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9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社会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5
页码: 1761-1775
摘要: 由于各民族在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发展的差异,村落结构也不尽相同。牧区是氏族部落形式,一般三、五家,十来家人组成一个聚居点,一切事务由部落头人决定,包括牧场转移的时间、路线,摊派差役,对外交涉,解决纠纷等,对于这种聚居体,安多藏语称“代哇”。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社会民俗

内容

由于各民族在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发展的差异,村落结构也不尽相同。牧区是氏族部落形式,一般三、五家,十来家人组成一个聚居点,一切事务由部落头人决定,包括牧场转移的时间、路线,摊派差役,对外交涉,解决纠纷等,对于这种聚居体,安多藏语称“代哇”。农区因受土司制度和寺院“政教合一”的影响,其辖区土地所有权归土司衙门或寺院囊欠所有,属民只有耕种使用权,而无占有、转让权,并要按期交纳地租和负担兵马差役,如遇战争,属民集体出动。
  村落结构除同姓家族村落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同姓家族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复杂的亲族村落;也有因战争逃荒移民,藏、汉、回多民族杂居的村落。汉族村落大多在沿河谷的农耕地带,而藏族村落建于沟脑半山者居多,村址以水为旨,为求其向阳,村落南北向多于东西向,同一村落住户房屋大多靠近,一些村寨屋顶相连可串通4、5家,山寨依山势层层迭垒,高低错落,栉次毗连,村内外广植树木。藏族村落的附近修有叫“嘛呢房”的小禅堂,为村人搞宗教活动之场所,村口有嘛呢石堆,村庄前有护林,村内各家大门外多竖有挂缀经幡的高杆,房前屋后还竖有纵横交错的青稞架杆,门顶砌煨桑台并种植花草。山村巷道因牲畜踩踏,多尘土,遇雨则泥泞难行,村内能通汽车的甚少,大部则仅通牛车,架子车。部分汉族村落前修有牌房、戏台,个别地方的屋后巷口立一巨石,上刻“泰山石敢当”以辟邪,共和国建立后已不多见。
  在村落管理上,自发形成乡规民约,如村寨修路、架桥,均为众人之事,每户都得出劳力,无劳力者,出资雇人。架桥时,需与有关村落商定后,共同出资、出力,联合修建。遇有全村规模性游艺、祈雨、耍社火、逛庙会、浪花儿会,全体村民都得全力以赴,凡不参加者,往往受到全村的谴责,甚至处罚。村落个体家庭中遇有修建、婚嫁、丧葬诸事,村人都会鼎力相助,主动出人力打墙、上房土、抬丧,不计报酬。这种纯朴的古风遗俗,一直沿续到今天。
  共和国建立后,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村寨以大队、生产队形式民主选举队长、村长、邻里和睦,村村关照,形成了新型的社会风尚。
  (二)家庭
  甘南各族家庭组成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家庭旧时尚有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现象。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一般家庭成员有4至5人,个别家庭有多至10几人的,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共和国建立前后比较多。传统观念是:家庭里的成员越多越好,几代人同堂更好,说明这家儿孙满堂,和睦兴旺,会受到邻里村寨的称赞和尊敬。但在牧区,藏族青年男女婚后即应另立门庭和父母分居,只有家庭中的幼子有时可例外。分布在草原上的每个帐房,几乎都是单一的个体家庭。藏族家庭内部以父权为中心,但家庭成员的地位平等,没有姐妹与兄弟关系中的兄弟优越地位,男女老少共同参加牧业生产。牲畜等财产,属家庭成员共有,家庭的重要事情要经家庭会议来商讨,那怕是小姑娘也有发言的机会,一家之长,也没有专断行事的权利。藏族老人的晚年,一般不作什么,每天念经,转“古拉”,朝寺庙,过着清静、安祥的生活。藏族多弟兄的家庭,留一子在家娶妻,继承原有的土地、房屋、财产。其余兄弟,除去当僧人外,可娶妻另立门户,或去招赘别家。对于在兄弟中另立家庭的,根据父母老人的意见,要从家里分给部分财产。招女婿送东西较少,却值钱,如一匹马,一套上等的衣服等。出家当僧人,其生活要靠家中照料,念经的收入相当微薄,也有自给自养的和尚,他们一般生活比较清苦。家里没有儿子的,由女儿招上门女婿,女儿出嫁,要给嫁妆,如牛、马、衣服、首饰等,无子可抱养亲戚中的小孩,养子对所有家产有继承权。
  藏族妇女不但要放牧,还要挤奶、打酥油、晒曲拉、背水、捡牛粪、磨炒面、烧茶煮肉以及哺育婴儿。而男人却干些缝缝补补的事项,如揉皮、剪裁、缝纫等。男主外,女主内乃是藏族家庭的惯制,在宗教活动中,视妇女为不洁,不准进入寺院的经堂,不能在自家的帐房里给神佛点灯或煨桑。
  藏族群众视接纳孤儿作子女是对社会应尽的一种义务,绝无被遗弃的孩子,更无流离失所的孤儿。
  汉、回家庭讲究家世、家风。家世在各个家族内部或整个社会中都有重要影响,不管某家祖先前为社会名流、功勋卓著还是为一般群众,一但为社会、为地方做了贡献,后代则不胜光荣,为他人所敬佩。这种家世,对后代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推动作用。反之若家族出现恶棍、盗匪、则为人所不齿,万口所唾,也给家族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当今社会,一切看本人表现为主的家世观念已扭转了世俗偏见。汉族家族记有家谱,有以画像和示意图标示记载家族重要成员的神祖卷轴;也有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祖谱、家谱等。“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家庭的神祖和家谱被毁,近年来有续修家谱和似家谱形式的“家史”,多为口头流传本家族世系的遭遇,勾画家族的身世和传承。
  家风(亦称门风)是从古至今被人们所注重的。长者言传身教,影响后代,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互相谦让,勤俭持家。不论读书种田,经商学艺都以朴实、勤俭、正派为准则,对那些道德沦丧,骄奢淫逸、伤风败俗者则称门风不正,或谓家教不严。
  家教除传授道义之外,培养智商也为主要内容。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家族,一般按照各自不同的目标施教,用幼儿儿歌、童谣启发孩子的智慧,继而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并灌输一定的生活知识,及长操持农活,一般为跟着干,技艺工匠则让其当助手、学徒。女孩子的针线茶饭,为农家所注重,多有围炕坐学的,对恪守妇德的家庭为众所敬重。
  兄弟分家无可非议,分家时由家庭年长者主持,将家产按兄弟多少搭配成“份”,兄弟和气,可任其挑选,或粗略搭配,分家后可当众立约。姓氏继承以男子为中心,子承父业,中年无子可领侄或其他血亲子女为养子(女)。招婿为子者,屡见不鲜,继子、养子、招婿有权继承家产,同样有赡养继父母的责任。
  (三)称谓
  藏族的亲属称谓比较简单。碌曲、玛曲、夏河藏区,祖父和外祖父统称“阿米”;祖母和外祖母统称“阿伊”;父亲统称“阿加”;母亲统称“阿妈”;对长辈的叔伯、姑父、姨父、岳父等男性亲属统称“阿克”;对长辈的婶母、姑母、姨母、岳母等女性亲属统称“阿乃”;对同辈的哥哥、姐夫、姑表兄、姨表兄等男性亲属统称“阿噶”;对同辈的姐姐、嫂子、姑表姐、姨表姐等女性亲属统称“阿切”;男子比自己小的男性统称“阿吾”;男子称比自己小的女性为“商毛”,女子称比自己小的女性为“哄呀玛”。卓尼地区称父亲的兄弟为“阿古”;称兄为阿噶,弟叫丑昂乌;儿子叫不乍;女儿叫乌母;媳叫王玛;婿叫马化;舅父叫阿任。
  汉族对血亲、姻亲成员间的称谓:临、卓、夏3县前多加“阿”音,舟曲县多加“哎”音,读时为合音,如:阿大、爸哎,其它与各地雷同。称父亲为阿大(临、卓、夏)、爸哎(舟),或大大;称母亲为阿妈、妈妈(临、卓)、阿娘(夏河)、娘哎(舟曲);称祖父为阿爷、爷爷,称祖母为阿婆、阿奶、婆婆;称曾祖父为太爷,称曾祖母为太太;称伯父为阿伯、伯伯、大大,称伯母为大妈、大娘;称二叔父为二爸、二大;称三叔为三爸或三大(依次类推);称叔母为二妈、二娘;称兄为阿哥、哥哥;称嫂为新姐;称姑母为阿娘、娘娘;称舅母为妗子;称妯娌为先后;姑表兄弟称姑舅;姨表兄弟称两姨;连襟称挑担;称母姊为姨娘;称母之小妹为尕姨。
  二、婚姻
  (一)藏族
  藏族婚姻关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和姊妹共夫的,在民国时能偶然见到。但作为这种共妻共夫残余形式的转房婚,在一些地区仍允许存在。藏族青年男女认为,心上爱谁就爱谁,只要情投意合,即可心心相印,完全不用虚伪的道德面纱去加以掩饰,一般和异性做较早的接触,姑娘长到十六、七岁,家庭要在正月初三为之举行成人礼,改变发式,亲朋好友携礼祝贺,女眷们帮助姑娘梳洗打扮,更换新装,敬酒欢宴。初四、五这两天,姑娘在一小丫头的引导下去各家作客,从此以后便可公开谈情说爱了。邂逅往往是爱情的开始,趁逢年过节、聚会、转古拉的机会,男女青年相互认识,结交朋友,通过对唱“拉伊”表露爱慕的心声,撒播爱情的种子。
  藏族青年男女一般在选择配偶时讲究仪表,注重才能,不重家庭和聘礼。男女双方,彼此真诚相爱,则由男方请一名在本地德高望重而且能说会道的“辖堪”,带上哈达、酒等礼物到女方家去说媒。如果对方父母接受了由媒人带去的礼物,则表示初步同意,在征得各主要亲戚的意见之后,婚事就算说定了。婚礼一般选定在正月上半月的单日来进行。举行婚礼前,新郎由和他年龄相仿的表兄弟陪同,在“辖堪”的率领下,骑马前去接新娘,同时牵上给新娘乘座的一匹白马,并带上哈达、酒、糖果之类的东西。
  男方的迎亲队伍到达时,女方家早已做好准备。在女方家举行了告别仪式后,盛装的姑娘便被扶上马背,送嫁的女眷们拥在新人坐骑左右,说些吉祥规劝的话,有些地方哭唱送嫁的歌,卓尼藏族叫“打巴傲”。按照传统,新娘和送亲队伍到达之后新娘的坐骑要顺着太阳运行的方向,环绕喜帐一周,帐前用白毡铺路,有的地方,要由姑娘的舅舅说一番“下马话”。新娘被小伙子们抬进帐房时,娘家人在帐房的左侧最尊贵的席位上依次落坐。这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吟唱祝婚词,他语言幽默风趣,全场宾客时而洗耳恭听,时而欢呼雀跃。然后男方的执事们手捧酒碗,唱着酒曲向“阿舅”们一一敬酒,有些地区青年男女围一个大圈子,跳一种叫“卓”的集体舞。
  卓尼农区,新娘头顶大红氆氇褐衫,被阿舅们簇拥着来到男家,进入新房后与陪伴的女伴坐在一起。女队跳一种叫“阿加”的舞蹈,男队唱“善巴”酒曲,然后新娘仍被阿舅们接走,在娘家住些日子,在双方家长的商议下,重被接回男家,始正式成为男家成员。旧时多数人家长子结婚后,其余兄弟都出家为僧或到别家入赘。藏族夫妇离婚较自由,只要双方不合,都可以离婚。
  招婿,上门也是藏族婚姻的一个主要形式。藏族对待儿子和女儿没有亲疏的差别,当姑娘已经确认自己爱上某个小伙子的时候,她就可以备下一条"哈达”和一瓶酒,烦媒人到小伙子父母处去求婚。亲事如说妥了,一切迎送之礼概如出嫁姑娘时的程序,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嫁儿子和出嫁女儿是一样的。在一切从妻居的家庭中,男性家长制都是十分明显的,女婿理所当然地充任家长,在社会上代表家庭。藏族任何家庭形态,妇女一般都处于从属地位。
  寡妇可以再嫁或招人上门,如有转房条件,可以转房。
  藏族对于婚前子女,不歧视。与其他小孩一视同仁。
  随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现代文明和藏民族特色的新婚姻习俗,正在逐渐形成。
  (二)回族
  回族婚姻主要由当婚男女双方决定,父母尽拣选之责。经男女双方同意央媒说定,男方向女方依次提送打门礼、落话礼、订婚礼、大礼。出嫁之日,父母训导一番自家姑娘后,以蒙巾遮盖头面,随新郎出门蹬上大轱辘轿车(现为汽车或自行车),抵男家,夫妻共餐,然后男先女后洗手,以余水倒室内四角,新夫妇端坐床头,请一位通达经典的老年妇女授以夫妇之道。第二天新娘沐浴后出见并拜告公婆。
  临潭西道堂教派在一个时期里,为自己的教民举行集体婚礼,阿訇在同一天为数对男女分别念“尼卡海”(证婚词),然后统一举行喜筵。在念“尼卡海”时,“卡比尼”钱一律定为银元15块。而其它教派都是当面议定的。
  (三)汉族
  共和国建立以前,通常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等观念的影响,也有一夫多妻的,富有者娶小老婆做“偏房”,称“二房”、“三房”。妻子不育者亦可“娶小”。寡妇再嫁备受歧视,受“好妇不嫁二男,妻死夫不续弦”的影响,使一些鳏夫、寡妇不能重组家庭,寡妇不嫁谓之“守节”。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注重门当户对,身价财礼,甚而金钱买卖,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
  穷苦人家为生活所迫,有将女孩早早送交婆家收养。女孩年龄小于男的称“童养媳”,大于男的称“等郎媳”,有的竟相差十余岁,等长大成人时再补拜堂手续称“上头”。还有一种冲喜亲,即订婚后,婚期未到,因未婚夫或公婆病重,提前择日迎娶(取意“喜气冲邪气”),致使一些年轻女子,冲喜之期便成寡妇。
  近亲结婚谓之“亲套亲”,在本地较普遍。进入八十年代,受《婚姻法》制约,已不多见。
  汉族嫁娶各地大致相同,古今有别。男家打听到门户及年龄相当的姑娘后,即托媒求婚,其后程序有:纳采,第一次见面为“喝小酒”、又叫“落话礼”,二次定婚约称“喝大酒”、“做灯”,临潭旧城一带称之为签蜡;纳征,嫁前一年,男奉衣料,首饰礼钱和食品(盘子)前往女家,称送礼,又叫提酒;请期,俗名看利月,男家设宴请女家主事,媒宾并星士等商量迎娶吉日;迎亲,俗称“娶媳妇”,男方邀请亲邻,以总管(夏河人称“大宝山”)、执客、记帐、厨子、杂务等分工,家中张灯结彩,收礼备宴,迎娶新媳妇登门。
  女方亲朋于迎娶先日送妆奁俗称“装箱”,妇家将自制之衣鞋陈列中堂称摆箱,封箱时,合家并至亲各以钱物掷箱中称为添箱。嫁娶之日,母女多抱哭不舍,新郎亲绽新娘子发辫,四拜于堂而先出,由女宾挽髻,新娘胞兄抱入花轿内,鞭炮声起,由送亲、铺床女宾各一名,以及帮轿4人(即新娘兄弟)送至男家。下轿后,星士执弓矢,示意射四方,俗名“退五道”,接着打醋炭,新婿香烛迎喜神,抱满斗而先入,红毡铺地,直至中堂,女宾掖新妇踩毡而行,拜堂入洞房,男女行合卺礼。有些地方起止有3关,起要上马钱,入要下马钱,拜天地后还要“讨钥匙”钱,执事开箱启物。3日回拜新娘父母,并入厨首炊,做 “试刀面”。然后视远近坐“停月”,又叫坐“对月”。
  五十年代后,废除了包办婚姻,实行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旧的“童养媳”“等郎媳”等已绝迹,娶亲方式既隆重而又豪华,婚事从简者亦有,但尚未形成风气。
  三、丧葬
  (一)藏族
  天葬当病人垂危,即可通知在外的亲人回家,并告知本族的亲属,为之祈祷。人一旦停止呼吸,其子女和亲属立即脱去死者身上的所有衣服,解下悬在颈间的各种护身符,摘掉他身上的一切饰物,使死者盘坐,双手交叉在胸前,用死者的腰带从脖颈绕过腿弯,捆成一个屈膝弯腰的形状。牧区,死者若是男子,要剃净头发,被抬放到帐房左侧的下角;妇女则重梳发辫被抬放到帐房右侧的下角,用死者生前的皮袍覆盖尸体,在帐房角上挂起一面布帘,帘外点燃一盏指路的酥油明灯,然后,在帐房外面的祭坛上,点起“桑”烟,吹响海螺,尽管悲哀,并不嚎啕大哭.同时死者的家属前往寺院报丧。报丧人在寺院主事僧侣面前,呈报死者姓名、属相、生辰和亡日,请求寺院派僧侣到死者灵前诵经超度并请占卜送丧的日期。天将明,由死者亲人或家族人员背尸或用牛将尸体和一个装满石头的皮口袋连在一起,驮到部落或氏族公共的天葬场,送葬队伍的前面,要有点香引路的人。
  送葬队伍,到了天葬场上,首先由喇嘛举行煨桑、念经等仪式。人们把死者安放在葬台,揭开包裹着死者的皮袍,用刀挑断死者身上的捆带,然后,在尸体近旁点燃“桑秀”,齐声诵念“六字真言”,吹响海螺,由天葬师将尸体分割成块,投喂称“唐格”的秃鹫。因喇嘛在煨桑时,合化了丰富的桑烟料,如:糌粑、茶、酥油等,桑烟冉冉升起,浓郁的桑烟味四处飘散,一会儿便招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唐格”啄食。直至食光为止,如果死者尸体被秃鹫吃的又快又净,表示死者生前有功德,来世必有宏福的吉兆,或认为亡灵已升天界。否则被认为生前有心事而未能偿愿,或生前罪大所致,遇到此类不如人意的情况,请活佛喇嘛再来念经,为死者解脱罪恶。所以在牧区,为求得天葬顺利,一般男女不嗜烟、酒,保持自身洁净。对于盛行天葬的藏地农、牧区,人们特别珍爱天葬场周围的秃鹫,严禁捕猎。
  火葬藏族对活佛、高僧和较为著名的人物实行火葬。火葬前,先用占卜的方式选择一处吉祥之地,砌起一座圆形的土炉,炉下装进木柴,把双手合十盘膝静坐状的尸体置入炉内。当选定的吉日时辰一到,点火焚烧。此时,寺院的鼓号齐鸣,集聚在焚尸炉周围的僧侣们高诵经文;朝拜的群众匍匐在地叩首。僧人不断地往炉内倾入助燃的酥油,还投进象征具有丰富无穷的米、麦、豆等各色谷物。直至尸骨成灰,然后,由僧侣们把烧焦的碎骨捡出,装入用黄缎缝成的袋内,封存在灵塔里。
  居住在甘南迭部、舟曲以及卓尼洮河沿岸和上傍山一带的藏族群众普通奉行传统的火葬习俗,大致有停尸、入殓、出殡、火化、安葬等仪规。
  人死即由孝子告知村庄的主事,赶制灵轿。轿为木制重檐穹窿庙宇式,“飞檐翘角”,曲槛围栏,大小恰好能蹲坐一人,正面设木制券门。老年人的灵轿作工精细、雕刻考究,并用金银锡纸和有色纸剪贴各种“花卉图案”、“奇珍异宝”,轿顶脊部置有日月模型,油漆彩绘。出殡前将尸体殓入灵轿,券门用白布遮挡,延请喇嘛诵经超度,本村的老人念麻呢,前来奔丧的亲友,白天到灵前吊唁,磕头献哈达,晚上还要守灵,全村人都自发地在死者家里陪守。选择吉日吉时,将灵轿抬到火化场地,置于提前用木柴搭成的“井”字形焚尸架上。卓尼一带先用土坯砌成焚尸炉,炉缘周置柴禾,然后,将灵轿架在上面,僧人或“阿尼本本”唪经超度,亲友们用柏树枝点燃柴禾,随之砸碎灵轿,并抛洒酥油、糌粑、淋浇菜油以助燃。火化后对骨灰的处理各地不尽相同。舟曲一带不捡不埋,待到第二个死者要火化时,才将原骨灰用松树枝扫入山堑沟谷;有的地方则将骨灰就近埋在大树底下,或把骨灰用石块围定,上面盖上石板。卓尼、迭部则将骨灰装入一尺多长的木匣或瓷罐内,再行埋葬。
  塔葬佛教信徒将火化后的大活佛的骨灰装在精制的罐内或木匣里,建造塔阁,深藏塔中。大活佛园寂后,使其尸体盘坐,并用防腐药粉、香料涂在经过沐浴的尸体上,风干保存,放在灵塔内供人顶礼膜拜。灵塔的规格因活佛的地位高低而有差别,有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等。
  水葬部分居住在江河沿岸的藏族群众,将死尸背到固定的水葬处,投入洪流。延请喇嘛诵经超度。水葬后,在水葬的岸边插上经幡,以示祭奠。
  土葬牧区只有对患恶疾传染病而死,或凶死等非正常死亡者,才实行土葬,认为,死后深埋地下成为恶鬼,下世不再有转世为人的机会,所以对土葬心怀怯惧。
  (二)汉族
  汉族人殁后,挺尸上房堂屋的木床上,灵前供献食品果类,地上铺麦草,供孝男孝女跪坐,夜以继日,并不断焚香烧纸于专置的陶盆里,磕头致祭。其时需赶制棺材,棺材是用5寸厚的松、柏木枋作成与人等身长宽,前高后低,券顶的形式。若棺木事先已备好,可殓尸入棺,但棺盖不封,谓之“小成”,大红油漆,年老者彩绘雕饰,艳丽华贵。3日大殓,亲朋往吊,送香纸挽联、幛挽,子女晚辈披麻戴孝,大门悬挂白纸制成的圆桶状的纸幡,起灵后,长子头顶纸盆倒退出门,打碎。望门纸也随之扯下,边行边撕撒。
  墓穴垂直掘进3米左右,送葬的队伍由吹鼓手以唢呐奏哀乐,村邻杠抬,长子扶柩,燃放鞭炮。葬毕在地表堆成圆锥形土包,逢七日即致祭,孝子百日剃发,年年清明节上坟扫墓祭奠。
  (三)回族
  回民丧葬不用棺材,不祭献,禁送花圈、挽联。焚香沐浴,白布裹尸,延请阿訇诵经。墓穴为垂直而下又掘出券顶侧室,尸体置于侧室,封门填土。舍散“海底牙”。
  临潭西道堂教派的葬礼:首先将死者放入制作精巧的抬尸匣——“塔拜提”,用一条绣有经文的绿色单子盖上,中间及四角各放一朵用白绸子扎的牡丹花。其次是送葬的队伍,最前面是双手抱着装有《古兰经》匣(或抬有经轿)的引路者,后面依次是阿匍、满拉、塔拜提。送葬的人,一出大门,走在前面的阿匍,满拉就开始以悲怆的声调,高声颂念《穆罕默斯》,念诵节奏非常缓慢,送葬的队伍要按着这个节奏徐徐缓行,直至坟场。亡人入土时,阿匍们站立在坟穴东西两面,高声赞念“克利买”,直至砌好横穴口,接着由死者的子孙或亲人捧放3把土于墓穴,众人才开始动手埋土,在场的阿訇每人念一段《古兰经》,念毕开始转经,转经时,有的教派、门宦用金银财宝转,而西道堂则以《古兰经》转;最后每个阿匍从挖出的土里拣起一小块土,边念边吹,掷向坟堆,以示安魂。祭祀日期,是人亡后的第四天上坟念“孩听”,其后的头七至四七,四十天、百天、周年等都要举行悼念活动,炸油香、打肉份子分送给亲友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
  西道堂在过集体生活时,开始每家念经的一切费用由西道堂开支,后因亡人增加,祭日越多,为避免道堂内天天念“孩听”,改为每“主麻日”念一次,以为共祭。
  四、节庆
  (―)藏族
  洛萨甘南藏族和汉族一样使用农历,视正月初一为新年。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忙着办年货,扫房洗涤,男人剃头,女人洗梳发辫。新年到来前,各庄村的男子们上山砍回柏香树枝,以备煨桑之用;妇女们忙着酿造青稞酒,炸油果子,制一种叫“辛"的酥油奶糕。室内喜贴八吉祥、四和睦等图画。除夕夜半,闻海螺声,全村齐起,即到屋顶或院内的两个“煨桑”墩进行祭祀,燃放鞭炮,鸣枪欢呼,此时,天尚未亮,各家携带礼品,往亲朋处拜年,家家以酒食款待,互道:“洛萨扎西德勒!”(新年吉祥如意),欢快直至天明。
  拉卜楞寺除夕晚上,寺院乐队奏乐辞旧岁,初一早上奏乐迎新春,接着寺主嘉木样活佛设宴“德容宫”。之后,亲自率领僧众依次朝拜历辈嘉木样的佛像,献贺礼“迭卡”,各活佛按佛位的大小依次给嘉木样拜年,送“迭卡”13种和哈达。僧人们相互拜年则用白纸(示纯净)包糖果,上覆哈达。春节期间,僧人以踢球为乐,球是用12块牛皮做成,代表12缘生,内装牛膀胱作为球胆。踢球无规则,谁踢得高,就数谁在新年里有好运。
  从初三开始,村寨全体男子到各自的“玛尼康”祭神,除煨桑外,加添一只放生羊,赛马之后各家轮流宴请,饮酒欢歌,齐声高喊“扎喜”。正月初四至十七日为拉卜楞寺“毛兰木”(祈祷大法会)。在此期间,各扎仓在大经堂每天集会7次;于十三日午前“亮佛”;十四日午时在大经堂外空地表演法舞;十五日晚“酥油花供”;十六日抬“未来佛”(弥勒)绕寺一周谓 “转香巴”。
  卓尼禅定寺于正月十六日跳法舞,送“施食”,举行镇魔驱邪法会,俗称打“张格儿”。正月初五日祭祀农神,出嫁的姑娘不论老少都要返回娘家,届时还有赛马活动。
  从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卓尼藏巴哇乡一带的藏族群众举行“曼拉”节活动。各个村寨由老少组成“沙目”队,到邻村赶“曼拉”节,表演巴郎鼓舞,当地藏语称巴郎鼓为“沙目”。届时,年青人便结队到村外迎接邻村的“沙目”队到“沙目场”。场中心燃起一堆篝火。上首摆置桌椅,供年长者就座,天将黄昏,“沙目”队一面摇动长把羊皮吊棰巴郎鼓,一面启步歌舞,一问一答,即兴编词,一直跳到雄鸡唱晓,各家则以丰盛的节日食品及青稞酒款待。本村出嫁的老少姑娘,均返娘家与村人聚集一起,跳起一种叫“阿尼桑桑”的舞蹈,吟唱“汤卡”,人们互相敬酒茶,愉快地度过节日良宵。
  舟曲博峪、插岗、铁坝、八楞、拱坝过去有拱坝五部之称,春节期间有许多古朴的娱乐祭祀活动。当年节的夜幕将临时,村人集中于打谷场,在场中央点起桑火,人们围着火圈唱起祖先留传下来的歌曲;男女老少手挽手,肩并肩跳起“乐乐舞”。正月十三、十四日跳“鬼面舞”,这一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组织跳神队伍,他们反穿羊皮袄,足蹬毡靴,头戴彩绘面具,手持砍刀和牛尾,舞姿雄健有力,跳神队伍挨家挨户,为村民消灾避难,每至一家,主人均殷勤款待。正月十五日,家家扎一束长3至4米的火把,于当晚登上村后神庙,迎请五谷神,村民在庙前载歌载舞。而后接“五谷神”下山,在打谷场把尚未燃烬的火把聚成一堆,围而歌舞,直至通宵达旦。
  娘乃节也叫“四月会”。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园寂的日子。夏河拉卜楞十三庄的群众,视“娘乃节”为盛大的节日。
  农历四月十四日清早,每个村庄的人聚集在嘛呢房(村公房),倾听高僧活佛的祈愿词,听完后集体念诵六字真言一唵嘛呢叭咪吽,声调抑扬高亢,起伏和谐。中午,每个村庄吃斋饭,斋饭是集体出资的,有奶茶、白面馍、酸奶、蕨麻米饭。每家可得3份,一份是给家中闭斋的人;一份是小孩的;一份是属于全家的。吃了斋饭,男女老少到拉卜楞寺转“古拉”,十三庄的藏族妇女,身穿节日盛装,佩戴项链和发套,打扮得娇艳异常。四月十五日,不闭斋的人,大都到寺院转经轮、念真言。闭斋的人,在这一天不能进水进食,有独自转经轮的,有到僻静处去静坐的,大都在太阳落山后,才回家。四月十六日早晨开斋。节日期间,拉寺各个学院、佛殿全部开放,任广大僧俗朝拜,磕头和添灯油。
  香浪节藏语“香浪”,意为采薪,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群众性的游山野炊活动。相传过去寺僧每年在盛夏季节,外出自己采伐烧柴,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至数日,后演变成节日。农历六、七月正是甘南树茂草盛,堆翠叠绿的大好时光,群众合家而出,或约亲邀友,穿上节日服装,携带白色帐篷和生活用品,扎营草坪山巅,宰羊烹牛,煮酒炖菜,油果果、酸奶子尽情享用。如今,节日的装备益发讲究,野餐食品更加丰富,许多人把毛毯、折叠椅、电视机、行军床、收录机搬进帐篷,现代生活也为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藏族青年在演唱传统说唱、歌舞的同时,对流行音乐、迪斯科也有特殊的爱好。
  调牛节舟曲“拱坝五部”的原始宗教巫师叫“嘎巴”。掌握本部历史传说及“通神”的使者,备受族人尊重。故在农历二月二日前一天,先由嘎巴喊山,他由阳山呼喊而下,又由阴山吆喝而上,一路叫着本部山神的大号,乞请山神保佑全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第二天清晨,全村的牛被赶到地里,驾上犁耙,选用把式调教初长成的小牛耕地,然后由嘎巴念经,以牛角所指的方向卜问全村吉凶。调牛耕地时,要撒一点青稞面人土乞福。祭祀完备,大家唱着赞颂山神土地的歌,跳舞悦神,预祝本年丰收。
  采花节又叫“珠玛托地”采花节。“珠玛”是猴子,“托地”是采花,花是结籽(果)的,为生育繁殖的象征。以花赠无子之家,是为祷祝生育兴旺。插岗、铁坝于农历五月初五的采花节时还选人扮成猴子,披着树皮到每村每户串跳祝福,人们对之恭迎敬送并慷慨赠酬。博峪藏族据云为纪念传说中的兰芝姑娘,农历五月初四青年男女纷纷登茨斯卡山采摘鲜花,初五日下山时头戴花环、背负鲜花、追逐嬉戏,一路花香一路歌,全村人来到打麦场为采花者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共跳“罗罗舞”,轻歌曼舞,相互祝福。
  朝水节舟曲县巴藏乡黑水沟有一石崖,石缝间的岩洞里飞泻出一股瀑布。平常这股瀑水如涓涓的小溪,只有到了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随着朝水观光人们的阵阵欢歌笑语,瀑水越来越大,泼出根根银柱,挂起幅幅水帘,当地藏族称其为“曲纱”(即神水之意),附近群众要赶来畅饮沐浴,观赏“曲纱”喊瀑的奇妙景观,所以又称其为“安玩”节(即沐浴节)。之后,众皆聚集平坝,妇女们手拉手围成一大圈,跳起欢乐的“甲让”(乐乐舞);男人们不管老少,排成长队,围绕“甲让”操起古老的“马含”(即摆阵),鞭炮齐鸣,威武壮观。
  (二)回族
  开斋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属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义规定,该教教徒必遵行“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其中“斋戒”一项将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定为斋月。在斋月里,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整个白天不能吃饭喝水,还要做到清心寡欲,谈吐文明,称为闭斋(也称封斋)。斋月届满之日,即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这一天,所有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炸油果、宰牛羊、人们走亲访友,互赠礼品,互相祝福。
  圣纪节也称“冒路德”节。伊斯兰教历每年三月十二日是伊斯兰教的至圣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相传也是他逝世的“圣忌”,届时举行隆重的宗教活动。人们聚集到清真寺沐浴、礼拜、聆听阿訇吟诵《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的功绩并宰牛杀羊,进行聚餐。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牺牲、献身之意。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定为宰牲节,杀牛、宰羊便成为这一节日的特有内容。
  (三)土族
  过年农历正月初一为“过年”,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神,正月十五日吃“糁子饭”。除夕之夜,在各门扇及面柜上都贴一张黄裱,把写有符语记号的正方形黄裱对折成等腰三角形,折缝处擦上浆糊粘在各门上框,然后,在门缝处插香焚燃,这叫“裱练寨闹",求福避邪之意,另给贴有灶神爷牌位的灶头奉献一个小木匣,无盖,里装麦、稞、豆,然后以连在一起的每3柱香为1束,插在匣中粮食上,共3束,其中一束从中腰破开一点缝,缝中夹一丝棉花或白羊毛,3束香均不点燃。又在匣中粮食上放3样油炸果,是夜,给牛、马喂小豆、青稞等精饲料,给狗喂白面馍,以示慰劳。
  大年初一拂晓,由家中一位主事老人悄悄起床接灶神,在家中正庭点上油灯,在院子中心和大门外煨桑火,放鞭炮,打开大门后又用大蒜抹所有的门扇、门框。天亮后主事老人最先登上木楼,听最先入耳的叫声。若是牛、羊、鸡、狗声,则表示年景如意,六畜兴旺,若是喜鹊声,则满心欢喜,表示一年有喜有利,若是麻雀叫,则表示家庭不和。正月初一的首要大事就是去勺哇佛寺为家中或亲戚中出家修行的和尚拜年。
  从正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日,各地的嘎尔队即献歌献舞。在村中的大场上点燃大火,先耍一阵狮子,再由嘎尔队围着火堆歌舞,队员们一手持短把羊皮巴郎鼓,一手提红灯笼,故又称红灯巴郎鼓舞,这是勺哇土族敬天祭地的一种形式。
  庙会农历五月二十五月至二十七日为常爷池(冶海)神灵举行庙会祭祀。六月初一至初六,赶赴莲花山庙会,对唱“花儿”,已婚女子去娘娘殿烧香拜佛乞求子女。
  浪山农历七月中下旬,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郊外的山坡草地支“巴嘎”(三石鼎立支锅)野炊。
  卓尼勺哇土族每逢年节神会,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男女均佩戴具有民族特色的银质头饰,男称“考昌”,女称“谢豆”。
  (四)汉族
  1.传统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汉族传统节日之一。进入腊月准备年货,二十三日祭灶神,二十四日扫房洗涤,炸油果、蒸白馍、做糕点、写春联。除夕之日,张贴春联、年画、门神或“福”字,门首悬灯,晚上接灶神,奉家谱、挂神祖、敬祖宗,合家欢聚“坐夜”。夜零点,燃放鞭炮;鸡叫头遍,烧香化纸,有些地方打“醋炭”;有些地方放“火架”;也有些汉区煨桑火。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穿戴一新,相互叩头拜年,并给孩童赏给压岁钱,家人团聚吃年饭。初二拜丈人,上坟扫墓,初五扫“五穷”,初六出行走远亲。临潭的社火秧歌也从初六日开始行动串寨,为各族乡民拜年。其形式有:狮子舞、龙灯舞、旱船舞、毛熊舞等, 曲目有《牧童放牛》、《兰桥相会》、《张良卖布》等。
  元霄节俗称“过十五”,有“小年大十五”之说,衣着、祭祖、上庙、吃喝亦如过年。另有娘家请姑娘一同过节,户内合家欢乐。户外,灯照巷衢,傍晚家家大门口点燃火堆,男女老幼跳火堆,花炮齐鸣,烈焰升腾。年轻人手持点燃的火把结队送上山头,形成“火龙”。舟曲山村转灯,每户一人,持灯击响,自山顶起,盘绕崎岖小道,串村走寨灯队形若游龙,甚为壮观。尤以城关地区的“十五观灯”、“耍黑十七”、“十九迎婆婆”最负盛名。临潭正月十五扁都乡哈尕滩放花(焰火),城关镇万人扯绳,颇具地方特色。清明节民间于是日做纸絮、肉食蛋饼,蒸韭菜包子,上坟祭祖,整修坟墓。临潭旧时于清明日,聚集同宗老幼,公祭祖茔。族长率众,按辈份大小依次行礼,并由族长介绍某人在某乡某地系某房之后。平时族中少年有无礼或越轨行为的,族长即当众训诫,甚而罚跪责诘。焚香烧纸礼毕,照人散福。今机关团体抬花圈、花篮祭扫革命烈士墓。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谓端午节。早上䠀露水、割扫帚。家家门首插杨柳条、艾叶,儿童吊“荷包”系束五色花线绳。亲友互送粽子、粘糕、甜醅等。临潭乡民举行“十八位龙神赛会”,会期3天。届时,新城附近的群众扶老携幼,涌聚洮城,观者如潮。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举家团圆,对月献水果、月饼,品茗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2.时令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日,古为中和节,晨起,各家周室撒灰,晚祭土地神,并炒蚕豆煮腊肉食之。也有叫调牛日,驾牛犊耕田。农历三月初三日,临潭店子乡王清洞有庙会,妇女多在此处朝拜送子菩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舟曲县坪定乡由“青苗会”主办“跑马节”,因该地山大沟深,赛马沿弯曲的小路急驰,互不超越,如旱龙绕径,颇为壮观。农历六月初六,曝晒衣物,沐浴洗濯。临、卓各地行庙会,唱秦腔、花儿。冬至谓冬至节、吃长寿面。腊月初八谓腊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是日黄昏煮猪头肉并饴糖献灶神,烧香化纸,送灶神上天述职,望其多说好话,盼来年万事如意。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天葬
相关专题
火葬
相关专题
塔葬
相关专题
水葬
相关专题
土葬
相关专题
洛萨
相关专题
娘乃节
相关专题
香浪节
相关专题
调牛节
相关专题
采花节
相关专题
朝水节
相关专题
开斋节
相关专题
圣纪节
相关专题
古尔邦节
相关专题
过年
相关专题
庙会
相关专题
浪山
相关专题
春节
相关专题
元霄节
相关专题
清明节
相关专题
端午节
相关专题
中秋节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