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南草原,藏族牧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衣、食、住、行全靠牧养的牲畜及畜产品解决。“春乏期”是牧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春天,牲畜经过漫长的枯草期,体弱乏力,如遇低温连阴雪,灾害随之形成,牲畜大批死亡。夏、秋两季,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是抓膘的大好时光。到了冬季,牧民们赶着畜群选一处避风向阳,靠近河泽的地方支起帐篷,定居放牧,约在半年左右。如今,定居点多已盖起了砖瓦房,并备有充足的饲草。每天早晨出牧之前,妇女们先行挤奶,再将畜群赶到固定的草场,牧人则于山梁高处观察动静,用“炮尕”(抛石器)甩打着石子管理畜群,并驱使牧狗帮助追赶离了群的牲畜。牧民的日常劳动是打酥油、晒曲拉、撕羊毛、挼皮子、织褐子、缝帐篷、拾牛粪等。
(二)生产工具
牧民通常使用打酥油的木桶,挤奶用的小木桶和织褐子的木架。酥油桶是牧民家庭必备的常用器具,分两种:一种是从乳奶中提取酥油的木桶,叫“奥扫”,这种桶高约1.2米左右,用木板条箍成圆柱形的桶体,口径约40厘米,木板覆盖。木盖中间开孔,里面插一长柄木棒,可上下拉动。长柄木棒下端有一车轮状木盘,有孔,凭此在桶内搅动,乳汁和气体上下流动,使加热的牛奶油质和水液分离;另一种是制作酥油茶的木桶,桶体高约60厘米左右,直径约15厘米.结构原理与酥油桶差不多。七十年代以后,酥油桶渐被机械化的奶油分离器代替。手推石磨,直径约30〜40厘米上下两块圆形磨盘,上块按木柄,人力转动,为牧区磨炒面的工具。
二、农业
(一)农业生产
甘南东南部河谷地区,气候较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种植。白龙江流域的舟曲、迭部两县粮食作物易熟且产量较高,有些地方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大麦、养麦、玉米、糜子、谷子、高梁、大豆、米豆等,油料作物除油菜籽外,尚有大麻、胡麻等。临潭、卓尼、夏河3县耕地虽较宽广,但山高气凉,种半山歇半山,一年一熟,且产量低下,主要种植:青稞、小麦、马铃薯、蚕豆、豌豆、油菜籽等。
春节过后,农家即开始准备春耕春播,掏厕所挖畜厩,整修农具预选种子。所出的粪壤堆成大堆,运前勤翻细砸。籽种筛选颗粒饱满,马铃薯深芽不烂。种前籽种药物浸泡,马铃薯炕灰拌和。
清明前后即行播种,山地仍沿用“二牛抬杠”或“骡马独杠”,下种以撒播为主,间有条播、套种的。禾苗长出拔草、追肥,马铃薯壅土,沿河平地引水灌溉。庄稼成熟,及时收割,然后捆成束子、扎成把运回,架于架杆上或摞成垛子。过去打碾靠畜拉碌碡轧滚,连枷击打,木杈翻场。现多以拖拉机替代,效率倍僧。
(二)生产工具
农用生产工具除通用的铳、镢、钗、连枷、簸箕、笸篮、背兜、笼子、筛子以及捻胡麻线的纺车、织麻布的架子、平田用的耱子等外,还有以下几种:背架一人负重时的背靠,木制双腿支撑;驮箩——-牲畜驮具,竹编,左右两只, 腰部略细,漏底带盖,解盖倒土粪;刹刀——铁质木把,刀头似鹰咀,以防刀刃碰石,刀背厚重,刀刃锋利,为林区群众砍柴用具;刮刀——削木头、刮树皮的用具,形如弯月,两头有孔以镶柄;挖镢一一挖掏木勺、木槽的用具,铁制,镢刃弯形;粪叉——拾粪、出粪用具,铁制,铁齿为“山”字型;捞耙一打碾时专捞细草,背部可推粮成堆,多“山”字型一排;风簸——木制手摇风扇,是分离粮糠的用具;鞋爪——铁制带刺,绑脚底防滑。
三、副业
(一)养殖
农区利用院落豢养牛、马、骡、羊、猪、鸡。大牲畜仅供使役或出售,羊、猪、鸡大多年节或婚丧时食用,隆冬腊月宰杀年猪,邀请乡邻食肉并分送亲友。杀猪时用黄裱沾血,祭供“灶王爷”。有些地区还敬奉“牛王”、“马王爷”,故禁吃耕牛肉,禁止在牛、马畜圈大小便。
(二)工匠
民间对小有手艺者称“匠人”,多在农闲时外出做工。有木匠、铁匠、石匠、泥瓦匠、画匠、银匠、铜匠等。木匠信奉鲁班,修房上梁时,东家给“掌尺”(领工)挂红,送赏金,燃放鞭炮,烟酒招待。做棺木除付给工钱外,丧家请匠人入席,亡人入殓,由木匠钉盖,殡葬后,孝眷行礼时木匠在先。其它匠人也都供奉各自的祖师爷,并行规矩礼仪。
第二节生活民俗
一、衣
(一)藏族
甘南藏族服饰各地不尽一致,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气候;不同性别、年龄、地位,就有不同的款式、色泽。
1.头饰
牧区妇女旧时多系“碎辫子”型。如夏河一带六七岁的女孩,从两鬓及顶端总结3条辫子,拉到后面续上3根羊毛细绳,再系一块用红呢包毡的软胎布块。有的在上面缝五六块银币,或三五个银制碗形饰物,藏语叫“欧当”,也有的在上面缀以蜡珀或金银饰器,一般钉的是黄铜片子、密密麻麻的贝壳扣子。女子到了十六七岁,举行“上头”仪式。其程序是:从头顶分出一束园形的头发,将其分成九股编成一条辫子,其余头发都往下梳,至耳轮部结成小辫,每十几根头发结成一根小辫,约百余根,辫稍接黑丝线绳,越是贵妇,辫子越细根数愈多。小辫编完,用针穿两条线横向联结起来,再从脸的正中分开向背后聚拢扎结。在细碎辫子上牢挂一条红呢包毡镶黄边的板块,上面缝缀十三颗蜡珀,顶部皆系扎红珊瑚珠。腰带以下又是一块软胎板,缀有五十余枚银元或大小不一的“欧当”。末端连结数串珠玑和红丝线穗子,坠及脚踝。
耳环,大都是金、银制品,有浮雕、掐丝、镂空、镶嵌等形式。耳环小的直径不到半公分,大的直径有10至15公分;大多数人喜欢戴镶有红、绿宝石的大耳环。还有耳环上挂耳坠,耳坠层层叠叠,长达六七十公分,垂及前胸,造型多种多样。妇女除耳坠等首饰之外,还有排珠、银盘、项链等胸饰。一些妇女的颈项上佩戴由20至40颗珊瑚、蜡珀等串起,少则两三串,多则十几串的项链。
卓尼藏族妇女头戴石榴形帽子,圆顶,有9个连续豁牙。每一豁牙处均缀一小银珠,两边各坠一束黑或红线长穗,悬于胸前。帽子后部有一个长“尾巴”形如榴尖。面料多为粉红色缎子。“珊瑚斑玛”则是青年妇女们热衷的头饰,这是把红珊瑚珠串联成片状,顺前额戴在头上。卓尼妇女的发式为3根粗辫子,俗称“三高毛儿”。未婚少女,3根辫子梳编起来,用红头绳结扎。已婚妇女只编中间一根,且用黑头绳结扎,两边的两根头发在腰带以下方可编成辫子。中间辫子上佩挂一串银质牌子,或在辫子中部坠以圆形银环,或缀以碗口大的银钱和葫芦形银饰,上嵌宝石,谓之“阿珑银钱”。还有,卓尼车巴沟藏族妇女的碎辫子上缀满黄铜纽扣,俗称“纽子头”,别具一格。
舟曲上河未婚姑娘梳两条辫子,头上包黑布帕,其辫在帕外缠一条,后面拖一条。已婚妇女梳3条辫子,一条盘在头上,另两条垂吊身后。每条辫子末端都要附一银制小圆盘,当地叫“乃多子”。辫子都是用黑丝线与头发混编而成,辫稍上还吊一缕五色丝线。除戴灯笼形的耳坠外,还有一种圆形银制薄片,圆心穿一银环的耳坠。
舟曲拱坝河流域的男子头裹青布盘巾。妇女发式也属“碎辫子”型,只是不留“满头”。耳轮上端以下的头发剃光,其余梳编成细碎辫子,下接黑丝线,披在身后,腰际用一红布条拢住。头缠黑布帕,呈园盘形。身着长不过膝的红或白对襟布衫,年龄稍大则为黑色,前角撩起系于腰带。外套一件绣织花边的对襟小坎肩,腰系红色或花格毛纺织带。胸前均罩有黑、蓝布制作的大块“裹兜”,上端施各类图案,色彩鲜艳。拱坝、铁坝一带妇女在裹兜上面缝缀大片“排珠”,当地藏语称“斯日”。博峪乡妇女头顶折叠成瓦片状的黑布帕,当地藏语叫“勒西”,用自制花带于头顶系束,或头裹黑丝纱巾帕,将头发梳一根辫子,其末梢接红丝线编成的辫子混合串珠,盘在头顶,附上5至8块叫“尼日”的鱼骨片圆形饰物,又坠一束30厘米长的红线穗。
2.服饰
僧人不穿裤子和有袖的衣服,他们下着满腰衫裙,上穿背心,披袈裟,全身无纽无扣,唯以腰带系裹。腰挂漱口瓶,手持念佛珠。俗人是上下连属式的藏袍。夏河、碌曲、玛曲等县及其毗邻地区的男、女穿着基本相似,只是女服束腰后下摆与脚踝齐,男服则把下摆提高到膝部。身袖宽大肥硕,袒露右臂,右袖自然垂掉或挂在腰际。夏穿一种叫“然拉”的布制夹袍,面料颜色偏深。春秋用羊羔皮或短毛皮作里、外罩毛料或布料的,叫“嚓日”的皮袍。有的“嚓日”之上套以“然拉”。其领缘、袖口、下摆、襟边部分均用氆氇和水獭皮或豹皮镶成边饰。冬天大都穿一种叫做“子化”的长毛光板皮袄。子化是以羊皮经手工揉搓熟化缝制而成的,不挂面,领部多镶豹皮。男式袖口、襟、摆饰黑布、黄锦缎或朱红布条。袖长与袍身等。女式皮袄装饰华丽、色彩艳美。领面除豹皮外,还在领脚饰以红、黄、蓝、绿各色布条。下摆、襟边处有的用3种纹样的氆氇迭缀,有的在氆氇之上镶较宽红、绿、黄色布条。袖口同样缝缀豹皮(豹皮宽窄视个人经济条件和兴趣而定)、各色布条、氆氇和锦缎。腰带的侧旁佩挂银制或铜制奶钩、上嵌红珊瑚珠、绿松石,藏语叫“姚桑”。此外,还佩挂一种叫“龙高”的银制饰物。穿藏袍者,无论男女内着半高领,斜开襟的锁边夹袄。多以红、蓝、绿(男多咖啡色)印花绸缎缝制,领缘及襟边镶金黄丝带。
卓尼藏族女服是上下连属的夹层布袍,半高领、右开襟,紧身窄袖,两边开衩,衣长及脚面。穿着时,长袍上罩一大襟式绸缎马甲,当地藏语称这种马甲为“库多”,开襟处镶滚花边。年轻女子普遍喜欢蓝、绿色的长袍,外罩大红、粉红或紫红镶边马甲,腰系花带或毛织大红宽腰带。腿着深红窄筒布裤,足蹬红靿锁梁布鞋,俗称“连把靿子鞋”,鞋面绣花。
迭部多儿妇女身着半高领右衽大襟长袍,酷似蒙古服,黑色居多,唯领、襟部用花布、氆氇镶缀。紫红裤子,高靿厚底尖头布鞋。洛大至舟曲沿江一带藏族妇女身着3层上衣,最里的衬衣,名叫“哈吐”,中间一层短袄,叫“几埃”。短袄为立领,领口缝银制“板纽”,开襟处饰宽边花纹,袖口同样镶包宽阔的边饰,腰系机制花腰带。最外套一肥大挂里的坎肩。下着称“果洛”的裤子,裤口十分宽大,脚踝处用花缎带扎束,呈灯笼状。
舟曲博峪乡妇女贴身是裹兜,其外穿一件黑色无领,对襟宽袖布袍,袖口满缀彩饰,黑色或大红腰带。胸前佩挂一种圆形大银盘,叫“欧斗子”法兰瓷涂饰,中嵌红珊瑚珠。有的妇女身着一种短袖宽口的连衣百褶裙,全由彩色花布拼接而成,色彩斑斓上俏下丰,无扣无衩。腰带上佩挂布制绣花烟包。博峪男女皆打绑腿。
(二)回族
回族男女服装与汉族基本无异。唯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平顶号帽,成年后留须。妇女长袍下摆与脚面齐,长袍面料多绿色、黑色,头戴“盖头”。盖头多以绸缎缯彩制作,其颜色随年龄略有不同,少女和年轻妇女戴绿盖头,中年换黑色,老年为白色。还有西道堂教民中男人一律戴六瓣帽,这种帽子由6片锐角三角形黑色缎、绒面料缝合而成,6尖相接处绾一个金线疙瘩。西道堂妇女平时不戴盖头,以纱巾或白毛巾包裹头发,务使“羞体”(头发)不外露,到了念经或逢礼拜,她们才戴盖头。现已婚回族青年妇女多改戴护士帽。遇礼拜或重大节日,男性则穿长衣(称“准拜”)。
(三)土族
卓尼勺哇土族男的夏穿长袍长裤,冬穿无领大襟白板皮袄,皮袄下缘镶四寸宽的红、黑色布料,腰系绸带,脚穿一种叫“沙亥”(麻布鞋)的布鞋,平底白帮,黑线锁梁。妇女头戴名曰“谢豆”的九颗铜花头饰,铜花凸面中心嵌有圆形图案,分别插在名叫“香早”的带饰上面,头发不扎碎辫,散从两鬓角过耳轮萦绕于头后,由名叫“章噶”的银质圆形饰物总理,贴于脑后。出嫁时用包头缠在头上,从脑门处向后绕一圈再绕回打结于前,称“凤凰头”。她们除耳带名叫“阿主”的银质耳坠外,另戴一名叫“扯坚”的银质耳饰:这是长约20厘米,一头弯曲,一头有乒乓球大小的银泡,状似一对匙勺,挂于耳轮上方束起的头发上,有银泡的一头直垂胸前。颈佩银质链条。勺哇妇女内穿大襟夹衣,外罩一件称“扎西”的大襟长袍,两侧有衩口,沿边压有水獭皮或氆氇,领口钉有银质“板纽”。“扎西”之外又套一件叫“达吾”的无袖长衫,平时,将前片两角拉起分别压在腰带上。女裤脚处镶五寸多红布。脚穿平底、长靿(红色)、青面满帮花布鞋,两帮用各色丝线绣有花卉草虫。土族妇女的装扮因年龄而异,年长者较素淡。
(四)汉族
旧时,中老年男子上穿黑色大襟长短棉袄、短衫、皮褂(皮里布面),下着大裆裤,冬季也有穿皮袄的。民国时期,富有者穿长袍马褂,戴红顶“瓜皮”缎帽,脚着布袜缎子鞋。妇女旧时结婚梳高攥,后改为平髻,套上发网,压银簪钗子,戴耳环,耳边插银花数对。平时穿齐膝之短衫,会亲穿齐踝长袍,脚穿圆口绣花布鞋,缠足,以“三寸金莲”为美,老年妇女穿弯弯鞋,前端狭窄,并上翘呈船形,共和国建立后渐失。妇女下衣宽窄适度,裤管用丝带系束,头苫毛巾或布帕。舟曲、夏河中老年妇女多裹青丝包头。现今,服装鞋帽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西装革履,短裙长袜,拉练衫、高跟鞋普遍流行,款式、面料、色泽日趋现代化。
二、饮食
(一)藏族
1.肉食类
肉乳食品是牧民饮食的大宗,仅肉食品就有手抓羊肉、石炙肉、腊猪肉和名目繁多的灌肠等。
手抓羊肉就是将带骨的大块肉投入锅中,用旺火煮开片刻即可捞出供食。由于吃时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故称“手抓”。吃这种半熟的开锅肉,要比煮过头的肉更加味香色鲜,犹如时下的“涮羊肉”。
石炙肉藏语称“刀什合”。是将鹅卵石架空叠垒,用火烧红,然后一层肉,一层灼石,装入羊肚子里,系口密封,再反复柔搓,不大功夫肉即烤熟,味鲜肉嫩。
烤猪肉农区藏族大多养猪。宴请佳宾时,即将活猪用皮绳勒紧口鼻,使其窒息,再用小刀放血,架火燎烧皮毛,然后开膛切割、烹饪。以散养的小个子“蕨麻猪”的肉质最为上乘。
腊猪肉是将宰后生猪,除去内脏,剔骨,胴体内外撒上盐和花椒,挂在梁上任风吹烟熏。吃时或煮或炒,味稍辣而不腻。逢年过节时将腊肉切成大块煮熟,用木制长盘(卓尼藏语叫“若巴”)托出割食。猪肋巴称“尕尼骨头”,专待至亲。
灌肠用剁碎的肉丁、羊油、肝肺丁拌和盐、花椒做成肉肠、肝肠;用羊血佐料灌成血肠;用面粉(碗豆面更佳)搅拌成糊装灌制成面肠,煮熟切段食用,别具风味。
2.乳制品
每当牧草萌发,甘南草原牛肥羊壮,便是鲜奶生产的大好时节,用鲜奶可制成各种乳制品。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取的油脂,富含营养,是藏族饮茶和拌糌耙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窝奶将新鲜牛奶煮沸,倒在容器中,待牛奶不汤手时加入酸奶酵头搅匀,然后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几小时后,牛奶凝固成嫩豆腐状即成。窝奶,在奶香中略带酸味,清凉消暑,开胃催眠。
干酪藏语称“曲拉”。是将提取酥油后的牛奶(又叫“打拉”),加热熬煮成乳白色颗粒状凝固物,晾干储存。加入糌耙或米粥中以臻鲜美。
乳酪“辛”,以磨碎的“曲拉”加糖,搅拌在溶化的酥油中,冷却后成块状固体,可直接食用,也可溶于水中拌和糌粑食用。“特”,将蕨麻晒干磨成粉,与溶,化的酥油搅拌,加糖凝固前在表面放几粒红枣、葡萄干等作点缀。这两种乳酪,出门旅行当干粮、走亲访友作馈赠都是上乘食品。
3.米面类
大米和面粉也是甘南藏族人民喜爱的食物。大米偶尔食用,除熬成奶粥、肉粥,还做成一种叫“蕨麻哲则”的干饭。面粉可做成糌粑、面片、长面、烤饼、油炸果等。
蕨麻哲则(蕨麻米饭)是将大米煮至七八成熟,捞出后用冷水冲去粉汁,再入笼蒸熟,然后将已煮熟的蕨麻和米饭分别盛于两个盘内。食用时取大米和蕨麻各一半,另加葡萄干、白糖,浇上溶化了的酥油乘热吃。蕨麻哲则被藏人视为上等膳食,只有年节宴请时方予供餐。
糌粑是将炒熟的青稞用石磨加工成面粉,俗称炒面。吃时在碗里放上几片酥油,冲入茶水,添上炒面,再加上些干酪,然后用手拌和啖食,喷香可口。农区产酥油不多,吃时将拌好的糌粑捏成勺子形,舀上预先制好的辣子、蒜、葱捣成糊状的汤或肉臊子,俗称“辣子尕勺”。
藏包做时将生牛羊肉碎块用两把腰刀,前后交错切割,并不断地浇水,加少许佐料即成陷子。擀面包成包子后,或蒸或煎,各取所需。这种带汁包子皮薄馅大,汤满油肥,形、色、味俱佳。
烧馍和面不用发酵,也不施硷面,擀成一指厚的圆饼,埋进滚烫的草木灰里,即可烧成脆香蓬松、筋道爽口的饼子。
4.茶
喝茶是甘南人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日常饮料。藏族饮茶不用红茶、绿茶,而喜欢饮用松潘茶、茯茶,饮用时不象通常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沏,而是先将大叶松潘茶用石臼捣碎,然后在铜锅里烧熬成褐红色的茶汁,用这种茶汁可调制成清茶、甜茶、奶茶、奶渣茶、都玛茶、酥油茶等。
奶茶将熬好的茶汁倾入铜壶,调入鲜奶,放入适量的食盐,熬滚即成。喝奶茶时,也可以往碗里放糌粑、酥油或白糖。
酥油茶将熬好的茶汁滤出茶渣,倒入预先放有酥油、食盐的特制小木桶内,再倾入鲜奶,反复搅动提打,使酥油和茶水融合,色呈金黄即可,然后装入壶内,放在温火上保温,以便随时趁热取饮。
罐罐茶甘南东部农区喜喝罐罐茶,是将茶叶放到小砂罐里熬煮,并时时用小竹棍搅动,待茶水熬到少而浓时饮用为佳。
都玛茶先在碗里放上一小勺糌粑,用勺稍微压一下,然后放少许“曲拉”和酥油,再往碗里倾入熬好的茶水,便可饮啜。
5.酒
甘南人对酒多有偏爱。藏胞喝酒不摆菜肴,不兴猜拳行令,而在饮酒时互唱酒曲,在歌声中喝酒。最喜喝自酿的青稞酒、黄酒等。酿制方法各异,使用的酒粬也不同。一般是将青稞洗净煮熟,等到晾温后拌以适量的酒粬,再盛入带盖的木桶,置于炕角处,保持一定温度,过两三天即可发酵。然后将发酵了的青稞装入一特制的罐里,用泥巴封口,十天之后,启封取糟,就可根据情况烤酒了。如将酒糟浸液淋出呈黄色的谓黄酒,再将黄酒酒汁放锅中煮沸,收聚制冷凝结成蒸馏水,就是“烧缸”,又叫土酒。舟曲人饮用黄酒时将酒糟盛入罐内,注入清水,在火上加热后用细竹筒数支,全家及客人围坐咂饮。
另外,舟曲人还制作蜂汤酒(用加工蜂蜜的汤酿制而成)、柿子酒(青稞加软柿子酿成的酒)、干柿子酒(用青稞加柿饼或柿皮酿制)、红谷儿酒(用红谷酿成的罐罐酒)。
(二)汉族
根据当地生产,饮食多粗茶淡饭,面食为主,洋芋蔬菜辅之。用小麦面、青棵面、养麦面、擀成长面、棋花面、疙瘩面、浆水面或蒸、烙、烧成馍馍。另外,扁食、麦索、搅团、锅塌、琼锅也是喜食之品。
扁食类似饺子的食品,用牛羊肉或大肉掺少许蔬菜做成馅子,扁食皮是擀面切成梯形小块,包捏成“元宝”状,浇臊子带汤,如和长面混煮,则称 “金线钓元宝”。而用植物油拌和炒面做馅的,则称为“煮角子”。
麦索又叫碾珠儿,是将快要成熟的青稞穗头摘下,扎成小把在锅里蒸熟,然后脱去麦芒皮壳,用石磨碾制成条索状。拌上菜油、辣子、芫荽、青蒜苗即可,食用时清新适口,别具风味。此物晒干后,遇客来访,可洒水蒸之,拌以炒肉丝,其味殊佳。
搅团是在开水锅里撒入豆面,边搅边撒,稍稀叫撒饭,稠则谓搅团。然后炝酸菜或做臊子食用。洋芋搅团为州内一特色小吃。俗语戏谓:“要得吃好饭,洋芋砸搅团”。
锅塌又叫贴锅巴,是青稞面发酵和干面粉制成圆团,贴在加热后的铁锅缘边,压为薄饼,锅底留适量水,待锅底的水将要熬干,锅巴馍也就焖熟,一面形成锅巴,若掺卷以苦豆或蒸熟的胡麻籽做成的黑色稀油,味道更好。
琼锅是把发好的面团揉和好,抹油卷苦豆,放进带盖的铁制圆形烘烤容器中,然后置于炕洞,用牛羊粪火灰将锅埋住,40分钟即熟。
年节喜庆各地都油炸面食,油果、馓子、蜜果等。回民的“油香”及各种油炸面食,久负盛名,汉族妇女常有请其现场指导者。
三、住房
(一)帐房
牧区藏族牧民的住室,主要以牛毛帐房为主。每至春暖花开的季节,牧民们用牦牛毛捻成的线,织成15厘米宽的褐子。而后根据帐房的大小要求,将褐剪成幅,幅与幅用细毛绳或扣环连接,构成一个覆“斗”式的篷幕。支搭时以两根木椽为柱子,中间用一根木杆作“梁”架起帐幕,帐外四角用粗毛绳拽紧,系在较远的木橛上。为使帐篷抬高、平展、稳固,每条毛绳又用细木杆支撑。稍大的黑色牛毛帐篷,多呈四方体,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高约2米,顶部正中留一可以开合的天窗。天窗打开可通风、排烟、散热,合盖能防风雨,保温暖。常住的帐篷内,居中砌一狭长炉灶,叫“塔卡”。塔卡用石块或土块垒成,外表以细泥抹光,前部或中部是烧茶、煮肉的灶口,后面为燃料仓,可随时将牛羊粪拨到锅底。塔卡将帐篷分为左右两部,左男右女,右边陈列木制碗架,背水、盛奶、打酥油用的各类木桶,还有大小平底锅。横排摞着约一米高的衣箱和装满粮食的皮袋。两根立柱,迎着帐房入口处的一根为下柱,柱上挂着主人的马鞭之类,里面一根为上柱,除挂念珠、护神盒等敬神物品外,不许悬挂它物。
帐房外面,一根高杆上悬挂着称为“嘛呢达秋”的灰白经幡。地上钉着许多木橛,横扯毛绳,是拴牛犊用的。距帐房不远处的木桩上拴藏狗,凶猛异常。在一个居住地,户与户之间不能太近,其距离以能大声呼应为限,这样牛羊就不致混淆,同时也有足够的牧草啃食。
除牛毛帐篷外,还有一种供远行或“浪山”用的白布帐篷,有呈“人”字形的,也有呈六角形的,它的边角周围有手工缝镶的黑色、蓝色和棕色的布边,并缝缀带有象征纯洁、吉祥的图案。
(二)土房
四周筑墙,墙体用粘土夯筑或土坯砌就。木构件做成,即拼接框架,在铺平夯实的地基上坐一块石柱础,再在石础上立柱托梁架檩,梁与柱用榫卯相接。梁与梁间横搭方形或刮皮圆木的檩(又叫桁条),柱与柱左右相连的名“牵”,用牵把整所房子联成四合院形式的,谓之“一牵套”。由中牵至前檩密布挂椽,有些还上挑二重短椽,俗称“飞椽”。挂椽,檩条之上铺木板或劈柴(幔柴)、细竹、幔草,然后敷以细土,用碌碡碾平,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上房根据地形5间或7间不等,东西厢房3间或5间,均取单数。厢房廊檐,与上房毗连,但屋面较上房低。上房面对南房,间数与上房同,中间为出入大门道。其內部装修有土隔间和板隔间两种。土隔间除门窗外用土坯为隔墙,而板隔间全系用木板装隔。无论上房或厢房都是正中间置双扇门,左右两间各装花窗。上房中间为堂屋,供奉家神祖先置桌椅。堂屋左右间为卧房,大多在窗口处砌修土炕。由卧房侧旁开门为厨房,厨房里设炉灶、碗架、灶具,有些人家兼作副业地,屋顶开天窗。花窗分活扇、死扇和支摘窗几种,糊白纸、贴窗花。大门采用双扇实心板门,用活门枢开关大门,作一粗门闩插门。大门旁开一小门为屏风门作穿带插梢。
冬季牧民的居处俗称“冬窝子”,藏语称“根萨”。一般为一层土屋,内分四五间。其隔墙是用细木或柳条编制,再用牛粪掺和泥土涂成。院墙用草皮或立木片筑成。还有一种窖穴式的居室,就是从地面挖一个深坑,再在土坑上搭架盖屋,中留一天窗,旁开一斜坡式门道。(三)藏族“切木”
正房3间或4间相通,呈长方形,上下四周均为木板镶装,即所谓“外不见木、内不见土”。利用板壁装厨柜、碗架,满列铜器家什。靠里头是用石板、土坯砌就的炕,两边靠墙,一面临窗,炕内有石块和土坯砌成纵横相通的通道,一头经墙内烟筒直通房顶,一头连接炕头的灶火是热源。柴禾在灶堂里燃烧,烧水做饭,热量及于炕洞,使全炕发热,俗称“连锅炕”。最里间是光线暗淡的“麻康”。麻康正中置一列柜台,上面摆几口盛水的大铜锅,屋顶开天窗,旁边另设一单扇门即进入叫“麻那”的贮藏室。
一些依山而建的藏族房舍,貌似架空楼居,其实上为房屋下为实地,上下楼搭一根砍成台坎的粗原木,即独木梯。舟曲、迭部在屋正中辟一块1米8见方的火塘,火塘里置铁制三角以架锅做饭,一家人环火而坐,议事谈心,取暖喝茶。火塘周围设铺,左侧男铺,右侧女铺,互不逾越。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无床褥,环火而眠”的习惯已不多见。
(四)苫子房
是将正房6间中的1间分为两半间,夹在其中。7间主房五大两小,又叫“六破七”。主房3间明屋的檐顶部分比其余各间高出约70公分,檐柱、中柱较后柱依次要高一些,不用“随梁”,只用一根粗壮的“杀度梁”贯穿前后。挂椽又加飞椽,廓檐虽深采光较好,故称“苫子房”。布置时,正中一间为堂屋,两侧间各有一座满间炕,两边各一间半为厨房和储藏室。这种房的特点在于厨房较宽敞,储藏室容量大。
(五)榻板房
分平房和楼房两种。平房的正房顶部另架两檐水屋面,上盖木板,以板代瓦,上排压接下排,置以石块。正前方榻板屋檐处横架一道木槽,一头稍低,把檐水接排在围墙外。屋顶三角形空间正前敞开,其余三面编篱笆上草泥惜护,里面放秸杆柴草。有的正房盖成楼房,一般下层高,上层低。上层顶部两面坡式榻板屋面提高,屋柱加长,木板隔间,光线充足。在廊檐处安装楼梯或藏式独木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居民建筑也日新月异,砖墙机瓦、钢筋水泥以及塑料地板、天花板等建筑材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太阳能采暖设施也被应用到房屋建筑,建筑格局和室内布置更显坚固、实用、美观、舒适,颇合时尚。
四、运行
一、马
自古以来马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州域内草原辽阔,山路崎岖,行旅以马代步也是非常普遍的。藏族牧民家有良马,可炫耀一时。马行动灵活、敏捷,日行百里而不乏。所以,在广大牧区马仍然是行旅交通的代名词。
(二)驮牛
牧区无论搬帐篷,抑或千里迢迢驮运食盐、青稞及毛皮等畜产品,都离不开牦牛。耗牛被誉为“高原之舟”,它能负重一百多斤跋涉5千米的高山,抗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乍看起来,稞牛行动迟缓,但极具耐力,行六、七日甚至十数日,都累不倒它。牧民常常赶数十以至上百头牦牛长途运行,或贩运或购粮,风餐露宿,踏冰卧雪,休息时随地支灶埋锅,烧茶煮肉,夜晚在荒原旷野圈牛宿营。到了目的地,以俟盐粮日用品交换毕,就将大部分牦牛宰杀,肉和皮毛就地出售,只留几头作为返回的脚力。
(三)畜力车
以大轱辘牛车为主,车轮较大,辐数至多,和内蒙常见的“勒勒车”相似,共和国建立前后临潭、卓尼农区广泛使用。大轱辘车分车轮和车身两部分。车身由车箱、车辕组成,车箱有四面用木板围护成的,也有两边仅用立柱,前后无护板的。车轮的主要部件有轴、毂、辐、辋等。这种大轱辘车历史悠久,适于山地丘陵运行,动力为牛、马、驴、骡。五十年代末渐被橡胶轮胎的架子车所取代,现不多见。
(四)渡船
渡运工具有木船、过排、皮筏、马拉船、牛皮船。玛曲藏族牧民渡河用牛皮船,牛皮船小的坐三、五人,大的也只能坐十来人。皮船下水,浸泡柔软,不怕河中礁石,加之船身小巧,载重量轻,上岸一人可负船而去。马拉船和牛皮船同属一个构造,无舵桨,仅有一杆木篙。数匹马之马尾均系于船首绳索,船工立于船首,策拉马缰,力鞭马背,鼓噪吆喝,马在水中游进,拽船过河。马拉船载重两千斤,乘客15名左右。还有一种渡法即将衣物装入羊皮袋,吹足气后扎紧袋口,叱牛下水,人骑皮袋,手拉牛尾,渡过彼岸,此法仅限单人过渡。
(五)溜索
溜索人称索道或“蔑道”。是用竹蔑子拧成一根直径约10公分的大竹索,将两头牢固地悬结于河床两岸。另制一木圆筒,由两半合成,叫“溜壳儿”。过河时,用绳索缚身于溜壳儿上,双手攀扯竹索滑动前行,这种渡河方式每次仅限一人,且不能带重物,以防不测。后来改用钢丝绳及滑轮,现被淘汰,代之以水泥桥、钢缆吊桥。
五、生活用具
(一)藏式用具
铜器藏家居室喜置铜锅,实用陈设兼之,大锅主要用来盛水,小锅多用于熬茶。。锅口沿部分有“八宝”吉祥图案和团龙图案。铜面擦拭得光洁锃亮,愈光亮愈能显示该家主妇勤劳整洁。现在用铜器做为家室陈设的已不多见。铜制品还有铜茶壶、铜罐、铜火盆、铜勺、铜酒壶、乃煲(鼎形镂花铜火炉)等。
碗有木碗、瓷碗、银嵌木碗,以及现代的铝、铁、塑料制碗,藏族对绘有八瑞吉祥和二龙戏珠图的细瓷小碗尤为偏爱。
木碗的优点是携带方便,耐用,光滑美观,不烫咀,杂木做的碗还有防毒作用。
木器家具主要为藏柜、藏桌。藏柜有放粮食用的,也有放食物、碗、盘、茶具的柜子,一般镶嵌在四周板壁里面,柜面刻或绘制图案,十分华丽,城市居民还在板壁中镶装佛龛,电视柜。置于炕上的长方形短腿桌叫炕桌,也有置于庭堂地上类似茶几的藏式条桌,表面绘有各式花卉图案,色泽艳丽。
鼓风袋俗称“皮老虎”,藏语谓之“库木”,是用羊皮风囊和铁制风管组成。鼓风时用双手拉合或一手提压风囊,风便通过风管吹进炭火或牛粪火中,这种皮囊鼓风袋体积小,外出携带方便,结实耐用。
腰刀藏族农牧民一般喜欢带刀,腰插一长刀,腰侧佩小刀,长刀可自卫防兽,现不多见,短刀和小刀是藏人随身必备之物,它可用于宰杀牲口,剥牛、羊皮,又便于吃肉,切菜等。制作精美,镶嵌别致的保安腰刀倍受青睐,成了藏族青年人显示潇洒的装饰品。炮尕又名炮儿石,是用牦牛毛搓捻成粗毛线,再编成毛辫,毛辫上端有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套环套在中指上,中间连一块巴掌大椭园形毡块。如果要驱赶牛羊,用手捏住炮尕两端,毡块里放上石子或土块提炮尕挥抡,然后放开一端,石子便飞到百丈外,使领头畜转换方向。
打狗棒分木质与铁质两种,木质较粗而长,铁质小巧,一端栓皮绳,抡甩打狗,是牧民外出时必备的防身用具。
(二)汉式用具
搐布袋由土麻布或其它粗布制成。长60厘米左右,拴有套肩细绳。外出劳作集刀、绳、干粮于一袋,搐口撮合,搭在肩背,系于腰际,亦称“抽稍”。
稍马子土麻布制做的袋子,长约90厘米,宽约30厘米,中间开口,分两头装物,行走搭于肩头。还有一种毛褐制品,形制略大,称褡褪,可搭于人肩,更宜搭于马背。
火壶铜制,肚大带咀和把手,中置火筒,内燃木炭烧水。
火锅多用铜、铝和粗陶制成,圆形,比火壶阔而矮,中有火筒,内烧木炭,汤菜常热。
笼子以竹蔑编为船形,上有手提柄,口大底小,带盖。圆形者称栲栳儿,多以剥皮柳条编制。
此外,舟曲有一种专用挟柿的夹杆,竹制或木制,杆长三、四米,杆头交叉。林区住户尚使用木制洗衣盆、脸盆、碓窝等。
第三节社会民俗
一、村落家庭
(一)村落
由于各民族在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发展的差异,村落结构也不尽相同。牧区是氏族部落形式,一般三、五家,十来家人组成一个聚居点,一切事务由部落头人决定,包括牧场转移的时间、路线,摊派差役,对外交涉,解决纠纷等,对于这种聚居体,安多藏语称“代哇”。农区因受土司制度和寺院“政教合一”的影响,其辖区土地所有权归土司衙门或寺院囊欠所有,属民只有耕种使用权,而无占有、转让权,并要按期交纳地租和负担兵马差役,如遇战争,属民集体出动。
村落结构除同姓家族村落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同姓家族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复杂的亲族村落;也有因战争逃荒移民,藏、汉、回多民族杂居的村落。汉族村落大多在沿河谷的农耕地带,而藏族村落建于沟脑半山者居多,村址以水为旨,为求其向阳,村落南北向多于东西向,同一村落住户房屋大多靠近,一些村寨屋顶相连可串通4、5家,山寨依山势层层迭垒,高低错落,栉次毗连,村内外广植树木。藏族村落的附近修有叫“嘛呢房”的小禅堂,为村人搞宗教活动之场所,村口有嘛呢石堆,村庄前有护林,村内各家大门外多竖有挂缀经幡的高杆,房前屋后还竖有纵横交错的青稞架杆,门顶砌煨桑台并种植花草。山村巷道因牲畜踩踏,多尘土,遇雨则泥泞难行,村内能通汽车的甚少,大部则仅通牛车,架子车。部分汉族村落前修有牌房、戏台,个别地方的屋后巷口立一巨石,上刻“泰山石敢当”以辟邪,共和国建立后已不多见。
在村落管理上,自发形成乡规民约,如村寨修路、架桥,均为众人之事,每户都得出劳力,无劳力者,出资雇人。架桥时,需与有关村落商定后,共同出资、出力,联合修建。遇有全村规模性游艺、祈雨、耍社火、逛庙会、浪花儿会,全体村民都得全力以赴,凡不参加者,往往受到全村的谴责,甚至处罚。村落个体家庭中遇有修建、婚嫁、丧葬诸事,村人都会鼎力相助,主动出人力打墙、上房土、抬丧,不计报酬。这种纯朴的古风遗俗,一直沿续到今天。
共和国建立后,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村寨以大队、生产队形式民主选举队长、村长、邻里和睦,村村关照,形成了新型的社会风尚。
(二)家庭
甘南各族家庭组成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家庭旧时尚有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现象。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一般家庭成员有4至5人,个别家庭有多至10几人的,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共和国建立前后比较多。传统观念是:家庭里的成员越多越好,几代人同堂更好,说明这家儿孙满堂,和睦兴旺,会受到邻里村寨的称赞和尊敬。但在牧区,藏族青年男女婚后即应另立门庭和父母分居,只有家庭中的幼子有时可例外。分布在草原上的每个帐房,几乎都是单一的个体家庭。藏族家庭内部以父权为中心,但家庭成员的地位平等,没有姐妹与兄弟关系中的兄弟优越地位,男女老少共同参加牧业生产。牲畜等财产,属家庭成员共有,家庭的重要事情要经家庭会议来商讨,那怕是小姑娘也有发言的机会,一家之长,也没有专断行事的权利。藏族老人的晚年,一般不作什么,每天念经,转“古拉”,朝寺庙,过着清静、安祥的生活。藏族多弟兄的家庭,留一子在家娶妻,继承原有的土地、房屋、财产。其余兄弟,除去当僧人外,可娶妻另立门户,或去招赘别家。对于在兄弟中另立家庭的,根据父母老人的意见,要从家里分给部分财产。招女婿送东西较少,却值钱,如一匹马,一套上等的衣服等。出家当僧人,其生活要靠家中照料,念经的收入相当微薄,也有自给自养的和尚,他们一般生活比较清苦。家里没有儿子的,由女儿招上门女婿,女儿出嫁,要给嫁妆,如牛、马、衣服、首饰等,无子可抱养亲戚中的小孩,养子对所有家产有继承权。
藏族妇女不但要放牧,还要挤奶、打酥油、晒曲拉、背水、捡牛粪、磨炒面、烧茶煮肉以及哺育婴儿。而男人却干些缝缝补补的事项,如揉皮、剪裁、缝纫等。男主外,女主内乃是藏族家庭的惯制,在宗教活动中,视妇女为不洁,不准进入寺院的经堂,不能在自家的帐房里给神佛点灯或煨桑。
藏族群众视接纳孤儿作子女是对社会应尽的一种义务,绝无被遗弃的孩子,更无流离失所的孤儿。
汉、回家庭讲究家世、家风。家世在各个家族内部或整个社会中都有重要影响,不管某家祖先前为社会名流、功勋卓著还是为一般群众,一但为社会、为地方做了贡献,后代则不胜光荣,为他人所敬佩。这种家世,对后代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推动作用。反之若家族出现恶棍、盗匪、则为人所不齿,万口所唾,也给家族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当今社会,一切看本人表现为主的家世观念已扭转了世俗偏见。汉族家族记有家谱,有以画像和示意图标示记载家族重要成员的神祖卷轴;也有记录家族世系及重要成员事迹的祖谱、家谱等。“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家庭的神祖和家谱被毁,近年来有续修家谱和似家谱形式的“家史”,多为口头流传本家族世系的遭遇,勾画家族的身世和传承。
家风(亦称门风)是从古至今被人们所注重的。长者言传身教,影响后代,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互相谦让,勤俭持家。不论读书种田,经商学艺都以朴实、勤俭、正派为准则,对那些道德沦丧,骄奢淫逸、伤风败俗者则称门风不正,或谓家教不严。
家教除传授道义之外,培养智商也为主要内容。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家族,一般按照各自不同的目标施教,用幼儿儿歌、童谣启发孩子的智慧,继而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并灌输一定的生活知识,及长操持农活,一般为跟着干,技艺工匠则让其当助手、学徒。女孩子的针线茶饭,为农家所注重,多有围炕坐学的,对恪守妇德的家庭为众所敬重。
兄弟分家无可非议,分家时由家庭年长者主持,将家产按兄弟多少搭配成“份”,兄弟和气,可任其挑选,或粗略搭配,分家后可当众立约。姓氏继承以男子为中心,子承父业,中年无子可领侄或其他血亲子女为养子(女)。招婿为子者,屡见不鲜,继子、养子、招婿有权继承家产,同样有赡养继父母的责任。
(三)称谓
藏族的亲属称谓比较简单。碌曲、玛曲、夏河藏区,祖父和外祖父统称“阿米”;祖母和外祖母统称“阿伊”;父亲统称“阿加”;母亲统称“阿妈”;对长辈的叔伯、姑父、姨父、岳父等男性亲属统称“阿克”;对长辈的婶母、姑母、姨母、岳母等女性亲属统称“阿乃”;对同辈的哥哥、姐夫、姑表兄、姨表兄等男性亲属统称“阿噶”;对同辈的姐姐、嫂子、姑表姐、姨表姐等女性亲属统称“阿切”;男子比自己小的男性统称“阿吾”;男子称比自己小的女性为“商毛”,女子称比自己小的女性为“哄呀玛”。卓尼地区称父亲的兄弟为“阿古”;称兄为阿噶,弟叫丑昂乌;儿子叫不乍;女儿叫乌母;媳叫王玛;婿叫马化;舅父叫阿任。
汉族对血亲、姻亲成员间的称谓:临、卓、夏3县前多加“阿”音,舟曲县多加“哎”音,读时为合音,如:阿大、爸哎,其它与各地雷同。称父亲为阿大(临、卓、夏)、爸哎(舟),或大大;称母亲为阿妈、妈妈(临、卓)、阿娘(夏河)、娘哎(舟曲);称祖父为阿爷、爷爷,称祖母为阿婆、阿奶、婆婆;称曾祖父为太爷,称曾祖母为太太;称伯父为阿伯、伯伯、大大,称伯母为大妈、大娘;称二叔父为二爸、二大;称三叔为三爸或三大(依次类推);称叔母为二妈、二娘;称兄为阿哥、哥哥;称嫂为新姐;称姑母为阿娘、娘娘;称舅母为妗子;称妯娌为先后;姑表兄弟称姑舅;姨表兄弟称两姨;连襟称挑担;称母姊为姨娘;称母之小妹为尕姨。
二、婚姻
(一)藏族
藏族婚姻关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和姊妹共夫的,在民国时能偶然见到。但作为这种共妻共夫残余形式的转房婚,在一些地区仍允许存在。藏族青年男女认为,心上爱谁就爱谁,只要情投意合,即可心心相印,完全不用虚伪的道德面纱去加以掩饰,一般和异性做较早的接触,姑娘长到十六、七岁,家庭要在正月初三为之举行成人礼,改变发式,亲朋好友携礼祝贺,女眷们帮助姑娘梳洗打扮,更换新装,敬酒欢宴。初四、五这两天,姑娘在一小丫头的引导下去各家作客,从此以后便可公开谈情说爱了。邂逅往往是爱情的开始,趁逢年过节、聚会、转古拉的机会,男女青年相互认识,结交朋友,通过对唱“拉伊”表露爱慕的心声,撒播爱情的种子。
藏族青年男女一般在选择配偶时讲究仪表,注重才能,不重家庭和聘礼。男女双方,彼此真诚相爱,则由男方请一名在本地德高望重而且能说会道的“辖堪”,带上哈达、酒等礼物到女方家去说媒。如果对方父母接受了由媒人带去的礼物,则表示初步同意,在征得各主要亲戚的意见之后,婚事就算说定了。婚礼一般选定在正月上半月的单日来进行。举行婚礼前,新郎由和他年龄相仿的表兄弟陪同,在“辖堪”的率领下,骑马前去接新娘,同时牵上给新娘乘座的一匹白马,并带上哈达、酒、糖果之类的东西。
男方的迎亲队伍到达时,女方家早已做好准备。在女方家举行了告别仪式后,盛装的姑娘便被扶上马背,送嫁的女眷们拥在新人坐骑左右,说些吉祥规劝的话,有些地方哭唱送嫁的歌,卓尼藏族叫“打巴傲”。按照传统,新娘和送亲队伍到达之后新娘的坐骑要顺着太阳运行的方向,环绕喜帐一周,帐前用白毡铺路,有的地方,要由姑娘的舅舅说一番“下马话”。新娘被小伙子们抬进帐房时,娘家人在帐房的左侧最尊贵的席位上依次落坐。这时,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吟唱祝婚词,他语言幽默风趣,全场宾客时而洗耳恭听,时而欢呼雀跃。然后男方的执事们手捧酒碗,唱着酒曲向“阿舅”们一一敬酒,有些地区青年男女围一个大圈子,跳一种叫“卓”的集体舞。
卓尼农区,新娘头顶大红氆氇褐衫,被阿舅们簇拥着来到男家,进入新房后与陪伴的女伴坐在一起。女队跳一种叫“阿加”的舞蹈,男队唱“善巴”酒曲,然后新娘仍被阿舅们接走,在娘家住些日子,在双方家长的商议下,重被接回男家,始正式成为男家成员。旧时多数人家长子结婚后,其余兄弟都出家为僧或到别家入赘。藏族夫妇离婚较自由,只要双方不合,都可以离婚。
招婿,上门也是藏族婚姻的一个主要形式。藏族对待儿子和女儿没有亲疏的差别,当姑娘已经确认自己爱上某个小伙子的时候,她就可以备下一条"哈达”和一瓶酒,烦媒人到小伙子父母处去求婚。亲事如说妥了,一切迎送之礼概如出嫁姑娘时的程序,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嫁儿子和出嫁女儿是一样的。在一切从妻居的家庭中,男性家长制都是十分明显的,女婿理所当然地充任家长,在社会上代表家庭。藏族任何家庭形态,妇女一般都处于从属地位。
寡妇可以再嫁或招人上门,如有转房条件,可以转房。
藏族对于婚前子女,不歧视。与其他小孩一视同仁。
随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现代文明和藏民族特色的新婚姻习俗,正在逐渐形成。
(二)回族
回族婚姻主要由当婚男女双方决定,父母尽拣选之责。经男女双方同意央媒说定,男方向女方依次提送打门礼、落话礼、订婚礼、大礼。出嫁之日,父母训导一番自家姑娘后,以蒙巾遮盖头面,随新郎出门蹬上大轱辘轿车(现为汽车或自行车),抵男家,夫妻共餐,然后男先女后洗手,以余水倒室内四角,新夫妇端坐床头,请一位通达经典的老年妇女授以夫妇之道。第二天新娘沐浴后出见并拜告公婆。
临潭西道堂教派在一个时期里,为自己的教民举行集体婚礼,阿訇在同一天为数对男女分别念“尼卡海”(证婚词),然后统一举行喜筵。在念“尼卡海”时,“卡比尼”钱一律定为银元15块。而其它教派都是当面议定的。
(三)汉族
共和国建立以前,通常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等观念的影响,也有一夫多妻的,富有者娶小老婆做“偏房”,称“二房”、“三房”。妻子不育者亦可“娶小”。寡妇再嫁备受歧视,受“好妇不嫁二男,妻死夫不续弦”的影响,使一些鳏夫、寡妇不能重组家庭,寡妇不嫁谓之“守节”。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注重门当户对,身价财礼,甚而金钱买卖,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
穷苦人家为生活所迫,有将女孩早早送交婆家收养。女孩年龄小于男的称“童养媳”,大于男的称“等郎媳”,有的竟相差十余岁,等长大成人时再补拜堂手续称“上头”。还有一种冲喜亲,即订婚后,婚期未到,因未婚夫或公婆病重,提前择日迎娶(取意“喜气冲邪气”),致使一些年轻女子,冲喜之期便成寡妇。
近亲结婚谓之“亲套亲”,在本地较普遍。进入八十年代,受《婚姻法》制约,已不多见。
汉族嫁娶各地大致相同,古今有别。男家打听到门户及年龄相当的姑娘后,即托媒求婚,其后程序有:纳采,第一次见面为“喝小酒”、又叫“落话礼”,二次定婚约称“喝大酒”、“做灯”,临潭旧城一带称之为签蜡;纳征,嫁前一年,男奉衣料,首饰礼钱和食品(盘子)前往女家,称送礼,又叫提酒;请期,俗名看利月,男家设宴请女家主事,媒宾并星士等商量迎娶吉日;迎亲,俗称“娶媳妇”,男方邀请亲邻,以总管(夏河人称“大宝山”)、执客、记帐、厨子、杂务等分工,家中张灯结彩,收礼备宴,迎娶新媳妇登门。
女方亲朋于迎娶先日送妆奁俗称“装箱”,妇家将自制之衣鞋陈列中堂称摆箱,封箱时,合家并至亲各以钱物掷箱中称为添箱。嫁娶之日,母女多抱哭不舍,新郎亲绽新娘子发辫,四拜于堂而先出,由女宾挽髻,新娘胞兄抱入花轿内,鞭炮声起,由送亲、铺床女宾各一名,以及帮轿4人(即新娘兄弟)送至男家。下轿后,星士执弓矢,示意射四方,俗名“退五道”,接着打醋炭,新婿香烛迎喜神,抱满斗而先入,红毡铺地,直至中堂,女宾掖新妇踩毡而行,拜堂入洞房,男女行合卺礼。有些地方起止有3关,起要上马钱,入要下马钱,拜天地后还要“讨钥匙”钱,执事开箱启物。3日回拜新娘父母,并入厨首炊,做 “试刀面”。然后视远近坐“停月”,又叫坐“对月”。
五十年代后,废除了包办婚姻,实行男女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旧的“童养媳”“等郎媳”等已绝迹,娶亲方式既隆重而又豪华,婚事从简者亦有,但尚未形成风气。
三、丧葬
(一)藏族
天葬当病人垂危,即可通知在外的亲人回家,并告知本族的亲属,为之祈祷。人一旦停止呼吸,其子女和亲属立即脱去死者身上的所有衣服,解下悬在颈间的各种护身符,摘掉他身上的一切饰物,使死者盘坐,双手交叉在胸前,用死者的腰带从脖颈绕过腿弯,捆成一个屈膝弯腰的形状。牧区,死者若是男子,要剃净头发,被抬放到帐房左侧的下角;妇女则重梳发辫被抬放到帐房右侧的下角,用死者生前的皮袍覆盖尸体,在帐房角上挂起一面布帘,帘外点燃一盏指路的酥油明灯,然后,在帐房外面的祭坛上,点起“桑”烟,吹响海螺,尽管悲哀,并不嚎啕大哭.同时死者的家属前往寺院报丧。报丧人在寺院主事僧侣面前,呈报死者姓名、属相、生辰和亡日,请求寺院派僧侣到死者灵前诵经超度并请占卜送丧的日期。天将明,由死者亲人或家族人员背尸或用牛将尸体和一个装满石头的皮口袋连在一起,驮到部落或氏族公共的天葬场,送葬队伍的前面,要有点香引路的人。
送葬队伍,到了天葬场上,首先由喇嘛举行煨桑、念经等仪式。人们把死者安放在葬台,揭开包裹着死者的皮袍,用刀挑断死者身上的捆带,然后,在尸体近旁点燃“桑秀”,齐声诵念“六字真言”,吹响海螺,由天葬师将尸体分割成块,投喂称“唐格”的秃鹫。因喇嘛在煨桑时,合化了丰富的桑烟料,如:糌粑、茶、酥油等,桑烟冉冉升起,浓郁的桑烟味四处飘散,一会儿便招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唐格”啄食。直至食光为止,如果死者尸体被秃鹫吃的又快又净,表示死者生前有功德,来世必有宏福的吉兆,或认为亡灵已升天界。否则被认为生前有心事而未能偿愿,或生前罪大所致,遇到此类不如人意的情况,请活佛喇嘛再来念经,为死者解脱罪恶。所以在牧区,为求得天葬顺利,一般男女不嗜烟、酒,保持自身洁净。对于盛行天葬的藏地农、牧区,人们特别珍爱天葬场周围的秃鹫,严禁捕猎。
火葬藏族对活佛、高僧和较为著名的人物实行火葬。火葬前,先用占卜的方式选择一处吉祥之地,砌起一座圆形的土炉,炉下装进木柴,把双手合十盘膝静坐状的尸体置入炉内。当选定的吉日时辰一到,点火焚烧。此时,寺院的鼓号齐鸣,集聚在焚尸炉周围的僧侣们高诵经文;朝拜的群众匍匐在地叩首。僧人不断地往炉内倾入助燃的酥油,还投进象征具有丰富无穷的米、麦、豆等各色谷物。直至尸骨成灰,然后,由僧侣们把烧焦的碎骨捡出,装入用黄缎缝成的袋内,封存在灵塔里。
居住在甘南迭部、舟曲以及卓尼洮河沿岸和上傍山一带的藏族群众普通奉行传统的火葬习俗,大致有停尸、入殓、出殡、火化、安葬等仪规。
人死即由孝子告知村庄的主事,赶制灵轿。轿为木制重檐穹窿庙宇式,“飞檐翘角”,曲槛围栏,大小恰好能蹲坐一人,正面设木制券门。老年人的灵轿作工精细、雕刻考究,并用金银锡纸和有色纸剪贴各种“花卉图案”、“奇珍异宝”,轿顶脊部置有日月模型,油漆彩绘。出殡前将尸体殓入灵轿,券门用白布遮挡,延请喇嘛诵经超度,本村的老人念麻呢,前来奔丧的亲友,白天到灵前吊唁,磕头献哈达,晚上还要守灵,全村人都自发地在死者家里陪守。选择吉日吉时,将灵轿抬到火化场地,置于提前用木柴搭成的“井”字形焚尸架上。卓尼一带先用土坯砌成焚尸炉,炉缘周置柴禾,然后,将灵轿架在上面,僧人或“阿尼本本”唪经超度,亲友们用柏树枝点燃柴禾,随之砸碎灵轿,并抛洒酥油、糌粑、淋浇菜油以助燃。火化后对骨灰的处理各地不尽相同。舟曲一带不捡不埋,待到第二个死者要火化时,才将原骨灰用松树枝扫入山堑沟谷;有的地方则将骨灰就近埋在大树底下,或把骨灰用石块围定,上面盖上石板。卓尼、迭部则将骨灰装入一尺多长的木匣或瓷罐内,再行埋葬。
塔葬佛教信徒将火化后的大活佛的骨灰装在精制的罐内或木匣里,建造塔阁,深藏塔中。大活佛园寂后,使其尸体盘坐,并用防腐药粉、香料涂在经过沐浴的尸体上,风干保存,放在灵塔内供人顶礼膜拜。灵塔的规格因活佛的地位高低而有差别,有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等。
水葬部分居住在江河沿岸的藏族群众,将死尸背到固定的水葬处,投入洪流。延请喇嘛诵经超度。水葬后,在水葬的岸边插上经幡,以示祭奠。
土葬牧区只有对患恶疾传染病而死,或凶死等非正常死亡者,才实行土葬,认为,死后深埋地下成为恶鬼,下世不再有转世为人的机会,所以对土葬心怀怯惧。
(二)汉族
汉族人殁后,挺尸上房堂屋的木床上,灵前供献食品果类,地上铺麦草,供孝男孝女跪坐,夜以继日,并不断焚香烧纸于专置的陶盆里,磕头致祭。其时需赶制棺材,棺材是用5寸厚的松、柏木枋作成与人等身长宽,前高后低,券顶的形式。若棺木事先已备好,可殓尸入棺,但棺盖不封,谓之“小成”,大红油漆,年老者彩绘雕饰,艳丽华贵。3日大殓,亲朋往吊,送香纸挽联、幛挽,子女晚辈披麻戴孝,大门悬挂白纸制成的圆桶状的纸幡,起灵后,长子头顶纸盆倒退出门,打碎。望门纸也随之扯下,边行边撕撒。
墓穴垂直掘进3米左右,送葬的队伍由吹鼓手以唢呐奏哀乐,村邻杠抬,长子扶柩,燃放鞭炮。葬毕在地表堆成圆锥形土包,逢七日即致祭,孝子百日剃发,年年清明节上坟扫墓祭奠。
(三)回族
回民丧葬不用棺材,不祭献,禁送花圈、挽联。焚香沐浴,白布裹尸,延请阿訇诵经。墓穴为垂直而下又掘出券顶侧室,尸体置于侧室,封门填土。舍散“海底牙”。
临潭西道堂教派的葬礼:首先将死者放入制作精巧的抬尸匣——“塔拜提”,用一条绣有经文的绿色单子盖上,中间及四角各放一朵用白绸子扎的牡丹花。其次是送葬的队伍,最前面是双手抱着装有《古兰经》匣(或抬有经轿)的引路者,后面依次是阿匍、满拉、塔拜提。送葬的人,一出大门,走在前面的阿匍,满拉就开始以悲怆的声调,高声颂念《穆罕默斯》,念诵节奏非常缓慢,送葬的队伍要按着这个节奏徐徐缓行,直至坟场。亡人入土时,阿匍们站立在坟穴东西两面,高声赞念“克利买”,直至砌好横穴口,接着由死者的子孙或亲人捧放3把土于墓穴,众人才开始动手埋土,在场的阿訇每人念一段《古兰经》,念毕开始转经,转经时,有的教派、门宦用金银财宝转,而西道堂则以《古兰经》转;最后每个阿匍从挖出的土里拣起一小块土,边念边吹,掷向坟堆,以示安魂。祭祀日期,是人亡后的第四天上坟念“孩听”,其后的头七至四七,四十天、百天、周年等都要举行悼念活动,炸油香、打肉份子分送给亲友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
西道堂在过集体生活时,开始每家念经的一切费用由西道堂开支,后因亡人增加,祭日越多,为避免道堂内天天念“孩听”,改为每“主麻日”念一次,以为共祭。
四、节庆
(―)藏族
洛萨甘南藏族和汉族一样使用农历,视正月初一为新年。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忙着办年货,扫房洗涤,男人剃头,女人洗梳发辫。新年到来前,各庄村的男子们上山砍回柏香树枝,以备煨桑之用;妇女们忙着酿造青稞酒,炸油果子,制一种叫“辛"的酥油奶糕。室内喜贴八吉祥、四和睦等图画。除夕夜半,闻海螺声,全村齐起,即到屋顶或院内的两个“煨桑”墩进行祭祀,燃放鞭炮,鸣枪欢呼,此时,天尚未亮,各家携带礼品,往亲朋处拜年,家家以酒食款待,互道:“洛萨扎西德勒!”(新年吉祥如意),欢快直至天明。
拉卜楞寺除夕晚上,寺院乐队奏乐辞旧岁,初一早上奏乐迎新春,接着寺主嘉木样活佛设宴“德容宫”。之后,亲自率领僧众依次朝拜历辈嘉木样的佛像,献贺礼“迭卡”,各活佛按佛位的大小依次给嘉木样拜年,送“迭卡”13种和哈达。僧人们相互拜年则用白纸(示纯净)包糖果,上覆哈达。春节期间,僧人以踢球为乐,球是用12块牛皮做成,代表12缘生,内装牛膀胱作为球胆。踢球无规则,谁踢得高,就数谁在新年里有好运。
从初三开始,村寨全体男子到各自的“玛尼康”祭神,除煨桑外,加添一只放生羊,赛马之后各家轮流宴请,饮酒欢歌,齐声高喊“扎喜”。正月初四至十七日为拉卜楞寺“毛兰木”(祈祷大法会)。在此期间,各扎仓在大经堂每天集会7次;于十三日午前“亮佛”;十四日午时在大经堂外空地表演法舞;十五日晚“酥油花供”;十六日抬“未来佛”(弥勒)绕寺一周谓 “转香巴”。
卓尼禅定寺于正月十六日跳法舞,送“施食”,举行镇魔驱邪法会,俗称打“张格儿”。正月初五日祭祀农神,出嫁的姑娘不论老少都要返回娘家,届时还有赛马活动。
从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卓尼藏巴哇乡一带的藏族群众举行“曼拉”节活动。各个村寨由老少组成“沙目”队,到邻村赶“曼拉”节,表演巴郎鼓舞,当地藏语称巴郎鼓为“沙目”。届时,年青人便结队到村外迎接邻村的“沙目”队到“沙目场”。场中心燃起一堆篝火。上首摆置桌椅,供年长者就座,天将黄昏,“沙目”队一面摇动长把羊皮吊棰巴郎鼓,一面启步歌舞,一问一答,即兴编词,一直跳到雄鸡唱晓,各家则以丰盛的节日食品及青稞酒款待。本村出嫁的老少姑娘,均返娘家与村人聚集一起,跳起一种叫“阿尼桑桑”的舞蹈,吟唱“汤卡”,人们互相敬酒茶,愉快地度过节日良宵。
舟曲博峪、插岗、铁坝、八楞、拱坝过去有拱坝五部之称,春节期间有许多古朴的娱乐祭祀活动。当年节的夜幕将临时,村人集中于打谷场,在场中央点起桑火,人们围着火圈唱起祖先留传下来的歌曲;男女老少手挽手,肩并肩跳起“乐乐舞”。正月十三、十四日跳“鬼面舞”,这一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组织跳神队伍,他们反穿羊皮袄,足蹬毡靴,头戴彩绘面具,手持砍刀和牛尾,舞姿雄健有力,跳神队伍挨家挨户,为村民消灾避难,每至一家,主人均殷勤款待。正月十五日,家家扎一束长3至4米的火把,于当晚登上村后神庙,迎请五谷神,村民在庙前载歌载舞。而后接“五谷神”下山,在打谷场把尚未燃烬的火把聚成一堆,围而歌舞,直至通宵达旦。
娘乃节也叫“四月会”。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园寂的日子。夏河拉卜楞十三庄的群众,视“娘乃节”为盛大的节日。
农历四月十四日清早,每个村庄的人聚集在嘛呢房(村公房),倾听高僧活佛的祈愿词,听完后集体念诵六字真言一唵嘛呢叭咪吽,声调抑扬高亢,起伏和谐。中午,每个村庄吃斋饭,斋饭是集体出资的,有奶茶、白面馍、酸奶、蕨麻米饭。每家可得3份,一份是给家中闭斋的人;一份是小孩的;一份是属于全家的。吃了斋饭,男女老少到拉卜楞寺转“古拉”,十三庄的藏族妇女,身穿节日盛装,佩戴项链和发套,打扮得娇艳异常。四月十五日,不闭斋的人,大都到寺院转经轮、念真言。闭斋的人,在这一天不能进水进食,有独自转经轮的,有到僻静处去静坐的,大都在太阳落山后,才回家。四月十六日早晨开斋。节日期间,拉寺各个学院、佛殿全部开放,任广大僧俗朝拜,磕头和添灯油。
香浪节藏语“香浪”,意为采薪,是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群众性的游山野炊活动。相传过去寺僧每年在盛夏季节,外出自己采伐烧柴,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至数日,后演变成节日。农历六、七月正是甘南树茂草盛,堆翠叠绿的大好时光,群众合家而出,或约亲邀友,穿上节日服装,携带白色帐篷和生活用品,扎营草坪山巅,宰羊烹牛,煮酒炖菜,油果果、酸奶子尽情享用。如今,节日的装备益发讲究,野餐食品更加丰富,许多人把毛毯、折叠椅、电视机、行军床、收录机搬进帐篷,现代生活也为节日增添了新的内容。藏族青年在演唱传统说唱、歌舞的同时,对流行音乐、迪斯科也有特殊的爱好。
调牛节舟曲“拱坝五部”的原始宗教巫师叫“嘎巴”。掌握本部历史传说及“通神”的使者,备受族人尊重。故在农历二月二日前一天,先由嘎巴喊山,他由阳山呼喊而下,又由阴山吆喝而上,一路叫着本部山神的大号,乞请山神保佑全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第二天清晨,全村的牛被赶到地里,驾上犁耙,选用把式调教初长成的小牛耕地,然后由嘎巴念经,以牛角所指的方向卜问全村吉凶。调牛耕地时,要撒一点青稞面人土乞福。祭祀完备,大家唱着赞颂山神土地的歌,跳舞悦神,预祝本年丰收。
采花节又叫“珠玛托地”采花节。“珠玛”是猴子,“托地”是采花,花是结籽(果)的,为生育繁殖的象征。以花赠无子之家,是为祷祝生育兴旺。插岗、铁坝于农历五月初五的采花节时还选人扮成猴子,披着树皮到每村每户串跳祝福,人们对之恭迎敬送并慷慨赠酬。博峪藏族据云为纪念传说中的兰芝姑娘,农历五月初四青年男女纷纷登茨斯卡山采摘鲜花,初五日下山时头戴花环、背负鲜花、追逐嬉戏,一路花香一路歌,全村人来到打麦场为采花者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共跳“罗罗舞”,轻歌曼舞,相互祝福。
朝水节舟曲县巴藏乡黑水沟有一石崖,石缝间的岩洞里飞泻出一股瀑布。平常这股瀑水如涓涓的小溪,只有到了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随着朝水观光人们的阵阵欢歌笑语,瀑水越来越大,泼出根根银柱,挂起幅幅水帘,当地藏族称其为“曲纱”(即神水之意),附近群众要赶来畅饮沐浴,观赏“曲纱”喊瀑的奇妙景观,所以又称其为“安玩”节(即沐浴节)。之后,众皆聚集平坝,妇女们手拉手围成一大圈,跳起欢乐的“甲让”(乐乐舞);男人们不管老少,排成长队,围绕“甲让”操起古老的“马含”(即摆阵),鞭炮齐鸣,威武壮观。
(二)回族
开斋节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属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义规定,该教教徒必遵行“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其中“斋戒”一项将伊斯兰教历的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定为斋月。在斋月里,人们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整个白天不能吃饭喝水,还要做到清心寡欲,谈吐文明,称为闭斋(也称封斋)。斋月届满之日,即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为开斋节。这一天,所有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炸油果、宰牛羊、人们走亲访友,互赠礼品,互相祝福。
圣纪节也称“冒路德”节。伊斯兰教历每年三月十二日是伊斯兰教的至圣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相传也是他逝世的“圣忌”,届时举行隆重的宗教活动。人们聚集到清真寺沐浴、礼拜、聆听阿訇吟诵《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的功绩并宰牛杀羊,进行聚餐。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牺牲、献身之意。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定为宰牲节,杀牛、宰羊便成为这一节日的特有内容。
(三)土族
过年农历正月初一为“过年”,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神,正月十五日吃“糁子饭”。除夕之夜,在各门扇及面柜上都贴一张黄裱,把写有符语记号的正方形黄裱对折成等腰三角形,折缝处擦上浆糊粘在各门上框,然后,在门缝处插香焚燃,这叫“裱练寨闹",求福避邪之意,另给贴有灶神爷牌位的灶头奉献一个小木匣,无盖,里装麦、稞、豆,然后以连在一起的每3柱香为1束,插在匣中粮食上,共3束,其中一束从中腰破开一点缝,缝中夹一丝棉花或白羊毛,3束香均不点燃。又在匣中粮食上放3样油炸果,是夜,给牛、马喂小豆、青稞等精饲料,给狗喂白面馍,以示慰劳。
大年初一拂晓,由家中一位主事老人悄悄起床接灶神,在家中正庭点上油灯,在院子中心和大门外煨桑火,放鞭炮,打开大门后又用大蒜抹所有的门扇、门框。天亮后主事老人最先登上木楼,听最先入耳的叫声。若是牛、羊、鸡、狗声,则表示年景如意,六畜兴旺,若是喜鹊声,则满心欢喜,表示一年有喜有利,若是麻雀叫,则表示家庭不和。正月初一的首要大事就是去勺哇佛寺为家中或亲戚中出家修行的和尚拜年。
从正月初八开始,至正月十五日,各地的嘎尔队即献歌献舞。在村中的大场上点燃大火,先耍一阵狮子,再由嘎尔队围着火堆歌舞,队员们一手持短把羊皮巴郎鼓,一手提红灯笼,故又称红灯巴郎鼓舞,这是勺哇土族敬天祭地的一种形式。
庙会农历五月二十五月至二十七日为常爷池(冶海)神灵举行庙会祭祀。六月初一至初六,赶赴莲花山庙会,对唱“花儿”,已婚女子去娘娘殿烧香拜佛乞求子女。
浪山农历七月中下旬,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郊外的山坡草地支“巴嘎”(三石鼎立支锅)野炊。
卓尼勺哇土族每逢年节神会,男女老少都要穿戴一新,男女均佩戴具有民族特色的银质头饰,男称“考昌”,女称“谢豆”。
(四)汉族
1.传统节日
春节俗称过年,汉族传统节日之一。进入腊月准备年货,二十三日祭灶神,二十四日扫房洗涤,炸油果、蒸白馍、做糕点、写春联。除夕之日,张贴春联、年画、门神或“福”字,门首悬灯,晚上接灶神,奉家谱、挂神祖、敬祖宗,合家欢聚“坐夜”。夜零点,燃放鞭炮;鸡叫头遍,烧香化纸,有些地方打“醋炭”;有些地方放“火架”;也有些汉区煨桑火。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穿戴一新,相互叩头拜年,并给孩童赏给压岁钱,家人团聚吃年饭。初二拜丈人,上坟扫墓,初五扫“五穷”,初六出行走远亲。临潭的社火秧歌也从初六日开始行动串寨,为各族乡民拜年。其形式有:狮子舞、龙灯舞、旱船舞、毛熊舞等, 曲目有《牧童放牛》、《兰桥相会》、《张良卖布》等。
元霄节俗称“过十五”,有“小年大十五”之说,衣着、祭祖、上庙、吃喝亦如过年。另有娘家请姑娘一同过节,户内合家欢乐。户外,灯照巷衢,傍晚家家大门口点燃火堆,男女老幼跳火堆,花炮齐鸣,烈焰升腾。年轻人手持点燃的火把结队送上山头,形成“火龙”。舟曲山村转灯,每户一人,持灯击响,自山顶起,盘绕崎岖小道,串村走寨灯队形若游龙,甚为壮观。尤以城关地区的“十五观灯”、“耍黑十七”、“十九迎婆婆”最负盛名。临潭正月十五扁都乡哈尕滩放花(焰火),城关镇万人扯绳,颇具地方特色。清明节民间于是日做纸絮、肉食蛋饼,蒸韭菜包子,上坟祭祖,整修坟墓。临潭旧时于清明日,聚集同宗老幼,公祭祖茔。族长率众,按辈份大小依次行礼,并由族长介绍某人在某乡某地系某房之后。平时族中少年有无礼或越轨行为的,族长即当众训诫,甚而罚跪责诘。焚香烧纸礼毕,照人散福。今机关团体抬花圈、花篮祭扫革命烈士墓。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谓端午节。早上䠀露水、割扫帚。家家门首插杨柳条、艾叶,儿童吊“荷包”系束五色花线绳。亲友互送粽子、粘糕、甜醅等。临潭乡民举行“十八位龙神赛会”,会期3天。届时,新城附近的群众扶老携幼,涌聚洮城,观者如潮。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举家团圆,对月献水果、月饼,品茗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2.时令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日,古为中和节,晨起,各家周室撒灰,晚祭土地神,并炒蚕豆煮腊肉食之。也有叫调牛日,驾牛犊耕田。农历三月初三日,临潭店子乡王清洞有庙会,妇女多在此处朝拜送子菩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舟曲县坪定乡由“青苗会”主办“跑马节”,因该地山大沟深,赛马沿弯曲的小路急驰,互不超越,如旱龙绕径,颇为壮观。农历六月初六,曝晒衣物,沐浴洗濯。临、卓各地行庙会,唱秦腔、花儿。冬至谓冬至节、吃长寿面。腊月初八谓腊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是日黄昏煮猪头肉并饴糖献灶神,烧香化纸,送灶神上天述职,望其多说好话,盼来年万事如意。
第四节信仰与禁忌
信仰民俗源于古老的大自然崇拜,是人类先民认识能力低下的反映。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许多礼俗禁忌。
—、藏族
拉卜、再直译为“山之巅”,意为祭祀山神的地方。山神有区域、部落和村庄之分。各自均有祭祀的固定地点,所祭山神亦有其称谓,大部分在特定的一座山顶,也有在泉边、林缘的。祭祀处多有用石块堆积成丘形,四周用木栅围护,被认为是山神的居住地。甘南各地每年夏季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山神的插“箭”活动。届时各庄村、部落的成年男子跨马携帐,擎举箭牌,前往各自的“拉卜再”,点燃起各家各户带来的柏树枝“桑秀”,随燃烧的火焰,口中念诵祷词,把糌粑、酥油、鲜奶、净水等祭神供品抛洒在“桑秀”堆上,同时吹响海螺,人们高呼“拉嘉罗”(神必胜)并向空中扔撒印有吉祥符图的“浪达”(藏语意为风马),顿时,纸片纷飞,遮天盖地,接着把长约5米,绘有五彩云景的羽翅板和系着多色彩绸及吉祥羊毛的“箭”牌插入石堆,插“箭”时,僧人唪诵经文,所有的人向“拉卜再”施礼膜拜,并顺时针方向绕行,鸣枪致意,祈请山神降临,享用祭祀,保佑该地人畜平安,风调雨顺。迭部、舟曲藏族,每年八月十五日各村杀牛祭山神,每3年整个部落聚会,届时,各户聚粮钱酒食,用面做一个高二尺,有长牛角的“神”像,叫“斜角多玛”,身穿纸衣,其四周供有众多的纸剪的羊和鸡,“嘎巴”念经后,由一位反穿羊皮背心的人捧着“多玛”和纸剪的鸡羊绕屋三匝,然后,“嘎巴”颂咒于前,众助吼于后,将“多玛”恭送到神山中,在山神前,杀牛致祭毕,全村人分食牛肉乞福。
嘛呢堆以石块垒成方形或圆台形的石堆,过往行人、口念六字真言,在石堆上添加一两块白石或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插以经幡,显示自己对神的虔敬和信仰。一说嘛呢石堆具有战神的象征,人们希望战神保护自己,赐予安宁幸福。
嘛呢达日觉张挂在山隘路口,房前屋后的经幡,俗称嘛呢旗。过往行人在幡前默默祈祷,以求驱凶消灾。如果家里有人出远门,在白布或其它各色布上,印上祝愿祷词,挂在神塔、神山上,使幡旗随风飘扬,据说,每飘动一次,等于向神祈祷了旗上面的祷词一次。人过世了,为了不使他的亡魂到处游荡,早日升入天界,就在布上印超度经,拴在长杆上,立在村寨四周或房前屋后。经幡的形式多种多样,成为整个藏区的一大民俗特色,无论寺院村寨,高山河畔都能见到长条彩色经幡。
煨桑藏地民间性宗教习俗之一。煨桑的地方是神山神坛。煨桑时,先用一大捆柏香树枝放在煨桑台上,然后,一边点火,一边口念祷词,再用干净的勺将调好的原料倒在慢慢燃烧的柏树枝上,使其产生更多的桑烟。煨桑的对象一是对战神、凶神、财神、山神、寨神、河神、林神等的祭祀;二是祷告大慈大悲的佛祖,而更多的是祝愿自己全家及亲朋好友走运,今生幸福,来世再生。所以,每逢吉日人们走向高高的神山,或在自家的阳台上煨桑,到处弥漫着松枝的清香,萦绕着袅袅的桑烟。
祈祷藏语为“毛兰木”,被视为人与神相连的纽带。老人、苦行僧为来世祈祷。为今生祈祷的内容各自不一,诸如将要出远门的希冀一帆风顺,家有二老的祝愿健康长寿,经商的祈求财运亨通,家有病人的默祷早日康复等等。佛寺每年都有一次极为盛大的祈愿法会,目的在于祈祷人间充满幸福和平,百姓安康。
此外,藏族还有许多较严格的禁忌。
牧区帐房里以灶台(塔卡)为界,男左女右,绝对不能随意改变。帐房正中是佛龛,供奉佛像。佛龛前的柱子上除挂念珠、护身佛盒之类的敬神物品外,不许悬挂它物,妇女们每次打出酥油,必先往柱头抹一点,恭请神明尽先受用。无论何人,每当端起酒碗,必先用无名指沾一点,对着神明的方位弹洒3下。
藏族认为附在人身双肩的保护神(即“灵光”),俗称命灯,男右女左,如神从一个人的身上离开了,恶魔或病魔就要乘虚而入,所以每个人时时都在保护自己双肩的净洁,尤其男人的右肩不能受到一丝玷污,最忌他人随意拍自己的肩头。
崇尚数字“三”,敬酒不敬双杯,敬三杯;碰杯三次,每次三杯,这才是对朋友的尊重。
禁食奇蹄类牲畜(马、驴、骡等)和有爪子的动物(狗、鸡等),也不食鱼类水生动物。
禁止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打猎杀生,吵闹酗酒,影响圣地的宁静。
寺庙集会或与僧人交往中,不得谈女人,进寺朝佛参观须先征得主管喇嘛同意,要脱帽,衣着得体、整齐,不能带武器,忌戴眼镜、吹口哨、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不能对佛像评头论足或揭佛像上的哈达。妇女不得入经堂,要有意避开僧人。不能从经书、袈裟等上面跨过。手推转经桶或围转寺院时,要问清这寺属何教派,朝那个方向转,决不能反转。行经寺院,乘骑者必须下马。
一般人乘骑进村,要在庄前下马步行,遇师长、活佛也要下马致礼。
家有病人或妇女生育,门口插柏树枝,上结一红布条,忌外人入内,尤其在夜晚。对远方来客或有要事进屋者,须在大门口烧火熏身,方可入内。
背水的妇女如看见客人离村或村里人出远门,桶里的水装满就不必顾忌,水桶尚空,则要躲起来,也可象征性地走开一点,据说空桶不吉利。
年轻人不可在长者面前毫无顾忌地大笑、抽烟,坐时东倒西歪,甚而高翘二郎腿,也不能把脚伸在他人面前。把腿伸向佛龛,是对神明的不敬。
不能踩踏锅灶,尤其舟曲藏家火塘里的三角架不能轻易挪动,也不可从火上方穿过,因那是灶神所在,必须绕行。不能在火里烧肉、骨头、头发、蒜皮、甘南藏族自治州志•民俗方言志
破布之类,怕亵渎了神灵。不能在屋内放屁、吐痰、大声呼叫。早晨忌说鬼、死人,夜间不能把门敞开,怕夜游鬼进屋。
逢年过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新制的衣服,忌双日穿试。必须双手接递东西,以示尊敬,遇见长者要脱帽、提袖,让道,并问好。若赴宴,主人家在门口用石灰粉在地上作吉祥图案,向来客方向洒牛奶,切忌惊慌躲避。
别人就坐,不从面前过。如要走,弯腰收起衣袖、衣角,道一声歉悄悄走过,不能拍打屁股上的灰土。进入帐房居室,依男左女右、年龄大小、长幼尊卑落坐,不能乱坐。
自己身上的“噶乌”(护身盒)不准他人随便抚弄。不能在经书及有文字的纸和布上坐,更不能践踏。不能随意跨过他人的马缰绳及拴牛的绳子。
放生的神牛、神羊不得驱赶,不得宰杀、使役。神山的一草一木不能砍伐。
进入藏家要喝水时,绝不能拿碗直接在容器里舀水,必须用勺子取水,倒在碗里再喝。用碗筷讲究专碗专用,客人的碗是固定的,不能随意乱用。吃手抓肉时,给对方递刀子须将刀把子朝着对方,不能把刃部对准客人。如果你已经吃饱,主人又请用蕨麻哲则(米饭)可以分食一些,但不能吃过一半后搁下留给主人。
与人交谈时,切忌提及家中亡故亲人的名字,也不要追问其父母的名字。
二、回族
回族文化是由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融合而构成的,他们世代虔诚信奉伊斯兰教,把《古兰经》尊奉为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都遵守念、礼、斋、课、朝的“五功”和信奉真主、信圣人、信天经、信天仙、信后世、信前定的“六大信仰”。禁止吃自死物、血液、猪肉,及未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触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只有屠宰的才可食用。伊斯兰教规定:凡禽类是食谷的、有胃的,似鸡咀的可以吃;凡畜类吃草反刍的,有四蹄的,性情驯善的皆可食,反之则不食;水产唯有鲍、有鳞、有刺的鱼类可食,饮酒、赌博、拜像、求签,是一种秽行,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
穆斯林见面时必说“色两目”,互相问候、祝福,他们大都有丰富的经商经验和才能。
回族崇尚绿色、白色。绿色象征和平、宁静、典雅、美好;白色象征着纯洁、清真、质朴、素雅。故种植花草树木是回族的一种良好习惯。
回族喜留胡须,老年人留三绺胡,中青年人喜蓄圈脸胡,现青年人多不蓄胡。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剃光头,不留腋毛。室内悬挂阿文书画。中老年男子喜戴石头镜,妇女喜戴耳坠、镯子。
回族人吃馍时先掰成两半后再吃,忌抓起整块就吃。忌反手斟水;人亡不能说“死了”,常说“殁了”、“无常了”。忌张挂偶像、人像和动物画,忌妇女唾男人。
三、汉族
汉族以天帝和祖先崇拜为主要特征,也有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的。藏汉杂居区,随乡入俗,和藏族一样煨桑、念经,祭祀山神,去藏传佛寺转“古拉”朝佛,只是崇信程度亚于其他少数民族。各城乡奉祀的城隍、龙王、财神、二郎神以及青苗会的神祗和临潭的“十八位龙神”,因主稼穡、致福禄,故农历初一、十五上香叩头者甚众;逢庙会、龙神会、乞愿求雨的日子,唱花儿、演秦剧,酬神娱佛,以祈风调雨顺。
农村乡间还敬城隍、土地、灶君、门神、财神、马王、瘟神和“八仙”并历史上被誉为圣哲贤才,忠孝义烈之士的关羽、诸葛亮以及明代开国将领徐达、常遇春等。举凡婚嫁丧葬、修房动土,都要延请道士占卜祈禳、念咒画符、打醮诵经、超度亡魂、看风水、择吉日。许多善男信女常有许愿还愿之举。为急事求成、求亲人病愈、求儿女、求财富,给神佛许以鸡、羊、匾额,甚至演大戏。“愿”既出口,不得不还。
第二章方言
第一节藏语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语,分属藏语安多方言和康方言,其中操安多方言的是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和卓尼县的部分地区,人口约有135000人,占本地区藏族总人口的59%;操康方言的是迭部县、舟曲县、临潭县和卓尼县的大部分地区,人口约计有95000人,占本地区藏族总人口的41%。两个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别较大。本地区除藏族外,尚有土族和部分回族、汉族等操藏语,藏语在这里是主要交际语言之一。
—、安多方言
以玛曲县佐盖尼玛话(牧区)和夏河县拉卜楞话(农区)为代表的安多方言,其语音系统:
(一)佐盖尼玛话(牧区)语音系统
1.声母
(2)鼻音n同送气的清塞音ph、th、kh和送气的清塞擦音tsh、tsh、tqh结合成复辅音时,有清化现象。
(3)p在本语言里做声母出现的频率很少,只有几个词,大量的是做韵尾出现。
例词:复辅音声母共有25个。前置辅音h可与t、k、ts、ts、tg、m、n、°、g,1、w、j等构成复辅音声母;前置辅音n可与ph、b、w、th、d、kh、g、tsh、dz、tsh、dz、tch、dz等构成复辅音声母。2.韵母
佐盖尼玛话共有i、e、a、A、0、0、u、0等8个单元音音位,无复元音。说明:
(1)a元音如带辅音韵尾k、9时,其发音部位近似e,带辅音韵尾t、n时,其发音部位近似〓(有时作〓)。
(2)。元半如带辅音韵尾k时,其发音部位为半元音w。
(3)a和A只是在单音节词中做韵母时有对立现象,在双音节词中同时出现时一律标为a。
例词:
佐盖尼玛话没有复元音,在青年知识分子的话中使用了一些汉语借词,出现了一些复元音,但很不稳定,不能成立音位。
佐盖尼玛语有P、t、k、m、n、z等〓、个辅音韵尾,它们与元音结合成如下25个韵母:在佐盖尼玛话里,动词利用辅音和元音的交替,表示时、式的语法范畴。例如:
1.声母
拉卜楞话的单辅音声母共有37个:
(1)浊塞音b、d、g,浊塞擦音dz、〓、〓和浊擦音z、〓只岀现在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中。
(2)清擦音x只出现在汉语借词中。
(3)颤音r实际音值近似浊擦音[z]。例词:
dz、构成复辅音声母。
例词:2.韵母
拉卜楞话的单元音韵母有i、e、a、o、u、e等6个。
说明:
(1)e和〓元音的开口度都比较窄;o元音带K和〓尾时,音值近似u。
(2)a元音带k和〓尾时读作e,带1、n、m尾时读作〓;〓元音带k尾时读作w。
拉卜楞话没有复元音。只有在青年知识分子借用汉语词中出现一些复元音,因此在这里不作音位介绍。
拉卜楞话有P、k、1、r、m、n、〓7个辅音韵尾,它们与元音结合成如下25个韵母:二、康藏方言
卓尼(包括临潭藏语)、舟曲、迭部地区的藏族土语接近康藏方言,现将卓尼话和舟曲话的语音系统:
(一)卓尼话的语音系统
1.声母
(1)卓尼话的颤音r发音有轻重之分,轻时其音值近似〓。
(2)w在卓尼话里有一分部人读作[v],其磨擦程度较重。
(3)m与i、e、e、a元音结合时,常使这些元音有轻微的鼻化现象。
例词:说明:
(1)i和ts、tsh、dz、s、z等舌尖前辅音结合时读作[1],和ts、tsh、dz、s等舌尖后辅音结合时读作〓。
(2)u元音和舌尖后辅音结合时实际上其发音部位近似[u]。例词:
卓尼话只有〓和〓做韵尾,而n很不稳定,往往弱化为带n色彩的半鼻音。n和〓与元音结成如下4个韵母:3.声调
卓尼话有55(高平调)、24(中升调)、31(低降调)、51(全降调)、53(高降调)5个声调。例如:
(二)舟曲话的语音系统
1.声母
r音颤动不大,实际音值近似闪音[z]。例词:2.韵母
舟曲话的复元音只有二合的,一般以i、y、o、u做韵头,i可以和e结合, y和i、e、A、〓结合,o和u结合,u和i、A、o、〓结合。
舟曲话的韵尾除在双音节的第一音节里保留部分韵尾外,一般都不存在了。
3.声调
舟曲话有55(高平调)、24(中升调)、53(高降调)3个声调。例如:三个声调的对立情况是:24调和55调对立,24调和53调对立,53调和55调对立。
甘南地区的藏语从上面4个代表点的音系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两个方言之间的差异,而且在操同一方言内部各土语之间的差异也是不小的。这种土语之间的差异,是社会历史、劳动生产、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卓尼话的语音面貌,基本上保留了七世纪中后期西藏境内某土语的语言特征。以玛曲(佐盖尼玛)话为代表的牧区话,以夏河(拉卜楞)话为代表的农区话,则反映了安多方言内部农牧区话之间的一些差异。在本地区的安多方言内部各土语之间的差异,比较而言小于康方言内部土语之间的差异。
第二节汉语
甘南汉族使用的汉语属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在甘肃方言中又分为临夏话片、舟曲话片、临潭话片。
—、声韵调
(一)声母
临夏话片共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临夏话的单字调有3个,阴平与阳平调值接近,读上声的字甚少,特征不显著,分为阴平、阳平和去声。调值为阴平44,阳平35,去声53。普通话里的绝大多数上声音节都改为阴平,如“马买好远”。阴平接近阳平,去声不是全降, 是半降的高中调;整个语调显得平直生硬,缺乏起伏。
临夏话还有许多音变现象如轻声、变读、文白异读等。
舟曲话的声调与普通话相比,发生如下变化:
普通话中的阴平(55)和阳平(35),在舟曲方言中大体上变为去声(51或31),上声(214)变为阳平(55),去声(51)变为上声(214)。舟曲话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分高降、中降)。两者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普通话平声在方言中不分阴阳,其次调值也不完全一样,如由阴平和阳平变成的去声,多为高降、中降调(31)或低平调(33、22)。
舟曲方言还有如下声韵特点:(1)比普通话多7个辅音;(2)普通话中zh、临潭话片有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
(二)韵母
临夏话片有32个韵母。单韵母:
舟曲话片有30个韵母:
临潭话片有31个韵母。单韵母:
(三)声调ch、sh等舌尖后音在舟曲话中多为z、c、s等舌尖前音;(3)在方言中尖音、团音是互相区分的。普通话中的团音j、q、x和i,在方言中大多发成尖音z、c、S,和U相拼;(4)不送气的音节读成送气的音节。如将声母b、d、g、j、z、zh读成相应的送气的声母P、t、k、q、c、ch;(5)许多e韵字大都转变为ei韵、ie韵。
临潭话的部分语音与普通话接近,仰或掺杂吴、楚、秦声韵。发声一般短直,咬字重,音节响亮,较之普通话,则欠缺抑扬顿挫的柔美感。有些字的读音在韵母上与普通话相同,但声母却有转化,部分“zh”[ts]组字读“z”[ts’]组字,“ch”[ts’]与“c”[ts’]、“sh”[s]与“s”[s]相对应的部分字混读,如“抄、吵一一草、操”、“事、是、诗一死、寺、似”。部分zh[ts]、chsh[s]的字读成z[ts]、c[ts']、s[s],同时“n”与“1”、“b”与“P”、“c”与“z”、“d”与“t”、“g”与“k”、“j”与“q”等声母有颠倒混读现象。将部分j、q、x声母的音节读作g、k、h声母的音节。如:解gai、咸han、巷hang。
临潭话发音时,前后鼻韵母混淆,如in与ing、en与eng、un与ong、tin与iong等不能区别。普通话的舌尖鼻音韵母enun、un、un和舌根鼻音韵母eng、ing、ong、iong在临潭话发音时未加区别,不易读准,多读作前鼻音韵母"en”(风、封、粉、奋),“in”(引、印、音、迎),“un”(温、文、问、稳),“yun” (永、云、拥、用)。
另外,临潭方言还存大量文白异读、儿化语、词素倒置和叠音现象。
二、语法
与语音、词汇相比,甘南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差异较小,主要表现在实词形态的重叠、附加及句式等方面。
(一)附加
甘南汉语各话片常用的前缀有“尕”、“老”、“阿”等字。如:尕丫头、老天爷、阿婆等;常用的后缀有“子”、“头”;如:房子、对头等。
(二)重叠
主要有名词重叠(桌桌、瓶瓶、车车)、动词重叠(你看看、你试试、你帮帮)、形容词重叠(香——喷喷、乖一乖乖的、高兴——高高兴兴)。(三)句式
宾语前置,用“把”字将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女如:“我把书看完了”。临夏话用一个实际起着“把”字作用的虚词“哈”或“啊”来表示。如:“把你的尕娃哈管啦不!”舟曲、临潭话中程度副词“很”、“稀不”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如:“工作认真得很”、“他写的字稀不漂亮”。临夏话用“呱”、“凶”附加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普通话的“很”。如:“新媳妇俊得呱”、“兀一棵树高的凶”。
有时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用“着啦”、“着呢”,形成疑问句。如:“你好着啦”、“他笑着呢”。表示选择关系的设问句中,两个谓语中间加“呢嘛”,并将宾语前置,形成“主语——谓语——呢嘛——谓语”的特殊句型。如:“你走呢嘛不走(你走不走)?”。
三、词语
甘南方言有许多特有的词语,这类词一般只在口头上使用,不见于书面,也没有合适的同音字代替,离开语言环境,就不知所云。
(一)临夏话
阿藏一此刻;敏——亲吻;尕古一吝啬;出出一皱纹;抽抽——小口袋;叭——亲吻;胡度——非常,“兀个姑娘胡度俊”;呱——很,“这个花开的好的呱”;押茬--直,“他押茬里欺负人”;顶达——辫子;高田——经济林果;弩咔——愚笨,“你办事太弩咔了”;机溜 -心灵手巧;迓受——舒适;满服一一舒服快乐;重扎一一负担过重;孱头——自卑;央及——求人帮助;跷跌——指老人精神;谋量——考虑;倭耶一一得当合适。
还有疑问代词,如:阿个一一谁,“将才你阿个啦说话呢?”;阿门了——怎么啦,“你家里不来者阿门了?”;兀些一一那些;兀些个——那么多的;多藏会 -什么时候;阿会一一什么时候,“你阿会兰州去呢?”歧义词,如:鸡窝一棉鞋,少年—花儿;干不来一没办法,“今个冷者干不来”;尺码没——好的很,“这朵牡丹俊者尺码没”。
(二)舟曲话
冻密——冰;料光石——卵石;石卜脑窖——石多土少的地;摊候儿一稍过一会儿;押候儿——等会儿;打开迈眼---瞬间;拉拉沙沙——拂晓;泼疙瘩——种牛;黑牛——老鹰;蚍候马儿——蚂蚁;变狗一一小儿生病;层层子——流行的传染病;客——女孩;舍拿--慷慨大方;细家子一一吝啬;野仙——指爱在外玩的女孩;焉洋根——性格内向的人;落色——面容憔悴;捏儿——衣服;吃香嘴——吃零食;拾月娃儿——接生;经幼——给婴儿喂食物;绰泼——耳光;尔——丢失;夯——拿(东西);立——住下;不尔识——不理睬;捶骨殖——打小孩;强——长相俊;期不期动不动;张了么一一称赞别人言行恰到好处;张张个儿——自作自受,活该;阿了一一在哪儿;阿块一怎么样;阿谁——谁,哪一个;没开啥一一关系不大;精条势眼一一赤裸裸地,一丝不挂;二迷呆怪一一怪里怪气。
(三)临潭话
俺子——现在,“俺子我俩走”;拨拉——运作,操持;刹利——干脆利落;白火石——不懂事理、外行人;睬骄一一奚落、嘲弄;吃不住——比不上或受不了;朝天了——爱巴结权势,看不起一般人;格珍子——冰雹;胡几——土块;大木头——不大谦虚、缺少礼貌的人;打硬——形容事物好;跌办——操办;丢展--再、再三;跌缺——做错了事或输理而愧疚;砝沉——份量重、超常;干蛋——没本事,无能;机骨——机灵好看;奸绺儿——窃贼、扒手;连赶——连忙赶快;谩当——哄骗;囔——好、快活;日干一一软弱无能,“他是个日干人”;膻——弱、不好;受活一一舒服、快活;添还——偿还好处;挖展 -也叫“瓜展”,飞跑;降欺——整治、欺辱;佯帮帮——做事马虎,不负责任的人;洗——打人;喝咽——煽动;失差——惊奇;啖——吃;尕汤——臊子面;不恤顾——不注意;格毛——辫子;弱个保——无能软弱的人;壮棒一粗野不拘礼节的人;扎挖一一厉害、不好惹。
第三节谚语
一、藏语谚语
最可口的酒是甘露,最悦耳的话是“丹慧”(谚语)。牛羊离不开草原,江河离不开源泉。
仙鹤的翅膀虽白,扁长的尾却是黑的。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
彩云好看,裁不成美丽的衣裳;
巧嘴如簧,办不成实在的事情。
是油花,总会浮上水面;
是渣滓,只会沉在锅底。
雄鹰的羽翼再大,也抵不住一颗钢弹。
尽管大风呼啸,高山决不会动摇。
说漂亮话不顶用,喝“达拉水”不解渴,
汉人重的是文据,藏民凭的是誓言。
越是僵硬的皮革,就越容易被折裂。
本事像肌肉一样,长锻炼才能生长。
雪山边缘最清晰,好人心意最纯洁。
智者的名气传扬异乡,贤者的声誉弥漫国土。
山鹰不怕狂风,猎人不怕虎豹。
口说好比一泡水,实践才是一粒金。
世上没有无缺点的人,林里没有无节疤的木。
良友上百不算多,冤家结一不算少。
老牛的肉有嚼头,老人的话有听头。
领众人心胸要宽,驯骏马缰绳要长。
话不真无人信,马无膘不值钱。
纠纷的不幸在后,道路的不平在前。
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
木直了用处多,人直了朋友多。
骄傲的山梁上,存不住知识的水。
不是林中木不直,而是木匠线不端。
不管狐狸多狡猾,皮子总在市场悬挂。
山羊绵羊角斗时,狐狸乘机舔流血。
人的花纹在心里,兽的花纹在皮外。
骗人者用谎言,套马者用软绳。
糌粑要在碗里拌,主意要在心中定。
石头砸干的,刀子割湿的。
一根毛线难织褐,一株树木难成林。别看腰带短却能牵走马,别看鞋带细却能拴住羊。
哑巴就是吃了最甜的密糖,别人也听不到他说幸福。
蝗虫腿劲再大,也踢不死绿鬃白狮;
灯娥触角再利,也抵不死玉鳞金龙。
牛欢跳,望天叫,雨来到。
帐篷不出烟,必定是雨天。
羊顶头,雨淋头。
清晨的红霞是水,黄昏的红霞是火。
天近黎明格外黑,季入春天越寒冷。
二、汉族谚语
(一)气象谚语
云跑东,日头红;云跑南,水翻船;云跑西,泡死鸡,云跑北,晒成灰。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下了清明节,连晒三个月。
月亮盘场响午风,日头盘场晚夕雨。
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
先雷后雨雨不大,先雨后雷雨不罢。
星星挤眼,大小河满。
雾缠山,路不干。
晚晴没好天,晴不到鸡叫唤。
九里溢水冰冻厚,来年庄稼定丰收。
大雪小雪雪满天,来年必定是丰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十月天,日子短,梳头洗脸做夜饭。
二月人哄地,八月地哄人。
猪要喂好,圈干食饱。
一年庄稼两年务,人不辛勤没五谷。
庄稼没粪,不如不种。
茬口调顺,强似上粪。
场里连枷响,地里洋芋长。山川没有林,有地不养人。
(二)生活谚语
福不可享尽,聪明不可使尽。
房小憋不破•房大没人坐。
独柴难着,独人难活。
纳完银粮不怕官,孝顺父母不怕天。
小时偷油,惯大了偷牛。
小儿要得安,头凉脚下暖。
男活四海,女活贤良。
若要富,家里有个狠媳妇。
饭吃一顿成情哩,饭吃百顿成仇呢。
天怕秋里旱,人怕老来难。
穷了甭说富汉了,老了甭说少年了。
人有拐拐心,天有拐拐路。
请客的不穷,做贼的不富。
挣死的木铁匠,吃死的阴阳。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嘴多惹是非,腿长揽露水。
一人一条心,穷断骨头筋。寻口三年,懒得作官。
庄稼不离粪土,买卖不离市口。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
长短的绳绳拾下,尕大的人人维下。
人比人时没活头,驴比骡子没驮头。
佛有千只手,难挡众人口。
邻居三辈亲,姑舅三辈远。
第四节
歇后语
牛皮纸糊灯笼——肚里亮。口袋里睡觉——装人哩。
石头上钉钉子一一硬磕硬。
瞎子看戏——听梆声。
卖水的看大河 ——尽是钱。
尕黑驴放屁——自惊自诧。
尻子上挎熨斗——自烙(乐)。
狗抬(叼)尿脬一一空喜欢。
额颅上曳车——脸上不下来。
墙上挂口袋呢——不像画(话)。
狗咬鞋匠 ——寻着挨楦
头。打墙的板板 ——上下翻。
戴的草帽打的伞——二凉。
怀里揣筛子一心眼多。
大肚子婆娘看戏——人中有人。
嘴上抹石灰——白吃。
鸡抱鸭娃儿----场空。
尿脬
打人一一臊气难闻。
板凳上睡觉一一难翻身。
羊圈里的驴驹儿——数它大。
笸篮里睡觉——把人耍圆了。
袖筒里揣鞭杆——直来直去。
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
鞋里头尿尿一一图的一阵子热。
茶壶里煮扁食一一倒不出来。
尖尖背头 ——支不稳。
六月里穿皮袄——里外发烧。
哈巴狗站着粪堆上——不知天高地厚。
蛐蟮上墙——腰里没劲。
关老爷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扳不倒儿换干粮一一货不赢人。
癞蛤蟆戴叉子——架口圆得很。
梿枷杷打雀儿呢-----头不着一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