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爱国宗教人士的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8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爱国宗教人士的贡献
分类号: D635.42
页数: 4
页码: 1740-1743
摘要: 自1979年起,根据自治州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牧区教育为突破口,聘请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开明、有名望、关心家乡教育、有为民族富强出力心愿的活佛、高僧、阿匍担任名誉校长,为自治州全民办学,发展民族教育创出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宗教工作 宗教人士

内容

自1979年起,根据自治州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以牧区教育为突破口,聘请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开明、有名望、关心家乡教育、有为民族富强出力心愿的活佛、高僧、阿匍担任名誉校长,为自治州全民办学,发展民族教育创出了一条新途径。截止1990年底,州内有39名宗教界中上层人士,被聘请担任各级各类学校名誉校长。他们走村串户,深入牧场帐圈,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并带头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有的活佛还兼授藏语文课,同时协助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夏河县科才寄宿学校名誉校长贡唐仓,1988年给玛曲阿万仓小学捐资3万元,并为自治州设立的教育基金会捐资2万元,龙仁桑盖、德哇仓、依拉久美、赛仓等各捐千元,为基金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到1990年,宗教界人士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资达20多万元。
  根据自治州农牧民中文盲比例大的实际情况,办起了牧民业余扫盲班。全州有16座寺院共设28个扫盲点,有35名宗教人士担任扫盲教学工作。碌曲县旺藏寺活佛依拉久美,在一无教学经费,二无教学设备,三无劳动报酬的条件下,发动僧众,创造条件,在其所在地碌曲县尔地村办起扫盲班,62名牧民群众脱盲。嘉木样、云丹加措、热旦加措、尕藏成来等活佛、高僧为自治州的民族教育事业献计献策,参加学校管理,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靠宗教界人士普及教育的工作,已得到国家教委、国家民委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尕藏成来活佛1988年出席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人士表彰大会,依拉久美活佛出席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宗教界人士任校长名誉校长统计表
  二、协助政府解决草山纠纷
  牧区的草山纠纷,影响民族团结,直接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定。宗教界爱国人士先后调解草山纠纷34起,使多次恶性事态得到缓解平息。嘉木样、贡唐仓调解了夏河佐盖与卓尼恰盖、夏河科才与碌曲玛艾、玛曲与四川等处的草山纠纷;德哇仓、参巴哇仓、光日仓、麻当仓、夏格仓、赛拉仓等活佛先后参与调处草山纠纷22起;玛曲县外香寺、年土乎寺、夏秀寺的18名活佛、僧人调解草山纠纷8起;卓尼县贡巴寺活佛、州政协副主席热旦加措等宗教界人士,调解了乡村之间和县与县之间的草山纠纷4起。他们在调解工作中,向双方群众做细致耐心的说服,制止械斗发生,使许多恶性事态化解。对促进民族团结、安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贡献。热旦加措、尕藏成来、巴西哇、依拉久美等活佛于1988年均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三、配合宣传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国强民富的大事。自治州的宗教界爱国人士,紧密配合政府宣传计划生育,走村串户动员说服,认真实施,并带头从自己的亲属、子女做起,树立榜样。临潭县冶发荣阿訇、黎文德阿匍、敏温地阿訇,动员亲属首先做绝育手术,签订不育合同,使群众深受教育。临潭县政府还于1990年4月11日召集城关地区宗教界人士专题座谈讨论,并布置计划生育工作,防止早婚、私婚、重婚等违法现象的出现。碌曲县认真贯彻全州计划生育电话会议精神,人大、政协及宗教界人士一起出动,分片宣传动员,并制定了手术结扎人员的优惠政策,使自治州的计划生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发展藏医医药为群众防病治病
  全州由寺院开办的藏医诊疗点有14个,州内的藏医高中级人才,大都是由寺院培养的宗教人士,他们在热心服务于患者的同时,积极开展藏医药的研究工作。现已制成各种丸、散、丹藏成药250种,其中3种成药列入《中华药典》,18种成药和5个单方被列为西北五省区的地方成药。夏河县藏医院院长旦巴在藏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曾编写出《藏医集锦》、《藏医标准起草说明》等专著。据统计,他平均每天接待省内外患者70多人次。同时,为抢救藏医药遗产,搜集整理了30多种文献资料。果洛医师、达样巴医师以及图布旦医师都是过去寺院的学医僧,他们不仅用自己高超医术治病救人,同时为自治州培养藏医人才做出了成绩。自治州的卫生学校开设的藏医班,就是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医学造诣较深的藏医师们担任教学工作的。
  五、支持卫生防疫宣传科学常识
  自治州的宗教界人士,大力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在农牧区群众中广泛宣传卫生防疫科学知识,登门动员家长让孩子接受免疫注射,对全州卫生防疫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全州儿童四苗(百日咳、白喉、小儿麻痹、卡介苗)免疫注射覆盖率达到96.9%,提前1年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
  六、调解教派纠纷加强民族团结
  1980年以来,全州共调处了宗教房产和教派纠纷67起。州内大部分寺院都有信教群众民事纠纷调解组织,大部分寺院管理委员会也兼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他们在依法管理宗教活动的同时,也依法调处教下群众的民事纠纷。如临潭城关南大寺教下群众因财产继承、婚姻、邻里关系等方面引起纠纷,调解委员会依法调处,成功4起,转法院的只有1起,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新城南门河寺、古战拉直寺等几个清真寺内,有几个教派的群众在同一寺内活动,但未发生过教派矛盾,这首先是寺内哈智、阿訇带头坚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各行其事,求大同,存小异”这一原则的结果。此外,宗教界人士利用在群众中的影响,积极帮助当地政府制定乡规民约,在戒赌戒盗、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项工作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七、学习法令依法治教
  为使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在国家宪法、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宗教活动,并能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州、县、乡镇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各寺院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寺院管理条例》及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举办各类学习班270多起,参加僧众2086人次。有的寺院制定了学习制度,做到组织领导、学习小组、学习制度三落实。通过学习法律、政策,提高了爱国爱教的自觉性,有力地抵制了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
  1988年西藏拉萨发生骚乱和北京的动乱,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对自治州亦有一定的影响。为稳定局势,安定人心,自治州党委和政府组织人力,在爱国宗教人士的协助下,去“热点”地区做思想认识方面的开导工作,以座谈会的方式认真听取意见和反映。对出现的具体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作了诚意的答复和说明,通过交换意见,“热点”区的信教群众表示面临非常时期,一定做到一不信谣,二不传谣,维护安定团结。其后,又妥善的处理了因《人民文学》、《读者文摘》、《性风俗》等文艺书刊中一些文章所引起的风波。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