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5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新闻管理
分类号: G219.242
页数: 5
页码: 1659-1662
摘要: 1959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伊始,从甘肃省广播学校无线班分配7名学员,担任值机工作,甘肃省广播电台藏语节目停办后,又调配了5名编辑、记者、翻译和播音员。州人事部门分配3名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并从甘南报社、州政府翻译科等部门调配数名业务骨干和行政人员,到1961年共有职工37人。
关键词: 新闻事业 新闻管理

内容

1952年4月中共夏河县工委机关报《夏河报》创办,设编辑部。1953年1月增设印刷厂。1953年5月《夏河报》改为《甘南报》。《甘南报》创刊初期,机构设置沿袭夏河报社,仅设编辑部和印刷厂。1954年3月,中共甘南工委批准成立甘南报社编辑委员会,其机构设有编辑部、行政部。编辑部下辖秘书和编采组、翻译组。行政部管辖印刷厂。8月,改编辑委员会为社务委员会,1956年11月,社务委员会又改为编辑委员会。1961年报纸停办。1962年3月《甘南报》复刊后,机构设置渐趋完善,编辑委员会下辖编辑部(分设总编辑办公室、通讯采访组、经济组、政教组、编译组)和印刷厂(设排字车间、机印车间、装订车间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社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办报组和生产组。1976年成立中共甘南报社党委,辖通采组、编辑组、翻译组、财务组。1978年12月,中共甘南州委批准成立甘南报社编辑委员会,成立行政办公室和印报车间,通采、编辑、翻译组仍然保留。1980年8月设立藏文编辑部,机构设置有较大的变动:藏文编辑部辖通采、编辑、翻译、组版4个组;汉文编辑部辖记者、经济、政教3个组。1986年甘南报社机构调整为1室3部10科1厂:即藏文编辑部的4个组改为4个科;汉文编辑部设记者科、要闻科、经济科、政文科、群众工作科。另成立编委会办公室和经营管理部。1989年底撤销经营管理部,改称行政办公室。1990年甘南报社设2个编辑部,1个办公室和1个印刷厂。
  二、广播电视机构
  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州初期,广播宣传和事业建设由州委宣传部主管。1958年12月,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广播网管理站,管理全州有线广播网和广播宣传业务。1960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后,管理站并入甘南台,设台长和总编辑,下设编辑部、工务股、人秘保卫股。1969年,州革委会成立全州广播网建设领导小组,直接抓农村广播网的普及工作。1970年成立州广播事业管理局,下设办公室、事业组、修理组,后改设人秘科、事业科、音像制品管理站、服务部。1979年,州广播事业管理局和甘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全州的广播电视事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电台机构设置作了调整,扩大了编制,下设总编室、藏语新闻部、藏语专题部、汉语新闻部、汉语专题部、文艺部、无线科、发射台。
  各县广播电视机构在五十年代初建立收音站时,隶属省人民广播电台和县委宣传部双重领导,配备专人负责。从1956年建成广播站到“文化大革命”前,各县广播站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1968年各县广播站改称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受县革命委员会领导。1972年后又恢复为县广播站。1979年以后各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站)陆续成立,1983年统一改为广播电视局,局站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主要任务是管理本县范围内的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电视差转台、地面站,制定全县广播电视发展规划,组织广播电视宣传,实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管理和培训各个站的业务人员,承担广播电视设备器材的经销和社会修理服务工作。
  第二节新闻队伍
  —、报社新闻队伍
  《夏河报》创刊初期,仅有6名工作人员。到1953年初增加到23人。改为第一章新闻管理
  《甘南报》后,随着事业发展,新闻队伍不断壮大。到1957年8月,全社职工总数达48人。至1961年初停刊时,全社共有68人,其中总编辑、副总编辑4人,编采人员29人,工人33人,管理人员5人,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队伍。1989年12月底,全社共有职工88人,其中编采人员43人、行政管理干部10人、工人35人。在职工队伍中,有少数民族职工38人, 占职工总数的37.5%,其中藏族29人。
  二、广播电视队伍
  1959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伊始,从甘肃省广播学校无线班分配7名学员,担任值机工作,甘肃省广播电台藏语节目停办后,又调配了5名编辑、记者、翻译和播音员。州人事部门分配3名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并从甘南报社、州政府翻译科等部门调配数名业务骨干和行政人员,到1961年共有职工37人。1962电台停办,部分职工下放农村劳动,一些业务骨干调到甘南报社和合作广播站。1963年电台恢复播音后,又陆续调回,并从大专院校分来一些毕业生,充实到编辑部。1965年底共有职工36人,其中采、译、播人员1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人员流失严重,有些业务骨干被调离电台,使职工队伍素质一度有所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全州广播电视系统职工迅速增加。
  到1990年底,共有国家正式职工256人,合同制工人20人,临时工118人(均系乡镇放大站人员)。在正式职工中,有编、采、译播人员70人,占职工总数的27.3%,工程技术人员111人,占职工总数的43.4%;各类管理人员75人,占职工总数的29.3%;有高中级专业人员24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75人。有少数民族职工47人,其中藏族41人,回族3人,满族2人,土族1人。少数民族干部逐步成为业务骨干,尤其是电台藏语节目的采录、翻译、播音主要由藏族干部承担。
  第三节新闻管理
  一、报纸管理
  《甘南报》创刊初期,仅建立了几项简单的规章制度。从1956年开始,编委会对报纸的发展作了通盘考虑,编制出《甘南报社七年规划(1956—1962)》初稿,并着手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1957年3月制订《甘南报记者工作简则》、《消灭报纸错误的奖惩制度》、《甘南报工作方案》;1958年7月,制订《甘南报稿酬制度》;从1959年起设置值班编辑,并制订《值班编辑制度》和《关于值班编辑的奖惩办法》。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使报纸工作步入正规,报刊质量有所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规章制度被作为“框框”破坏殆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着手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1982年12月制订出《甘南报编辑部工作制度(草案)》,经过四、五年的试行、补充、修订,1985年1月重新编印了《甘南报社工作制度及岗位责任制(试行)》。工作制度包括:编辑部工作制度、编辑部干部岗位责任制、办公室职责范围及行政干部岗位职责、其他规定和制度四大门类,包含了报纸编辑、审稿、校对、记者、群众工作、评报、稿酬、保密、资料、新闻道德规范和新闻纪律等方面,重新建立了编前会和报检会制度。1985年6月制订《甘南报社印报厂规章制度(草案)》。1986年以来,为配合新闻专业技术干部职务的评聘,又制订出《新闻专业人员岗位职责条例》和《专业人员岗位任务实施细则》。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报纸工作有章可循,对业务工作除了有定性分析外,还增加了定量考核的比重,初步作到职责清楚,赏罚分明,保证了报纸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广播管理
  (一)宣传管理
  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州有关宣传方面的方针、政策、指示、任务,掌握宣传基调,在政治上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根据中共中央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结合甘南实际,制定宣传报道方针,提供宣传信息,搞好宣传报道工作,准确地转播中央台和省、州台的主要新闻节目,办好自办节目。
  组织评比优秀广播节目(稿件)。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广播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推动新闻改革,从1983年起,州广播电视局,每年组织1次全州广播汉语自办节目评比。1986年开始,增加了藏语广播优秀节目评选。到1990年汉语节目共有33件获奖,藏语节目共有62件获奖。第二章报纸
  (二)技术管理
  甘南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管理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州广播电视局(台)设技术委员会,制定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革方案;掌握应用信息,推广新技术;组织实施技术革新和改造,指导并检查技术部门的设备维护和各项技术的完成情况;负责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
  (三)音像管理
  甘南州的录像放映兴起于1982年,音像管理工作是1984年开始的。1985年4月19日州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录像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音像制品管理工作。1986年11月,州广播电视局设立音像制品管理站,配干部3人,负责全州的音像事业管理工作。到1990年,全州有音像管理干部9人(专职2人),音像管理工作逐步趋于正规。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