预防注射,有效地预防控制了该病的流行。早期病畜用抗生素、咲喃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五)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牛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县境没有发生过,也没有记载,但1989年在畜禽疫病普查中甘南州畜牧站化验室从玛曲县送检的50份牛血清中化验岀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为14%,其中尼玛乡3份,欧拉秀玛乡4份。
  (六)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以眼角膜、结膜呈急性炎症,伴有大量流泪和分泌物。夏秋季节各乡、村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犊牛多发。一般呈良性经过,但也有损害眼睛而失明,影响抓膘,造成因瘦弱而死亡。1980年河曲马场四队一群牛中发病24头,发病率为20%左右。据调査该病在各乡场均有零星散发。
  (七)牦牛嗜皮菌病藏语称“簇”,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一种动物皮肤传染病。以病区渗岀性、纤维素性炎症以至形成块疹为特征。玛曲县在三玛 (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地区多发,在阿万仓、欧拉、尼玛等乡呈地方性流行,以犊牛多见。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区主要在颈背及尻部皮肤,死亡率很低,但对犊牛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该病据群众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发生,但一直没有确诊。1972年采日玛公社下乃日玛大队犊牛发病98头,死亡10头,致死率为10.28%;1979年8月齐哈玛公社哇尔义大队犊牛发病143头,死亡12头,致死率8.39%;1980年甘南州牧研所通过分离病原确诊该病。1982年曼日玛乡统计发病犊牛746头,死亡111头,致死率14.88%;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该病的防治。试验证明该病用青霉素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
  (八)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颌骨增生性肿胀为特征的非接触性传染病。零星发生。据河曲马场1968年〜1983年不完全统计,共发生6起,呈良性经过。
  (九)牛气肿疽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的肌肉炎疽,按压患部有捻发音,伴有跛行为特征。零星发生,无明显季节性。1972〜1976年河曲马场共发生2起,共发病3头、死亡3头、致死率为100%。四、羊传染病
  (一)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痘疹为特征。据调査了解,早在1952年冬欧拉部落就曾发病流行过。1960年在尼玛公社发病羊9696只,死亡1007只,致死率为10.39%;1963年采日玛乡发病500只,死亡23只;1964年首先在齐哈玛乡流行,发病羊539只,死亡110只,致死率20.41%;同年6月在阿万仓乡13个生产队发病羊3799只,死亡223只,致死率5.87%。1974年在欧拉、阿万仓、齐哈玛三个公社流行,发病羊4392只,死亡333只,致死率7.59%。从1962年起每年用羊痘冻干疫苗对全县羊只进行预防注射一次,有效地控制了该病。
  (二)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及尸体剖解各脏器广泛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及肾脏变软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多于冬春季节流行。1961年原藏科乡从青海接入一批未经检疫羊,致使翌年1月突然在该批羊中发病,死亡羊3000余只;同年底原藏科乡划归青海,迁移途中因羊群取道于欧拉乡草场,致使草场污染。1963年8月欧拉乡羊群首先发病,不久疫情蔓延到阿万仓、尼玛等3个乡的95个羊群,发病羊达3120只,发病率为3.49%;死亡2136只,致死率达68.46%。同年10月,此病又在阿万仓公社复发,11月份蔓延到欧拉、曼日玛、尼玛、群强4乡及河曲军马场,发病羊达4666只,死亡羊2268只,致死率为48.61%。此次疫情欧拉乡最为严重,该乡4个大队16个生产队49个羊群中发病羊2172只,死亡1238只,致死率为57%。1966年在齐哈玛乡发病500余只,死亡422只。该病在全县各乡场均发生过,而且羊只发病数多,致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从1964年确诊该病起,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预防注射,该病得到了控制。病羊早期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三)羊快疫类疾病此类疾病是由魏氏梭菌的C型引起的羊猝疽和D型引起的羊肠毒血症,以及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快疫,统称羊快疫类疾病。
  1、羊快疫:是腐败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毒血症。以发病突然死亡迅速为特征。玛曲县多发生在盛夏与秋未,病羊膘情多在中等以上,往往因病程短,不易诊断和治疗。1961年河曲马场发病死羊38只。1962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50只,死亡136只;欧拉乡发病死羊50只。1963年尼玛乡发病羊208只,死羊208只。1964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5只,死亡13只。1965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15只,死亡33只。自同年起,用羊三联菌苗每年一次预防注射后,控制了该病的流行。1966年河曲马场发病179只,死亡76只。自此再未发生。2、羊猝疽:是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绵羊非接触传染性、急性肠毒血症。以死亡快与尸体剖解中糜烂性和溃疡性肠炎、胸膜炎、心包囊、胸、腹腔积液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的尼玛乡、欧拉乡、曼日玛乡、河曲马场流行,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地势低洼、沼泽之地多见。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欧拉、尼玛等地流行过,当地群众叫“南木当”。1963年7月欧拉、尼玛乡发病流行,死亡羊130只;1964年欧拉、尼玛两乡再度发病,仅尼玛乡的哇尔玛、贡玛两个大队因该病死羊540只,其中以2〜3岁绵羊较多。同年,甘南州牧研所确诊为羊猝疽后,该病得到控制。
  3、羊肠毒血症:藏语称“娘乃”,是D型魏氏梭菌繁殖产生的毒素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或腹泻、惊厥、抽搐以及尸体剖解,肾脏呈软泥状及肠管充气、充血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尼玛乡、欧拉乡、河曲马场多有发生,常以膘肥体壮的两岁以下羊多见。多发生于春末夏初。1960〜1980年在尼玛、欧拉等地流行7次,死亡羊1561只。1960年在河曲马场发病羊32只,死亡28只;1961年河曲马场发病羊21只,死亡13只;1962年欧拉乡发病羊310只,•死亡310只;1963年河曲马场发病羊702只,死亡97只;尼玛、欧拉乡死亡33只;1964年尼玛乡发病羊486只,死亡483只,致死率99.38%;1974年尼玛乡、河曲马场发病羊702只,死亡597只,致死率85.04%, 自此以后再未发生。从1965年以来,每年预防注射一次羊厌氧菌病联合菌苗,已控制该类疾病。
  (四)绵羊巴氏杆菌病是以肺炎、胃肠炎和内脏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63〜1983年在西柯河羊场发病羊656只,死亡434只;县内其它地方呈零星发生,1963年被甘南州牧研所确诊。防治方法同牛巴氏杆菌病。
  (五)羊传染性口膜炎有资料记载的只在河曲马场发病2起。1966年发病羊53只,死亡7只;1978年发病羊13只。之后再未发现过此病。
  (六)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该病仅于1961年在河曲马场发生1起,病羊15只,其它地方未见发生此病。
  (七)羊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以流产、肠炎、肺炎为特症的传染病。该病在县境没有发病记载,但1989年疫病普査中从玛曲县送检的欧拉、尼玛乡51份羊血清中,用间接血凝法化验査出阳性2份。
  五、猪传染病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仅在县城附近零星散发,病源主要是从外地购进未经检疫的病猪传入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1982年起,每年两次用猪瘟疫苗预防注射控制了该病。
  六、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甘粘病毒)引起鸡的毁灭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与浆膜出血为特征。传播快,致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在县城和各乡、场所在地。究其原因,是由不经检疫而购入病鸡引起的。1982年后每年定期用Ⅰ
  、Ⅱ
  系鸡新城疫疫苗预防免疫,有效地防止了该病的发生。
  玛曲县畜禽传染病分布表
  表53
  续表
  第三节家畜寄生虫病
  现已査明玛曲县马、牛、羊、猪感染的寄生虫共有39种(属),其中吸虫类6种(属),线虫类18种(属),绦虫类6种(属),蜘蛛类4种(属),昆虫类4种(属),抱子虫类1种(属)。主要的畜禽寄生虫病有牛羊消化道线虫病、肝片吸虫病、肺线虫病、螨
  病、牛皮蝇蚴
  病等。
  一、家畜寄生虫种类与分布
  (一)寄生虫名录
  玛曲县寄生虫类别表
  表54
  (二)家畜等生虫种类与分布
  玛曲县家畜寄生虫种类与分布表
  表55
  续表
  续表
  二、家畜寄生虫调查
  (一)家畜奇生虫区系调查
  玛曲县畜牧兽医站从1960年起先后选5个点,用蠕虫学剖检法剖检羊187只,其中1960年在河曲马场剖检羊30只,1962年在欧拉乡剖检羊44只,1964年在尼玛乡剖检羊30只,1977-1978年在采日玛公社、西柯河羊场分别剖检羊23只、60只。通过剖检査明,县境牲畜感染寄生虫39种。
  1、分布状况:尼玛乡羊只感染寄生虫29种(属),欧拉乡22种(属)、河曲马场19种(属)、西柯河羊场21种(属)、采日玛乡19种(属)。但通过调査结果统计,玛曲县绵羊的主要寄生虫有11种。由于地形地貌与自然条件的不同,主要虫种的分布也不一样。如曼日玛、采日玛、阿万仓乡及河曲马场、尼玛乡的贡玛村,主要属沼泽草甸类草场,又因气候较温和,是棕色截口锥实螺孽生繁殖的良好环境,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的机会频繁,其次为线虫病;木西合、欧拉、欧拉秀玛乡、县畜牧试验站及尼玛乡的大部分村委,以消化道与肺线虫病的感染较为突出,而奥斯特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及小型肺线虫的感染均在86.7%以上。2、绵羊感染寄生虫的情况:在剖检的187只羊中,寄生虫的感染率为2%〜100%。感染最高的有:仰口线虫、毛首线虫、奥斯特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绵羊斯克里亚平吸虫;其次为小型肺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毛圆线虫、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羊虱蝇等。感染强度为1〜115978条, 悬殊很大。其中,绵羊斯克里亚平吸虫352〜115978条,细颈线虫21〜23800条,奥斯特他线虫6〜11199条,毛圆线虫100-2800条,仰口线虫53-3804条,均已达到致病作用。
  3、羊只个体感染寄生虫的种类:经1981年剖检的23只羊统计表明,感染寄生虫4种以上的羊为100%,最多的感染16种,因此羊只发病是由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所致。其危害程度相当严重。
  4、危害绵羊的主要寄生虫:经感染率、感染强度、危害程度综合分析,肝片吸虫、斯克里亚平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他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肺线虫、食道口线虫、疥螨、羊虱蝇是引起羊发病的主要寄生虫。
  (二)季节动态调查
  1964年甘南州兽防站与尼玛乡兽防站共同对尼玛乡绵羊寄生虫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査。
  1977年2月〜1978年1月,原西柯河羊场兽医站对该场绵羊寄生虫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每月10〜13日定期剖检羊5只,全年共剖检羊60只,其中有新疆羊、杂种羊、藏系绵羊,其年龄、性别、膘情也不尽相同。
  两次调查均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检査,西柯河羊场的调查对9种主要线虫绘制了季节动态统计表和季节动态曲线图。两次调査从9种线虫的季节动态图表分析其消长活动规律表明:大型肺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在春季4〜5月份形成高潮;斯克里亚平吸虫、仰口线虫、奥斯特他线虫为9月份形成高潮;马歇尔线虫为春、秋两个小高潮。驱虫时间,必须放置在高潮前期。
  (三)重点调查
  1、羔羊线虫季节动态调查:1979年原西柯河羊场兽医站选1岁“新藏”杂交2代羔羊10只,于每月中旬用粪检法査出感染羔羊的细颈线虫、圆形线虫、毛首线虫、肺线虫的虫卵反映季节动态,根据季节动态图表反映,该场羔羊毛首线虫、肺线虫、细颈线虫等蠕虫的消长活动规律为2~3月份上升,4月份达到高潮,6月份下降。圆型线虫1月份上升,6月份达到高潮。驱虫必须在高潮前进行。2、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研究:1976年〜1979年由县兽防站张国相、索南木、张庭彦主持的“玛曲地区肝片吸虫病研究”(州列课题1980年已验收),对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该课题材料由“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研究报告”和附件“硝氯酚对牦牛、藏羊肝片吸虫疗效试验报告”、“关于可湿性六六六粉试灭螺的报告”、“排水和石灰灭螺的试验报告”、“飞机喷洒药物灭螺试验报告”五部分组成。研究表明:肝片吸虫病流行于齐哈玛、采日玛、曼日玛、阿万仓等公社的95.58万亩沼泽草场,呈地方流行性,多雨年份易感染。牛羊从11月份开始发病,3~4月份集中死亡,5月减少,6月份停止。其中间宿主主要为截口棕色锥实螺,水草中聚居的螺的一般密度为38〜144只/平方米,最高达712只/平方米。7~9月是牛羊感染期,感染率为30〜92%,最高达100%,感染强度:羊为6-758条/只,牛17-460条/头。最佳驱虫时间为10〜11月份和次年2~3月份。
  三、家畜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一)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寄生在羊消化道的毛圆科、钩口科、毛线科、圆形科、毛首科等多种(属)寄生性蠕虫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在全县各乡村广泛流行,对绵羊的危害严重。据调査捻转血矛线虫、奥氏特他线虫、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等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虫种。一般为几个种(属)的寄生虫混合感染,于春秋两季对羊只的侵害形成两个侵袭高潮。羊只大量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胃肠炎、腹泻、浮肿、消瘦、贫血。尤其在春季缺草季节羊只大量被感染导致春乏期死亡,是危害严重的家畜侵袭病之一。1975年4月群强公社发病死亡羊3468只,占当时全乡死亡羊只的66.9%;1976年西科河羊场因毛首线虫感染引起绵羊死亡100多只;1983-1984年河曲马场引起流行,死亡羊600余只。
  防治:按时定期驱虫是防治该病的最有效手段。从50年代起,每年春秋两季给羊只定期驱虫,从六、七十年代逐步推广使用敌百虫、四咪唑
  等驱虫药品,80年代以来逐步推广左旋咪唑
  、丙硫咪唑等广谱高效低毒的药品,使寄生虫病的危害不断减轻,每年驱虫率在80%左右。同时牧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也积累了用勤搬圈,不让羊吃二茬草、烧草场等方法预防该病的感染。
  (二)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及巨片吸虫(主要在欧拉秀玛乡)寄生在家畜肝脏、胆管中导致发病,引起家畜消瘦、贫血、拉稀、水肿和孕畜流产等症状。玛曲县沼泽草场占全县草场面积的10.7%。主要分布在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阿万仓乡、欧拉乡、齐哈玛乡、欧拉秀玛乡和尼玛乡的部分村,因此,放牧牛羊的发病比较集中,危害严重,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主要侵害牛、羊,感染率30%〜92%,个别地方的畜群高达100%。羊的感染强度为6-578条/只,严重者高达1000条/只以上;牛为17-460条 /头,致死率达31.1-63.3%。多在7~9月感染、死亡,11月开始发病、死亡,翌年3~4月形成高潮,5月份下降,6月份停止。
  该病的流行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在多雨的年份,随着沼泽地区水位上升,螺蛳随水流扩散,疫源面积扩大;相反在干旱少雨的年份,疫源面积缩小,发病率低,死亡少。
  病源的主要中间宿主是截口棕色锥实螺,其分布密度38-712只/平方米。5月份开始产卵、生长、繁殖,7~9月活动频繁,10月开始死亡。但成熟与半成熟的螺蛳是在水底或淤泥土层深10〜40厘米处越冬,到翌年5月又开始产卵。
  早在1961年欧拉公社拉腰拉美滩放牧的羊群感染该病,1962年死亡羊8000余只;1963年齐哈玛乡塔哇大队在沼泽地放牧的3000多只羊发病,死亡200余只;1964年阿万仓乡贡赛尔(红旗)大队羊发病死亡700余只,牛死亡200余头;1969年采日玛公社发病死亡羊4000余只,牛2000余头,其中下乃日玛二队牧民才原的一群牛(180头)中死亡160余头,仅有10多头牛生存下来;1973年全县因肝片吸虫病死亡牛羊3.8万头(只),足见其危害严重。
  防治:从1974年起全县开展该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措施有:①家畜驱虫:从60年代到90年代先后应用四氯化碳、六氯乙烷、硫双二氯酚、硝氯酚(拜耳9015),肝蛭净、抗蠕敏等广谱高效的驱虫药品。②消灭中间宿主:用堆集粪便进行生物热杀卵处理,特别是驱虫期间的类便处理,挖坑发酵或晒干焚烧。不饮中间宿住生存的沼泽地死水或小溪水;7~9月避开沼泽地放牧,但可在雷雨后一小时左右进行抢牧;开沟排水,改良沼泽地,消除螺蛳寄生条件,杜绝病源;药物灭螺用可湿性“六六六粉”喷洒沼泽草场灭螺。1980年用百万分之一的“灭螺杀”和百万分之二的“血防67”开展飞机灭螺,喷洒草场1.7万亩,经检测72小时后每平方米内400个锥实螺全部杀死,杀死率达100%,但对幼小鱼类有害,牛羊无中毒反映,牧草亦无明显损害;有计划的焚烧草场,杀灭虫卵和越冬的寄生虫蚴
  虫。③改革畜群结构,合理淘汰,减少病源;1975-1980年县牧医站主持的“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研究"课题的实施,对全县肝片吸虫病的防治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在羊气管、支气管中引起发病,以咳嗽、流鼻、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为特征。在玛曲县分布广泛,呈地方流行性,尤以犊牛与羔羊严重。羊大型肺线虫感染率为10.2%,感染强度为1〜640条/只;小型肺线虫的感染率为60〜90%,感染强度为1〜1120条/只。一般与其它寄生虫混合感染,在春季引起牛羊发病死亡。4〜5月是发病高潮。70年代发病数量大,每年都有发生。1975年2月,欧拉公社1304只羊发生肺炎,死亡羊1217只,经剖检发现在支气管中有大量线虫寄生。防治从60年代起先后用敌百虫、驱虫净、左旋咪唑等药物进行驱虫。
  (四)螨病俗称“疥癣”,是由螨、蜱等侵袭家畜引起的外寄生虫病,造成幼畜生长发育缓慢,产毛量下降,弱畜死亡。在玛曲县各乡村都程度不同的流行。
  据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玛曲地区就有该病发生,50-60年代流行严重,死亡很多,给牧民带来很大损失。1961-1963年,全县死亡羊2000多只。1968年尼玛乡因疥癣死亡羊2696只。仅1980〜1982年全县发病羊16213只,死亡401只,致死率4.27%;发病牛7021头,死亡189头,致死率2.69%。
  防治:用药品涂擦和药浴是防治的主要手段。从50年代到90年代先后用六六六粉、克辽林、蝇毒磷、林丹乳油、七五O速杀液、敌百虫等药物进行药浴治疗。1959年阿万仓公社兽防站用自制的牛皮药浴池放入药水对羊只进行药浴,曾收到较好的效果。之后用帆布药浴池、铁皮药浴池、水泥药浴池进行药浴羊只,到1979年全县修建药浴池17座,普遍开展了绵羊、犊牛疥癣的药浴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益。1990年甘南州牧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活动式药浴喷淋机在尼玛乡试验药浴羊2000余只,效果较好。
  (五)牛皮蝇蚴
  病是由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引起牛的生长发育缓慢,皮革价值降低。多发于犊牛。平均感染率为90%左右,使皮革价值降低30%左右。
  防治:60年代,曾用六六六粉、来苏尔局部涂擦的办法治疗该病。80年代后用倍硫磷肌肉注射驱杀牛皮蝇蚴
  进行防治。
  (六)羊蠕形蚤是羊的外寄生虫病。1974年11月首次在尼玛公社贡玛、哇尔玛大队羊群中发现,哇尔玛死亡羊62只。1975年10月下旬尼玛公社羊群又发生大量蠕形蚤,主要寄生在羊的颈部、胸部、股内侧、尾根等部位吸取大量血液,引起皮肤发炎和奇痒,使羊只贫血、消瘦、脱毛,甚至死亡。1977年甘南州牧研所虫体鉴定为独卡特蠕形蚤,尼玛公社群众用1%的敌百虫溶液涂擦羊体,效果很好。第四节家畜普通病
  家畜普通病是玛曲县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不亚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类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良、使役不当、气候多变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所致,主要指内、外、产科疾病。据1970-1980年县兽防站门诊病例的不完全统计,在1327病例中,呼吸系统疾病372例,占病例总数的28.03%;消化系统疾病703例,占病例总数的52.98%;外产科疾病252例,占病例总数的18.99%。在外科病中以蹄病、鞍伤居多,部分乡村中毒病、代谢病还呈地方流行性,摘其主要分述如下:
  —、白肌病(羔羊缺硒病)
  玛曲县的主要代谢病为白肌病。由于缺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营养不良症,以心力衰竭、心节律不齐、运动障碍、心肌及骨骼肌变性为特症,多发生在引进羊和杂种羊中,土种绵羊也有发生。1967年西柯河羊场引进新疆细毛羊所产的66只春羔中发病53只,全部死亡,发病率80.3%,致死率100%;同年,河曲马场也发病死亡羊羔74只。1968年西柯河羊场的“新藏”一代杂种羊羔又发生该病。同年西柯河羊场兽医站攻关研究该病,送土壤采样,经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兰州中心化验室化验分析,证实西柯河地区土壤含硒量低于0.1ppm,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缺硒和维生素E而引起的白肌病。正确使用硒制剂进行预防,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预防:1、怀孕母羊3个月皮下注射0.2%亚硒酸钠2.5〜3.0毫升,间隔20天再注射一次。2、初生羔羊皮下注射0.2%亚硒酸钠溶液0.3毫升。3、病羔羊用0.1亚硒酸钠溶液和维生素E注射治疗。
  二、中毒病
  (一)马自体酸中毒病主要是由于马匹长时间高度饥渴和疲劳致使机体代谢紊乱而引起的。该病1972年7月在河曲马场发病马18匹,治疗无效死亡16匹,致死率为89%;1973年又发病50匹,死亡2匹,由于采取措施,自此以后,再未发生。
  (二)动物性毒素中毒主要是狼咬伤家畜后,毒素性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引起伤口不易治愈。1969年3月采日玛公社麦科大队一群牛牧宿在黄河岸边灌木丛中,一夜间,狼群侵入,吃掉3头,咬死5头,咬伤6头。所伤6头牛经多方治疗仅治愈2头,死亡4头。类似情况较为严重,从1971-1975年据不完全统计,狼害牲畜达2700多头(只、匹),一经受伤,治愈率很低,终归于死亡。
  (三)农药中毒主要是氟乙酰胺中毒。70年代玛曲县采用喷洒氟乙酰胺在草原上进行灭鼠,引起牲畜抢食残毒期未过的牧草而发生中毒现象。也有因药品管理、使用不当而引起中毒死亡的。1977年7月,阿万仓公社贡赛尔(红旗)大队一群羊在刚洒过氟乙酰胺的草场上强行放牧,中毒致死羊68只,致死率达16%。
  第五节家畜未确诊疾病
  截至1990年,在玛曲县发病流行,有一定危害,但病因不清,治疗效果不佳,尚未确诊的疾病,主要有:
  (一)羔羊拉稀
  是一种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疗效甚差的疾病,在玛曲县各乡村普遍存在。据统计每年平均损失幼畜40000余头(只)中,因拉稀死亡达28000余头 (只),致死率达70%以上。
  流行病学:该病多发生在春末至夏末季节,一般在2〜5月份流行。羔羊多发生在产后一周左右居多,杂种羔羊发病率高于土种羊,春羔发病率高于冬羔。
  临床症状:病畜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喜卧,食欲减退至废绝,口色淡白,眼结膜充血;拉稀腹痛,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其色为黄色、灰色、绿色和褐色,粪便中常常有血丝或脱落的肠粘膜并有气泡,也有个别病畜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病程后期,口吐泡沫,眼窝内陷,鼻流粘液,腹部紧缩,四肢和全身瘫痪或头转向左复侧,出现神经症状以至昏迷而死。
  病程一般7天左右,最快36小时左右死亡。
  治疗:发病后曾用咲喃类、磺胺类及抗菌素类、消化、收敛、消毒等药物内服、注射、收效不佳。
  (二)牛、羊舔食盐碱土病
  该病在玛曲县各乡村不同程度的发生,呈地方和季节性流行。
  流行病学:该病发生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自然放牧牛羊喜舔食盐碱土,也有些放牧员有意地将畜群赶到某一地区舔食而发病。特别是在黄河沿岸, 阴暗潮湿地带与刚搬出冬季牧场时尤为多见。1976年阿万仓公社郎欠木大队24800只羊中,因舔食盐碱土引起22400只羊发病,发病率为90.3%;其中死亡2004只,致死率为8.95%。临床症状:眼结膜充血,呼吸迫促,鼻流清涕,体温40℃以上,瘤胃蠕动减弱,便秘,腹部膨胀,也有腹泻、踢腹、摇尾、病畜落群,急渴饮水;牛鼻镜龟裂,病程一般2〜5天,也有长达15天左右。
  病理变化:尸体易腐败,腹部膨胀。血凝不全,呈暗红色。腹壁与浆膜呈紫色。腹腔积液并恶臭。瘤胃与瓣胃内容物较干,粘膜易脱落,真胃粘膜充血、水肿、部分有溃疡或大面积坏死区,胃底部或幽门部积有土砂,空肠呈弥漫性充血,内容物稀少呈黄绿色;也有无内容物但充满气体。肝脏肿大严重,胆囊胀大3〜4倍。气管与支气管有带气泡的粘液,肺轻度充血和气肿。肾盂充血。
  防治:一般在春季补给食盐能减少发病。发病后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泻剂对初期病畜略有疗效外,一般来说很难治愈。
  (三)绵羊肺病(肺化脓)
  该病是对绵羊危害极大而病因不清的一种疾病,在玛曲县多见于成年羊,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病羊体温一般在40℃左右,呼吸次数增加伴呼吸困难,咳嗽、鼻流粘液。消瘦,有疼痛。严重时,头颈伸直、弓背、前肢开张,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离群。
  病理变化:肺的尖叶、心叶、隔叶有大小不等的化脓病灶,小的呈米粒大, 呈弥散性分布,大者呈鸡蛋大。内有灰绿色脓液。往往与胸壁粘连,胸腔积淡黄色并恶臭的液体。还见到尖叶、心叶、隔叶、组织增生,形成肉样变,其色如肝色。
  治疗:用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
  用处方(1)葡萄糖酸钙5.0〜10.0,长效磺胺4.0-5.0,乌洛托品5.0〜10.0,大黄苏打片4.0〜5.0
  一次静注,3天一次。一次口服。
  (2)乌洛托品5.0〜10,九一四0.2〜0.3,注射用水3.0〜5.0, 一次静注,3天一次。
  处方(1)与(2)虽有疗效,但不能消除肺部病灶。
  (四)马浮肿病在《河曲马卷》有叙述。
  玛曲县兽医防治工作站,对上述4种疾病在长期防治过程中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等方面有初步认识,在药物试治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待于进一步确诊治疗。第六节动物检疫
  1956年,玛曲县畜牧兽医站建立时,县上没有设置专门的畜禽检疫机构,也没有固定负责检疫的人员,动物检疫工作由兽医技术干部承担,具体业务工作由县兽防站兼管。五、六十年代开展了马鼻疽检疫,70年代又开展了牛、羊布病检疫,特别加强了出入县境种公畜、役畜的检疫和种公羊疥癣感染情况检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玛曲县于1979年恢复检疫工作,但仍无固定工作人员,检疫工作由兽防站派人兼办。1986年正式在县畜牧兽医站设立动物检疫组,编制定为6人,具体开展检疫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并积极完成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管理,使检疫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截至1990年底,动物检疫组有专职检疫员7名,监督员3名。
  一、产地检疫
  玛曲县1956〜1990年间,主要进行了马鼻疽检疫,牛、羊布鲁氏菌病检疫,引进种公羊疥癣感染情况的检疫。
  (一)鼻疽检疫
  鼻疽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马类的传染病,玛曲县各乡场均发生过该病。自1958年起,全县就开始进行鼻疽病产地检疫工作。经过全县兽防工作人员3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1990年8月,正式向外宣布玛曲县消灭马鼻疽病(详情见 《河曲马志》)。
  (二)布氏杆菌病检疫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在县境内分布广,流行面积大,从而极大地危害着全县广大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62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在尼玛乡抽检牛时发现后,县畜牧兽医站坚持了长期的产地检疫和气雾免疫等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布病传播。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对布病防治效果考核验收,未检出阳性牲畜。
  二、运输检疫
  随着牧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的繁荣,县境的活畜交易和畜产品流通不断加快,因此,1986年开始,玛曲县全面进行了运输检疫,检疫范围是进出境活畜、畜产品及部分野生动物和装载以上产品的车辆等。
  1986~1990年玛曲县运输检疫统计表
  表56
  三、市场检疫
  根据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298)号文件《甘肃省集贸市场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办法》和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办法》,以及省上有关 “把市场检疫做为重点,以此带动其它检疫”的精神,从1986年开始,在县城进行市场检疫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同工商、卫生、税务部门对上市交易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县兽防站根据玛曲实际,将定点屠宰检疫列入市场肉品检疫工作的重点,对符合卫生要求,检疫合格的一律加盖印戳方许出售;检疫不合格的,全部进行必要的无害处理。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县城人民的消费利益。1987年在定点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190头,羊肉3500只。1988年检疫胴体牛肉1604头,羊肉5822只;同时,检疫上市胴体牛肉21头,羊肉30只,猪肉7头,鸡20只。1989年在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1024头,羊肉4557只;市场检疫胴体牛肉19头,羊肉31只。1990年在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3524头,羊肉5778只;市场检疫检验胴体牛肉47头,羊肉57只,猪肉15头。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炭疽
相关专题
口蹄疫
相关专题
布鲁氏菌病
相关专题
坏死杆菌病
相关专题
破伤风
相关专题
结核病
相关专题
狂犬病
相关专题
牛瘟
相关专题
牛巴氏杆菌病
相关专题
牛副伤寒
相关专题
副伤寒
相关专题
牦牛嗜皮菌病
相关专题
牛放线菌病
相关专题
牛气肿疽
相关专题
羊痘
相关专题
羊链球菌病
相关专题
羊快疫
相关专题
羊猝疽
相关专题
羊肠毒血症
相关专题
绵羊巴氏杆菌病
相关专题
羊传染性口膜炎
相关专题
羊衣原体病
相关专题
猪瘟
相关专题
鸡新城疫
相关专题
肝片吸虫病
相关专题
肺线虫病
相关专题
螨病
相关专题
牛皮蝇蚴病
相关专题
羊蠕形蚤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