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藏医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3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藏医医疗
分类号: R29
页数: 10
页码: 1635—1644
摘要: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同疾病长期作斗争的产物。它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影响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并吸收各民族医学的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独特而又系统的民族医药理论。
关键词: 甘南州志 藏医药志 藏医医疗

内容

第一节诊断与治疗
  一、藏医基本理论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同疾病长期作斗争的产物。它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影响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并吸收各民族医学的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独特而又系统的民族医药理论。《四部医典》是藏医药学理论的基础著作。
  藏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就是把人体的生理、病理概括为“龙”、“赤巴”、“培根”为中心的三因平衡学说。“龙”译成汉语是“气”,它的功用是主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泄,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赤巴”可译作“火”,其功用主要是生产热能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使人知饥渴,助消化,长气色,壮睡眠,生智慧。“培根”可译为“水和土”,它的功用主要是磨碎食物、增加胃液,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司味觉,供人以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分,长肌肉,润皮肤,调节人的胖瘦,使睡眠正常,性情温和等。“龙”、“赤巴”、“培根”三者各有特能,各司其职,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共同支配和影响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旦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常,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所以藏医把三因平衡学说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施药、护理等各个方面,成为藏医学理论的总纲。
  二、藏医诊断
  藏医对疾病的诊断,主要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手段,其中尤以望、切、问更为重要。
  (一)望诊
  观察舌质和舌苔。如患“龙”病的病人舌质红、干而糙;患“赤巴”病的人舌苔淡黄而厚;“培根”病人的舌苔白厚滑而潮润。
  观察小便。这种诊断方法在藏医中占重要地位,主要观察小便的色、气、味、泡沫。尿热时,需观察色、气、味、泡沫;温时需观察尿中的絮状物和表面的浮漂物;冷时需观察尿由热变冷所需的时间,冷却所开始的部位以及颜色变化情况等。此外还要观察搅拌时的声响和搅拌后的沉淀物。一般情况下,“龙”病病人的小便色清、泡沫多而大、沉淀物极少;“赤巴”病人的小便色赤黄,气大而味臭,沉淀物多;“培根”病人的小便色白而味小,泡沫小而多,沉淀物很少。
  观察神色。
  观察肤色。藏医认为肤色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联系。例如脸色红或黄者为 “察”(即血)或“赤巴”病的表现,脸色白而无血色者系“培根”病的表现,而 “龙”病患者的脸色则是灰或黑色。
  (二)切诊
  切诊中最主要的为脉诊。脉诊分寸、关、尺三部。脉象可归纳为31种,其中如浮、沉、迟、数、虚、实、洪、微……等均与中医的脉象一致。“龙”病患者的脉象主要是中空而有间歇,“赤巴”病患者的脉象浮而洪大,“培根”病患者的脉象沉溺而迟缓此外,具体疾病也各有其表现的脉象特征。
  (三)问诊
  询问的内容包括年龄、起病的原因和转变情况,环境和得病的季节,寒热疼痛的部位和时间,饮食起居方面的嗜好和生活习惯等。此外,医生还要根据疾病的属性,各有其询问的内容。
  (四)闻诊
  主要是闻病人的气息、尿味、口臭等。藏医在诊断时,根据“龙”、“赤色”、“培根”3种疾病类型所表现出来的20种症候特性,来确定病人是属于3种疾病类型中的哪一种,抑或是属于两种或三种疾病类型混合症状,最后确定其属于“寒症”或“热症”,再投药或外治。
  除上述诊断法外,藏医也用一些“药物试验诊断法”及“实验性诊断法”等。
  三、藏医治疗
  藏医对疾病的治疗有内服和外治两种,并很注意饮食和环境的配合治疗。在饮食方面,根据三大类型疾病的性质,各有其宜吃和禁忌的饮食。在环境方面,也有寒、暖、安静等不同的护理要求。
  内治法藏医根据“龙”、“赤巴”、“培根”三大疾病归纳为寒、热两大类型,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应用的方剂也均有寒性与热性的区分。由于三大类型疾病各具不同的特性,因此在药物治疗方面,利用药物的6种味、8种作用和17种效能来扶倾纠偏,以恢复机体正常的功能。若属三种类型的合并症,则分别轻重主次予以治疗。例如龙赤病,症状的表现若以“龙”病为主时,治疗方法则以“龙”病为主。以急者治表,缓者治本的原则进行治疗。在发病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发病的阶段及进程而予以治疗,如疾病初起常投以引药或温和药物以促使疾病的成熟,在中期则根据病情用药物以消除病痛,在恢复期注意调理。外治法藏医有多种外治法,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1•针炙疗法
  (1)针炙疗法出自甘肃省敦煌石窟的藏文针炙图,是七世纪以前吐蕃族绘制的,图中藏文穴位部分记述较详。
  (2)艾炙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和发病穴位进行艾炙治疗。
  2.拔罐疗法
  (1)拔火罐。
  (2)拔牛角罐将牛角置于患处,用皮管抽气,抽气后患处出现红斑和肿包,然后用小刀划破,再用皮管抽气,用于关节炎和“黄水”患者。
  3.放血疗法
  放血的患者必须是身强力壮者.放血前应先1日3次连服3天由“阿肉拉”、“觉肉拉”、“帕肉拉”三果组成的“哲布松汤”,放血的季节一般在春天桃花开放的的某日下午(早晨不宜放血)。放血时在离放血穴位3指以上处绑扎,在穴位上纵切一小口,一般情况下,病在上体在臂部放血,病在下体在腿部放血,病在头部者放血亦在头部,放血多少视患者体质和病情而定。这种疗法对于“察病”、“赤巴病”、传染病、炎症、肝症等引起的热症效果显著。
  4.药物外治法
  (1)烟薰法将药物粉末撒在火盆中燃烧(以炭火不使药物着火为准),使药物所产生的烟气充满室内。此疗法适于“龙病”的晕倒、过度饥饿、神经衰弱和神经不正常等患者。
  (2)药物酥油烫将肉豆蔻粉末和藏茴香包于纱布中•放入温烫的酥油中,然后取出放在病人需炙的穴位上。此法适于“龙病”以及心绞疼等患者。
  (3)药浴法将配制的药物煎成药液,加入酒曲,放置一二日使其发酵,然后加温给病人洗浴,洗浴时加入一些青稞酒。此法宜于半身不遂、瘫痪、关节炎、肾寒、痔疮等症,还可用天然温泉浴疗疾病。
  5.涂药按摩法
  将药物磨成细粉涂抹于患者按摩部位,然后进行按摩。此法宜于瘫痪、关节炎以及“龙病”患者。
  6.熨法
  (1)热熨法以盐或青稞等放锅內炒热,用布包好,置患处熨烫。此法宜于“培根”病患者。
  (2)冷熨法用山泉溪流中的小卵石敷于病人喉管气穴中或双眉中间。此法宜于鼻衄或呕吐病人。
  此外,藏医在外治方面,也采用脓疮切开、药物洗涤、药物和纱布包扎,以及眼药水滴眼治疗等。
  第二节医院医疗
  夏河县人民医院藏医科1956年8月14日,甘南州政府介绍青海果洛籍的著名藏医康曼巴,到夏河县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并负责藏医科的工作,开展藏医门诊。还请来了拉卜楞寺曼巴扎仓中擅长于采药、制药的优秀僧医旦巴加措,协助康曼巴炮制加工药物。夏河县人民医院藏医科,自制藏成药百余种,每天接待患者约20余人次。开办后,坚持了4年,到1961年,因遇到各种困难而停办。停办后,康曼巴去甘加定居,旦巴加措仍回寺院曼巴扎仓。
  夏河县藏医院自1979年建院后发展很快,其声誉迅速在甘南地区和甘、青、川藏区及部分蒙古族地区传播。1982年底夏河藏医院设有病床12张,年均住院病人26人次;年门诊患者12000多人次,年总收入35000多元;年自采药物60多种258公斤,价值3000多元;年购进药材150种1500余公斤,价值10000多元;年自制药品130种1950余公斤,价值15000元;年销售药品收入在25000元以上。
  随着医疗设备、环境等条件的改善,在藏医治疗皮肤病、妇科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用自行研制的药浴、药酒等疗法结合内服药物进行治疗,疗效达到90%以上。年均门诊病人为34030人次。年住院部、门诊部业务收入为114223元。
  截止1990年底,流动资金4万元。年自采药物60多种,共900公斤左右,价值人民币3000多元;年进购药材154种,共计4300公斤,价值54597元;年自制药品109种,共计3300公斤,价值107673元;年均销售药品计4300公斤,收入为104781元。经过几年的努力,藏医院共炮制出丸、散、膏、丹等藏成药280余种。
  碌曲县藏医院在办院方向上,坚持突出藏医特色,诊治患者以藏医药为主,辅之必要的西药。充分发挥了藏医医药不分家的传统,始终坚持了藏药的自采、自制、自用为主的特色。年自采药材20〜36种,年自制丸、散、膏、丹达36种300多公斤,基本上保证了医疗的需要。碌曲县藏医院重视名贵藏成药的研制工作。在外地著名藏医指导下,成功地炮制出了“二十五味松耳石丸”、“佐达珍宝丸”、“二十五味珊瑚丸”等珍宝类藏成药。由于此类药物临床疗效显著,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截止1990年底,年均住院病人为238人次,年均门诊病人为13000人次。年均收入69000元。流动资金由建院初的3万元增加到14万元。
  玛曲县藏医院1990年底有医务人员12人,其中藏医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3人、医士2人。当年自采药材230多种,约1500公斤,库存药材125种1250公斤左右;自制各种藏成药80多个品种。年均门诊病人有13000多人次,年均门诊收入在32000元以上。因为无住院病床,经全体医务人员努力,每年春夏两季,支起帐篷接收住院病人。帐篷“住院部”平均每年接待患者100人次以上,好转率95%,治愈率达8&95%,解决了部分高原牧民的住院难问题。
  卓尼县中藏医院建成时有藏成药87种,开诊后不断收购、自采、自制,补充扩大。并首次制作“洁白丸”20余公斤,由于疗效显著,邻近县的群众也纷纷前来购买,藏医部年均就诊的患者达3000人次,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并在临潭县城关设立了藏医门诊部。截止1990年底,卓尼县中藏医院共有医务人员22名,其中藏医人员8名。
  第三节诊所医疗
  夏河县拉卜楞寺藏医门诊在拉卜楞寺寺管会的支持下于1959年成立,这是自治州成立后由寺院最早成立藏医门诊。门诊服务工作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由于当时没有藏医院,拉卜楞寺医学院的门诊在治病救人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1958年以后,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寺院解散,医学院的僧侣返回原籍,大多数人在当地社队干部及群众的支持下,坚持采药制药,给群众防病治病。1980年又恢复了门诊,自采、自制各类散、丸、膏等剂型藏成药100多种,日门诊量长期保持在20人(次)左右,年经济收入达4万余元。
  贡巴寺曼巴扎仓藏医门诊1986年门诊开设时,仅有部分乡村医疗站捐的3000多元的药材,而后几年里积极开展药材采集与藏成药的炮制。截止1990年底,制作散、丸、膏等剂型的藏成药50多个品种;年均门诊量1800多人次;纯收入1500元以上。玛曲县夏秀寺藏医门诊藏医门诊部于1985年自曼巴扎仓建立后设立,有医务人员6名,以3人为一组,每3个月轮换一次。他们自己动手采集药物,制成各种藏成药品130多种。
  医务人员们在没有住院部的情况下,热情接待远来求医的患者,设法给病人解决食宿等困难,深得患者赞誉。自开办以来,月均门诊700余人次,年均门诊收入7000元左右。通过5年的艰苦努力,门诊越办越好,声誉越来越高,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阿木去乎寺藏医门诊1980年设立。门诊占用房屋3间。门诊部除自采、自制的药品外,另从夏河、合作、西宁、拉萨等地购买藏药材和藏成药;同时购进常用中西药品针剂等,进行藏西医结合诊治。门诊开办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平均每天就诊人数不下于35人次,年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门诊收入的75%上交寺管会,余皆用作周转金和奖励基金。
  加茂贡寺院藏医门诊1982年建立门诊,面积为50多平方米,有门诊医生5人,至1990年底,有藏成药100多种;另有常用西药十几种。门诊周转金为5000元左右,年均就诊病人1500多人次;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
  碌曲县玛艾乡曲科尔寺藏医门诊1987年开设。门诊部僧侣藏医人员16名,均系四川若尔盖县著名藏医学者旦科的门徒。他们自力更生,去野外采集了大量药材,并加工生产了百余种藏成药。通过几年的努力,门诊愈办愈红火,深受广大僧俗群众的欢迎。
  科才寺藏医门诊是1980年初科才寺重建后,效仿其它寺院“以寺养寺”的成功经验,发挥藏医人才较多的优势,建立藏医门诊部。门诊部设病床2张,以藏西医结合的形式,面向科才广大牧民群众服务。年均诊治患者21600多人次,年均收入为15600多元(其中西医收入为8000多元,藏药收入为7600多元)。他们在寺院藏医门诊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
  第四节民间藏医
  甘南地区的民间藏医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七、八世纪吐蕃时期,藏医药学随着军队的流动而传播,并逐步发展成为民间医疗的主体。在以师带徒、以父传子为主传承的同时,甘南学僧都去西藏求学,西藏医学高僧来甘南传医,以及同其他民族医学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有力地促进了甘南民间藏医的发展。民间藏医遍布甘南各地,大到寺院、土司官邸,小到部落、村庄,均有民间藏医的活动。共和国成立前,甘南交通不便,群众文化素质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各种疾病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民间藏医在解除病痛、延续生命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的擅长内科,有的精于骨科、儿科、妇科和五官科,自采藏药材,自制藏成药,因病施医,治病救人。历史上著名的藏医有扎吾曼干、古达曼巴仓、娘仓卡隆曼干、贡却慈智木、智华、谢雄曼巴、南木真嘉措、智华达吉等等,均有独到造诣,为藏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共和国成立后,自治州政府十分重视藏医药事业,支持对藏医药典藉的整理、挖掘和研究,鼓励民间藏医开展医疗工作。七十年代甘南州掀起了大办合作医疗站的热潮,把分散在各地的大批民间藏医吸收到合作医疗站,发挥藏医的土医、土药、土方和自采、自种、自用、自制的优势,使合作医疗迅速发展。全州599个生产大队中493个建立了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达1176人,其中应用藏医藏药的合作医疗站和藏医赤脚医生接近50%,特别在玛曲、碌曲、夏河等纯牧区几乎全部为民间藏医。
  碌曲县尕海公社尕秀大队合作医疗站,初建于1970年。最初有两名赤脚医生,曾一度扩充到8人,有房间6间,设有简易病床6张。有制药用的粉碎机1台,X光透视机1台,还有其他一般常用医疗器械设备,除选购一定数量的常用西药外,以自采自制藏药为主,藏成药最多时达100多种。他们还从四川购进原料,制成名贵藏药“珍宝丸”。最多时年门诊量曾达4000余人次;住院200余人次;收入6000余元。到八十年代,合作医疗站大都解散,但尕秀村合作医疗站,一直坚持办了下来。截止1990年底,尚库存藏药材约3500多公斤。1976年,获甘肃省卫生厅授予的“全省卫生战线先进集体”称号;1982年11月获 “全省模范集体”称号;1983年12月,获国家卫生部授予的“全国卫生战线先进集体”称号。
  卓尼县刀告乡龙多大队合作医疗站,共有赤脚藏医5名,诊疗室3间,药房2间,病房4间,病床7张,常用医疗器械基本齐全。自制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的藏成药87种。他们坚持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自采自制藏药,精心为群众防病治病,改变了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赢得了牧民群众的赞扬和信任,先后多次被评为州、县的先进单位。
  夏河县九甲公社解放大队合作医疗站,成立于1972年6月1日,共有赤脚医生3名(其中藏医2名,西医1名,保管兼药工1名)。止1976年共采集藏药115种1250公斤;自制藏成药49种250公斤;年门诊量1736人次,其中本大队社员就诊895人次,赢得了广大农牧民的信任。
  当时合作医疗站办得好的还有碌曲县郎木寺公社郎木寺大队合作医疗站,夏河县九甲公社前进大队合作医疗站、革命大队合作医疗站,科才公社萨尔吉大队合作医疗站,卓尼县尼巴公社尼巴大队合作医疗站等。
  1979年以后甘南各地的民间藏医更加活跃,自治州政府对民间藏医给予大力扶持,除有计划地选拔部分民间藏医到全民所有制的医疗单位工作外,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藏医药学习班,不断提高民间藏医的医疗水平。在藏药材及藏成药的供应上,也热情支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还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这些措施调动了民间藏医药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至1990年,甘南各地基本上一个大的村子就有一名藏医乡村医生。在建立健全三级医疗卫生网,加强农牧区基层的医疗保健工作,恢复和发展合作医疗制度等方面,民间藏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典型医案
  藏药治疗乙肝贡去乎才旦,男,35岁。自述长期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且时而肝区隐痛不适,伴口苦口干、恶心、胸闷、畏寒、病史近半年。来我院体查:体温37.5C,脉博67次/分,脉象浮而紧。肝功:谷丙转氨酶98单位,麝草浊试验5单位,HBsAg(+),结合临床,符合乙肝诊断标准。
  扎西,男,39岁,牧民。长期低烧、食欲欠佳、肝区不适,尤在吃了旧酥油、糌粑后加重,时而恶心、口干、眼睛涩而视物不清,小便色黄如浓茶,大便干燥而秘,脸及身体发黑且皮肤有紫癫。体查:体温37.8C,脉博78次/分,血压18.7/11.3KPdo肝功:谷丙转氨酶105单位、麝草浊6单位、HBsAg(+), 结合临床,确诊为肝炎。
  治疗方法:两例患者均口服藏药治疗,服药方法为每天早上服九味牛黄散,中午服八味红花散加八味茵陈散,晚服“曼塞”。
  结果:患者服藏药15天后,症状均消失。3个月后经医院肝功化验表明:全部指标均达正常,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服药期间未产生不良反应,病人出院后随访半年,无任何症状复发,两例均达显效标准。
  讨论:乙肝是目前医学界较难攻克的疑难病症之一,随着人类对“回归自然”的认识愈来愈深刻,传统医药的疗效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乙肝属藏医肝病18种分型中的“钦格”范畴,九味牛黄散清肝热,扩张血管;八味红花散加八味茵陈散,则提高免疫机能,疏通肝脏血管,降酶保肝作用显著;“曼塞”则综合调节肝脏机能。诸药合用疗效肯定,无副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藏药治疗胆石症桑吉草,女,45岁,藏族,牧民。患者自述恶心呕吐,乏力,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吐苦水,巩膜微黄。体查:脉博85次/分,体温37.8C,脉眩而紧,舌苔厚而稍黄,尿色黄淡而白,结合临床,藏医辩证为“赤巴过盛症”。经门诊B超确诊为胆囊内多发性结石,且最大结石直径为0.6厘米,遂在门诊治疗。以藏药“十味诃子散”为主(甘肃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制剂试验厂出品),每日早、晚用温开水冲服,每次3克,视病情辅配其它药物,连服2个月为一疗程。服药间停服其它中西药物,忌大蒜、陈酥油等辛辣及酸性食物。结果:连服二个疗程后B超复查发现结石完全排净,胆总管清晰,患者痊愈(上述医案均为州藏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提供)。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针炙疗法
相关专题
拔罐疗法
相关专题
放血疗法
相关专题
药物外治法
相关专题
涂药按摩法
相关专题
熨法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