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在业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4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在业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4
页码: 263—266
摘要: 在业人口构成主要描写了玛曲县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在业人口的文化状况等内容。
关键词: 人口构成 在业人口

内容

—、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根据1990年人口普査资料,玛曲县在业人口总计15612人;其中:在农、林、牧、渔、水利业12500人,占80.07%;在工业314人,占2.01%;在地质普查和勘探业属于空白;在建筑业24人,占0.15%;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194人,占1.24%;在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391人,占2.50%;在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79人,占0.51%;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107人,占0.69%;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1192人,占7.64%;在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8人,占0.12%;在金融、保险业102人,占0.65%;在国家机关、党政和社会团体675人,占4.32%;其它行业16人,占0.10%。
  玛曲县在业人口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即绝大多数集中在牧业领域,渔业和水利业虽占一定的比例,但相当薄弱。全县三大产业在业人口各占全部在业人口的比重是:第一产业为80.07%,第二产业为2.16%,第三产业为17.7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全省而高于全州6.30个百分点。
  二、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
  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业人口1695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10.86%;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55人,占2.27%;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23人,占2.07%;商业工作人员238人,占1.52%;服务性工作人员165人,占1.06%;农林牧渔劳动者12272人,占78.61%;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548人,占3.51%,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16人,占0.10%。
  (-)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特点
  1、在业人口的绝大部分是体力劳动者:全县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林牧渔业劳动者,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商业工作人员及服务性工作人员,占全部在业人口的比重高达83.17%;玛曲县体力劳动者主要是牧业劳动者12243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78.42%,占全部体力劳动者总数的95.38%。玛曲县体力劳动者中80%以上的牧民靠单纯的牧业、养殖业经营,该种情况是玛曲县牧业水平低下, 商品经济不发达,可供养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2、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小,尤其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的比例更小:全县从事脑力劳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总数为2373人,占所有在业人员的15.20%, 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1695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10.86%,占全部脑力劳动者的82.68%。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人数较多、比重较大的是宗教职业者,占全部在业人口的6.32%,占全部脑力劳动者的58.17%;其次是教学人员、卫生技术人员,人员尽管较多,比重高,但受高等教育的教师比重较低,教学人员属小学教师。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中同样是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低,受初等教育比例高。若把教师、卫生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加在一起计算,他们所占全部在业人口的2.20%。以上情况说明玛曲县的知识分子比重很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奇缺。
  3、商业和各种服务性工作人员少,比重低:玛曲县从事商业的工作人员和从事旅馆、餐厅、浴池、理发、影剧院、体育馆、公共游览场所的各种服务性工作人员占2.58%;其中,商业工作人员占1.52%,服务性工作人员占1.06%; 在全县每万人中,仅有78个商业工作者,54个服务性工作者。居民生活服务人员更少。
  (二)各职业人口在行业的分布特点
  玛曲县自建政以来,各行业都有所发展。有的行业已成为玛曲县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各行业中,有自己的卫生技术人员、教师、幼儿园、销货点、食堂、住宅等。从而形成在一个行业中,包括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资料中可以看出,几乎各行业中都有各种职业的人口。工业部门有医生、教师、营业员、厨师、炊事员、理发员、保育员、服务员等。有些职业的人口,如:厨师、炊事员,包括饭馆、餐厅、旅社、招待所、娱乐室、浴池、理发员、保育员等在内的各种服务人员,分布在工业及其它行业人口数还超过了商业饮食业服务行业的人数。
  三、在业人口的文化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业人口的文化构成有了很大改变,但是,总的来说,玛曲地区在业人口的文化水平还很低,与 “四个现代化”(即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差距很大。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文盲、半文盲人口13061人,占总人口的43.09%,在业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还不到1%,就业人口中,一半以上是文盲半文盲。
  从13个行业看,物质生产领域,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教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金融保险、卫生体育、国家机关等非物质领域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较高。牧渔业、水利业两个部门,其中牧渔业文化程度最低。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教育事业、艺术及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业、金融保险业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在业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四、牧村劳动力资源
  玛曲县牧区劳动力资源与社会劳动力资源一样,是极为丰富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査,全县牧业人口263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86%,牧村劳动适龄人口占全县劳动适龄人口总数比值高。80年代以后,由于60年代到70年代生育高峰期生育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因此,牧村劳动力增长速度很快。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