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教科技人物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2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教科技人物传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1885-1892
摘要: 冯钥字键安,今甘肃省舟曲县人,曾任朔宁县教谕。幼时家境贫寒,向亲友借贷读书,后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千里跋涉,赴西安赶考未果,发誓“若不中举,永不还乡”。遂在商号充役糊口,夜间苦读,毫不懈怠。苦熬3载,终得入闱,为乾隆甲午科文举,首开舟曲有史以来无人中举之历史。其好学精神,颇为当地人士称道。
关键词: 人物传记 人物记载

内容

冯钥字键安,今甘肃省舟曲县人,曾任朔宁县教谕。幼时家境贫寒,向亲友借贷读书,后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千里跋涉,赴西安赶考未果,发誓“若不中举,永不还乡”。遂在商号充役糊口,夜间苦读,毫不懈怠。苦熬3载,终得入闱,为乾隆甲午科文举,首开舟曲有史以来无人中举之历史。其好学精神,颇为当地人士称道。
  寇爰相字小莱,号辅堂,甘肃省临潭县人,清光绪已亥(1899年)举人, 初任河州学正,兼主凤林书院,循循善诱,育才甚众,被甘督谭钟麟所器重。后调安西州学正,暇时精研天文地理之学,著有《小莱文集》及诗集。
  丁益三 (1862〜1936)字裕谦,回族,甘肃省临潭县人,清光绪年间之
  廩生,曾任青海矿务学堂之藏语教习,一生热心教育事业。民国初,为开办临潭旧城民族小学而四处奔波,曾遭某地方绅士作梗,义愤之下携眷离乡,任兰州“道德会”会长,“兰州回教劝学所”所长,“甘肃省回族教育促进会”经理,并为资助有志求学的贫寒青年,发起“募捐公启”,短期内即募集白洋5500元,发商生息资助学生,1920年辞职赴青海,垂暮之年仍不倦于兴学育才之事,1936年离世,享年74岁。
  赵学健甘肃省临潭县人,清廩生,曾筹划莲峰书院基金,募捐置地,兴建书斋10余间及讲学堂3间。其经理书院经费以廉著称。并兴办城乡蒙养义塾及养正义学。苦心孤诣兴办教育,深得地方人士敬慕。
  高凤西 (1872〜1943)字竹岗,藏名钦绕加措,甘肃省临潭县人。高凤西善书画、工诗词、兼擅医术,早年在家乡从医,中年时,先后在临潭阳华、旺怀等地设馆教学,1914年应卓尼洮岷路保安司令部之邀,掌理文书10年。其间,他为学通藏文,求教于禅定寺俞喇嘛。后将藏文名著多种译为汉文,同时,收集资料,在通览《大藏经》、《四体文鉴》等典籍之基础上,着手编纂汉藏字典。高凤西的汉藏字典,是以藏文元音为序,并用当时的国音字母、罗马文字拼音,藏汉文对照,共收单词两万余条,比当时的同类字典容量增加几近1倍,分12卷,每卷卷首又自绘洮州八景,题诗其上,并用娟秀小楷缮写成书。字典全称为《五凤苑藏汉字典》。1938年,著名史学家顾颉刚考察西北时,曾到临潭新城会见高凤西,二人促膝攀谈,顾为字典写序,给予高度评价。序文中有:“沟通汉藏文化和调和汉藏情感之热忱,照人颜色”之语。并道“陇右汉人之正式研究藏文者自先生始也”。书稿虽成,然出版无门。他只有措资亲友、高筑债台,买了一台石印机,历时30春秋,年届古稀,终于使这部字典面世。之后,他在临潭新城与世长辞,享年71岁。
  杨俊德 (1882〜1948)字克明,甘肃省舟曲县人。幼入私塾就学,年长后曾充当警察。退伍从农,暇则钻研医术,渐始行医,常年奔走乡村,出入农家,治病不分贫富,一视同仁,为贫苦无力买药者免费治疗。诊治时亲切开导病人,排除患者的忧虑,深得乡民崇敬。1946年,受聘为县狱医,他以人道主义精神按时巡诊施医。到他60岁寿辰时,社会各界人士集资举办盛大的祝贺仪式,敬送“妙术活人”的匾额。1948年,正值他66岁寿辰时谢世,其地男妇老幼无不悲恸。轨联中有“心香一瓣祝上寿,血泪两行哭先生”的字句。出殡时, 为表示尊崇,将灵柩送进城,经十字街穿城而过,小学生奏乐开道,户户门前烧香祭奠,送葬人群挤满大街,当地群众还在隆兴寺设位奉祀,以志怀念。
  丁兆麟字瑞庭,甘肃省临潭县人。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1914年,河南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从岷县西上,向临潭、卓尼进发,因野狐桥(岷县境内)被卓尼土司兵拆毁。义军仅用布绳为索桥渡河,索断人亡,损兵300余。致使一部分义军在沿洮河行进途中纵火民房。加之,当时受惑百姓视义军为贼寇,更加深义军的误会,纵火之举愈演愈烈。丁兆麟面对义军的错误和家乡民众的苦难,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数十人,出面欢迎义军。这一义举,使义军首领深受感动。至此,义军进朱旗沟直至临潭新城,不再扰害民众,并张贴了安民告示,晓以驱逐袁世凯,建立完美之政府的大义,义军也因此受到民众的支持。义军撤离临潭后,临潭县洮滨乡(今新堡乡)杨华村土豪杨兴以“欢迎白匪”之罪上告,丁兆麟遂被捕入狱,后变卖家产赎出。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驻临潭新城,成立了临潭县苏维埃政府。丁兆麟积极参与了建政工作,与中共西路工委书记黄火青接触较多,曾任临潭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兼粮台台长,积极为红军征集粮食。是年10月,红军北上后,丁兆麟以“资敌”罪名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国共联合抗日后,他以政治犯身份获释,在家务农为生。1939年,新堡村成立了完全小学,丁兆麟任国文教师。民国末年,因病谢世。
  马克仁 (1908〜1958)甘肃省临潭县人,1932年毕业于兰州中山大学,任兰州《西北日报》记者,数年间,因其笔锋锐利,不畏权势,为文切中时弊,在新闻界声誉卓著。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佑任、邵之中、九世班禅大师及甘肃名流范振绪等,都曾为其题词鼓励。马克仁担任分社社长期间,正处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之时。国民党当局假“军事第一,胜利第一"之名横征暴敛。但在新闻报刊中只能仰承当权者的意志,文过饰非,隐恶扬善,马克仁出于义愤, 于1943年辞职归里。回乡后目睹变乱后闾里的创伤,特别是母校(旧城东街校)断垣残壁,不忍坐视,便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袁鼎三等人倡议重建。当即组建了董事会,发动民众,同心协力,使学校得以恢复。五十年代,马克仁被中共临潭县委推荐为州政协特邀委员,又当选为第一、二届人民代表。
  粟显倬 (1894〜1960)字闽非,湖南省长沙人。青年时期留学美国,执教于河南开封大学农学院。1932年受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委托,来甘筹办西北种畜场(天祝松山马场、甘南甘坪寺马场),甘坪寺马场筹建时,由于地处偏僻, 交通不便,他数历艰辛,始建起场部,并引进美国良种马,使改良马种的工作得以起步发展,并获得很大的成果及社会效益,为甘南倡导改良马种的开拓者之一。1936年,甘坪寺种畜场移交甘肃省管理,粟离职,赴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湖南救济总署农业室主任,主持修复被日寇破坏的滨湖水利工程,开办机械农场,为湖南滨湖地区开农业机械化的先河。建国后,他重返西北,先后任教于西北农学院、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并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省“九三”学社委员等职。1960年病逝于西安。
  丁正熙 (1903〜1968)回族,甘肃省临潭县人,著名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35年任甘肃省“民国日报”编辑,他曾编写《回教史编》、《回教与中国儒墨文化比较观论》、《临潭难民扶绥记》等著作,在《民国日报》、《月华》刊物上发表后,引起社会反响,特别在回族知识界中,对他重视回教历史研究,融合中西文化的吃吃努力和严谨的求实态度给以很高评价。丁正熙爱国爱教,积极追求进步,从事社会活动多年,抗日战争时期,曾与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负责人谢觉哉在兰州马凤图家中会晤,表达了他积极求进步,以民族振兴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已任的思想愿望。被谢老誉为“西北回教中的进步青年”(见谢觉哉日记)。1938年任国民党临夏县党部书记长。1946年担任临潭私立启西女校校长。1948年被邀为国大代表,共和国建立前夕任甘肃省和政县县长。丁正熙多年致力于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研究,至晚年仍不厌披览,为弘扬民族文化尽心竭力。
  赵国祥 (1907〜1968)甘肃省舟曲县人。自幼随父学习祖传的接骨及跌打损伤疗法,自制白药和刀口药,有独特的疗效。上自迭部麻牙乡,下至舟曲县城,颇负盛名。1957年,舟曲憨板翻砂厂房屋倒塌,砸伤20余人,经其治疗, 尽得痊愈。1955年、1959年,曾先后两次参加全省中医秘、验方会议。
  丹巴加措 (1909〜1971)曾用名释淡泊,1909年出生于四川省若尔盖县。他是国内第一个将毛泽东著作翻译为藏文的藏族学者。丹巴加措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勤学。曾就学于四川若尔盖寺院及拉卜楞寺院,曾任拉卜楞寺议仓(参议会)秘书长、拉卜楞寺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教师。还俗后定居夏河县九甲乡。建国后,赴兰州革命大学第三部学习,任临夏专署藏文秘书、革大翻译股长,兰州大学藏文系副教授、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丹巴加措多年致力学术研究,终成一位深孚众望的学者。他在教学中集思广益,深入浅出,颇受师生尊敬。他以广博的学识、开朗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先后参与了《共同纲领》、《宪法》的翻译和审核工作,为宣传党的政策、促进藏汉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兰州大学任教期间,反复阅读《毛泽东选集》第1卷,几乎达到默写的地步,随之着手将《实践论》与《矛盾论》等哲学论著译为藏文,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热情赞扬,在藏学界产生极大影响。他在从教之余,陆续撰出《藏族诗学简介》、《藏文文法“拉顿”的若干问题》等著作。《藏文文法 “拉顿”的若干问题》一书,甘肃人民出版社发行多次,并译为日文发行国外。他在世界藏学界亦享有很高的声誉。1959年,丹巴加措被错划为右派;1965年,调回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州政协委员,继而又遣回夏河县批判斗争,身心备受摧残,于1971年病故。1973年2•月,甘南州人民政府给他彻底平反。
  谢国泽 (1897〜1982)字润甫,甘肃省临潭县人。武昌商科大学毕业。“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从事教育工作,因自幼受莲花山花儿的熏陶,加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撰写了《西北地区的特殊民歌——花儿》一文,率先向国人介绍了洮州花儿,首肯花儿是“研究陇上民众生活的宝库”。他对洮州花儿作了注解,并对花儿专家张亚雄的《花儿集》作了精辟的评论,肯定了张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人士的重视,同时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些学者交往,探讨研究花儿问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甘,曾任永靖、康乐等县县长;后在平凉中学、兰州女师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甘肃省政协委员,花儿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晚年回归故里,1982年病故。
  龙智博 (1935〜1985)藏族,甘肃省夏河县人,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学研究会会员,西藏佛学研究会会员。龙智博于1950年2月进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三部学习,后转入西北民族学院。在校期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由于其品学兼优,1953年8月提前毕业,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任教。1964年,调西北民族学院执教。1970年,调回甘南,先后在畜牧中学执教,州广播电台搞翻译。1976年,调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藏文室,从事翻译审稿工作,任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组副组长、组长职务。龙智博在长期从事藏语文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同时,致力于藏族文学创作及研究,先后在甘肃、青海等省期刊上发表他搜集整理的《罗桑》、《花狗》、《漫长的春日》等藏族民间故事10多篇。1981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译著《短篇小说选》(汉译藏)。1986年,中央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遗著《佛学全称词汇》,这是一本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工具书。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病去世,终年50岁。李安宅 (1900〜1988)河北省迁西县人。于式玉(1904〜1969)李安宅之妻,山东省临淄县人。其夫妇均为知名的社会学家、藏学家。抗日战争之始,他们任教于燕京大学。北平沦陷后,李安宅以国民党教育部边疆视察员的身份,于1938年第1次来到拉卜楞。李安宅取藏名索南木多尔吉,于式玉取名央金拉毛。寓居下塔哇村吴振纲(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安宅的学生)家中,食则糟耙,饮则奶茶。夫妻双双投入人类社会学的调查,重点研究宗教。李安宅先后撰成《拉卜楞的藏民文化促进会》、《拉卜楞大经堂一一闻思堂的学制》、《拉卜楞寺僧官暨各级职员类别》、《拉卜楞寺护法神》、《拉卜楞寺概况》、《黄河南亲王与拉卜楞》、《川、甘数县边民分布概况》、《拉卜楞寺公开大会》等大量的藏学学术论著。于式玉在黄正清夫妇的帮助下,在1940年募捐创办了拉卜楞女子小学,并做藏族妇孺的社会教育工作。同时,致力于藏语文的学习和藏学研究,撰有《到黄河首曲迎接嘉木样活佛日记》、《桑科乎滩欢迎辅国禅化嘉木样呼图克图由藏返拉记》、《拉卜楞藏民妇女之梳发》、《拉卜楞藏族区民间文学之举例——民歌》、《藏民妇女之一生》等许多藏学学术文字。李氏夫妇性格豁达,热情好客。在拉卜楞期间,与藏族各阶层的各界人士密切往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41年,李安宅赴成都华西大学任社会学系系主任,次年,于式玉亦赴华西任教,直至逝世。
  刘济清 (1908〜1987)四川省资中县人。15岁时,因家贫出外谋生,参加国民党军队。转业后,曾任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副司令、卓尼设治局局长、两当县县长等职。1948年辞去公职,落脚天水搞实业,后应土司杨复兴协其理政之邀赴卓尼,1949年随杨复兴起义。部队整编后,任卓尼民兵司令部生产委员会主任。共和国建立前卓尼的面粉加工业极其落后,县城群众及机关吃粮都要到距县城3公里的木耳沟水磨磨面,由于磨少路远、加工技术落后,不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刘济清看到这一社会问题,于1949年自己设计投资,利用当地优质木炭做能源,在县城关帝庙安装了一盘机器磨,未获成功,遂又改为驴推磨、脚踏笋、提高了面粉加工效率,减轻了劳动量,部分解决了县城的吃面问题。1951年,县府派刘济清去兰州西北革命大学学习,结束时,在肃反会上被拘留审查。保外就医时,又在离县城3公里的寺古多,设计投资建造了一轮带三磨,传送箩面自动化的水磨,日加工面粉3000余斤,解决了县城职工的吃面问题。1953年公私合营,以摆小摊谋生的刘济清一家,被下放洮阳队务农。食堂化后,面粉时有供不应求之虞,他又为大队设计了用畜力在楼下推转木轮,带动楼上两盘旱磨的面粉加工作坊,解决生产队群众的吃饭问题。1958年,县粮食部门准备投资办一个较大的面粉加工厂,请刘济清设计。在一无机器、二无设备的条件下,他承担了这项任务。从开始设计造型,到施工修建、安装投产,历时近1年,建成了利用水力,一轮带动六盘石磨、箩面装袋自动化的卓尼县面粉加工厂,日产面粉两万多斤。因此,受省、州、县的表扬和奖励。1971年,刘济清恢复公职。1979年,他的历史问题澄清,彻底平反,按起义离休干部对待,并被选为县政协常委。1987年,病故于卓尼。
  赵和 (1941〜1990)又名赵志明,甘肃省舟曲县人。196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从业于青海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为副研究员,并任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副研究员,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顾问,中国干旱、半干旱典型生态破坏现状及保护改造利用研究项目顾问。先后被聘为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编委会委员,《青海湖水位下降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1989年选为青海地震学会理事,1990年选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曾出席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理大会,以及在中国举行的17届国际黄土地貌与工程灾害学术讨论会。并赴日本参加日、中滑坡泥石流现场考察与学术交流活动。其科研成果3次获奖。岀版的著作有《柴达木盆地》、《青海水文》、《1:100万地貌图制图规范》、《青海省土地资源及其利用》、《青海省1:100万土地利用图》、《祁连山中段地貌图》、《1:100万青海省地貌图》等,并发表农业地学科学管理,生态学方面的论文60余篇。1990年,因公出差中染疾,病逝于上海。
  王佐卿 (1895〜1990)祖籍甘肃省夏河县,后定居临潭旧城,他在兰州一中上学时,学会了照像技艺,回临潭开设了首家照像馆一一留芳照像馆。1926年赴兰州买照像器材时,经兰州一中同学李吉亭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社。后因蒋介石叛变革命,兰州青年社也遭破坏,他与组织失去联系。1928年后,分别任卓尼土司杨积庆的副官、卓尼驻兰办事处处长等职,后来辞官从商。1932年,筹资创办了兰州的第一家电影院一一新民电影院。1934年,又创建了兰州第一家制造肥皂的“自强家庭工业社”,由于规模扩大,生产品种增多,遂改名为自强化工厂。厂内生产的“照星牌”香皂,畅销兰州。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研究擦枪油,经重庆兵工署检验合格,便大量生产,提供抗日前线军需。在此期间,他曾与邓宝珊、续范亭等人接识,受其影响,对红军有所认识。1935年,红军长征经杨土司辖地时,他与续范亭通气,给土司杨积庆复函致意,为红军击溃鲁大昌部、顺利过境起了一定的作用。1944年,王佐卿被选为国民党兰州市参议员。此年10月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后由兰州市参议长裴建准斡旋获释。新中国成立后,他在甘肃省文史馆工作,1990年在兰州去世。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冯钥
相关人物
寇爰相
相关人物
丁益三
相关人物
赵学健
相关人物
高凤西
相关人物
杨俊德
相关人物
丁兆麟
相关人物
马克仁
相关人物
粟显倬
相关人物
丁正熙
相关人物
赵国祥
相关人物
丹巴加措
相关人物
谢国泽
相关人物
龙智博
相关人物
李安宅
相关人物
于式玉
相关人物
刘济清
相关人物
赵和
相关人物
王佐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