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名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1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名胜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1
页码: 1822-1832
摘要: 位于夏河县治城西,全名为“尕丹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拉卜楞系藏语“拉章”之变音(其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与西藏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青海塔尔寺齐名,并称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
关键词: 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

内容

位于夏河县治城西,全名为“尕丹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奇委琅”,拉卜楞系藏语“拉章”之变音(其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与西藏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青海塔尔寺齐名,并称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公元1709年,嘉木样一世阿旺宗哲创建。在近300年间,先后建立了铁桑郎(闻思学院)、居曼巴扎仓(续部下学院)、居多巴扎仓(续部上学院)、曼巴扎仓(医学院)、丁科尔扎仓(时轮学院)、吉多尔扎仓(喜金刚学院)等六大“扎仓”(学院)、四大金座(在拉萨噶丹寺任过赤哇职或有类似地位的活佛)、八大堪布 (在哲蚌寺任过堪布职务者)、十八昂欠和众多佛殿,僧舍及其它建筑物。占地面积88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有280年历史,成为安多藏区佛教中心之一。解放后多次维修。1985年 “铁桑琅”大经堂失火,焚为灰烬,国家拨巨款予以重建,拉卜楞寺现已开放,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山峦叠嶂,林木荫翳,中有大夏河萦绕东流。翠岭绿野衬出层层迭迭的梵宇佛刹。一年一度的正月毛兰姆、二月尼欠措却、四月娘乃、七月柔扎以及插箭、香浪等一系列宗教民俗活动构成幅幅民族风情画。寺院辟有藏式宾馆、僧人导游,为旅客提供方便。
  二、禅定寺
  位于卓尼县城北侧的台地上,面对洮水,后靠大山,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八思巴应忽必烈之请,进京时途经卓尼,留下其随行的格西萨迦巴喜饶伊西创建。当时仅有一座佛殿。明天顺三年(1459年)由仁钦龙布将原萨迦派改宗为格鲁派。命名“噶丹谢周当增达吉琅”(兜率论修禅定兴隆洲),并任该寺赤哇(法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寺主阿旺赤勒加措被敕封为国师,钦赐“禅定寺”匾额。禅定寺经元、明、清三朝经营,建筑规模宏大,闻名遐迩。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有大小经堂十座,各种附属建筑172处,僧侣3800名,成为甘、青著名佛寺。1928年以来,几经变乱,屡遭焚掠。1968年“文化大革命” 时期,又被夷为平地,历代相传之文物毁坏殆尽。现重建有三座大经堂、一座小经堂与护法神殿。建筑富丽华贵,融汉、藏艺术风格为一体。寺内原有参尼合扎仓(显宗哲学院)、居巴扎仓(密宗续部学院)、撒里瓦扎仓(天文历算学院)、欠巴扎仓(法舞学院)。现已恢复重建了前两个扎仓,欠巴扎仓目前虽未修复,但已有学僧在重要法会上表演法舞。该寺原有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印经板,所印经卷各藏传佛教大寺都有收藏。1929年毁于战火。
  三、郎木寺
  法名全称“噶丹协珠皖嘎尔卓委琅”(意“兜率论修白莲解脱洲”)。因寺址处于“德合仓拉姆”(虎穴天女),故其俗称为郎木寺。该寺座落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白龙江源头的碌曲县郎木寺政府所在地,其对面是四川若尔盖县的格尔德寺,两者中间是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3寺连为一片,藏回汉群众错杂居住。
  郎木寺自土龙年(1748年戊辰)由53任噶丹赤哇碌曲双岔群科尔岗人坚赞僧格创建起,在历辈赛赤活佛的苦心经营下,规模日盛,实力倍增,形成以甘肃碌曲和四川若尔盖为基本辖区的政教合一制的统治中心,寺院内设哲学、续部、时轮、医药4大学院,建有经堂4座、佛殿26座、护法殿1处、活佛宫邸19院、僧舍百余院,其次还有麻尼经轮房、佛塔、讲经坛、辩经苑等建筑。从印度、尼泊尔、蒙古及汉地用金、银、铜、珊瑚等制做的佛像4000多尊,最高者达8米许;供有宗喀巴大师鼻血绘制的卷轴画像1幅,收藏刺绣佛像800余幅,金银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套,藏书达上万卷;雕制印版6000多块;建造高度4.5米的银质灵塔一座,其它各种材料的大小佛塔、灵塔70余座。另外还收藏有达赖等赏赐的封诰、印鉴、器具和历代赛赤活佛的服饰、生前用品等文物。至1958年,全寺僧侣600余名,转世活佛23个系统,法台换届70多次,温布(总管)11任;下辖子寺十多座。1980年9月22日,郎木寺被批准开放,陆续修复起部分殿堂,入寺僧侣200多名。
  四、新城隍庙
  位于临潭县东35公里的新城乡北街。是临潭县唯一仅存的明清古建。据传原址为宋时吐蕃唃厮啰首领“鬼章王”的宫殿。又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大理时,则以洮岷为后方补给站,驻晔于此,俗呼“金銮殿”。明初,沐英重修洮州卫城,辟为城隍庙。清同治二年,毁于兵燹,光绪八年重建,1929年“河湟事变”中又遭火焚,后又修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临潭县城(新城)驻军城隍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召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洮州会议。
  新城隍庙建筑历史悠久,营造工艺精巧,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山门立于4米多高的红砂岩块迭垒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檐角弯月起翘,上覆板瓦。檐下斗拱重叠,花坊精致。山门串联戏台,结构繁复。正北有1米高的石砌戏场, 再向里2米台阶上是第二层戏场。大殿花窗隔扇门,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整体造型淳朴浑厚,典雅庄重。大殿后有后宫,其建筑物分为寝宫、圣母宫、瘟神殿、严公祠等,战乱中被夷为平地,现为空旷农田。
  五、旺藏寺
  位于迭部县旺藏乡,距县城45公里处。寺院南枕高山峻岭,北临白龙江水。公元十五世纪中叶由格桑创建。现存旧经堂两座,其中佛像、壁画及幢幡为新近制作。建筑为藏式和汉式的混合结构。汉式歇山顶,飞檐起翘,上覆阴阳瓦, 屋脊正中装刹式宝瓶,藏式墙体上开藏式梯形窗。山寺古刹,深邃幽静。
  六、翠峰山寺
  位于舟曲县城北。峰巅高耸孤立,三面险绝,唯西面有一山梁与主峰相接,一条崎岖小道可通顶部。山上苍松翠柏遮天蔽日。远眺雷古山,奇石兀立,岚霭迷茫。山门、前殿、圣母殿,逐级而上。圣母殿前果木花草杂植,左厢配以观音堂。整个建筑居岗临谷,依山就势,极富山林野趣。山寺于明宣德六年 (1431年)由西固军民千户所武备将军李瑛及其夫人徐氏创建。弘治年间西固所掌印千户李圮补修,正德十二年(1517年)重修观音堂,后改称天寿寺。现尚存部分建筑和佛像、壁画。
  七、临潭清真西大寺
  位于临潭县城关镇西凤山麓,隔西河滩与旧洮堡相望,是我国伊斯兰教诸多教派之一的西道堂“海乙寺”(中心寺)。
  西大寺历经三次修建。前两次,按兰州桥门寺图样设计,全系中国宫殿式的古典建筑,重檐歇山顶极富民族特色和艺术情趣。主要建筑包括大殿、小殿、前卷棚三部分,附有经书馆、宿舍、浴室、厨房及两廊共70余间,呈四合院式。“文革”期间被夷为平地。
  1980年重修西大寺,保持原有格局,迎合时代式样,大殿飞檐挑角,三重歇山顶,斗拱支撑,上覆琉璃筒瓦,缀就的金色“西大寺”三字赫然醒目;宣礼塔及门庭对称协调,造型精美,装修富丽堂皇。院落清幽,环境优雅,在清真寺建筑艺术中别具一格。
  第二节溶洞湖泊
  一、白石崖溶洞
  位于夏河县城北30公里的甘加乡东,海拔3436米的白石崖峡口。溶洞入口在河谷以西峥嵘兀立的石崖下部。洞深10余里。洞内溶岩低垂,石帘相掩,深邃曲折,高下攀援于峥嵘悬岩之隙,心胆俱惊,偶遇小桥石涧、流水鸣琴。有 “十万佛堆”、“自现度母像”、坐禅修行台等。因洞内地形复杂,洞体崎岖光滑,游客多不敢贸然深探,往往半途而归。
  溶洞东侧山腰矗立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名“桑俄门吉郎”,颇负胜名。寺主为女活佛广日仓。寺内有一 “无柱佛殿”,藏族信教群众朝拜拉萨三大寺前,必先去该殿煨桑拜佛。二、达里加翠湖
  藏语“达里加雍措”,位于夏河县北约40公里,甘加乡北海拔4000余米的达里加山顶。有大小不等的九个湖,人称“达里加九连池”,系火山喷发口形成的高山湖。主湖雍措(翠湖),面积数十亩,呈椭园形,湖水碧绿,风和日丽之时,湖面平静无波,远望如镶嵌在高山绿草地上的巨块明镜,环境恬静幽雅。周围有优质牧草和名贵药材。每逢仲夏,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医药院)的僧侣便来此采集草药。附近群众奉之为“神”湖,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据说人站在湖滨大声高喊,湖水便沸腾起来,推起千层浪,冲向石岸,若向湖中投以哈达,哈达则一头向下垂直沉入湖底。
  三、达尔藏湖
  藏语称“达尔藏措”,位于夏河县东20公里处的达尔藏沟内。湖呈葫芦形,长约300米,宽约100米,海拔3000多米,属高山堰塞湖。湖四周芳草茵茵,松柏参天,浓荫蔽日,藤萝缠绕,灌木丛生。湖水清澈透明,倒映出巍峨的雅日山峰和蓝天白云。平滑如镜的水面上,时而有水禽悠闲嬉游。浸泡在湖水中的枯枝根瘤盘曲纵横,似虬龙如琼枝。山林里栖息着不少珍禽异兽,如黄鸭、雪鸡、蓝马鸡、豹子等。达尔藏湖以其旖旎的景色和神奇的传说吸引着四方游人。拉卜楞寺院的喇嘛和临近的群众视此地为神山圣湖,常来这里敬香祈祷,煨桑诵经,向湖中投掷五谷祭品,当地村民每年6月都要在湖边”插箭煨桑”,祭祀山神,以保佑地方人畜平安。
  四、冶海冰图
  冶海藏语谓“阿玛周措”,位于临潭县冶力关乡和八角乡交界处的妙华山峡谷中,系一高山湖泊。因邻近卓尼上冶勺哇旗境。故习称“上冶池”;又该地附近的妙华山下马池沟旁修有洮岷群众奉为十八位龙神之一的常爷(明将常遇春)庙一座,故民间又称为“常爷池”。湖面海拔高2700米,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0.3公里,水深10米左右。湖水澄碧清澈,大旱之年水不减,大涝之时水不溢。数九寒天冰封湖面时,冰层里显现出千奇百怪的图案,有的象焰火,有的象宝塔,有的象帷幕,还有些象玉盘托珠,迭迭磊磊,玲珑剔透。这就是古 “洮州八景”之一的“冶海冰图”。清代洮州举人赵廷璋有诗咏赞:“冶海呈奇异, 寒流结素冰。虚心生万象,皓质起千层。璧射灵光耀,人惊爽气澄,瑶池常献彩,此景最宜称”。
  五、骨麻海
  藏语“骨麻玉措”。座落在迭部县东部桑巴乡西北约20公里的迭山主峰半山腰中,海拔3800米,湖面呈椭园形,面积约1.4平方公里,为一高山堰塞湖。由四周山溪汇集而成。湖水清澈澄碧,寒气袭人,倒映着周围的壁立山峰,常青松柏和远处迭山皑皑积雪,好似一幅峭奇的水墨画图。如果在湖畔高声呐喊,则乌云突至,冰雹骤降。据专家言:“这是阴湿林区低层积雨云层受到声波振荡所产生的一种奇异气候现象。湖水潜流至十多里外的黑拉村涌岀,顿成一汨汨溪流,当地群众视为神湖,名闻遐迩。
  六、当庆湖
  意为大海螺山湖。位于玛曲县治以西50公里处。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四面环山,呈“W”字型。湖旁的灌木、高山柳郁郁葱葱。湖水清澈澄碧,高原黄鱼遨游浅底。湖深约为2米多,久雨不溢,久旱不涸。传说湖下藏有珍贵的宝石。整个湖犹如酣睡的“仙女”。每当初夏,“仙女”开始脱去银装,轻风吹来, 微波荡漾,泛起层层涟漪。此时,四周挺拔的山峰愈显高大,加上无数鸟儿在灌木枝上的欢叫和片片白云、座座青山倒映在碧波如镜的湖面上,可谓有声有色,吸引着不少游人和僧众来这里游览朝拜。
  第三节旅游景点
  —、景区
  (一)冶力关景区
  位于临潭县正北。因昔日境内森林茂密且关隘相接,所以又叫“野林关”。据史载,北魏时曾在此建水池县,蕈川县,蓝川县亦在其附近,唐代吐蕃人曾于此建筑令城。现有寨子堡、恵家庄堡、新城堡、石关堡、石峡堡、石庙堡等古城遗址。冶力关地区系一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东面兰家山巨崖嵯峨,神工造就,大东山石壁如削,陡峻嶙峋,宛如屏障。沿冶木河而下至汇入洮河处10公里余的冶木峡,峰险路隘,峭壁耸立,碧树浓荫。山上针、阔混交林下,箭竹碧翠,蓊郁葱茏;谷间冶木河水清流急,古柯拂水。数人合抱的古树下水磨飞轮,别具情趣。沿河有省道311线经冶力关通新城。凡是沟壑,皆成美景,且各具千秋。溯冶木河而上,人称康多峡,山崖如斧劈刀削,峭壁千仞,险峻异常,峡区内石峰紧贴,近在咫尺。山间飞瀑如练,悬挂崖隙;峰顶谷间,千树交柯,万木竞翠,藤萝若带,野花飘香。入峡峰回路转,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上峡景观尤多,奇峰怪石,层出迭见;千年古树, 盘根错节,或幽奇,或俊秀,或明丽,或壮美,移步换景,引人入胜。峡谷上部较平坦,多丘陵,远眺白石山积雪皑皑,高耸霄汉,沟谷纵横酷似骷髅,史称“露骨山”。周遭点缀着疏疏落落的土族村庄,其中拉巴村后的山崖峭壁上有一岩洞,是勺哇寺活佛“罗桑南吉”苦行修习之地。因附近水磨川寺、多玛寺、勺哇寺都是他亲自创建,因而倍受藏、土族群众的崇拜。冶力关同时又是甘南农民起义策源地之一,那里有新建的肋巴佛纪念建筑。
  (二)麻路景区
  麻路为藏语“下庄”之意,是卓尼县扎古录乡所在地。东距县城40公里,为卓尼西部诸乡之中心。车巴沟和洮河在此汇流,并绕了一个大湾,故川地平宽,河面广阔,浪平流缓。河上铁索木船悠悠摆渡,荡起绰绰涟漪。洮河南岸高大挺拔的杨柳树丛,遮天蔽日,曲径小路,粉墙红瓦以及藏式土屋掩映其间。平川间兀立一座石山,高百余米。山上松柏茂密,郁郁葱葱,人称“柏香山”。溪涧环绕,清波漫溢,景致优美。迄西约3公里的迭当什小村,有古城遗址,相传为唐名将哥舒翰所建神策军之地。河北岸的玉古村,山上有垣,是明万历年修筑边墙的起点。
  从麻路南行进车巴沟,沟内一派原始淳朴的自然美,沿途藏族村寨是传统的木楼板房。座落在群芳绿茵中的贡巴寺因其清末出了一位名叫喇嘛噶绕的 “白佛”而寺名大震。清澈见底的车巴河,源于迭山北麓的数十个矿泉,水质优良,是石花鱼繁衍栖息之所。
  (三)河曲马场景区
  位于玛曲县境以南20公里处的河曲马场一带,著名的乔科滩东北部,黄河在此呈弧状环绕,由于地下潜水宣泄不畅而潴留成大片沼泽地,有“河曲水浒”之称。草原空明幽邃,一望无际,马场拦河坝内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形成了极富河曲特色的高原景致。
  马场风景区包括马场场部的拦河坝区,黄河自南向北流段,五队附近的间歇泉,以及嘉木克日尼哈古城遗迹,郎曲乔干黄河古桥遗迹,乔科参智合寺院,曼日玛夏秀寺院等。
  (四)莲花山景区
  莲花山座落在临潭县东北部的八角乡境内,属陇上名山。全峰由裸露的石灰岩构成,并形成酷似莲花的九瓣峰顶。其山四面如削,悬崖绝壁上攀生着无数的苍松翠柏,藤萝芝草。在重岩叠嶂的簇拥下,宛如一朵出水芙蓉,绽开于万顷碧波中。从山根到顶峰,依山势错落有致地修造了大小二十多处楼阁庙宇。游人登山仅有一条崎岖小径可攀,经“鹤子翻身”、“蛇倒退”、“夹人巷”、“独木桥”等险峦隘口,方可抵达3578米的巅顶玉皇阁。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相邻几县方圆数百里的各族歌手在此聚会对歌,举行花儿盛会。
  与莲花山荟萃一起的还有西行约10公里处的天池“冶海”。池在高山峡谷中,深受当地汉、藏、土族人民的崇奉,视为神池四时祭祀,与莲花山花儿庙会一样,这里乃是会场之一。
  (五)达拉沟
  位于迭部县东南岷山腹地,沟自西南向东北蜿蜓数十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森林茂密,交通艰险。达拉河(发源于四川松潘北,上游名“包座河”)自南而北奔腾喧嚣,河窄浪急。古树巨柏之下,古代栈道遗迹依稀可见。这条崎岖绝险的山道,是过去内地通往云、贵、川、康的重要通道。也是洮岷商旅,运输鸦片的商道。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就经由达拉分兵三路直趋云南。1926年9月甘肃省署令卓尼土司杨积庆修筑卓尼经达拉沟至松潘的道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一、二、四方面军都是沿这条古道走出雪山草地,直下到白龙江边的。达拉沟一带有红军修筑的木桥,有古烽燧、古城堡等遗址,还有苯教寺院卡让寺。游人至此,可领略幽谷深峡的奇趣,体味藏区的民俗风情,探访古史迹之遗踪,实为内容丰富的旅游胜境。
  二、景点
  希梅朵合塘意为吉祥花滩。位于玛曲县治以西120公里处的欧拉秀玛乡黄河出境处,面积64平方公里。西面大积石山群峰耸峙,绵延数十公里;中间的河谷滩地,地势平坦,牧草丰美,数不清的小溪缓流如带,珍珠般的牛羊洒佈其间。夏季,由于高原紫外线的强照,各种花朵的色彩特别艳丽。这里的花有三奇:每年七月中旬,整个草滩里三层外三层的开着整齐的赛钦花,灿若彩霞,香气扑鼻;到了八月,又是天蓝色的格桑花盛开,天地一色,浑然一体;到了十月,这里却开满素淡的的毛莨花,斑班点点,似繁星满天。
  相传这里曾是雄狮大王格萨尔的故乡和“岭国京都”。这里又是吐蕃逻些(今拉萨)与大唐长安的“骏马之道”;这里还是古洮、岷、松、迭诸州各部藏族酋长及四方商贾们进藏朝圣观光及贸易往来的第二条通道。素有“河曲交易之地”的美称。
  扎西塘意为“如意吉祥滩”,位于玛曲县欧拉乡,面积约18平方公里。此滩状如金盆,远有群山护卫八方,近有丘陵环立四周,中心处地势平缓,水丰草茂。自古以来,这里便是高僧大德讲经弘法,牧人议政论事,艺者献艺的地方,被誉为“首曲政、艺之滩。”1926年,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扎西崔伦(宣侠夫)曾在这里召集各部落230多名洪布、头人集会,筹建“甘、青、川藏民大同盟”。现存甘肃省博物馆的“远古犀牛”化石,也是在这里出土的。
  七仙女峰位于玛曲木西合乡址下20多公里的地方。一座山势奇峻的山脉绵延在黄河岸边,自然形成七座大小不一的山峰,状如婷婷玉立风姿绰约的少女,更加玉崖翠壁,生云走雾,倏忽万变,给人美的遐想。
  传说古时,由于水魔作怪,黄水无固定河道,漫溢成灾,吞没村庄及牲畜。天上的阿尼老公带“七仙女”前往西天佛地的路上,见此情景便命“七仙女”下凡,赶走水魔,指定了黄河的流向后,始去西天。多年后返回,路经此地,那水魔依然作怪,伤害生灵。阿尼老公请求玉帝,让他带领“七仙女”长住这里。从此,这里的牧民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和敬奉阿尼老公和“七仙女”,当地牧民在“七仙女峰”对面筑起煨桑台,每年六月十五日煨桑祭祀。藏族文人曾在这里留下了美丽的诗篇和石刻。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格萨尔王骑马留下的蹄印和其妻珠姆的奶桶印。
  三曲即西曲(意为吉祥河)、嘎绕曲(晶莹河)、吉曲(富强幸福河),皆位于县境西部、西南部,流注黄河。西曲两岸草肥水美,是著名的藏羊良种“欧拉羊”的产地。这里有古藏人董民(属党项羌)的生活遗迹,相传是格萨尔王的“茶城”遗址,又是石羊、盘角羚、野马岀没的地方,这里的白唇鹿和松柏林木受到保护。嘎绕曲流域被藏族群众称为“首曲草药库”,药材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繁多。该河流入黄河的阿赛尔沟等地有吐蕃王朝遗存的塔群、城堡残迹,有古藏文石刻、动物、人物石刻等遗迹,这里还曾出土石棺墓葬。吉曲流域有古藏人弭药氏的采矿、砖窑遗址,有吐蕃王朝时期党项人的磨坊和引黄渠道的遗迹,有格萨尔王的射箭场遗址,有藏传佛教宁玛派、格鲁派的帽形山等。吉曲汇入黄河处的大滩,开阔博大,隔河相望的两座寺院,依山而建。
  石门峡位于卓尼县洮砚乡与临潭县石门乡之间的洮河上,峡长约250米,两岸石峰突兀,耸入云表。峡中洮水自南向北缓缓流过,清幽碧透,峡前一土丘,上建三海龙王庙。据传,由于门被封锁,龙王再不能兴妖作怪,以致河水平缓无声,故有“石门金锁”之称,为古“洮州八景”之一。峡东十余里有石门寺,藏语名“噶丹贤巴琅”,建于明万历23年(1595年)。山寺深藏在苍松翠柏之中,泉水叮冬,花香鸟语,风景如画。石门口崖下有巨洞,洞里有一“石缸”,洞中渗出的水滴入石缸,冬月结为冰凌,蔚为奇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石门寺和尚都要来石洞里打“施食”(祭品)以祈消灾避难,保佑庄稼丰收,故名“喇嘛洞”。民间又传石门峡口乃鲁班用脚蹬开,以致石崖上留有鲁班的手印和脚印。
  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益哇乡境内。系一高原森林景观区。藏族村落分布在迭山山系光盖山南麓的半坡上,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迭层而上,青禾架纵横林立,嘛呢经幡迎风飘杨。村寨四周秀峰环拱,东边耸峙壁立的峭岩峻崖,凌空入云,雾遮云绕,苍茫迷离。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峰顶白云涌驰,深谷溪涧喧腾,顺流而下,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旋转不息。道旁青松拔地挺立,林下梯田堆黄迭翠,一派林区独有的秀丽雄浑景色。《元和郡县志》载,迭州西北有“石镜山”,即指扎尕那的光盖山,因岩石呈灰白色,有反光特点,故名石镜山。
  尕海湖藏语“姜托措干”,座落在碌曲县尕海乡西侧,北距县城54公里。这里地势低洼。自南山郭尔莽梁发源的琼木旦曲、翁尼曲、多木且曲三条河流注入该洼地后与洼地泉水汇流成湖。湖面呈椭园形,面积15000余亩,为自治州境内第一大淡水湖。环湖四周牧草丰美。健牛、肥羊点缀其上,白帐黑庐,犹如绿色港湾里的点点风帆。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蕴藏着肉嫩味美的石花鱼。湖畔是各种候鸟栖息的理想之所,每年春末夏初,成群的天鹅、灰雁、斑头雁、赤麻鸭、绿翅鸭、针尾鸭、鹘鹏从南方和东南亚一带飞来,在这里“安家”,产卵育雏。蓝天白云下,湖光山色之间顿时群鸟欢唱,为这里增添了神奇的自然美景。1982年4月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尕海湖区列为候鸟自然保护区,制立标牌。其地已开放旅游,每年春暖花开季节,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接待站,喜迎游客,届时洁白的帐篷内欢歌笑语,您可在此山低野旷之地嬉戏于绿茵,放歌于高原,渴饮乳酪、饥品藏餐,还可纵马驰骋,或信步湖畔,尽览高原美景。
  则岔石林位于碌曲县东南15公里,洮河南侧的拉仁关乡境内,村名玛日则岔。有东西两沟,石林区主要在东沟,全长约10公里。这里山崇石怪,在绿树丛中拔地而起的巨石,柱地擎天,石峰簇集,蔚然成林。整个景区绿树葱茏,瀑泻泉鸣,林间草地绿如碧毯,步入其中,佳景迭现。有若牛蹲兽伏,有似“猴子窥月”,“玉女峰”、“老妪峰”、“将军峰”、“和尚石”等以及众多“人面兽身”的象形山石各具姿态,在墨绿色的松涛中移步换形,更显得神奇莫测。千仞石峰间裂一石隙,宽仅10米,中有河流涌出,碧水漫溢。相传格萨尔王东征西伐来到此间,道路阻隔,不得前进,他挥鞭一击,石开山裂,即出此门。还说此地一岩有透明洞乃格萨尔王屯兵练武时的“箭孔”。玛日则岔村西南半山腰有一溶洞,里面溶岩奇特,供有度母佛像。这里已开发为旅游景点,有宾馆及帐篷住宿,餐饮娱乐极为方便。道路通畅,与碌曲县城仅30公里之遥。每年夏季旅客络绎不绝。
  合作森林公园位于甘南州府所在地合作镇东南隅,为自治州新建公园。占地总面积约700余亩,杉树、杨树连片成林,藏式佛塔、亭、阁掩映其间,花团锦簇,曲径通幽。一泓溪流穿园而过,河上横架石拱桥。一座座白色帐篷点缀在碧草绿茵之中,经幡猎猎,藏歌声声。园中有人工湖、置备游艇,并辟有儿童乐园、养鹿场、饭堂、茶肆、招待所等。是游乐、避暑、休息、亲友团聚的好去处。
  1990年甘南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作品

拉卜楞寺
相关作品
禅定寺
相关作品
郎木寺
相关作品
新城隍庙
相关作品
旺藏寺
相关作品
翠峰山寺
相关作品
临潭清真西大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