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43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4.2
页数: 7
页码: 79-85
摘要: 玛曲县建县虽然仅有36年,但历史悠久。古为羌区析支河流域。《后汉书》记载:西周穆王时,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获四鹿。《安多政教史》、《西藏王统记》亦称:占据高原三峰者藏族六大姓之一,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 (党项羌)卬迷所属玛柯(河曲)部繁衍于此。
关键词: 玛曲县 地方史志

内容

(一)
  玛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交接地区,黄河第一弯曲部,地处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之间,东北以西倾山为界与本州碌曲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邻,西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毗连,北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全县辖8个牧业乡,36个村民委员会,232个村民小组,以及县属阿孜畜牧试验站、西柯河大鹿场、州属河曲马场、玛曲渔场和兰州军区后勤部甘南牧场。全县总面积为10190.80平方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0公里,南北最大约158公里。全县有人口30314人,其中男15237人,女15077人。非农业人口3983人。藏族27242人,占总人口的89.87%;汉族2435人,占总人口的8.03%;回族585人,占总人口的1.93%;其他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等,共有52人,仅占总人口的0.17%。全县人均占有草场424.89亩(农业人口实际平均占有489.16亩),人口密度3.16人/平方公里。
  黄河从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县境木西合乡,经西、南、东环绕而北流,再折而向西进入青海省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形成了著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干流流经全县8乡,流程433公里。入境流量137.00亿立方米/年,出境水量164.10亿立方米/年。由于著名的昆仑山系之阿尼玛卿雪山 (积石山),从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西秦岭山系之西倾山从北向南绵延进入县境北部,形成了玛曲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的地势。最低海拔3300米,西、北部诸峰均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乔木格日为4806米,相对高差1506米,峰巅嵯峨起伏,重峦峭拔,沟壑纵横,河流湍急。县境中部,分布着两大山系的山前丘陵,海拔在3500〜3800米之间,东南为黄河二级阶地,地表平坦,水草丰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气候属明显的高原大陆性高寒湿润气候区,高寒多风雨(雪),无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二季之别。冷季长达314天,漫长而寒冷。暖季51天,短暂而温和。且雨水高度集中,日照充足,辐射强烈。无霜期极短,平均只有19天,最长37天,最短2天。全年基本有霜冻出现,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年平均气温1.2°C。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10.8°C;1月最低,平均气温一9.4°C。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侧水气通道上,加之海拔高,地势高峻,地形雨较多,年平均降雨量611.9毫米。全年降水日为151天,最多年份173天,最少113天。其中以夏季最多,平均为332.9毫米,秋季次之,平均为155.5毫米。牧草生长期190天。年平均日照2531.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牧草生长期平均日照5.5〜6.8小时。
  (二)
  玛曲县建县虽然仅有36年,但历史悠久。古为羌区析支河流域。《后汉书》记载:西周穆王时,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获四白鹿。《安多政教史》、《西藏王统记》亦称:占据高原三峰者藏族六大姓之一,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 (党项羌)卬迷所属玛柯(河曲)部繁衍于此。春秋战国时,董氏后裔已发展成许多部落。秦时仍属董氏控制。汉时岭王国天子(自称)属地,按姓氏仍属董,按地区属滇零之“钟存部”。三国时,河曲之地属迷唐羌分支和夷之地。晋、南北朝时,黄河首曲属党项弥药地区。隋时大部属河源郡。唐时为吐蕃将军悉参(节度使)多弥卫(卫府设在河曲)属同恰(州)九州六部之一的玛柯董氏(党项遗部)。宋时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地区。元时为吐蕃等处宣慰司之脱思麻路,此地仍称岭地。明朝时,除卓格尼玛属陕西都司洮州卫外,其余岭地均属朵甘都司赞善王分地的巴西诸部。清时属蒙古厄鲁特部。1723年发生“罗卜藏丹津叛清事件”后,属清朝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1777年夏河拉卜楞寺院在河曲组成第一个流官制部落——欧拉部落。1898年河曲南北尽归拉卜楞管辖。1928年属甘肃省夏河县,但其政令唯有通过拉卜楞寺院才能在河曲各部施行。1949年9月18日夏河解放以后,为夏河县第七区。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正式进入黄河第一湾曲部开展工作,同年9月改为玛曲工委和玛曲行政委员会。1955年6月,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县。因玛曲县政府所在地面临黄河,而黄河藏语称为“玛曲”而得名,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1959年1月1日,玛曲、碌曲合并,称洮江县。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玛曲、碌曲两县建置至今。
  (三)
  玛曲虽然处地偏僻,但与时代息息相关。早期成为反对宁海(青海)军军阀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共甘肃地下党最早在甘南藏区活动的重要之地,同时又是红军经过甘南的地区之一。
  1916年5月,夏河拉卜楞寺院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秀圆寂,引起派系争斗,给垂涎拉卜楞藏区已久的宁海(青海)军军阀以借口,于是,拉卜楞寺教区于1917年被宁海军侵占,为此,拉卜楞寺所属附近部落进行了顽强的抗击,因之宁海军屠杀拉卜楞藏区人民的暴行更为惨烈。1925年4月25日,玛曲欧拉、尼玛两部落民兵,响应以第五世嘉木样之父黄位中为主的反击宁海军马麒、马麟军阀司令部调遣,与夏河所属各部民兵一道,分两路进攻拉卜楞和迎击由甘加滩方向宁海军增援的战斗。欧拉、尼玛部落民兵参加了甘加滩连续三天的抗击战斗。欧拉民兵奋勇当先,将马步芳所部冲杀追散,马步芳落荒而逃,最后窜入甘加滩东八角城一个土洞中,整整躲藏了三天也不敢出来,因此赢得了 “枪中博拉,人中欧拉”的美誉(“博拉枪”为二、三十年代牧民最喜欢的枪, 实为“七•六二”步枪)。但这次战斗,由于其它部落内部出现混乱,给马军以可乘之机,致使围攻拉卜楞一路的各部民兵,功败垂成。同年8月,“反马”司令部再次调动果洛、唐昆十二部落、阿坝六寨、三乔科六部、木拉、西合强等部落集结在桑科滩,准备再次反攻拉卜楞,此举导致数省震动,引起北洋政府的过问,命令兰州当局派员调解。因此,拉卜楞藏兵集结在无险可守的桑科滩上,等待兰州大员前来调解,致使军阀马麒伺机而动,于8月26日黎明,将熟睡中的藏兵分割包围,然而玛曲各部的民兵,依然奋勇拼杀,其中一欧拉民兵几乎将军阀马麒之弟马麟抓获,但受活捉的命令,致使马麟逃遁,欧拉民兵被枪打死。通过以上两役,各部民兵损失惨重,仅玛曲各部民兵死、伤200余人, 其中5名部落头人战死。为此,突围后的玛曲各部民兵,只好保护第五世嘉木样•罗桑嘉样益西丹贝坚参撤往欧拉。
  1926年夏,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成员宣侠父,应五世嘉木样之父黄位中和其兄黄正清的邀请,前来玛曲调査“拉卜楞事件”,借以宣传革命,在他的劝导和帮助下,黄位中召集方圆200余公里内的230余名部落头人,在欧拉扎西滩召开会议,号召“团结起来,自求生存”,并组织成立了 “甘、青藏民大同盟”,推选黄位中为盟主,并起草了《宣言》,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甘、青藏民内部的凝聚力,为驱逐宁海军撤出拉卜楞寺教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翌年4月,宁海军终于撤出拉卜楞,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甘南藏区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藏民族反抗地方军阀压迫、剥削的正义斗争而彪炳史册。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玛曲各部落人民,响应第五世嘉木样和夏河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的号召,卖牛卖羊,进行捐款,与拉卜楞寺院所辖各部落一起,向国民政府捐献飞机30架,做出了祖国大家庭一员应有的贡献。
  (四)
  玛曲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畜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草场广袤,从汉代起就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著称,是甘肃省的重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草场植被良好,牧草丰茂,草场类型属川西藏东高原灌丛草甸区,为亚洲最大最好的优良牧场。有47科413种牧草,其中优等牧草13种,良等牧草44种,中等牧草68种。植物药材资源更为丰富,已知的野生药用植物39科151种,遍及全县。著名的有:冬虫夏草、贝母、红景天、烈香杜鹃、青海杜鹃、裂叶羌活、水母雪莲花、唐古特大黄、甘青乌头、裸蕊乌头、绿绒蒿、多花黄芪、多枝黄芪、狼毒、麻花艽、独一味等。其中冬虫夏草尤为名贵。同时,由于地形复杂、多样,栖息着雪豹、马鹿、麝、白唇鹿、梅花鹿 (饲养)、棕熊、猞猁、水獭、黑颈鹤、天鹅、雪鸡、蓝马鸡、藏原羚、旱獭等名贵动物。
  玛曲境内河流纵横,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据初步统计年自产地表水27.1亿立方米,地下水9.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8957千瓦,可建12座水电站。由于受阿尼玛卿山(积石山)和西倾山的大气环流影响,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风速2.4米/秒。全年风速大于3米/秒的日数116.7天,最多年份171天。全年风速大于17米/秒的日数平均为57.8天,年最多可达140天,最少14天,可利用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且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数2531.9小时,最多为2785.5小时,最少2322.5小时。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玛曲县由于地处黄河首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黄河之水天上来”,雪山连绵,草原广袤的高原风光雄奇壮丽,藏传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羌族文化丰富多采,素有“神秘的羌海”、“民族迁徙的走廊”和“卓格岭地”之称,据 《格萨尔王传》记载,英雄的格萨尔大王就出生在包括玛曲在内的被称之为“玛域”的地方;古迹众多,境内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寺院12座,以及吐谷浑时期的岩画、清代的藏文雕刻、自然形成的嘛呢石、嘛呢石堆、修佛洞、经幡飘动的神山、原始的天葬场、岭王国天子(汉)珊瑚城、荼城,唐吐蕃时期黄河桥遗址、墓葬,通过境内连接“唐蕃大道”的吐谷浑古道等,是民族文化研究和旅游探险、观光、写生的一块宝地。
  玛曲还是“河曲马”、“欧拉羊”的中心产区,藏族先民们早在三千年前,就驯养了野牛、野马、野羊,并在漫长的过程中培育了全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以其体格高大,适应性强,挽乘兼用,素能爬高山,善走水草地而著称。“欧拉羊”也以其体格高大,被毛粗长,耐寒膘肥,肉质良好,生长快,产肉率高而著称。
  玛曲又是渔业资源较丰富的县,433公里黄河干流段及黑河、沼泽河有丰富的冷水性鱼类,是捕鱼的天然河段。1978年玛曲渔场成功地培育了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名贵鱼种“虹鳄鱼”,一跃成为甘肃省虹鱒鱼养殖基地。
  金矿作为玛曲又一大支柱产业,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矿区面积大,蕴藏量丰富,具有可开发周期长的特点,成为玛曲又一大优势。此外,县内分布着铁、铜、锡、钼等金属矿。非金属主要有泥炭,总储量为1.6亿吨以上。
  (五)
  解放前,玛曲的广大藏族人民生活在半封建、半奴隶制的社会之中,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被士官头人、寺院活佛占有,广大藏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苦难深重的生活。据解放初的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只占人口总数10%的士官头人, 却占有60%以上的牲畜。
  1955年6月玛曲正式建县后,党和人民政府在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的政策,使畜牧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各类牲畜存栏从1949年的24.08万头(只、匹),发展到1957年的38.83万头(只、匹),比1949年增长了61.25%。同时,其它各项事业也从无到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玛曲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使玛曲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欣欣向荣的崭新的畜牧业县屹立在甘肃西南部的黄河首曲。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牲畜存栏61.82万头(只、匹),年出栏各类牲畜13.58万头(只、匹),出栏率达到21.96%。完成商品畜9.92万头(只、匹),商品率为16.04%。产肉量5132吨,产奶量16150吨,羊毛165吨,牛羊皮11.64万张。牧业总产值2936.2万元,副业产值55万元,牧民年人均收入748元。野生中药材年收购总量169.6吨,总值9.53万元。渔业黄河捕捞量为100吨,养殖引进北美的虹鱒鱼年产44.35吨,产值60.46万元。
  玛曲的工业从1962年组建第一个集体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0年底,全县有全民集体企业10家,工业产值达486万元,有固定资产784.7万元,职工247人。乡镇企业有13家,有固定资产345.9万元,职工337人,产值330万元,主要从事加工和经营干酪素、肉骨粉、毛毯、毛毡、罐头、农机修理、运输、建材、皮革加工、商业、饮食服务等。
  交通运输事业迅速发展。1956年连接县城与国道213线的第一条公路修通后,结束了玛曲无公路的历史。截至1990年,县城有2条公路与国道213线贯通,同时玛曲黄河大桥、齐哈玛黄河吊桥,将全县南北8乡连成一片;公路总长为66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并就近南可到四川阿坝,西可通青海果洛。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较快。从1956年建县初期的一台报话机,发展到1990年底,除欧拉秀玛乡用一台报话机联系,尼玛乡归县邮电局外,其余6个乡都设有邮电所,长途电话、电报可通全国各地。县城设有邮电局,电话总机容量为330门。
  商贸供销事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截至1990年底,全县商业网点达到332个,从业人员725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998万元,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85.2万元,国内纯销售1191.3万元,国内纯购进为536.7万元。
  财政金融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不断增长。截至1990年底,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1.2万元;金融机构达到10个,年营业额为156.18万元, 个人存款总数为776万元,人均储蓄256元。
  文化广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1990年底,全县拥有县级文化馆1个, 乡级文化站4处,有可容纳千人的影剧院1座,有民族说唱队1个,业余弹唱闻名甘青川,甚至西藏。县内有广播站1个,电视差转台1处,卫星地面接收站6处,拥有电视接收器495台,其中彩电225台,收录机4580台,放像机36台。县城设有新华书店,年图书发行量6.85万册。
  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引人注目。从1956年建立第一所帐篷小学开始,玛曲的民族教育,逐步走上正轨,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教育方面搞“一刀切”式的汉语教学,收效甚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上总结了20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根据牧区民族、交通、地理等特点,提出了以“集中为主,寄宿制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教学方针,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涌现出了象曼日玛乡寄宿制小学这样在全国藏区有名的先进集体,为牧区办学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截至1990年,全县有各类学校14所,其中用藏语文授课12所。全日制中学2所 (汉、藏各1所),小学12所(藏语教学11所),在校学生共有2133人,其中高中118人,初中257人,职业中学生19人,小学生1739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57.8%,年巩固率93%,毕业率85.1%,有教职工209人。
  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牧区的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解放前,玛曲地区只有几名游方藏医行医,1956年建立第一个卫生机构——玛曲县卫生所时,医务人员只有14人,医疗器械简陋,行医以帐篷、马背为主。截至1990年,全县各类医疗机构发展到12个,病床40张,医务人员97人,极大地改善了玛曲的医疗条件。
  社会保障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从1984年12月开始,到1990年,全县承保财产总额1476万元,保险费收入17.3万元,全年受理赔偿案38件,赔款9.65万元,综合赔付率为55.78%。
  建县以来,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玛曲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玛曲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焕发出了无限生机。但是,在未来“兴县富民,振兴玛曲”的征途和改革开放中,“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全县人民上下一心,掌握借鉴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扬长避短,认清县情,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玛曲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美丽。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