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54
颗粒名称: 新闻志
分类号: G219.242
页数: 28
页码: 1659-1686
摘要: 1952年4月中共夏河县工委机关报《夏河报》创办,设编辑部。1953年1月增设印刷厂。1953年5月《夏河报》改为《甘南报》。《甘南报》创刊初期,机构设置沿袭夏河报社,仅设编辑部和印刷厂。
关键词: 新闻事业 甘南州

内容

1952年4月中共夏河县工委机关报《夏河报》创办,设编辑部。1953年1月增设印刷厂。1953年5月《夏河报》改为《甘南报》。《甘南报》创刊初期,机构设置沿袭夏河报社,仅设编辑部和印刷厂。1954年3月,中共甘南工委批准成立甘南报社编辑委员会,其机构设有编辑部、行政部。编辑部下辖秘书和编采组、翻译组。行政部管辖印刷厂。8月,改编辑委员会为社务委员会,1956年11月,社务委员会又改为编辑委员会。1961年报纸停办。1962年3月《甘南报》复刊后,机构设置渐趋完善,编辑委员会下辖编辑部(分设总编辑办公室、通讯采访组、经济组、政教组、编译组)和印刷厂(设排字车间、机印车间、装订车间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社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政工组、办报组和生产组。1976年成立中共甘南报社党委,辖通采组、编辑组、翻译组、财务组。1978年12月,中共甘南州委批准成立甘南报社编辑委员会,成立行政办公室和印报车间,通采、编辑、翻译组仍然保留。1980年8月设立藏文编辑部,机构设置有较大的变动:藏文编辑部辖通采、编辑、翻译、组版4个组;汉文编辑部辖记者、经济、政教3个组。1986年甘南报社机构调整为1室3部10科1厂:即藏文编辑部的4个组改为4个科;汉文编辑部设记者科、要闻科、经济科、政文科、群众工作科。另成立编委会办公室和经营管理部。1989年底撤销经营管理部,改称行政办公室。1990年甘南报社设2个编辑部,1个办公室和1个印刷厂。
  二、广播电视机构
  甘南藏族自治州建州初期,广播宣传和事业建设由州委宣传部主管。1958年12月,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广播网管理站,管理全州有线广播网和广播宣传业务。1960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后,管理站并入甘南台,设台长和总编辑,下设编辑部、工务股、人秘保卫股。1969年,州革委会成立全州广播网建设领导小组,直接抓农村广播网的普及工作。1970年成立州广播事业管理局,下设办公室、事业组、修理组,后改设人秘科、事业科、音像制品管理站、服务部。1979年,州广播事业管理局和甘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并,两个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全州的广播电视事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电台机构设置作了调整,扩大了编制,下设总编室、藏语新闻部、藏语专题部、汉语新闻部、汉语专题部、文艺部、无线科、发射台。
  各县广播电视机构在五十年代初建立收音站时,隶属省人民广播电台和县委宣传部双重领导,配备专人负责。从1956年建成广播站到“文化大革命”前,各县广播站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1968年各县广播站改称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受县革命委员会领导。1972年后又恢复为县广播站。1979年以后各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站)陆续成立,1983年统一改为广播电视局,局站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主要任务是管理本县范围内的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和电视差转台、地面站,制定全县广播电视发展规划,组织广播电视宣传,实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管理和培训各个站的业务人员,承担广播电视设备器材的经销和社会修理服务工作。
  第二节新闻队伍
  —、报社新闻队伍
  《夏河报》创刊初期,仅有6名工作人员。到1953年初增加到23人。改为第一章新闻管理
  《甘南报》后,随着事业发展,新闻队伍不断壮大。到1957年8月,全社职工总数达48人。至1961年初停刊时,全社共有68人,其中总编辑、副总编辑4人,编采人员29人,工人33人,管理人员5人,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队伍。1989年12月底,全社共有职工88人,其中编采人员43人、行政管理干部10人、工人35人。在职工队伍中,有少数民族职工38人, 占职工总数的37.5%,其中藏族29人。
  二、广播电视队伍
  1959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伊始,从甘肃省广播学校无线班分配7名学员,担任值机工作,甘肃省广播电台藏语节目停办后,又调配了5名编辑、记者、翻译和播音员。州人事部门分配3名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并从甘南报社、州政府翻译科等部门调配数名业务骨干和行政人员,到1961年共有职工37人。1962电台停办,部分职工下放农村劳动,一些业务骨干调到甘南报社和合作广播站。1963年电台恢复播音后,又陆续调回,并从大专院校分来一些毕业生,充实到编辑部。1965年底共有职工36人,其中采、译、播人员1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人员流失严重,有些业务骨干被调离电台,使职工队伍素质一度有所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全州广播电视系统职工迅速增加。
  到1990年底,共有国家正式职工256人,合同制工人20人,临时工118人(均系乡镇放大站人员)。在正式职工中,有编、采、译播人员70人,占职工总数的27.3%,工程技术人员111人,占职工总数的43.4%;各类管理人员75人,占职工总数的29.3%;有高中级专业人员24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75人。有少数民族职工47人,其中藏族41人,回族3人,满族2人,土族1人。少数民族干部逐步成为业务骨干,尤其是电台藏语节目的采录、翻译、播音主要由藏族干部承担。
  第三节新闻管理
  一、报纸管理
  《甘南报》创刊初期,仅建立了几项简单的规章制度。从1956年开始,编委会对报纸的发展作了通盘考虑,编制出《甘南报社七年规划(1956—1962)》初稿,并着手建立完整的工作制度。1957年3月制订《甘南报记者工作简则》、《消灭报纸错误的奖惩制度》、《甘南报工作方案》;1958年7月,制订《甘南报稿酬制度》;从1959年起设置值班编辑,并制订《值班编辑制度》和《关于值班编辑的奖惩办法》。这些规章制度的制订,使报纸工作步入正规,报刊质量有所提高。
  “文化大革命”期间规章制度被作为“框框”破坏殆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着手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1982年12月制订出《甘南报编辑部工作制度(草案)》,经过四、五年的试行、补充、修订,1985年1月重新编印了《甘南报社工作制度及岗位责任制(试行)》。工作制度包括:编辑部工作制度、编辑部干部岗位责任制、办公室职责范围及行政干部岗位职责、其他规定和制度四大门类,包含了报纸编辑、审稿、校对、记者、群众工作、评报、稿酬、保密、资料、新闻道德规范和新闻纪律等方面,重新建立了编前会和报检会制度。1985年6月制订《甘南报社印报厂规章制度(草案)》。1986年以来,为配合新闻专业技术干部职务的评聘,又制订出《新闻专业人员岗位职责条例》和《专业人员岗位任务实施细则》。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报纸工作有章可循,对业务工作除了有定性分析外,还增加了定量考核的比重,初步作到职责清楚,赏罚分明,保证了报纸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广播管理
  (一)宣传管理
  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州有关宣传方面的方针、政策、指示、任务,掌握宣传基调,在政治上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根据中共中央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结合甘南实际,制定宣传报道方针,提供宣传信息,搞好宣传报道工作,准确地转播中央台和省、州台的主要新闻节目,办好自办节目。
  组织评比优秀广播节目(稿件)。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广播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推动新闻改革,从1983年起,州广播电视局,每年组织1次全州广播汉语自办节目评比。1986年开始,增加了藏语广播优秀节目评选。到1990年汉语节目共有33件获奖,藏语节目共有62件获奖。第二章报纸
  (二)技术管理
  甘南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管理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州广播电视局(台)设技术委员会,制定技术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革方案;掌握应用信息,推广新技术;组织实施技术革新和改造,指导并检查技术部门的设备维护和各项技术的完成情况;负责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
  (三)音像管理
  甘南州的录像放映兴起于1982年,音像管理工作是1984年开始的。1985年4月19日州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录像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音像制品管理工作。1986年11月,州广播电视局设立音像制品管理站,配干部3人,负责全州的音像事业管理工作。到1990年,全州有音像管理干部9人(专职2人),音像管理工作逐步趋于正规。
  第二章报纸
  第一节夏河报
  —、创办经过
  1951年10月,为贯彻落实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和省党代会的精神,解决宣传任务繁重与宣传手段落后的矛盾,夏河县工委宣传部建议办《夏河报》,1952年2月22日夏河报社正式成立,同年4月10日正式创刊,4开4版,藏汉两文对照,石印,周刊(每星期四出版)。起初几期发行仅50多份,后印行110份,定价每份为旧人民币400元。全部赠阅,赠阅对象除党政机关外,主要是上层统战人士和各部落、寺院,另与西藏、青海以及一些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报纸交换,并给中央民委、西北民委、中央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等处赠送。1952年9月省新闻出版处从兰州新兰印刷厂等单位调来印刷工人8人,同时调配四开印刷机1台,元盘印刷机1台,手摇铸字机1台,手工刨条机1台,汉文铜模5付。11月底《夏河报》改为套印(汉文铅字排印、藏文手写石印)。从1953年1月1日起,报纸全部改为铅字排版印刷。
  《夏河报》创刊伊始,全社仅有6人,后陆续调进一批工人和编辑,到1953年1月,全社职工增至23人,人员和设备已初具规模。社内分编辑部和印刷厂。
  二、宣传报道
  《夏河报》从创刊至1953年4月23日共出版55期,每期报纸的容量汉文约5千字左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报纸主要配合中心工作,重点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扶持贫苦牧民发展生产”的政策和“牧业第一、副业第二、农业第三"的经济发展方针,报道了建政、剿匪、恢复发展生产、培养民族干部等情况。
  为了向进藏干部和军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一版开辟《藏区介绍》专栏,系统介绍甘南藏区的历史概况、自然风貌和藏族生产生活常识、民族风俗习惯。报纸还刊登了《口蹄疫的症状及防治法》、《月蚀是怎么回事》、《日蚀介绍》等稿件,向读者介绍科学常识。另外,还设有《读者来信》、《表扬》、《简讯》等栏目,以期与读者沟通。
  报纸初创时期,版面编排采用藏汉文对照形式,先藏文、后汉文;版式简单,藏文排通栏或两栏,汉文排两栏;字号单调,藏文仅有排标题和排正文的2种字号,汉文也只有5种字号。新闻用语没有完全摆脱旧报纸的影响,汉文稿中时或见到文言词语和句式,藏文译文也不很通俗,且词语和拼写不规范。
  第二节甘南报
  1953年5月1日起《夏河报》改为《甘南报》。更名初期报纸仍为藏汉文对照,4开4版,周刊。1953年7月1日起改为5日刊。
  《甘南报》创刊初期,正当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成立之时,因此,报纸把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为主要内容,以突出的位置,大量的版面,报道甘南藏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历次会议和主要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大会第二章报纸
  等消息,编写“宣传员讲话”,刊登《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哪些好处》、《推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识》等稿件,并开辟《甘南藏区概况介绍》专栏,系统地介绍甘南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民族风俗习惯。报纸内容以地方消息为主,突出牧农业生产的报道。报纸开辟 《畜牧讲座》专栏,宣传生产知识和科学常识。
  1954年3月,甘南报社编辑部实行编采合一制度,即在社是编辑,出外是记者。为补记者的不足,保证稿源,在州工委和各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夏河、卓尼、临潭等县政府及下属的一些部门和机关都成立了通讯小组,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带头写稿,既提高了稿件质量、增加了稿源,又增强了报纸新闻宣传的时效性。
  1955年1月1日起,藏汉文分版出报,《甘南报》进入发展时期。为适应办报形势,充实了新闻从业人员,健全了办报机构,建立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增添了设备,新建了报社印刷厂,报纸的质量明显提高,发行量增多,虽在困难时期停刊1年,但总体呈发展趋势。藏汉文分版后,名称仍为《甘南报》,为5日刊。藏文版为4开4版,全系藏文,只在报头用汉文小字标明“甘南报藏文版”及期数、年月日和报社地址,以资识别和便于邮局发行,藏文报每期可装汉文五六千字的译文。汉文版为8开2版,每期可装8千多汉字,在报头上注明“汉文版”。分版后,汉文版比以前每期增加3千多字,用稿量增多,报纸内容逐渐丰富。据分版初期3个月18期报纸的统计,共刊用稿件308篇,其中国内外及本省新闻89篇、地方新闻219篇,地方新闻占稿件总数的71%,另刊新闻图片和插图30幅。
  1955年5月,甘南工委印发《中共甘南工委关于加强〈甘南报〉的意见》,指出甘南报的对象是农牧民群众和区乡干部。因此,要求报社必须贯彻通俗化的编写方针,做到粗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能听懂,切实做到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及区乡干部服务。《甘南报》是地方性的小报,应加强地方消息的报道,在篇幅、内容上的比例,地方性的稿件应占2/3,藏文与汉文版在内容上应一致,但因藏文版每期只能容纳等于汉文版1/2的稿件,因而应着重登载畜牧业生产、牧民生活及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稿件。1957年1月1日,《甘南报》汉文版扩大为4开4版。1958年5月1日起,汉文版改为周双刊,每星期三、六出版。
  在1957年开展的“反右”斗争中,一部分编辑被划为“右派分子”,有的甚至定为“反革命分子”。报面上,除转载全国和省内反右的消息、文章外,还以大量篇幅传播州内被划“右派分子”言论,为反右斗争扩大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58年春,甘南部分地方发生武装叛乱,由于交通、邮路、电话线路被破坏,交通通讯中断,甘南报停登地方新闻,只靠收音机抄收新华社消息,刊期也改为每周1期。6月以后,报纸恢复了地方新闻和原刊期,以大量篇幅报道了各族人民开展反封建斗争的情况。8月以后,在“左”倾路线的误导下,《甘南报》宣传逐步“升温”,连篇累牍地报道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大炼钢铁”活动,以及开垦草原、建立农场发展粮食生产的消息。稿件中多有浮夸虚假成份,报纸言论中,出现了许多浮夸的不实之词。
  1961年春因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州委决定停办《甘南报》。同时撤销甘南报社,甘南报社印刷厂改为甘南印刷厂,划归工交部门领导。大部分编采人员被调往其他单位另行分配工作。同年10月11日《甘南报》复刊。1962年3月310,《甘南报》藏、汉文版均为周双刊,逢星期三、六出版。为体现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一是编发言论,组织通讯,突出宣传以牧为主、牧副并举、发展多种经营、实现农牧结合的生产方针,报道农牧区实行“三包一奖”的情况;二是加大了对民族、统战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三是开辟并加强了文艺副刊,增加了报纸的知识性和趣味性。1964年8月1日起,汉文版改为周3刊(星期二、四、六出版)》1965年前后,是《甘南报》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通讯员人数达到1800多人(其中藏族30多人),1965年全年来稿12317篇,报纸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068份,汉文版邮局订阅达到2.1万多份。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甘南报》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下,于9月20日再次停刊。1968年初,兰州军区派人民解放军对报社实行了军事管制。3月25日报社革命委员会成立,不久即根据兰州军区政治部的指示,着手恢复《甘南报》藏文版。
  1972年5月2日,《甘南报》改为藏汉对照,1、2、3版为藏文,4版为汉文,内容相同;刊期为周3刊(星期二、四、六出版)。每期容纳的汉文字数约四、五千字。初期仍只登新华社消息和转载《甘肃日报》省内要闻。1973年1月始恢复地方新闻。1979年1月1日,《甘南报》汉文版正式复刊,为4开4版,周2刊(星期三、六出版),1985年1月1日起,改为周3刊(星期二、四、六出版);藏文版仍为周3刊(改为星期一、三、五出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报》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纠正“左”倾错误,落实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调整办报宗旨,明确宣传思想.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宣传报道。第二章报纸
  一是加强了对经济建设的报道。1979年5、6月份,《甘南报》刊登《舟曲县城关公社三眼峪大队是怎样实行'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的》调查报告、《玛艾公社不断加强责任制》、《加强领导积极推行'五定一奖'的生产责任制》、《鲜明的对比一一好地坪大队分组作业的调查》、《九甲公社实行生产责任制,粮食获得丰收,社员口粮增加》等稿。随着形势的发展,农牧民群众迫切提出要实行“大包干”或“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但很多人顾虑重重,左右观望,为此有针对性地发了《临潭新城公社实行包产到户社员满意》、《尕海公社实行牧业大包干到户,社员生产积极性高》等消息,同时也报道了1个生产队内几种生产责任制并行的情况。1984年、1985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下达后,对农区稳定和完善承包责任制、牧区落实草原管护责任制作了大量报道,推动农牧区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根据全州“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在经济宣传中突出了对牧业的报道。先后组织开展《怎样把农牧业搞上去》、《如何解决随着牧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牧区出现盲目追求牲畜头数和惜售现象》的讨论,大力宣传提高总增,控制净增,加快周转,扩大出栏,增加商品的新思路。随着农牧区改革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农牧民企业家和乡镇企业,报纸旗帜鲜明地宣传改革、支持改革。1988年以后组织了颇有声势的宣传,先后组织编发了几十篇有关改革人物的通讯和消息,配发十数篇更新观念的文章,促进了农牧区的改革。
  二是突出对计划生育的宣传。1981年9月全州普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报纸以消息、图片、问答、言论等形式,增加了报道份量,作了突出宣传。1982年6月,全文刊载《甘南藏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实施办法》,并连续发表《认真贯彻〈实施办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基本国策》等社论,开设《计划生育工作千万不能放松》、《计划生育》专栏,宣传《实施办法》,报道各县深入宣传基本国策,具体落实节育措施情况。1985年5月30日起,与州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开办《甘南报•计划生育版》,用藏汉两文分别出版,4开4版,每月1期,除一部分由州计划生育委员会分送基层外,大部分随《甘南报》附送读者,推动全州计划生育工作,受到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表扬。
  三是突岀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1979年后,藏、汉文版都开设《民族政策再教育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讲话》、《〈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讲话》等专栏,系统地宣传了民族政策,并开辟《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园地》、《民族教育》等专栏,刊载介绍藏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文稿和图片;在时事版增设《兄弟民族在前进》、《民族地区》、《民族介绍》等栏目,转载其他民族地区的消息。这些宣传增进了全州各民族的团结。
  四是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的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南报》开辟《新人新事新风尚》、《新风赞》等栏目,报道了大量舍己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1983年后,配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四有”教育,还刊登了许多生动具体的事例,宣传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新思想。后来,精神文明的宣传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成为经常性的宣传内容之一。为配合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先后开辟《民主与法制》、《法制宣传》等栏目,选登典型案例、法制知识问答、法律名词解释,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五是下功夫办好副刊。1978年10月8日,汉文版开辟文艺副刊《牧歌》。1979年12月1日,正式开辟文艺副刊《小草》。在突出文艺作品主旋律的前提下,注意作品体裁、题材的多样化。1983年以前,副刊在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上,着墨颇多。如开辟《甘南风物》栏目,系统地介绍了洮州八景和州内其他名胜古迹,介绍各族民俗风情;刊登许多藏族民歌、民间故事和回族花儿等,发表的散文作品偏重于纪实叙事。同时,也发表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杂文。1983年以后,副刊在拓宽题材、扶植诗作方面,用力较多,发表了不同流派的诗作,吸引了州内外一批青年诗歌作者,扩大了报纸的影响。1985年5月,针对散文来稿少,作品题材狭窄、艺术性不强、语言贫乏等现状,发表《呼吁大家辛勤耕耘散文园地》的专文,散文稿件遂有所增加。副刊上还发表大量摄影、书法、美术作品。
  第三节甘南报藏文版
  1955年1月1日,《甘南报》由藏汉对照分为藏文版、汉文版。藏文版初为5日刊,1962年复刊后改成周2刊(星期三、六出版)。1968年6月15日,《甘南报》藏文版第二次复刊后,开张、刊期不变。1972年5月2日起改为藏汉文对照.1979年起恢复藏、汉两种文版,藏文版为周3刊(星期二、四、六出版)。“文化大革命”前的藏文版,性质属《甘南报》汉文版的译文版。1980年8月,设立藏文编辑部,开始走自编自采的道路,《甘南报》藏文版逐渐发展成为一份独立的报纸。
  《甘南报》藏文版每期容量仅有汉文5千字左右,相当于汉文版字数的1/4。第二章报纸
  所用稿件,全部选自汉文版。1959年以前,照汉文稿全译;之后,开始编译(即将汉文稿压缩改编后再译成藏文)。报纸翻译出版工作由翻译组承担,1964年后,翻译组改成编译组,工作范围不变。
  藏文版的工作程序为:选稿一一缩编——审定(汉文稿)——翻译一一审稿——画版一审样(版样)——发排一一校对——审读(清样)——付印。
  “文化大革命”前,选稿和缩编都由翻译人员自己承担。当时,版面也如汉文版有个大致分工:1版要闻、2版经济、3版政文、4版时事。每期汉文版出版后,就选择重要新闻和适合藏文版读者的稿件进行缩编。缩编的原则是,保留原稿的主要内容,压缩重复部分和细节,以增加报纸容量。为了保证缩编的质量和版面安排适当,编委会除安排一位副总编负责藏文版全盘工作外,另外责成一名编委,负责审定汉文缩编稿和版样。缩编稿审定后,翻译人员全文译成藏文,由翻译组组长根据汉文稿进行审定。然后,根据译稿字数并参考汉文版的版式,画出藏文版版样,送审通过后,发藏文排字车间排版。由于工作程序细致严密,一般都能保证报纸质量,未发生重大政治事故。但因系周2刊,在翻译过程,一般稿件见报总比汉文版晩1期,影响新闻的时效性。加之译文风格近于直译,读者反映有些译文比较生硬、牵强,缺乏通俗性和感染力。
  1968年至1972年底,只翻译刊登毛泽东最新指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和新华社重要消息,偶而也从《甘肃日报》上选择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先进个人事迹和本省重大新闻。工作程序稍有变化:汉文稿件由专职汉文编辑负责选编;报纸清样送州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审阅后付印。
  1978年以后,根据广大读者的要求,藏文版对宣传内容作了初步调整,增加地方新闻的比重,突出民族文化特点。译稿在强调准确的同时,重视通俗、通顺,注意改进文风。1979年9月,藏文版首开文艺副刊《邦锦花》,刊登诗歌、散文、格言、谚语、民间故事等,并率先连载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诞生》,陆续开辟《学科学》、《卫生常识》等专栏,丰富了报纸内容,活跃了版面。在翻译稿件时,除方针政策和重大新闻按中央文件和其他藏文报统一提法、用词外,其它稿件不强调整齐划一,允许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科学运用民族语文的构词方式和行文习惯,使译文在通俗化方面迈出一大步。同时对版面进行了调整。继3版专栏化之后,其它各版也开设了《甘南各地》、《简明新闻》、《图片新闻》、《农牧天地》等一批专栏,仅1986年全年共编发各种专栏271个。注意改进版面设计,重视使用图片、刊头、题花、尾花和标题制作,版式改成3栏、4栏,部分标题改为竖排,报纸面貌有了新的变化。第四节通讯联络
  —、通讯员培养
  《甘南报》创刊以来,就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培养,记者下乡采访发展通讯员是随带任务之一。为提高通讯员的写作水平和新闻捕捉能力,先后编辑出版以通讯员为对象的内部刊物《甘南报通讯往来》、《甘南报人》、《甘南报通讯》等。1975年后,又举办了多期通讯员学习班,并派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到各县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骨干通讯员。同时为激发广大通讯员写稿、投搞的积极性,甘南报社从1955年开始,开展了优秀通讯员评比和表彰活动。1955年以来,又对通讯员队伍进行了整顿,发放了通讯员证,使通讯员队伍逐年壮大。1953年仅有通讯员74人(其中藏族7人),1956年初通讯员发展到367人(其中机关干部326人,农民5人,藏族13人),1965年,通讯员发展到1800多人(其中藏族30多人),到1990年底,已形成一个辐射全州各行业的通讯员网络。
  二、通讯小组和报道组
  《甘南报》创刊伊始,为保证稿源,甘南工委要求各部门建立通讯小组,积极为党报写稿。夏河、卓尼、临潭等县委、县政府及多数业务部门建立了通讯小组,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担任通迅员,带头写稿。1956年5月,为了加强通讯工作和报纸宣传,报社聘请了一批特约记者,并规定了特约记者的工作范围和具体要求。1964年上半年,对全州各县通讯报道组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建立健全了各县委和乡党委报道组,对通讯员重新进行了登记,当时有通讯员1800多人,1965年全年来稿达12140篇,创来稿最高记录。1973年前后,州革命委员会和各县革命委员会都成立报道组,配备专人,州报道组5人,各县报道组1至3人,多数公社也成立了报道组。1980年以后,因报道组人员调动频繁,业务归并于各县委宣传部,由新闻宣传干事专司其职。
  三、群众工作
  《甘南报》注意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发挥报纸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除在报纸上开辟《读者来信》、《群众呼声》专栏,选登部分来稿外,还热情接待读者来访。就在群众工作科成立的1985年,接待上访群众68人,收到群众来信103件,公开见报20多件,转办61件。
  从1985年起,还编印《甘南报内参》,印发州委常委及有关主管部门,为州委和政府领导提供情况和工作参考。如在《内参》第2期,刊登了夏河县美武乡羊群发生疫情无人过问的问题,引起州畜牧局和牧研所等部门的重视,迅即派出医疗队前往扑灭疫情。在《内参》21期,披露了 “一个发展中的乡镇企业惨遭破坏”的事实,受到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重视,问题得以妥善处理,使企业起死回生,重获发展。
  第五节报纸发行
  《甘南报》创刊初期,确定报纸的读者对象为:“面向藏民兼顾回、汉民,适当照顾区乡干部,重点放在牧业方面,文字应以粗通文字的人能看懂。”报纸发行采取赠阅和订阅两种办法,即机关、学校(初小以上)、团体及集镇商民订阅,各区乡、部落、寺院及有关人士一律赠阅。1953年报纸发行数为1400份,其中赠送700多份,订阅600多份(其中省外订阅130多份)。
  1955年藏汉文分版后,藏文版发行496份,汉文版发行1038份,直到1958年初,报纸发行量徘徊在千份左右。“大跃进”时期,报纸发行量猛增,1960年1月份的报纸发行数总计13500份,其中汉文版13000份,藏文版500份。
  1962年复刊后,报纸发行大幅度下降,1963年初,汉文版发行367份,藏文版发行555份(含赠阅)。1964年起开始回升,当年一季度2种文版发行数为1629份,其中订阅629份(汉文版475份,藏文版154份)。1965年底,报纸发行最高达到23068份,其中汉文版订阅数为21000多份,藏文版订阅数为600多份。
  1968年《甘南报》(藏汉版)复刊后,发行1700多份,全部赠阅。1972年后始有部分订户。1978年初,报纸赠阅1624份,订阅395份,共计发行2019份。
  从1980年起汉文版全部改为订阅,发行量逐年增加。截止1990年底累计总印数达到600多万份。藏文版仍采用订阅和赠阅两种方式,赠阅的范围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藏族聚居的行政村、藏族中小学和藏传佛教寺院。第六节报纸广告
  《甘南报》早在1955年2月就开始办理广告业务,但仅限工商广告和遗失声明、启事等,业务量很小,“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
  1984年9月,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了广告业务许可证,《甘南报》正式开办广告业务。经营范围为:承办本报国内广告业务,代理全国报纸广告业务。随着经济发展,刊登的广告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至1990年广告业务年收入1.5万元左右。
  第三章广播
  第一节收音站
  1949年共和国建立后,自治州将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工作列入宣传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临潭县于1949年10月建立甘南藏族自治区境内的第1个收音站。西固(今舟曲)、夏河、卓尼3县于1951年5月先后建立广播收音站。
  1953年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成立了收音站,每天晚上抄收中央和甘肃省广播电台的新闻,供领导传阅,并将记录新闻和夏河报的一些稿件翻译后,用藏语口头播出,每天下午1次,组织群众收听。
  舟曲、临潭、卓尼、夏河县收音站均配有1名专职或兼职收音员(广播员),各有1台直流收音机。舟曲县的收音站每天抄收中央、西北、甘肃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3小时,随即编成《广播快报》,每周1期,每期150份,发到县直机关单位,并送到区、乡政府,先后共印发200多期,总数约40000多份。各区收音站还经常利用节日、集会由收音员背上收音机、喇叭向群众宣传时事政策。1951年至1955年,舟曲县各站总计宣传500多场(次)。夏河县到1955年底,在县属3个区署内均设立了收音站。县广播收音站编发了近百期油印《新闻快报》。卓尼县收音站从广播中抄收新闻,编印《快报》,每期100份分送县直机关各部委及柳林、上迭、下迭、插岗(现舟曲县插岗乡)、洮北、洮南、录竹、北山、新堡9个区。到1954年,临潭县的收音站发展到7个,各收音站都设有专职人员。
  当时甘南各县的收音站,在设备少、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积极收转中央、西北和甘肃省广播电台的节目,及时宣传“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土地改革”等运动的政策、法令和取得的成绩,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做出了贡献。
  第二节有线广播
  一、广播网络
  (一)甘南有线广播站
  1956年5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有线广播站,编制5人,配编辑、机务、藏、汉语播音员各1人。广播站刚成立时,每天播音3次,共3小时,除转播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联播节目、省台藏语节目外,还开办了自办节目,内容有州内新闻、政策讲话、科学讲话、卫生常识讲话等,用藏、汉两语播出。初期,高音喇叭主要架在合作城区。1958年利用电话线通到德乌鲁铜矿。中央台、省台召开广播大会,自治州召开群众大会,广播站按时开机转播。1960年甘南有线广播站归属甘南人民广播电台,停办自办节目,主要转播中央台、省台和甘南台节目。1968年2月,州革委会成立后,甘南有线广播站由州革委会政治部直接领导。1976年5月又合并到甘南电台。呼号改为合作地区广播站。1979年5月,合作地区广播站撤销。
  (二)各县广播站
  甘南境内最早的夏河县广播站成立于1951年6月,当时称“城镇有线广播站”。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时的庆祝大会,就是通过有线广播转播大会实况的。1956年3月10日,卓尼县广播站成立,工作人员由原收音站的2人增至4人,每天2次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每次90分钟,并发展通讯员140名,自办不定期的节目。
  1956年7月,临潭、舟曲两县广播站成立。至此,全州已建政的4个县均设立广播站。玛曲县广播站成立于1964年8月,当时县站只有1人,机房设在县文卫科内,给县直机关安装了4只12.5瓦的高音喇叭。早、中、晚3次转播中央、省台的节目5个多小时。
  迭部县广播站成立于1968年12月160,当时叫“迭部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广播站”。由革委会政治部领导,工作人员3名,全天播转节目时间为5小时,县城附近8个藏族村寨也能听到县站广播。
  碌曲县1969年6月成立“碌曲县毛泽东思想广播站”。利用电话线杆架设广播线3公里,装高音喇叭5只。
  八十年代各县站开始使用开盒式喇叭和盒式录音机,新的仪器仪表开始普及使用,转播及播出节目质量、收听效果均有明显改进。各县技术力量不断加强,有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5名,技术员7名。夏河、碌曲、卓尼等县还在自办节目中开设藏语广播,并以藏语文艺为主,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三)乡(镇)广播放大站
  甘南州乡(镇)广播站建站初期,一般都是先由县上架通该地的有线广播,逐步建立起乡(镇)放大站。
  甘南州首先建立乡(镇)广播放大站的是夏河、舟曲。夏河县于1959年建立了德乌鲁、博拉、美武和夏河师范学校、阿姨山铜矿5个放大站。舟曲县于同年建立起了全县第一个放大站——城关公社放大站。1969年4月,卓尼县在纳浪、扎古录、柏林、刀告、尼巴等公社设立放大站,1971-1972年,又在木耳、卡车、大族、申藏、阿子滩、完冒、恰盖、新堡、洮砚等公社设立放大站, 全县除地处边远的康多公社处,其余各社均通广播。迭部县于1972-1976年在益哇、尼傲、达拉、洛大、花园、腊子6个公社建起放大站。玛曲县于1975年7月在曼尔玛建立草原上的第1个广播站。1977年1月又建起阿万仓公社放大站,设备有270瓦扩音机1台,电唱机1台,601收音机1部,601录音机1台,利用照明电线杆,架通了2个大队的广播,安装喇叭13台。1971〜1972年,碌曲县建立郎木寺、双岔、拉仁关、尕海公社放大站。碌曲县广播站还根据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办起了13个半导体带喇叭的广播点,配发红旗牌半导体收录两用机,收放中央台和省台广播。
  (四)农牧区广播网
  五十年代,夏河、舟曲、卓尼、临潭4县即架通县城附近的乡(镇)村的广播线路,安装喇叭,群众收听到广播。卓尼县于1956年架通县城至卡车的广播线路55杆公里,串通了柳林、大族、卡车3区乡的沿河村庄。1957年又架通县城至录竹、新堡、洮南、洮北、柳林5个区的乡村广播线路100多杆公里,入户喇叭2000多只,通播率40%。1959年夏河县架设广播线路197公里,安装喇叭1277只,其中高音喇叭27只。全州入户喇叭达到4028只,平均每15户有1只喇叭。
  六十年代,甘南州农村广播网的建设主要是利用邮电线路传输为主,广播和电话同杆同线。牧区县为配合“牧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由省上配发一批半导体收音机,专人开放、保管,随畜群游牧携带,平时组织牧民集中收听广播。
  七十年代后期是甘南农村有线广播发展的高峰。广播管理部门以县广播站为中心,由近到远,逐步发展广播线路。临潭县广播局自己动手,3年时间生产水泥杆700多根,到1979年架通县城到店子的广播专线,全长52公里,使5个公社的广播线路连接一起。夏河县城到九甲、达麦公社,碌曲县站到西仓、玛艾、双岔公社,舟曲县站到大川、南峪公社,卓尼县站到木耳、纳浪也都架起了广播专线,全长160公里。全州入户喇叭6.4万多只。在牧区根据游牧特点,重点发展小片广播网,即以乡放大站为主,在架设一些乡级机关广播线中,带少量牧户,其它分散牧户仍以半导体及收音机为主要收听点。到1979年底,全州共有小片广播网(点)399处。为适应农牧区广播网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州、县两级采取办学习班的办法,对县、社广播员进行业务培训。主要学习无线电基础知识、线路匹配、收音机、扩大机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技术,同时采取师傅带徒弟、以老带新和巡回检查辅导的办法,为基层培训了一批业务骨干。
  甘南州农村有线广播曾于1970年前搞过广播载波,夏河、临潭、舟曲等县都分别组织载波会战,自行研制、仿制一批载波器材,利用电话线路及时有效地传送了广播信号。1985年后,临潭、夏河、卓尼县和合作分别建成调频广播。
  二、广播工作
  全州各县的广播站通过转播中央、省、州台的节目和自办节目进行广播宣传。各县广播站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全省联播》、《对农村广播》和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等节目作为必转内容。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各县广播站因无专职编播人员,自办节目时办时停。八十年代以来,陆续调配了编、采、播、译人员,宣传力量有所加强。在转播中央台、省台和州台节目的同时,各县都有一些自办节目。夏河县广播站1953年始办1年自办节目,六十年代后,时办时停,1983年开始恢复正常。每天自办节目40分钟。栏目有《夏河新闻》、《文化与生活》、《法制园地》、《青年之友》等,用藏、汉两种语言播出。节目相互穿插,每周各播出3~6次,主要反映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事物、新经验及新成就,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有很强的地方及民族特色。碌曲县的自办节目主要以藏语为主,每天60分钟。迭部县自办节目,每天10分钟。舟曲县建站初期即自办节目,1979年以后,调配专职编采人员,正式开始自采、自编新闻和专稿。临潭县于1959年起就有自办节目,新闻10分钟,文艺30分钟。卓尼县自办节目每天1小时15分钟。各县在开展自办节目的过程中,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办广播的经验,培养了一批热爱广播宣传的骨干力量。
  各县广播站的自办节目从实际出发,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及时宣传农村经济政策,介绍农牧业科技知识和兴办乡镇企业的经验。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在新闻节目里,大量报道农村、牧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普及法律知识。在自办节目中根据群众需要和民族特点,办好文艺节目。夏河、碌曲、玛曲等县广播站组织力量录制了临潭花儿、舟曲民歌进行播放,还定期不定期地播放秦腔和其他西北地方戏曲。在春节等民间传统节日期间,播放灯会实况、社火曲子,深受群众喜爱,活跃了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1990年底甘南州农村有线广播基本情况第三节甘南人民广播电台
  1959年4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建立甘南人民广播电台,是年11月15日投入试播。1960年1月1日,甘南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
  建台初期,编辑部在人手少、业务生、任务重的情况下,采、编、播人员,既当编辑,又当记者;既是翻译,又是播音员,边学边干。这一时期的广播宣传在节目设置上,以办好藏语新闻和汉语《甘南新闻》、《联播节目》为主,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举办专题节目。在文艺广播中,连续编排播出了藏族民歌、藏语相声、藏语广播剧和临潭花儿等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受到农牧民听众的喜爱。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广播事业受到冲击。1966年11月,甘南台停办自办节目,全天转播中央电台的节目。
  1967年1月25日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4月电台革委会成立后,恢复藏语广播,陆续开办《毛主席著作选读》、《新闻》和《革命文艺》等节目。这一时期,广播宣传的基调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及“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文艺节目只有样板戏和语录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消除“左”的影响,使甘南台走上振兴之路,迈出新的步伐。1980年1月1日起,恢复汉语自办节目,增加藏语目的播出时间,提高新闻时效性,信息量扩大。
  第四节广播工作
  一、节目设置
  甘南州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广播既要满足藏族听众的需要,又要满足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需要。在节目设置上突出地方特点、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以藏语为主,藏、汉语相互配合,多种节目互为补充。全天播音8小时10分,其中自办节目6小时40分,转播中央台节目1小时30分。自办节目中,藏语文节目3小时,占自办节目的15%,汉语文节目50分,占自办节目的12.5%,文艺节目2小时50分,占自办节目的42.5%。,
  (一)藏语节目
  自建台以来,陆续开办过《新闻》、《国际要闻》、《理论与政策》、《毛主席著作天天学》、《新人新事》、《在兄弟民族地区》、《青年之友》、《法制园地》等节目。之后又设置《新闻》、《简明新闻》、《农牧天地》、《民族大家庭》、《藏语广播讲座》、《科技与信息》、《少儿节目》等。
  新闻是藏语广播的骨干节目,在创建初期,由于没有专职编采人员,主要靠翻译发播政令、国内外大事、州内新闻,完成宣传任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闻节目一度停办。1968年恢复藏语节目,但只准译播“两报一刊”重要社论、新华社编发的国内外要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藏语广播充实了译编播人员,成立藏语新闻部、藏语专题部,加强了藏语广播,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其它节目的改革和提高。发挥广播快的特点,对重大事件和重要新闻力争快播。从1985年5月份起,恢复电讯室的工作,在藏语新闻节目里及时译播新华社的重要消息,比原来译播报纸上的消息提前了2〜3天,使广大藏族听众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对州内的一些重要活动如州人代会、政协会、党代会、经济开发会、民族运动会、拉卜楞大经堂重新修复等派记者采访,直接用藏文发稿,减少了翻译程序,以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增加新闻信息量,扩大报道面,每天3次播音都安排有藏语新闻,15分钟的新闻节目一般都发10条左右的消息,既有国内外要闻,又有州内新闻和兄弟地区的消息。突出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在《新闻》和新闻性专题节目《对农牧区广播》中,宣传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自治州以牧林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族工业,坚持开放、开发、改革,搞活流通,致富群众的经济发展方针,联系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做好报道工作。教育节目和服务性节目讲时事、讲政策、讲团结、传经验、传知识、送信息、宣传新人、新事、新思想,为听众提供各种服务,教育和鼓舞全州各族人民为建设甘南做贡献。
  民族大家庭节目原名为《在兄弟民族地区》,是1964年开办的,主要宣传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反映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民族关系,经常报道国内各民族地区的建设成就,介绍兄弟民族地区情同手足、和衷共济的精神风貌。近年来,对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转变观念,改革开放,开发资源,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治穷致富的报道占有较大比重。
  藏语讲座节目是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职工和农牧民群众学习藏语文的要求,于1980年5月开办的。每天早、中、晚各播出1次,每次20分钟。这个节目面向基层、面向学校,以普及和提高本民族文化素质为宗旨。开办初期,讲授藏文识字课本,接着陆续播出《同音字辩认》、《藏文正字智者生喜本释》、《语法明悦》、《文法概论》、《诗学明析》及《安多藏语会话选编》、《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等。
  少儿节目开办于1987年1月1日,宗旨是向广大藏族少年儿童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个节目由经验比较丰富的藏语播音员主持,稿件自采、自编、自译、自播。
  (二)汉语节目
  甘南台建台以来,先后开办过《甘南新闻》、《全州联播节目》、《要闻简报》、《对公社社员广播》、《垦荒特别节目》、《解放军生活》、《农牧业经济》、《科学常识》、《农牧业知识》、《家庭顾问》、《信息之窗》等节目和栏目。1990年设置的节目有《甘南新闻》、《农牧天地》、《草原风貌》、《法制园地》、《为您服务》、《天气预报》等。
  甘南新闻是电台开办时间最长,一直坚持办的重点节目,处于主体地位。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对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宣传各族群众的创造精神,报道自治州日新月异的变化,各项建设取得的成就,反映听众的呼声和愿望,传播各种信息。
  农牧天地是新闻性专题节目,每周播出6次,每次10分钟,主要宣传方针、政策,对农牧民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介绍治穷致富的经验,报道先进典型。在这个节目里,办有《夸奖台》、《服务台》等栏目,宣传农村、牧区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解决农牧民来信提出的有关政策、法令、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介绍生活常识,讲解农牧业科学技术等。
  草原风貌是1985年1月开办的,每周播出2次,这个节目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宣传内容上着重反映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成就、新面貌,介绍甘南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 激发人们热爱草原、建设草原的热情。稿件选编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运用通讯、特写、访问记、录音报道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法制园地是为配合普法教育于1985年开办的节目,通过广播讲座、广播谈话、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系统地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婚姻法》等基本法律、法规,联系实际讲解《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举办自治条例讲座,使人们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
  为您服务是一个知识性、服务性的综合节目,设有《市场信息》、《生活小常识》、《名人介绍》、《邮电之声》等小栏目。这个节目的宗旨是传递信息,指导消费,服务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播出的内容从衣、食、住、行、医、教、文、体到思想修养、尊老爱幼、邻里关系、婚丧嫁娶,凡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为社会共同关心的事情都进行报道,采取杂志式编排,由节目主持人播讲,稿件通俗,语言流畅,形式活泼。
  评论甘南台的评论有本台评论、广播谈话、短评、编者的话、大家谈等。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针砭时弊,一事一议,寓理于事,由感而发。以评为主,短小精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广播的要求。
  (三)文艺节目
  “文化大革命"前,甘南台陆续开办过《音乐》、《歌曲》、《戏曲》、《曲艺》、《民族民间音乐》、《文学广播》、《每周一歌》、《广播影剧院》等节目。采制的一些本民族的文艺在《民族民间音乐》节目中播出,得到听众的好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广播获得新生。1990年设置的文艺节目主要有《藏族音乐》、《藏语文艺》、《说唱节目》、《文艺之窗》、《听众点播的节目-牧民乐》、《周末音乐会》、《综合文艺》等。通过这些栏目,播出本民族听众喜闻乐见的龙头琴和八弦琴弹唱、牛角琴独奏、藏戏、藏语相声、藏语广播剧、藏族民间故事、诗歌、小说等。
  甘南台在文艺广播中,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体现民族政策,走民族化的道路。从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发展民族的文艺形式。运用现代技巧,完善和丰富节目内容,反映时代精神,歌唱祖国,歌唱民族团结,歌唱美好的生活,抒发各族人民的心声,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从1979年以来,甘南台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和有计划地录制出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降生之部》、《赛马称王》、《霍岭大战》、《门岭之战》、《征服大食》、《阿德拉茂》等42部的部分选段;民间故事《说不完的故事》、《猴鸟的故事》、《智美更登》全部;新编历史剧《雍努达美》、大型舞剧《顿月顿珠》等。
  对传统的艺术形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大胆革新。1986年、1990年在全国第四、第七次藏语文艺广播会议期间,甘南台交流了16组藏语弹唱音乐专题节目,交换了2430分钟的文艺节目。甘南台还先后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音乐展播月活动,为中央台民族部、西藏、青海、四川台提供了1680分钟的文艺节目。
  甘南台从1987年5月份起,开办《藏族文学介绍》、《文艺之窗》两个栏目,主要介绍藏族文学名著、甘南台专业和业余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文学常识、文艺评论、甘南风情、藏戏等,解答听众提出的有关文艺方面的问题。
  二、翻译和播出
  甘南台的藏语文字节目主要是译播汉文稿。1984年前由翻译组承担翻译任务,此后分别由藏语新闻部和专题部承担。
  为了尽力做到译稿准确,通俗易懂,使广大藏族听众听得懂,听得清藏语广播,早在1964年就确定以口语化和规范化相结合,以夏河牧区话为基础的译播方针。并拟定了实施办法,并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从而使藏语广播既符合科学术语的要求,又符合群众口语化的用法,尽量使群众听懂、听明白。
  三、通联工作
  甘南台建台之初,就着手建立通讯队伍。1980年恢复自办节目后,电台编辑部在各县和州级各单位陆续发展一批通讯员,发了聘请书。在每个县聘请了2至3名特约通讯员,担负所在地区重要活动的报道任务,为电台提供信息,反映听众的意见和要求。与州委宣传部报道组、甘南报社联合举办通讯员学习班,对基层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
  为加强群众工作,1990年在编辑部设立了群工组,抽调编辑、记者分赴全州7县开展工作,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推动和协助各县成立通讯报道机构。根据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编辑部及时拟定报道要点,直接发到通讯员手里,使通讯员了解宣传意图,便于写稿。同时还不定期地印发一些业务学习材料,交流通讯报道和采访写作的经验。
  1990年电台有400多名通讯员。特别可喜的是一支用藏文写稿的藏族通讯员们逐步成长起来。
  编辑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记者下乡采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印发听众意见调查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听众调查,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听众要求,藉以改进工作。
  电台每次改换节目,都要登报,并印制节目时间表,直接发到通讯员和听众手里。做好听众服务工作,尽量满足听众要求。
  四、技术设施
  甘南台技术系统由播控中心和广播发射网两大部分组成。建台初期,播控中心和发射台设置在一起,语言节目采用直播方式播出,音乐节目放唱片、磁带。1966年另建了播控中心和录音室,语言节目改为录音播出,信号由課空明线传输。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合作地区新建占地面积100亩的发射台,1983年新建播控中心和文艺节目演播厅、制作室,机房设施逐步得到更新。发射台的技术人员对发射机的电声指标,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了测试和调整,大修了自备电源变压器,协助文艺部安装调音台和增音立柜,以保证正常工作。
  五、宣传效果
  甘南台自开办以来,用藏、汉两语及时向各族干部、群众报道国内外大事,传达党和政府的重要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介绍各民族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这些宣传报道,增强各族人民同党和政府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
  宣传报道中,抓了破除5个旧观念,树立5个新观念的教育,即破除封闭、分割的旧观念,破除小农经济观念,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传统观念,破除等靠要的观念,破除封建迷信观念;树立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新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新观念,树立开发致富新观念,树立从实际出发、办实事、求实效的新观念。从而促进了观念转变和商品经济发展。使干部、群众的思想适应新的形势。
  广播已成为各族群众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工具。甘南州牧区、林区群众文化生活比较贫乏,有些地区一年四季很少看到电影和文艺团体的演出,听广播已成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广播称之为“家庭剧场”、“空中舞台”、“文艺百花园”。
  全国优秀广播节目评选获奖稿件
  全国藏语文艺广播会议评选优秀节目获奖名单
  第四章电视
  第一节合作差转站
  1978年2月,省广播电视厅为解决兰州市、定西、临夏、甘南等地区人民收看电视的问题,在大尖山建立了大功率电视转播台,提供电视信号源。州广播电视局随即组织技术人员收测,在合作东边的红土山和合作当周山收到了从大尖山发射的比较稳定的电视信号,确定先在红土山建立电视差转实验台。在国家没有投资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在红土山上搭起简易机房,架起临时接收发送天线和电源,于同年5月15日试播甘肃电视台的节目,图像比较清晰,伴音良好,合作地区干部、群众当晚有数百人闻讯赶到广播电台(旧电台演播室)看稀奇,电视第一次在甘南草原出现,人们奔走相告。
  1980年,开始在南山修建电视差转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安装起电视发射机1台。于1982年1月正式开始转播电视,使州直机关单位和夏河县的那吾乡、博拉乡、合作镇、佐盖多玛乡、佐盖曼玛乡、卡加乡等3万多干部、群众看上了中央台和省台的彩色电视节目。
  第二节县乡差转站
  电视在甘南草原上一出现,立即受到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的欢迎,很快发展起来。
  夏河县于1978年8月,在县城西南九甲山建成电视差转台。10月1日开始差转甘肃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每天晚上从19时开始转播约4个小时,电视覆盖2乡(九甲、桑科)1镇(拉卜楞镇即县城驻地),有3000多各族干部、群众看上了电视。从1983年起,夏河县在吉仓、王格尔塘、扎油等乡陆续建起差转台。
  同年舟曲县经过收测观察,确定白尖山为舟曲县电视信号源,并确定在县城南的江盘乡南山坡(黄土梁)上建差转台二次差转。9月,舟曲县委、县政府批准了在坪定乡九原村的“白尖山”顶峰和江盘黄土梁建一、二次差转台,12月份正式建成,使舟曲县城居民看到了电视节目。
  1979年8月,卓尼县在朱龙山收到比较稳定的信号源,于11月27日建起卓尼县城第1座差转台,并开机播出电视节目,覆盖5平方公里1.2万人。1981年〜1985年,卓尼县又对电视差转采取更新措施,覆盖面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87.73平方公里。县城及木耳、大族乡和临潭的流顺、羊永等乡的群众都能收看电视节目。1985年建成扎古录玉果山差转台,1987年又建起完冒、康多、勺哇、洮砚、柏林差转台。
  碌曲县从1979年6月开始,在县城西边的达邹山上收测观察电视信号,于1980年初开始建房、修路、架高压线3公里,8月15日正式试播,县城及附近牧民群众7000多人看上了电视。同年9月建成西仓乡二级差转台。
  临潭县也于1980年10月建成电视差转台,覆盖3.1万多人,1982年9月15日建成新城乡差转台,覆盖2.5万人,1983年10月29日建成冶力关乡电视差转台,覆盖1.1万多人。1986年10月6日,建成三岔乡差转台。
  1983年6月25日玛曲县建成电视差转台,10月4日开始转播甘肃电视台电视节目。
  1979年迭部县在虎头山收到了电视信号,县委立即成立电视差转台领导小组,后因七九二矿自办录相电视节目,再未修建电视差转台。
  第三节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1985年国家给甘南赠送了1套卫星地面接收站的成套设备,在合作兴建了全州第1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9月10日上午10时正式转播中央台第1套节目,图像清晰,伴音良好。1986年初自治州决定全州县城各建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为期仅1月,7县卫星地面接收站陆续建成,并投入工作。
  全州各县城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建起后,极大地带动和促进了乡、村及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地面站。至1990年,全州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已发展到101座,其中州、县广播电视局系统78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23座。电视覆盖人口29.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数的52.2%。
  第四节技术服务
  甘南人民广播电台服务部于1964年9月正式成立,专门承修全州广播站、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的广播设备、扩音设备和干部、职工、群众的收听工具。服务部在合作设有门市部,还派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牧区为基层放大站和农牧民提供服务。
  1970年州革委会决定建立甘南广播电影机械修配厂,担负全州广播、电影机械修配任务。修配厂撤销后,州局设技术组,承担广播设备维修任务。局台合并后,成立了甘南广播局广播电视服务部。随着事业发展,服务业务日益扩大,经营广播、电视机、器材、录像、录音带、五金交电、广播电视设备维修、安装等项目。甘南州广播电视系统电视发射机基本情况
  1990年底甘南州电视人口覆盖情况单位:万人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