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畜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6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畜种
分类号: S815.4
页数: 9
页码: 287—295
摘要: 畜种主要描写了玛曲县高原牦牛、藏系绵羊 、马鹿、白唇鹿的驯养等内容。
关键词: 畜种 玛曲县

内容

第一节高原牦牛
  牦牛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环境中将野牦牛饲养驯化而成的特有牛种,它对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善登高山,踏冰卧雪,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条件下,它是提供乳、肉、皮、毛的兼用畜种,也是高寒草原牧民骑乘和驮运的主要役畜,是宝贵的畜种资源。在玛曲县牧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玛曲地区牦牛总数只有3.45万头,到1990年全县牦牛总数发展到28.96万头,占全县总牲畜数的46.80%。在中部和南部居多,尤以阿万仓、齐哈玛牦牛最为优良。
  —、来源
  家牦牛来源于野牦牛,据《藏族史略》、《后汉书•西羌传》、《安多史略》、《安多政教史》记载,野牦牛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被居牧在洮、岷、河、湟
  广阔流域的西戎所驯养。古代藏文献《五部遗教》、《麻尼成绷》中也记载:“驯服凶猛的野牦牛曾是古代藏王从事的活动之一”。据王沂暖教授研究的《敦煌藏史残卷》、《吐蕃历史文书》记载:“乜尺赞布为六牦牛部之王”,此时相当于西汉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也就是距今两千年以前牦牛已成为藏族所牧养的家畜了。”玛曲牦牛来源于青藏高原的牦牛,它是高寒草原上繁育的地方类群, 由于在当地长期自群繁殖,故具有基本一致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二、外貌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一)外貌特征:县境牦牛结构紧凑,头较大,额短宽并稍突起。鼻稍长微陷,鼻孔开张,鼻镜小,唇薄灵活,眼圆有神,耳小灵活。母牛角较细,公牛角粗长,角间距离宽,角基部向外向后内弯曲成弧形,角尖向后或对称,颈短而薄,无垂皮,脊椎的棘突较高,背低稍凹,前躯发育良好,胸椎较黄牛多一节,肋骨多一对(14节),肋骨长而开张良好,胸及中躯发育良好,气管特别大, 肺活量大,腹大,尻斜,后躯发育欠佳。四肢较短而粗壮有力,关节明显。蹄小质坚,蹄裂较深。母牦牛乳房小,乳头短;公牦牛睾丸小而不下垂。毛色以图19玛曲县畜种资源分布图
  全身黑色为主,约占80%。
  (二)体尺、体重:玛曲牦牛成年公牛体高129.88厘米,体长139.5厘米, 胸围190.33厘米,管围20.82厘米,体重353.7公斤。成年母牦牛体高110.43厘米,体长122.11厘米,胸围157.01厘米,管围16.66厘米,体重210.72公斤。阉牦牛体重411.31公斤。
  (三)生物学特性:牦牛是高原特有牛种,长期处于空气稀薄,枯草期长的环境内,具有耐高寒、喜凉爽而畏炎热的习性,唇薄而灵活,便于采食低矮而细嫩的青草或枯黄而柔软的牧草,皮下结缔组织发达,易于在夏秋屯积脂肪,四肢较粗短、蹄质坚硬,能攀登陡峭山坡,穿越沼泽。牦牛性情温和,合群性强。公牦牛性较粗野,能与凶猛野兽搏斗,保护牛群。母牦牛较温驯,母性很强。
  三、生产性能
  (-)产乳性能:玛曲牦牛4月开始产犊,5月中旬开始挤奶,10月下旬结束,泌乳期160天,产奶量与牧草质量成正比,6~8月牧草旺盛,产奶量最高;母牦牛当年产犊后未怀孕者,次年可继续挤奶(这种牛群众藏语称“牙日玛”),其奶量为当年产犊的1/2。由于犊牛自然哺乳兼挤奶,产奶量很难确切测定,但一般为315.08-334.8公斤/头,产乳量虽然较低,但乳浓稠,含乳蛋白、乳脂肪丰富,脂肪颗粒大,易加工黄油。乳比重1.034,酥油率8.47%,干酪素3.0〜3.5%。秋季,牦牛奶的脂肪含量高达9%,比普通奶牛高出两倍还多。
  (二)产肉性能:在青草季节,牦牛有“见青即上膘”的牧谚。膘情恢复很快,膘情良好时,肩、背、臀部均被一层黄色脂肪所覆盖。肉嫩味美,呈红色而较暗,纹理清晰,含脂肪、胆固醇较少,蛋白质与灰分含量高,是深受人们青睐的优质肉品。成年阉牦牛平均活重261公斤,屠宰率47.34%,平均胴体重123.55公斤,净肉率33.95%,骨肉比1:2.53,平均产净肉88.55公斤。同时,牦牛的血营养丰富,一般每立方毫米的血中含有650万到900万个带氧的红细胞,是一般黄牛的4倍。
  (三)产毛性能:牦牛每年6月中旬抓绒剪毛,毛长约19〜21厘米,每年剪毛1次,母牦牛全身都剪,尾毛只留一小束,种公牛不剪毛,驮牛只剪腹毛及裙毛,驮牛平均剪毛量1.0公斤,母牛0.7-0.9公斤,抓绒量0.5公斤以下。1976年尼玛公社萨合大队的一头10岁公牦牛剪毛量1.24公斤。
  (四)役用性能:阉牦牛主要用于驮运和骑乘,成年驮牛每头驮50〜80公斤物品,日行20〜30公里。有时,长途运输连续一月余,不显疲乏,行走有力,有“高原之舟”的称誉。
  (五)繁殖性能:牦牛是晚熟品种,公牦牛1周岁时有性反射,三周岁开始配种,利用年限4〜10岁。母牦牛三岁初配,一般为两年一胎或三年二胎,一胎一犊,连年产犊的很少,母牦牛一生可产4~6胎,配种产犊至14岁左右。母牦牛发情季节6~11月,7〜9月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22天,发情持续期1〜2天,妊娠期为270天。玛曲牦牛繁殖成活率为56.44%。
  (六)生长发育:牦牛生长发育缓慢,公犊初生重为成年公牛的3.92%,体高为39.95%,母犊初生重为成年母牛的6.04%,体高为46.49%,公牦牛5周岁达到体成熟,母牦牛4周岁达到体成熟。四、传统的繁育技术及改良方向
  牦牛发情配种多集中在7〜9月,传统的牦牛繁育技术是采用公母耗牛同群自然交配,也有人工辅助交配的牦牛的公母比为1:25〜40。建国以来玛曲牦牛也做过杂交改良试验,但由于牦牛生物学的特性和杂交后代雄性不育问题无法解决,玛曲牦牛选育改良以本品种选育为主,以提高其生产性能。
  玛曲县从1958年起进行过三次牦牛资源调査,根据调查结果及牦牛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选育的重点是提高乳、肉,兼顾牛绒逐步提高其生产性能,先后进行过数次牦牛的选育与改良试验。
  (一)牦牛本品种选育:为了提高牦牛生产性能,1976-1979年玛曲县畜牧兽医站开展“牦牛本品种选育”(州列课题,已验收)。选育牦牛在体格、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等项目均比同龄普通牦牛有所提高,三岁母牦牛中85.6%能正常受胎产犊;公牦牛体格高大,在全县输送311头种公牦牛。选育牦牛只需30月龄(2.5年)活重达200公斤,而普通阉牦牛约需5年左右。许多资料表明在目前情况下,提高牦牛种的生产性能,本品种选育是主要途径。
  (二)牦牛杂交组合试验:1978年甘南州牧研所和国营河曲马场进行“耗牛杂交组合试验”研究,1980年6月,引进黑白花、海福特、安格斯等牛种的冷冻精液,对212头发情母牦牛采用人工授精,1981年3月10日至6月6日产一、二代杂种牛100头,受胎率62%。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利用甘南州牧研所提供的黑白花、西门达尔、安格斯等牛冷冻精液在县阿孜畜牧试验站、阿万仓乡设立了两个改良点开展人工授精杂交改良,之后又陆续开展了其它牛种的导入杂交。根据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引进良种杂交对改良牦牛自身不能发生效应,仅能提供生产性能较高的杂种一一犏
  牛(经济杂交),杂交试验虽经多年,但后代雄性不育的问题迄今未能解决。因而在目前条件下,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只能通过本品种选育的途径。
  五、饲养
  牦牛四季放牧,逐水草而居。放牧管理极为粗放,终年露宿,冬春仅有草皮围圈。对弱畜和病畜给予少量的干草补饲,夏秋季每月补盐一次,每头100克, 弱畜有时喂给炒面糊糊,饮大茶盐水。一般在11月中旬至次年4月底,做好饲草饲料补饲的准备工作,在避风向阳的山间或山前坡地、饮水方便的冬季牧场放牧,早上九时岀牧,晚七时归牧。避免饮冰水,吃霜草,以便保膘保胎,弱畜适当补饲,进冬窝子前进行驱虫。5~6月进入牧草萌发较早的春季牧场,特别注意防止春季抢青,以免流产和拉稀。7~9月进入牧草茂盛的夏季牧场,放牧做到早出晚归,增重长膘提高母牛产奶量。青年牛和阉牛可昼夜放牧,抓膘促肥,准备出栏。奶牛群早晨挤奶后放牧,犊牛拴在挤奶场,12时赶回奶牛挤奶,2时犊牛随母牛放牧,晚上收牧后母牛、犊牛分开拴定。9月底至10月移至山弯谷地,牧草枯黄,草籽成熟,赶吃草籽,狠抓秋膘,注意补胎、配种。10月初应停止挤奶,让犊牛哺乳,补充营养,以免冬春死亡。公犊牛三岁去势,调教为驮牛,母犊牛留在牛群成为繁殖母牛。
  第二节藏系绵羊
  藏系绵羊是玛曲县的主要畜种之一,是牧民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发展养羊业对发展全县牧业经济、增加牧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品种分布
  藏系绵羊是古老的粗毛羊品种之一,生产于青藏高原,历史悠久,古称蛮羊,玛曲藏羊具有基本类似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归属于草地型藏羊。由于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一个地方类型。依其分布地域和外貌特征,大致可分为欧拉类型和乔科类型两个地方型。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玛曲地区绵羊总数为19.14万只,到1990年全县绵羊存栏达到29.18万只,占全县总牲畜的47.20%。其中欧拉羊18万只左右,主要分布于欧拉、欧拉秀玛两乡及尼玛、木西合、阿万仓乡的部分地域;乔科羊11万只,主要分布在三玛(指曼日玛、齐哈玛、采日玛)、河曲马场、阿孜试验站及阿万仓的部分地域。
  二、外貌特征
  (一)外貌特征头略小,狭长呈三角形,鼻梁隆起,两眼略向外稍突,耳长而不下垂。公羊角长而粗,向两侧伸展,呈扭曲状弯曲,有角者占98%以上。母羊角较细而呈螺锥状向外向上斜展。体质结实,四肢端正而较长,体躯近似长方形。公羊粗壮结实,母羊灵活清秀。蹄质结实,颈细而长,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十字部高,臀部丰满,尾小呈扁锥形,紧贴于臀部,被毛为异质粗毛, 腹毛着生不良。
  1、欧拉类型:体格高大粗壮,头稍狭长,多数具有肉髯,被毛较短,绒毛多,而覆盖度差,产毛量少,死毛含量很高,几乎无正常粗毛。头颈、四肢和腹下着生刺毛,且多为有色,以黄褐色为主,白色极少。公羊胸前着生黄褐色 “胸毛”,而母羊则不明显。
  2、乔科类型:体格较大,被毛粗长,覆盖度中等,毛辫较长,具有波形浅弯,死毛含量高。头颈、四肢杂色,以黄褐色较多,黑花亦属常见。据统计884只母羊中,纯白者50只,占5.66%,体驱主要部位白色者472只,占53.39%, 体驱杂色者362只,占40.95%。
  (二)体尺、体重
  1、欧拉羊:公羊体高77.21±2.65厘米,体长84.25土4.14厘米,胸围103.58±3.86厘米,十字部高79.04士2.05厘米;母羊体高72.44±2・09厘米,体长77.83士3.69厘米,胸围98.10士3.36厘米,十字部高74.04士2.08厘米,平均体重成年公羊75.85公斤,成年母羊58.51公斤。初生公羔重4.28公斤,母羔重4.27公斤。
  2、乔科羊:公羊体高75.41厘米,体长81.11厘米,胸围99.30厘米,母羊体高71.20厘米,平均体重成年公羊64公斤,成年母羊52公斤。
  三、生产性能
  (一)产毛性能每年7月剪毛一次,从分析结果看,羊毛品质差,油汗少,干死毛含量高,工艺品质较低。
  1、欧拉羊:个体产毛量成年公羊1.08公斤,成年母羊0.77公斤,平均毛长公羊为16.63厘米,母羊为15.13厘米,净毛率公羊为73.67%,母羊为75.54%。公羊的无髓毛、两型毛、死毛含量分别为62.8%、6.28%、32.84%;母羊的无髓毛、两型毛、死毛含量分别为70.09%、6.11%.24.21%。
  2、乔科羊:个体产毛量成年公羊为1.34公斤,母羊为0.95公斤;毛辫长公羊为24.00厘米,母羊为23.44厘米;净毛率公羊为76.28%,母羊为76.09%。无髓毛、两型毛、死毛分别为公羊49.25%、19.64%、24.30%;母羊50.53%、23.34%、17.97%。
  (二)产肉性能在秋肥时,对中上等膘情的成年羯羊空腹进行屠宰后测定:欧拉羊胴体重平均35.18公斤,占活重的45.96%,内脏脂肪重平均为3.38公斤,占活重的4.42%,屠宰率50.38%;乔科羊胴体重平均为25.30公斤,占活重的47.90%,内脏脂肪重平均1.60公斤,占活重的2.81%,屠宰率47.90%。
  (三)繁育性能1.5岁母羊开始交配受胎并能正常产羔,但多不认羔,繁殖成活率低,一般2.5岁母羊配种产羔,公母混群放牧,自然本交。每年6〜9月配种,11月至次年3月产羔,分别为冬、春羔,怀孕期150天左右,每年产羔一次,多产单羔,双羔极少。母羊母性好,育羔性极强。母羊利用年限5〜6年。
  四、特性及饲养
  藏羊是在高寒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经长期自然与人工选育而成的原始品种, 极耐高寒及粗放的饲养管理,啃食枯黄牧草的能力强。四肢长,能远牧登高,体格健壮,对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在饲养管理上终年放牧, 逐水草而居。在一20℃的低温下母羊能顺利产羔。羔羊待毛干后即可随母行走, 并吸吮初乳。母羊母性良好,育羔力强。绵羊合群性好,但胆小,容易受惊。
  五、繁育改良
  玛曲藏羊繁育改良在“以本品种选育为主,杂交改良为辅”的前提下进行。1960年欧拉羊育种站成立,从此,拉开玛曲县绵羊改良的序幕,当年用引进的德国美利奴羊采用人工授精、人工辅助授精等方法开展细毛羊杂交试验,经测定美欧杂交一代羔羊初生重4.62公斤,欧拉羊羔初生重4.12公斤,平均比欧拉羊羔重0.5公斤。1960年至1963年全县大规模开展绵改工作,先后引进德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分布在河曲马场、欧拉羊育种站、甘农大阿万仓试验站开展绵改。1966年国营甘南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成立,专门开展绵改工作。1967年县人民委员会成立绵羊改良领导小组,狠抓绵改工作,当年共在尼玛、欧拉、曼日玛、群强、西柯河羊场等五个绵改点改良羊10261只。据统计,从1960年起先后引进过新疆细毛羊、茨盖半细毛羊等优良羊种进行改良,经过17年的努力,到1977年全县改良羊达到了31024只,占全县绵羊数的8.01%。
  虽然藏羊先后经过德国美利奴、新疆细毛羊、苏联茨盖羊等细毛、半细毛羊的杂交改良,毛质和产毛、产肉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这些羊种及其杂种后代不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各方面的原因,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困难重重,整个绵改工作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至1981年随西柯河羊场的撤销而告终。到1990年前后经多年改良留下的杂种羊后代陆续被群众淘汰或卖掉。
  第三节其它牲畜
  玛曲县的畜种资源除上述几种优良畜种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鸡、猪和极少数其它家畜,但其所占数量少,分布不广,在整个牧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一、鸡
  玛曲养鸡业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慢,效益低,分布少。6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县城居民中养鸡。鸡的品种较杂,主要有来航鸡、静宁鸡、澳洲黑等品种,近几年引进了星杂288和邻近地区的土种鸡。这些鸡主要分布在县城及部分乡所在地,由居民散养,可为居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肉和蛋。但由于受饲养管理、饲料条件及气候因素的制约,成活率低,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低,加之牧民群众没有养鸡的习惯,饲养数量少,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多为居民家庭饲养,经济意义不大。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饲养鸡3100余只。
  二、猪
  玛曲养猪业发展过程与养鸡业基本相似,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及个别乡所在地,且为居民家庭饲养,本地牧民不养猪。但近几年玛曲养猪业发展较快,截至1990年末全县共养猪760余头,是本县居民从临近县购入的长白猪、巴克夏、八眉猪、合作猪及其杂种后代。猪种混杂,杂种多,纯种少。在饲养方式上多为城镇居民家庭饲养,大多数是为了自食,每户养1~2头,商品猪仅限于仔猪,成年肉猪出售较少。
  三、其它家畜
  除河曲马、牦牛、藏羊外,其它家畜数量极少。马属动物中有少量的驴、骡,分布不广数量极少,主要供役用。牛中有从内地购进的黄牛以及在牦改时所产的一、二代杂种牛,主要供挤奶或役用,由于其产奶量高,在县城附近饲养量较多,个别家庭饲养8~10头,形成了规模养殖,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鲜奶。
  第四节马鹿、白唇鹿的驯养
  玛曲养殖的野生经济动物主要是产茸鹿,主要品种是马鹿和白唇鹿,它们都是大型鹿科动物,成年公鹿体长约2米,高1.3〜1.7米,马鹿的夏毛赤褐色,冬毛灰棕色,白唇鹿夏毛黄褐色,冬毛暗褐色,臀斑颜色白唇鹿近于白色,马鹿为赭黄色。两种鹿均生活于高山草原或灌丛地带,以草类、树叶等为食。秋季交配,次年5〜6月份分娩,怀孕期240天左右,年产1〜2仔。雄鹿生角,3~4月份新角开始长出,在长出新角三个月内未钙化变硬的角就是鹿茸。
  1970年国营西柯河羊场职工陆续捕捉喂养。1972年玛曲县成立西柯河养鹿场,将牧工捕捉和购买的34只马鹿集中驯养。后经捕捉和自己繁殖,饲养量高时达118只,后因放牧地不足,饲料缺乏,管理不善等因素,存栏下降,到1990年存栏数不足100只,年产干鹿茸20公斤左右。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专题

藏系绵羊
相关专题
欧拉羊
相关专题
乔科羊
相关专题
牦牛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