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医政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1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医政管理
分类号: R197.1
页数: 5
页码: 1606—1610
摘要: 全州广大医务人员在甘南建立初的几年中,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不辞艰辛,跋山涉水,深入帐圈,诊治疾病,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扬和称颂。1955年,在深入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过程中,全州绝大部分医疗机构修订了门诊制度,实行了分科和科主任责任制。夏河县卫生院在增设病床后,配备了万能手术床和手术器械,当年即开展阑尾、肠梗阻、疝气等手术。夏河三区藏族妇女卓老患肠梗阻合并肠麻痹,七昼夜未通便溺,经夏河县卫生院手术治疗后,病人急需输血。在无血库的情况下,藏族医生张振华和汉族医生赵麒山各献血200毫升, 使病人转危为安,治愈出院。
关键词: 甘南州志 医药卫生 医政

内容

—、医疗质量管理
  1955年,夏河、卓尼、临潭3县卫生院开设了中医针灸室。全州共诊治176733人次,其中,公费医疗32792人次,免费医疗(包括性病)76570人次。
  全州广大医务人员在甘南建立初的几年中,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不辞艰辛,跋山涉水,深入帐圈,诊治疾病,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扬和称颂。1955年,在深入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过程中,全州绝大部分医疗机构修订了门诊制度,实行了分科和科主任责任制。夏河县卫生院在增设病床后,配备了万能手术床和手术器械,当年即开展阑尾、肠梗阻、疝气等手术。夏河三区藏族妇女卓老患肠梗阻合并肠麻痹,七昼夜未通便溺,经夏河县卫生院手术治疗后,病人急需输血。在无血库的情况下,藏族医生张振华和汉族医生赵麒山各献血200毫升, 使病人转危为安,治愈出院。
  玛曲卫生所在欧拉巡回医疗中,头人贡去乎的弟弟尕日考患淋病性尿道狭窄引起尿潴留,他们请活佛念经花费了5000多元,病人病情日渐加重。巡回医疗队医生趁活佛休息之际,说服患者导尿。但历时3小时之久,仍未导通,医生便用口吸,结果小便流出,使病人转危为安,使在场的活佛和20多个僧侣深受感动。
  1956年,临潭、卓尼县卫生院相继建立手术室,开展一般手术。夏河县卫生院开展石腊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脊椎炎,获得显著成效,并设法自制氧气,提高了对肺炎和危重病人的救治疗效。全州一年中诊治疾病达134537人次,其中免费治疗34728人次,治疗性病119人次。
  1956年州人民医院建立后发展迅速,至1959年,全年门诊量达47179人次,住院病人1433人次,手术207人次。病床周转率达22.5次,使用率达95%。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有明显提高。在完成院内治疗任务的同时,医院全年先后派出60多人组成医疗队到各县巡回医疗,诊治各类患者达10万多人。是年洮江县(系由碌曲、玛曲县于1959年合并而成)西仓公社卫生院成功施行第一例疝气手术。1959年,德乌鲁市(今夏河县)医院成功施行胃部分切除手术和胆囊摘除手术获得成功。
  从1960年开始,全州各地四大疾病(浮肿、干瘦、营养不良、妇女病)相继发生,发病范围和发病人数日渐增多,全州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救治四大疾病上。州、县相继成立医疗办公室,组织大批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及营养品,深入病、灾区抢救病人。仅1960年1〜5月,全州组织13个医疗队,出动医务人员1000多人次到各地,突击治疗病人53385例。此工作一直持续到1963年下半年,绝大部分病人治愈。
  1963一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全州对各级医疗卫生组织采取以贯彻医院工作条例为内容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医疗管理。各级医院以医疗为中心,院内各部门之间关系和互相配合也基本协调。州、县、乡医院之间的业务技术指导逐渐得到加强,各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基层公社卫生院基本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1964年,仅州、县8个综合医院不完全统计,全年门诊量达123986人次,住院病人达1848人次。同时,各县还组织人员深入农牧区巡回医疗,治疗各种疾病7800多人次。1965年,州县两级医疗机构派出28个医疗队(组)、153名医务人员(占医务人员总数的72%),深入到全州农村、牧区的900多个生产队,开展巡回医疗和培训“两员”(卫生员、接生员)。到翌年底,这些医疗队(组)共诊治病人38947人次,手术治疗25人次,培训“两员”926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州各级医院的规章制度被破坏殆尽,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明显下降,差错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3年左右稍有扭转o1970年5月,新城六•二六医院成功地为临潭流顺公社59岁女社员陈贞月摘除7.5公斤重的卵巢肿瘤。:1970〜1976年,全州各级医疗部门大力开展新医正骨、胸穴指压和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等新医疗法。新城六•二六医院、尕东滩医院及州县医院先后成功地采用针麻,为患者施行口腔、眼科、普外、妇产等科手术。1976年后,医疗卫生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80年,经过连续几年整顿,全州大部分医院健全和完善了门诊挂号、病历书写、考勤、晨会、查房、交接班等制度,医院工作秩序明显好转,医疗护理质量显著上升。到翌年底,仅全州县以上综合医院门诊诊治病人达256900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达7113人次,治愈率73.29%.,好转率20.34%,死亡率1.42%。全年业务总收入约110万元。此后,全州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在保证重点、兼顾十般的原则下,着重加强了县医院和公社中心卫生院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医疗中心作用。临潭县一院到1982年,已能开展骨外科,脾、肾切除,子宫全切,颅脑、胸外伤处理等复杂手术;内科开展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检验等科室的业务也相应扩大。住院病人的治愈率由1981年的65%提高到81%死亡率由3%下降到1.2%,病床使用率由50%上升到90%。
  1983年以后,全州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医院的面貌有了变化,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开业医务人员管理
  1949年前,甘南州除夏河、卓尼、临潭、舟曲等县的几家公立医疗机构外, 各地尚有为数不多的个体行医者。
  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对私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在1951年前后,各县将开业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随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部分个体行医者被吸收到公办医疗机构工作,其余人员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个人集资,成立了集体性质的联合诊疗所。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的联合诊所被撤销,人员、药品、器械及财产全部分配到各人民公社开办的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家属亦随之下放农村,参加农业劳动。有的联合诊所在增派公派人员后改为国家医疗机构,至此,全州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不复存在。
  1980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州各县陆续有一些医务人员开业行医,但因资金、药械、人力所限,仅能开展门诊治疗。1988年为了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制止和打击游医药贩的非法活动,州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工商等部门配合下,对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进行清理。经过考试、考核,对不具备行医资格者,予以取缔。至1989年,全州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已达20家左右。三、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甘南州卫生系统曾于1960年、1964年、1980年和1987年先后4次进行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1960年和1964年两次职称晋升,因各种原因,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中只有极少数人参加晋升理论考试并晋升了职称。1980年,经过省、州统一考试、考核和各级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中有537人晋升了职称,占整个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8.4%,同时,对13名无职称的确定相应职称。对长期学非所用的21名改定相应职称。
  1987年5月全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开始,到1988年底基本结束。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考试、考核评审,全州有1305名卫生技术人员取得各级任职资格。其中:取得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51人,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258人,取得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943人(内有师级472人,士级471人),以工代干人员获得任职资格的有53人。这些人员中,截至1989年底,受聘的有1289人,其中:聘任副主任医师24人,占1.86%;聘任主治(主管)医师258人,占20.02%;聘任医师、医士1007人,占78.12%。使全州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基本趋于合理。
  四、管理体制改革
  1984年,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州广泛开展,33个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个实行院(站)长责任制管理,有8个实行百分计奖制。在103个乡卫生院中,实行浮动工资的7个,实行百分计奖的1个,实行“五定一奖”的6个, 实行其它形式改革的39个。
  1986年,全州卫生系统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同时,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在各级医疗单位逐步开展。州、县、乡医院均实行“预算包干、经费包干、定收定支、节余留用”的管理体制,并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1987年,全州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州人民医院、夏河县医院、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心卫生院和临潭县长川乡卫生院进行了 “全民所有、院长负责、聘任合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定额补助、任务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超额提成、亏损扣罚”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改革试点。经1年实施,各试点单位改革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经验。同年10月,在合作召开了全州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甘南藏族自治州医院院长负责制试行办法》、《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医院医德医风考核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
  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州卫生局于1988年3月成立了卫生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并于4月、10月两次召开会议,分别进行动员和总结交流改革工作经验。是年,全州卫生部门的147个医疗卫生单位,有63个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