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伊斯兰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伊斯兰教
分类号: D635.42
页数: 11
页码: 1719-1729
摘要: 伊斯兰教亦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传入甘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曾途经洮州,其所率军人中的“探马赤军”,主要由中亚、西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军士、工匠、炮手、贫民所组成,说明元时已有回族人在甘南活动。
关键词: 宗教工作 宗教源流 伊斯兰教

内容

伊斯兰教亦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传入甘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曾途经洮州,其所率军人中的“探马赤军”,主要由中亚、西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军士、工匠、炮手、贫民所组成,说明元时已有回族人在甘南活动。到明朝时,因“茶马市易”回族人开始在夏河一带活动,洪武十二年(1379年)沐英西征,带来大批军士定居洮州屯田,其中有很多回族将士一如留守洮州的六指挥之一的敏大镛即为回族。为满足部卒的宗教生活要求,明太祖下旨在洮州兴建清真寺(时称礼拜寺),洮州西门的礼拜寺便在此时修成,同期旧城(时称旧洮堡)亦建起礼拜寺。其时,洮州的伊斯兰教仅格底目一派,被称之为回教。
  清乾隆五年(1740年),华寺门宦的创始人河州籍马来迟到洮州传播虎菲耶学理,影响所及,洮州格底目的部分教徒改宗华寺门宦。伊斯兰教在其时渐趋兴盛。嘉庆年间,阿拉伯人丁祥在洮州州治(今临潭县新城)创立了丁门门宦。华寺门宦传至第三代马光宗时,已渐衰微,其教徒马葆真创立北庄门宦,并派其门生敏尚礼在道光初年为驻旧城主持洮州教务的“那伊布”,洮州北庄门宦由他弘传,发展很快,原来尊奉华寺门宦的教徒相继改尊北庄。敏尚礼子孙3代皆为“那伊布”,其孙敏士达生二女,一女招赘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之父马元为婿,马元生二子,一嗣其岳翁族系,姓敏名忠信,一即马启西。其时,北庄门宦正兴盛于洮州。
  咸丰四年(1884年)在拉卜楞经商的伊斯兰教徒人数渐众,回族商人达吾海买等筹资在夏河上塔哇建起清真寺。
  同治七年(1868年)穆夫提门宦传入;同治十一年(1872年)之后,哲赫忍耶教派传入。光绪十七年(1891年)临潭人马启西在今县治(旧城)创立西道堂教派。这一教派在短期内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清末民初,伊赫瓦尼教派传入。伊斯兰教在甘南发展至今,已有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等教派和哲赫忍耶、华寺、北庄、穆夫提、临洮、疯门、大拱北、毕家场等门宦,分属全州54个清真寺。二、教派与门宦
  (一)教派
  格底目格底目为阿拉伯语,意为古老,指遵行伊斯兰教初传时的教理信仰者,故称遵古派、老教、旧派等。其名称在前期主要区别于门宦,当伊赫瓦尼教派创立后,则把以前的教派统称老教。它又是与门宦并立的独立教派。
  格底目在教义上属于正统的逊尼派,在教律上属哈乃斐学派,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一派,传入后,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是比较保守的一派。
  西道堂西道堂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创立于甘南州临潭县的一个伊斯兰教派,也是一个以回族为主的伊斯兰教社团。创始人马启西(1857〜1914年)幼时学经于旧城(今临潭县治)上寺,后转入私塾,随当地名儒范玉麟、范绳武学习数年,在巩昌府(今陇西)考中第四名秀才。返家后闭门攻读,对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王岱舆、马注、马复初等所著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大化总归》及刘介廉的《天方典礼》、《五功释义》等论著潜心研习。1891年在自己家中开设私塾“金星堂”,在讲解《四书》、《五经》的同时,传播宗教知识。1898年又在达子沟北庄门宦的“拱北”设帐讲学。1901年脱离北庄,流动传教,正式宣讲刘介廉学说。后赴圣地阿拉伯朝觐未果,回国后将“金星堂”改名 “西道堂”,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马启西创建的伊斯兰教社团西道堂,是在中国实践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教人)所倡导的“乌玛”制度的宗教团体,其核心是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它破除了传统的仅仅以血缘家庭或部落为基础的单一联结方式,扩大联结范围,把教民团结在“乌玛”内部,形成一种以宗教维系的经济群体,把追求精神归宿的心灵向往和世俗生活的事务态度结合起来。在发祥地临潭,鼎盛时期有400余户、千余人在道堂内过着集体生活,另一部分居住县境内的10多个农庄,过的也是集体生活,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平等消费,其成员之生产、生活、教育、婚丧、瞻养等项均由道堂支配,所有属于道堂的经济收入均为公有,用于道堂建设、教育及一切公共事业。而大部散居甘、青、川、新、宁等省区的教民,则过着一家一户的生活,经济上相对独立。西道堂第三任教主马明仁曾提出农、林、牧、商、学并举,以实现“乌玛”制度,获得一定的成效。1945年前后,为西道堂发展的鼎盛时期,已有10余处农庄,耕地近万亩,参与千余人;林场多处,总面积数万公顷;商号10余个,分布10多个省(区);商西道堂组织机构表(1949年)
  队20个;牧场牲畜存栏数最高时达2万头(只);道堂内设毛皮加工、酿造等各类作坊28个。西道堂集体生活方式历经68年(1890年〜1958年),在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时才告结束。
  西道堂以根据清真教义,并祖述清真教正统,以宣扬金陵介廉氏主张和学说,而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义为宗旨。在宗教方面,笃信“真主独一”,尊奉《古兰经》、《圣训》,两世并重,严格履行“天命五功”、“人道五典”,实践“三乘之道”,坚持“六信”,重品德、讲信义,主张遵守持以立教者,以清真至上之真宰维系人心同一之本善,发挥其巨大作用,修己爱人,至于爱物,以达到人人向善的目的。在礼仪方面,门宦教派的特点兼收并蓄,教主集权终身,但不世袭。上述主张,颇得汉、回、藏等各族群众之心,因之入堂者日众。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独特的一派,创教百年,教徒达数万人,遍及甘、宁、青、新、川等地。
  第一任教主马启西以教殉身;第二任教主为丁全功,亦遇难归真;第三任教主马明仁继任后重振教务,发展经济,兴办教育,建起清真西大寺,渐次发展,形成规模。第四任教主为敏志道,第五任教主即今之敏生光哈吉。
  西道堂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最高领导者为教主,在宗教上、经济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教主之下设教务、家务两个系统,下辖各行业负责人各执其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中共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西道堂由敏生光哈吉主持教务,继承传统,走上了一条新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西道堂经济文化再度兴起,现已走上由教民几家、几十家出资合作,联合经营的道路。它的两大支柱行业,一是连锁商号,共有30多个公司,分布在甘、宁、青、藏、川及苏杭地区;一是专业汽车运输队。现有东风牌卡车60多辆,每年向县财政上交管理费等费用60余万元。西道堂利用其部分收入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开办幼儿园、联合医院、救济贫困户、植树造林等。
  伊赫瓦尼亦为阿拉伯语,意为弟兄。教派创始人为今临夏东乡县果园乡人马万福(1853-1934年)。其教派最早被卓尼县申藏乡什路村人丁祥传布于临潭长川。丁祥曾负笈朝觐,返归后受马万福学说影响,开始传布伊赫瓦尼学理, 在临潭一带影响很大。1939年,原属北庄门宦的新城南门河清真寺在掌教马子祯的支持下转奉伊赫瓦尼。1944年,旧城的张永年、李云青等17户从北庄分出,在校场建成伊赫瓦尼清真南大寺。
  伊赫瓦尼强调教乘,不提倡道乘,身体力行五桩天命,不能由别人代念经文,为人念经不得收取报酬,教徒亦不得备饭招待。主张一人念,众人听,不高声赞圣,不探望拱北,不用《古兰经》而用钱转费提耶。
  (二)门宦
  华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1681〜1766年)甘肃河州(今临夏)人。相传他曾在1740年前后到甘南的临潭传播虎夫耶学理,临潭的部分教徒即尊行华寺门宦。初为旧城下寺、卓洛下寺及太平寨寺,以后信仰者日众,至今华寺教徒占临潭穆斯林总数的40%。夏河亦有部分教徒。
  华寺门宦是教道并重的,马来迟晚年主张凭经立教,凡《古兰经》中有规定的则执行。华寺门宦的道乘修持只限于道统接替人和好道人士,不求所有教徒都遵行。在礼拜、做“尔麦力”、过节日时所念的各种经文都有详细规定。除念《古兰经》夕卜,还求多念《耶路提》和《冥沙勒》。晨礼后重视念《欧拉迪》赞词,埋葬亡人时,以《古兰经》转“费提耶”。
  丁门门宦是清嘉庆年间,由丁祥创立于甘南临潭县的一个门宦。丁祥之经名为艾布•凡塔亥,阿拉伯麦加人。他与弟坦直米迪•舍黑旦•通拉于乾隆、嘉庆之交,到中国南京一带传教,后辗转到甘南,落户临潭县新城西门。他们在阿拉伯虎夫耶道堂学习时的老师,是北庄门宦创始人马葆真的恩师之父,接受的是乃格什板顶耶道堂的学说,且持四大道堂的传教印信凭证及经典。定居新城后,又去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等圣地朝觐。回中国后,又频繁外出留学、传教,先后在新疆叶尔羌、博斯干等道堂进修,并赴也门、叙利亚等国传教,也在兰州、青海、蒙古、宁夏、新疆等地传授丁门学说。丁祥去世后,临潭新城、兰州桦林山、青石湾、宁夏塔桥、新疆班汗达迪、归绥城南及阿拉伯沙目(叙利亚)等地都建了拱北。丁祥长期在外传教,其弟坦直米迪及其子世福久居新城,丁祥即逝,其弟继其衣钵。坦直米迪仅生一女,在清同治六年十月变乱中与坦直米迪一起蒙难新城。坦蒙难后,由丁祥子世福接管教务。世福赴麦加留学17年,回国后在西北各地传教。世福归真后,长子占魁继掌教权,他亦赴阿拉伯留学14年,回归后在甘肃传教3年,又携弟占甲赴麦加留学7年。占魁兄弟殁后,由子丁述堂继承。丁述堂在1961年殁于青海民和,教权由其侄丁真悟继承。“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停止活动。
  北庄门宦创始人马葆真(1772-1880年),因其籍临夏东乡县之北庄而得名。马葆真将其门生敏尚礼委派为主持洮州教务的“那伊布”,北庄门宦得以很快的发展。敏尚礼殁后由其子敏永禄继任,永禄逝后由其子敏士达接任,三代之后,北庄门宦渐次衰微。
  北庄门宦是教乘、道乘并重的,“老人家”(教主)必须履行五功,并取得新疆叶儿羌道堂的传教凭据(一若芝)始得传授教门。一般教民只有履行了基本宗教功课后,才能修持道乘。
  穆夫提门宦属虎夫耶的第二大支派,创始人马守贞(1663〜1672年)原籍西宁,后迁临洮,教下称为“高祖爷”。穆夫提门宦已传14辈,约在同治七年(1868年)传入临潭,时值太平天国革命风起云涌,陕、甘、青一带少数民族也举旗反清,穆夫提九代教主马云(1807〜1876年)率众千余,攻克临洮城,清廷出兵镇压,起义遂告失败。流落至甘南临潭的穆夫提教民有马、王、闫等姓,全部进入北庄上寺,一部分进入华大寺。西道堂创立后,部分教民又改尊西道堂,部分改奉了伊赫瓦尼。
  穆夫提在宗教修持上,提倡五项功课,同时注重朝参拱北、拜谒教主。在服饰上,妇女戴盖头或缠包头。在赞圣、念诵先辈教主时须燃香火。
  哲赫忍耶门宦哲赫忍耶为阿拉伯语,是公开、响亮、明显之意。创始人马明心。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反清起义失败后,巩昌一带的部分教民逃至临潭旧城,投入清真上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家川一带经商、逃难的哲派教民定居临潭,教徒渐众,哲赫忍耶的教义得到传播。
  哲赫忍耶除完成正常的教程外,修功办道的功课,主要是高声念诵清真言。每星期一至星期五,都安排专门时间念诵不同的经文、赞词和长诗,并把各种副功斋做为道乘的功修。
  除上述门宦外,散居全州各县的穆斯林还有信奉灵明堂、崖头、毕家场、临洮、大拱北等门宦的,但人数都比较少。
  三、各教派所属之清真寺
  (一)清真寺分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统计,自治州内共有清真寺52座,有教职人员423人,信教群众2500多户、12800余人,分布在临潭、夏河、碌曲、卓尼4县。
  (二)著名清真寺
  临潭旧城上寺清真上寺为北庄门宦的清真寺,位于临潭县城中心,是自治州内建立较早的清真寺之一。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创建,清康熙乙丑年(1685年)重修,同治元年(1862年)再修,又在民国时期的1912年、1929年两遭兵燹,两次毁后重建。最后建成的寺又毁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1980年再度恢复。新建寺占地3000平方米,大殿可容千人礼拜,后殿为中国传统寺宇式砖木结构,前廓为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建筑,并修成两幢两层教室宿舍楼及7层翘角宣礼塔一座。现有阿訇马启文等5人,信教群众850户、4000余人。
  临潭清真华大寺华大寺又称清真下寺,位于旧城中心,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沐英征剿洮州十八族反明事件时修建,与新城西门清真寺同为全州最早的清真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马来迟到临潭传播华寺教义时重建,嗣后200余年中,曾4次毁于兵燹,后毁于“文化大革命后3次的重建时间依序为:民国1918年由敏步堂主持修复;1938年由敏顺喜筹资复建;1984年由教众集资修成。全寺占地7200平方米,可容1500余人礼拜。信教群众840户,3310人。寺内教众信仰华寺门宦为主,兼容部分穆夫提、法门、灵明堂门宦的尊行者。
  拉卜楞清真寺拉卜楞清真寺位于夏河县城之上塔哇,咸丰四年(1884年)由回商达吾海买创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回商马九及喇氏兄弟扩建,1914年,马二及马蛟又筹资改建为正规大殿,并修起附属建筑。1939年由于马仲英事件的影响,大批难民涌入夏河,拉卜楞地区回族人数大增,清真寺学董马乐天与夏河军政首脑黄正清洽商,将清真寺再次扩建。扩建后的清真寺内,有砖木结构的宫殿式主殿5间,辅殿3间,亭式3层宣礼塔1座,南北厢房24间以及灶房、沐浴间等附属设施。拉卜楞寺大活佛嘉木样五世、保安司令黄正清及和硕特前首旗亲王贡噶环觉等蒙、藏僧俗首领曾送匾祝贺。其寺毁于“文化大革命。”1981年由孔庆禄教长倡导,建成钢筋混凝土殿宇式的礼拜大殿7间,可容800人同时礼拜,同时建成宿舍楼10间及其它建筑物共22间。
  夏河县境内共有各教派、门宦的伊斯兰教徒2786人,其中虎夫耶的华寺门宦、毕家场门宦、临洮门宦、疯门门宦、嘎的林耶的大拱北门宦等信徒2516人,伊赫瓦尼信徒250人,三台教的信徒20人。
  临潭清真西大寺清真西大寺是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派的中心寺,座落在临潭县城(旧城)西侧的西凤山麓。1890年,从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在其宣教之地建立第一座礼拜堂开始,先后历经四次修建。第二次由西道堂第二任教主马明仁主持,按兰州桥门寺格局造型,建成于1925年,1929年毁于变乱。第三次重建于1944年,占地7.5亩,仍按桥门寺造型仿建,1947年竣工。临潭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均表祝贺,民国政府党、政、军要人蒋介石、陈立夫、何应钦、于佑任、白崇禧、马步芳等人也题辞赠匾以贺。20年后毁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80年开工再建。西寺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奇伟,重檐歇山,绿琉璃瓦砖木雕刻,是一座颇具中国宫殿式古典风格的建筑,1956年被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有满拉学经室、经书馆、阅览室、宿舍、盥洗沐浴室等建筑1957年全州伊斯兰教基本情况统计表1990年底伊斯兰教清真寺统计表设施。新建的西寺规模更大,在古典风格为主的建筑体上,置现代玻璃大窗,铺设铜缝水磨石地,檐前装汉白玉石栏,更显古雅庄重。现有马德春等5位阿訇,县内信教群众600多户、3000余人。
  临潭清真老南寺老南寺原称尕南寺,座落于临潭县城城南之校场村,创建于1914年,尊行哲赫忍耶门宦。其寺曾在白朗起义军进入临潭时被毁,重建后的清真寺又毁于1929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家川一带的回民定居临潭旧城经商者日众,鲜海山、马存德等人筹资建成礼拜大殿,又毁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后,于1986年建成砖木结构的中国宫殿式礼拜大殿。
  合作清真大寺合作清真大寺位于自治州首府合作镇人民东街,由马成子、马成功等人创建于1939年。该寺始建时为5间土平房,1948年时,改建为瓦顶大殿,1980年扩建为砖混结构的大殿289平方米,5层宣礼塔1座,两层楼的学房1处及灶房、洗浴间等附属建筑共17间,占地4亩多,该寺遵奉格底目教派,有教众3100余人。
  临潭清真南大寺清真南大寺座落于临潭县城城南,为伊赫瓦尼教派信徒的聚会场所,始建于1944年,占地5亩,砖木结构的大殿400平方米。1958年南大寺被改做粮仓,“文化大革命”中拆除。1980年落实宗教政策后,于1983年重建。新建的南大寺为青砖筒瓦构筑的歇山卷棚式,东、北各建一翘角飞檐的学房、宿舍,与大殿互为映衬,构成和谐统一的建筑群体。
  合作清真西寺合作清真西寺,座落于自治州首府合作镇人民东街。1949年创建。初建时为土棚平房,有大殿、学房及铺面72间,毁于“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由教众捐资重建。新建的大殿为飞檐阴阳瓦建筑,可容400人礼拜,宣礼塔为8角3层,另建2层学房楼1处及洗浴间等16间,并安装锅炉供暖设施,街面开设以寺养寺的铺面10间,经营粮油加工,该教遵行伊赫瓦尼教派,有教众1300多人。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临潭旧城上寺
相关作品
临潭清真华大寺
相关作品
拉卜楞清真寺
相关作品
临潭清真西大寺
相关作品
临潭清真老南寺
相关作品
合作清真大寺
相关作品
临潭清真南大寺
相关作品
合作清真西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