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地理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55
颗粒名称: 第二卷 地理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2
页码: 131-152
摘要: 本文介绍玛曲县境内地质地貌、山脉、水系、泉湖泊溶洞滩地等地理情况。
关键词: 玛曲县 地理志

内容

第一章地质地貌
  第一节地 质
  玛曲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以中生界和晚生界为主,而且除侏罗系和白垩系外, 均有轻微变质。
  一、石炭〜二迭系
  分布于黄河北岸西倾山南麓,主要岩性为页岩、灰岩、砂岩等组成,与三 迭系呈断层接触。二、二迭系
  该地层在县内分为上下两部分展布,与上覆三迭系和侏罗系等地呈断层接触,它们均已轻微变质,二迭系属浅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建造,其岩性下部主要为砂岩、板岩、夹灰岩及中酸性火山岩。上部为灰岩夹砂岩、板岩,总厚度大于6600米。
  三、三迭系
  县内三迭系分下三迭系(T11)、中下三迭系(T2一2)、中上三迭系(T2一3)和上三迭系等各层,属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砂岩、硬砂岩、板岩夹灰岩和灰岩等,总厚度4861一5451米,与二迭系呈断层接触。
  四、侏罗系
  分布于积石山北麓黄河南岸,与三迭系呈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砂岩、板岩、夹砾岩、泥灰岩及煤线等。
  五、白垩系
  分布于积石山,呈小型湖盆状沉积不整合或超覆与老地层之上,厚度不大。主要岩性为棕红色、灰绿色、砂质泥岩、砂岩及砾岩等。
  六、第四系
  第四系地层区内出露的主要有上更新世的冲积〜洪积相亚砂土及砂砾卵石层,一般以砂砾卵石为主,总厚度大于100米。玛曲县黄河沿岸还有较老的地层分布。如中下更新统,它们多为泥质页岩或夹砂砾等。属于冰水相沉积物,厚度大于400米。
  积石山东麓黄河两侧之滩地内分布有近代全新沼泽相沉积物,主要为含泥或腐殖质的亚砂土和粉砂,分布于黄河高级阶地上。
  厚度一般不超过10米,其下部则为黄河冲积砂或砂砾卵石层,为第四系主要含水层,部分地带有泥炭层分布,厚度为2~5米。
  七、各类火成岩
  分布于积石山,为中生代中早期之侵入岩体。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黑云母花岗岩等,通常出露面积均很小。第二节地貌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地势高亢,地形地貌多样,由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最低海拔3300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的阿尼玛卿山(积石山)为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末期地壳隆起而成,西部诸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山峰乔木格日海拔4806米。绵亘于北部的西倾山,属西秦岭古生代褶皱带的组成部分,为上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隆起而成,山峰陡峻,海拔在4000米左右。中部地区分布着两大山系的山前丘陵,海拔3500一3800米之间。黄河自西部木西合乡入境,经南、东、北环绕县境西流,支流众多。大的支流主要有麦曲(黑河)、加曲、当庆曲、郎曲、贡曲、赛尔霞曲、曲合尔、西柯河(西曲)、俄尔瓦斯河等28条。黄河两岸阶地宽阔,地表平坦。形成许多水草丰茂的滩地。如俄后滩、贡赛尔喀木多滩(也称堪木日多滩)、万延滩、文保滩、乔科滩、卓格尼玛滩、扎西滩、西麦朵塘等成为全县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
  玛曲属高原地质结构,由于受内引力和外引力作用,构造十分复杂,但按地貌类型的不同特点,可分为西北部高山区、中南部丘陵区和河岸阶地三个大区。
  —、西北部高山区
  由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两大山系的主脉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县境西北部的木西合乡、欧拉乡、欧拉秀玛乡及尼玛乡。该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甚多,相对高差300〜800米,山大沟深,山谷相间,山峰基岩裸露,尖峭挺拔,以花岗岩、石灰岩为主,杂以灰色沙岩、黑灰色千枚岩等。其地形又可分三种。(1)高山陡坡:坡度在30°〜45°,表层为厚10〜50厘米的土壤覆盖,土层黑棕色,下为坡积碎石,底层为基岩。(2)高山流石滩,分布在山脊裸岩带下沿,在强烈寒冻和冰雪作用下,岩石崩解分化并随夏融雪水下滑堆积于坡地而成。(3)山间谷地:为山洪冲积物,土层厚30〜80厘米,山高谷深,沟水湍急,卵石杂以角砾遍布沟底,泉水多处露头。
  二、中南部丘陵区
  分布于阿尼玛卿山东南端和西倾山前山地带,因地壳褶皱及自然地貌不同可分为两种。(1)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阿万仓一一欧拉一线以东包括尼玛乡山前丘陵,东南部平缓,相对高差50-150米,坡度5°〜20°西北部梁峁山岭一般相对高差100〜250米,坡度15°〜25°;表层盖有厚薄不等的黄土母质,中层为坡积残积砂砾,由于当地土壤湿润,植被生长良好,原来的黄色土壤,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被半分解的有机物质染上了黑色,因此土类为山地黑土类。(2)山间滩地:分布于欧拉、阿万仓、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等地区的梁昴山丘之间,表层为山洪冲积物。厚60-80厘米,其下为细沙土。
  三、河岸阶地区
  分布于黄河沿岸,分为两级阶地,即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一级阶地分布于黄河沿岸,沙壤质土,通透性好,有机质积累少。河曲马场一一尼玛一一欧拉一线黄河沿岸,还零星分布着风积沙丘和风积黄土丘。二级阶地(老阶地)占地面积最大,特点是黄河冲积平原与山洪冲积扇相互重叠,交错分布。黄河冲积平原坡降2一5%,表层土壤厚度50一300厘米,黑土层60〜80厘米,下部为发育不明显的冲积黄土层,再下为卵石层。卵石层砾较小而均匀,一般直径在5〜10厘米左右,积角较不明显,表面光滑均与其它物质包闭,土层排水透水性较良好。山洪冲积扇分布于山前沟口,覆盖于黄河冲积平原之上,坡降5〜10%,表层土壤厚度20〜50厘米,下部为棱角明显的砾石层。砾石积角较为明显,石块较大一般直径在15厘米左右,有的直径达30厘米以上,砾石表面全部为白色的淀积薄膜所包闭,二级阶地较为明显,河床下切作用出现的冲积阶地受外力影响,土壤为麻沙土。
  第三节土壤
  玛曲县属于纯牧业的草原性土壤,其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受到该区的自然条件一一气候、植被、地形、成土母质、地下泉水等影响,全县由西向东可分为六个土类和十二个亚类:即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和暗棕壤。
  —、高山草甸土
  在县境内有3656207亩,占全县面积的25%。主要分布于欧拉秀玛、木西合、欧拉及阿万仓西部,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陡坡上,西倾山亦有少量分布。母质为残积坡积物,土体冻融交替,杂以冰渍沉积物,土壤剖面厚度30〜50米,通层含砾石,质地轻壤、沙壤为主。pH值6〜7.5,全氮量0.589〜0.623%,全磷量0.26〜0.27%,全钾含量2.07%,速效氮含量38.59ppm,速效磷15.5ppm,速效钾214ppm,高山草甸土有机质积累强;养分丰富。
  二、亚高山草甸土(黑粘土)
  面积50685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23%,分布在海拔3500〜4000米的山地,在阳坡为高山草甸土亚类,而在阴湿高寒山坡则为高山灌丛草甸土亚类。该两种土壤交错镶嵌,前者多分布在曼日玛、采日玛、齐哈玛地区及欧拉、阿万仓两乡的东部山地。后者多分布于木西合、欧拉、欧拉秀玛乡西部,在西倾山也有大面积分布,母质以坡积残积物为主,复以第四纪黄土母质,亚高山亚类土壤发育弱,土色棕黑,质地轻壤,有机质含量3.04〜13.31%,腐殖质层厚度15〜20厘米,pH值6一7.5,呈酸一中性,全氮含量0.17〜0.64%,全磷含量0.15〜0.26%,全钾含量1.9〜21%,速效氮20.63〜49.53ppm,速效磷3.0〜13.0ppm,速效钾70〜195ppm,土体厚度50〜80厘米。母质岩为半风化母岩,角砾和粗骨质土且多石灰淀积斑。
  三、草甸土
  面积371657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31%o草甸土受地下水季节性的浸蚀,草甸植被下发育一类水成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冲积平原及其支流的冲积扇上。海拔在3600米以下,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3米,母质为冲积物,质地粗细不一,层位变化较大,土壤剖面结构简单,由腐殖质或草根层及锈色斑纹层组成。腐殖质表层以黑色为主,靠近河边的沙质土色为淡色。下层颜色显著变浅,呈棕色,浅黄棕色,常见明显的沉积层理中下部多见铁猛锈斑或石灰淀积斑。由于母质的不同,有的有石灰反应,有的则无石灰反应。pH值5.5〜8.5,由微酸性到碱性。依照成土母质时间和土质、地形的不同可分为暗色草甸土、草甸土、浅色草甸土三个亚类。
  (一)暗邑草甸土
  分布于黄河冲积阶地的二级阶地和山前坡地上,由于黄河逐年下切,地下水位下降,有机质分解使土壤形成较厚的黑色母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11.11%,愈向下土色愈浅,直到黄沙岀现。剖面深度约1米,全氮含量0.5%,全磷含量0.24%,速效氮290.9ppm,速效磷15ppm,速效钾63ppm, 质地多轻壤,pH值5.6〜6.5。
  (二)草甸土
  分布于新老阶地过渡地带及山前冲积扇的边缘地带。土壤表层植被较密。草根层不太紧密,腐殖质层30〜50厘米,有机质含量6.92%,土色呈棕色或黄棕色,pH值6.4,土体剖面60一80厘米以下为冲积黄沙,全氮含量6.36%,全磷含量0.21%,全钾含量1.66%,速效氮30.01ppm,速效磷7.5ppm,速效钾323ppm。从速效养分看,特点是氮缺、磷少、钾丰富。在过渡层下部有铁猛斑,石灰反应很弱或无。只有尼玛、欧拉、欧拉秀玛乡有较强的石灰反应,pH值在7.8〜8.2。
  (三)浅邑草甸土面积447159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03%,分布于黄河沿岸的一级阶地上,发育在黄河沉积物上。在采日玛、卫当籽种场,河曲马场等面积较大,土壤形成时间短,基本没有形成草皮,土质沙壤,透水性好,地温较高,有机含量4.05%,pH值7〜7.9,土色浅灰,腐殖质层厚20〜30厘米,剖面中部有石灰斑,下部为黄沙,全氮含量0.2%,全磷含量0.25%,全钾含量1.40%;速效氮20.63ppm,速效磷13.0ppm,速效钾19.5ppm。
  四、沼泽土
  面积640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05%。主要分布在齐哈玛、采日玛、曼日玛三乡,阿万仓、河曲马场和尼玛乡也有分布,覆盖度45〜70%。发育在山间盆地,泉水涌岀地带的积水地上。母质为冲积淤积物。土壤水分常年处于饱和状态,植物残体在厌氧条件下几乎全部转化为泥炭。底土层中厌氧细菌使三氧化物还原成薄厚不等潜育层。剖面形态为表层有泥炭化不完全的植物残体,形成许多草丘,贮水极多,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下层为黑色泥炭层,并有铁猛斑,底土为灰蓝色或灰绿色潜育层。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45.8%,但没有条件分解转化。全氮含量1-42%,全磷含量0.46%,全钾含量1.41%,速效养分甚微,速效氮97.33ppm,速效磷5ppm,速效钾104ppm,而且泥炭层中愈深处速效养分越多。愈浅处越贫脊。潜育层中二氧化物对植物根部有毒害作用。齐哈玛、采日玛、曼日玛及阿万仓的沼泽土显酸性。pH值5.5〜6.5。尼玛乡和欧拉秀玛乡的零星沼泽地土显碱性,pH值8〜9。沼泽土按照有机质积累的不同阶段及剖面形态的差异可分:泥炭沼泽土,草甸化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淤泥沼泽土四个亚类。
  (一)草甸化沼泽土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使上层土壤通气条件改变。泥炭层有机质分解转化,速效养分增加。这类土壤主要分布于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的沼泽边缘。在阿尼玛卿山东端山间冲积扇也微有分布。
  (二)泥炭沼泽土
  地下水位高,表层形成丘墩,丘墩间长期积水,在苔草草根层下有20〜50厘米厚的泥炭层,以下则有潜育层岀现。通层显酸性,pH值5〜6,主要分布在阿万仓、齐哈玛和囊挤达河上游山间谷地。
  (三)腐殖质沼泽土
  由于河流下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热量的变化使沿积层几乎完全分解为腐殖质,或基本不形成泥炭层。在腐殖质层下即为潜育层。该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阿万仓的文保滩一带。(四)淤泥沼泽土主要分布在阿米欧拉滩和黑河三角洲地带。母质为湖相沉积淤积物,由于附近山岩,石灰岩裸露,泉水涌出,温度升高使溶水的CaHCO3中的CO2分离,大量CaCO3粉粒淀积下来,在沉积物中,大量蜗牛滋生,因而剖面通层有蜗牛壳。
  五、泥炭土
  面积88987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19%,主要分布在曼日玛、齐哈玛、采日玛三乡,阿万仓、河曲马场和尼玛乡也有分布,覆盖度45〜70%,泥炭土地形低洼,长期积水,植物有机质含量高达60〜68.8%,蓄水量极大,pH值5.3〜5.5,下层有30〜80厘米的泥水,再下为泥炭层,全氮含量1.5〜2.1%,碳氮比17:1,全磷含量0.05〜0.15%,全钾含量0.8〜1.10%,速效钾80〜200ppm。
  六、暗棕壤
  面积40647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66%,主要分布在欧拉、欧拉秀玛及阿尼玛卿山,海拔3800一4000米的深谷阴坡。成土母质为残积堆积物或水渍物。有机质含量8〜11%,全氮含量0.4〜0.6%,碳氮比12:1,全磷含量0.09〜0.10%,全钾含量2.0〜2.70%,速效钾150〜270ppm,速效磷5ppm,土壤呈酸性,pH值6,腐殖质层暗棕色,过渡层薄而多砾石。第二章山脉
  第一节西倾山
  西倾山位于玛曲县北部,属西秦岭古生代褶皱带的组成部分。为上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隆起而成,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呈南北走势,从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进入县境尼玛乡再向东、南延伸至碌曲县境内,山峰陡峻,峰顶南坡多为石崖,山坡陡峭,向阳,植被覆盖薄,大部分岩石裸露。北坡比较平缓潮湿,植被覆盖较厚,海拔一般在4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0〜800米。形成奇特的北部众多高山峡谷景观,并经初步勘探,西倾山脉已发现金、铁、钻等矿藏,尤其金的储量较丰。
  西倾山在县境北部的主要高峰有:哲格拉布肖4510米,郭尔莽梁3800〜4000米之间,巴列卜恰拉4045米,恰卜桑4237米,南木桑4454米,阿尼古拉4312米,日干3843米,直合玛尔3850米,忠克3903米等。
  第二节阿尼玛卿山(积石山)
  藏语称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本为昆仑山系中支,是古生代拗陷带在三迭纪末期地壳隆起而成,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北,东南延伸至玛曲县乔科滩终止,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位于黄河弯曲部内侧。自果洛州甘德县以东延伸进入玛曲县境内,蜿蜒于欧拉秀玛、欧拉、曼日玛、采日玛、木西合、阿万仓等乡境。高峰皆耸峙嶙峋,岩石裸露,半山坡以下平缓坦荡,多系起伏丘陵地带,沟谷较多,水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阿尼玛卿山自古就被藏族群众视为雪域青藏六大神山之一,是玛卿神栖息之地。据说古时玛卿是一位滥杀无辜的凶神恶煞,后来皈依佛门成为佛教的保护神,也成为藏区一位威名赫赫的地方神而闻名全藏区,佛教经典中多有其名出现。阿尼玛卿山在玛曲县境内构成主要山峰有:欧拉乡境内乔木格日4806米,洒日4709米,扎西拉则3892米;欧拉秀玛乡境内直合干木4214米,直合东尔4286米,卡尔吉日德木4084米,当日4633米;木西合乡境内秋龙4789米,措隆杂甲4648米,果尔杂4664米,高玛4530米,交宗日尚4737米;阿万仓乡境内拉日玛4500米,哈日4335米,沃体吉日3863米,沃特4495米,纳合寿日吉4072米,忠木洛3687米;曼日玛乡境内扎布拉3727米,塔玛尔3900米,道合尔拉布则3709米,嘎伊3572米,香尔岗3618米,周迪3469米,色瑞拉布顶3612米,卫当3516米;采日玛乡境内欧吾木4024米,协合尔3703米,也尔莫3780米,刚兰木孜合锐3593米, 吉朗3549米。
  乔木格日,位于玛曲县城以西欧拉乡,为阿尼玛卿山脉在玛曲县的最高峰,海拔4806米,相对高差1506米,山峰陡峻,岩石裸露。虽在炎热的夏季,山顶仍有积雪出现。山腰多灌木,山麓比较平缓,植被覆盖厚,山上有多种稀有野生动物,比如:麝、鹿、狗熊、雪豹、雪鸡、石羊等。第三章水系
  第一节黄河
  黄河,藏语称“玛曲”,因流经藏区六大神山之一,安多地区唯一最大的神山一一玛卿而得名。黄河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县境,由西向东南流,经木西合、阿万仓、齐哈玛三乡,在采日玛又向东流,汇入白河后折而向北,经曼日玛乡后汇黑河转而西流,经尼玛、欧拉、欧拉秀玛三乡,从泽曲汇流处再返青海黄南州境内。形成天下黄河第一弯。流程全长433公里,流域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平均流量55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40亿立方米,年入境水量137.00亿立方米,年出境水量164.10亿立方米,河床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为沙质,河中多沙洲,杂生稠密灌丛,两岸多为平坦开阔地。河面最宽处为350米,最窄处亦有80米。平均流速1.2〜1.5米/秒。平均水深3米左右,初冰期一般在11月10日,封冻期在每年12月5~7日,融冰期3月10日,冰层最大厚度60厘米,水温最高11C℃,最低9C℃,疏沙量每平方公里42吨。由于干流所经河曲草原地势平坦,落差不大,黄河流速缓慢。
  黄河干流从玛曲县木西合乡木拉以西入境后,沿阿尼玛卿山南麓向东蜿蜒迂迴。此处河岸纵坡较小,河水主流水弦左右移动频繁,流速缓慢。这段河面宽150一300,平均水深2米,平均流速1.8米/秒。黄河在华尔庆山附近,冲出狭窄的木西合沟,流入宽阔的阿万仓乡贡赛尔和俄后滩草原之间,此处地势平坦,河岸极低,河水落差最小,水流渲泄不畅,形成许多河汉、水潭和沼泽湿地。河水从县阿孜畜牧试验站开始东南流至齐哈玛,由于欧木山和俄代山余脉逐渐收拢,河岸窄狭,这段河面宽150〜200米,平均水深2米,平均流速1.5米/秒。沿岸灌木丛生,稠密茂盛,形成连片灌木林。黄河进入采日玛乡东南后,由于受松潘高原的阻挡,一路东南而下的河水,转而平缓东流,在万延滩形成大片沼泽地。黄河东流至四川省红原县白河入口处,受岷山山脉和西倾山山脉的影响,折而北流,形成文保滩、乔科滩大沼泽地。这段河面较宽,一般在200一350米之间;流速缓慢,平均流速1米/秒左右;水深2米左右。沿岸由于环境不断恶化,沙丘遍布。黄河在“玛麦哲木道”汇麦曲后转而西流,据尼玛水文站统计,黄河在尼玛站附近,枯水期河面宽287米,水深1.2米,流速0.80米/秒;常水期河宽300米,水深1.74米,流速0.88米;洪水期河宽330米,水深4.50米,流速1.60米/秒。黄河途经尼玛、欧拉、欧拉秀玛乡境,最后在欧拉秀玛北阿格托之地出境进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这段河床呈北高南低状,北岸均为陡山肖的石崖和砾石,南岸稍显平缓,沙丘密布,间或有杂草灌丛分布,草场沙化严重;河心多沙洲,其间河柳丛生。河宽150〜350米之间,水深2〜3米,流速1.2米/秒。
  玛曲县尼玛乡水文站黄河水文表第二节黄河支流
  玛曲县境内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较大的有28条,较小的二、三级支流有300余条,年自产水27.10亿立方米。由于补充黄河水量较巨,玛曲县被誉为黄河的“蓄水池”。
  县境的黄河支流,除麦曲发源于岷山山脉,加曲河、吉柯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外,一般均发源于西倾山南麓,阿尼玛卿山南北两麓及欧木山一带。发源于西倾山南麓的有俄尔瓦斯河、瓦日呼曲等;发源于阿尼玛卿山(积石山)南麓的有:厲绕曲、交藏曲、当莫河、张莫河、塔玛河、赛尔曲、贡曲、头道河、三道河等;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的有:曲合尔河、哇合尔河、达尔钦河、安茂河、克琼河、克庆河、当庆河、当强河、西曲(西柯河);发源于欧木山的河流有:东加河、耀达尔曲、郎曲、斗隆河、那合达曲等。其流域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主河道,河床与河岸几乎等高,流水漫溢,遇有低洼地带,滞潴停聚,加之河道为泥沙型,造成严重漫滤,成为沼泽地。其中曼日玛乡郎曲和河曲马场附近的那合达曲、阿万仓附近的赛尔曲与贡曲汇流处上下全为沼泽,有些河有源而无形,流进平衍的草滩后,不见踪迹;有些则变为季节性河,夏秋流水,冬春干涸。
  一、麦曲(黑河)
  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南的麦洼区,其流域多为宽阔平坦的草地,河道无定,沼泽遍布,河水平缓,流速很慢,河湾一个接一个,自泽休以北成为两省之界河。流经幕俄藏滩、宗格尔滩进入玛曲县卓格尼玛麦朵合滩,在玛麦哲木道与黄河汇流。全长150余公里,在玛曲县境内约30余公里,洪水期河宽150米,最窄55米,水深3.7米,流速1.5米/秒;枯水期河宽55米,深2.5米,尼玛乡附近深1.5一2.3米。两岸及河底均为泥砂或卵石结构,河两岸陡山肖,不易攀登。
  二、西曲(西柯河)
  位于欧拉秀玛乡境内。有二源,正源喀尔科沟曼曲河发源于甘青交界之西岗周(又名曼曲卡);另一源瓦郎达尔宗木发源于达吾儿麦仓。源头很多,地下水自草山脚下砾岩坡头汹汹涌出,汇成大河,河水清冽,计有支流十六条,均产沙金。西曲自西向东流,在敦红附近汇入黄河。河宽15〜20米,深近1米,流速1.5米/秒,全长64.8公里,落差1441米,多年来平均径流量6立方米/秒。喀尔科河,以沟口有一古城堡遗址而得名。河长34.2公里,落差840米,平均流量2.03立方米/秒,河底卵石,两岸有灌木丛,地形比较复杂,西曲是玛曲境内黄河支流中流域面积、长度、落差、水量、电能资源量都属第一的一条河。
  三、郎曲
  位于曼日玛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东麓济姆龙卡山南北和欧木山北麓,支流众多,流经乔科滩大沼泽地带,至郎曲绒仓注入黄河。全长60余公里,两岸及河底为泥沙,河宽13米,水深1.5米。
  四、加曲
  发源于四川省阿坝县麦尔玛以南,全长75公里,在玛曲县齐哈玛乡境内流程15公里。两岸为平坦草原,河床系细沙,河宽30〜40米,水深1.5-2米,流速约1米/秒。
  五、吉柯河
  发源于齐哈玛境内的阿蒙沟,全长26公里,于齐哈玛乡哇尔义东汇入黄河。吉柯河流经地域多沼泽地,水流较平缓,落差540米,河宽15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1.27立方米/秒。
  六、贡曲、赛尔霞曲
  均发源于阿尼玛卿南麓,两条河呈平行状由西北向阿万仓乡政府东南汇流,流经贡赛尔喀木道沼泽草原,于纳格尔附近注入黄河。其中贡曲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南麓的曹龙尼阿、瓦日乎公玛、瓦日合道恰洛、翟木去乎、喀阿蒙格拉则、莫热卡、亦龙贡喀、诺尔济等山,全长28公里,落差560米,洪水期水深1.5米,常水期0.8米,枯水期0.6米,流速1.5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立方米/秒。两岸及河底全为泥沙;赛尔霞曲发源于曲果坚、劳尔都等山沟,全长26公里,落差800米,枯水期河宽10米左右,水深1.2米,平均流速1.8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8立方米/秒。两河汇流后的沼泽段称贡赛尔喀木道,其水文资料均并入贡曲之内。七、俄代河(也译称沃特河)
  发源于阿万仓南部的俄代山北麓,流经俄后滩分东西两支于贡赛尔喀木道附近对岸汇入黄河,全长23.6公里。俄代河是黄河在玛曲境内的支流中流速最慢,落差较小的一条。河面宽窄不一,水流漫溢,流速每秒不足1米,落差仅42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立方米/秒。
  八、那合达曲
  发源于欧拉、曼日玛乡隆尔诺、也隆、莫日、隆査、麦拉等地,主要流经河曲马场牧地,由大小13条支流汇成,在马场四队附近东流汇入黄河。主河道长26.5公里,落差800米左右,常水期平均河宽15米,水深1〜1.5米,平均流速1.2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7立方米/秒。
  九、噶绕曲
  位于木西合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南麓堆麻儿和当贝扎马儿,南流至叶合琼注入黄河,全长38.4公里。洪水期河宽20米,水深0.8米;常水期河宽10米,水深0.5米。河段落差55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88立方米/秒。河底卵石,两岸为石沙。
  十、曲合尔河
  位于欧拉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加肉瑞玛地方,有六源,自玛曲县最高的乔木格日山左侧汇合,澎湃流岀,在玛牙地方注入黄河,全长30.6公里,落差102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55立方米/秒,水面宽度洪水期30〜60米,常水期12米,枯水期6米左右;洪水期水深1米,常水期0.5米,枯水期0.3米;河床为卵石,河两岸较高,生长有灌木丛。
  十一、当庆曲
  位于欧拉秀玛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张藏山麓周围,在当日(海螺山)左侧流过,至当切哲更注入黄河,全长32.6公里,水面宽度洪水期22~30米,常水和枯水期为3〜5米,水深0.3米。河段落差870米,多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河床卵石晶莹,河岸高,灌木葱茏。第四章泉湖泊溶洞滩地
  第一节泉
  玛曲县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境内泉、湖泊、溶洞、各类滩地分布较广,较著名的泉有大水泉、察干曼曲泉、河曲马场喷泉、当强药水泉等。
  —、大水泉
  位于玛曲县城东19公里处砂山东南侧,泉呈一漏斗状水池,深约0.4米,底部有泉眼十余口,汩汩喷涌,出水量大,流出顿成一河,其水甘甜清冽,碧澄透明,向南流入大水虹鱒鱼繁育池中,再南流注入麦曲(黑河)。终年不封冻,水温一般保持9~14℃。
  二、察干曼曲
  位于县城以东郎(木寺)玛(曲)公路10多公里以南察干拉卜则山下。曼曲系藏语,意为药水泉;察干系蒙语,意为白色。因泉被直径约60米,宽约40米的椭圆白土所围,而且能治肠、胃、皮肤等疾病而得名,是甘、青、川交界著名的药水泉之一。
  三、河曲马场喷泉(也称南木强曲郭)
  位于河曲马场西南皋维隆瓦沟,遇人大喊或相当声波振动,泉自动向外喷水,原喷水1.5米左右,现有所减弱,能喷0.35米左右。
  四、当强药水泉
  位于玛曲县城以西72公里的当强沟口与黄河汇合的狭谷处,泉水白色,具有很浓的臭鸡蛋味,泉底沙质,泉深0.10米,从乱石堆中汩汩流出。四周有淤泥,周围沙棘稠密,柳树郁郁。泉水能治肠胃病及皮肤病,每年有无数的藏族牧民、僧侣,从邻近地区或远道前来沐浴和饮用,据欧拉牧民传说,“第五世嘉木样去拉萨时,途经此地并在此逗留居住时发现此泉,并亲自制一木勺置于泉边,供前去治病的人使用”。第二节湖泊
  一、当庆湖
  位于玛曲县城以西100余公里处的当庆沟内,湖面约25万平方米,四周环山,呈“V”字形,湖底石质,湖水清澈见底,枯水期水深2米,水盛时深3米,长期不枯不溢,湖旁灌木茂密,高山柳郁郁葱葱。湖内盛产黄鱼。当地群众视为圣湖,每年夏季虔诚的佛教徒和游人前来这里朝拜和旅游,以感悟观赏其美妙的胜景。
  二、欧拉克琼湖
  位于县城以西约50公里的欧拉乡政府东百米处克琼河西侧,湖面形似“L”形,湖底泥质,水深2〜3米。湖水自东、南、西环绕北流注入黄河。据当地牧民传说,湖内藏有许多奇珍异宝等。
  三、曲合尔龙措
  又称曲合尔湖,位于玛曲县城以西70公里,曲合尔沟与哇合尔沟顶交界的山坳里,湖面海拔4500米以上,南北长800米,东西宽约600米,呈椭圆形,湖底石质。据初步测试,湖深15米左右,湖水清澈透明,冰凉异常。由于受南、西、北三面山峰的阻挡,湖水从东面溢流而下注入哇合尔河谷。据1993年县志办考察人员目击,湖边沿因湖水长年荡涤,多处岀现鉄状金片,有待地质部门进一步勘测。
  四、古拉措隆
  位于玛曲县尼玛乡以北的阿尼古拉山深谷中,海拔4300米左右,长约60米,宽约20米,呈长条形,湖底石质,湖水清而透明,长年不枯不溢。是卓格尼玛部落的神湖。
  第三节溶洞
  玛曲县境内峰峦叠嶂,地形复杂,地质年代久远,形成了多处溶洞和天然洞穴,有些洞穴有古代人类居住的痕迹,有些由于名僧大德曾经面壁苦修而成为佛教名胜,有些洞穴则成为牧民放牧时避风躲雨之地。
  —、一号曼康石洞
  在尼玛乡西北,坐北向南天然形成。洞宽5.4米,长19米,高1.8米,面积103平方米,洞顶石头,多产钟乳,藏医采之用于入药治病。
  二、二号曼康石洞
  位于尼玛乡西北,天然形成长3.2米,宽10.3米,高1.8米,面积30平方米,洞顶岩石,产钟乳,藏医采之用于入药治病。
  三、中格卡垫布山洞
  位于尼玛乡东北,洞长3.2米,宽10.3米,高2.3米,洞顶石质,自然形成洞口一个。
  四、热通知合石洞
  位于尼玛乡东北龙日布山上,洞长7米,宽8.1米,高3米,洞顶石质,洞口一个,自然形成。
  五、桃头石洞
  位于木西合乡西北,洞长5米,宽5米,高3米,洞顶为风化石,洞口一个。
  六、纳卡石洞
  位于木西合乡西北,洞长9米,宽2.75米,高3米,洞顶风化石。面积25平方米,天然形成。
  七、曲合尔沟石洞
  位于欧拉乡以西,天然形成,长5米,宽5米,高4米,面积14平方米,洞顶为风化石,洞口一个。
  八、宗喀沙土洞
  位于欧拉乡以西20公里的宗喀沟口与黄河岸100米处,洞坐西向东长4米,宽6.5米,高2.3米,洞口椭圆形,洞口离地面2米,洞顶沙土,洞顶有一斜自然窗口,洞内有烟熏火燎的颜色,洞口前沙棘、柏树、柳树茂密,沟底有清水流出,每年有数百群众僧侣前来朝拜,群众僧侣在洞内放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泥佛像和哈达。据传说,为夏河拉卜楞寺院嘉仓活佛修行之地。
  第四节滩地
  玛曲县境内,由于黄河冲积平原与山洪冲积扇相互重叠交错,形成黄河两岸宽阔滩地。如俄后滩、贡赛尔喀木道滩、万延滩、文保滩、乔科滩、德务滩、卓格尼玛滩、扎西滩、西麦朵合塘等,地表平坦,牧草种类丰富,产草量高而质优,土壤覆盖度高,成层性好,一般为草甸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适中,具备有发展人工草地的优良条件和潜力,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是河曲马、耗牛、藏系绵羊抓膘育肥的良好草场。
  一、俄后滩
  位于玛曲县阿万仓乡黄河以南,西、南、北与青海省久治县相连,东南与四川省阿坝县求吉玛乡接壤。海拔3400一3700米之间,为黄河二级阶地,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产草量高,植被主要以莎草科、乔本科、豆科、龙胆科等植物为主,是阿万仓沃特村委会的主要草牧场。
  二、贡赛尔喀木道滩
  又称堪木日多滩,位于玛曲县阿万仓乡境内,海拔3400一3700米之间,是黄河北岸的老阶地,河岸极低,河水渲泄不畅,牧草种类丰富,覆盖度高,黑土层厚60〜80厘米,黑土层以下为砂砾石,由于受黄河和贡曲、赛尔霞曲长期渲泄的影响,形成水潭和多沼泽地,是阿万仓乡的主要草场之一。
  三、万延滩
  位于采日玛乡境内,东、北与文保滩、乔科滩相接,南与四川省阿坝县隔黄河相望。海拔在3400一3700米之间,相对高差小,坡缓谷宽,属沼泽草场或沼泽化草甸草场,是由于地下水渲泄不畅而形成的,面积大,水草丰饶,是采日玛乡的主要草场之一。
  四、文保滩
  位于采日玛乡境内,东北与乔科滩相连,西南与万延滩接壤,是黄河一级阶地,海拔在3400一3650米之间,土壤形成时间短,土质沙壤,透水性好,土色浅灰,植被覆盖度较薄,植物生长良好。主要以莎草科植物为主,还有部分滩地在娘达曲及黄河的影响下,形成沼泽地,因此,文保滩是四季草场,也是采日玛乡主要草场之一。五、乔科滩
  也称为乔科大沼泽地,位于县境东南部,曼日玛、采日玛乡境内,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3.6%,地形主要由黄河阶地,丘间盆地、宽谷滩地及黄河古道组成,海拔在3400-3700米之间,相对高差小,坡缓谷宽,绝大部分滩为沼泽草场或沼泽化草甸草场,是由于地下潜水长年累月渲泄不畅而形成的,面积大而集中连片、土质肥沃、水草丰腴、富含营养,是牧人理想的冬春牧场,也是河曲马的盛产地。
  六、德务滩
  位于黄河西流段东端南岸,东南靠近黄河的广大草场,现属河曲马场,是河曲马的主要放牧地。滩地高低不平,海拔在3400-3700米之间,部分滩地形成沼泽或小湖泊,土壤为泥炭土,植被覆盖良好,植物有机质含量高,适口性好,是河曲马主要的繁育地之一。
  七、扎西滩
  位于欧拉乡境内,是黄河冲积滩地,地表平坦宽阔,古名欧拉滩,其面积600余平方公里。海拔在3400〜3700米之间。主要植被以莎草科、禾本科、蓼科等植物为主。土壤为草甸土,土层0.5米左右,下为卵石、砂岩,溪流较少,是欧拉羊的天然放牧地。
  八、卓格尼玛滩
  又称卓格尼玛麦朵塘,位于玛曲县城东端,东接幕俄藏滩,南接黄河与黑河,西接玛曲县城,北接西倾山,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海拔在3400一3700米之间。地形平坦,土壤为草甸土,牧草茂盛覆盖好,是尼玛乡主要的放牧地。
  九、西麦朵合塘
  也称西麦朵合滩,位于欧拉秀玛乡所在地,阿尼玛卿山北麓,西接西柯河地区,北接西流段黄河,为黄河一级阶地,地表平坦,海拔在3400〜3600米之间,是欧拉秀玛乡的主要牧地之一。由于该地雪山高耸,绿草如茵,河水似带,鲜花似锦,素有“花海之洋”的美称,是历代活佛、高僧、土官、头人夏季避暑之所。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