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出生与出生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出生与出生率
分类号: C921
页数: 1
页码: 255
摘要: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黄河首弯部地区,经过医疗、防疫和救济、贷款,扶助贫苦牧民建立家园等工作,畜牧业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人民生活逐步好转,出生率开始上升。
关键词: 人口变动 出生率

内容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黄河首弯部地区,经过医疗、防疫和救济、贷款,扶助贫苦牧民建立家园等工作,畜牧业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人民生活逐步好转,出生率开始上升。1955年6月玛曲建县后,根据全国形势,于1956年制定出“1957〜1962年玛曲县第一个人口发展计划”。因此,在宣传上注重发展人口数量,提倡人、畜两旺,对人口发展起到了鼓励作用,从而形成了玛曲县人口持续多年出生高峰。1979年开始在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提倡计划生育后,随着人们对节育认识的提高,逐渐扩展到全县,加之政策上的限制,全县岀生率逐年开始下降,进入了有计划控制人口的时期。据统计,37年内净增人口15862人,平均每年净增429人,年平均递增率29.66‰。
  1971—1990年玛曲县出生率变动情况表
  表5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