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3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变动
分类号: C922
页数: 4
页码: 255—258
摘要: 人口变动主要描写了玛曲县的人口出生与出生率、死亡与死亡率、人口迁移等方面。
关键词: 人口变动 玛曲县

内容

第一节出生与出生率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黄河首弯部地区,经过医疗、防疫和救济、贷款,扶助贫苦牧民建立家园等工作,畜牧业生产迅速得到了恢复,人民生活逐步好转,出生率开始上升。1955年6月玛曲建县后,根据全国形势,于1956年制定出“1957〜1962年玛曲县第一个人口发展计划”。因此,在宣传上注重发展人口数量,提倡人、畜两旺,对人口发展起到了鼓励作用,从而形成了玛曲县人口持续多年出生高峰。1979年开始在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提倡计划生育后,随着人们对节育认识的提高,逐渐扩展到全县,加之政策上的限制,全县岀生率逐年开始下降,进入了有计划控制人口的时期。据统计,37年内净增人口15862人,平均每年净增429人,年平均递增率29.66‰。
  1971—1990年玛曲县出生率变动情况表
  表51
  第二节死亡与死亡率
  1953年以后,随着玛曲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卫生意识逐步提高,人们的体质增强,绝大部分威胁、困扰牧民群众生命的地方疾病能够得到治疗和控制。特别是鼠疫、霍乱、天花、伤寒等对人体生命威胁最大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基本上得到控制。死亡人数大幅度减少,死亡率急剧下降,除1959-1961年有所回升外,其它年份都处于下降状态。
  ―、死亡与死亡率
  玛曲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西部高原,高寒阴湿,交通不便,总的特点是环境、卫生、保健、医疗条件较差,就医困难,不少疾病的死亡率居全州首位。
  据1989年统计,玛曲全县死亡率为&19‰。其中:尼玛乡6.90‰。;阿万仓乡6.90‰;齐哈玛12.21‰;采日玛乡5.40‰;曼日玛乡8.34‰;欧拉秀玛乡8.63‰;木西合乡11.44‰;欧拉乡6.91‰;河曲马场3.35‰ =
  二、年龄、性别与死亡率
  (一)幼儿死亡率全县0~4岁组死亡率1989年为22.84‰。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先天异常和外伤、中毒、意外死亡是全县幼儿主要死亡因素。
  (二)儿童死亡率全县0〜14岁儿童死亡率1989年为9.32‰。
  (三)孕产妇死亡率根据抽样调査1989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出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5.56%,死亡率为164.09/10万。其次是难产、产褥热、胎盘滞留、妊毒症等死亡率为131.28/10万。死亡构成为44.44%,孕产妇死亡基本上是产妇死亡。
  孕产妇死亡除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等条件外,与新法接生和住院分娩有密切的关系。玛曲县住院分娩率非常低。
  三、死亡原因
  人口死亡原因和死因构成占前9位的依次为:传染病、呼吸系统病、消化系统老衰、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肿瘤、循环系统病、其它疾病及外伤、中毒、意外死亡。1976年3月,玛曲县曼日玛公社(现为曼日玛乡)发生麻疹暴性流行,15岁以下的672名儿童中,发病412名,死亡34人,死亡率为50.60‰。在玛曲县传染病、呼吸系统病、消化系统病为主要死亡原因。四、平均预期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玛曲人口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很高。当前,玛曲地区的平均寿命仅为30岁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牧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发展,死亡率不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迅速提高。1989年全县人口预期寿命已达63岁左右,比建国前增加30岁左右,平均每年增加0.6岁左右。男性平均寿命为62岁左右,女性为64岁左右,女性比男性高2岁左右。
  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的州际迁移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一行15人进入黄河弯曲部开展工作,成为玛曲地区其它民族人口迁移之始。1958〜1962年,大批河南省支援少数民族边疆青年迁来玛曲,安置在玛曲渔场等单位工作。他们由于不适应玛曲草原艰苦的生活,又遇上三年困难时期,大部分人用各种方式返迁原籍,只有少部分留在玛曲渔场。
  70年代初,甘南州的知识青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开展“上山下乡"运动,有一部分被安置到玛曲各乡,形成了一个从城镇向农村迁移的高潮。1978〜1981年基本上全部返回城镇,并适当安排了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又形成了一个人口迁移高潮,主要是照顾解决干部、知识分子、职工家属两地分居的困难,由于玛曲县职工中外籍人口占有一定数量,所以导致从外地调入、调出玛曲人数增加,迁移变动主要是解决知识分子两地分居、农转非家属、复员转业的人口、州外大专院校招生分配;其次是招生和应征入伍服兵役, 下放干部落实政策返迁玛曲工作人员;第三是调出玛曲返回内地原籍的干部职工等。
  80年代后期,玛曲县的人口迁移基本上趋向正常,据1988-1990年统计,全县累计迁入1160人,迁出1143人,迁移人数达2593人,迁入与迁出相抵净迁入人数为零人,约占玛曲同期人口增长总数的一12.68%。
  二、人□流动变化特点
  春节前后是全年人口流动的一个高峰期。4~5月是玛曲县人口流动的又一个高峰。此时,是名贵药材“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因此,临夏、舟曲、临潭、卓尼、夏河等地的农民纷纷前来玛曲进行采挖“虫草”,据初步统计,每年有4000-5000人,而且逐年还在递增。
  7月150~9月15日,是学生放暑假,高考新生入学,以及利用玛曲夏季凉爽、迷人的草原风光来此观光、旅游、摄影、写生的较多,形成一年当中又一个人口流动高峰期。
  9〜12月,玛曲县大量的菜牛、羊上市后,吸引了临夏、四川等地的大批商贩前来玛曲进行屠宰和畜产品交易,形成又一个人口流动高峰,大部分集中在县城和各乡政府所在地,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成为玛曲一年中人口流动最大的季节。
  玛曲县的流动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外省、外地区前来谋生的手工匠人, 如木匠、鞋匠、裁缝、钟表修理、开饭馆、搞建筑等,他们多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农村,凭借一技之长在玛曲摆摊设点或沿街招揽活计,来玛曲的工匠绝大多数是青年男女,也有携家带口的,他们来此地从事服务业,给当地牧民群众带来了诸多方便。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