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代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93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历代人口
分类号: D923.97
页数: 6
页码: 245—250
摘要: 玛曲历代人口发展都很缓慢,除藏区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外,与全民崇尚佛教有直接原因。在藏区普通的一个家庭中习惯留一人在家生产生育外,其余均送寺院当和尚。一般说来,一家最少也有一个和尚,因而大大地制约了藏族人口的发展。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还是成正比例发展递增,只是与其它民族相比,较为缓慢而已。
关键词: 历代人口 玛曲县

内容

玛曲地处古析支河流域,自古就是党项羌、迷唐羌、钟存羌的居牧之地。《安多政教史》称:“占据高原三峰者藏族六大姓氏之一,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 (藏史董氏即党项羌)卬迷所属玛柯部繁衍于此”。《后汉书》中记载:“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析支河西,及在蜀、汉缴北,前史不载口数。惟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后,或引而远去。其八十九种,唯钟存最强,胜兵十余万。”可见,以游牧为主的羌族,由于迁徙频繁,战乱连年,历史上无户籍可考。7世纪中叶,吐蕃兴起,整个青藏高原被纳入其版图,河曲的党项等羌加入藏民族的行列,但还是没有户籍口数的记载留传下来,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部分学者来河曲采访,个别部落的户籍人口,才有粗略的调查统计。当时,玛曲虽属甘肃省夏河县管辖,但实际为拉卜楞寺院“神民”、“政民”部落,国民党在夏河县的统治,唯有通过拉卜楞寺院才能施行。根据李式全《拉卜楞之人口调査》中的统计,民国29年(1940年)卓格尼玛部落为350户,1575人;欧拉为700户,3150人,其中年图寺喇嘛为100人(李式全《拉卜楞人口表(三)二十八年作者调査估计》);到民国31年(1942年),卓格尼玛为400户,1800人;欧拉为800户,3600人(李式全《拉卜楞人口表(一)三十一年春调査》)。民国42年(1943年)春至年底,国民党夏河县政府在欧拉完成保甲编查,当时欧拉乡辖7保42甲,1499户,7592人,男3482人,女4110人(此数不实,当时欧拉没有如此多户数人口),其它如卓格尼玛、“三乔科六部”(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上乃日玛、下乃日玛部落)、木拉、西合强诸部,均无涉及。
  但总的来说,河曲人口和其它藏区人口一样,历代人口发展都很缓慢,此是除藏区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外,与全民崇尚佛教有直接原因。在藏区普通的一个家庭中习惯留一人在家生产生育外,其余均送寺院当和尚。一般说来,一家最少也有一个和尚,因而大大地制约了藏族人口的发展。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还是成正比例发展递增,只是与其它民族相比,较为缓慢而已。
  例一:民国29年(1940年)卓格尼玛部落20户、欧拉部落33户男女比例及每户人口平均数:
  民国29年卓格尼玛部落20户男女比例及每户人口之平均数
  民国29年欧拉部落7户男女比例及每户人口之平均数调査表
  表42
  表43民国29年欧拉部落33户男女比例及每户人口平均数表
  例二:民国31年(1942年)夏河县人口统计报告表(李永瑞《夏河县略志》):
  人口统计报告表
  人口统计报告表
  表44
  表45—1
  表45—2
  现住人口性别
  现住人口籍别人口统计报告表
  表45-3现住人口年龄分段
  夏河县其它乡镇略
  人口统计报告表
  表45-4现住人口教育程度
  夏河县其它乡镇略人口统计报告表
  表45—5现住人口职业分配
  人口统计报告表
  表45—6现住人口婚姻状况
  人口统计报告表
  表45—7现住人口宗教信仰
  例三:1943年,《河曲藏区人口问题研究》(1943年29卷20号档案《西北民族宗教史料》一书)一文中记载,曾对河曲53户,264人的抽样调査中,每户4.98人,除去21人出家的和尚,则平均每户人口为4.57人。1943年河曲藏区家庭人口统计表
  表46
  部分部落大概户数:
  1943年河曲部分藏族部落户数统计表
  表4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