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藏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33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藏药
分类号: R29
页数: 8
页码: 1628—1635
摘要: 藏药按其资源分为矿物、植物、动物3类;按药物形状和药用部分划分为珍宝、石类、土类、木类、芳香、草木、全草、动物8类;按其功能可分为广谱清热、清“赤巴”、治血分病和血分骨髓传染病、肺病、“龙”病和兼热病症、热性“培根”病、“培根”性“龙”病、黄水病及杀虫灭菌、止泻、利水、解毒、催吐、泻下、引类等18类。 药物的性味功能可分为六味(甘、酸、咸、芳、辛、涩)、八性(重、腻、凉、钝、轻、粗、热、锐)十七功能(柔、重、温、腻、固、寒、钝、凉、软、稀、淡、燥、热、轻、锐、糙、动)。六味的疗效功能按顺序,前渐小、后渐大。药物的十七功能可制伏疾病的二十种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重克锐,凉克热,软克硬,稀克腻与粗,燥克泻与温,淡克实,热克寒,轻克重,锐克钝,粗克柔,动克固。
关键词: 甘南州志 藏医药志 藏药

内容

藏药按其资源分为矿物、植物、动物3类;按药物形状和药用部分划分为珍宝、石类、土类、木类、芳香、草木、全草、动物8类;按其功能可分为广谱清热、清“赤巴”、治血分病和血分骨髓传染病、肺病、“龙”病和兼热病症、热性“培根”病、“培根”性“龙”病、黄水病及杀虫灭菌、止泻、利水、解毒、催吐、泻下、引类等18类。
  药物的性味功能可分为六味(甘、酸、咸、芳、辛、涩)、八性(重、腻、凉、钝、轻、粗、热、锐)十七功能(柔、重、温、腻、固、寒、钝、凉、软、稀、淡、燥、热、轻、锐、糙、动)。六味的疗效功能按顺序,前渐小、后渐大。药物的十七功能可制伏疾病的二十种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重克锐,凉克热,软克硬,稀克腻与粗,燥克泻与温,淡克实,热克寒,轻克重,锐克钝,粗克柔,动克固。
  第一节资源
  甘南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藏药及中草药资源。根据地貌、植被、土壤的特性,甘南药材资源分布可划分为3个区系。
  积石山西倾山高原区大致包括玛曲县全部,碌曲、夏河两县西部。属高寒湿润气候区。该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较少,所产的药用植物多为高原特有的寒冷环境中生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水母雪莲花,藏黄莲、裸茎金腰子、美丽凤毛菊、冬虫夏草、卷叶贝母、甘肃贝母、党参、羌活、短管兔耳草、二叶獐牙菜、甘青蚤缀、甘青乌头、奇林翠雀、兰石草、白苞盘骨草、西藏沙棘、红花绿绒蒿、五脉绿绒蒿、狭叶红景天、小丛红景天、异叶米口袋、粗茎秦艽、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基松等。
  药用动物有:林麝、盘羊、藏狗、牦牛、山羊、狼、马鹿、胡秃鹫、藏雪鸡等。
  药用矿物有:寒水石、冰洲石、孔雀石、高岭土、金砂、石脑、石燕、石胆、黄矶、蛇菊石等。
  岷迭高山峡谷区位于积石、西倾山原区以东、洮河与白龙江分水岭以南。大致包括舟曲县、迭部县和卓尼县的洮河以南地区。大部分属温和湿润气候区。该区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区,生态环境较优,菌类和种子植物类丰富。所产药用植物有:唐古特瑞香、红花角蒿、藓生马先蒿、鹿衔草、猴头菌、猪苓、骨碎补、伸筋草、华山松、侧柏、粗榧、当归、赤芍、细辛、党参、升麻、沙苑子、半夏、鬼臼、祖师麻、偬木、多种五加、五味子、天麻、喜马拉雅紫茉莉等等。药用动物有:黑熊、棕熊、林鹿、大灵猫、梅花鹿等等。
  临卓山地丘陵区位于西倾山以东,岷迭高山峡谷以北,是甘南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包括临潭、卓尼以及夏河东部地区,属寒温湿润区。该区的植被由西北亚高山草甸植被,山地草甸植被向东南寒湿性针叶林,针阔叶植被过渡,植物名类较为丰富。所产主要藏药材有:锦鸡儿、瑞香狼毒、小花紫堇、窄叶鲜卑花、珍珠梅、黄花棘豆、草原老鹳草、青海杜鹃、达乌里秦艽、黄芪、红芪、宽叶羌活、柴胡、甘肃丹参、黄芩、黄精、款冬花等。药用动物有:狐狸、水獭、狼、胡秃鹫等。药用矿物有:金矿石、铜矿石、自然铜、炉甘石、石膏、滑石、蛇菊石等。
  此外,全州分布较广、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药用植物有沙棘、皱叶酸模、珠牙蓼、椭圆叶花茅、蕨麻(人参果)、蒲公英、高原毛茛、黑蕊虎耳草、藏茴香、藏木香、藏菖蒲等等。
  第二节采集
  藏医药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师徒传承。除熟读背诵药典外,辨认、采集藏药历来是一项必修课。为此他们翻山越岭,踏遍甘南及邻近地区的山山水水,发掘药物资源。通过调查研究和采药、用药实践,逐步筛选出几个资源丰富的重点地区,作为甘南藏药资源区和传统采药点。
  —、达里加山
  达里加山位于夏河县甘加乡北部边缘地区,地处甘、青两省交界,是积石山山脉的分支。方园约有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其主峰海拔4636米,山峭坡陡,山峦间有高山草甸和高山湖泊。气候多变,地势复杂,是各类动植物和稀有藏药生产的优良地域,其资源有:藏黄莲、雪莲、总状花绿绒蒿、裸茎金腰子、唐古特乌头、党参、奇林翠雀、虎耳草、红景天、垂头菊、五灵脂、雪鸡、麝香等药材。其中最为盛产的药物是红花绿绒蒿、蓝花绿绒蒿、唐古特乌头、藏黄莲、土牛黄等。上述这些药物在藏药配方中是最为常用的藏药材。达里加山以盛产品种繁多的名贵药材而驰名,它自古就留下了医者们的行踪。
  1784年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医学院)成立后,多次到此山采集过药物,并被认定为首选传统采药点,历代相传,至今不衰,历来被称为“药物宝库”。现在,无论研究和采集药物的个人,寺院医学院的僧侣,或夏河县藏医院、州藏医药研究所及内地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的植物药物研究者们都到过此山,采集过丰富而珍贵的药物。尤其在每年七月至八月黄金季节,前去达里加山采集药物及药物标本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
  二、太子山
  太子山,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北端,藏语称“阿尼念钦”,距合作约50多公里。面向甘南卡加,背靠临夏。山前整个坡面绿草成茵,植被好;山后裸岩林立,主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座独立的大山。周围群山连绵,是甘南历代藏医采集药物的必去之地,也是历史上传统采药点。
  太子山草药资源丰富。一般常用藏药有矮金莲花、溪畔银莲花、白花龙胆、花丽龙胆、蓝花龙胆、唐古特乌头、唐古特红景天、木茎蓼、白花秦艽、蓝花秦艽、水母雪莲花、总状花绿绒蒿、甘肃蚤缀、凤毛菊、兰石草、党参、鹫鸟粪、五灵脂等。山脚下灌木成丛,其中有黄花杜鹃、三棵针、水柏枝、沙棘、鬼臼等多种药用植物。近年来到太子山去采集藏药的单位有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和夏河县藏医院。太子山是州境藏药资源的蕴藏地,也是州内藏医药专业人员见习药物的天然药圃之一。
  三、清水沟
  清水沟位于夏河县曲奥乡(原清水乡),是甘南到临夏、兰州往返的必经之地。距合作60多公里,海拔2500米〜3000米之间。清水沟具有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气候特色和地理特点,地势地貌与青藏高原的东大门一一土门关以东有明显的区别。动植物生态极佳,药物种类繁多。常用藏药资源有短叶石雪柏、石雪柏、甘青韭、羊齿天门冬、草本悬钩子、藏茴香、马蔺花、长管马先蒿、骨碎补、绢毛毛茛、糙果紫堇、萼果香薷、山麻黄、菥萤子、兰石草、天蓝苜蓿、手掌参、铁棒槌、短穗虎耳草、芹叶铁线莲、柳状叶凤毛菊、赤芍、羽叶点地梅、刺柏、刺玫、绢毛菊、木茎蓼、红果黄精、垫状卷柏等等。清水沟不仅是甘南地区传统的藏药采集地带,而且与甘南高原气候相对而言,比较温和,距临夏、合作都较近,交通十分方便。是藏医机构、藏医学校和省内其它研究机构见习和采集藏药低谷类药物的理想去处。
  四、光盖山
  光盖山距卓尼县城大约有40多公里。位于迭部和卓尼之交界处,平均海拔4400米左右。此一地带生长有种类繁多的藏药材,是贡巴寺曼巴扎仓的传统采药点,也是现在该县各级藏医机构采集藏药的良好地域。
  光盖山的药物极其丰富。禽类有大鵟、兀鹫、小云雀、藏雪鸡等。兽类有岩羊、原羚、黑熊、盘羊、狼、旱獭、狍子、马鹿、麝等。植物类药物有草本悬钩子、秦艽、三颗针、马蔺、油松、刺柏、湿生扁蓄、大黄、唐古特红景天、绢毛菊、藏黄莲、绵丛菔、五脉绿绒蒿、总状花绿绒蒿、木茎蓼、糙果紫堇、黄花杜鹃、翼首草、唐古特乌头、水母雪莲花、手掌参、铁棒槌、小垂头菊、裸茎金腰子、斑唇马先蒿、唐古特虎耳草等。矿石类药物有:方解石、石灰华、炉甘石、石灰石等。
  第三节藏药炮制
  一、整理成药配方
  在藏医药典籍中,载有诸多藏成药的配方,各地传统的藏医机构、藏医世家、名家,又有大量的秘方、验方留传于世。收集、整理藏医古方,结合实际,有计划地继承和应用古方,是各地藏医机构在藏成药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在藏成药配方的整理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改变医典配方中的药味,只是将医典中各种药味的剂量更加准确化、合理化,并将剂量单位转化为国际单位克,对制方过程中的加工工艺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藏成药配方的整理和应用方面,各县藏医院都是以医典为根据,结合自己的传承和临床实践经验,并参考当地群众的需要和生产条件,制定各自的协定处方,各地的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以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为例,自建所以来就着手整理藏成药配方,到1990年底已整理出546方,其中临床配制320方。这320方藏成药包括5种常用的剂型,即汤剂(32种)、散剂(192种)、丸剂(64种)、膏剂(16种)、珍宝剂(16种)。已载入该所药物研究室编写的《藏医配方选编》中。
  藏药对甘南地区的常见病、地方病、多发病疗效甚佳。如“仁钦章觉”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七十味珍珠丸”治疗中风偏瘫、血压不调、脑震荡后遗症等,临床疗效都比较显著。洁白丸(日格尔)是一种健脾和胃、分清泌浊、止痛止吐的常用胃药,主要用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呃逆呕吐等症,深受群众的青睐。甘南藏药以天然纯正、用药量小、疗效显著、服用方便、价格适宜等优势,享誉医药市场。
  二、改进生产工艺
  数百年来,甘南地区的藏成药生产,以自采、自购、自制、自用的分散形式和手工操作的方式为主。设备简陋,工艺粗糙,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产品质量优劣不一,再加产量很小,应用不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近十多年来,随着新型藏医机构的建立,藏成药的生产也迈开了新的步伐。
  现在,甘南州的藏成药生产,已从传统的手工制作逐步转向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各级藏医院、所已能生产各种剂型的藏成药近300种,其药物原料要求严格,炮制工艺精细,制作过程复杂。
  各县藏医院及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药厂,刚建成之时,藏成药的生产仍较落后,整个炮制过程有的全靠手工操作,年产量较低。近几年来,相继增加了一部分生产设备。夏河县藏医院新增加了粉碎机2台,捣膏机2台,晒药机2台,糖衣机2台,切片机2台。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药厂,现有粉碎机2台,球磨机1台,大小糖衣机4台,封口机2台。散剂经粉碎机等机械加工后,比手工捣研快而精细,年产量迅速增加;丸剂经机械加工后,丸粒大小均匀,松紧适宜,表面光滑,便于吞咽。在使用现代生产设备的同时,注重了药品的包装,聘请有关专家设计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商标图案。截止1990年底已有盒装、袋装、瓶装等药品包装,且附有配方、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的说明书。
  三、藏成药品种与产量
  甘南州的藏成药,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产量、品种逐年增加。夏河县藏医院,1982年自采药物60多种,250余公斤,价值3000多元;年购进药材150种,1500余市斤,价值1万多元;年自制药品130种,1900余公斤,价值1.5万元。到1990年,自采药物60多种,共900余公斤,价值为3万余元;年进购药材154种,共计4300公斤,价值54597元;年自制药品109种,共计3300公斤,价值107763元。几年来共炮制丸、散、膏、丹等藏成药280多种。
  碌曲县藏医院1990年的制剂情况与建院初期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每年自采药材从20种提高到36种,价值约为600元;自制藏成药已达200种,较1982年的70种提高了2.9倍。
  卓尼县中藏医院藏医门诊部,1987年开设之初,藏药材有300种左右,藏成药有87种;到1990年,购进和采集的藏药材达332种,炮制和加工的藏成药达96种之多。
  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药厂,建厂初期一年生产140种藏成药,年产量仅为400余公斤;1990年生产320种藏成药,产量共3000公斤(其中包括散剂1000公斤、丸剂1700公斤、珍宝剂300公斤),总价值达28万元。
  第四节名贵藏成药
  甘南州制药厂、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药厂生产出的藏成药,有数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级或州级优质产品。
  一、洁白丸
  甘南州制药厂生产的洁白丸,曾荣获1983年国家经委颁发的优质新产品金龙奖;1988年获全国首届中成药健康杯银杯奖。甘南用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药厂生产的洁白丸,获1989年甘肃省“兴陇杯”科技发明铜杯奖。洁白丸是甘南藏药的名优产品,历史悠久,各县藏医院、集体、个体诊所、寺院门诊均普遍制作,畅销甘、青、川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甘南州制药厂生产的洁白丸,因有生产批号,畅销于全国十多个省区。
  二、各类珍宝丸
  藏成药珍宝丸制作,是传统藏成药生产项目中的高难项目。主要原因是原料奇缺,价格昂贵,炮制工艺十分复杂严格。历史上,除西藏拉萨药王山寺与“门孜康”有小批量的生产传延外,其他藏区几乎没有制作。近十多年来,随着甘南州藏医事业的发展,珍宝丸的研制、生产已刻不容缓。然而,除碌曲藏医院曾试制过一、二种外,各县藏医院均无生产。州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试验药厂,自1987年以来,以谨慎的科学态度,向西藏、四川、青海的专家求教,多次请专家亲临指导,进行了不定期的批量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计有: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珍珠丸、芒觉珍宝丸、二十五味松耳石丸、佐达珍宝丸、七十味珍珠丸、仁钦章觉等7种。研究珍宝丸的最尖端、最重要的关键工艺是“仁钦坐台”(即水银炭)的炼制。为此,州藏医药研究所于1989年成立了攻关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奋战40天,终于精炼成功。“仁钦坐台”的炼制成功及以它作为主营原料的7种珍宝丸的研制成功,将甘南州的藏药生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藏研所附属药厂生产的各类珍宝丸产品的质量,得到了西藏、四川、青海等藏医专家的认可和称赞。
  七十味珍珠丸藏语称然纳桑培,原载于藏医典籍《医药精集•万木部》,本药在藏医临床已沿用一千多年,是藏医防治心脑血管的珍宝类丸药。由珍珠、仁钦坐台、藏红花、玛瑙、珊瑚等七十味名贵藏药组成,具有解毒、解痉、调压安神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癫狂痫症、血压不调,脑震荡及中毒类疾病。年老体弱者服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体力,具延年益寿的功效。近年经过临床疗效研究,对高血压脑病、脑溢血、偏瘫后遗症、冠心病、脑震荡后遗症、癫痫总有效率分别为94%、95.5%、89%、96%、87%。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曾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届中国“丝路节”银质奖,自治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十五味松耳石丸本药原载于藏药经典《益寿》中,是由松耳石、珊瑚、藏红花等二十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清势、舒肝、止痛、明目等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胆囊炎。对病毒性甲、乙型肝炎临床总有效率94.7%,急慢性胆囊炎临床总有效率为95%。曾获首届中国“丝路节”银质奖。自治州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十五味珍珠丸系藏医珍宝类名贵产品,主要成份由珍珠、牛黄等二十五味珍贵药物组成。具有安神开窍、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震颤、昏迷不醒、神志紊乱、谵语发狂等中风、癫痫、面神经麻痹、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神经性疾病。适用于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等症,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97%。
  二十五味鬼臼丸由鬼臼、喜马拉雅紫茉莉、枸杞子等二十五味药物组成。具有调经血、祛风镇痛的功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心烦血虚等妇科杂病。适用于慢性盆腔炎、阴道炎(滴虫性、念珠菌性、老年性)、慢性子宫颈炎、月经失调等症。观察病例30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3.5%、94.5%、100%。
  仁青章觉丸在藏医临床已沿用一千多年,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特效珍宝品,主要成份由仁钦坐台、藏红花、牛黄、熊胆等一百多种药物组成,用于治疗各种胃炎及癌前期病变,晚期消化道癌症的疼痛、溃疡病、肝病及疮疡疔毒、水肿喉痧等,无病者服用可调解胃肠功能,预防消化道肿瘤,补益身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重度肠化和腺体异性增生的癌前期病变临床总有效率为87%。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可缓解症状,延长寿命。治疗消化性溃疡病远期临床总有效率为9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岷迭高山峡谷区
相关专题
临卓山地丘陵区
相关专题
洁白丸
相关专题
七十味珍珠丸
相关专题
二十五味珍珠丸
相关专题
二十五味鬼臼丸
相关专题
仁青章觉丸
相关专题

相关实物

达里加山
相关实物
太子山
相关实物
清水沟
相关实物
光盖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