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气象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71
颗粒名称: 第三卷 气象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56
页码: 153-208
摘要: 本文介绍玛曲县境内气象情况。
关键词: 玛曲县 气象志

内容

第一章气候类型
  第一节影响气候的因子
  一、大气环流
  玛曲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空西风气流控制,所以高低气压系统多依此气流方向自西向东移经本地,在这种气流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天气系统,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一年中影响的大气环流有两系统:一是西风带天气系统,二是副热带天气系统,由于低空来自南方的暖湿气团受到高原的阻挡,地面天气系统多表现为高压和低压槽的相间出现,夏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影响本地出现地面气压高,温度上升,湿度增大,盛行东南风,天气晴好。当其与青藏高压打通时形成少雨时段,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中,高空588位势什米线在高原东部边缘时,又是玛曲大暴雨产生的环流条件,尤以副高短时突发性的西升北抬造成的降水的机会较多。夏季本地处于青藏高压的前部,或新疆高压脊前时天气晴好,但在西北气流中常有冷槽下滑东移形成雷雨冰雹天气。高原南部的低涡、切变是造成本地较大降水和阴雨的环流机制。冬半年主要受青藏高原北侧的新疆高压脊控制,盛行西北气流,少雪多风,寒冷干燥。在西伯利亚和蒙古低压中的冷空气,沿乌拉尔山高压脊波动南下时,玛曲出现降温降雪天气。
  二、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是形成气候的第一因素。玛曲太阳辐射无实测资料,经计算的年总辐射量为5731.8兆焦/平方米,居甘南州的首位,光能资源较丰富,每年每平方米面积蕴藏95000~100000kW/平方米辐射能量。现列出《甘肃的太阳辐射量》一书中计算的玛曲辐射总量值。
  玛曲县平均太阳辐射量
  气象记录中,以日照时数及其百分率来表示玛曲光照条件的状况。有记录的24年中,年平均日照时数2278.5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是11月至翌年1月份,每月平均在223.9〜229.0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少的时段是6〜9月份,每月平均在159.8〜218.9小时之间。白昼最长的夏季日照时数少于白昼最短的冬季,反映了玛曲冬季多晴天而夏季多阴雨的气候特点。
  因日照时数的多少,既受到云雾、山脉的阻挡,还决定于纬度的高低和季节的变化。所以,用日照百分率来衡量日照时数的多寡,光照条件的优劣程度。玛曲年日照百分率为57%,最高年份为63%,最低年份52%。季节分布规律是冬季各月平均71〜77%;最高可达85%。夏季、秋季各月平均43〜56%;最低为29%。日照百分率高于平均值的年份占55%;低值年份的百分率多数接近平均值,变化较为稳定。日照时间和日照百分率两者表明玛曲光照充足,为甘南之冠。玛曲县日照时数及其百分率
  三、气温较差及大陆度
  气温日年较差的大小是气候类型的标志之一。气温较差大是大陆性气候影响深的结果。玛曲气温年较差20.2℃,年最大日较差为28.7℃,均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分布是冬季大,夏秋季偏小。年平均气温的日较差13.7℃,也偏小。冬季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夏秋季阴雨多,气温日较差小。
  玛曲县气温平均日较差
  中国气候区划中,用大陆度表征海陆因素在气候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基本气候类型
  一、季节的划分
  气候季节的划分,是认识气候,利用气候的重要方面。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季节的概念,认识了季节变化的规律并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玛曲劳动人民很早就从藏历的传播和使用中掌握了季节的变化,而从认识自然规律,判别气候冷暖变化,安排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季节”概念,远早于历法的使用,从许多天气“谚语”中可以得到例证。如“三九冻破铁”,“五九热,六九骑马不穿靴”等等。藏历规定每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个月有一个变节和一个“中气到18世纪已经具备今天季节性划分的雏型;同时已十分完备,广泛使用。如“大暑,夏历六月中气,温热极盛,草熟”。在天文、气候和牧业生产三位一体的年历中冷、暖、雨、雪,四季转换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身就是丰富的畜牧业气候经验的总结。
  现代气候学的季节划分沿用了自然气候季节的习惯,同时采用气候学以气象指标为标准的划分,使之意义更确切。以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明确反映岀一地气候特征。按此标准玛曲就产生了“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季节划分结果,气候平均气温7月1日〜8月20日为10.0℃〜12.7℃,共51天为“春秋季”。其余时间8月21日〜翌年6月30日,均在10.0℃以下,共314天为“冬季”。
  玛曲县气候季节划分
  图1玛曲县四季分配图二、基本气候类型综述
  玛曲属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受西风环流影响和高原地形作用,气候寒冷湿润,光照丰富,雨量充沛,长冬无夏,春秋短暂,水热同季,全年有霜。降水集中于温暖季节,且多雷雨冰雹。冬季严寒多风,气候干燥。第二章气候要素
  第一节温度
  气象记录中的温度包括近地面1.5米高度的空气温度,即近地层温度称为气温;地面温度是距地面0厘米的温度,称为地温;地表耕作层5~20厘米不同深度层次的温度,称为地中温度。玛曲的气象记录始于1966年11月,本章取断限至1990年12月的24年温度资料(各章同此)。
  —、气温
  (一)年平均气温
  玛曲县24年的年平均气温为1.2℃,历年在0.4〜2.1℃之间变化。年平均气温的总演变趋势是波动形式。高温偏暖年代有3个:70年代初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年平均高于1.0℃,峰值多维持4年,自80年代中期起,气温呈升高趋势,气温偏低的年份是1970一1971年、1976一1977年、1983年,年平均在0.6℃以下。低温年维持1〜2年。
  (二)气温月分布
  全年低温是玛曲突出的气候特征,各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是最寒冷的冬季1月平均气温一9.4℃;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10.8℃,春季的4月为2.0℃,秋季的10月为1.9℃,春秋两季气温接近。全年月气温的变化与季节的冷暖变化相一致,由低到高,自高回低,少有波动,规则演变。
  图3玛曲县月平均气温演变
  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有1、2、3、11、12月共5个月。气温在0℃以上的有4、5、6、7、8、9、10月共7个月。平均气温高于10℃的有7、8月。
  (三)相对温度变化
  相对温度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出玛曲气温年变化的形态,表现为春、秋季节,3〜4月升温快;10一11月降温迅速。夏季温度平稳,时间短促,春秋两季温度接近,冬季相对温度低。上半年、下半年气温曲线近乎重合,明显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
  图4玛曲县相对温度变化玛曲县各月相对温度
  (四)极端气温
  玛曲年平均最高气温为8.8°C,年平均最低气温为一4.9℃。年极端最高气温为23.7°C,出现在1985年8月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一29.6℃,出现在1971年1月31日。平均最高气温分布是,全年平均最高气温各月均在0.2℃以上,高于10℃的月份是5~9月共5个月;最热的7、8月分别为16.7℃和16.8℃。平均最低气温的分布是1〜4月,10〜12月都在一3℃以下。最冷的11月至翌年2月在一10℃以下,此期间12~2月分别为一16.1℃、一17.6℃和一14.3℃。平均最低气温大于0℃的是5~9月共5个月。
  玛曲县月、年平均、极端气温
  (五)严寒期
  全年气温偏低,冬季寒冷而漫长,是玛曲气候最重要的特征。以平均气温(5天平均)≤5.0℃的时期为严寒期。玛曲自11月20日〜翌年3月5日共106天,候平均气温在一5.0℃—10.0℃之间。期间最低的候温是1月6日〜10日(即第二候),平均气温达一10.0℃。
  玛曲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出现在1月1日〜15日,共15天,平均气温达到一11.3°Co这一时间最长的年份维持39天,即1975年12月7日一1976年1月14日。最短的年份为6天,即1973年1月。最冷的年份平均气温可达一14.1℃。此期间往往是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候,同时降雪量稀少,天气干燥多风。
  表11玛曲县严寒、酷热期
  二、地温
  (―)地面温度
  玛曲年平均地面温度4.5℃,比气温平均高3.3℃。地面温度的变化与气温同步,高低分布趋势一致,只是其春季达到0℃以上的时间提前一个月,于3月份出现,而秋季降到0C以下的时间迟于气温。
  由于太阳直接辐射地面的关系,地面温度日变化非常剧烈,振幅就比气温大得多,极端值的范围远超过气温的极值。地面年平均最高27.5℃,极端最高65.5℃,平均最低一6.7℃,极端最低一32.5℃。
  (二)地中温度
  地中温度5、10、15、20厘米各层次平均温度在牧草返青的4月份起记录,此时土壤冻结开始融化,随着解冻层逐渐加深土壤温度升高,浅层平均为4.7℃,深层平均为2.5℃。由于白天地面升温快,夜间辐射散热亦快,浅层温度变化幅度大,深层受土壤保护温度较稳定。基本规律是春夏之交浅层温度高于深层,深秋季节深层高于浅层。夏季地温浅层略高,各层温差很小,近于常数,如8月份只差0.5℃,在14℃临近徘徊。玛曲县地温平均、极端值
  三、霜期
  霜期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气候指标。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尺度直接影响热量资源的利用价值,这也是玛曲之所以无农作物的一个重要气候因素。按气象记录夜晚因降温地面上水汽凝华或冻结形成霜,则玛曲全年各月均有霜日出现,9月至翌年6月各月机率均达100%,年年有霜无一例外。仅7、8月个别年份偶尔无霜日,出现霜的机率仍高达91.7%。全年地面最低温度均在0℃以下,有时因空气干燥、风速大虽不会形成可见霜,实则温度很低植物已受冻害(称黑霜)。按可见霜日统计年平均霜日数为179.3天,最多219天,最少119天。
  玛曲县霜日数
  (一)有霜期
  按可见霜日统计,玛曲霜的平均初日为8月10日,终日为次年7月15日(年度),平均有霜期340.4天,最长有霜期达417天,即一年零两个月时间,最短也有242天。
  (二)无霜期
  玛曲无霜期只是在一年度内最热的季节选取无可见霜日数最长的一段时间。年平均无霜期19天,平均初日6月29日,终日7月17日极为短暂。最长无霜期37天即1972年;最短只有2天即1971年。因无霜期的初日、终日的早迟参差不齐,形成玛曲没有绝对无霜期。
  玛曲县霜期、无霜期
  四、冻土
  (一)冻土深度
  冻土深度是指土壤水分冻结的深度。气象记录中是以冻土仪器内水的结冰深度表示的,因此,玛曲土壤冻结的开始日期与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的时间基本一致。有时因云雾影响,地中温度较高,遇地面突发性的短时降温,虽然温度较低可不会形成冻土。这样,秋季9月冻土形成期和夏季6月解冻期与气温相比都有一定的滞后性。
  冻土9月形成为6厘米,最早出现在9月200,结束在次年5月末为3厘米,最晚结束于6月2日。全年中仅7~8月无冻土。年最大冻土深度120厘米, 持续21天,1〜5月冻土层深度大于100厘米。
  (二)分层次冻结、解冻期
  10厘米、30厘米深度土壤冻结,平均日期分别为11月6日和12月6日,解冻平均日期分别在3月20日和4月3日。玛曲县冻土深度
  图5玛曲县冻土层分布
  第二节降水
  —、年降水量
  玛曲县24年记录,年平均降水量为611.9毫米,年降水量的离散情况是:最多年份809.7毫米,最少年份456.3毫米。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基本呈波动形式,正常和多雨年维持2年,而偏少年多为1年,次年回升增多。年降水量比较稳定,正常年份占80%,偏多年份占13%,少雨年占8%。总的演变趋势是70年代初期为少雨时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整个时期降水偏多;1981年为峰值。分布特征是多雨年代距平值最大达到32%,少雨年代距平值最大达到一25%。从降水的5年平均滑动反映自70年代中期以后稳定性好,因此玛曲极少岀现干旱,这是一大气候优势。
  图6玛曲县年降水变化
  图7曲县年降水量五年滑动表
  二、降水的季节分布
  按自然季节评估降水量的分配状况,春季降水112.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8.4%。夏季332.9毫米,占54.5%,秋季155.5毫米,占25.4%,冬季11.1毫米,占1.8%。夏秋降水集中,因而玛曲降水的自然利用率高,牧草生长季的4〜10月总降水量573.6毫米,占全年降水的87.9%,降水充沛。玛曲县降水季节分配
  三、降水月际变化
  全年雨量丰富,生长季降水高度集中决定了玛曲降水的月际分布不均,降水最多的为7月,平均119.4毫米,8月次之,为109.9毫米。最少的是12月,平均1.4毫米,仅是年降水量的2%。;1月与2月分别为3.9毫米和5.8毫米, 均不足年降水量的1%,变化十分悬殊,雨季来得迟。
  玛曲县各月降水量
  图8玛曲县月降水分布四、月年降水变率
  月、年降水的相对变率显示出降水的平均气候状况和不同的气候类型。玛曲年降水量相对变率为12%,变率小,不易发生旱、涝。但各月降水量的变率差异较大,变率最大的是12月为84%,2月为60%,说明该时段内降水量年际分布不均,而且表现为非多即少的状况。并且10〜12月、1〜2月变率都在50%以上,降水变率大,年际变化不稳定,形成冬干或冬雪多两极分布。
  降水变率偏小的月份是5〜6月为25〜27%,平均为26%,离散程度为1%,该时段降水多数年份正常。7〜8月变率为32〜37%较前期增大,有多雨和少雨年份出现,这与7月中旬到8月上旬在平均气候上常有的少雨天气时段有关。
  玛曲县降水量变率
  五、降水日数
  (一)一般性降水
  月、年降水日数指不同分级的降水天气出现次数。玛曲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年平均151.3天,最多年份173天,最少年份113天,总降水日数多,降水强度小,尤以夏季的6〜7月和秋季的9月日数在20天以上,降水天气频繁。日降水量210毫米(一般称中雨)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月平均3次多一些。
  (二)大雨
  气象上按日降水量≥25.0毫米为大雨(24小时),玛曲年平均大雨日数为1.9次,最多年份达6次,不出现大雨的年份占21%,其余年份每年至少有一次大雨。集中时段在5〜9月,以盛夏的7月和8月为高峰期,9月初是大雨雨量的高值出现时间。10月5日是大雨的最晚记录。
  大雨是形成玛曲生长季节雨量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土壤水份贮藏升高,地面水丰富,为牧草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降水,孕育了水草丰茂的草原。高度集中的降水使夏秋牧草在短期内迅速生长,积累产量,而且牧草鲜嫩,适口性好,牲畜快速抓膘育肥,形成了独有的气候环境。
  在气候条件的评估中,还涉及到其它级别的降水日数,现一并列出。
  玛曲县各级降水日数
  六、降雪和积雪
  (一)降雪日数
  玛曲气候寒冷,全年降雪天气多,年平均降雪日数101.3天,最多年份121天,最少年份70天。在全年内出现降雪的日数占总降水日数的38%。
  降雪的平均初日为8月29日,终日为翌年6月27日,初终期平均间隔日数303天,基本是全年各月均有降雪岀现。部分年份在暖季的6月至8月没降雪天气,占13〜54%,期间8月降雪最少,年平均不足1天。降雪最早出现在7月17日;最晚结束于次年6月20日,真可谓“六月飞雪”,“中伏”下雪并不罕见。
  玛曲县降雪日数(二)积雪日数
  雪在地面形成积聚现象称积雪。玛曲年平均积雪日数57.9天,最多年份82天,最少年份37天,积雪平均初日9月28日,终日为次年5月28日,初终间日数244天。
  积雪日数最多的有两个时段:初冬10一11月,春季3一4月。
  玛曲县积雪日数
  (三)积雪深度
  玛曲年最大积雪深度19厘米,岀现在4月份,因为大(暴)雪天气多岀现在春季。其次11月和3月最大积雪深度为12厘米。出现初冬和春季两个积雪最深的阶段,是该时期正处于天气转换,冷暖相交,冷空气活动频繁及地面湿冷所致。另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是积雪形成早而结束晚,多有灾害。在夏季的6月仍可形成积雪,天气乍热还寒。而且气象记录是定点定时测量,在突发性的局地性降雪天气和持续降雪中积雪深度远大于实际记录之最,在1989年春季雪灾中,据调査南部地方积雪出现约30厘米深。
  图9玛曲县最大积雪深度第三节风
  风向风速是距地面10米高度的气象仪器所测定,属于近地层风向风速。
  一、平均风速
  玛曲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最大年份可达2.9米/秒,最小年份2.1米/秒。
  各月平均风速中以3月最大为3.0米/秒,9月最小为1.8米/秒。春季各月平均风速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二、最大风速
  (一)定时最大风速
  定时最大风速系指气象记录中每天定时观测的2分钟平均最大风速。年最大为26米/秒,各月最大风速1〜9月及12月在20〜26米/秒之间,10月和11月为17米/秒和19米/秒。
  (二)自记最大风速
  自记最大风速为自动仪器连续测定的每天任意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能较全面地反映风的变化,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玛曲年自记最大风速19.0米/秒,以冬春季为最大,12~2月在17.0〜19.0米/秒,春季3月也为19.0米/秒,夏季次之,秋季最小。
  玛曲县平均、最大风速及其风向三、风 向
  (一)年风向频率
  风向频率是一地风向在总记录次数中的出现百分数,代表一地风向变化的 气候特征。
  玛曲按8个方位统计的各风向频率除静风(无风)外,频率最多的为西风,占14%;东北风次之,占13%。因此全年风向频率有两个特征:冬春季多西北方向的吹风,夏秋季多东北方向的吹风。
  玛曲县年风向频率
  图10玛曲县年风向玫瑰图
  (二)最多风向
  最多风向是全部风向中频率最大的风向,是一地风的主要特征。玛曲年最多风向为西风,多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以12月为最多,频率14%。风向的方位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基本与观测地点的山脉走向有一致性。玛曲气象站地处北部黄河北岸的卓格尼玛滩,南北为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形成最多风向有一定作用,但气象观测环境四周开阔,小地形影响作用较小,同时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故最多风向代表性好。
  第四节云
  —、云量
  云是天气变化的直接体现。云量是指各种云状在天空的总量。玛曲年平均总云量6.2成,低云量2.8成。以总云量而言3〜7月在7成以上为最多;最少的在11〜12月为3.7成。低云量最多的为6~9月,在4.1〜4.3成。自春季至秋季天空多云,而冬季晴天多。从低云量表明夏秋对流强易形成低云,因此其它季节低云少。
  玛曲县云量(成)
  二、晴、阴日数
  云量直接影响日照时数的多少,又反映出高空水汽的状况。
  晴天云量<2成,阴天云量>8成,介于两者之间为多云天气(昙天)。分别按总、低云量判别三者的分布,这样按总云量判别玛曲全年晴天日数52.3天,占全年日数的14.3%,阴天日数128.9天,占35.3%。多云(昙天)183.8天,占50.4%。全年以多云及阴为主。晴天集中于冬季,光照条件相对优越。3~9月云量多,空中水汽易凝结成云。图11玛曲县晴、昙、阴天比例(总云量)第三卷气象志
  第三章重要天气日数
  第一节雷电现象
  雷电现象是发生在积雨云(CB)中和部分强盛的积云(Cu)中的放电现象。放电过程中发生闪电和雷鸣。玛曲夏季多对流性云系,是甘肃省一个雷电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68天,最多86天,最少56天。雷暴最早出现在2月23日,最晚结束于12月19日,平均初日3月25日,终日10月25日。雷暴高发期5〜8月,是由于盛夏对流性天气多,海拔高,对流层偏低,易形成积雨云,产生强烈的雷电现象。在民间多有雷电殛死人畜的传闻。有记载的1989年7月7日尼玛乡秀玛村雷电殛死牛8头(县城西南方2公里处山头)。1982年7月尼玛雷电殛死放牧员1人。同时雷电危害供电和通信线路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闪电与雷暴都是对流云旺盛时生成的同一性质的天气现象,只是闪电在地面听不到雷鸣,一般情况下雷雨尚不处于本地,在气象记录中对闪电兼闻雷声者以雷暴处理,因此,玛曲单纯的闪电日数不多。年平均闪电日数6.3天,最多年份18天,最少年份仅1〜2天,高发期与雷暴同步,6~8月最为集中。与雷暴日数相比闪电日数少得多,其实有雷暴就有闪电存在,除了记录的差异外与当地雷雨云过境迅速有很大的关系。
  玛曲县雷电日数第二节雾淞
  雾淞现象在玛曲较为普遍,这是由于地面潮湿加之气温低,水汽遇寒冷天气凝华而成。年平均3.3次,最多年份8次,部分年份不出现。雾淞形成过程中空气中水汽越大,天气愈严寒其强度越大,地面草木出现银装素裹的现象。如1971年2月1日一次雾淞现象持续15小时。玛曲严冬的1月为雾淞主要形成时期,暖季较少,6~7月不出现。若遇冬暖、冬干年则较少出现。
  第三节雨淞
  玛曲气象记录中仅1972年5月23日出现1次雨淞,维持1小时50分钟,未形成灾害,可谓一次独特的现象,几十年一遇。
  雨淞、雾淞对有线通信有一定影响,重则破坏线路,玛曲县冬季多风对其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至今尚未见到有灾情记载。
  玛曲县雾淞、雨淞日数
  第四节寒潮和强降温
  寒潮、强降温是北方强冷空气大量入侵,使气温急骤下降,造成一地相对低温严寒天气,俗称“寒流”,天气定量的标准是:指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或48小时内下降≥12℃,同时最低气温≤5℃为寒潮。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8〜10℃,或48小时内下降10〜12°C,同时最低气温≤5℃为强降温。一、寒潮
  寒潮在玛曲出现较少,有记录的24年中仅有4次,年平均0.2次,出现在1〜4月,最多年份2次,多数年份无寒潮。寒潮的机率12.5%。由于该时期气温很低,寒潮的特点是最早出现在1月28日,最晚结束于4月4日,降温幅度在10.2〜15.3°C,最低气温达一12.2〜一27.0℃,因此寒潮天气的灾害占总次数的50%,如1969年4月2日爆发寒潮天气,过程降温15.3℃,最低气温一16.4℃,全县冻死牲畜近万头。
  二、强降温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寒潮天气不易直接侵袭玛曲,寒潮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时,已减弱或变性成为强降温。因此,玛曲冬季和春季岀现的强降温天气就居多,年平均1次。最多年份3次,占总年数的4.2%,年出现2次的占33.3%,有强降温的年份机率达66.7%。其出现时段为11月〜次年5月,高发期集中在冬季1月〜春季3月,占总次数的68%。这一时段正值牲畜越冬渡春的乏弱阶段,形成了玛曲冬春畜牧业生产的恶劣气候条件,往往是风雪交加,导致弱畜死亡。强降温的特点也是最低气温很低,在一4.3-—26.2℃之间,同时结束时间很晚。
  玛曲县寒潮、强降温次数
  第五节冰雹
  玛曲是甘肃省冰雹多发区之一,冰雹灾害频繁。—、冰雹的分布
  冰雹是在强盛的积雨云中,空气足够湿冷的条件下产生的。玛曲降雹反映在高空天气图上有明显冷平流影响的占绝大多数。所有的雷雨天气不一定都有冰雹,而且雹粒的大小也取决于雷雨的强弱,范围宽阔对流极盛的雷雨云降雹的次数和冰雹直径明显加强。冰雹出现时雷电频繁而剧烈,云势混乱,谚语有 “黑云黄稍子,必定下雹子”之说。
  玛曲各地均可出现冰雹,范围广大。降雹开始早,结束晚,灾害多。有气象记录的年平均降雹日数13.1天,最多年份24天,最少年份9天。冰雹最早出现在4月11日,最晚结束于10月16日。集中时段是5月中旬〜7月下旬,历时80天,降雹最多的时段有3个:5月中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出现机率50%以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月下旬和7月中旬,年平均在1次以上,最多年份高达7次。
  在逐月分布中6〜7月平均为3次,出现机率91.7〜100%,6月份年年有雹,一年之中6月份形成灾害的次数也最多。
  玛曲县冰雹次数、机率
  二、冰雹的强度
  玛曲最大冰雹的直径达40毫米。最大平均重量10克,最长降雹时间持续45分钟。一日最多降雹次数5次。最长连续降雹日数7天。地面平均堆积深度3厘米。聚集最大深度15厘米。据调査河曲马场一带1964年7月5日降雹平地积雹有1尺多深。欧拉秀玛一带出现过1小时多的持续降雹时间。图12玛曲县逐旬冰雹百分率
  三、冰雹的区域
  冰雹是一种区域性强的灾害性天气,虽然玛曲各地都有冰雹岀现,但又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形成“冰雹区域”,在同一范围内也有强弱之分。调査及灾害统计说明,县北部的欧拉秀玛、欧拉、尼玛、河曲马场等地极易降雹,基本以阿尼玛卿山、西倾山山区的前沿部为多雹区域。如1984年6~8月欧拉秀玛、尼玛、欧拉、木西合等地先后降雹4次,受灾面积131万亩,打死牲畜1350头 (只、匹),打伤4人,击毁帐篷528顶。
  四、冰雹的路径
  玛曲县冰雹主要路径有三条:
  第一条从青海入境——欧拉秀玛一一欧拉南部——阿万仓——采日玛。
  第二条积石山南部——木西合。
  第三条青海外斯一一欧拉——尼玛——河曲马场。
  第六节暴雨
  日降水量>50.0毫米为暴雨。玛曲县气象记录中出现暴雨仅有2次,年平均0.1次。两次暴雨是1978年9月6日64.0毫米,1989年7月25日81.5毫米,这是气象记录的日降水量之最。玛曲县暴雨出现时间较迟,集中在7〜9月之间。是一个少暴雨地区,从出现的机率衡量,十年一遇。玛曲暴雨的特征是降水过程平稳,时间长,就不易造成洪灾,同时暴雨季节地面植被良好,土壤渗透性强,地表径流量不大。只是随着城市和工业建设的发展,因人为造成排水不畅时,暴雨的影响相应增大。
  介于大雨和暴雨之间的降水量达到30毫米的较大降水天气过程占有相当的比例,除了其有益的一面外,这种天气有时仍会突发性地带来危害。夏季降水多的年份连降大雨,局部水灾并非绝无仅有。如1977年9月13日大雨48.7毫米。1981年8月7日47.5毫米,虽未形成灾害,但局部积水,冲毁公路、渠道,损失砖坯的情况仍有发生。
  第七节连阴雨
  降水丰富而集中,决定了玛曲县连阴雨天气多的气候状况。
  一、天气标准
  连阴雨天气标准的确定与本地畜牧业生产有很大的关系,故以其影响程度确定标准。玛曲连阴雨的天气标准是以日降水量≥0.1毫米的日数连续≥5天,过程总降水量≥20.0毫米三个条件决定的,既能符合牧业生产实际,又对其它行业有使用价值。按这个标准统计,玛曲县连阴雨于4月中旬就可出现,直至10月中旬底结束,在一年之内的雨季中任何时间都可能产生连阴雨天气,形成了固有之气候特征。
  二、连阴雨的分布
  连阴雨天气最早出现在4月5日,最晚结束于10月20日,集中时段是6〜9月,其中6〜7月是第一高峰期,一般称为“夏季连阴雨”。其次是8〜9月为第二高峰期,称为“秋季连阴雨”。
  (一)夏季连阴雨
  玛曲自6月份起降水骤增,形成明显的多雨季节,6〜7月发生连阴雨的机会很多,年平均2.6次,最多年份5次,出现机率高达96%,只有个别年份不出现。6月为全年连阴雨最多的月份,有的年份多达3次,几乎全月阴雨连绵,达到2次的年份占50%。如1989年6月5日〜9日、12〜22日、28〜30日共有连续降水日数19天,总降水量154.4毫米。1979年6月29日〜7月14日连阴雨16天,总降水量128.0毫米。夏季连阴雨天气对牧草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加之气温高,形成水热同季的最佳配合,是牧草生长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对牲畜抓瞟十分有利,对全年畜牧业生产起重要作用。
  (二)秋季连阴雨
  玛曲秋季连阴雨的特征是持续日数长,过程降水量大,往往包含着大雨的岀现。进入7月底到8月初的短暂少雨时段后,8月中旬又出现多雨段,延续到9月上旬,连阴天气仅次于6月,此时的多雨对牧草后期的生长仍然作用较大,避免了旱象,同时又为冬季土壤水份的储备奠定了基础,使来年牧草萌发期土壤湿度高,利于返青生长。秋季连阴雨年平均2.1次,出现机率96%,最多年份4次,个别年份不出现,8月份出现次数多于9月,但机率略低于9月。发生在8月的持续日数稍短,多为6~8天,降水量也偏小。9月连阴雨每年多发生一次,但持续时问偏长,多为10天左右,降水量偏大。1969年8月22日〜9月12日连阴日数长达23天,总降水量为171.9毫米,是玛曲记录的连阴雨之最。1977年8月阴雨连绵,持续阴晦,全县牲畜发生了多种疾病,死于口蹄疫、副伤寒的牲畜达5200头(只、匹)。在各种与天气条件有关系的疾病中,连阴雨是一个导致羊腐蹄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秋季连阴雨有不利的一面。从全年统计两类连阴雨天气平均5.6次,最多年份11次,最少年份3次,出现机率100%,这对牲畜的疾病防治和人工牧草的收割贮藏都有很大的影响。
  玛曲县全年连阴雨次数玛曲县季节连阴雨次数
  第八节大(暴)雪
  一、天气标准
  大雪指日降雪量≥5.0毫米的降雪天气,暴雪为日降雪量≥10.0毫米的降雪过程。
  二、大(暴)雪的分布
  玛曲大(暴)雪最早出现在10月3日,最晚结束于4月30日。其时段分布特征分明,一是出现在10〜11月,二是2〜4月。整个隆冬的12月和1月降雪稀少,无大(暴)雪天气,2月也极少出现。初冬10月和11月平均0.3次和0.1次,春季3月和4月大暴雪天气增多,平均0.5次和1.0次,基本是每年都可出现,机率高达96%,最多年份有3次。一年中冬春季节出现大暴雪天气平均在2.1次,年最多5次,机率达96%。24年记录中仅有1年无大雪天气。
  冬季玛曲县降雪前多后少,春季大雪频繁,但达到暴雪量级的并不多,气象记录只有3次,1978年10月3日14.9毫米,1971年11月7日15.0毫米,1974年4月11011.9毫米。
  大雪、暴雪是玛曲最严重的畜牧业天气灾害,是畜牧业生产中气候条件差的代名词。初冬畜体尚好,降雪次数也少,影响不太突出,只对仔畜保育带来一些困难,需要采取保暖措施就可避免灾害。春季牲畜由于漫长的枯草期,体质乏弱,大(暴)雪天气又频繁发生,低温阴雪时间一长,灾害随之形成,是玛曲牧业生产最困难的关头。大雪、多风、低温三者相加,积雪覆盖草场,风雪侵袭,牲畜饥寒交迫,疲于奔命,倒毙雪中,形成牲畜的“春乏期”,这一重要生产环节,对生产制约很大。由于春季气候条件的恶劣,大量牲畜死亡,大雪及其带来的低温连阴雪天气多的年份,弱畜死亡数以万计。1975年、1977年、1981年死亡牲畜都在10万头以上。1982年2〜4月发生4次大雪造成1.45万头牲畜死亡。1989年2〜4月4次大雪灾害,尽管采取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抗灾保畜措施,仍有8万多头牲畜死亡,仔畜成活、成畜保活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玛曲县大(暴)雪次数
  图13玛曲县大(暴)雪最多次数分布第九节大风
  风多风大是玛曲固有的气候特征,全年8级(≥17米/秒)大风日数平均57.8天,最多年份140天,最少年份14天,多年记录中各月均有大风出现,集中时段是12月到4月,平均在5.4〜10.5天之间,3月大风最多。
  玛曲大风天气特点是风速大,持续天数长。如1982年2月19日〜27日8级大风持续达9天。1973年2月21日大风最大风速25米/秒,1日出现3次大风,最长持续时间6小时,全天累计大风时间9个多小时。
  玛曲县大风次数多,但相对而言灾害少,这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少工无农决定其危害少,见有记载灾情记录仅2次,相对于大风日数就微乎其微了。但大风对牧业生产的潜在影响是存在的,冬春严寒多风是牲畜体内热量消耗,牧草干枯的气象因素之一,同时与春季大雪为伍,狂风肆虐加重了灾害的影响程度。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风及伴随出现的尘沙现象的影响日趋增多。
  风同时又是一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80年代末已有风力发电机引进使用,对解决牧区照明起了一定的作用。据甘肃省风能资料,玛曲县年有效风能时数为2000小时,密度在50W/㎡左右,在一些高山风口利用率更优一些,很有潜力。
  玛曲县大风日数
  第十节沙尘暴
  沙尘暴现象系强风将地面沙尘大量吹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骤然降低的天气现象。玛曲县大风多,岀现沙尘暴亦多。沙尘现象除了对牲畜采食有些潜在影响外,随着工业、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对设备和环境的污染随之增多。
  玛曲县在植被覆盖度高的牧草生长季即使风大也不易形成沙尘暴现象。冬春季干燥,地面裸露以及黄河两岸流沙堆积,一遇大风沙尘即起。年平均沙尘暴日数6.0天,最多18天。有13%的年份不出现沙尘暴。分布在1〜3月的月平均为1〜2次,出现机率50〜63%。在距黄河岸较远的地区沙尘暴现象次数少,强度也轻。
  玛曲沙尘暴的特征是大风多的干燥年份多,反之则少。在形成过程中持续时间与大风的持续时间一致,一般较为短暂,能见度在1.0千米以下至几百米,多为轻度和中度。黄河两岸流沙聚积可以说是沙尘现象的源地,因县城在河之滨,沙尘现象很多都已蔓延城区。
  玛曲县沙尘暴日数第四章
  气象灾害
  第一节
  主要气象灾害
  玛曲县是一个气象灾害频繁的地区,受青藏高原特殊气候的影响,许多灾害的形成与寒冷密切相关,寒冷是多灾之源,重灾之母。一年中相继出现的气象灾害有春季大(暴)雪、低温连阴雪、寒潮降温、夏季冰雹、大暴雨、秋季连阴雨。个别年份牧草生长季还会出现少雨干旱时段。气象灾害的发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带来影响,造成灾害。
  各类天气灾害发生时段有明显的季节,又有均一性两大特征。大(暴)雪、低温连阴雪的集中时段是2~4月,机率平均70%。其中3~4月对畜牧业生产影响大,易形成灾害,导致牲畜死亡。大(暴)雨发生时段在5〜9月,集中在6~8月,次数少,影响程度小,局地性强,形成山洪,出现灾害。冰雹出现在4〜10月,集中在5~9月,特别是出现季节长,发生频繁,局地性强,小冰雹多,强烈冰雹相对少。成灾仅限于直径大的猛烈冰雹,维持时间短,危害大。伴随降雹的强烈雷电、狂风形成混合灾害。冰雹打死牲畜,雷电殛毁人畜,毁坏生活设施,是夏季主要灾害性天气。
  少雨干旱时段就牧草生长季而言,有春末夏初少雨干旱、伏期少雨干旱两个时段,平均机率14%,伏期少雨对主要牧草抽穗生长影响大。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达13天,少雨段可持续30天。严重伏旱年则牧草减产影响冬季草场贮量。
  第二节天气灾害年表
  玛曲县天气灾害年表是收集有文献记载的灾情记录编年而成。玛曲县天气灾害年表
  1964.7.5冰雹河曲马场一带降雹约2小时,面积广,积雹约1市尺,牧草损坏严重。
  1968.8冰雹尼玛冰雹打死羊40只。
  1969.4.2降温全县冻死牲畜近万头(只、匹)。
  1971.8大风西柯河大风毁坏房屋8间。
  1973.7.10大雨大雨、雷电造成玛曲至合作电话线路中断14小时。
  1975.4大雪、连阴雪全县因大雪、低温连阴雪死亡牲畜14.5万头 (只、匹)。
  1977.3〜4大雪、连阴雪全县因雪灾死亡牲畜10万头(只、匹)。
  1977.8〜9连阴雨因阴雨持续牲畜发生多种疾病死亡5200头 (只、匹)。
  1981.3〜4大雪、寒潮全县因大雪、降温、寒潮发生死亡牲畜12万头 (只、匹)。
  1982.3〜4大雪、连阴雪全县因天气灾害死亡牲畜1.45万头(只、匹)。
  1984.6〜7冰雹群强、欧拉、尼玛、西柯河4次冰雹,受灾面积116万亩,死亡牲畜666头(只、匹)。
  1986.6冰雹阿万仓冰雹直径3厘米,毁坏房屋553间。
  1988.1.22大风县城风速达25米/秒,因大风造成供电线路中断,停电19小时,通讯线路出现绞线。
  1988.3大雪、连阴雪全县死亡牲畜1.37万头(只、匹)。
  1988.7〜8干旱因降水偏少发生干旱,全县北部草场的50〜60%牧草生长不良。
  1989.2〜4大雪、连阴雪全县因大雪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连续发生死亡牲畜8.04万头(只、匹)。
  1989.7.25暴雨县城暴雨降水量81.5毫米,医药公司门市部裂缝,农副公司20米土围墙倒塌
  1990.6〜7干旱6~7月,因雨水偏少,全县牧草减产30%。第五章牧业气候区划
  第一节气候区划指标
  热量和水份资源是形成气候条件的最重要因素。玛曲县牧业气候区划以表征热量资源≥0℃的积温为一级指标,以表征水份资源的降水量为二级指标,辅之以生长期干燥度。热量区划玛曲全县均属高寒,水份指标将全县分为湿润、很湿润、特湿润3个区。两个指标组合区分为3个牧业气候区。即北部高寒湿润牧业气候区、西南部高寒很湿润牧业气候区、三玛(即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三乡)高寒特湿润牧业气候区。
  热量分区指标
  水份分区指标第二节气候区
  一、北部高寒湿润牧业气候区
  包括尼玛、欧拉、欧拉秀玛、河曲马场北部。海拔高度3300一4000米。区内平均气温0.9〜1.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0〜1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一9.4〜一10.5℃,≥0℃积温1360〜1408℃。牧草生长期190天,青草期135天,年降水量615一625毫米,生长期湿润系数1.2〜1.3,干燥度0.41。日照时数2531.9小时,日照百分率57%。主要气象灾害是春季大雪、低温连阴雪、冰雹、大(暴)雨、大风等。偶有春末夏初、伏期少雨干旱发生。
  区内气候髙寒湿润,热量不足,多数草场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滩地、高山、低山地带,以亚高山草甸草场为主体,有优良的中生禾本科、莎草科牧草,一般覆盖率可达85%,是良好的天然牧场。区内光照、温度热量条件、土壤条件有利于牧草生长,优势突出。相对而言是玛曲县较为干燥的地区,土壤温度高,湿度适中,许多牧草能旺盛生长,产量高,以卓格尼玛滩、宗格滩、克生托格滩等地势平缓的条件发展人工牧草基地,对牧业生产有一定的保障和促进。
  二、西南部高寒很湿润牧业气候区
  包括木西合、阿万仓、齐哈玛以南地区。大部分地方属高山地带,海拔高度3500一4500米,是县境内气候最高寒的地区。年平均气温0.5~0.9℃,最冷月平均气温在一10C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足10℃,≥0℃积温1290〜1340℃,牧草生长季188天及以下,青草期100天及以内。年降水量650一700毫米,生长季湿润系数1.4一1.5,干燥度0.39。
  该区热量条件很差,降水充足,日照时间相对偏多。以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场为主体。以中生禾本、莎草科牧草为主体,牧草生长发育不全,植株高度低,产量不高。气候条件差,使冬春草场草量不足。以草定畜,合理放牧才能提高气候利用率,促进草场发育。
  三、三玛高寒特湿润牧业气候区
  包括曼日玛、齐哈玛、采日玛等地区内的滩地、沼泽地区及河曲马场以南大部,习惯上称三玛地区。
  该区平均拔海高度3300一3600米。地势平坦,是玛曲县境内热量条件相对偏多地区。年平均气温1.2〜1.7℃,≥0℃积温1350~1410℃,牧草生长季200天,青草期130一140天。年降水量630一650毫米,生长季湿润系数1.4,干燥度0.37。由于地面水源丰富,沼泽遍地,排水不畅,水份盈余,气温高而湿度大,气候显得特别湿润。主要气象灾害是春季大雪、低温连阴雪、秋季连阴雨,夏季大(暴)雨、冰雹。
  该区热量条件好,降水充足,地面水过剩,多沼泽、沼化草场。分布有中生禾本科、莎草科及湿中生、湿生牧草。牧草丰茂,草场优良。但部分草场夏季利用率受到限制。按气候优良及草场环境是育马之所,是河曲马的主要繁育地之一。在乔科滩、文保滩及缓坡草场上进行人工牧草的繁育条件优越。排水、灭虫提高沼泽草场利用率有很大生产潜力。
  第三节牧草发育和土壤湿度
  一、牧草发育期
  牧草生长发育是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牧草是牧业之根本,是气候区划的重要对象。据气象站80年代以来连续测定记载,尼玛天然草场主要牧草(以垂穗披碱草为代表)返青普遍期4月7日,展叶期4月24日,抽穗期7月15日,籽实期9月1日,黄枯期9月29日返青一一籽实成熟期平均147天,青草期164天。
  平均亩产青草425.8公斤,干草220公斤,干青比1:1.9。
  人工牧草(以燕麦为代表)一般5月10日播种,出苗5月22日,成熟(指停止生长)9月14日,生长期128天。平均亩产鲜草1559.6公斤,干草488.2公斤,干青比1:3.2,部分年份因热量不足,低温霜冻影响人工牧草不能到达籽实期就进入黄枯,停止生长发育。基本无法获得籽种。玛曲县主要牧草平均发育期及气象要素
  玛曲县天然混合牧草产量
  二、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是指土壤中含水量与干土的百分比。是表征土壤水份条件的量。土壤湿度条件是牧草发育的必须因素。玛曲牧草生长层5〜50厘米深度内土壤湿度的25〜45%之间。平均值变化有两个特征:一是土壤含水量表层高于深层,40厘米以下土壤含水量小于30%,以40厘米深度形成明显的界面,表层变幅大,深层稳定性强。二是春末夏初、盛夏、深秋岀现三个表层水份高值区,而且春、秋两季整个牧草生长土壤层中水份含量高,利于牧草返青和越冬。5月份土壤湿度出现低值时期,自表层至深层均为全年低值区。深层土壤湿度基本稳定的状态下,出现5月和8月两个低值时期。土壤湿度与自然降水密切相关。又与蒸发速度联系着。春、秋两季玛曲多雨雪,土壤湿度高。5月降水相对偏少,土壤湿度呈低值。盛夏土壤湿度高,蒸发速度快,虽然降水偏多,深层土壤湿度出现低值。整体而言,玛曲县牧草生长季节土壤湿度高,能满足牧草生长需要。
  图14玛曲县土壤湿度剖面图
  第四节天气谚语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形成了对天气气候变化规律性的认识,按季节安排生产,趋利避害,至今仍有使用价值和气候意义,是反映一地自然规律的一个侧面。本志对民间一部分天气意义较明确的谚语、歌谣用意释整理,以补缺拾遗。
  1、早霞当日晴,晚霞次日阴。
  2、早上见晕,明日天晴。
  3、春季午热天气变,夏季午热天转晴。
  4、早晨太阳似纱,冬日不冷午后风。5、日岀热又闷,当日雨来猛。
  6、黑云黄稍上下滚,冰雹降得准。
  7、晨雾抬升不留尾天气就转晴。晨雾拖尾慢慢去天气晴不了。
  8、牛羊贪食天将雨。
  9、东风吹南风接天就阴,北风吹西风接天就晴。
  10、天上黑云带,东南风吹紧,天气将转坏。
  11、阿米欧拉山戴帽,今日不雨明日雨,尼玛山头拉雾,雨雪将要到。
  12、乌云南西排反向北方移,暴雨要来临。
  13、云从东南来,秋季阴雨不得晴。
  14、早上云交云,下午降冰雹。
  15、太阳两边有把把,明天要下(雪)。
  16、东南风送雨,西北风送晴。
  17、阴历十月冷,来年风雨顺。
  18、阴历后冬天骤冷,当年天气不顺人。
  19、阴历四月初“莫辙星”落后十日无好天。
  20、冬暖狐狸多,来年春季灾害多。
  21、春湿多灾,积涝多病(牲畜)。
  22、春季遇润月,低温灾害多。
  23、春雷早,暴雨多。
  24、“三九”冻破铁,“六九”骑马不穿靴,“七九”河无冰。第六章气象工作
  第一节机构
  一、玛曲县气象服务局(站)
  1966年以前现代气象事业在玛曲尚属空白。同年3月由甘肃省气象局布点,县人民委员会同意勘定现站址。11月建立玛曲县气象服务站(属国家基本站),由甘肃省气象局领导。对外称“甘肃省玛曲县气象服务站”。
  1969年6月,根据甘革发(69)02号文件,体制下放,归县革命委员会领导,业务仍由上级部门管理。
  1970年1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通知,甘革发(70)109号文件,划归军事部门领导。由县人民武装部和县革委会双重领导,军事部门为主。
  1972年改称“玛曲县革命委员会气象站”。
  1973年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73)61号文件,气象部门划归同级政府建制,实行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体制。
  1978年改称“玛曲县气象站”。
  1979年1月,根据中共甘省委(78)76号文件,体制收回。实行气象部门为主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同时,正式成立“玛曲县气象局”,实行局站合一制。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实行气象部门为主的双重领导。部门内分级管理,县气象站由甘南州气象局管理。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加强双重管理体制,并建立地方财政投资的双重计划财务制度。
  二、工作人员
  (一)县气象站建站初期共有人员8人。1967年减少至6人。后因战备、任务变更,到1971年人员达到12人以上。70年代中期达到16人,80年代按地面测报、预报、牧业气象三大任务配置人员维持在12一15人之间。1981年为15人,1989年工作任务增加,1990年底为15人,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领导基本为1人,部分时期为2人。(二)60年代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3人。80年代达到7人,有技术员以上初级职称的5人。1990年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70%,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达60%,助理工程师5人。
  (三)1982年兰州气象学校定向培养的第一代藏族气象员分配玛曲县2人。少数民族气象员占10%,人员均来自甘南州其它县。
  第二节气象业务
  一、地面气象测报业务
  (―)地面气象观测
  1966年11月正式开始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每日北京时间08、14、20时3次基本气候观测。项目有大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云、能见度、天气现象、风向风速、蒸发量、日照时数、地面温度、地中温度(5~20厘米)、冻土、雪深和雪压等14个气象要素。1969年10月增加02时观测,每日4次观测,昼夜观测记录天气现象。
  1989年前记录全部用手工处理。1989年起PC一1500微机投入业务使用,部分记录由计算机自动处理。
  (二)天气电报
  建站时设有县邮局到气象站专线电话,供传递气象电报。
  1967年5月〜1980年1月先后向兰州中心气象台拍发每天08时、14时、20时绘图天气电报。
  1989年1月改为08时、14时绘图天气电报和05时、17时补充天气电报。
  1967年〜1985年每年5~10月向刘家峡电站拍发防汛雨情电报。期间1972年增加兰州水文总站、碧口水电站雨情电报。均在每日08时发出。
  1969年10月〜1979年12月、1984年1月〜1985年12月分别向临沈军航拍发每日24小时航空天气和危险天气电报。期间有部分短时兰州军航天气预约电报。
  1989年6〜7月向兰州空军司令部拍发预约航空天气电报。
  1967年4月〜1990年向甘南州气象台拍发08时、14时小天气图报。1989年单边带电台开通改由无线话传。
  (三)农业气象旬(月)电报
  1983〜1984年每年3〜10月向兰州中心气象台拍发气象旬(月)电报。1985年1月起全年向兰州、国家气象中心拍发气象旬(月)电报。
  (四)重要天气电报
  1984年1月起向兰州、国家气象中心、甘南州气象台、迭部气象站拍发定时、不定时两类重要天气电报。
  1989年以前天气电报手工编报,以后改由PC-1500计算机自动编报。
  二、气象观测环境保护
  1980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气象局(80)010号文件,气象观测场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业务法规管理。
  1984年玛政发84第48号文件对气象观测场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甘南州气象局与玛曲县政府对保护现有环境进行了磋商。县气象站观测场四周的围墙影响观测环境的开始拆除,县草原站厕所搬迁。
  1986年甘人发(86)111号文件下发对保护气象观测环境提岀了严格要求,以确保气象记录的代表性。1986年办公楼落成,1987年10月将原观测场南移46米,四周障碍物减少,南、西、东三边为钢筋围栏,通风良好,基本符合要求。现观测场南方16.5米处有房屋一栋,长30米,高7米仍有影响。
  三、牧业气象测报
  1984年7月由甘肃省气象局确定牧业气象观测在玛曲设点。由县政府同意,牧草观测场(25X25平方米)设在位于尼玛乡的县草原站牧草试验地内。观测项目有四种天然牧草、两种人工牧草发育期、土壤湿度、草木物候、气象水文。
  1989年定为国家基本农业气象观测站。并确定观测天然和人工牧草各两种,增加昆虫观测一种。在气象旬(月)报中增加牧草发育期、土壤湿度项目。
  四、气候资料
  (一)基本气候资料
  1、1966年11月起编制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至1990年底计24册,290份,并报送省、国家气象局每月各1份。气象记录年报表1册24份。
  2、1966年11月至1990年底共有各类气象原始记录资料1640册。
  3、牧业气象观测记录资料自1985年起,共计35册。
  (二)整编气象资料
  1、1973年第一次整编“玛曲县地面基本气象资料历(累)年簿”2册。2、1973年完成《玛曲县军事气候志》。
  3、1973年编印“玛曲县牧业气象资料”。
  4、1982年甘肃省气象局刊印发行第一份“玛曲县基本气象资料”。
  5、1983年在全国30年气候资料整编中,第二次整编“玛曲县地面基本气象资料”。
  (三)技术资料
  1、现有各类技术资料、刊物、读书100余册。
  2、现有科技档案6个分类30余卷。
  3、1985年及以前资料管理设兼职管理员1人,无固定资料室。
  1986年按省气象档案馆要求,完成气象科技档案整理,设有专室专柜管理,气象科技档案管理使用实现正规化。
  第三节气象服务
  一、天气预报业务
  天气预报业务是县站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分为短期公众天气预报、长期专题天气预报两类。
  (一)短期公众天气预报
  公众天气预报的项目有未来24小时和48小时晴雨、降水量级、最高最低气温、风向风力、冰雹、大(暴)雨、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预报。自1967年1月起制作发布,由县广播站每天口语向社会广播。当时在县城街头设有“天气预报牌”公布3〜5天中期预报。因通讯条件限制未能向乡村传播。公众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建站初期以单站气象要素压、温、湿绘制“时间剖面图”为主要预报依据。抄收兰州气象广播电台发布的天气形势及全省天气预报为指导,结合当地群众看天经验为辅。按“大中小”结合的原则,进行补充订正预报。70年代增加了西北区域天气形势绘制的“简易天气图”,使用了高空500MB形势,地面天气系统演变,按天气学原理采用外推法,结合单站气象要素制作预报。同时引进外地预报方法,建立了天气过程曲线模式、点聚图分类为主的单站预报工具。收集整理了临近的久治、外斯、若尔盖等站气象资料,延伸、弥补了本站资料。预报人员深入牧村调查研究,收集群众看天经验,了解天气对牧业生产的利弊,掌握牧业生产季节,提高了预报业务工作的针对性。80年代随着预报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预报业务专业化程度加强。1986年123B传真机投入业务使用,预报信息量骤增。每天固定接收兰州中心气象台发送的500hPa欧亚形势图,西北区挾地面形势图、预报图。北京气象中心的物理量图。单站预报工具在总结、验证、提高的基础上建立部分概括率、准确率高的预报工具。采用了高空形势、地面要素结合的预报指标。预报方法多样化、多元化。预报工具初具规模。1989年单边带电台通讯开通,讯期每天与州台会商天气,准确率显著提高。预报业务人员固定在3〜4人之间,成立了预报服务股。服务工作扩大到党政领导、畜牧业、工业、水电等部门。
  (二)长期专题预报
  长期预报项目有旬、月、季、年度内的降水、温度、重要天气趋势预报。主要是按生产需要,为领导机关提供的在安排生产、防灾抗灾决策中参考的气象服务业务,发布限于党政领导机关和生产管理部门使用。向社会公开发布一般以领导机关批转或征得同意后印发。内容以未来天气形势、关键性天气、重要天气过程、灾害性天气分析预报、生产建议为主。长期预报自1967年3月发布季度预报,內容以畜牧业生产为对象。1967年4月由县革委生产指挥部转发第一份长期预报。1967年8月长期预报译为藏文转发,成为玛曲县第一份藏文天气预报。
  1973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岀“玛曲县牧业生产气象服务一览表”,项目包括牲畜发育、牧草生长期、关键生产环节、利弊天气、气象服务方式等。1984年再次补充定型。同年气象服务迈入常规化,长期预报采用了简单的数理统计,有多因子综合、多元回归、周期分析等方法。1990年PC一1500机投入业务使用,数理统计预报容量增大,计算程度提高,范围扩大,预报工具增多,重要时段工具完善配套。牲畜春乏期、汛期专题预报定型,服务方式更贴近生产,在生产中发挥了作用。
  1985年完成预报资料历(累)年簿统计,项目为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气象资料、专题资料、重要天气档案共8册。
  1983年开展了年度气候影响评价,总结天气变化对牧业、工业、电力、通信等生产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利弊分析,提供领导机关参考。
  1990年编写出“玛曲县预报员工作手册”,内容共分8个部分,有业务法规、服务项目、工作规程、预报工具、社会经济统计、灾害资料、设备维护等。预报服务工作向正规化、制度化方面发展。春季长期专题预报服务、汛期气象服务受到领导机关重视和生产部门的广泛使用,气象服务的效益得到提高。1990年底全年“气象服务”专题预报材料达50期,200份。
  (三)专业有偿服务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25号文件下发,专业有偿服务逐步开展。气象资料首先向专业部门、专题特需项目收费。
  1987年气象站与县砖瓦厂签订有偿服务合同。进行砖坯生产中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是专业有偿服务的起点。
  1989年玛曲县政府16号文件批转开展草原防火专业有偿服务。与县畜牧局、草原站签订服务合同,建立“草原气象火险级预报方法”,发布草原防火期(11月〜翌年4月)逐旬气象火险等级预报,这是县政府批转的第一份关于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的文件。
  有偿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实行自愿、互利抵偿的方式。以促进用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目的。至1990年底涉及到砖坯生产、草原防火、水电、地质、建筑设计、科研等部门。由于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条件制约,服务面小、收费低、成本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
  第四节气象科研
  1973年起组织业务人员到有代表性的公社、国营牧场、牧村调査畜牧业生产季节、牧草发育期、利弊天气影响,确定气象服务内容。
  1973年基本完成“玛曲县畜牧业气象服务一览表”。甘南州气象局曾组织州内县站现场学习推广。
  1974年协助州气象局短时调查,测定玛曲县“三玛”地区气象资料收集。
  1972〜1974年在大水军牧场试办气象哨。1974年7月县革委会批准试办农村气象哨,先后在尼玛、马场、曼日玛、卫当籽种场建立气象哨。气象哨主要以扩散和运用气象信息为牧业生产服务,同时在较大范围内收集县内气象记录。观测项目有温、湿度、降水量、部分天气现象。采用简单的气象仪器。气象哨在建哨公社配兼职气象员1〜2人,经短时培训开展观测工作,传递县站天气预报。5个气象哨仅大水气象哨开展服务,并出席省、州气象会议经验交流,持续至1982年8月停止工作。其余4哨仅维持很短时间,因人员不固定,技术跟不上,经费落实不了,气象哨停止工作。
  1973年完成《玛曲县军事气候志》,是第一部专业气候志。
  1979年5〜8月部分业务人员参加了首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
  1982〜1983年完成了“玛曲县气候资源调査和区划”初稿。1985年经县区划研究办公室审査后重新修改定稿,通过州级验收,1988年获甘南州首届科技进步三等奖。是第一部畜牧业气候专著。1986一1988年研究玛曲县“春乏期牲畜死亡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开展冬春两季预报服务,参加学术讨论,文章选编于《甘南气象》和被《甘南科技》发表。部分人员参加了州局大(暴)雨预报研究课题。
  1989一1990年农气人员参加了全国农气“观测规范”的前期试行,写出了专题报告。第七章地震
  第一节地质构造特征
  玛曲县属托索湖地震亚区,为北西西向深、大断裂带分布区,其中以库赛湖一一玛曲深、大断裂为主。它分布在布尔汗布达山与布青山之间。断裂切割第三系、第四系与全新统断裂;两侧同级夷平面高达800-1000米,在其西端并有第四纪火山,说明第四纪以来有过强烈活动。
  玛曲地区多属为东西向构造,西南部受青藏“歹”字型巨型旋转构造体系的干扰,因而西部向西北方向移动。本构造体系与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复合处,形成一些正弦状式反“S”型构造(如泉海西之断裂)及巴山弧型构造 (如玛曲北一带断裂)。其内部夹杂有压性和压扭性通过,形成了一些背斜和向斜褶皱。另外,玛曲以西至青海花石峡为舒一一玛大断裂,该带活动较为活跃,它主要受喜玛拉雅(欧亚板块)的剧烈推动而显示得比较明显,形成了以倒转和同斜褶皱为主的轴向呈东西的一个长期活动的复杂构造带。舒尔干一一花石峡一一玛曲深断裂,全长600公里,走向为北西西,是一向南倾斜的逆断层。
  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这一带是“莫氏面”变异带,推测此处“莫氏面”发生断裂幅度达8公里。同时也是地壳厚度变异带。其北地壳厚度为56公里,其南侧为65公里。
  据1974年9月23日玛曲5.6级地震等震线所处的部位和它的长轴方向(北西西)正好处于舒尔干一一花石峡一一玛曲深断裂的延伸线上。因此认为,该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于该断裂有直接的联系。另外,该断裂西端的花石峡附近曾发生过1937年1月7日托索湖7.5级地震和1963年4月19日红水川7级地震。据历史资料考证,以上两次地震对玛曲地区造成了一定的震感影响,说明它是该区重要的发震和控震构造。第二节历次地震
  一、1931年至1990年3级以上地震
  1931年12月7日玛曲地震发震时间:07时00分57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5'00",东经102°00'00"。
  震级:5.5级。
  1957年10月20日玛曲西地震发震时间:17时45分30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2'00",东经100°00'00"
  震级:3.3级。
  1958年10月20日玛曲西地震
  发震时间:17时45分30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3'00",东经100°09'00"。
  震级:3.3级。
  1968年9月4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14时44分13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3'00",东经102°11'00"。
  震级:3.6级。
  1969年5月18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23时31分18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2'00",东经101°16'00"。
  震级:3.1级。
  1974年5月17日玛曲西地震
  发震时间:20时18分44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3'00",东经101°03'00"。
  震级:4.5级。
  1974年9月23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22时51分02.4秒。
  震中位置:北纬33°45'00",东经102°26'00"。震源深度:20公里(宏观)。震级:5.6级。
  烈度:七度。
  地震情况:震中区位于玛曲东南约35公里格河的黄河两岸,呈北西向椭圆形,长15公里,宽7公里。人感上下颠簸,壶盖等物跳起,黄河沿岸崩塌,河岸斜坡上有长10米、宽2厘米的地裂缝。
  河曲马场、辖麦、曼日玛、姚尔卫等地老朽土墙有倒塌,屋顶烟囱少数倒塌。50%正规木架房门窗四角及砌体接合处产生细小裂缝,一般宽0.1一1厘米不等。
  碌曲、迭部、尔盖等地有震感。
  研究程度:此次地震发生后,原兰州地震大队曾派出人员赴震区进行现场考察,其考察结果写成地震调査报告。有关的地震灾害资料列入1979年内部出版的《甘肃地区地震资料年表》,1983年版《中国地震目录》及1985年版的 《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等著述中。
  1975年10月3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18时13分01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9'00",东经102°18'00"。
  震级:3.0级。
  1978年2月21日玛曲西地震
  发震时间:20时43分07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0'00",东经101°01'00"。
  震级:4.5级。
  1978年8月20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15时03分37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5'00",东经101°38'00"。
  震级:3.0级。
  1978年9月25日玛曲西地震
  发震时间:19时15分55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1'00",东经100°52'00"。
  震级:4.0级。
  1979年8月13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07时32分14秒。
  震中位置:北纬33°47'00",东经101°01'00"。
  震级:3.1级。1979年8月25日玛曲南地震
  发震时间:00时52分11秒。
  震中位置:北纬33°50'00",东经101°52'00"。震级:3.1级。
  1982年3月15日玛曲西地震
  发震时间:18时49分26.5秒。
  震中位置:北纬34°20'00",东经101°00'00"。震级:3.6级。
  1987年7月15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21时43分42.9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0'00",东经102°38'00"。震级:3.2级。
  1988年2月16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05时39分57.8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3'00",东经100°59'00"。震级:3.1级。
  1988年4月10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03时28分40.1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3'00",东经102°39'00"。震级:3.3级。
  1988年8月12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07时48分19秒。
  震中位置:北纬34°07'00",东经102°28'00"。震级:3.3级。
  1988年8月13日玛曲地震
  发震时间:17时53分52.5秒。
  震中位置:北纬34°10'00",东经102°33'00"。震级:3.2级。二、1970年〜1990年M<3地震简目第三节地震预测
  —、机构
  1974年6月18日,成立玛曲县革命委员会防震抗震领导小组,由县革委会副主任杨茂加任组长,线文海、王启元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县气象站院内,由气象站代办日常业务工作。
  1975年3月28日,县委重新调整了地震工作领导小组,由张克甲、陈有信、马喜祥、王启元、邹兴安、高耀清、王自强、康得荣、赵培文、曹清昌、张国正、胡良信、梁秀英、李志考等14人组成。张克甲任组长,陈有信、王启元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气象站,并由王启元兼任办公室主任,临时抽调工作人员5名,开展业务。当时工作条件艰苦,在气象站院内搭了三顶帐篷办公。1978年由县财政拨款,在现址修建7间办公室。
  二、地震预防
  1975年3月全省地震工作会议后,中共玛曲县委根据兰州地震大队和甘南州地震办公室关于全省、全州近期地震趋势及近年内有发生6级至6.5级地震的危险性等情况,部署了防震抗震工作。一是成立以中共玛曲县委常委、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张克甲为组长的防震抗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健全各级地震工作机构,加强党对地震工作的领导。二是大力宣传地震知识,利用有线广播、电影、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向广大职工、牧民、群众宣传地震知识。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使人们知道了什么是地震、地震前的前兆现象、怎样预防地震等地震知识,消除了人们对地震的恐惧感,安定了群众的情绪。三是认真贯彻“预测预报是手段是方法,防震抗震是关键是核心,事先预防减少伤亡和损失是目的”的地震工作方针,对全县防震抗震工作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将一些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居住区,对一些不坚固的房屋,做了维修加固,并就防震抗震中有关通讯联络、医疗救护、安全保卫及发震前防震讯号等具体事项作了安排和规定。同时全县开展了群测群防运动。由县财政拨款,购白帆布.33万米,为居家户每户缝制帐篷一顶。各乡、场均成立群测点,全县共建观测点11个,宏观哨12个,在预报和对应预报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大水、尼玛小学观测点对1976年8月16日至23日发生在四川松潘一一广武一带的7.2级强震提前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数据。在群测群防运动中,涌现出一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大水群测点的王治国,1977年9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群测群防地震工作经验交流会。1979年以后,各乡、场建立的群测点陆续自行撤销,名存实亡。到1990年底,县地震办公室共有房屋13间,工作人员11名。主要观测器材有B73测震仪一台,WT-500数字终端机一台,小“八一电台” 一部,15千瓦电台一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