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要天气日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8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重要天气日数
分类号: P42
页数: 11
页码: 176-186
摘要: 玛曲夏季多对流性云系,是甘肃省一个雷电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68天,最多86天,最少56天。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23日,最晚结束于12月19日,平均初日3月25日,终日10月25日。
关键词: 玛曲县 大气现象

内容

第一节雷电现象
  雷电现象是发生在积雨云(CB)中和部分强盛的积云(Cu)中的放电现象。放电过程中发生闪电和雷鸣。玛曲夏季多对流性云系,是甘肃省一个雷电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68天,最多86天,最少56天。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23日,最晚结束于12月19日,平均初日3月25日,终日10月25日。雷暴高发期5〜8月,是由于盛夏对流性天气多,海拔高,对流层偏低,易形成积雨云,产生强烈的雷电现象。在民间多有雷电殛死人畜的传闻。有记载的1989年7月7日尼玛乡秀玛村雷电殛死牛8头(县城西南方2公里处山头)。1982年7月尼玛雷电殛死放牧员1人。同时雷电危害供电和通信线路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闪电与雷暴都是对流云旺盛时生成的同一性质的天气现象,只是闪电在地面听不到雷鸣,一般情况下雷雨尚不处于本地,在气象记录中对闪电兼闻雷声者以雷暴处理,因此,玛曲单纯的闪电日数不多。年平均闪电日数6.3天,最多年份18天,最少年份仅1〜2天,高发期与雷暴同步,6~8月最为集中。与雷暴日数相比闪电日数少得多,其实有雷暴就有闪电存在,除了记录的差异外与当地雷雨云过境迅速有很大的关系。
  玛曲县雷电日数第二节雾淞
  雾淞现象在玛曲较为普遍,这是由于地面潮湿加之气温低,水汽遇寒冷天气凝华而成。年平均3.3次,最多年份8次,部分年份不出现。雾淞形成过程中空气中水汽越大,天气愈严寒其强度越大,地面草木出现银装素裹的现象。如1971年2月1日一次雾淞现象持续15小时。玛曲严冬的1月为雾淞主要形成时期,暖季较少,6~7月不出现。若遇冬暖、冬干年则较少出现。
  第三节雨淞
  玛曲气象记录中仅1972年5月23日出现1次雨淞,维持1小时50分钟,未形成灾害,可谓一次独特的现象,几十年一遇。
  雨淞、雾淞对有线通信有一定影响,重则破坏线路,玛曲县冬季多风对其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至今尚未见到有灾情记载。
  玛曲县雾淞、雨淞日数
  第四节寒潮和强降温
  寒潮、强降温是北方强冷空气大量入侵,使气温急骤下降,造成一地相对低温严寒天气,俗称“寒流”,天气定量的标准是:指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或48小时内下降≥12℃,同时最低气温≤5℃为寒潮。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8〜10℃,或48小时内下降10〜12°C,同时最低气温≤5℃为强降温。一、寒潮
  寒潮在玛曲出现较少,有记录的24年中仅有4次,年平均0.2次,出现在1〜4月,最多年份2次,多数年份无寒潮。寒潮的机率12.5%。由于该时期气温很低,寒潮的特点是最早出现在1月28日,最晚结束于4月4日,降温幅度在10.2〜15.3°C,最低气温达一12.2〜一27.0℃,因此寒潮天气的灾害占总次数的50%,如1969年4月2日爆发寒潮天气,过程降温15.3℃,最低气温一16.4℃,全县冻死牲畜近万头。
  二、强降温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寒潮天气不易直接侵袭玛曲,寒潮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时,已减弱或变性成为强降温。因此,玛曲冬季和春季岀现的强降温天气就居多,年平均1次。最多年份3次,占总年数的4.2%,年出现2次的占33.3%,有强降温的年份机率达66.7%。其出现时段为11月〜次年5月,高发期集中在冬季1月〜春季3月,占总次数的68%。这一时段正值牲畜越冬渡春的乏弱阶段,形成了玛曲冬春畜牧业生产的恶劣气候条件,往往是风雪交加,导致弱畜死亡。强降温的特点也是最低气温很低,在一4.3-—26.2℃之间,同时结束时间很晚。
  玛曲县寒潮、强降温次数
  第五节冰雹
  玛曲是甘肃省冰雹多发区之一,冰雹灾害频繁。
  —、冰雹的分布
  冰雹是在强盛的积雨云中,空气足够湿冷的条件下产生的。玛曲降雹反映在高空天气图上有明显冷平流影响的占绝大多数。所有的雷雨天气不一定都有冰雹,而且雹粒的大小也取决于雷雨的强弱,范围宽阔对流极盛的雷雨云降雹的次数和冰雹直径明显加强。冰雹出现时雷电频繁而剧烈,云势混乱,谚语有 “黑云黄稍子,必定下雹子”之说。
  玛曲各地均可出现冰雹,范围广大。降雹开始早,结束晚,灾害多。有气象记录的年平均降雹日数13.1天,最多年份24天,最少年份9天。冰雹最早出现在4月11日,最晚结束于10月16日。集中时段是5月中旬〜7月下旬,历时80天,降雹最多的时段有3个:5月中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出现机率50%以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月下旬和7月中旬,年平均在1次以上,最多年份高达7次。
  在逐月分布中6〜7月平均为3次,出现机率91.7〜100%,6月份年年有雹,一年之中6月份形成灾害的次数也最多。
  玛曲县冰雹次数、机率
  二、冰雹的强度
  玛曲最大冰雹的直径达40毫米。最大平均重量10克,最长降雹时间持续45分钟。一日最多降雹次数5次。最长连续降雹日数7天。地面平均堆积深度3厘米。聚集最大深度15厘米。据调査河曲马场一带1964年7月5日降雹平地积雹有1尺多深。欧拉秀玛一带出现过1小时多的持续降雹时间。图12玛曲县逐旬冰雹百分率
  三、冰雹的区域
  冰雹是一种区域性强的灾害性天气,虽然玛曲各地都有冰雹岀现,但又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形成“冰雹区域”,在同一范围内也有强弱之分。调査及灾害统计说明,县北部的欧拉秀玛、欧拉、尼玛、河曲马场等地极易降雹,基本以阿尼玛卿山、西倾山山区的前沿部为多雹区域。如1984年6~8月欧拉秀玛、尼玛、欧拉、木西合等地先后降雹4次,受灾面积131万亩,打死牲畜1350头 (只、匹),打伤4人,击毁帐篷528顶。
  四、冰雹的路径
  玛曲县冰雹主要路径有三条:
  第一条从青海入境——欧拉秀玛一一欧拉南部——阿万仓——采日玛。
  第二条积石山南部——木西合。
  第三条青海外斯一一欧拉——尼玛——河曲马场。
  第六节暴雨
  日降水量>50.0毫米为暴雨。玛曲县气象记录中出现暴雨仅有2次,年平均0.1次。两次暴雨是1978年9月6日64.0毫米,1989年7月25日81.5毫米,这是气象记录的日降水量之最。玛曲县暴雨出现时间较迟,集中在7〜9月之间。是一个少暴雨地区,从出现的机率衡量,十年一遇。玛曲暴雨的特征是降水过程平稳,时间长,就不易造成洪灾,同时暴雨季节地面植被良好,土壤渗透性强,地表径流量不大。只是随着城市和工业建设的发展,因人为造成排水不畅时,暴雨的影响相应增大。
  介于大雨和暴雨之间的降水量达到30毫米的较大降水天气过程占有相当的比例,除了其有益的一面外,这种天气有时仍会突发性地带来危害。夏季降水多的年份连降大雨,局部水灾并非绝无仅有。如1977年9月13日大雨48.7毫米。1981年8月7日47.5毫米,虽未形成灾害,但局部积水,冲毁公路、渠道,损失砖坯的情况仍有发生。
  第七节连阴雨
  降水丰富而集中,决定了玛曲县连阴雨天气多的气候状况。
  一、天气标准
  连阴雨天气标准的确定与本地畜牧业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故以其影响程度确定标准。玛曲连阴雨的天气标准是以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连续≥5天,过程总降水量≥20.0毫米三个条件决定的,既能符合牧业生产实际,又对其它行业有使用价值。按这个标准统计,玛曲县连阴雨于4月中旬就可出现,直至10月中旬底结束,在一年之内的雨季中任何时间都可能产生连阴雨天气,形成了固有之气候特征。
  二、连阴雨的分布
  连阴雨天气最早出现在4月5日,最晚结束于10月20日,集中时段是6〜9月,其中6〜7月是第一高峰期,一般称为“夏季连阴雨”。其次是8〜9月为第二高峰期,称为“秋季连阴雨”。
  (一)夏季连阴雨
  玛曲自6月份起降水骤增,形成明显的多雨季节,6〜7月发生连阴雨的机会很多,年平均2.6次,最多年份5次,出现机率高达96%,只有个别年份不出现。6月为全年连阴雨最多的月份,有的年份多达3次,几乎全月阴雨连绵,达到2次的年份占50%。如1989年6月5日〜9日、12〜22日、28〜30日共有连续降水日数19天,总降水量154.4毫米。1979年6月29日〜7月14日连阴雨16天,总降水量128.0毫米。夏季连阴雨天气对牧草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加之气温高,形成水热同季的最佳配合,是牧草生长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对牲畜抓瞟十分有利,对全年畜牧业生产起重要作用。
  (二)秋季连阴雨
  玛曲秋季连阴雨的特征是持续日数长,过程降水量大,往往包含着大雨的岀现。进入7月底到8月初的短暂少雨时段后,8月中旬又出现多雨段,延续到9月上旬,连阴天气仅次于6月,此时的多雨对牧草后期的生长仍然作用较大,避免了旱象,同时又为冬季土壤水份的储备奠定了基础,使来年牧草萌发期土壤湿度高,利于返青生长。秋季连阴雨年平均2.1次,出现机率96%,最多年份4次,个别年份不出现,8月份出现次数多于9月,但机率略低于9月。发生在8月的持续日数稍短,多为6~8天,降水量也偏小。9月连阴雨每年多发生一次,但持续时问偏长,多为10天左右,降水量偏大。1969年8月22日〜9月12日连阴日数长达23天,总降水量为171.9毫米,是玛曲记录的连阴雨之最。1977年8月阴雨连绵,持续阴晦,全县牲畜发生了多种疾病,死于口蹄疫、副伤寒的牲畜达5200头(只、匹)。在各种与天气条件有关系的疾病中,连阴雨是一个导致羊腐蹄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秋季连阴雨有不利的一面。从全年统计两类连阴雨天气平均5.6次,最多年份11次,最少年份3次,出现机率100%,这对牲畜的疾病防治和人工牧草的收割贮藏都有很大的影响。
  玛曲县全年连阴雨次数玛曲县季节连阴雨次数
  第八节大(暴)雪
  一、天气标准
  大雪指日降雪量≥5.0毫米的降雪天气,暴雪为日降雪量≥10.0毫米的降雪过程。
  二、大(暴)雪的分布
  玛曲大(暴)雪最早出现在10月3日,最晚结束于4月30日。其时段分布特征分明,一是出现在10〜11月,二是2〜4月。整个隆冬的12月和1月降雪稀少,无大(暴)雪天气,2月也极少出现。初冬10月和11月平均0.3次和0.1次,春季3月和4月大暴雪天气增多,平均0.5次和1.0次,基本是每年都可出现,机率高达96%,最多年份有3次。一年中冬春季节出现大暴雪天气平均在2.1次,年最多5次,机率达96%。24年记录中仅有1年无大雪天气。
  冬季玛曲县降雪前多后少,春季大雪频繁,但达到暴雪量级的并不多,气象记录只有3次,1978年10月3日14.9毫米,1971年11月7日15.0毫米,1974年4月11011.9毫米。
  大雪、暴雪是玛曲最严重的畜牧业天气灾害,是畜牧业生产中气候条件差的代名词。初冬畜体尚好,降雪次数也少,影响不太突出,只对仔畜保育带来一些困难,需要采取保暖措施就可避免灾害。春季牲畜由于漫长的枯草期,体质乏弱,大(暴)雪天气又频繁发生,低温阴雪时间一长,灾害随之形成,是玛曲牧业生产最困难的关头。大雪、多风、低温三者相加,积雪覆盖草场,风雪侵袭,牲畜饥寒交迫,疲于奔命,倒毙雪中,形成牲畜的“春乏期”,这一重要生产环节,对生产制约很大。由于春季气候条件的恶劣,大量牲畜死亡,大雪及其带来的低温连阴雪天气多的年份,弱畜死亡数以万计。1975年、1977年、1981年死亡牲畜都在10万头以上。1982年2〜4月发生4次大雪造成1.45万头牲畜死亡。1989年2〜4月4次大雪灾害,尽管采取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抗灾保畜措施,仍有8万多头牲畜死亡,仔畜成活、成畜保活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玛曲县大(暴)雪次数
  图13玛曲县大(暴)雪最多次数分布第九节大风
  风多风大是玛曲固有的气候特征,全年8级(≥17米/秒)大风日数平均57.8天,最多年份140天,最少年份14天,多年记录中各月均有大风出现,集中时段是12月到4月,平均在5.4〜10.5天之间,3月大风最多。
  玛曲大风天气特点是风速大,持续天数长。如1982年2月19日〜27日8级大风持续达9天。1973年2月21日大风最大风速25米/秒,1日出现3次大风,最长持续时间6小时,全天累计大风时间9个多小时。
  玛曲县大风次数多,但相对而言灾害少,这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少工无农决定其危害少,见有记载灾情记录仅2次,相对于大风日数就微乎其微了。但大风对牧业生产的潜在影响是存在的,冬春严寒多风是牲畜体内热量消耗,牧草干枯的气象因素之一,同时与春季大雪为伍,狂风肆虐加重了灾害的影响程度。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风及伴随出现的尘沙现象的影响日趋增多。
  风同时又是一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80年代末已有风力发电机引进使用,对解决牧区照明起了一定的作用。据甘肃省风能资料,玛曲县年有效风能时数为2000小时,密度在50W/㎡左右,在一些高山风口利用率更优一些,很有潜力。
  玛曲县大风日数
  第十节沙尘暴
  沙尘暴现象系强风将地面沙尘大量吹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骤然降低的天气现象。玛曲县大风多,岀现沙尘暴亦多。沙尘现象除了对牲畜采食有些潜在影响外,随着工业、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对设备和环境的污染随之增多。
  玛曲县在植被覆盖度高的牧草生长季即使风大也不易形成沙尘暴现象。冬春季干燥,地面裸露以及黄河两岸流沙堆积,一遇大风沙尘即起。年平均沙尘暴日数6.0天,最多18天。有13%的年份不出现沙尘暴。分布在1〜3月的月平均为1〜2次,出现机率50〜63%。在距黄河岸较远的地区沙尘暴现象次数少,强度也轻。
  玛曲沙尘暴的特征是大风多的干燥年份多,反之则少。在形成过程中持续时间与大风的持续时间一致,一般较为短暂,能见度在1.0千米以下至几百米,多为轻度和中度。黄河两岸流沙聚积可以说是沙尘现象的源地,因县城在河之滨,沙尘现象很多都已蔓延城区。
  玛曲县沙尘暴日数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