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草原
第一节草场
1955年由甘肃省草原工作队王无怠主持,组织技术人员对玛曲东部的草原进行调查。
1958年9月甘肃省草原工作队再次来玛曲对部分草场进行调査。
1959年在甘肃省畜牧厅安排下,由省草原工作队主持,甘南州牧研所和各县畜牧兽医站配合,抽调技术人员100多人,组成调查队,对玛曲县草场进行调查,完成“玛曲县草原调査报告”、“玛曲县各类型草地生产力测定表”、“玛曲县草原主要植物群落统计表”,确定草原使用范围和划分县、社、队的草场界限,规划了季节牧场和饲料基地。1962年甘肃省草原工作站完成全县草山规划和草地界限调整。
1963年玛曲县草原站葛克己对县境草地进行调査,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十万分之一的“玛曲县草场地形图”。同年6〜9月县草原站组织技术人员对曼日玛、采日玛、木西合、阿万仓、欧拉的草原进行调査,根据调查情况,当年秋后对全县草场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整。
1964年6月23日经甘肃省科委、省畜牧厅安排,由省草原工作队牵头,邀请甘肃师范大学生物系王庆瑞等7名教师,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室2名专家,并组织甘南州及各县的技术人员20余人,组成甘南草原调査队抵达玛曲,对尼玛、曼日玛、阿万仓三个乡和欧拉的一部分及河曲马场、8083部队牧场的草原进行调査,采集47个植物样方和相同数量的土壤剖面、500种牧草样本,历经11个月,完成野外作业,经过整理总结,编写出《玛曲县草场类型及经济估价》、《玛曲草场分区》和《玛曲鼠害调查的报告》等。
1980年州、县业务部门对群强(木西合)公社的草原面积、植被类型、产草量、土壤、水源、地形地貌等进行了全面调査。
1981年根据国家科委(79)发科字第363号文件要求,经甘肃省农委和省畜牧厅安排,由省草原工作队牵头主持,在省畜牧厅总畜牧师王无怠,省草原工作队副队长许延志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邀请兰州大学生物系张鹏云、赵大千、赵松林,地理系卓正大、陈林芳等教授,并组织甘南州县草原站专业人员对玛曲草场进行调査,在外业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 “玛曲县草场资源调査报告”及“玛曲县植物名录”,绘制出“玛曲县草场类型图"、“玛曲县草场资源等级图”和“玛曲县草场利用现状图”。调查依据《全国重点牧区草场资源调查大纲和技术规程》规定的三级分类系统,将县域的天然草场划分为6类11组20个型;调査表明分布在县境天然草场的种子植物有57科204属430种。
同年,在阿万仓、欧拉公社进行鼠虫害调査时,对阿万仓的草场进行细致的调査。
同年7〜10月在全州土壤普査工作中,县草原站抽调8名人员配合调査,对全县(除木西合乡外)6社4场的草场按“北草办”草原调査大纲要求,第一次对全县草场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査。
1983-1985年,县草原站结合牧业区划工作,对全县草场资源进行第二次详细调査,由李守虔主持并撰写出“玛曲县草场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该项课题1989年荣获甘肃省资源调査和区划成果二等奖,为玛曲县制定草原建设规划和合理利用草场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5年,由甘肃省饲草料技术推广总站王履继等4人,甘南州草原工作队图18玛曲县草场区划分布图
马忠义,临夏州畜牧兽医研究所马春晖共6人,在甘南州、县畜牧部门的协助下,全面开展饲草饲料资源调査,调査报告提出县境的饲草饲料资源可分为三大类。即:天然草地饲草、人工栽培饲草、动物性饲料。
二、草场分类
根据“玛曲县牧业区划成果汇编”资料,全县草场总面积1288018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9.54%,可利用草场面积12455259.6亩,占草场总面积的96.70%,按照草场资源的类、组、型三级分类系统,全县草场可分为6个草场类,11个草场组,20个草场型。根据全县草场质量的好坏、牧草适口性、营养成分和利用程度来衡量,全县各类草场分五等,一等草场467072亩,占可利用面积的3.75%;二等草场498459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0.02%;三等草场303036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4.33%;四等草场2613114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0.98%;五等草场1360114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0.92%。根据全县草场产草量的高低,又共分为6级,其中一级草场62273亩,占可利用面积的0.5%,亩产鲜草800公斤以上;二级草场870702亩,占6.99%,亩产鲜草600〜800公斤;三级草场6046629亩,占48.55%,亩产鲜草400-600公斤;四级草场1652406亩,占13.27%,亩产鲜草300〜400公斤;五级草场2430153亩,占19.51%,亩产鲜草200〜300公斤;六级草场1393096亩,占11.18%,亩产鲜草100〜200公斤。
第二节草原管理
一、“郭哇” 土官制管理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玛曲各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游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严格完整的草山管理和支配办法,即欧拉、卓格尼玛“格日岗奥”组织管理形式和乔科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上乃日玛、下乃日玛、木拉、西合强及麦科等部落的“土官”直接管理形式两种。
(一)格日岗奥组织管理形式
1、草原归部落所有,凡是该部落的属民都有放牧权,但部落头人有优先使用草场的权力。
2、部落草山由各旗下、帐圈部落统一轮牧,每个旗下、帐圈部落放牧的地点及时间,由“郭哇(夏河拉卜楞寺院嘉木样所派部落头人)”会同“格日岗奥”组织研究划定,然后由“秋德合(专门管理草山的组织)"组织通知各户群众。
3、草场按季节划定放牧地界后,部落属民只能在划定的地界内放牧,不得越界。越界后的处罚如下:
(1)如羊群越界放牧,则不论羊群的大小,由“秋德合"捉羊1只,即行宰杀,将羊的胸部肉及皮张送献郭哇,羊肉由旗下、帐圈头人和“秋德合”享用;或罚羊皮1张,打牧工500皮鞭。
(2)如牛群、马群越界,则不论群之大小,牲畜多少,牵拉1头牛或1匹马,然后让畜主出1〜2块银元赎回。(3)如外部侵牧,不论牲畜多少,捉羊4〜10只罚牧,甚至捉人同郭哇和 “格日岗奥”及所辖“秋德合”等研究处理,所用羊只、皮张等费用全由纠纷双方承担。
4、搬迁牧场,重新落帐,都必须统一行动,不允许早搬或迟搬,抢先搬动或搬进非指定地点的,都要罚款。如欧拉罚牛1头叫“日沉木”。卓格尼玛规定3天迁完,违者罚羯羊1只。
5、外部借牧草山,须经郭哇、“格日岗奥”、寺院研究同意,但借牧部落必须每年交一定的租牧费。比如1948年冬,齐哈玛部落借牧卓格尼玛部落阿盖什那以西草场,每年须贡献骏马1匹;再如解放前四川省若尔盖尕摸底卡部落借牧卓格尼玛黄河、黑河三角地带草场,尕摸底卡每年向卓格尼玛部落贡马1匹, 后改为3年1次。
(二)土官直接管理形式
玛曲各土官部落在外名义上为拉卜楞寺院“穆定”(意即政民)部落,但在内部实行高度的集权制,土官在部落享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草场管理上更是如此。虽然,各部落都设有专门管理草山的“措尼会议”组织,一般春季和夏秋牧场,每年搬家前由“措尼”会商,临时划定;各窝子则早有按各家牲畜多少划归各户使用的习惯。所划固定草山可以放牧,可以割草,冬草可以买卖。草山也有个别买卖的现象。
草山越界罚款,一般是进什么畜群,罚什么牲畜1头(只、匹)。在西合强,帐圈牲畜越界,罚每个“切尔刀”半斤酥油。在曼日玛,谁比土官先立帐篷或放牧越界,罚酥油7.5公斤。所有牲畜越界罚款,都归土官、头人。而土官、头人牲畜越界或先搬帐篷,都无人敢问。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玛曲建政前的几年中,草原管理仍沿袭传统的 “格日岗奥”和世袭土官管理形式。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针对少数民族牧区的特点,没有一下子打破旧的草原管理体制,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旧的草原管理体制进行过渡和改造。
1957年11月县草原工作站设立以后,玛曲县的草场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1958年8月随着黄河弯曲部平叛、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和玛曲地区基层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千百年来“政教合一”的草场管理形式结束,草场资源以全民所有的形式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为此,1962年3月,玛曲县召开了第一次全县草原工作会议,正式建立县乡两级草原管理委员会和村级草原管理小组,依靠行政措施和广大牧民群众的自觉意识,进行草原管理、保护、利用和建设,到1962年底,全县三级草原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加强全县的草山管理工作,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于1980年5月26日设立了玛曲县草山管理委员会,进行专门的草山管理工作。之后,各公社相应成立草山管理委员会,负责所在公社的草原管理。不久,随着牧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草场由社队集体管理使用逐渐实行牧户直接承包经营使用,管理形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81年起全县各乡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牲畜按人头承包给牧户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草场按户或联户承包经营管理。1982年5月230,县人民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草原管理,专门制定颁发了《玛曲县草原管理条例》,从此草原管理走上以法管理的轨道。1983年12月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的牧区建设会议提出了农转牧的五条要求,并指出牧区在继续完善牲畜大包干到户的同时,抓紧推行草场大包干责任制。1984年4月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在碌曲召开全州牧区草场承包工作会议,同年6月作出《关于实行家庭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决定》。根据省州决定精神,同年县草场承包领导小组成立,具体指导和督査全县草场承包工作。1986年12月中旬全州畜牧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集中讨论并通过《关于认真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决定》等三个文件,具体制定了草场承包的政策措施。草场公有,承包到户,有偿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凡承包使用草场的牧户均由县人民政府统一颁发草场使用证,进一步明确了草场谁承包、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管理原则,到1990年后县草原站对草场承包落实到位的欧拉、欧拉秀玛等乡进行登记、划界和发证工作。
三、草原利用
60年代实行的是四季轮牧制度和粗放的两季轮牧制度。两季轮牧即冬春牧场作为一个轮牧单元,夏秋牧场作为一个轮牧单元,两大轮牧单元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说,滩地作为夏秋牧场,山地沟谷作为冬春牧场,在两大轮牧单元之间有严格的牲畜放牧途径和停驻时间。冬春牧场利用时间约为6个半月。夏秋牧场轮牧时间约5个半月,采用的轮牧方式主要有:1、有计划的分区轮牧;2、大轮牧圈;3、逐沟转牧等放牧方式。在分区轮牧中除季节性轮牧以外,畜群在同一牧地、同一季节有“先羊、中马、后牛”的排牧习惯。
70年代后,根据全县地形和各类牲畜的不同习性,采用划区轮牧、季节轮牧等方式,主要利用方式有:
(一)冷季草地是指当年11月初牲畜进入冬场起至第二年6月中旬,牲畜达到饱青期之间的放牧时期,长达7个半月。各乡一般以冬、春两季草地而论,个别地方也有冬场、春场之分。
(二)暖季草场
是指从6月中旬开始至10月底,利用时间4个半月,暖季草场一般是作为一个季带——夏秋草场。部分乡村夏秋两季分别安排。在冷暖两季的过渡时期,有相应的过渡草场即春秋草场。
(三)轮牧方式
1、冬春——夏秋两季轮牧
全县除欧拉秀玛、曼日玛两乡外,其余各乡场和阿万仓乡的部分村都普遍采用该种方式,每年11月初进入冬春场,翌年6月初进入夏秋场。
2、冬—春秋—夏三季轮牧
沿用这种利用方式的有欧拉秀玛乡和阿万仓乡的洛尔隆、贡塞、沃特三村。每年5月底出冬季牧场进春秋牧场短期放牧一个月,7月初转入高山沟谷夏季牧场,于9月底又转入春秋牧场放牧抓膘,11月底转入冬季牧场,冬、春秋、夏三季牧场的利用时间大致为6:3:3。
3、冬春——夏——秋三季轮牧
采用这种利用方式的只有曼日玛乡,因沼泽及沼泽化草甸面积大,5月中旬牲畜进入夏季牧场,集中利用沼泽及沼泽化草甸草场,直至8月底才转入干燥的浅山地带进入秋季牧场抓膘,于11月底进入冬春牧场。冬春牧场的利用时间一般为6个月,夏、秋牧场的利用时间各3个月。形成全县特有的冬春——夏 ——秋三季轮牧方式。
第三节草原建设
一、草场建设
(―)人工草地
50年代初,玛曲开始人工草地建设,当时只是个别地方小面积圈滩种草。
1959〜1962年提出“开光平滩,牛羊上山”等口号,强调粮食自给,大搞移民开荒,冬季草场不同程度地被开垦,植被严重破坏,先后开垦草原43165亩,种植面积9110亩,弃荒和休闲地23337亩,开垦面积约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0.6%。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开展退耕还牧。1964年初建立“平整利用弃耕地样板田”发展草原水利、棚圈建设,补播、培育草地。到1970年尼玛公社种植燕麦1040亩,年产草25万公斤,饲料1000公斤。1981年由甘南州草原队曹希敏主持的尼玛草场中间改良课题,对退化草地翻耕种植1569亩,建立人工草场,通过围栏、补播、施肥等手段,提高草地产草量。1985年全县种植多年生牧草20203亩,种植一年生燕麦草6273.7亩,贮草1400.7万斤。1989年由甘肃省畜牧厅投资建立1万亩防灾保畜基地,分布在尼玛、欧拉、阿万仓、曼日玛四乡,到1990年全县种植一年生燕麦草1.2万亩,补播优良牧草7000亩。
(二)草原围栏
玛曲的草原围栏始于50年代,从70年代正式起步,学习内蒙古乌审召、镶黄旗建设草库伦的经验,采用打土墙、垒草皮墙、砌石头墙,大规模进行围建。后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小型为主,逐步改为木桩、水泥桩、角钢的铁丝或刺铁丝围栏,进而发展为现在的钢丝网围栏。1983年12月县牧机厂生产的金属网围栏通过鉴定。1984年县上投资4.2万元,生产金属网围栏6845米,围栏3015亩。根据实践,玛曲牧区围栏寿命为:土墙2〜3年,石头墙3〜5年,刺丝3~5年,网围栏20年。但是由于牧民群众对草场围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草场围栏常常头年围起,第二年就被牧民群众卷堆而起,扔入黄河,使国家每年投入的草场围栏建设,始终不见成效。因此,从1985年起推行国家投资和牧户自筹资金共同搞草场围栏建设的办法,较有成效。同年投资22.5万元,全县围栏19940亩;1986年投资15万元,围栏12243亩;1987年投资34万元,围栏36080亩。1983〜1987年累计围栏59059亩(其中围栏草地40379亩,围栏种草18680亩),全县八乡中尼玛乡围栏12988亩,围栏种草9880亩,欧拉乡围栏4290亩,围栏种草3500亩,欧拉秀玛乡围栏5673亩,围栏种草2940亩,阿万仓乡围栏10000亩,曼日玛乡围栏2732亩,木西合乡围栏4600亩。据测定围栏草场平均每亩产草量为526公斤。
1988〜1989年全县围栏53178亩,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围栏草场112237亩(其中部分为用网围栏拉草场界限,实际围栏面积为8.4万亩)。
二、草地保护
通过1964年、1973年、1985-1990年三次草原普査,对玛曲草地的鼠虫种类及其分布,草地主要鼠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草地鼠害的防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査。玛曲草地有各类鼠18种,隶属3目6科,一般常见的有: 中华盼鼠、根田鼠、纹背仓鼠、喜玛拉雅旱獭、五趾跳鼠、高原鼠兔、西藏鼠兔、褐家鼠、黄毛鼠、林跳鼠、甘肃鼢
鼠、豹鼠、达乌尔鼠兔(鸣声鼠)、犬沙鼠等,危害草地的主要鼠种是中华鼢
鼠、达乌尔鼠兔,其次是甘肃鼢鼠、西藏鼠兔和根田鼠,全县鼠害面积578956亩,占全县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7%,主要害虫有蝗虫、草原毛虫两类,危害面积为306200亩。
(一)治虫灭鼠
1、治虫
县境危害严重的害虫有蝗虫、草原毛虫(别名:红头黑毛虫、草原毒蛾)两类。从1962年起开始灭虫工作,采用草原烧荒等办法灭虫。1963年草原毛虫在黄河两岸分布面积120万亩,使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及80%粗制敌百虫粉进行灭治。1971年尼玛乡的2.3万亩草原发生毛虫危害严重,采用敌百虫喷洒草原,消灭虫害24590亩。1980年在曼日玛草原20000亩沼泽草场上采用飞机喷洒“血防67”杀灭锥实螺。1981〜1985年全县草原毛虫危害面积306200亩,其中:阿万仓乡137450亩、齐哈玛乡48300亩、欧拉秀玛乡66525亩、木西合乡53925亩。主要灭虫药物有六六六粉、敌百虫等喷洒灭治,效果可达90%,而且残效期短(15天后即可放牧利用),应加以推广。
2、灭鼠
县境从1964年起在鼠害严重地区进行灭鼠工作,六、七十年代主要采用磷化锌、粮食、青油制成毒饵和氟乙酰胺喷洒草场灭治,重点消灭高原鼠兔。1964年在哇尔玛大队灭鼠害面积6.3万亩,秋季在欧拉、尼玛两乡灭鼠害面积72445亩。1965年在欧拉灭鼠害面积62071亩,灭效为92.5%,1971〜1973年灭鼠害面积4.29万亩。
1974年用氟乙酰胺喷洒草场试灭高原鼠兔、中华鼢鼠,1975年用上述药物灭鼠保护草场8.1万亩,灭效达90%。
1981年以来中华鼢鼠成为危害草场的重点鼠类。为此,县草原站采用人工捕捉,用弓箭捕杀,操作简便,捕杀率高,每人一天可捕捉10-30只中华鼢鼠, 当年捕捉28323只。
1982年在尼玛乡捕捉中华鼢鼠23299只。1983年捕鼠55541只,控制面积3万亩,灭效为85〜97%。1984年在阿万仓捕鼠138385只,灭效90.7%,控制面积113450亩。1985年在欧拉、阿万仓灭鼠害面积135000亩,捕鼠119281只。1986年在阿万仓、欧拉灭鼠害面积12.9万亩,捕鼠11.7万只。1987年捕鼠15.8万只,实际控制面积16万亩。1988年灭中华鼢鼠,保护草场10万亩, 消灭高原鼠兔,控制面积5万亩。1989年灭中华鼢鼠危害面积11.58万亩,用 C型肉毒梭菌灭高原鼠兔危害面积18.6万亩,灭效87.01%。1990年县草原站设置鹰架招鹰灭鼠,在尼玛乡的哇尔玛、秀玛设置鹰架300根,控制面积13.8万亩,甘南州草原队在河曲马场设置鹰架120根,控制面积5万亩,同时开展广泛宣传,保护鼠虫天敌鹰、隼、猫头鹰、艾虎、食虫鸟类等益鸟益兽,提高控制鼠虫害的能力。
(二)草地综合治理
灭鼠后的草地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施肥、翻耕种草等多种措施,加快恢复植被。1973年尼玛公社萨合大队在县草原站指导下,对人工培育割草场进行羊群小搬圈施肥、灌溉、引种牧草,实施灭鼠后的综合治理。
实施草地灭鼠后,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施肥、除莠、灌溉等措施,综合治理2~3年,植被覆盖度比原来增加15%,亩产鲜草250公斤,比原来提高45〜50%,治理3〜4年,植被盖度比原来增加20%,亩产鲜草400公斤,比原来提高75%左右。
(三)监测预报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是治虫灭鼠的重要前提,是科学地预测鼠虫害发生和蔓延,提高鼠虫害防治效果的主要措施,为灭鼠治虫提供依据。根据1989年甘肃省饲草饲料技术推广总站下发的《草原鼠虫种群数量动态监测预报实施研究方案》,选定有代表性的鼠虫害严重的草地,每年定期定点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提出相应措施。
第四节饲草生产
一、饲草种植
牧草种植是牲畜重要的饲料来源,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人工栽培牧草的习惯,但多数以小面积的圈滩种植为主,主要种植一年生燕麦草和莞根。耕地、退耕地种草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有较快起步。
1959-1961年县境天然牧场共开垦土地43165亩,主要种植青棵、洋芋、糜子、燕麦、油籽、苜蓿和各种蔬菜。1961年种植燕麦500亩,苜蓿240亩。1965年县草原站用拖拉机在弃耕地播种多年生牧草3700亩,燕麦5400亩。
1966年后以恢复耕地平整种草为主,对保持原次生植被状态弃耕地,反复切耙平整后,补播当地采集的垂穗披碱草、鹅冠草、早熟禾等多种多年生优良牧草,封育保护,植被恢复后作为放牧地。对疏松型弃耕地通过耕翻种植多年生牧草,建立多年生刈割草场,当年全县种植多年生牧草2万亩,一年生青
燕麦3000亩。
1967年从临潭县调进燕麦种子6.5万公斤,种植青燕麦4000亩。1971年治理退化草场,对鼠虫害严重的退化草场采取治本改良的方法,彻底耕翻,种植多年生优良牧草,对轻度退化草场采取封育、补播等方法治理,提高生产能力。
1975年与甘南州牧研所一起在尼玛公社萨合大队建立草原建设试点,开展了牧草改良等工作,试种青稞、苜蓿、燕麦、黑燕麦、莞根、油籽、小豆等共218亩,同时开展以药物除草原杂草的化学试验,氟乙酰胺喷洒草场的残效期分析,引种优良牧草46种,机耕面积2165亩,机械割草、机械施肥、草原灌溉170余亩。
1984年全县种植饲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当年共种植饲草6300亩。
1987年草场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围栏种草的积极性。当年围栏种草3.6万亩,补播0.6万亩。1988年围栏种草1218.3亩,补播1.05万公斤草籽。1989年建立抗灾保畜基地,种植燕麦1万亩,亩产鲜草1100公斤。1990年全县种植牧草2.3万亩,其中一年生牧草0.7万亩。
二、牧草种子
1960年甘肃省草原工作队和西北牧研所牧草研究室分别在河曲马场和县上选点,进行栽培试验工作,引进国内外牧草种子86种,到1983年有试验地125亩,引进良种牧草100种,当地牧草16种,据试验,产量高、种子成熟良好的有:无芒雀麦、光雀麦、多节雀麦、青海鹅冠草、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紫羊茅、黑燕麦等品种和一年生燕麦草,进行了繁殖推广。
1984~1988年共补播草籽5.45万公斤。
三、饲料加工
玛曲饲料加工业起步晩、品种少,为非产粮区,加之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饲料加工业才有所发展。
六、七十年代主要以建立饲草料种植基地为主,种植燕麦、莞根等饲料,调制青干草、窖贮莞根,以备冬春补饲。1976年在尼玛公社萨合大队试验青贮饲料3.6万公斤获得成功。1978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在尼玛公社建立青贮窖2处,青贮饲料5万公斤。1979年全县建青贮窖8个,青贮牧草15万公斤。1980年青贮30万公斤。1982年河曲马场青贮饲草一窖2.5万公斤。
1985年加工救灾混合饲料40万公斤,每公斤价格2.70元。1986年全县加工生产各类混(配)合饲料36.4万公斤,畜均0.58公斤,青干草粉796.2万公斤,畜均12.7公斤。1987年加工饲料49.95万公斤,青干草1813.8公斤。1988年雪灾期间,县草原站加工供应饲料12万公斤。1989年加工销售混合饲料13万公斤,青贮饲料37万公斤。1990年加工销售饲料(精料)15万公斤, 贮备饲料53万公斤。第二章畜种
第一节高原牦牛
牦牛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环境中将野牦牛饲养驯化而成的特有牛种,它对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善登高山,踏冰卧雪,素有“高原之舟”之称。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条件下,它是提供乳、肉、皮、毛的兼用畜种,也是高寒草原牧民骑乘和驮运的主要役畜,是宝贵的畜种资源。在玛曲县牧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玛曲地区牦牛总数只有3.45万头,到1990年全县牦牛总数发展到28.96万头,占全县总牲畜数的46.80%。在中部和南部居多,尤以阿万仓、齐哈玛牦牛最为优良。
—、来源
家牦牛来源于野牦牛,据《藏族史略》、《后汉书•西羌传》、《安多史略》、《安多政教史》记载,野牦牛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被居牧在洮、岷、河、湟
广阔流域的西戎所驯养。古代藏文献《五部遗教》、《麻尼成绷》中也记载:“驯服凶猛的野牦牛曾是古代藏王从事的活动之一”。据王沂暖教授研究的《敦煌藏史残卷》、《吐蕃历史文书》记载:“乜尺赞布为六牦牛部之王”,此时相当于西汉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也就是距今两千年以前牦牛已成为藏族所牧养的家畜了。”玛曲牦牛来源于青藏高原的牦牛,它是高寒草原上繁育的地方类群, 由于在当地长期自群繁殖,故具有基本一致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二、外貌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一)外貌特征:县境牦牛结构紧凑,头较大,额短宽并稍突起。鼻稍长微陷,鼻孔开张,鼻镜小,唇薄灵活,眼圆有神,耳小灵活。母牛角较细,公牛角粗长,角间距离宽,角基部向外向后内弯曲成弧形,角尖向后或对称,颈短而薄,无垂皮,脊椎的棘突较高,背低稍凹,前躯发育良好,胸椎较黄牛多一节,肋骨多一对(14节),肋骨长而开张良好,胸及中躯发育良好,气管特别大, 肺活量大,腹大,尻斜,后躯发育欠佳。四肢较短而粗壮有力,关节明显。蹄小质坚,蹄裂较深。母牦牛乳房小,乳头短;公牦牛睾丸小而不下垂。毛色以图19玛曲县畜种资源分布图
全身黑色为主,约占80%。
(二)体尺、体重:玛曲牦牛成年公牛体高129.88厘米,体长139.5厘米, 胸围190.33厘米,管围20.82厘米,体重353.7公斤。成年母牦牛体高110.43厘米,体长122.11厘米,胸围157.01厘米,管围16.66厘米,体重210.72公斤。阉牦牛体重411.31公斤。
(三)生物学特性:牦牛是高原特有牛种,长期处于空气稀薄,枯草期长的环境内,具有耐高寒、喜凉爽而畏炎热的习性,唇薄而灵活,便于采食低矮而细嫩的青草或枯黄而柔软的牧草,皮下结缔组织发达,易于在夏秋屯积脂肪,四肢较粗短、蹄质坚硬,能攀登陡峭山坡,穿越沼泽。牦牛性情温和,合群性强。公牦牛性较粗野,能与凶猛野兽搏斗,保护牛群。母牦牛较温驯,母性很强。
三、生产性能
(-)产乳性能:玛曲牦牛4月开始产犊,5月中旬开始挤奶,10月下旬结束,泌乳期160天,产奶量与牧草质量成正比,6~8月牧草旺盛,产奶量最高;母牦牛当年产犊后未怀孕者,次年可继续挤奶(这种牛群众藏语称“牙日玛”),其奶量为当年产犊的1/2。由于犊牛自然哺乳兼挤奶,产奶量很难确切测定,但一般为315.08-334.8公斤/头,产乳量虽然较低,但乳浓稠,含乳蛋白、乳脂肪丰富,脂肪颗粒大,易加工黄油。乳比重1.034,酥油率8.47%,干酪素3.0〜3.5%。秋季,牦牛奶的脂肪含量高达9%,比普通奶牛高出两倍还多。
(二)产肉性能:在青草季节,牦牛有“见青即上膘”的牧谚。膘情恢复很快,膘情良好时,肩、背、臀部均被一层黄色脂肪所覆盖。肉嫩味美,呈红色而较暗,纹理清晰,含脂肪、胆固醇较少,蛋白质与灰分含量高,是深受人们青睐的优质肉品。成年阉牦牛平均活重261公斤,屠宰率47.34%,平均胴体重123.55公斤,净肉率33.95%,骨肉比1:2.53,平均产净肉88.55公斤。同时,牦牛的血营养丰富,一般每立方毫米的血中含有650万到900万个带氧的红细胞,是一般黄牛的4倍。
(三)产毛性能:牦牛每年6月中旬抓绒剪毛,毛长约19〜21厘米,每年剪毛1次,母牦牛全身都剪,尾毛只留一小束,种公牛不剪毛,驮牛只剪腹毛及裙毛,驮牛平均剪毛量1.0公斤,母牛0.7-0.9公斤,抓绒量0.5公斤以下。1976年尼玛公社萨合大队的一头10岁公牦牛剪毛量1.24公斤。
(四)役用性能:阉牦牛主要用于驮运和骑乘,成年驮牛每头驮50〜80公斤物品,日行20〜30公里。有时,长途运输连续一月余,不显疲乏,行走有力,有“高原之舟”的称誉。
(五)繁殖性能:牦牛是晚熟品种,公牦牛1周岁时有性反射,三周岁开始配种,利用年限4〜10岁。母牦牛三岁初配,一般为两年一胎或三年二胎,一胎一犊,连年产犊的很少,母牦牛一生可产4~6胎,配种产犊至14岁左右。母牦牛发情季节6~11月,7〜9月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22天,发情持续期1〜2天,妊娠期为270天。玛曲牦牛繁殖成活率为56.44%。
(六)生长发育:牦牛生长发育缓慢,公犊初生重为成年公牛的3.92%,体高为39.95%,母犊初生重为成年母牛的6.04%,体高为46.49%,公牦牛5周岁达到体成熟,母牦牛4周岁达到体成熟。四、传统的繁育技术及改良方向
牦牛发情配种多集中在7〜9月,传统的牦牛繁育技术是采用公母耗牛同群自然交配,也有人工辅助交配的牦牛的公母比为1:25〜40。建国以来玛曲牦牛也做过杂交改良试验,但由于牦牛生物学的特性和杂交后代雄性不育问题无法解决,玛曲牦牛选育改良以本品种选育为主,以提高其生产性能。
玛曲县从1958年起进行过三次牦牛资源调査,根据调查结果及牦牛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选育的重点是提高乳、肉,兼顾牛绒逐步提高其生产性能,先后进行过数次牦牛的选育与改良试验。
(一)牦牛本品种选育:为了提高牦牛生产性能,1976-1979年玛曲县畜牧兽医站开展“牦牛本品种选育”(州列课题,已验收)。选育牦牛在体格、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等项目均比同龄普通牦牛有所提高,三岁母牦牛中85.6%能正常受胎产犊;公牦牛体格高大,在全县输送311头种公牦牛。选育牦牛只需30月龄(2.5年)活重达200公斤,而普通阉牦牛约需5年左右。许多资料表明在目前情况下,提高牦牛种的生产性能,本品种选育是主要途径。
(二)牦牛杂交组合试验:1978年甘南州牧研所和国营河曲马场进行“耗牛杂交组合试验”研究,1980年6月,引进黑白花、海福特、安格斯等牛种的冷冻精液,对212头发情母牦牛采用人工授精,1981年3月10日至6月6日产一、二代杂种牛100头,受胎率62%。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利用甘南州牧研所提供的黑白花、西门达尔、安格斯等牛冷冻精液在县阿孜畜牧试验站、阿万仓乡设立了两个改良点开展人工授精杂交改良,之后又陆续开展了其它牛种的导入杂交。根据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引进良种杂交对改良牦牛自身不能发生效应,仅能提供生产性能较高的杂种一一犏
牛(经济杂交),杂交试验虽经多年,但后代雄性不育的问题迄今未能解决。因而在目前条件下,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只能通过本品种选育的途径。
五、饲养
牦牛四季放牧,逐水草而居。放牧管理极为粗放,终年露宿,冬春仅有草皮围圈。对弱畜和病畜给予少量的干草补饲,夏秋季每月补盐一次,每头100克, 弱畜有时喂给炒面糊糊,饮大茶盐水。一般在11月中旬至次年4月底,做好饲草饲料补饲的准备工作,在避风向阳的山间或山前坡地、饮水方便的冬季牧场放牧,早上九时岀牧,晚七时归牧。避免饮冰水,吃霜草,以便保膘保胎,弱畜适当补饲,进冬窝子前进行驱虫。5~6月进入牧草萌发较早的春季牧场,特别注意防止春季抢青,以免流产和拉稀。7~9月进入牧草茂盛的夏季牧场,放牧做到早出晚归,增重长膘提高母牛产奶量。青年牛和阉牛可昼夜放牧,抓膘促肥,准备出栏。奶牛群早晨挤奶后放牧,犊牛拴在挤奶场,12时赶回奶牛挤奶,2时犊牛随母牛放牧,晚上收牧后母牛、犊牛分开拴定。9月底至10月移至山弯谷地,牧草枯黄,草籽成熟,赶吃草籽,狠抓秋膘,注意补胎、配种。10月初应停止挤奶,让犊牛哺乳,补充营养,以免冬春死亡。公犊牛三岁去势,调教为驮牛,母犊牛留在牛群成为繁殖母牛。
第二节藏系绵羊
藏系绵羊是玛曲县的主要畜种之一,是牧民群众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发展养羊业对发展全县牧业经济、增加牧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都有重大意义。
—、品种分布
藏系绵羊是古老的粗毛羊品种之一,生产于青藏高原,历史悠久,古称蛮羊,玛曲藏羊具有基本类似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特征,归属于草地型藏羊。由于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一个地方类型。依其分布地域和外貌特征,大致可分为欧拉类型和乔科类型两个地方型。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玛曲地区绵羊总数为19.14万只,到1990年全县绵羊存栏达到29.18万只,占全县总牲畜的47.20%。其中欧拉羊18万只左右,主要分布于欧拉、欧拉秀玛两乡及尼玛、木西合、阿万仓乡的部分地域;乔科羊11万只,主要分布在三玛(指曼日玛、齐哈玛、采日玛)、河曲马场、阿孜试验站及阿万仓的部分地域。
二、外貌特征
(一)外貌特征头略小,狭长呈三角形,鼻梁隆起,两眼略向外稍突,耳长而不下垂。公羊角长而粗,向两侧伸展,呈扭曲状弯曲,有角者占98%以上。母羊角较细而呈螺锥状向外向上斜展。体质结实,四肢端正而较长,体躯近似长方形。公羊粗壮结实,母羊灵活清秀。蹄质结实,颈细而长,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十字部高,臀部丰满,尾小呈扁锥形,紧贴于臀部,被毛为异质粗毛, 腹毛着生不良。
1、欧拉类型:体格高大粗壮,头稍狭长,多数具有肉髯,被毛较短,绒毛多,而覆盖度差,产毛量少,死毛含量很高,几乎无正常粗毛。头颈、四肢和腹下着生刺毛,且多为有色,以黄褐色为主,白色极少。公羊胸前着生黄褐色 “胸毛”,而母羊则不明显。
2、乔科类型:体格较大,被毛粗长,覆盖度中等,毛辫较长,具有波形浅弯,死毛含量高。头颈、四肢杂色,以黄褐色较多,黑花亦属常见。据统计884只母羊中,纯白者50只,占5.66%,体驱主要部位白色者472只,占53.39%, 体驱杂色者362只,占40.95%。
(二)体尺、体重
1、欧拉羊:公羊体高77.21±2.65厘米,体长84.25土4.14厘米,胸围103.58±3.86厘米,十字部高79.04士2.05厘米;母羊体高72.44±2・09厘米,体长77.83士3.69厘米,胸围98.10士3.36厘米,十字部高74.04士2.08厘米,平均体重成年公羊75.85公斤,成年母羊58.51公斤。初生公羔重4.28公斤,母羔重4.27公斤。
2、乔科羊:公羊体高75.41厘米,体长81.11厘米,胸围99.30厘米,母羊体高71.20厘米,平均体重成年公羊64公斤,成年母羊52公斤。
三、生产性能
(一)产毛性能每年7月剪毛一次,从分析结果看,羊毛品质差,油汗少,干死毛含量高,工艺品质较低。
1、欧拉羊:个体产毛量成年公羊1.08公斤,成年母羊0.77公斤,平均毛长公羊为16.63厘米,母羊为15.13厘米,净毛率公羊为73.67%,母羊为75.54%。公羊的无髓毛、两型毛、死毛含量分别为62.8%、6.28%、32.84%;母羊的无髓毛、两型毛、死毛含量分别为70.09%、6.11%.24.21%。
2、乔科羊:个体产毛量成年公羊为1.34公斤,母羊为0.95公斤;毛辫长公羊为24.00厘米,母羊为23.44厘米;净毛率公羊为76.28%,母羊为76.09%。无髓毛、两型毛、死毛分别为公羊49.25%、19.64%、24.30%;母羊50.53%、23.34%、17.97%。
(二)产肉性能在秋肥时,对中上等膘情的成年羯羊空腹进行屠宰后测定:欧拉羊胴体重平均35.18公斤,占活重的45.96%,内脏脂肪重平均为3.38公斤,占活重的4.42%,屠宰率50.38%;乔科羊胴体重平均为25.30公斤,占活重的47.90%,内脏脂肪重平均1.60公斤,占活重的2.81%,屠宰率47.90%。
(三)繁育性能1.5岁母羊开始交配受胎并能正常产羔,但多不认羔,繁殖成活率低,一般2.5岁母羊配种产羔,公母混群放牧,自然本交。每年6〜9月配种,11月至次年3月产羔,分别为冬、春羔,怀孕期150天左右,每年产羔一次,多产单羔,双羔极少。母羊母性好,育羔性极强。母羊利用年限5〜6年。
四、特性及饲养
藏羊是在高寒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经长期自然与人工选育而成的原始品种, 极耐高寒及粗放的饲养管理,啃食枯黄牧草的能力强。四肢长,能远牧登高,体格健壮,对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在饲养管理上终年放牧, 逐水草而居。在一20℃的低温下母羊能顺利产羔。羔羊待毛干后即可随母行走, 并吸吮初乳。母羊母性良好,育羔力强。绵羊合群性好,但胆小,容易受惊。
五、繁育改良
玛曲藏羊繁育改良在“以本品种选育为主,杂交改良为辅”的前提下进行。1960年欧拉羊育种站成立,从此,拉开玛曲县绵羊改良的序幕,当年用引进的德国美利奴羊采用人工授精、人工辅助授精等方法开展细毛羊杂交试验,经测定美欧杂交一代羔羊初生重4.62公斤,欧拉羊羔初生重4.12公斤,平均比欧拉羊羔重0.5公斤。1960年至1963年全县大规模开展绵改工作,先后引进德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分布在河曲马场、欧拉羊育种站、甘农大阿万仓试验站开展绵改。1966年国营甘南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成立,专门开展绵改工作。1967年县人民委员会成立绵羊改良领导小组,狠抓绵改工作,当年共在尼玛、欧拉、曼日玛、群强、西柯河羊场等五个绵改点改良羊10261只。据统计,从1960年起先后引进过新疆细毛羊、茨盖半细毛羊等优良羊种进行改良,经过17年的努力,到1977年全县改良羊达到了31024只,占全县绵羊数的8.01%。
虽然藏羊先后经过德国美利奴、新疆细毛羊、苏联茨盖羊等细毛、半细毛羊的杂交改良,毛质和产毛、产肉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这些羊种及其杂种后代不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各方面的原因,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困难重重,整个绵改工作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至1981年随西柯河羊场的撤销而告终。到1990年前后经多年改良留下的杂种羊后代陆续被群众淘汰或卖掉。
第三节其它牲畜
玛曲县的畜种资源除上述几种优良畜种外,还有一定数量的鸡、猪和极少数其它家畜,但其所占数量少,分布不广,在整个牧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一、鸡
玛曲养鸡业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慢,效益低,分布少。6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县城居民中养鸡。鸡的品种较杂,主要有来航鸡、静宁鸡、澳洲黑等品种,近几年引进了星杂288和邻近地区的土种鸡。这些鸡主要分布在县城及部分乡所在地,由居民散养,可为居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肉和蛋。但由于受饲养管理、饲料条件及气候因素的制约,成活率低,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低,加之牧民群众没有养鸡的习惯,饲养数量少,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多为居民家庭饲养,经济意义不大。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饲养鸡3100余只。
二、猪
玛曲养猪业发展过程与养鸡业基本相似,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及个别乡所在地,且为居民家庭饲养,本地牧民不养猪。但近几年玛曲养猪业发展较快,截至1990年末全县共养猪760余头,是本县居民从临近县购入的长白猪、巴克夏、八眉猪、合作猪及其杂种后代。猪种混杂,杂种多,纯种少。在饲养方式上多为城镇居民家庭饲养,大多数是为了自食,每户养1~2头,商品猪仅限于仔猪,成年肉猪出售较少。
三、其它家畜
除河曲马、牦牛、藏羊外,其它家畜数量极少。马属动物中有少量的驴、骡,分布不广数量极少,主要供役用。牛中有从内地购进的黄牛以及在牦改时所产的一、二代杂种牛,主要供挤奶或役用,由于其产奶量高,在县城附近饲养量较多,个别家庭饲养8~10头,形成了规模养殖,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鲜奶。
第四节马鹿、白唇鹿的驯养
玛曲养殖的野生经济动物主要是产茸鹿,主要品种是马鹿和白唇鹿,它们都是大型鹿科动物,成年公鹿体长约2米,高1.3〜1.7米,马鹿的夏毛赤褐色,冬毛灰棕色,白唇鹿夏毛黄褐色,冬毛暗褐色,臀斑颜色白唇鹿近于白色,马鹿为赭黄色。两种鹿均生活于高山草原或灌丛地带,以草类、树叶等为食。秋季交配,次年5〜6月份分娩,怀孕期240天左右,年产1〜2仔。雄鹿生角,3~4月份新角开始长出,在长出新角三个月内未钙化变硬的角就是鹿茸。
1970年国营西柯河羊场职工陆续捕捉喂养。1972年玛曲县成立西柯河养鹿场,将牧工捕捉和购买的34只马鹿集中驯养。后经捕捉和自己繁殖,饲养量高时达118只,后因放牧地不足,饲料缺乏,管理不善等因素,存栏下降,到1990年存栏数不足100只,年产干鹿茸20公斤左右。第三章畜牧管理
第一节管理体制
玛曲,故称羌区析支河流域。2900多年前,以白鹿为图腾的“犬戎”(《安多政教史》称为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印迷玛柯部,即党项羌玛柯部)活动在河首一带,并且逐渐驯养了牦牛、马、羊等,进行游牧生活,到了汉朝,河曲的畜牧业已达到相当程度,《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而有羌中(即今玛曲、碌曲一带)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由此可见一斑。350年辽东鲜卑族吐谷浑沿大青山西徙到甘、青,占据黄、洮、湟
汇流处一带,并进而扩展到青海南部及河曲地区后,联合党项羌建立“邦联式”的吐谷浑国,使河曲的畜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著名的河曲马,开始走上定型发展的路子,即将河曲土著羌马改良成河曲马的前身“吐谷浑马”,从此,“吐谷浑马”名扬天下,成为中原内地“以茶易马”的主要对象,此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民国时期,玛曲的畜牧业从总体来看,有了一定的发展,曾被誉为“河曲一中国畜牧业的希望”,截至1949年,玛曲地区的畜牧业一度发展到24.08万头(只、匹),但由于形成的“政教合一”的体制及大量的生产资料(马、牛、羊)被土官、头人、牧主、活佛、寺院所占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使水草丰美的千里河曲牧场上,90%以上的广大藏族牧民,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的生活。
一、封建管理
解放前,玛曲地区是一个以封建牧主经济为主的部落社会,寺院活佛、僧侣、土官、头人、牧主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草场及马、牛、羊)。
(一)生产资料占有形式牧区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主要是草场占有和牲畜占有两种形式。
1、草场占有
草场是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牲畜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解放前玛曲地区各部落草场名义上归部落所有,一般流官制部落“郭哇”、“格日岗奥”之下设有“秋德合”组织,土官制部落设有“措尼会议”组织,专门负责管理草场事务。其组织成员一般由各部落土官、头人和寺院活佛管家担任,因此,实质上部落草山由“郭哇”和寺院所支配,广大的贫苦牧民只有为草场纠纷出力卖命的义务,而无丝毫过问的权力。比如1937年阿万仓土官昂加,在阿万仓牧民群众无人知道的情况下,擅自将阿万仓部落“智清松多”及沙柯河广大草场借给避难的妻兄——青海果洛康赛尔部落头人康万清及其部落居牧,由此可见一斑。又如:1949年冬,齐哈玛部落与四川阿坝麦仓部落发生大规模械斗,由于寡不敌众,渡过黄河后,通过夏河拉卜楞寺院大襄佐,借牧卓格尼玛和青海省河南蒙旗草场,长达15年之久。
2、牲畜占有
在牧区牲畜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据1957年统计,全县部落土官头人和寺院活佛人口,只约占总人口的10%,却占有全县牲畜总数的60%以上,牲畜占有异常集中。比如同年卓格尼玛部落31户124人的典型调查,其中牧主8户29人,占调查人口的23.3%,却占有调查户数全部牲畜的70.80%。
寺院活佛占有:解放前,玛曲地区有大小寺院10座,其中8座历史较长,经济基础雄厚。1957年对其中5座在当地牧民群众中影响较大的寺院统计,共有牛3090头,占全县总牛数的3.4%;马1700匹,占全县总马数的4.5%;羊7900只,占全县总羊数的4.8%,以及现金14万多元。全县有11位活佛,其中对4位较大的活佛进行统计,共占有牛1140头,马665匹,羊3300只。
土官“郭哇”占有:据1957年对全县5个土官、16个部落头人家庭统计,共有人口111人,占总人口的0.83%,共有牛4229头,占全县总牛数的6.7%, 共有马1476匹,占全县总马数的3.9%,共有羊11278只,占全县总羊数的6.7%。平均每人有牛39头,马15匹,羊103只。乔科曼日玛、阿万仓、下乃日玛、上乃日玛4个部落有57个帐圈,1322户,5301人,全部落共有牛60297头,羊119302只,马5927匹。其中乔科曼日玛大土官阿秀•更登加布(即阿尔盖),全家5口人,有牛574头,羊1300只,马140匹;阿万仓大土官昂加,全家7口人,有牛700余头,羊1113只,马751匹;下乃日玛土官安久,家有4口人,有牛150余头,羊600余只,马400匹。卓各尼玛部落共辖6个部落17个帐圈,共331户,1641人,有牛6765头,羊57866只,马3439匹。其中喀尔部落头人高致合,全家8口人,有牛40余头,羊300余只,马11匹;莫合日部落头人曲乎旦,全家3口人,有牛30余头,羊300余只,马30余匹。齐哈玛部落共辖有3个部落25个帐圈,380户,1868人,共有牛12640头,羊8200只,马2520匹。其中齐哈玛土官陈洛,全家3口人,有牛180余头,羊500余只,马80匹;吉勒合部落头人阿桥(系陈洛之父,由于齐哈玛土官阿秀无子, 陈洛入赘其家。后土官阿秀与四川阿坝麦仓部落械斗中被打死,陈洛继位,由于年龄小,由其父长期代理土官之职),全家9口人,有牛60头,羊200余只, 马80余匹。欧拉部落共辖有3个部落,912户,4554人,共有牛24362头,羊53409只,马6184匹。其中公去乎全家7口人,有牛200余头,羊2000余只, 马150匹,由此可见一斑。
(二)主要经济剥削形式在玛曲牧区,土官头人对劳动牧民经济剥削形式名目繁多,但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代牧制
代牧制或出租牲畜是土官、头人和寺院、活佛等宗教上层主要的剥削形式。土官头人和寺院活佛将自己的牛羊,无偿地或仅给予低微的工酬,交由贫苦牧民放牧。例如1957年前,夏河拉卜楞寺院在卓格尼玛部落建有羊场3处,欧拉部落建有马场1处;乔科参智合寺院800头牛,4000只羊,500匹马,全部交由寺院塔哇的贫苦牧民代牧。采日玛部落共有48户,他们是采桑活佛的属民,主要任务就是放牧采桑活佛的全部牲畜。乔科曼日玛部落大土官阿秀•更登加布,有牛574头,代牧放出300头雌犏
牛、雌牦牛,每头年收酥油25公斤,全年共收酥油7500公斤,当时价值15000元。阿万仓大土官昂加,有牛700头,代牧出344头,年剥削量(当时价值)17200元,由此可见剥削量的沉重。
代牧制对贫苦劳动牧民,不仅是经济上的残酷剥削,而且从政治上逐渐形成了人身依附,贫苦牧民祖祖辈辈为封建统治阶级进行辛勤劳动,自己却得不到温饱。代牧制是封建奴隶制的具体表现。
2、雇工剥削
雇用长工、短工,是土官、头人又一种主要的剥削形式。据1957年5户土官统计,5户土官全部人口为25人,有牛1797头,羊8513只,马1191匹,共雇长短工22人,相当于土官头人家庭人口。因此,部落土官、头人、牧主是完全不参加劳动生产的,有的仅进行巡回督视劳动,随时检査牧工的行动。牧工由贫困牧民、赤贫户和流浪汉担任,工资待遇极为低微。全部支付实物工资,一种是管吃,每年给皮袄1件,毡衣1件,靴子2双,腰带1条;一种是不管吃、不管穿,每年只给羊2〜3只。有的牧主用欺骗蒙哄的手段,以收养孤儿、招女婿或年底给优厚工资等方式进行欺骗,到一定时候,借口赶出门外。如采日玛乡牧民才四木,给牧主当长工十几年,不论天冷、下雨、下雪,“白天跟着牛羊转,晚上跟着牛羊睡”,挨打挨骂,受冻受饿,后来牧主的牲畜得到很大的发展,却被赶出门外没有得到一文工钱,只好到处乞讨。木西合的牧民羊老,由于家庭贫困,8岁时就去给牧主盘索家当长工。当时,没有说报酬,只求他家的和尚教经, 结果在盘索家干活至21岁,13年中不但没有学到经,赶出门时亦没有给分文报酬。由于生活无着,乞讨了整整8年。木西合牧主旦拉,刚解放时,威吓利诱贫苦牧民来赛,给其家当婿,实际上让他做了无偿的长工,9年后赶他岀门时,不但没有给任何报酬,而且连来赛自己带去的东西也没有给。采日玛乡尕日玛牧民加布西与妻子给牧主尕旦拉做长工6年,开始放牧马50匹、牛30头、羊100只,6年后牧主尕旦拉的牲畜发展到马153匹、牛160头、羊300只,牲畜头数翻了一番还多,但所给报酬只是1头矮小的雌牦牛、1件破烂的皮袄和1双破靴子。解放前,由于牧区生产萎缩,经常保持着一些无生产生活资料的人口,他们经常过着乞讨流浪的生活,为了一碗糌粑和一件皮袄,不得不到牧主家,苦苦哀告,求当牧工和短工。正如当时在贫苦牧民中流传的“头上没顶的(无帐篷),脚下没穿的(赤脚),背上背的干骨头(瘦),穿的靴子没腰子,穷人的命不如活佛的狗,牧主的牛粪比牧工的皮袄高贵”的民谣,就可说明长、短工的苦难生活。
3、高利贷剥削
高利贷剥削形式是牧区最苛刻的剥削形式。受贷牧民必须请人做保,必须具有偿还能力,无力还贷时,担保人必须负责偿还。放贷一般为银圆、酥油、茶叶等。年息高达30%至50%,个别高达70%至100%。如果拖得年限过多,简直就没有什么利息可言,换来的就是非刑拷打、扣押,甚至没收家产。卓格尼玛部落的牧民卓木曼杰,向卓格尼玛外香寺借大茶30公斤,按1957年的价格38.40元,年利酥油15公斤,值30元,11年连本带利拿走酥油500公斤。齐哈玛部落牧民尕瑞向齐哈玛寺院借贷12元,11年后成了170元;借贷15公斤酥油,成了500公斤。更登向夏河寺院借贷100元,两年后还了10头牛,1956年前来要帐,还说短1000元。甘南解放以后,由于地方政权还没有完全建立,或者还没有完全占领基层阵地,高利贷剥削,更加变本加利,拉卜楞寺院每年向欧拉部落派高利贷12000元,硬性借给群众,年收息达10000元。
4、无偿劳役
“乌拉”(藏语,差役)是无偿劳役的主要形式。解放前,玛曲地区不论寺院、大小土官、“郭哇”(头人),均设有“塔哇”、“河拉”、“尕果尔帐圈”,专门为寺院、土官、“郭哇”负担背水、拾粪、做饭、清灰、炒青稞、磨炒面、搬帐篷、揉皮子、放牧、挤奶、打酥油、捻毛线、擀毡、织褐、修建、放牧以及传达、警卫、护从等一切家务劳役和差役。“河拉”和“尕果尔帐圈”的人户,均从本部落各帐圈中抽调。阿万仓“河拉帐圈”由各帐圈抽调1户组成,一年一换;欧拉“尕果尔帐圈”是由3个小部落各派2户贫苦牧民担任,三年一换;尼玛“尕果尔帐圈”16户,传达6户,牧工4户,负担郭哇的一切劳役。寺院方面,设有“塔哇”,专门负担各自寺院的劳役。如遇建筑等,由所在部落牧民群众无偿劳动修建。比如:解放前,曼日玛土官阿布索,在参智合寺院修建囊欠时,不管运石头、背土、驮木料,全部抽调牧民无偿劳役建成。欧拉部落 “郭哇”,可以在部落内任意挑选放牧能手作他的“祖吾”(即放牧员)。曼日玛部落所有牧民每年须给土官割草、运草1次,剪毛擀毡1次,甚至修理帐篷等。在欧拉有一名叫“达考绕”(牧工帐圈)的帐圈,长年累月,专门为拉卜楞寺院设立的牧场无偿放牧。每个部落土官、郭哇手下都设有传话送信的“干吉合” (有的帐圈附在“河拉”或“尕果尔帐圈”内),由部落贫苦牧民轮流担任。曼日玛土官的“干吉合”有3户,欧拉郭哇有4户,另有1户做拉卜楞牧场“达考绕”帐圈的“干吉合”。土官、郭哇出外所需要的护卫和差遣,也一般由牧民群众无偿承担,曼日玛土官可以随意在各帐圈抽调;欧拉部落郭哇从3个小部落各抽调4户,三年一换,号为“十二随从”。尼玛部落除“尕果尔帐圈”4户 “华日”外,郭哇可随时任意抽调3至5人担任临时侍从。
拉卜楞寺院的差役,主要是担任过往的拉卜楞寺院活佛、高僧的侍从和货物驮运者,护送活佛、高僧过境或往返西藏、夏河等。失去劳动力的人家,如果从此没有力量负担部落和土官的各项差役,须纳自己财产的一半给土官,那怕只剩下一顶破帐篷,也得给土官一半。
5、其它剥削
除以上剥削方式外,土官、头人、牧主还有其他方式,对牧民进行剥削。
(1)结婚、离婚:一般牧民结婚离婚,都必须经土官郭哇同意,并需上交土官一定数量的“开口钱”和酬谢。如阿万仓、西合强牧民结婚,如果没经土官同意,需缴“开口钱”白洋10元,无钱的服劳役补偿,婚后还要酬谢土官1头牛,2只羊。离婚,在欧拉需缴郭哇1头牛,叫“新几卡”。卓格尼玛是1匹马或1头牛或15天劳役。在曼日玛,富裕家庭往往需向土官缴全部财产的十分之一,中等户1头牛,赤贫户最少也需缴几块白洋,一般离几次缴几次。在西合强,交土官1头牛、1匹马,交头人1只羊。
(2)死人、分家:如在卓格尼玛,死人或分家,一般给郭哇头等马1匹或牛1头。死人的财产,一般都献与拉卜楞和当地寺院。
(3)居住迁徙:部落牧民一般迁入需要向土官、郭哇献礼。如在欧拉献牛1头或羊1只叫“高宣呼”。在西合强献土官1个元宝。迁出部落一般不准,如有偷迁的,没收全部家产。例如曼日玛赛玛措哇牧民旦加布、阿万仓河拉帐圈的卓玛那乔,因偷迁不成,被没收全部家产。(4)吃咒:一般牧民吃咒,需得先给土官1头牛或几只羊。
(5)和尚还俗:一般和尚还俗,需得给土官、郭哇和寺院缴一定的财物,经得同意后方能还俗。在西合强,和尚还俗,先得给土官1个元宝,给寺院1头牛,否则,不准还俗或没收家产。
(6)命价:如果部落中打死人命,凶手家产分3份,给土官1份,被打死人家1份,凶手自家留一份。土官照例从赔偿中取三分之一。
(7)收取高额调解费用:各种偷抢盗窃纠纷,照例先拿开口钱,再进行调解。调解费用,双方负担,调解结束,又必须拿闭口钱(或称之谓揭锅盖钱,即作定论),另需给土官1头牛或羊数只。如齐哈玛部落国青玛部落土官南木贡, 调解了一件男女关系的案件,只说了三言两语,拉走当事人马一匹,枪一支。群众咒骂这些剥削制度说:“部落土官不仅要喝你的血,吃你的肉,还要啃你的骨头”,把开口钱、闭口钱叫麻烦钱,祸害钱等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由于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畜牧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生产方式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极低。到1949年时,全县只有各类牲畜24.08万头(只、匹),且牲畜疫病流行。1950年前后牛瘟、牛肺疫、炭疽、出败等病曾一度广为流行,草原兽害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各种自然灾害猖獗。行政管理体制尚沿袭“政教合一”体制,草原管理体系仍是民间的“格日岗奥”及世袭土官管理形式。
1955年6月玛曲建政后,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与“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的特殊政策,采用发放无息贷款救济贫苦牧民,实行免费教育、免费防治各种畜病等措施,扶持牧业生产发展,有计划地建立畜牧兽医机构和保畜委员会,引导牧民群众保护草原、保护牲畜,合理放牧,开展了以防疫灭病、改善管理、消灭兽害为主要内容的护畜运动。同时多次召开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会议,研究牧业发展的措施。:1956年后逐步开展了牧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讨论,大力提倡团结互助,联群放牧,组织临时及常年互助组,有重点地试办牧业合作社等。由于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牲畜,发展生产的政策,几年中牧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57年底,全县共有各类牲畜38.83万头 (只、匹),比1949年增长了61.25%。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甘南州第三届一次人代会作出《关于开展反封建斗争,废除一切封建特权和剥削制度的决议》,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按照上级部署,通过平叛、反封建斗争,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压在广大藏族人民头上的剥削制度,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逐步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基层政权和新型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所有制的变革,使广大牧民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但不久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生产体制突变, 草原归公社统一规划,牲畜全部归社分类、分群放牧,人力、物力统一规划调用,群众吃饭食堂化、行动军事化,一时平调风、共产风吹遍草原。1959年1月1日,在“一大二公”的思想指导下,玛曲、碌曲两县合并为洮江县,撤销了原玛曲县7个乡和1个种畜场被合并为5个人民公社,接着不顾牧区实际,提出了 “高举三面红旗,以反右倾鼓干劲为纲,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口号,要求牧区人民公社在1960年底做到粮食自给。有些地方提出了 “牧民不吃商品粮”及“开光平滩,牛羊上山”等口号,致使许多冬春草场大量开垦,使正在恢复的牧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各类牲畜由1957年的38万多头下降到1962年的24.65万头(只、匹)o1962年1月恢复玛曲县建置后,全县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问题的指示信》、《关于进一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即十二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等文件,纠正 “左”的错误,调整产业结构,放宽牧区经济政策,扩大自留畜,逐步实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提出了 “以牧为主”的方针,发展生产。在畜产品收购中调整了购留比例,增加了牧民的留用部分,保障了生产队的牲畜所有权和劳动者的生产自主权;在牧业生产活动中,具体实行了定额管理,超产奖励,在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允许群众有适当数量的自留畜,对放牧人员实行包产、包活、包产品、包工分的生产责任制,大多数公社实行“定工定产,超产奖励”的两定一奖生产责任制,有些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责任到人,固定报酬,超产奖励的管理体制,如采日玛乡率先实行羊只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在个别畜群出现了 “百母产百羔”等现象,从而使一些大伤元气的生产队面貌发生了改变。1963年底玛曲全县95%的生产队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在当年生产过程中回收私分集体的牲畜7446头,发展壮大了生产队的集体财产。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牧业的措施,至“文化大革命”前,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玛曲县的牧业生产在三年调整时期的恢复过程中,摸索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横遭干扰,牧业生产遭受了严重损失。
1968年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后,各级党政部门的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虽然不久,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结束了无政府主义状态,畜牧业归生产指挥部管辖,但因思想路线上受“左”的影响,在全县大搞政治运动,对畜牧业生产的管理照搬外地经验,搞“一刀切”、“瞎指挥”,而且全州通用“农业学大寨,牧业赶贡巴”的模式,尼玛公社也被树立为全州大寨式公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力宣传、应用贡巴大队五个统一的经验,即:生产统一计划,畜群统一调整,劳力统一调配,收益统一分配,生活统一安排,在收益分配方面,生产费用高,非生产提留多,社员所得少,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因此极大地束缚了牧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结果使牧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 (1972年以后),逐步纠正错误,落实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使一度遭受巨大损失的畜牧业生产开始有所回升。1972年全县牲畜存栏突破50万大关,达到54.64万头(只、匹);1973年又更上一层楼,达到63.06万头(只、匹)。此一时期内,县上制定出许多有利于牧业发展的措施,克服重农轻牧的思想,纠正乱垦草原的错误,禁止开荒,保护草原,弃耕还牧,对那些被开垦的荒地改种优质牧草,推广畜牧科技,建立示范田,推广小面积种草,开展草场、牲畜资源调查等,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牧业经营管理,社员自留畜超过规定的,每年清理一次,折价收归集体,县上重新制定了 “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同时大搞草原建设,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压缩调整畜产品征购任务,减轻了牧民负担,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有了明显改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对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确立正确的牧业发展方向,牧业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
从1981年起全县开始实行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经营的生产责任制,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措施,实行包产到户。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广大牧民吃上了 “定心丸”,在牧区推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经营方针,全面开始牧业承包责任制,从不联产到联产,从联产到承包到户,将全县614729头(只、匹)牲畜作价归户,实行私有私养,户均150头(只、匹),人均29头(只、匹),实现了牧业经营体制的巨大变革。1985年全县取消畜产品的派购制度,改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合同收购制度,改变了单一的经营状况,使畜牧业经济由传统型向商品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提高总增,控制净增,扩大出栏,加快周转”和“压缩马、发展羊、稳定牛”的牧业经营方针,通过“提高畜群中适龄母畜比例”等措施,全县畜群和畜种结构更趋于合理。1986年后在牲畜承包到户的基础上开始实行以草场承包,以草定畜为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县政府下发《关于开展草场承包、草原建设的决定》,经过是年的试点,1987〜1989年的宣传动员,1990年全面开始实施。根据草场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一次划包到户,允许牧民群众自愿联户承包草场,谁承包、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等原则,将欧拉、欧拉秀玛、阿万仓、木西合4乡的529.6万亩草场划包到户和联户,确定了四止界限、面积、载畜量,技术部门发放草原使用证2367本,并完成了勘测、登记、丈量、划界、立卡建档等服务工作。从而激发了牧民群众开展商品经济、扩大牲畜岀栏、投资建设草原的积极性。
玛曲县历年牲畜存栏情况统计表
表52单位:万头(只、匹)
图20玛曲县畜牧业区划分布图
第二节机构
一、玛曲县畜牧局
1955年6月30日正式设立玛曲县第一个畜牧业行政管理机构——县畜牧科,具体负责管理全县的畜牧业生产工作。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合并为洮江县,原县人民委员会下设的7个职能机构终止。1962年1月1日恢复碌曲、玛曲县建置时恢复。1963年初县人民委员会将农林水利科业务归入,仍称畜牧科。1968年1月,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被“造反派”非法夺权后,全县各级政权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同年8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8月29日撤销县畜牧科,9月4日畜牧科业务归口县革委会下设的生产指挥部。1971年10月22日恢复,更名为县畜牧局。截至1990年,下属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县草原工作站、县阿孜畜牧试验站、县西柯河大鹿养殖繁育场等4个副科级业务单位和8个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共117名职工。其中行政干部7人,专业技术干部63人,工人47人。专业技术干部中有中级职称的11人,初级职称的32人。县畜牧系统有大学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59人。另外,在全县8个乡的每个村民小组中设有1个不脱产防疫员,共计216名,从而使县畜牧局成为集草原保护、建设,饲草料加工、销售、畜种改良、疫病防治、动物检疫、畜牧科技试验推广、牧业经济经营管理和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畜牧业服务为一体的管理部门。
二、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1956年10月正式建立,全站共有职工11人,其中行政2人,业务6人,学徒3人。当年,在甘南州畜牧兽医工作队的协助下,在卓格尼玛部落开展了牛瘟、牛肺疫等病的防治工作。1958年设立畜牧兽医工作站。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合并为洮江县时,归入洸江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时重新恢复,当时业务人员达50人。1966年6月,玛曲成立由22名人员组成的牧区基建队(简称牧建队),行政隶属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领导,在毛泽东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导下,进行牧区基本建设工作。同年9月,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与县草原工作站合并,称“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站内下设兽医组、畜牧组、牧机组和兽医门诊等机构。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县畜牧兽医站遂之改为“玛曲县畜牧兽医站革委会”。1970年12月,县畜牧兽医站革委会正式分设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县草原工作站两个工作机构。
三、玛曲县草原工作站
1957年11月甘南州畜牧处拨专款3.5万元,正式建立县草原工作站,但建立后的县草原工作站与县畜牧兽医站合署办公。1958年11月,县草原站分设,独立开展草原业务工作,同时按中国共产党在牧区各项工作“慎重稳进”的方针,对旧的草原管理形式逐步进行调整。: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合并为洮江县时,业务归口到洮江县草原工作站,1962年1月1日恢复碌曲、玛曲两县建置时恢复。1966年9月,县畜牧兽医站与县草原站第二次合并,对外称“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70年12月重新分设,成为独立的工作机构存在。1971年县革命委员会撤销县草原工作站,除保留1名人员在县畜牧局具体办理草原业务外,其余干部编入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拖拉机手、剪毛人员都调县卫当籽种场,财产由县生产指挥部具体安排,1972年10月县革命委员会再次恢复县草原工作站至今,具体指导全县的草场保护、利用、建设和饲草料的种植、加工、生产等工作。
四、欧拉羊育种站
1960年甘南州牧研所在欧拉公社设立欧拉羊育种站,具体在雷声岳、漆国、陈瑞林、达老等人主持下,1960年、1961年、1963年先后引进德国美利奴、考力代、苏联茨盖等优良种公羊进行绵羊改良实验。试验获得的改良羊,由于在玛曲粗放的放牧条件下,适应性差引起的死亡率较高,被牧民群众逐步淘汰。1966年6月,国营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建立,原甘南州牧研所欧拉羊育种站撤销,人、畜及财产移交给西柯河羊场。
五、国营甘南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
1966年6月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甘南州人民委员会决定在玛曲县西柯河滩建立“国营甘南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简称“西柯河羊场”,行政隶属甘南州畜牧局领导。1981年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于9月8日、12月7日先后发出34号和42号文件,决定撤销西柯河羊场,财产与人员一并交归玛曲县管理。
六、西柯河大鹿场
1972年在西柯河羊场职工捕捉驯养与购买的34头马鹿的基础上建立,1981年12月国营甘南西柯河细毛羊繁育场撤销时,归玛曲县畜牧局管辖至今。
七、玛曲县卫当牧草籽种场
1971年2月在曼日玛乡卫当滩建立,1980年1月县革命委员会撤销该场, 并搬迁到原8083军马场草场,更名为县阿孜畜牧试验站,其财产、牲畜均归 “阿孜畜牧试验站”所有。八、玛曲县阿孜畜牧试验站
1980年12月县革命委员会在原8083军马场驻址—阿孜沟建立,具体隶属县畜牧局领导,性质为国营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探讨草原培育,提高产草量的途径,同时进行畜种改良,总结牛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措施,推广使用适合县境的牧业机械等。
九、玛曲县鼻疽马场
1970年在群强乡塔玛地区建立,集中全县检出的阳性马,培育健康的马群。建场初期,县鼻疽马场有职工13人,各类牲畜1162头(只、匹),隔离病马255匹。1982年正式撤销,其业务归口各乡兽防站。1990年8月通过省、州检验, 正式向外宣布玛曲县消灭马鼻疽病。第四章畜禽疫病防治
第一节疫病防治
民国时期,玛曲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羊、马等家畜。据《拉卜楞之畜牧》(张元彬著,《新青海》1937年5卷1期)统计,“拉卜楞有马35750匹,牛23750头,羊116900只”,此中只包括了欧拉、卓格尼玛两个部落的牲畜数,但其它部落牲畜数不详,直到1949年,据统计,玛曲地区有牲畜24.08万头(只、匹)。
民国时期,由于玛曲地处偏僻,科学文化相当落后,广大的牧民群众过着靠天养畜的生活,人畜疫病经常发生,牲畜疫病流行严重,玛曲境内牛瘟、炭疽、马鼻疽病、马腺疫病是危害牲畜的主要疾病,口蹄疫、牛肺疫、牛放线菌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其次是各类牲畜的眼病、消化道疾病、外寄生虫病,由于缺医少药,牲畜疫病种类多,病情复杂,牲畜死亡严重。根据群众掌握的规律,各种疫病每五年左右流行一次。流行时常常由于无现代科学防治方法,只能靠民间为数不多的藏兽医进行治疗,因此,牲畜常常损失严重,给牧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灾难。虽然国民党政府于1930年在甘肃实业厅内设有畜牧兽医股,管理全省的畜牧业,但对玛曲等边远牧区,其技术服务功能几乎等于零。1937年国民党政府“西北兽医防治处”分别又在夏河、临潭设立兽疫防治站。具体由夏河兽医防治站负责夏河、碌曲、玛曲等地的兽医防治工作,但玛曲与夏河相距200多公里,交通不便,其防治能力仍十分薄弱,牲畜疫病流行严重。
1949年9月18日夏河解放以后,玛曲隶属夏河县第七区,因此1951年4月甘肃省农林厅夏河兽医防治处成立后,玛曲的兽防工作名义上由夏河兽医防治处承担,但服务功能基本上涉及不到玛曲,牲畜的疫病防治仅由极少数民间藏兽医进行,条件差,功能弱,直到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后,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
1956年10月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建立,从此始玛曲的兽疫防治工作才揭开全新的一页。当年,根据甘肃省畜牧厅安排,全县开始马鼻疽病检疫和牛瘟防治工作,为此,县上专门设立消灭牛瘟办公室,并从1957年起,每年自制疫苗防制牛瘟。同年秋县防疫指挥部成立,全县掀起以扑灭牛肺疫为主的防疫运动。1958年各乡正式设置畜牧兽医工作站,从而结束了畜牧业没有兽医防治保障的历史。1959年8月阿万仓兽防站张庭彦等人用自制的牛皮药浴池治疗羊外寄生虫病,药浴羊1.6万只,每天药浴1200只左右,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试用口蹄疫痊愈牛血清治疗犊牛口蹄疫等工作。1962年全县预防注射各类家畜31.45万头(只、匹)。1963年甘肃省畜牧厅下拨2万元,在欧拉、曼日玛两乡各建起一座水泥药浴池,群强乡建立一座帆布药浴池,开展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同年3月甘南州畜牧站派工作组协助,对尼玛乡绵羊内寄生虫季节动态和牛羊传染病进行调査,8月份曼日玛乡首先使用哈尔滨兽研所生产的布病菌苗防治牲畜布病,县兽防站用23只羊自制8.4万毫升牛肺疫疫苗,在曼日玛乡注射3.3万头牛,开始牛肺疫防治工作。
1968年经过省、州、县业务技术人员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基本消灭牛瘟,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马鼻疽病、布氏菌病、牛肺疫、牛出败、羊痘及牲畜外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使全县疫病危害有所减轻。同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成立后,一切工作都以运动形式进行的。当时全县的兽医防治工作以尼玛公社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三级兽医网和四自中草药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推广开展。如1970年设立县鼻疽马场,集中全县检出的阳性马,进行综合防治,培育健康畜群;牛副伤寒、腐蹄病等一批牲畜疫病被确诊并进行防治。畜种改良工作也全面展开,一批畜牧兽医科研项目取得成效。在科研方面,开展了 “肝片吸虫病综合防治试验”、“中草药防治牲畜疫病试验”、“中草药加工试验”、“藏兽医研究”等课题,以及西柯河羊场诊断和防治杂种羊、纯种羊的白肌病,并研用亚硒酸钠进行,从而填补了州内空白。之后,陆续在西柯河羊场及部分乡开展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査和季节动态调査,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此一时期内各乡修建的药浴池、固定式羊圈等基础设施有所增加,各乡站化验室设备进一步改进,从而保证了全县疫病的防治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的畜牧兽防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预防管理的规道,经过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协作和广大兽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抽检预防机制,开展《羔羊线虫动态调査》、《玛曲地区肝片吸虫病研究》及 《飞机喷洒药物灭螺实验报告》等调査活动,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各类牲畜的疾病发生。1980年全县范围内正式宣布消灭牛瘟、牛肺疫。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通过了对玛曲布病防治效果的考核验收。1989年宣布消灭马鼻疽等。第二节家畜家禽传染病
畜禽传染病是危害玛曲县畜牧业的主要疫病,截至1990年县境内发生和确诊的有33种,即:口蹄疫、坏死杆菌病、布鲁氏菌病、马鼻疽、破伤风、炭疽、狂犬病、牛嗜皮菌病、马副伤寒、马腺疫、马流行性感冒、马巴氏杆菌病、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牛瘟、牛肺疫、牛出败、牛副伤寒、牛副结核、牛放线菌病、牛气肿疽、牛流感、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传染性鼻管炎、牛传染性口膜炎、羊痘、羊链球菌病、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衣原体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巴氏杆菌病、猪瘟、鸡新城疫。其中人畜共患病7种,马传染病6种,牛传染病10种,羊传染病8种,鸡、猪传染病各1种。已被消灭的有牛瘟、牛肺疫、马鼻疽3种;其它均已基本控制。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一)炭疽藏语叫“刹”,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脾脏肿大,皮下和浆膜下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以及死后尸僵不全为特征。常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较盛。各类家畜均有散发病例,有时暴发流行,致死率高;人患此病,将危及身体健康和生命。
玛曲地区早在解放前就有流行,1954年在欧拉、齐哈玛两地发生确诊为炭疽病,死亡牛433头,马33匹;1956年尼玛部落发生此病,死亡羊500余只;1960年乔科公社第一、二大队人畜暴发炭疽,死亡羊128只,干部、群众在食堂食用病羊肉后,引起24人感染发病,经抢救,10人治愈,14人死亡;1962年尼玛、欧拉乡发病流行,死亡牛145头、马33匹、羊34只,当地群众因食用病羊肉后,引起9人死亡。据统计1954-1990年炭疽病在县境内发生较大暴发流行24次,死亡家畜1885头(只、匹),发病人33人,死亡23人。
防治:从1958年开始该病的防治工作,每年对全县各类家畜进行无毒炭疽芽孢
苗预防注射后,基本控制了该病。近年虽有发生,但呈散发性发生。防治措施:一是每年用无毒炭疽芽抱苗对全县各类牲畜进行预防注射;二是对病畜用抗炭疽血清和抗菌素及时治疗;三是广泛宣传,对炭疽死畜禁止剥皮食用,深埋处理。经多年防治,危害程度明显减轻。民间防治炭疽:一是不许患畜饮水; 二是用长针刺患畜脾脏,减轻病势,对死亡牲畜深埋后9年不许触动等。
(二)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形成水泡为特征。人也感染此病。玛曲县是甘肃省玛曲县严重危害家畜传染寄生虫病分布图
图21玛曲县严重危害家畜的传染、寄生虫病分布图
该病的老疫区,据调査解放前流行严重。建国后至1990年共流行6次,共发病牲畜341404头(只),死亡各类牲畜6766头(只);其中内源性2起,外源性4起。按毒性除1起毒型未定外,A型3起,O型2起。1956年6月180~9月19日,从四川省阿坝县和夏河县阿木去乎地区传染到玛曲各部落,当时由于技术等原因,毒型未能确定。据统计此次共发病牛12175头,羊3559只,死亡牛300头,羊600只;1960年2月16日~1961年4月,从青海省果洛、四川省阿坝地区传入玛曲县,据査毒型为A型。共发病牛38497头(其中河曲马场发病3438头),死亡215头,致死率0.61%;1963年8月21日~1964年3月15日,由于阿万仓乡郎欠木大队注射6303,6306两批号A型疫苗引起发病,波及邻近3乡15个大队49个生产队,共发病牛12360头,发病率27.19%;死亡22头,致死率0.04%;1964年7月1日〜1965年1月18日,从青海、四川省邻近地区传入,陆续波及齐哈玛、尼玛、采日玛、曼日玛、欧拉等乡,毒型属 A型,共发病牛14212头,死亡31头;1977年3月26日〜10月26日,从四川省阿坝、红原两县传入玛曲县卫当籽种场和齐哈玛公社吉勒合大队,之后逐步蔓延到阿万仓、采日玛、曼日玛等7个公社、9个牧场(省、州属5个),发病牛98315头,死亡3593头,致死率3.65%;发病羊161856只,死亡2005只,致死率为1.24%;引起此次发病的毒型为O型;1978年11月9日〜12月14日在河曲马场发病牛430头,发病毒型为O型,经治疗全部治愈;自此以后,口蹄疫在玛曲县再未发生。
防治:玛曲县是口蹄疫的常发地,历史上,牧民用烟草汁涂抹牲畜患部、中草药防治等办法进行治疗,用牛粪灰进行消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对口蹄疫的防治由各级政府部门组成的口蹄疫防治指挥部对防治工作部署领导。196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提出“动员千军万马,一切为防治口蹄疫让路”的口号,1964年制定《甘肃省消灭口蹄疫技术措施》,在防治过程中先后采用口蹄疫结晶紫疫苗、A型苗、甲型苗、乙型苗、甲乙双介苗等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对早期病畜对症治疗。在长期的口蹄疫防治工作中,干部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早、快、严、小”的口蹄疫防治方针和“隔离、封锁、检疫、消毒、治疗病畜、注射疫苗”的口蹄疫防治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高密度注射疫苗和早期扑杀病畜是总结防治口蹄疫的最有力措施。领导重视,业务部门负责,群众支持,全社会齐抓共管是防治口蹄疫的根本保障。
(三)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为特征。布病在玛曲县各乡、村均有流行,危害严重。同时,牧区牲畜是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资料,因此,病畜成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1962年开始开展布病检疫工作,通过检疫、调査、菌检等综合研究分析,搞清了玛曲县布病流行情况。同年抽检尼玛乡牛感染率为11.45%。1963〜1979年在全县抽检牛6314头,阳性牛917头,阳性率为14.12%;1972〜1975年抽检羊4267只,阳性羊41只,阳性率0.96%;历年检疫结果表明:玛曲县布病流行广泛,尤以欧拉、群强、尼玛等公社最为严重,牛的感染率比羊高,该病是引起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1962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从哈尔滨兽研所调来2万毫升布病“19号菌苗”,在曼日玛注射牛2835头,迈出了玛曲布病防治的第一步。1973年起全县采用布氏羊型五号苗气雾免疫和19号苗注射免疫的方法全面防治。1975年布病被列入重点地方病之后,甘肃省兽医总站给县兽防站装备手扶拖拉机、手动、电动气雾免疫机,进一步推动了布病防治工作,到1984年底全县累计免疫牛1647715头(次),羊830678只(次)。防治效果据1974年尼玛公社测定免疫33天后的阳转率:牛72%,羊56%,马70%,表明在免疫后1个月已产生免疫力。又据免疫前后的血检测定牛在免疫前阳性率为13.63%,免疫后测定牛1392头,阳性牛83头,阳性率下降到5.96%;羊免疫后阳性率为0;流产母牛免疫后阳性率由51%下降到40%,说明防治效果明显。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对布病防治效果考核验收,检疫牛540头,羊3667只,未检出阳性牲畜。人体布病的防治从1970年开始,经过县卫生部门15年的防治,到1985年验收时抽检634人,未检出新发病人。表明全县人畜布病经多年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均已达到了国家地方病办公室规定的控制标准。
(四)坏死杆菌病该病俗称“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牲畜蹄部,以蹄叉和蹄冠腐烂坏死面跛行为特征。凡有沼泽草地的乡、村都比较严重。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以绵羊、马多见。
1961〜1979年河曲马场发生羊腐蹄病3572只,死亡247只,致死率为6.9%;1972年尼玛公社哇尔玛大队25个羊群中发病的羊共有3507只,发病率为56.08%;死亡38只,致死率1.08%;1978年采日玛公社秀昌大队4群羊发生该病,发病羊427只,死亡22只,其余病羊膘情极差,不能越冬,全部淘汰。据1985年县畜牧兽医站调查,该病在全县羊的发病率为20%左右,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三乡的部分地方可达30%,个别羊群高达47%。
防治:六、七十年代,玛曲县开展群防群治,对蹄部出现化脓坏死的羊只,先用1%硫酸铜或高锰
酸钾溶液冲洗,除去坏死组织,再涂擦碘石腊油合剂,有一定的疗效。1982〜1984年州、县兽防站在采日玛公社,对病羊先修蹄,再涂擦福尔马林溶液达到了治愈的效果。同时,甘南州牧研所在采日玛公社用福尔马林溶液对病羊进行群体蹄药浴治疗研究。1986年县牧医站用7%福尔马林溶液蹄浴羊只849只,治愈率达85%,是比较理想的防治药物,同时该病防治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变放牧环境。
(五)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非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的骨骼肌呈现持续痉挛和兴奋性增高为特征。在玛曲县零星发生,发病率低,致死率高,多因手术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引起。仅河曲马场统计1963-1980年共发生12起,发病马51匹,死亡50匹,致死率为98%;六十年代以来,对去势的各类牲畜提前用破伤风类毒素进行接种预防,同时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对基层防疫员、不脱产兽医不断培训,对家畜去势,用酒精、碘酒消毒,一律采用刀骗,有了创伤严格消毒,从而提高整体防病水平,减少了该病的发生。
(六)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渐进性衰弱、消瘦及组织器官形成结核节和干酪样坏死灶为特征。病牛常以牛奶将结核病传播给人, 危害人的肌体健康。该病在县境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七)狂犬病该病俗称“疯狗病”,是由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1964年尼玛乡萨合大队有几头牛患过该病,此后再未发生。历史上,牧民用打死疯狗的办法预防本病,80年代后期在畜禽检疫工作中,对进岀县境的狗采用检疫和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方法预防该病的发生。
二、马属家畜传染病
马的传染病,经过兽医工作者30多年的努力,已确诊的有6种,即马鼻疽病、马传染性胸膜炎、马腺疫、马副伤寒、马巴氏杆菌病、马流行性感冒,详细症状在《河曲马卷》介绍。
三、牛传染病
(一)牛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取急性经过的流行性败血症,以粘膜发生炎性——坏死性病患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该病1940年曾在欧拉地区流行,1951年在尼玛部落发生,1956年在木西合地区最后一次发生,被扑灭绝迹。上述几次流行、死损情况,无具体数据可査,但该病对牛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防治:广大牧民在长期与牛瘟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曾用 “灌花”的方法预防该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牛瘟的防治,1950年省、州组织专家前来玛曲调查牛瘟流行状况。1956年县上成立消灭牛瘟办公室,1957年起用县上自制绵羊化兔化弱毒疫苗预防牛瘟,制出的首批疫苗先预防接种食品公司的22头健康牦牛,作安全试验后在全县推广应用,开展预防注射。因此,1958年以来再未发生过该病,为巩固防疫效果,从1964年起,每隔2~3年预防注射一次疫苗,1980年停止免疫工作,玛曲县宣布消灭牛瘟。
(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是由牛肺疫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严重危害牛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牛的肺和胸粘膜,引起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该病在解放前玛曲就有流行。1953-1954年在尼玛地区流行,死亡牛570余头;1955年在采日玛、齐哈玛、曼日玛三地流行,死亡牛502头;1958年底在尼玛乡发病牛70余头;1959年初在尼玛、欧拉两个公社发病牛528头,死亡503头,致死率为95.3%;1962年在欧拉、尼玛两乡发病,死亡牛570头。1963年后再未发生该病。
防治:50年代牛肺疫在玛曲连年发生,损失极大。:1954年甘肃省副省长、甘南州州长黄正清在全国人大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对牛肺疫在甘南的流行做了反映后,引起中央的重视,国务院指令兽医科研单位研究攻关,农业部专门成立甘肃牦牛牛肺疫研究组。经过几年努力,甘南州牧研所和西北牧研所于I960年共同研制产生牛肺疫藏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在全县推广注射,收到明显的效果。1963年县兽防站自制疫苗积极开展防疫注射,再未发生过该病,为巩固成果,从1974年起每两年注射一次疫苗,1980年全县停止免疫工作,玛曲县宣布消灭牛肺疫。
(三)牛巴氏杆菌病原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藏语叫“格合”,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不同年龄的牛均可发病,常在5〜9月发生,多呈地方流行性。1954年在尼玛地区流行,死亡牛144头;1958年先后在尼玛、齐哈玛、欧拉、曼日玛、阿万仓等地流行,发病及死亡数不详;1962年在尼玛乡、河曲军马场发病流行,死亡牛357头;之后,在曼日玛公社、县卫当籽种场、河曲军马场、河曲马场、群强公社不同程度的流行,但发病头数极少。据不完全统计,该病在1954年〜1990年全县发生较大的有16起,死亡牛762头。
防治:从1958年起用牛出败氢氧化铅菌苗,开展防疫注射工作。从1961年开始每年给全县牦牛注射两次菌苗,但因菌苗免疫期短及漏针等原因,至1990年前后,该病基本控制,但仍有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畜,用青霉素治疗,对健康牛进行疫苗紧急预防注射,是最有效的措施。
(四)牛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拉稀、流产为特征的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以急性胃肠炎、肺炎和关节炎为特征。夏秋季节(即5月〜9月)多在犊牛中发生,故又称犊牛副伤寒。该病1964年首次在齐哈玛乡发病,之后蔓延到欧拉、阿万仓乡和河曲马场等,共发病牛394头,死亡218头;1971年在河曲马场发病流行,死亡牛140多头;1972年〜1974年在河曲马场四队共发病牛6030头,死亡155头,致死率2.57%;1975年阿万仓公社红旗、红星大队发病牛87头,死亡54头;1977年欧拉公社发病牛280头,死亡180头;1978年河曲马场四队发病牛1236头,死亡41头;1979年在阿万仓公社、河曲马场二队、四队、河曲军马场二队共发病牛1219头,死亡105头;1982年阿万仓公社发病死亡牛113头。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1990年该病较大的流行有22次,共死亡牛1420头。
防治:该病初发时没有得到确诊,也未引起重视。1975年从齐哈玛公社吉勒合大队发病的病牛中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确诊为该病,从同年8月起齐哈玛公社的国青、果擦、哇尔义、塔哇等4个大队用四川省阿坝州供应的牛副伤寒菌苗对犊牛预防注射牛5250头,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之后开始用甘南州牧研所生产的牛副伤寒氢氧化铅菌苗进行全面预防注射,有效地预防控制了该病的流行。早期病畜用抗生素、咲喃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五)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牛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在县境没有发生过,也没有记载,但1989年在畜禽疫病普查中甘南州畜牧站化验室从玛曲县送检的50份牛血清中化验岀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为14%,其中尼玛乡3份,欧拉秀玛乡4份。
(六)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以眼角膜、结膜呈急性炎症,伴有大量流泪和分泌物。夏秋季节各乡、村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犊牛多发。一般呈良性经过,但也有损害眼睛而失明,影响抓膘,造成因瘦弱而死亡。1980年河曲马场四队一群牛中发病24头,发病率为20%左右。据调査该病在各乡场均有零星散发。
(七)牦牛嗜皮菌病藏语称“簇”,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一种动物皮肤传染病。以病区渗岀性、纤维素性炎症以至形成块疹为特征。玛曲县在三玛 (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地区多发,在阿万仓、欧拉、尼玛等乡呈地方性流行,以犊牛多见。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区主要在颈背及尻部皮肤,死亡率很低,但对犊牛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该病据群众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有发生,但一直没有确诊。1972年采日玛公社下乃日玛大队犊牛发病98头,死亡10头,致死率为10.28%;1979年8月齐哈玛公社哇尔义大队犊牛发病143头,死亡12头,致死率8.39%;1980年甘南州牧研所通过分离病原确诊该病。1982年曼日玛乡统计发病犊牛746头,死亡111头,致死率14.88%;目前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该病的防治。试验证明该病用青霉素治疗效果最好,其次为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
(八)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颌骨增生性肿胀为特征的非接触性传染病。零星发生。据河曲马场1968年〜1983年不完全统计,共发生6起,呈良性经过。
(九)牛气肿疽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的肌肉炎疽,按压患部有捻发音,伴有跛行为特征。零星发生,无明显季节性。1972〜1976年河曲马场共发生2起,共发病3头、死亡3头、致死率为100%。四、羊传染病
(一)羊痘是羊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和粘膜发生痘疹为特征。据调査了解,早在1952年冬欧拉部落就曾发病流行过。1960年在尼玛公社发病羊9696只,死亡1007只,致死率为10.39%;1963年采日玛乡发病500只,死亡23只;1964年首先在齐哈玛乡流行,发病羊539只,死亡110只,致死率20.41%;同年6月在阿万仓乡13个生产队发病羊3799只,死亡223只,致死率5.87%。1974年在欧拉、阿万仓、齐哈玛三个公社流行,发病羊4392只,死亡333只,致死率7.59%。从1962年起每年用羊痘冻干疫苗对全县羊只进行预防注射一次,有效地控制了该病。
(二)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颌下淋巴结和咽喉肿胀及尸体剖解各脏器广泛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及肾脏变软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多于冬春季节流行。1961年原藏科乡从青海接入一批未经检疫羊,致使翌年1月突然在该批羊中发病,死亡羊3000余只;同年底原藏科乡划归青海,迁移途中因羊群取道于欧拉乡草场,致使草场污染。1963年8月欧拉乡羊群首先发病,不久疫情蔓延到阿万仓、尼玛等3个乡的95个羊群,发病羊达3120只,发病率为3.49%;死亡2136只,致死率达68.46%。同年10月,此病又在阿万仓公社复发,11月份蔓延到欧拉、曼日玛、尼玛、群强4乡及河曲军马场,发病羊达4666只,死亡羊2268只,致死率为48.61%。此次疫情欧拉乡最为严重,该乡4个大队16个生产队49个羊群中发病羊2172只,死亡1238只,致死率为57%。1966年在齐哈玛乡发病500余只,死亡422只。该病在全县各乡场均发生过,而且羊只发病数多,致死率高,对养羊业危害很大。从1964年确诊该病起,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预防注射,该病得到了控制。病羊早期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三)羊快疫类疾病此类疾病是由魏氏梭菌的C型引起的羊猝疽和D型引起的羊肠毒血症,以及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快疫,统称羊快疫类疾病。
1、羊快疫:是腐败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毒血症。以发病突然死亡迅速为特征。玛曲县多发生在盛夏与秋未,病羊膘情多在中等以上,往往因病程短,不易诊断和治疗。1961年河曲马场发病死羊38只。1962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50只,死亡136只;欧拉乡发病死羊50只。1963年尼玛乡发病羊208只,死羊208只。1964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5只,死亡13只。1965年河曲马场发病羊115只,死亡33只。自同年起,用羊三联菌苗每年一次预防注射后,控制了该病的流行。1966年河曲马场发病179只,死亡76只。自此再未发生。2、羊猝疽:是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绵羊非接触传染性、急性肠毒血症。以死亡快与尸体剖解中糜烂性和溃疡性肠炎、胸膜炎、心包囊、胸、腹腔积液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的尼玛乡、欧拉乡、曼日玛乡、河曲马场流行,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地势低洼、沼泽之地多见。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欧拉、尼玛等地流行过,当地群众叫“南木当”。1963年7月欧拉、尼玛乡发病流行,死亡羊130只;1964年欧拉、尼玛两乡再度发病,仅尼玛乡的哇尔玛、贡玛两个大队因该病死羊540只,其中以2〜3岁绵羊较多。同年,甘南州牧研所确诊为羊猝疽后,该病得到控制。
3、羊肠毒血症:藏语称“娘乃”,是D型魏氏梭菌繁殖产生的毒素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死亡或腹泻、惊厥、抽搐以及尸体剖解,肾脏呈软泥状及肠管充气、充血为特征。该病在玛曲县尼玛乡、欧拉乡、河曲马场多有发生,常以膘肥体壮的两岁以下羊多见。多发生于春末夏初。1960〜1980年在尼玛、欧拉等地流行7次,死亡羊1561只。1960年在河曲马场发病羊32只,死亡28只;1961年河曲马场发病羊21只,死亡13只;1962年欧拉乡发病羊310只,•死亡310只;1963年河曲马场发病羊702只,死亡97只;尼玛、欧拉乡死亡33只;1964年尼玛乡发病羊486只,死亡483只,致死率99.38%;1974年尼玛乡、河曲马场发病羊702只,死亡597只,致死率85.04%, 自此以后再未发生。从1965年以来,每年预防注射一次羊厌氧菌病联合菌苗,已控制该类疾病。
(四)绵羊巴氏杆菌病是以肺炎、胃肠炎和内脏出血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63〜1983年在西柯河羊场发病羊656只,死亡434只;县内其它地方呈零星发生,1963年被甘南州牧研所确诊。防治方法同牛巴氏杆菌病。
(五)羊传染性口膜炎有资料记载的只在河曲马场发病2起。1966年发病羊53只,死亡7只;1978年发病羊13只。之后再未发现过此病。
(六)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该病仅于1961年在河曲马场发生1起,病羊15只,其它地方未见发生此病。
(七)羊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以流产、肠炎、肺炎为特症的传染病。该病在县境没有发病记载,但1989年疫病普査中从玛曲县送检的欧拉、尼玛乡51份羊血清中,用间接血凝法化验査出阳性2份。
五、猪传染病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仅在县城附近零星散发,病源主要是从外地购进未经检疫的病猪传入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1982年起,每年两次用猪瘟疫苗预防注射控制了该病。
六、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甘粘病毒)引起鸡的毁灭性传染病。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与浆膜出血为特征。传播快,致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在县城和各乡、场所在地。究其原因,是由不经检疫而购入病鸡引起的。1982年后每年定期用Ⅰ
、Ⅱ
系鸡新城疫疫苗预防免疫,有效地防止了该病的发生。
玛曲县畜禽传染病分布表
表53
续表
第三节家畜寄生虫病
现已査明玛曲县马、牛、羊、猪感染的寄生虫共有39种(属),其中吸虫类6种(属),线虫类18种(属),绦虫类6种(属),蜘蛛类4种(属),昆虫类4种(属),抱子虫类1种(属)。主要的畜禽寄生虫病有牛羊消化道线虫病、肝片吸虫病、肺线虫病、螨
病、牛皮蝇蚴
病等。
一、家畜寄生虫种类与分布
(一)寄生虫名录
玛曲县寄生虫类别表
表54
(二)家畜等生虫种类与分布
玛曲县家畜寄生虫种类与分布表
表55
续表
续表
二、家畜寄生虫调查
(一)家畜奇生虫区系调查
玛曲县畜牧兽医站从1960年起先后选5个点,用蠕虫学剖检法剖检羊187只,其中1960年在河曲马场剖检羊30只,1962年在欧拉乡剖检羊44只,1964年在尼玛乡剖检羊30只,1977-1978年在采日玛公社、西柯河羊场分别剖检羊23只、60只。通过剖检査明,县境牲畜感染寄生虫39种。
1、分布状况:尼玛乡羊只感染寄生虫29种(属),欧拉乡22种(属)、河曲马场19种(属)、西柯河羊场21种(属)、采日玛乡19种(属)。但通过调査结果统计,玛曲县绵羊的主要寄生虫有11种。由于地形地貌与自然条件的不同,主要虫种的分布也不一样。如曼日玛、采日玛、阿万仓乡及河曲马场、尼玛乡的贡玛村,主要属沼泽草甸类草场,又因气候较温和,是棕色截口锥实螺孽生繁殖的良好环境,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的机会频繁,其次为线虫病;木西合、欧拉、欧拉秀玛乡、县畜牧试验站及尼玛乡的大部分村委,以消化道与肺线虫病的感染较为突出,而奥斯特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及小型肺线虫的感染均在86.7%以上。2、绵羊感染寄生虫的情况:在剖检的187只羊中,寄生虫的感染率为2%〜100%。感染最高的有:仰口线虫、毛首线虫、奥斯特他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绵羊斯克里亚平吸虫;其次为小型肺线虫、细颈线虫、夏伯特线虫、毛圆线虫、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羊虱蝇等。感染强度为1〜115978条, 悬殊很大。其中,绵羊斯克里亚平吸虫352〜115978条,细颈线虫21〜23800条,奥斯特他线虫6〜11199条,毛圆线虫100-2800条,仰口线虫53-3804条,均已达到致病作用。
3、羊只个体感染寄生虫的种类:经1981年剖检的23只羊统计表明,感染寄生虫4种以上的羊为100%,最多的感染16种,因此羊只发病是由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所致。其危害程度相当严重。
4、危害绵羊的主要寄生虫:经感染率、感染强度、危害程度综合分析,肝片吸虫、斯克里亚平吸虫、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他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肺线虫、食道口线虫、疥螨、羊虱蝇是引起羊发病的主要寄生虫。
(二)季节动态调查
1964年甘南州兽防站与尼玛乡兽防站共同对尼玛乡绵羊寄生虫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査。
1977年2月〜1978年1月,原西柯河羊场兽医站对该场绵羊寄生虫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每月10〜13日定期剖检羊5只,全年共剖检羊60只,其中有新疆羊、杂种羊、藏系绵羊,其年龄、性别、膘情也不尽相同。
两次调查均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检査,西柯河羊场的调查对9种主要线虫绘制了季节动态统计表和季节动态曲线图。两次调査从9种线虫的季节动态图表分析其消长活动规律表明:大型肺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在春季4〜5月份形成高潮;斯克里亚平吸虫、仰口线虫、奥斯特他线虫为9月份形成高潮;马歇尔线虫为春、秋两个小高潮。驱虫时间,必须放置在高潮前期。
(三)重点调查
1、羔羊线虫季节动态调查:1979年原西柯河羊场兽医站选1岁“新藏”杂交2代羔羊10只,于每月中旬用粪检法査出感染羔羊的细颈线虫、圆形线虫、毛首线虫、肺线虫的虫卵反映季节动态,根据季节动态图表反映,该场羔羊毛首线虫、肺线虫、细颈线虫等蠕虫的消长活动规律为2~3月份上升,4月份达到高潮,6月份下降。圆型线虫1月份上升,6月份达到高潮。驱虫必须在高潮前进行。2、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研究:1976年〜1979年由县兽防站张国相、索南木、张庭彦主持的“玛曲地区肝片吸虫病研究”(州列课题1980年已验收),对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该课题材料由“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研究报告”和附件“硝氯酚对牦牛、藏羊肝片吸虫疗效试验报告”、“关于可湿性六六六粉试灭螺的报告”、“排水和石灰灭螺的试验报告”、“飞机喷洒药物灭螺试验报告”五部分组成。研究表明:肝片吸虫病流行于齐哈玛、采日玛、曼日玛、阿万仓等公社的95.58万亩沼泽草场,呈地方流行性,多雨年份易感染。牛羊从11月份开始发病,3~4月份集中死亡,5月减少,6月份停止。其中间宿主主要为截口棕色锥实螺,水草中聚居的螺的一般密度为38〜144只/平方米,最高达712只/平方米。7~9月是牛羊感染期,感染率为30〜92%,最高达100%,感染强度:羊为6-758条/只,牛17-460条/头。最佳驱虫时间为10〜11月份和次年2~3月份。
三、家畜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一)绵羊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寄生在羊消化道的毛圆科、钩口科、毛线科、圆形科、毛首科等多种(属)寄生性蠕虫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在全县各乡村广泛流行,对绵羊的危害严重。据调査捻转血矛线虫、奥氏特他线虫、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仰口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等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虫种。一般为几个种(属)的寄生虫混合感染,于春秋两季对羊只的侵害形成两个侵袭高潮。羊只大量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胃肠炎、腹泻、浮肿、消瘦、贫血。尤其在春季缺草季节羊只大量被感染导致春乏期死亡,是危害严重的家畜侵袭病之一。1975年4月群强公社发病死亡羊3468只,占当时全乡死亡羊只的66.9%;1976年西科河羊场因毛首线虫感染引起绵羊死亡100多只;1983-1984年河曲马场引起流行,死亡羊600余只。
防治:按时定期驱虫是防治该病的最有效手段。从50年代起,每年春秋两季给羊只定期驱虫,从六、七十年代逐步推广使用敌百虫、四咪唑
等驱虫药品,80年代以来逐步推广左旋咪唑
、丙硫咪唑等广谱高效低毒的药品,使寄生虫病的危害不断减轻,每年驱虫率在80%左右。同时牧民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也积累了用勤搬圈,不让羊吃二茬草、烧草场等方法预防该病的感染。
(二)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及巨片吸虫(主要在欧拉秀玛乡)寄生在家畜肝脏、胆管中导致发病,引起家畜消瘦、贫血、拉稀、水肿和孕畜流产等症状。玛曲县沼泽草场占全县草场面积的10.7%。主要分布在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阿万仓乡、欧拉乡、齐哈玛乡、欧拉秀玛乡和尼玛乡的部分村,因此,放牧牛羊的发病比较集中,危害严重,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主要侵害牛、羊,感染率30%〜92%,个别地方的畜群高达100%。羊的感染强度为6-578条/只,严重者高达1000条/只以上;牛为17-460条 /头,致死率达31.1-63.3%。多在7~9月感染、死亡,11月开始发病、死亡,翌年3~4月形成高潮,5月份下降,6月份停止。
该病的流行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在多雨的年份,随着沼泽地区水位上升,螺蛳随水流扩散,疫源面积扩大;相反在干旱少雨的年份,疫源面积缩小,发病率低,死亡少。
病源的主要中间宿主是截口棕色锥实螺,其分布密度38-712只/平方米。5月份开始产卵、生长、繁殖,7~9月活动频繁,10月开始死亡。但成熟与半成熟的螺蛳是在水底或淤泥土层深10〜40厘米处越冬,到翌年5月又开始产卵。
早在1961年欧拉公社拉腰拉美滩放牧的羊群感染该病,1962年死亡羊8000余只;1963年齐哈玛乡塔哇大队在沼泽地放牧的3000多只羊发病,死亡200余只;1964年阿万仓乡贡赛尔(红旗)大队羊发病死亡700余只,牛死亡200余头;1969年采日玛公社发病死亡羊4000余只,牛2000余头,其中下乃日玛二队牧民才原的一群牛(180头)中死亡160余头,仅有10多头牛生存下来;1973年全县因肝片吸虫病死亡牛羊3.8万头(只),足见其危害严重。
防治:从1974年起全县开展该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措施有:①家畜驱虫:从60年代到90年代先后应用四氯化碳、六氯乙烷、硫双二氯酚、硝氯酚(拜耳9015),肝蛭净、抗蠕敏等广谱高效的驱虫药品。②消灭中间宿主:用堆集粪便进行生物热杀卵处理,特别是驱虫期间的类便处理,挖坑发酵或晒干焚烧。不饮中间宿住生存的沼泽地死水或小溪水;7~9月避开沼泽地放牧,但可在雷雨后一小时左右进行抢牧;开沟排水,改良沼泽地,消除螺蛳寄生条件,杜绝病源;药物灭螺用可湿性“六六六粉”喷洒沼泽草场灭螺。1980年用百万分之一的“灭螺杀”和百万分之二的“血防67”开展飞机灭螺,喷洒草场1.7万亩,经检测72小时后每平方米内400个锥实螺全部杀死,杀死率达100%,但对幼小鱼类有害,牛羊无中毒反映,牧草亦无明显损害;有计划的焚烧草场,杀灭虫卵和越冬的寄生虫蚴
虫。③改革畜群结构,合理淘汰,减少病源;1975-1980年县牧医站主持的“玛曲地区家畜肝片吸虫病研究"课题的实施,对全县肝片吸虫病的防治发挥了较大作用。
(三)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在羊气管、支气管中引起发病,以咳嗽、流鼻、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为特征。在玛曲县分布广泛,呈地方流行性,尤以犊牛与羔羊严重。羊大型肺线虫感染率为10.2%,感染强度为1〜640条/只;小型肺线虫的感染率为60〜90%,感染强度为1〜1120条/只。一般与其它寄生虫混合感染,在春季引起牛羊发病死亡。4〜5月是发病高潮。70年代发病数量大,每年都有发生。1975年2月,欧拉公社1304只羊发生肺炎,死亡羊1217只,经剖检发现在支气管中有大量线虫寄生。防治从60年代起先后用敌百虫、驱虫净、左旋咪唑等药物进行驱虫。
(四)螨病俗称“疥癣”,是由螨、蜱等侵袭家畜引起的外寄生虫病,造成幼畜生长发育缓慢,产毛量下降,弱畜死亡。在玛曲县各乡村都程度不同的流行。
据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玛曲地区就有该病发生,50-60年代流行严重,死亡很多,给牧民带来很大损失。1961-1963年,全县死亡羊2000多只。1968年尼玛乡因疥癣死亡羊2696只。仅1980〜1982年全县发病羊16213只,死亡401只,致死率4.27%;发病牛7021头,死亡189头,致死率2.69%。
防治:用药品涂擦和药浴是防治的主要手段。从50年代到90年代先后用六六六粉、克辽林、蝇毒磷、林丹乳油、七五O速杀液、敌百虫等药物进行药浴治疗。1959年阿万仓公社兽防站用自制的牛皮药浴池放入药水对羊只进行药浴,曾收到较好的效果。之后用帆布药浴池、铁皮药浴池、水泥药浴池进行药浴羊只,到1979年全县修建药浴池17座,普遍开展了绵羊、犊牛疥癣的药浴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益。1990年甘南州牧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活动式药浴喷淋机在尼玛乡试验药浴羊2000余只,效果较好。
(五)牛皮蝇蚴
病是由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引起牛的生长发育缓慢,皮革价值降低。多发于犊牛。平均感染率为90%左右,使皮革价值降低30%左右。
防治:60年代,曾用六六六粉、来苏尔局部涂擦的办法治疗该病。80年代后用倍硫磷肌肉注射驱杀牛皮蝇蚴
进行防治。
(六)羊蠕形蚤是羊的外寄生虫病。1974年11月首次在尼玛公社贡玛、哇尔玛大队羊群中发现,哇尔玛死亡羊62只。1975年10月下旬尼玛公社羊群又发生大量蠕形蚤,主要寄生在羊的颈部、胸部、股内侧、尾根等部位吸取大量血液,引起皮肤发炎和奇痒,使羊只贫血、消瘦、脱毛,甚至死亡。1977年甘南州牧研所虫体鉴定为独卡特蠕形蚤,尼玛公社群众用1%的敌百虫溶液涂擦羊体,效果很好。第四节家畜普通病
家畜普通病是玛曲县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不亚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类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良、使役不当、气候多变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所致,主要指内、外、产科疾病。据1970-1980年县兽防站门诊病例的不完全统计,在1327病例中,呼吸系统疾病372例,占病例总数的28.03%;消化系统疾病703例,占病例总数的52.98%;外产科疾病252例,占病例总数的18.99%。在外科病中以蹄病、鞍伤居多,部分乡村中毒病、代谢病还呈地方流行性,摘其主要分述如下:
—、白肌病(羔羊缺硒病)
玛曲县的主要代谢病为白肌病。由于缺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营养不良症,以心力衰竭、心节律不齐、运动障碍、心肌及骨骼肌变性为特症,多发生在引进羊和杂种羊中,土种绵羊也有发生。1967年西柯河羊场引进新疆细毛羊所产的66只春羔中发病53只,全部死亡,发病率80.3%,致死率100%;同年,河曲马场也发病死亡羊羔74只。1968年西柯河羊场的“新藏”一代杂种羊羔又发生该病。同年西柯河羊场兽医站攻关研究该病,送土壤采样,经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兰州中心化验室化验分析,证实西柯河地区土壤含硒量低于0.1ppm,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缺硒和维生素E而引起的白肌病。正确使用硒制剂进行预防,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预防:1、怀孕母羊3个月皮下注射0.2%亚硒酸钠2.5〜3.0毫升,间隔20天再注射一次。2、初生羔羊皮下注射0.2%亚硒酸钠溶液0.3毫升。3、病羔羊用0.1亚硒酸钠溶液和维生素E注射治疗。
二、中毒病
(一)马自体酸中毒病主要是由于马匹长时间高度饥渴和疲劳致使机体代谢紊乱而引起的。该病1972年7月在河曲马场发病马18匹,治疗无效死亡16匹,致死率为89%;1973年又发病50匹,死亡2匹,由于采取措施,自此以后,再未发生。
(二)动物性毒素中毒主要是狼咬伤家畜后,毒素性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引起伤口不易治愈。1969年3月采日玛公社麦科大队一群牛牧宿在黄河岸边灌木丛中,一夜间,狼群侵入,吃掉3头,咬死5头,咬伤6头。所伤6头牛经多方治疗仅治愈2头,死亡4头。类似情况较为严重,从1971-1975年据不完全统计,狼害牲畜达2700多头(只、匹),一经受伤,治愈率很低,终归于死亡。
(三)农药中毒主要是氟乙酰胺中毒。70年代玛曲县采用喷洒氟乙酰胺在草原上进行灭鼠,引起牲畜抢食残毒期未过的牧草而发生中毒现象。也有因药品管理、使用不当而引起中毒死亡的。1977年7月,阿万仓公社贡赛尔(红旗)大队一群羊在刚洒过氟乙酰胺的草场上强行放牧,中毒致死羊68只,致死率达16%。
第五节家畜未确诊疾病
截至1990年,在玛曲县发病流行,有一定危害,但病因不清,治疗效果不佳,尚未确诊的疾病,主要有:
(一)羔羊拉稀
是一种病因复杂,症状多变,疗效甚差的疾病,在玛曲县各乡村普遍存在。据统计每年平均损失幼畜40000余头(只)中,因拉稀死亡达28000余头 (只),致死率达70%以上。
流行病学:该病多发生在春末至夏末季节,一般在2〜5月份流行。羔羊多发生在产后一周左右居多,杂种羔羊发病率高于土种羊,春羔发病率高于冬羔。
临床症状:病畜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喜卧,食欲减退至废绝,口色淡白,眼结膜充血;拉稀腹痛,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其色为黄色、灰色、绿色和褐色,粪便中常常有血丝或脱落的肠粘膜并有气泡,也有个别病畜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病程后期,口吐泡沫,眼窝内陷,鼻流粘液,腹部紧缩,四肢和全身瘫痪或头转向左复侧,出现神经症状以至昏迷而死。
病程一般7天左右,最快36小时左右死亡。
治疗:发病后曾用咲喃类、磺胺类及抗菌素类、消化、收敛、消毒等药物内服、注射、收效不佳。
(二)牛、羊舔食盐碱土病
该病在玛曲县各乡村不同程度的发生,呈地方和季节性流行。
流行病学:该病发生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自然放牧牛羊喜舔食盐碱土,也有些放牧员有意地将畜群赶到某一地区舔食而发病。特别是在黄河沿岸, 阴暗潮湿地带与刚搬出冬季牧场时尤为多见。1976年阿万仓公社郎欠木大队24800只羊中,因舔食盐碱土引起22400只羊发病,发病率为90.3%;其中死亡2004只,致死率为8.95%。临床症状:眼结膜充血,呼吸迫促,鼻流清涕,体温40℃以上,瘤胃蠕动减弱,便秘,腹部膨胀,也有腹泻、踢腹、摇尾、病畜落群,急渴饮水;牛鼻镜龟裂,病程一般2〜5天,也有长达15天左右。
病理变化:尸体易腐败,腹部膨胀。血凝不全,呈暗红色。腹壁与浆膜呈紫色。腹腔积液并恶臭。瘤胃与瓣胃内容物较干,粘膜易脱落,真胃粘膜充血、水肿、部分有溃疡或大面积坏死区,胃底部或幽门部积有土砂,空肠呈弥漫性充血,内容物稀少呈黄绿色;也有无内容物但充满气体。肝脏肿大严重,胆囊胀大3〜4倍。气管与支气管有带气泡的粘液,肺轻度充血和气肿。肾盂充血。
防治:一般在春季补给食盐能减少发病。发病后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泻剂对初期病畜略有疗效外,一般来说很难治愈。
(三)绵羊肺病(肺化脓)
该病是对绵羊危害极大而病因不清的一种疾病,在玛曲县多见于成年羊,四季均可发生。
临床症状:病羊体温一般在40℃左右,呼吸次数增加伴呼吸困难,咳嗽、鼻流粘液。消瘦,有疼痛。严重时,头颈伸直、弓背、前肢开张,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离群。
病理变化:肺的尖叶、心叶、隔叶有大小不等的化脓病灶,小的呈米粒大, 呈弥散性分布,大者呈鸡蛋大。内有灰绿色脓液。往往与胸壁粘连,胸腔积淡黄色并恶臭的液体。还见到尖叶、心叶、隔叶、组织增生,形成肉样变,其色如肝色。
治疗:用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
用处方(1)葡萄糖酸钙5.0〜10.0,长效磺胺4.0-5.0,乌洛托品5.0〜10.0,大黄苏打片4.0〜5.0
一次静注,3天一次。一次口服。
(2)乌洛托品5.0〜10,九一四0.2〜0.3,注射用水3.0〜5.0, 一次静注,3天一次。
处方(1)与(2)虽有疗效,但不能消除肺部病灶。
(四)马浮肿病在《河曲马卷》有叙述。
玛曲县兽医防治工作站,对上述4种疾病在长期防治过程中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等方面有初步认识,在药物试治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待于进一步确诊治疗。第六节动物检疫
1956年,玛曲县畜牧兽医站建立时,县上没有设置专门的畜禽检疫机构,也没有固定负责检疫的人员,动物检疫工作由兽医技术干部承担,具体业务工作由县兽防站兼管。五、六十年代开展了马鼻疽检疫,70年代又开展了牛、羊布病检疫,特别加强了出入县境种公畜、役畜的检疫和种公羊疥癣感染情况检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玛曲县于1979年恢复检疫工作,但仍无固定工作人员,检疫工作由兽防站派人兼办。1986年正式在县畜牧兽医站设立动物检疫组,编制定为6人,具体开展检疫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并积极完成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管理,使检疫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截至1990年底,动物检疫组有专职检疫员7名,监督员3名。
一、产地检疫
玛曲县1956〜1990年间,主要进行了马鼻疽检疫,牛、羊布鲁氏菌病检疫,引进种公羊疥癣感染情况的检疫。
(一)鼻疽检疫
鼻疽病是一种主要危害马类的传染病,玛曲县各乡场均发生过该病。自1958年起,全县就开始进行鼻疽病产地检疫工作。经过全县兽防工作人员3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1990年8月,正式向外宣布玛曲县消灭马鼻疽病(详情见 《河曲马志》)。
(二)布氏杆菌病检疫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在县境内分布广,流行面积大,从而极大地危害着全县广大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62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在尼玛乡抽检牛时发现后,县畜牧兽医站坚持了长期的产地检疫和气雾免疫等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布病传播。1985年7月甘肃省兽医总站对布病防治效果考核验收,未检出阳性牲畜。
二、运输检疫
随着牧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的繁荣,县境的活畜交易和畜产品流通不断加快,因此,1986年开始,玛曲县全面进行了运输检疫,检疫范围是进出境活畜、畜产品及部分野生动物和装载以上产品的车辆等。
1986~1990年玛曲县运输检疫统计表
表56
三、市场检疫
根据198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298)号文件《甘肃省集贸市场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办法》和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办法》,以及省上有关 “把市场检疫做为重点,以此带动其它检疫”的精神,从1986年开始,在县城进行市场检疫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同工商、卫生、税务部门对上市交易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县兽防站根据玛曲实际,将定点屠宰检疫列入市场肉品检疫工作的重点,对符合卫生要求,检疫合格的一律加盖印戳方许出售;检疫不合格的,全部进行必要的无害处理。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县城人民的消费利益。1987年在定点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190头,羊肉3500只。1988年检疫胴体牛肉1604头,羊肉5822只;同时,检疫上市胴体牛肉21头,羊肉30只,猪肉7头,鸡20只。1989年在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1024头,羊肉4557只;市场检疫胴体牛肉19头,羊肉31只。1990年在屠宰场检疫胴体牛肉3524头,羊肉5778只;市场检疫检验胴体牛肉47头,羊肉57只,猪肉15头。第五章藏兽医
第一节源流与发展
藏兽医是藏族人民长期在牲畜疾病防治实践中吸取藏医、中医之精华,结合地方特点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的民族兽医学。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藏兽医作为广大牧区控制和治疗牲畜疾病的唯一手段被得到推广应用和不断完善。早在唐代,西藏的《论马宝珠》、《医马论》、《藏医医学大成》等藏兽医著作相继传入安多地区,对促进当地藏兽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玛曲牧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黄河第一弯曲部,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自汉代就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著称于世,畜牧业是广大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广大爱畜如子的牧民群众在生产和防治家畜疾病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经一代一代涌现出的藏兽医师反复验证、充实、坚守,在家畜疫病防治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医疗方法和宝贵验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各部落的藏兽医师,常常各自为阵,一般父子相传,使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秘方因此而被埋没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藏兽医事业获得了新生。自1956年后甘肃省先后召开过五次民间兽医代表会和经验交流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藏兽医学的发展。1968年,藏兽医工作者索南木在个人多年研究、整理、应用藏兽医方的基础上,带领尼玛公社兽防站工作人员,通过举办藏兽医学习班,研究藏兽医理论,搜集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制作标本,采集大量藏药,开展配制藏兽医药剂等开始,将玛曲县兽医研究、整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全州调査、研究、应用藏兽医工作树立了榜样。1973年4月,甘南州畜牧局向全州推广了 “尼玛公社三级兽医网和四自中草药"的经验后,在全州兴起研究、应用藏兽医药的热潮,使玛曲的藏兽医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撰写的论文 《藏兽医理论浅谈》,由兰州中兽医研究所送往在云南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藏兽医经验交流会上宣读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第二节主要成果
一、采集、加工、研究藏医药制剂
藏兽医防治牲畜疾病具有简便、实用、就地取材及疗效良好、副作用小、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牧区预防畜病发生,制止疫病蔓延,治疗病畜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且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有其独特的疗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牧民就用打灰、灌花、避瘟等方法预防牛瘟、牛肺疫等病,据记载,卓格尼玛部落的藏医师耐可、根固、阿耐等人用自制藏兽医药剂治疗各种家畜的疥癣、外伤及马鼻疽等病富有疗效。1968年起尼玛公社兽防站及所属4个大队兽医站的兽医人员利用整理、研究的藏兽医方、自制药剂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截至1973年共在全乡境内鉴定藏医药113种,采挖藏药2582斤,自制成酊、粉、水、膏、针、丸剂等多种剂型的药品35种。据资料记载,该公社自制的清热解毒镇痛酊、五合一酊、三号治痢粉、雪莲花酒、黄莲素眼药水等制剂对治疗马流感、马腺疫、羔羊痢疾、犊牛拉稀、胎衣不下、乳房炎、外伤、结膜炎等常见病都有较好疗效。当年县兽防站组织各乡站人员123人采挖药材100多味,16734公斤,加工制剂50余种,采用藏兽医药剂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疫病防治工作。
二、收集、总结、整理、汇编藏兽医验方
玛曲县兽防站兽医人员索南木等集多年调査、搜集、整理的民间藏兽医单方、验方和行医经验,选汇出《玛曲地区民间藏兽医单方、验方》(第一部分),共选汇验方、单方47个,涉及家畜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内科、外科、产科多种疾病的防治。
第三节治疗方法
藏兽医主要用放血、扎针、血针、火针、烧烙、药物灌饮等方法治疗牲畜疫病。
骗马法骗马如尿水流淌,治疗取睾丸后流水。马骗后洗净,抹以酥油,用手伸入(肛内)触及膀胱压之。有一圆包之感,轻轻挤压,即出黄水。然后备鞍慢行,遛3〜4日。若腹腔及肛门肿胀,在肿胀处扎针放水后,置于栅栏内,直至行走。骗后7天,腿上若出现红点,可在踝脉左右扎针,走时前后肢如有羁绊跛行,可于马腋之脉、肚脐左右两脉进行扎针既可。
双目上翻,□吐白沫医治方 (1)扎面颊骨上部,灸左右面颊各一次。让马用牙咬住木棍,在左右眼脉针灸;(2)轻轻洗左右眼脉割之,拍打并蘸盐喂马。若肿,交替灸之。对四肢无力,心患“扎术病”,在心脉左右短肋灸之,不宜骑行,以蟹足、香菊、哲籽3味草药调以200〜259克油喂之,洗药放入体腔横隔膜间,若流黄水,则不让食草、躺卧,马感无力腹空,从腋部侧凹陷处向下量四指,以刺血针刺入,将皮戳穿,引取黄水,用铜管或鸟翎插入洞孔口四指深处,引流黄水,如法连取3天。
治马腰受伤方腰部受伤不能站立,如狗蹲坐。医治方法为:挖一与马身等长的土沟,在马腹下置一形如牛轭
之木,松松捆住,将腹上托,由沟底往上抬,从胯边至肩胛骨用两块宽17厘米、厚3厘米的木板夹住脊椎部。木板上、中、下各钻一孔,将露于木孔之马皮划口,将木筷直接插入该处,于后肢左右 “奇扎”与尾根灸之。在沟中站六、七天,然后牵出。马在沟中时,马槽中置以山水饮之。如无上托之木,应挖中高两头低的沟,则前后腿站立两头低凹处,马腹触地。从肛门处挖一缺口排泄粪便即可。
肥马骑行时折腿治疗法气喘、腰部弯曲、下躯出汗、后肢屈曲、用好水饮五、六口,食净草药十来口,然后喂食饮足水即可。
骗马伤口疗方马骗后,因受烙化浓,可划开口子,让红血外流,肛门外部两侧若肿,可灸之。若肛门翻出(突出),可于左右两侧用刺血针刺入3指,此方无效,形成痼疾,手按之,睾丸歪向一侧,可洗净伤口后将脓血挤出,融化500克酥油,与核桃大小“芘
芨”药拌匀后从马的肛门倒入一满水勺即愈。
打灰是民间采用的一种封锁、隔离防疫措施。以帐圈、部落或自然村为单位,由部落头人召集会议,通报疫情流行情况,宣布禁止事项,在村边路口挖一灰坑,竖立一个明显的标志,过往行人见此标志,应自动绕道而行。帐圈或村庄内的牲畜一律不准外出。
避瘟在发生牛瘟时病牛留在原地由专人管理,未发病的牛只赶往别的草场放牧,以避开牛瘟危害。
灌花将牛瘟病牛的血液灌给黄羊,不久将黄羊杀死,再将黄羊的血液灌给犊牛,最后屠宰犊牛,取其血液稀释后给健康牛灌服,使其发生轻微的牛瘟症状,从而获得免疫。第四节验方介绍
□蹄疫治疗方
(1)大黄末50克,泡常水内服,每两天1次,连用3〜5次。
(2)食盐50克,水烟25克混合研末,涂口腔患处。
(3)盐水泡花椒冲洗口腔,每日1次,连用5〜7次。
(4)土碱0.25公斤,泡常水2.5公斤,经一夜后,取清液加入牛奶0.25公斤灌服,每日一次,每次0.25公斤,连用3〜5天。亦可用以上清液冲洗口腔。
(5)甘松末0.5公斤,用碱面或食盐0.25公斤混合涂擦口腔,每日一次,每次一把。
犊牛□蹄疫治方
(1)沙柳枝叶0.5公斤,常水7.5公斤煎汤,每次灌服一藏碗,每日一次,连用5〜7天。
(2)水柏枝0.5公斤,常水7.5公斤煎汤,每日一次,灌服一藏碗,连用5〜7天。
(3)翼首花全草0.5公斤,常水7.5公斤煎汤(或加适量麝香),每日一次,灌服一藏碗,连用5~7天。
牛羊热痢治疗方——二黄二白散
黄连30克,黄柏60克,白头翁90克,白术60克,青皮60克,车前草60克,瞿麦60克,扁蓄90克,茯苓60克,陈皮45克,唐古特马尿脬
12克共研为末,大牛每次用50〜100克,小牛15克,羊15-27克,日服两次,连服3〜5天。
羔羊痢疾治疗方一一胡黄圆柏丸
圆柏100克,水柏枝100克,镰形棘豆24克,黄花杜鹃150克,陇蜀杜鹃100克,甘草200克混合研末制成散剂,加3500毫升常水熬成膏,然后用土胡莲(短管兔耳草)50克,黄刺根中层皮(可作黄柏)48克,披针叶虎耳草50克, 银老梅50克,小叶假耧
斗菜50克,翼首花50克,异叶青兰50克,黄花铁线莲50克,丁香50克,山奈50克,桃花散(陈石灰二份、大黄一份)50克混合研末,和以上膏药混合制成丸药,每丸重1克,两月龄羔羊日服2〜3次,每次一丸,连用3〜5天。
预防羔羊痢疾:羔羊出生后,把母羊的初乳挤出一部分,但不宜挤得过多。如果不挤,被羔羊吃后发生拉稀。肛门有时会被稀粪粘结而胀死,应将粘结的粪块及时挖去。
羔羊在未吃初奶时,先将方块青盐含在人口中,以唾液溶化喂之。
牛肺疫治疗方
(1)将1个野兔苦胆溶于500毫升盐开水中,给1头病牛灌服。
(2)用兔子胆囊一个取汁,麝香为引,灌服2〜3头牛。
牛肺疫防治方
(1)诃子36克,川楝子5克,梔子12克,降香18克,甘草12克,红柳24克,野免1只,冰糖12克,麝香0.6克。用法:将川楝、诃子、栀子、红柳、甘草、降香切碎加水煮一夜,去渣备用。野兔肉另用锅煮一夜取汤。捕杀牛肺疫患病后期牛1头,取胸水300毫升放铜锅中与上两液混合,再加入溶解后的冰糖、麝香水溶液即成。此方药剂用时可以加常水适量灌服25头牛预防牛肺疫。
(2)诃子47.4克,川楝6.4克,梔子24.8克,降香20克,甘草226.55克,红柳323.5克,冰糖97.05克,麝香11.3克,病牛胸水7000毫升,野兔1只,熬制方法与上方同。此方可灌牛710头。
犊牛下痢方
(1)初病用热酸奶灌服,每次半藏碗,日服两次,连用3~5天。
(2)灌服旱獭的热血。
(3)车前草洗净后加少量食盐水,每次灌服半藏碗。
(4)阿黑诺仑3克,阿里山多呵50克,陈香3克,牡含250克,“尕拉诺哥”(藏语,意黑糖)500克。将牡含捣碎熬后过滤。再加入上述药物,最后加糖与大茶。可灌小牛25头。
幼畜下痢方
(1)食盐50克,水烟50克,酥油50克,制成三合丸内服,可治犊牛和羔牛下痢。犊牛每服羊粪蛋大小的一丸,日服两次,.连服3天;羔羊每服豌豆大小的一丸,日服两次,连用3天。
(2)大蒜10瓣捣碎,用500克白酒泡一夜后内服,可防治犊牛和羔羊下痢。犊牛每服5饭勺,日服两次;羔羊每服1饭勺,日服两次。
治肺炎方
白花龙胆(藏名邦间尕保),研末灌服,大家畜45克,羊5〜15克。
绵羊腐蹄病方
(1)烙铁烧烙患部,以烙干血水为度,每周一次。疗效良好,一般两次可痊愈。
(2)食盐0.5公斤溶于常水8.5公斤中进行蹄浴,每两天一次,每次半小时,连用3次可痊愈。
(3)石灰与牛、羊粪各半混合,铺于羊群坐圈的地方,可预防发病。具体数量以羊群大小而定。铺设厚度,必须使羊的蹄部与灰粉接触,否则无预防作用。
治结膜炎方
(1)黄刺树皮适量泡常水0.5公斤,过夜后冲洗眼结膜,每日冲洗一次,连用3〜5天。
(2)松萝或草地萝适量泡常水0.5公斤,过夜后冲洗眼结膜,每日冲洗一次,连用3~5天。
(3)食盐一饭勺,加入常水500克,溶解后冲洗眼结膜,每日冲洗一次,连用3〜5天。
(4)明矶少量,加入常水冲洗结膜,每日一次,连用3〜5天。
治肿毒方
唐古特茛
菪
500克,赤小豆15克,麝香2克。将唐古茛菪着加水熬成膏,后二味药研末加入膏中制成豌豆大小的丸剂。日服两次,每次一丸。
治牛瘤胃膨气方
(1)香皂水半盆一次内服。
(2)硷
面一把掺1500克常水一次内服。
(3)水烟50克,掺入1500克常水中一次灌服。
治牛瘤胃积食方
(1)大黄末250克,加水1500克,一次灌服。
(2)酥油250克,加食盐100克,一次灌服。
(3)鲜蘑菇250克,加水1000克煎汤,一次灌服。
(4)食盐250克,加入常水2.5公斤,一次灌服。
(5)清油250克,一次灌服。
治鞍伤方
雄黄、枯矶、黄丹、松香各30克、冰片6克共研为末撒布伤面,或用植物油调成软膏涂敷。
治马牛外伤方
(1)食盐一把,常水1000克配成浓盐水,冲洗伤口后,外敷大黄粉或马勃粉,可治疗马牛各种伤口。(2)食盐一把,常水1000克,配成浓盐水,冲洗伤口后,用烙铁烧烙伤口
周围见效快,方法简便。.
(3)硫酸铜一小勺,常水1500克配成溶液后,每日冲洗一次伤口,可治马牛恶性外伤。
(4)用浓盐水冲洗好伤口后,外涂少量汽油或煤油,效果很好。
(5)鲜秦艽
水,每日冲洗伤口,连用5~7天。
治腰胯痛方
五灵脂18克,白达21克,石菖蒲21克,豆蔻21克,藏红花21克,红桴
子21克,唐古特青兰21克,大株红景天21克,铁棒锤21克,麝香21克,唐古特乌头21克,朱砂15克,熊胆21克,旱獭粪21克,兔脑21克,共研为细末制成小豆大的药丸,外以朱砂为衣,每服1〜2丸,日服两次,温水送下。
治胎衣不下
雪莲花150克,鼯
鼠肉7~13克,放在30%酒精或白酒中浸泡7天装瓶备用。大牛每次70-100毫升,日服两次,一般在投药后24小时见效。
治乳房炎方
(1)大黄末50克,酥油500克混合成膏,在每次挤奶前涂擦乳房,可治疗雌牦牛乳房炎。
(2)蒲公英全草0.5公斤,常水2.5公斤煎汤内服,每日两次,每次服一藏碗,可治雌牦牛乳房炎,连服3天可痊愈。
(3)食盐一把,常水2.5公斤,在每次挤奶前擦洗乳房和奶头,可预防雌牦牛乳房炎。
治疥螨方
(1)豆洛草(藏语译名)25克,硫磺100克,酥油500克混合成膏涂擦患部,治疗马疥癣。
(2)陇蜀杜鹃叶0.5公斤,常水5公斤煎汤,擦洗患部,可治疗绵羊疥癣。
(3)香蒿0.5公斤,黄花香蒿0.5公斤,常水5公斤,煎汤涂擦患部,可防治羊疥癣。
(4)水烟100克,煎汤一次内服,可防治牦牛疥癣。
治马流感方
(1)水柏枝、松柏、镰形棘豆、黄花杜鹃、甘草各50克,常水10公斤煎汤灌服,每次两藏碗,日服1次,连用3~5天,可防治马流感。(2)水柏枝、沙柳、甘草250克,用常水5公斤煎汤灌服,日服1次,连服3天,可防治马流感。
(3)藏青稞250克,常水2.5公斤煎汤灌服,每次一藏碗,日服1次,连用3天,可治马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