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9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3
页码: 1749-1761
摘要: 甘南藏族服饰各地不尽一致,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气候;不同性别、年龄、地位,就有不同的款式、色泽。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生活民俗

内容

甘南藏族服饰各地不尽一致,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气候;不同性别、年龄、地位,就有不同的款式、色泽。
  1.头饰
  牧区妇女旧时多系“碎辫子”型。如夏河一带六七岁的女孩,从两鬓及顶端总结3条辫子,拉到后面续上3根羊毛细绳,再系一块用红呢包毡的软胎布块。有的在上面缝五六块银币,或三五个银制碗形饰物,藏语叫“欧当”,也有的在上面缀以蜡珀或金银饰器,一般钉的是黄铜片子、密密麻麻的贝壳扣子。女子到了十六七岁,举行“上头”仪式。其程序是:从头顶分出一束园形的头发,将其分成九股编成一条辫子,其余头发都往下梳,至耳轮部结成小辫,每十几根头发结成一根小辫,约百余根,辫稍接黑丝线绳,越是贵妇,辫子越细根数愈多。小辫编完,用针穿两条线横向联结起来,再从脸的正中分开向背后聚拢扎结。在细碎辫子上牢挂一条红呢包毡镶黄边的板块,上面缝缀十三颗蜡珀,顶部皆系扎红珊瑚珠。腰带以下又是一块软胎板,缀有五十余枚银元或大小不一的“欧当”。末端连结数串珠玑和红丝线穗子,坠及脚踝。
  耳环,大都是金、银制品,有浮雕、掐丝、镂空、镶嵌等形式。耳环小的直径不到半公分,大的直径有10至15公分;大多数人喜欢戴镶有红、绿宝石的大耳环。还有耳环上挂耳坠,耳坠层层叠叠,长达六七十公分,垂及前胸,造型多种多样。妇女除耳坠等首饰之外,还有排珠、银盘、项链等胸饰。一些妇女的颈项上佩戴由20至40颗珊瑚、蜡珀等串起,少则两三串,多则十几串的项链。
  卓尼藏族妇女头戴石榴形帽子,圆顶,有9个连续豁牙。每一豁牙处均缀一小银珠,两边各坠一束黑或红线长穗,悬于胸前。帽子后部有一个长“尾巴”形如榴尖。面料多为粉红色缎子。“珊瑚斑玛”则是青年妇女们热衷的头饰,这是把红珊瑚珠串联成片状,顺前额戴在头上。卓尼妇女的发式为3根粗辫子,俗称“三高毛儿”。未婚少女,3根辫子梳编起来,用红头绳结扎。已婚妇女只编中间一根,且用黑头绳结扎,两边的两根头发在腰带以下方可编成辫子。中间辫子上佩挂一串银质牌子,或在辫子中部坠以圆形银环,或缀以碗口大的银钱和葫芦形银饰,上嵌宝石,谓之“阿珑银钱”。还有,卓尼车巴沟藏族妇女的碎辫子上缀满黄铜纽扣,俗称“纽子头”,别具一格。
  舟曲上河未婚姑娘梳两条辫子,头上包黑布帕,其辫在帕外缠一条,后面拖一条。已婚妇女梳3条辫子,一条盘在头上,另两条垂吊身后。每条辫子末端都要附一银制小圆盘,当地叫“乃多子”。辫子都是用黑丝线与头发混编而成,辫稍上还吊一缕五色丝线。除戴灯笼形的耳坠外,还有一种圆形银制薄片,圆心穿一银环的耳坠。
  舟曲拱坝河流域的男子头裹青布盘巾。妇女发式也属“碎辫子”型,只是不留“满头”。耳轮上端以下的头发剃光,其余梳编成细碎辫子,下接黑丝线,披在身后,腰际用一红布条拢住。头缠黑布帕,呈园盘形。身着长不过膝的红或白对襟布衫,年龄稍大则为黑色,前角撩起系于腰带。外套一件绣织花边的对襟小坎肩,腰系红色或花格毛纺织带。胸前均罩有黑、蓝布制作的大块“裹兜”,上端施各类图案,色彩鲜艳。拱坝、铁坝一带妇女在裹兜上面缝缀大片“排珠”,当地藏语称“斯日”。博峪乡妇女头顶折叠成瓦片状的黑布帕,当地藏语叫“勒西”,用自制花带于头顶系束,或头裹黑丝纱巾帕,将头发梳一根辫子,其末梢接红丝线编成的辫子混合串珠,盘在头顶,附上5至8块叫“尼日”的鱼骨片圆形饰物,又坠一束30厘米长的红线穗。
  2.服饰
  僧人不穿裤子和有袖的衣服,他们下着满腰衫裙,上穿背心,披袈裟,全身无纽无扣,唯以腰带系裹。腰挂漱口瓶,手持念佛珠。俗人是上下连属式的藏袍。夏河、碌曲、玛曲等县及其毗邻地区的男、女穿着基本相似,只是女服束腰后下摆与脚踝齐,男服则把下摆提高到膝部。身袖宽大肥硕,袒露右臂,右袖自然垂掉或挂在腰际。夏穿一种叫“然拉”的布制夹袍,面料颜色偏深。春秋用羊羔皮或短毛皮作里、外罩毛料或布料的,叫“嚓日”的皮袍。有的“嚓日”之上套以“然拉”。其领缘、袖口、下摆、襟边部分均用氆氇和水獭皮或豹皮镶成边饰。冬天大都穿一种叫做“子化”的长毛光板皮袄。子化是以羊皮经手工揉搓熟化缝制而成的,不挂面,领部多镶豹皮。男式袖口、襟、摆饰黑布、黄锦缎或朱红布条。袖长与袍身等。女式皮袄装饰华丽、色彩艳美。领面除豹皮外,还在领脚饰以红、黄、蓝、绿各色布条。下摆、襟边处有的用3种纹样的氆氇迭缀,有的在氆氇之上镶较宽红、绿、黄色布条。袖口同样缝缀豹皮(豹皮宽窄视个人经济条件和兴趣而定)、各色布条、氆氇和锦缎。腰带的侧旁佩挂银制或铜制奶钩、上嵌红珊瑚珠、绿松石,藏语叫“姚桑”。此外,还佩挂一种叫“龙高”的银制饰物。穿藏袍者,无论男女内着半高领,斜开襟的锁边夹袄。多以红、蓝、绿(男多咖啡色)印花绸缎缝制,领缘及襟边镶金黄丝带。
  卓尼藏族女服是上下连属的夹层布袍,半高领、右开襟,紧身窄袖,两边开衩,衣长及脚面。穿着时,长袍上罩一大襟式绸缎马甲,当地藏语称这种马甲为“库多”,开襟处镶滚花边。年轻女子普遍喜欢蓝、绿色的长袍,外罩大红、粉红或紫红镶边马甲,腰系花带或毛织大红宽腰带。腿着深红窄筒布裤,足蹬红靿锁梁布鞋,俗称“连把靿子鞋”,鞋面绣花。
  迭部多儿妇女身着半高领右衽大襟长袍,酷似蒙古服,黑色居多,唯领、襟部用花布、氆氇镶缀。紫红裤子,高靿厚底尖头布鞋。洛大至舟曲沿江一带藏族妇女身着3层上衣,最里的衬衣,名叫“哈吐”,中间一层短袄,叫“几埃”。短袄为立领,领口缝银制“板纽”,开襟处饰宽边花纹,袖口同样镶包宽阔的边饰,腰系机制花腰带。最外套一肥大挂里的坎肩。下着称“果洛”的裤子,裤口十分宽大,脚踝处用花缎带扎束,呈灯笼状。
  舟曲博峪乡妇女贴身是裹兜,其外穿一件黑色无领,对襟宽袖布袍,袖口满缀彩饰,黑色或大红腰带。胸前佩挂一种圆形大银盘,叫“欧斗子”法兰瓷涂饰,中嵌红珊瑚珠。有的妇女身着一种短袖宽口的连衣百褶裙,全由彩色花布拼接而成,色彩斑斓上俏下丰,无扣无衩。腰带上佩挂布制绣花烟包。博峪男女皆打绑腿。
  (二)回族
  回族男女服装与汉族基本无异。唯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平顶号帽,成年后留须。妇女长袍下摆与脚面齐,长袍面料多绿色、黑色,头戴“盖头”。盖头多以绸缎缯彩制作,其颜色随年龄略有不同,少女和年轻妇女戴绿盖头,中年换黑色,老年为白色。还有西道堂教民中男人一律戴六瓣帽,这种帽子由6片锐角三角形黑色缎、绒面料缝合而成,6尖相接处绾一个金线疙瘩。西道堂妇女平时不戴盖头,以纱巾或白毛巾包裹头发,务使“羞体”(头发)不外露,到了念经或逢礼拜,她们才戴盖头。现已婚回族青年妇女多改戴护士帽。遇礼拜或重大节日,男性则穿长衣(称“准拜”)。
  (三)土族
  卓尼勺哇土族男的夏穿长袍长裤,冬穿无领大襟白板皮袄,皮袄下缘镶四寸宽的红、黑色布料,腰系绸带,脚穿一种叫“沙亥”(麻布鞋)的布鞋,平底白帮,黑线锁梁。妇女头戴名曰“谢豆”的九颗铜花头饰,铜花凸面中心嵌有圆形图案,分别插在名叫“香早”的带饰上面,头发不扎碎辫,散从两鬓角过耳轮萦绕于头后,由名叫“章噶”的银质圆形饰物总理,贴于脑后。出嫁时用包头缠在头上,从脑门处向后绕一圈再绕回打结于前,称“凤凰头”。她们除耳带名叫“阿主”的银质耳坠外,另戴一名叫“扯坚”的银质耳饰:这是长约20厘米,一头弯曲,一头有乒乓球大小的银泡,状似一对匙勺,挂于耳轮上方束起的头发上,有银泡的一头直垂胸前。颈佩银质链条。勺哇妇女内穿大襟夹衣,外罩一件称“扎西”的大襟长袍,两侧有衩口,沿边压有水獭皮或氆氇,领口钉有银质“板纽”。“扎西”之外又套一件叫“达吾”的无袖长衫,平时,将前片两角拉起分别压在腰带上。女裤脚处镶五寸多红布。脚穿平底、长靿(红色)、青面满帮花布鞋,两帮用各色丝线绣有花卉草虫。土族妇女的装扮因年龄而异,年长者较素淡。
  (四)汉族
  旧时,中老年男子上穿黑色大襟长短棉袄、短衫、皮褂(皮里布面),下着大裆裤,冬季也有穿皮袄的。民国时期,富有者穿长袍马褂,戴红顶“瓜皮”缎帽,脚着布袜缎子鞋。妇女旧时结婚梳高攥,后改为平髻,套上发网,压银簪钗子,戴耳环,耳边插银花数对。平时穿齐膝之短衫,会亲穿齐踝长袍,脚穿圆口绣花布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老年妇女穿弯弯鞋,前端狭窄,并上翘呈船形,共和国建立后渐失。妇女下衣宽窄适度,裤管用丝带系束,头苫毛巾或布帕。舟曲、夏河中老年妇女多裹青丝包头。现今,服装鞋帽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西装革履,短裙长袜,拉练衫、高跟鞋普遍流行,款式、面料、色泽日趋现代化。
  二、饮食
  (一)藏族
  1.肉食类
  肉乳食品是牧民饮食的大宗,仅肉食品就有手抓羊肉、石炙肉、腊猪肉和名目繁多的灌肠等。
  手抓羊肉就是将带骨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片刻即可捞出供食。由于吃时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故称“手抓”。吃这种半熟的开锅肉,要比煮过头的肉更加味香色鲜,犹如时下的“涮羊肉”。
  石炙肉藏语称“刀什合”。是将鹅卵石架空叠垒,用火烧红,然后一层肉,一层灼石,装入羊肚子里,系口密封,再反复柔搓,不大功夫肉即烤熟,味鲜肉嫩。
  烤猪肉农区藏族大多养猪。宴请佳宾时,即将活猪用皮绳勒紧口鼻,使其窒息,再用小刀放血,架火燎烧皮毛,然后开膛切割、烹饪。以散养的小个子“蕨麻猪”的肉质最为上乘。
  腊猪肉是将宰后生猪,除去内脏,剔骨,胴体内外撒上盐和花椒,挂在梁上任风吹烟熏。吃时或煮或炒,味稍辣而不腻。逢年过节时将腊肉切成大块煮熟,用木制长盘(卓尼藏语叫“若巴”)托出割食。猪肋巴称“尕尼骨头”,专待至亲。
  灌肠用剁碎的肉丁、羊油、肝肺丁拌和盐、花椒做成肉肠、肝肠;用羊血佐料灌成血肠;用面粉(碗豆面更佳)搅拌成糊装灌制成面肠,煮熟切段食用,别具风味。
  2.乳制品
  每当牧草萌发,甘南草原牛肥羊壮,便是鲜奶生产的大好时节,用鲜奶可制成各种乳制品。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取的油脂,富含营养,是藏族饮茶和拌糌耙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窝奶将新鲜牛奶煮沸,倒在容器中,待牛奶不汤手时加入酸奶酵头搅匀,然后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几小时后,牛奶凝固成嫩豆腐状即成。窝奶,在奶香中略带酸味,清凉消暑,开胃催眠。
  干酪藏语称“曲拉”。是将提取酥油后的牛奶(又叫“打拉”),加热熬煮成乳白色颗粒状凝固物,晾干储存。加入糌耙或米粥中以臻鲜美。
  乳酪“辛”,以磨碎的“曲拉”加糖,搅拌在溶化的酥油中,冷却后成块状固体,可直接食用,也可溶于水中拌和糌粑食用。“特”,将蕨麻晒干磨成粉,与溶,化的酥油搅拌,加糖凝固前在表面放几粒红枣、葡萄干等作点缀。这两种乳酪,出门旅行当干粮、走亲访友作馈赠都是上乘食品。
  3.米面类
  大米和面粉也是甘南藏族人民喜爱的食物。大米偶尔食用,除熬成奶粥、肉粥,还做成一种叫“蕨麻哲则”的干饭。面粉可做成糌粑、面片、长面、烤饼、油炸果等。
  蕨麻哲则(蕨麻米饭)是将大米煮至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冷水冲去粉汁,再入笼蒸熟,然后将已煮熟的蕨麻和米饭分别盛于两个盘内。食用时取大米和蕨麻各一半,另加葡萄干、白糖,浇上溶化了的酥油乘热吃。蕨麻哲则被藏人视为上等膳食,只有年节宴请时方予供餐。
  糌粑是将炒熟的青稞用石磨加工成面粉,俗称炒面。吃时在碗里放上几片酥油,冲入茶水,添上炒面,再加上些干酪,然后用手拌和啖食,喷香可口。农区产酥油不多,吃时将拌好的糌粑捏成勺子形,舀上预先制好的辣子、蒜、葱捣成糊状的汤或肉臊子,俗称“辣子尕勺”。
  藏包做时将生牛羊肉碎块用两把腰刀,前后交错切割,并不断地浇水,加少许佐料即成陷子。擀面包成包子后,或蒸或煎,各取所需。这种带汁包子皮薄馅大,汤满油肥,形、色、味俱佳。
  烧馍和面不用发酵,也不施硷面,擀成一指厚的圆饼,埋进滚烫的草木灰里,即可烧成脆香蓬松、筋道爽口的饼子。
  4.茶
  喝茶是甘南人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日常饮料。藏族饮茶不用红茶、绿茶,而喜欢饮用松潘茶、茯茶,饮用时不象通常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沏,而是先将大叶松潘茶用石臼捣碎,然后在铜锅里烧熬成褐红色的茶汁,用这种茶汁可调制成清茶、甜茶、奶茶、奶渣茶、都玛茶、酥油茶等。
  奶茶将熬好的茶汁倾入铜壶,调入鲜奶,放入适量的食盐,熬滚即成。喝奶茶时,也可以往碗里放糌粑、酥油或白糖。
  酥油茶将熬好的茶汁滤出茶渣,倒入预先放有酥油、食盐的特制小木桶内,再倾入鲜奶,反复搅动提打,使酥油和茶水融合,色呈金黄即可,然后装入壶内,放在温火上保温,以便随时趁热取饮。
  罐罐茶甘南东部农区喜喝罐罐茶,是将茶叶放到小砂罐里熬煮,并时时用小竹棍搅动,待茶水熬到少而浓时饮用为佳。
  都玛茶先在碗里放上一小勺糌粑,用勺稍微压一下,然后放少许“曲拉”和酥油,再往碗里倾入熬好的茶水,便可饮啜。
  5.酒
  甘南人对酒多有偏爱。藏胞喝酒不摆菜肴,不兴猜拳行令,而在饮酒时互唱酒曲,在歌声中喝酒。最喜喝自酿的青稞酒、黄酒等。酿制方法各异,使用的酒粬也不同。一般是将青稞洗净煮熟,等到晾温后拌以适量的酒粬,再盛入带盖的木桶,置于炕角处,保持一定温度,过两三天即可发酵。然后将发酵了的青稞装入一特制的罐里,用泥巴封口,十天之后,启封取糟,就可根据情况烤酒了。如将酒糟浸液淋出呈黄色的谓黄酒,再将黄酒酒汁放锅中煮沸,收聚制冷凝结成蒸馏水,就是“烧缸”,又叫土酒。舟曲人饮用黄酒时将酒糟盛入罐内,注入清水,在火上加热后用细竹筒数支,全家及客人围坐咂饮。
  另外,舟曲人还制作蜂汤酒(用加工蜂蜜的汤酿制而成)、柿子酒(青稞加软柿子酿成的酒)、干柿子酒(用青稞加柿饼或柿皮酿制)、红谷儿酒(用红谷酿成的罐罐酒)。
  (二)汉族
  根据当地生产,饮食多粗茶淡饭,面食为主,洋芋蔬菜辅之。用小麦面、青棵面、养麦面、擀成长面、棋花面、疙瘩面、浆水面或蒸、烙、烧成馍馍。另外,扁食、麦索、搅团、锅塌、琼锅也是喜食之品。
  扁食类似饺子的食品,用牛羊肉或大肉掺少许蔬菜做成馅子,扁食皮是擀面切成梯形小块,包捏成“元宝”状,浇臊子带汤,如和长面混煮,则称 “金线钓元宝”。而用植物油拌和炒面做馅的,则称为“煮角子”。
  麦索又叫碾珠儿,是将快要成熟的青稞穗头摘下,扎成小把在锅里蒸熟,然后脱去麦芒皮壳,用石磨碾制成条索状。拌上菜油、辣子、芫荽、青蒜苗即可,食用时清新适口,别具风味。此物晒干后,遇客来访,可洒水蒸之,拌以炒肉丝,其味殊佳。
  搅团是在开水锅里撒入豆面,边搅边撒,稍稀叫撒饭,稠则谓搅团。然后炝酸菜或做臊子食用。洋芋搅团为州内一特色小吃。俗语戏谓:“要得吃好饭,洋芋砸搅团”。
  锅塌又叫贴锅巴,是青稞面发酵和干面粉制成圆团,贴在加热后的铁锅缘边,压为薄饼,锅底留适量水,待锅底的水将要熬干,锅巴馍也就焖熟,一面形成锅巴,若掺卷以苦豆或蒸熟的胡麻籽做成的黑色稀油,味道更好。
  琼锅是把发好的面团揉和好,抹油卷苦豆,放进带盖的铁制圆形烘烤容器中,然后置于炕洞,用牛羊粪火灰将锅埋住,40分钟即熟。
  年节喜庆各地都油炸面食,油果、馓子、蜜果等。回民的“油香”及各种油炸面食,久负盛名,汉族妇女常有请其现场指导者。
  三、住房
  (一)帐房
  牧区藏族牧民的住室,主要以牛毛帐房为主。每至春暖花开的季节,牧民们用牦牛毛捻成的线,织成15厘米宽的褐子。而后根据帐房的大小要求,将褐剪成幅,幅与幅用细毛绳或扣环连接,构成一个覆“斗”式的篷幕。支搭时以两根木椽为柱子,中间用一根木杆作“梁”架起帐幕,帐外四角用粗毛绳拽紧,系在较远的木橛上。为使帐篷抬高、平展、稳固,每条毛绳又用细木杆支撑。稍大的黑色牛毛帐篷,多呈四方体,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高约2米,顶部正中留一可以开合的天窗。天窗打开可通风、排烟、散热,合盖能防风雨,保温暖。常住的帐篷内,居中砌一狭长炉灶,叫“塔卡”。塔卡用石块或土块垒成,外表以细泥抹光,前部或中部是烧茶、煮肉的灶口,后面为燃料仓,可随时将牛羊粪拨到锅底。塔卡将帐篷分为左右两部,左男右女,右边陈列木制碗架,背水、盛奶、打酥油用的各类木桶,还有大小平底锅。横排摞着约一米高的衣箱和装满粮食的皮袋。两根立柱,迎着帐房入口处的一根为下柱,柱上挂着主人的马鞭之类,里面一根为上柱,除挂念珠、护神盒等敬神物品外,不许悬挂它物。
  帐房外面,一根高杆上悬挂着称为“嘛呢达秋”的灰白经幡。地上钉着许多木橛,横扯毛绳,是拴牛犊用的。距帐房不远处的木桩上拴藏狗,凶猛异常。在一个居住地,户与户之间不能太近,其距离以能大声呼应为限,这样牛羊就不致混淆,同时也有足够的牧草啃食。
  除牛毛帐篷外,还有一种供远行或“浪山”用的白布帐篷,有呈“人”字形的,也有呈六角形的,它的边角周围有手工缝镶的黑色、蓝色和棕色的布边,并缝缀带有象征纯洁、吉祥的图案。
  (二)土房
  四周筑墙,墙体用粘土夯筑或土坯砌就。木构件做成,即拼接框架,在铺平夯实的地基上坐一块石柱础,再在石础上立柱托梁架檩,梁与柱用榫卯相接。梁与梁间横搭方形或刮皮圆木的檩(又叫桁条),柱与柱左右相连的名“牵”,用牵把整所房子联成四合院形式的,谓之“一牵套”。由中牵至前檩密布挂椽,有些还上挑二重短椽,俗称“飞椽”。挂椽,檩条之上铺木板或劈柴(幔柴)、细竹、幔草,然后敷以细土,用碌碡碾平,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上房根据地形5间或7间不等,东西厢房3间或5间,均取单数。厢房廊檐,与上房毗连,但屋面较上房低。上房面对南房,间数与上房同,中间为出入大门道。其內部装修有土隔间和板隔间两种。土隔间除门窗外用土坯为隔墙,而板隔间全系用木板装隔。无论上房或厢房都是正中间置双扇门,左右两间各装花窗。上房中间为堂屋,供奉家神祖先置桌椅。堂屋左右间为卧房,大多在窗口处砌修土炕。由卧房侧旁开门为厨房,厨房里设炉灶、碗架、灶具,有些人家兼作副业地,屋顶开天窗。花窗分活扇、死扇和支摘窗几种,糊白纸、贴窗花。大门采用双扇实心板门,用活门枢开关大门,作一粗门闩插门。大门旁开一小门为屏风门作穿带插梢。
  冬季牧民的居处俗称“冬窝子”,藏语称“根萨”。一般为一层土屋,内分四五间。其隔墙是用细木或柳条编制,再用牛粪掺和泥土涂成。院墙用草皮或立木片筑成。还有一种窖穴式的居室,就是从地面挖一个深坑,再在土坑上搭架盖屋,中留一天窗,旁开一斜坡式门道。(三)藏族“切木”
  正房3间或4间相通,呈长方形,上下四周均为木板镶装,即所谓“外不见木、内不见土”。利用板壁装厨柜、碗架,满列铜器家什。靠里头是用石板、土坯砌就的炕,两边靠墙,一面临窗,炕内有石块和土坯砌成纵横相通的通道,一头经墙内烟筒直通房顶,一头连接炕头的灶火是热源。柴禾在灶堂里燃烧,烧水做饭,热量及于炕洞,使全炕发热,俗称“连锅炕”。最里间是光线暗淡的“麻康”。麻康正中置一列柜台,上面摆几口盛水的大铜锅,屋顶开天窗,旁边另设一单扇门即进入叫“麻那”的贮藏室。
  一些依山而建的藏族房舍,貌似架空楼居,其实上为房屋下为实地,上下楼搭一根砍成台坎的粗原木,即独木梯。舟曲、迭部在屋正中辟一块1米8见方的火塘,火塘里置铁制三角以架锅做饭,一家人环火而坐,议事谈心,取暖喝茶。火塘周围设铺,左侧男铺,右侧女铺,互不逾越。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无床褥,环火而眠”的习惯已不多见。
  (四)苫子房
  是将正房6间中的1间分为两半间,夹在其中。7间主房五大两小,又叫“六破七”。主房3间明屋的檐顶部分比其余各间高出约70公分,檐柱、中柱较后柱依次要高一些,不用“随梁”,只用一根粗壮的“杀度梁”贯穿前后。挂椽又加飞椽,廓檐虽深采光较好,故称“苫子房”。布置时,正中一间为堂屋,两侧间各有一座满间炕,两边各一间半为厨房和储藏室。这种房的特点在于厨房较宽敞,储藏室容量大。
  (五)榻板房
  分平房和楼房两种。平房的正房顶部另架两檐水屋面,上盖木板,以板代瓦,上排压接下排,置以石块。正前方榻板屋檐处横架一道木槽,一头稍低,把檐水接排在围墙外。屋顶三角形空间正前敞开,其余三面编篱笆上草泥惜护,里面放秸杆柴草。有的正房盖成楼房,一般下层高,上层低。上层顶部两面坡式榻板屋面提高,屋柱加长,木板隔间,光线充足。在廊檐处安装楼梯或藏式独木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居民建筑也日新月异,砖墙机瓦、钢筋水泥以及塑料地板、天花板等建筑材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太阳能采暖设施也被应用到房屋建筑,建筑格局和室内布置更显坚固、实用、美观、舒适,颇合时尚。
  四、运行
  一、马
  自古以来马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州域内草原辽阔,山路崎岖,行旅以马代步也是非常普遍的。藏族牧民家有良马,可炫耀一时。马行动灵活、敏捷,日行百里而不乏。所以,在广大牧区马仍然是行旅交通的代名词。
  (二)驮牛
  牧区无论搬帐篷,抑或千里迢迢驮运食盐、青稞及毛皮等畜产品,都离不开牦牛。耗牛被誉为“高原之舟”,它能负重一百多斤跋涉5千米的高山,抗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乍看起来,稞牛行动迟缓,但极具耐力,行六、七日甚至十数日,都累不倒它。牧民常常赶数十以至上百头牦牛长途运行,或贩运或购粮,风餐露宿,踏冰卧雪,休息时随地支灶埋锅,烧茶煮肉,夜晚在荒原旷野圈牛宿营。到了目的地,以俟盐粮日用品交换毕,就将大部分牦牛宰杀,肉和皮毛就地出售,只留几头作为返回的脚力。
  (三)畜力车
  以大轱辘牛车为主,车轮较大,辐数至多,和内蒙常见的“勒勒车”相似,共和国建立前后临潭、卓尼农区广泛使用。大轱辘车分车轮和车身两部分。车身由车箱、车辕组成,车箱有四面用木板围护成的,也有两边仅用立柱,前后无护板的。车轮的主要部件有轴、毂、辐、辋等。这种大轱辘车历史悠久,适于山地丘陵运行,动力为牛、马、驴、骡。五十年代末渐被橡胶轮胎的架子车所取代,现不多见。
  (四)渡船
  渡运工具有木船、过排、皮筏、马拉船、牛皮船。玛曲藏族牧民渡河用牛皮船,牛皮船小的坐三、五人,大的也只能坐十来人。皮船下水,浸泡柔软,不怕河中礁石,加之船身小巧,载重量轻,上岸一人可负船而去。马拉船和牛皮船同属一个构造,无舵桨,仅有一杆木篙。数匹马之马尾均系于船首绳索,船工立于船首,策拉马缰,力鞭马背,鼓噪吆喝,马在水中游进,拽船过河。马拉船载重两千斤,乘客15名左右。还有一种渡法即将衣物装入羊皮袋,吹足气后扎紧袋口,叱牛下水,人骑皮袋,手拉牛尾,渡过彼岸,此法仅限单人过渡。
  (五)溜索
  溜索人称索道或“蔑道”。是用竹蔑子拧成一根直径约10公分的大竹索,将两头牢固地悬结于河床两岸。另制一木圆筒,由两半合成,叫“溜壳儿”。过河时,用绳索缚身于溜壳儿上,双手攀扯竹索滑动前行,这种渡河方式每次仅限一人,且不能带重物,以防不测。后来改用钢丝绳及滑轮,现被淘汰,代之以水泥桥、钢缆吊桥。
  五、生活用具
  (一)藏式用具
  铜器藏家居室喜置铜锅,实用陈设兼之,大锅主要用来盛水,小锅多用于熬茶。。锅口沿部分有“八宝”吉祥图案和团龙图案。铜面擦拭得光洁锃亮,愈光亮愈能显示该家主妇勤劳整洁。现在用铜器做为家室陈设的已不多见。铜制品还有铜茶壶、铜罐、铜火盆、铜勺、铜酒壶、乃煲(鼎形镂花铜火炉)等。
  碗有木碗、瓷碗、银嵌木碗,以及现代的铝、铁、塑料制碗,藏族对绘有八瑞吉祥和二龙戏珠图的细瓷小碗尤为偏爱。
  木碗的优点是携带方便,耐用,光滑美观,不烫咀,杂木做的碗还有防毒作用。
  木器家具主要为藏柜、藏桌。藏柜有放粮食用的,也有放食物、碗、盘、茶具的柜子,一般镶嵌在四周板壁里面,柜面刻或绘制图案,十分华丽,城市居民还在板壁中镶装佛龛,电视柜。置于炕上的长方形短腿桌叫炕桌,也有置于庭堂地上类似茶几的藏式条桌,表面绘有各式花卉图案,色泽艳丽。
  鼓风袋俗称“皮老虎”,藏语谓之“库木”,是用羊皮风囊和铁制风管组成。鼓风时用双手拉合或一手提压风囊,风便通过风管吹进炭火或牛粪火中,这种皮囊鼓风袋体积小,外出携带方便,结实耐用。
  腰刀藏族农牧民一般喜欢带刀,腰插一长刀,腰侧佩小刀,长刀可自卫防兽,现不多见,短刀和小刀是藏人随身必备之物,它可用于宰杀牲口,剥牛、羊皮,又便于吃肉,切菜等。制作精美,镶嵌别致的保安腰刀倍受青睐,成了藏族青年人显示潇洒的装饰品。炮尕又名炮儿石,是用牦牛毛搓捻成粗毛线,再编成毛辫,毛辫上端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套环套在中指上,中间连一块巴掌大椭园形毡块。如果要驱赶牛羊,用手捏住炮尕两端,毡块里放上石子或土块提炮尕挥抡,然后放开一端,石子便飞到百丈外,使领头畜转换方向。
  打狗棒分木质与铁质两种,木质较粗而长,铁质小巧,一端栓皮绳,抡甩打狗,是牧民外出时必备的防身用具。
  (二)汉式用具
  搐布袋由土麻布或其它粗布制成。长60厘米左右,拴有套肩细绳。外出劳作集刀、绳、干粮于一袋,搐口撮合,搭在肩背,系于腰际,亦称“抽稍”。
  稍马子土麻布制做的袋子,长约90厘米,宽约30厘米,中间开口,分两头装物,行走搭于肩头。还有一种毛褐制品,形制略大,称褡褪,可搭于人肩,更宜搭于马背。
  火壶铜制,肚大带咀和把手,中置火筒,内燃木炭烧水。
  火锅多用铜、铝和粗陶制成,圆形,比火壶阔而矮,中有火筒,内烧木炭,汤菜常热。
  笼子以竹蔑编为船形,上有手提柄,口大底小,带盖。圆形者称栲栳儿,多以剥皮柳条编制。
  此外,舟曲有一种专用挟柿的夹杆,竹制或木制,杆长三、四米,杆头交叉。林区住户尚使用木制洗衣盆、脸盆、碓窝等。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手抓羊肉
相关专题
石炙肉
相关专题
烤猪肉
相关专题
腊猪肉
相关专题
灌肠
相关专题
酥油
相关专题
窝奶
相关专题
干酪
相关专题
乳酪
相关专题
蕨麻哲则
相关专题
糌粑
相关专题
藏包
相关专题
烧馍
相关专题
奶茶
相关专题
酥油茶
相关专题
罐罐茶
相关专题
都玛茶
相关专题
扁食
相关专题
麦索
相关专题
搅团
相关专题
锅塌
相关专题
琼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