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堡关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80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堡关戍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
页码: 1799-1806
摘要: 八角城藏文史籍称“卡尔雍仲”,意为“万”字城。位于夏河县城北35公里甘加滩偏东的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东北岸台地上。北依言江小丘陵和白石崖,东南与阿尼干乌山接壤,南临央曲河谷地,西为开阔的台地和央拉河谷。
关键词: 城堡关戍 名胜古迹

内容

八角城藏文史籍称“卡尔雍仲”,意为“万”字城。位于夏河县城北35公里甘加滩偏东的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东北岸台地上。北依言江小丘陵和白石崖,东南与阿尼干乌山接壤,南临央曲河谷地,西为开阔的台地和央拉河谷。
  八角城由主城垣、外廓墙和护城河三部分构成。主城呈抹角空心十字形,除小部分墙垣坍塌外,保存基本完整。周长2193.4米,面积20万平方米。墙体用砂石、黄土逐层夯成,有排列整齐的夹棍眼,基宽8.5-15米,高12-13.5米,顶宽5.2米左右。在空心十字的南端,城垣正中设城门,外包方形瓮城,门向东,另在西墙垣开一宽2米的弯形夹道,东垣有后代开挖的阙口一个(宽3.6米)。在空心十字的东、西、北三个顶端各筑方形外凸的大型墩台,在抹角处(除十字东端南角无墩台外)又分筑小型墩台,另在十字西端墩台的内侧筑马道一条。
  外廓墙垣绕主城而筑。现存西北、北和东面墙垣,时断时续,长1227.3米。西南廓墙地表尚余部分残迹,墙体用黄土、砂土逐层夯筑,基宽3.5-5.4米,残高4.2米左右。在南城门外东侧,沿台地边缘和断崖筑一不甚规则的方形墙垣,面积约1.8万平方米,墙垣大部颓圮成土埂。
  在外廓与主城之间为开挖的护城壕。壕沟少则2条,多达4条,一般宽在30〜40米之间,深3.5米左右,从北部引央拉河入护城壕,分两支环绕主城,其中绕东城之水,至今长流不息。
  城内建筑布局不详。地表遗物有用红砂岩制成的大型石臼、碾盘、门枢础、门槛石等。出土文物有铜牦牛、铁器和唐、宋时代的铜、铁货币。采集物有泥质灰陶的盆、罐类残片(部分拍印篮纹)、剔花瓷片、青瓷片和黄白釉瓷片。
  据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张学正1962年试掘,未见早于唐代的文化堆积层。八角城始筑于唐代,中经宋、元、明至清代废置。
  桑科古城位于夏河县治迤西10公里处的桑科电站水库西北山头上,城墙依山势而筑,东北靠大山,西南与电站水库相望。长1000米,宽200米,呈一不规则葫芦形,城内建筑遗迹依稀可辨。城墙为黄砂土夯筑,夯层厚10厘米左右,其中有半园、三角形夹棍眼,部分沟岔间用石块垒筑垣基。城外墩台排列有序,形成防御体系。古城下部(山麓)另有一小城,长200米、宽50米,是兵营关卡。出土陶片不甚多,采集到土著文化类型篦纹紫陶片、灰陶片,完整器有泥质灰陶瓮1只。根据出土陶片和城垣构筑特点,此城拟为公唃厮啰董毡居地历精城遗址。
  广秀城位于夏河县麻当乡大夏河西岸台地上,西北倚当日卡大山,西挨且隆沟,东南濒临大夏河,踞险扼大夏河谷地,为古河州通往西南诸地交通咽喉。城垣周长889米,系夹棍夯土板筑,现大部倾圮,西北与东北一段保存完整,残高8米,长200米,基宽7米。东北角设一城门,筑于陡坡上,西南、西北外郭城墩清晰可辨,且有3道护城壕。当日卡山自下而上有烽燧4座。主城下且隆沟河与大夏河汇合处的平地上,依山根另筑一城。此外,麻当乡政府东西两侧又有两座小城堡遗址。城址有板瓦片、筒瓦、琉璃瓦、方砖、兽面瓦当、灰陶片、残石磨盘、宋瓷碗残片等遗物,为宋地方土著文化类器物,拟为唃厮啰来甘青时的居处,宋之怀羌县。今“红墙”地名是“怀羌”的谐音。
  羊巴城一名阳坝城。在卓尼县卡车乡洮河南岸的羊巴村,东距县城20公里。城构筑在三面险绝的录巴山支脉上,跨岗连川,半在山上,下临洮水。城垣部分是天然石岩和壁立的山崖,间以人工补筑(有夹棍眼)。现东城垣断续尚存,长264米,西山根残留50米,残高4.8米,基宽3米,收顶1米,城址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3000米,地面布满唐代绳纹素面砖瓦。岀土有画像砖、模制画砖、铁人头、石碑残块、彩绘陶骆驼、菱花镜、雕花砖等墓葬物和大量战刀、箭镞。录巴山周边诸山头上,有夯筑墩楼遗址5处,地面散布擂石和陶器、砖瓦残片。隔洮河北岸拉扎口村一带的山头上亦有防御性城墙遗址和墩台烽燧,壕沟纵横,布局严谨,保留有古战场的遗迹。羊巴城即唐代的临潭县和临洮城,也有人认为唐天宝八年哥舒翰攻拔之石堡城即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里曾发现一块八棱石碑,碑文为《石堡城战楼颂》,落款“天宝八载秋七月二十一日记”。
  洮州卫城位于今临潭县新城乡所在地.藏语“土吉瓦”,原名共和城、洪和城,西距县城37公里。唐贞观时曾一度为洮州治所美相县,元代为洮州元帅府驻地洮明初置洮州卫于旧洮堡,洪武十二年(1379年)西平侯沐英、大都督金朝兴取洮州后,在藏族土司协助下,于东陇山下建筑新城,将洮州卫由旧洮堡迁到新城。城依山而筑,北高南低,呈不规则形,分前后两部分,东西宽约1760.米,南北长1189米,高9.9米。除后城北段墙垣已颓圮,其余保存尚完整。城垣四面皆设城门,四门均有瓮城,附设马面多座,另在后城设烽火台3座。洮州卫城气势雄伟,东、西、南三面城墙挺拔陡直,为甘南州古城遗址中最大最完整者。
  牛头城一名羊头城,位于临潭县城西5公里的古战村与卓尼县阿子滩村的交汇处高阜上,西北依大山,东北、东南、西南与古战大庄及农田相连,并有两条小溪环绕。城址呈倒梯形,前低后高,上宽下窄,酷似牛头,故名。城分内外两部分,长485米,最宽处245米,部分墙垣高达12.5米,顶宽6.5米,共有4个阙口。从内墙垣马面及门的构筑推测,城门位于西北墙垣的大阙口处;内墙垣呈曲折形,城门设于正中,两侧呈对称的外凸,现存墙垣马面10处,面积大小不等,有排列整齐的夹棍眼。城垣内外设墩台共6处,均为方台形,其中面积大的位于东北墙垣外,又名“点将台”,边长30米,残高4.5米,城内建筑遗迹有2处,灰坑3座。
  采集遗物有红砂岩雕制的狮像(头残)1座,小猴雕1个,陶印1方(印文为篆书阳文“蒲州之印”),瓦当、筒瓦、板瓦、樺头砖、勾滴等。陶器有罐、盆类,均为泥质灰陶。瓷片分青瓷和白瓷两种。另有铁质生产、生活用具出土。
  据文献和出土文物判断,牛头城拟为东汉时的洮阳城,北魏时吐谷浑王伏连筹曾一度续修,中经唐、宋、元、明至清代废弃。又云牛头城系吐谷浑阿柴时期的都城一莫何川城。
  坪定古城原名平定城,又名平定关堡,位于舟曲县坪定乡先锋村西南突兀台地上,东南距县城约10公里。城略呈长方形,面积12400平方米。城墙依台地边缘底基处层层夯筑,残高10-12米,有夹棍眼,直径12.5~17厘米,东北面设城门。根据城墙夹层及夹棍眼推测,曾两次筑就,始筑年代约在汉代,疑为古羌道,到北宋时为福津县所辖平定关址。据祥庆寺石碑记载,现存城堡为明洪武四年(1371年)补建,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瓜咱城古名莲花城。位于舟曲县峰迭乡瓜咱村白龙江西岸台地上,城背山临江,高出白龙江河床14〜22米,西北高、东南平缓,东北和东南城垣呈直角,西北和西南近似半圆形。东北城垣残长280米,南城垣残长156米,现存垣迹较完整者为喇嘛山东西向坡地的一段。城四角各筑有墩台1座,现仅存西北角临河岸墩台1处,西、南墙各辟1门。城墙用砂土、砾石夯筑,夯土层厚16〜21厘米,夹棍眼直径8-12.5厘米不等。城址出土青灰色陶瓮、陶瓶和陶罐等。瓜咱城为汉代古城址。
  峰迭古城又名分叠、峰贴峡寨。位于舟曲县峰迭乡西北3.5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冲积扇台地上。南临城外村,东南兵冈城址。城呈长方形,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长264米,东西宽163米,面积约42500平方米。城垣薄厚不一,西北与东南垣基残宽8.6米,顶残宽5.2米,残高9米,东北与西南基残宽4米,顶部残宽2米。用砂砾、卵石和粘土混合筑成,夯土层厚11-15厘米,上有夹棍眼。城四角原设城楼,南北辟城门。有水殓道两处,均残留遗迹,主城门外两侧残留对称的两座墩楼,似为“城阙”。城内布局不详,发现有瓦砾堆积层,瓦分布纹和绳纹两种,还有素面方砖。古城为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所筑。
  华严城又名华阳城,今讹为华年城,位于舟曲县立节乡东南2公里的华年村对面的拉尕沟与白龙江交汇处,北为钟灵山,下临白龙江,东依卧龙山,西靠南山,南接鸡冠山。周边陡峻,中间缓平。在较为平缓的山坡及两山的缺口处筑墙垣,在山脊筑墩台。城址平面呈三角形,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390米。城垣用石块和沙土筑成,上有夹棍眼,现残存西段(长‘60余米)和东北部分墙垣,墩台9处(7处位于鸡冠峰山脊上,2处位于西垣上)。其中保存完整的西垣石砌墩台呈三级塔状,平面为方形,基边长7.2米,中层边长6.2米,顶层边长3.4米,通高9.8米。
  城内建筑不详,但发现有砖瓦、陶片和堆积层。此外,在钟灵山和卧龙峰发现有时代较晚的寺庙建筑遗址,采集物有布纹大板瓦、绳纹瓦、泥质灰陶陶片(如罐类、外施绳纹),青、白瓷片和清代铜币。征集品有铜质印一方(为正方形,桥形纽,印文隶篆阴刻“无当司马”,重约75克),铜簇1枚(长5.7厘米)。此城疑为两汉时期活动于此地的参狼羌所筑,南北朝时期仇池国杨难当设在南部的镇守要地。田弘讨平宕昌国后,在其地曾置宕州。
  西固城即今舟曲县城。位于翠峰山下白龙江北岸的冲积扇上,依山面水,地势险要,是古代陇西、武阶通往康藏道的要冲。“西固”一词,本取藏语“赛告”(意为金矿之大门)译音,自汉武帝开辟西南夷后,此地分别属汉羌道县,晋至北周之宕昌国,隋之宕昌郡和唐之宕州怀道郡所辖,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苗彦茂始筑西固城。元置西固蕃汉军民千户所,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置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十四年(1381年)千户姚富又在原基础上拓展筑修西固新城,以旧城为西关。新城设四门,除东门外,其余三门均建有城楼。明万历三年(1575年)增筑新城,至清光绪七年(1881年),西固城几经维修扩建,城周长2218米,垛堞一千有余。现西关残留城墙一段,长21米,高7.6米,是早期的城墙遗址。驼岭山尚残存一段墙垣,有明显培筑痕迹,为明、清两代增筑重修的。
  大峪沟古城位于舟曲县大峪乡,东距舟曲县城50公里,大峪沟古城分布于马莲坪、溪岭、占力、半沟、年藏、占个咱、地力坎、多拉、阳坡、老地等11处。大峪沟上坪除有古城外,原有一座高8米、周长16米的骨灰塔,塔中存有数以千计的有脊双翼铜箭镞及灰陶罐,下坪险崖处有贯通的地下平甬道和为数众多的外露崖洞工事,为古代军事遗迹。根据地理方位及实地考查资料判断,疑为古沓中戍。
  叠州城位于迭部县治东2公里的然闹村白龙江北岸台地上,“然闹”系藏语城内的意思。除东南面城垣被江水冲毁外,城垣旧貌尚依稀可辨。西、北面残垣各长1000余米。西残墙高3.6米,宽4.4米;北墙高8米,宽6.3米,尚保留20米长一段,墙均系夹棍夯土板筑。遗址内外,彩素陶片及夹砂灰陶片俯拾皆是,制作精良,彩绘娴熟。还出土大量的器物口沿、器腹、器底,并发现有大酒瓮、兵器、生产工具等。据考该城原为吐谷浑马牧城,唐武德时所置叠州城。
  卜岗古城位于迭部县西10公里益哇乡卜岗山顶上,白龙江自西向东而流,益曲河自北向南流,汇流在山脚下。城呈正方形,周长约240米,夯土板筑,有夹棍眼,城墙西、南两段已颓圮为土埂,北墙残留一半,唯东墙保存较完整,残高4.5米,宽3.3米,收顶1米余。
  其地踞高临下,地势险要,扼白龙江峡谷和洮(州)、迭(州)、松(州)、茂(汶)交通咽喉。据唐《元和郡县志》载:(迭州)“今州城在独山上,西临绝涧,南枕羌水”。又清光绪间修《洮州厅志》载:“迭城之北,今属迭部境界,其地名直子,有一城在山顶上,古冢古碑至今犹存,惜无字迹,故不知其名称焉”,所指即卜岗古城,疑为唐代天宝以后的叠州城治。
  芳州古城位于迭部县城东南35公里的达拉沟口,西临达拉河,北滨白龙江,南枕大山。城依地势,呈不规则形,东墙垣从山根一直延伸到白龙江岸,尚留断续三节残垣,长度分别为24米、29米、18米。残垣高8米,基宽7米,收顶2米。南城垣沿南山山脊逶迤而上,筑城遗迹200米,达顶又西北而下130米,至达拉河畔;南、西、北三面均为天然屏障。西城址占地约4万余平方米,尽为麦田,地上暴露出大量鱼尾陶片、灰布纹板瓦,绳纹、素面条砖等。据史书所载和筑城形式判断,此城疑为后魏芳州,北周所置的恒香郡常芬县,唐之芳州城。
  二、古堡址
  旧洮堡在今临潭县治中心,城堡周长1757.5米,高6.6米,基宽6.6米,收顶约4米余。设南、西两门,并于东城角设水洞门一个,两城门皆有瓮城,其城最早为晋代永嘉中吐谷浑所筑,后周于其地置洮阳城,后改为洮州;隋仍为洮州;唐为临洮郡及临潭县治;明初置洮州卫,洪武十二年(1379年)移洸州卫于新城之后,以旧城为堡,明万历时操守杨继芳曾重加修筑,旧洮堡西北并置古战、官洛、俄藏三堡,为旧洮堡之门户,明清时皆戍兵防守。现西城墙毁坏严重,东、南、北三面城墙尚有断续残存。城北被称为“古城”之地,曾岀土大量砖瓦、又城东的寺稞传为吐谷浑的家庙,城西王厂湾即吐谷浑王子的马场云。
  水磨川堡位于临潭县流顺乡水磨川村正中心,东距新城7公里,城略呈正方形,座北向南,北墙长92米,西墙长88米,基厚4米,高8.5米,东南两墙已被毁,建为民房,村内有一石碑,通高2.85米,宽0.72米,厚0.16米,上书:“大明赠武德将军冯公神道”,碑头线雕二龙戏珠图案。从城的形制、修筑特点分析当为明代所筑。
  羊永堡今临潭县羊永乡羊永村,东西距新城、旧城各15公里,城为正方形,每边长80米,高9.3米,基宽4.5米,收顶3米,仅有南城门一座(已毁)。为明代洪武时边将杨荣驻守洮州(后封千户衔)时修筑,亦名杨荣堡,后讹传为“羊永堡”。
  咀儿坪堡位于舟曲县峰迭乡咀坪村,东距县城约20公里,城东西长约107米,南北宽约44米,呈不规则长方形。现存城垣西段较好,东、北、南仅存部分残迹,城只一门,置于南端,现西墙残高8.2米,基厚约9.4米,顶部残宽5.1米,夯土板筑,有夹棍眼,堡内采集物有绳纹陶片和瓦片,釉陶片部分釉质已剥落,据认为是汉代遗存。
  加阿卡堡位于迭部县达拉沟内加阿卡村西黄砂土台地上。达拉河自南向北绕城而过,城址背山面河,现存东西向长24.7米的残垣一段,宽2.6米,夯土厚0.8厘米;南北向长32米的一段残垣,以石砌成,残垣下暴露有火烧灰层和各种陶片。城内出土有相当数量的陶片,其中有桔红色泥质陶片、细夹砂灰陶片、细泥质灰陶片、灰黑色粗夹砂陶片等。据史载,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伐蜀,遣邓艾自狄道趋甘松、沓中以缀姜维。加阿卡堡疑为甘松戍,前凉时张骏曾于此置甘松护军。唐贞观二年(629年)曾置恒香县恒香郡。
  采日玛堡位于玛曲县采日玛乡东北约10公里处的下乃玛村沙山南坡上。遗迹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80米,三面被黄沙山环绕。曾捡到各种装饰品、残陶、矛头、箭镞等,有人根据《格萨尔王传》中的记述,认为此即汉代零王国天子珊瑚城。
  赛尔霞沟堡位于玛曲县阿万仓乡以西10公里余的赛尔霞沟顶,遗址座东朝西,东、南、北三面环山,下临河谷;西扼木西合进入果洛的通道。似为公元703年吐蕃赞普赤德松赞,率领吐蕃大军进攻安多时的军事指挥部。
  加木喀尔捏哈堡位于玛曲县至曼日玛公路30公里西北处一岗阜上,堡址座南朝北,北、西、南三面山包环绕,四壁残垣隐约可辨,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7米,呈正方形,内有砖瓦出土。
  州境明代古堡甚多,仅临潭县现存堡址还有刘顺堡、千家寨堡等十余处。
  三、古关戍
  土门关亦名“土门子”,藏名“火尔藏香告”,属夏河火日藏部落地,西距县治75公里,东距临夏市33公里,为明初在河州修筑的二十四关之一。西北侧有达里加山余脉,东南隔大夏河与太子山系相望。关口两侧高山耸立,中为峡谷,关门设在靠西山根处,由西而东截谷口夯筑土墙约5华里,西墙残高8米,残基宽6米,收顶2米,东垣残高4米,残基宽3米,一直延伸到东山顶 ±o墙垣现存410米,余皆倾圮。关墙外有护垣壕,宽4米,深3米,历史上依此关分为“关内”、“关外”,曾为汉藏茶马互市的所在,设关门城楼,关门早启晚闭,并派兵把守。1949年拆除。槐树关藏语称“查干香告”,位于夏河县上卡加太子山腹地,南距土房大庄约25公里,北距临夏市约37公里。关门依山傍河,关墙夯筑而成,长约百米,高约丈余。关墙倾圮,关门已毁,在明代二十四关中,属地理位置雄险者。史载:清乾隆八年(1743年)和1941年曾两次镌立界碑。
  甘南境内尚有坪定关(在今舟曲县坪定)、武都关(在今舟曲县城以西约10公里处的丰迭乡武都关村)、冶力关等。
  干布塔音门位于卓尼县阿子滩乡干布塔村西,岷(县)合(作)公路穿门而过。音门宽约20余米,边墙高6~8米,基厚4~6米,收顶3米。这是明代为加强洮、岷、河三州边防,在甘青交界地带修筑的区域性边墙的一段。它西南自洮河北岸的峪古儿村石崖处起,向东北伸延,经达加、巴舍、七什、干布塔、官洛、俄藏、土桥等多处音门或隘口至临潭县八角乡山顶石墩,出甘南州而入临夏州境。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作品

八角城
相关作品
桑科古城
相关作品
广秀城
相关作品
羊巴城
相关作品
洮州卫城
相关作品
牛头城
相关作品
坪定古城
相关作品
瓜咱城
相关作品
峰迭古城
相关作品
华严城
相关作品
西固城
相关作品
大峪沟古城
相关作品
叠州城
相关作品
卜岗古城
相关作品
芳州古城
相关作品
旧洮堡
相关作品
水磨川堡
相关作品
羊永堡
相关作品
咀儿坪堡
相关作品
加阿卡堡
相关作品
采日玛堡
相关作品
赛尔霞沟堡
相关作品
加木喀尔捏哈堡
相关作品
土门关
相关作品
槐树关
相关作品
干布塔音门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