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迁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4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分类号: C922
页数: 2
页码: 257—258
摘要: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一行15人进入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成为玛曲地区其它民族人口迁移之始。
关键词: 人口变动 人口迁移

内容

—、人口的州际迁移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一行15人进入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成为玛曲地区其它民族人口迁移之始。1958〜1962年,大批河南省支援少数民族边疆青年迁来玛曲,安置在玛曲渔场等单位工作。他们由于不适应玛曲草原艰苦的生活,又遇上三年困难时期,大部分人用各种方式返迁原籍,只有少部分留在玛曲渔场。
  70年代初,甘南州的知识青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开展“上山下乡"运动,有一部分被安置到玛曲各乡,形成了一个从城镇向农村迁移的高潮。1978〜1981年基本上全部返回城镇,并适当安排了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又形成了一个人口迁移高潮,主要是照顾解决干部、知识分子、职工家属两地分居的困难,由于玛曲县职工中外籍人口占有一定数量,所以导致从外地调入、调出玛曲人数增加,迁移变动主要是解决知识分子两地分居、农转非家属、复员转业的人口、州外大专院校招生分配;其次是招生和应征入伍服兵役, 下放干部落实政策返迁玛曲工作人员;第三是调出玛曲返回内地原籍的干部职工等。
  80年代后期,玛曲县的人口迁移基本上趋向正常,据1988-1990年统计,全县累计迁入1160人,迁出1143人,迁移人数达2593人,迁入与迁出相抵净迁入人数为零人,约占玛曲同期人口增长总数的一12.68%。
  二、人口流动变化特点
  春节前后是全年人口流动的一个高峰期。4~5月是玛曲县人口流动的又一个高峰。此时,是名贵药材“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因此,临夏、舟曲、临潭、卓尼、夏河等地的农民纷纷前来玛曲进行采挖“虫草”,据初步统计,每年有4000-5000人,而且逐年还在递增。
  7月150~9月15日,是学生放暑假,高考新生入学,以及利用玛曲夏季凉爽、迷人的草原风光来此观光、旅游、摄影、写生的较多,形成一年当中又一个人口流动高峰期。
  9〜12月,玛曲县大量的菜牛、羊上市后,吸引了临夏、四川等地的大批商贩前来玛曲进行屠宰和畜产品交易,形成又一个人口流动高峰,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和各乡政府所在地,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成为玛曲一年中人口流动最大的季节。
  玛曲县的流动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外省、外地区前来谋生的手工匠人, 如木匠、鞋匠、裁缝、钟表修理、开饭馆、搞建筑等,他们多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农村,凭借一技之长在玛曲摆摊设点或沿街招揽活计,来玛曲的工匠绝大多数是青年男女,也有携家带口的,他们来此地从事服务业,给当地牧民群众带来了诸多方便。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