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1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医疗
分类号: R197
页数: 13
页码: 1599—1611
摘要: 本章节主要描述了甘南地区历代医疗网点和医疗类型。
关键词: 甘南州志 医药卫生 医疗

内容

第一节医疗网点
  甘南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医务人员和药品极其匮乏,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人们对病魔的危害,只能求神拜佛、占卦问卜、念经消灾,情急竟以香灰为冲剂服用治病。尽管如此,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牧民在实践中还是探索积累了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藏医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常用推拿按摩、刮痧、针刺、放血、拔火罐、艾炙等治疗方法,也使用一些中草药单方、偏方,外敷、内服治疗疾病。
  明初,江南移民到洮州屯居,带入内地医疗及治疗方法,对州内民间医药改良、治疗方法的改进起了一定作用。清同治元年(1862年)后,西固(今舟曲)的大川、南峪等处始有业医者采集培育中草药,并行医带徒。如精通伤寒、擅治时疫的李世荣,擅治儿科、种痘、普通疮疡、精于制丹的桑荣南等即为当时医界代表人物。嗣后,中医播及舟曲城关。李世荣之高徒奂炳奎出师后,自设药铺,坐堂行医,深受患者敬仰。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嘉木样二世在拉卜楞寺建成的曼巴扎仓(医学院)已培养出一批藏医人才,使甘南藏区医疗向前迈了一大步,可谓藏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其服务面较窄,仅限寺僧及地方土司、头人,自治州域内的劳苦大众依旧得不到医治。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美等国传教士进入甘南,以“优惠赐医”的手段笼络人心,以便立足。1921年,美国牧师克利必奴、胡文华等,先后在临潭、黑错(今合作)、拉卜楞、阿木去乎、郎木寺等处建立教堂,通过免费医病来发展教徒,为人们种过牛痘,治过性病。继有瑞典传教士舒雅哥在卓尼木耳桥畔建起教堂,同时办起诊所,治疗花柳病,后来这个西医诊所由教徒兰州人陈子新经营。
  1940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决定在夏河县设立卫生院,并由省卫生处委派医师吴炉青等6人,携带少量药品和器材到拉卜楞开设了卫生院。1944年,在原卫生院基础上建立了省立拉卜楞医院,时有民房33间,有工作人员16人,设门诊、住院两部,分内、夕卜、皮肤等科,有病床10张,日门诊量约20人,住院病人日2〜3人。到1948年,又增设了妇产科。1942〜1947年,又先后在卓尼、黑错(今合作)、西固(今舟曲)、新城(今临潭新城乡)建立卫生院并开诊,但因设备简陋,药品缺乏,施医范围有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接收、整编和扩建了旧的医疗卫生机构,并为解决广大农牧民就医难问题,陆续建起了一批医疗卫生单位。1955年,夏河县卫生院住院部病床由10张增加到30张,同时组建了碌曲、玛曲县卫生院。次年,舟曲县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夏河县卫生院改建为夏河县医院,成为自治州第一所综合性医院o1957年10月,甘南州医院在合作建成并开诊。截止1958年,全州已有州县医院2所,县卫生院5所,区卫生所19所,县区乡妇幼保健站6个,性病防治站1个,农村保健站46个.接生站218个。1958年及以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卫生技术人员、病床均有所减少。1964年后,甘南卫生事业开始走上正常发展道路,对一些重点医院和卫生院在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了充实,使每个县医院医师达到5~7名,护士4〜5名。是年底,全州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13个,病床299张,卫生人员556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69人。1970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六•二六”指示,北京地坛结核病院的职工分别到临潭、夏河县落户,并组建成临潭新城“六•二六”医院和夏河完尕滩医院。1970一1976年,自治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牧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装备了80个公社卫生院,还向61个公社卫生院进行投资,使全州70%的病床和73%的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在基层卫生院所。这一时期,国家累计投入卫生事业费1264.8万元,基建投资212.8万元。到1979年,全州有卫生机构118个,病床101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80人,有县以上医院10所,专科病院1所,公社卫生院97所。
  1949-1989年甘南州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单位:个、人、张
  进入八十年代后,自治州卫生事业步入了稳定发展轨道。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都有了较大改观,形成了以州、县、乡为中心的三级医疗网。截止1989年底,全州设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6个,其中,县以上综合医院9所,中、藏医院5所,中心卫生院15所,乡卫生院48所,门诊部、所42个;设有病床973张;卫生技术人员1313人,其中师以上人员565人,士级605人,员级143人。在稳定发展的同时,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改革开放,一些技术骨干外流,影响全州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75〜1985年的10年间,全州调离甘南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122人,而同期分配到甘南工作的仅有18人。
  甘南州1989年卫生事业结构情况
  第二节合作医疗
  甘南州的合作医疗虽产生、发展于七十年代初期,但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孕育了它的雏形。五十年代,在不断加强和改善甘南各地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为农牧区培训了大批的不脱产卫生员,并以各种形式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卫生院、大队卫生所和生产队保健站(室)。到1959年底,全州已有农村卫生院46个,大队卫生所87个,小队保健站(室)573个。六十年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训了大批半农半医、半牧半医的基层卫生人员,逐步建立了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网。据统计,仅1966年,全州就培训不脱产、半脱产及其他卫生人员1156人,为七十年代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0年,甘南州所属各县的社、队普遍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办站形式主要有公社办、大队联办、大队办3种形式,其中90%以上是大队办。办站资金来源一般采取社会筹集和从生产队公益金中提取。在治疗上主要采用土方、土药为群众防治疾病。药物来源基本上都是实行自采、自种中草药,并自制、自用。在收费上大都采取全免和半免的收费办法。经过不断努力,到1972年,全州599个生产队中已有493个实现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发展到1176人。夏河、临潭、舟曲3县还抽调人员,先后开设县办卫生学校培训赤脚医生。截止1976年底.全州合作医疗站发展到603个,全州各大队均实现了合作医疗。在这些合作医疗站中,实现免费医疗的有139个,实现半免费医疗的有256个,免半费以上的有208个。全州赤脚医生发展到1640名(其中女赤脚医生510名),平均每个大队有赤脚医生2.72名;全州2509个生产队中,有卫生员1343人,接生员1039人,平均每个生产队有1个以上的卫生员或接生员。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队伍的发展壮大,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降低了发病率。1976年,全州各种传染病发病率较上年下降16.68%。
  1978年以后,由于生产体制的变革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州各县约有半数以上的合作医疗站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赤脚医生人数也大大减少。针对这种情况,1982年对全州大队医疗站进行了整顿。并从实际出发,对大队医疗站在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采取国家与社队共同扶持、分年投资、分批巩固、逐个办好的办法,使全州645个大队中的380个医疗站得到巩固。
  为了稳定赤脚医生队伍.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问题,从1984年起,全州7县除临潭、舟曲两县的乡(赤)医由省上按每人每月6~8元拨款补助外,其它5县均由地方财政拨款,按每人每月6〜12元给予补助。
  1989年,全州的乡村医疗站已恢复到494个,有乡村医生411人,卫生员365人,在医疗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第三节中医医疗
  1949年以前,州域的中医事业在迭部、玛曲、碌曲3县近乎空白,仅有少许藏医。唯文化较发达的舟曲(原西固县),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尚有李世荣、杨菁莪、谈新生、桑荣南、杨长寿、鲁炳奎、张仲矩等数人从师业医,悬壶为民解救疾苦。夏河、临潭、卓尼等县,个别从事中医者,多系由外地而来,设铺行医,兼售中药。其中:临潭县自1930年后,在城镇坐堂行医的有李秀平、张福贤、苏鸿臣、马志清、孟鹤逸、海又吾等数人。夏河县在1940年前有张钧庭,其后有辛培斌等人在拉卜楞镇、王子嘉在合作镇行医售药。卓尼县自1948年后,始有陕西华阴人史效义开设“茂盛德”中药铺,只卖药不看病。
  1953年1月,甘肃省卫生厅将响应人民政府号召来大西北工作的华东民间中医戴鹤年、袁锦云、华造英、周云鹏等4人分配到卓尼县医院,开展中医门诊工作。此乃甘南州国家医疗机构中最早设立的中医科室。1953年,甘肃省民族医防队来夏河,医防队撤离时,经夏河县医院要求,将医防队队员唐天飞留院工作。1955年5月21日,甘南州人委批准夏河县设立针灸室,1956年成立中医科。1954年6月,临潭县人民医院在门诊部设立中医科室,配有中药房,有中医师2名,中药调剂员1名。至1955年,甘南州共有中医20名,均为男性。其中汉族14人,藏族5人,蒙古族1人;文化程度从私学、小学到高中不等。临床分别从事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等专科;行医年限5年以下者3人,5至15年者7人,15至20年者1人,20年以上者9人。
  1956年至1958年,在夏河县拉卜楞镇、合作镇、临潭县城关镇、卓尼县柳林镇分别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所5处,均设有中药房。内有中医人员14名,中药调剂人员4名。
  自1960年后,国家将省内外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甘南工作。州、县医院和部分公社卫生院相继建立和充实了中医科室,开展中医门诊,使中医事业在甘南逐步发展。1978年在编79名中医药人员中,中医院校毕业者达43名,其中大学毕业生2名,中专毕业生41名。
  1979年至1980年,甘南州从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和散在民间的中医人员中通过考核择优录用49名中医药人员。其技术职称定为中医士的48名,中医师的1名。另有11名国家在编人员自学成材的非医务人员,经考核合格,授予中医师职称者3名,中医士职称者8名,均调整从事医疗工作,中医药人员增加到114名,中医门诊部增加到88处。到1985年底,甘南州中医药人员发展到160人,病床19张。
  1988年技术职务晋升中,被评定为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的3人;中级职称的28人,其中:中医内科主治医师16人,中医讲师4人,中医妇科主治医师3人,中医儿科主治医师1人,针灸主治医师2人,主管中药师1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1人。
  1989年底,甘南州卫生部门共有中医药人员179人。其中:内科110人,外科32人,妇科3人,儿科3人,针灸科3人,骨伤科1人,中药调剂27人,有中医病床32张。
  临潭县中医院临潭县中医院初创于1987年,建在县城西门口,占地面积2285平方米,基建投资306853元,建成2053平方米的门诊楼及住院部平房各1幢,设备总价值为1.6万余元,流动资金8000元。属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临潭县卫生局领导。
  截至1989年,临潭县中医院有职工19人,其中:医生15人,药剂人员2人。医务人员中主治中医师3人,主管中药剂师1人,中医师6人,西医士6人,药剂士1人;大专文化程度的5人,中专文化程度的9人,高、初中文化程度的3人。
  住院部设有中医病床12张,在门诊部设有中医内科、儿科、妇科、骨伤科、针灸按摩等科室,日均门诊量120人次。
  卓尼县中医藏医医院卓尼县中医藏医医院创建于1987年7月,属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卓尼县卫生局主管。占地面积3889.4平方米,基建投资28.8万元,建筑面积566.1平方米。医疗器械有胆结石治疗仪、B超诊断检查仪、50毫安X光机及拍片设备一套,骨科外固定器械、直肠检查镜、产床、万能手术箱等。截至1989年底,有医务人员15人,其中:中医主治医师3人,中医士1人,中药士1人。
  住院部设中医骨伤科病床10张。门诊部设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按摩科、中药房等科室。历年累计门诊量2.1万多人次。
  第四节免费医疗
  共和国建立后,为解除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改善民族地区医疗条件,国家实行免费医疗政策,给予特殊照顾。195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派遣中央第七防疫大队来甘肃,省上亦抽调医务人员配合,分赴夏河、卓尼、临潭等县开展工作,实行免费医疗。此后,甘肃省卫生厅又相继组建了3个民族医疗队到甘南各县,免费为少数民族群众诊治疾病。仅1952年到1953年两年中,民族医疗队免费诊治各种疾病患者21100多人次。同时,自治州所属各卫生医疗机构亦对少数民族患者予以免费治疗,止1958年累计免费医疗的人数达360140人次。
  1961年,甘肃省拨给甘南州免费医疗款62万元,药品33万元。是年1〜8月,全州共免费治疗各种病人35314人次,占同期累计发病人数的67%,有效地控制了新发和复发病人数。1962年,省上下拨救灾免费医疗款和少数民族免费医疗款15.7万元。为弥补民族免费医疗款的不足,甘南州委统战部从民族补助费内还拨出15万元。次年全州共拨支救灾及免费医疗专款19.3万元。1964年,全州共减免治疗各种疾病患者1918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达32.5万元。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给甘南州拨付的少数民族免费医疗款随之取消。此后,全州各地贫困群众因住院治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造成拖欠。每年由州、县民政部门从救济专款中拨出一定数额,给各医院予以补助。到1982年,这项补助也全部取消。
  第五节医政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
  1955年,夏河、卓尼、临潭3县卫生院开设了中医针灸室。全州共诊治176733人次,其中,公费医疗32792人次,免费医疗(包括性病)76570人次。
  全州广大医务人员在甘南建立初的几年中,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不辞艰辛, 跋山涉水,深入帐圈,诊治疾病,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扬和称颂。1955年,在深入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过程中,全州绝大部分医疗机构修订了门诊制度,实行了分科和科主任责任制。夏河县卫生院在增设病床后,配备了万能手术床和手术器械,当年即开展阑尾、肠梗阻、疝气等手术。夏河三区藏族妇女卓老患肠梗阻合并肠麻痹,七昼夜未通便溺,经夏河县卫生院手术治疗后,病人急需输血。在无血库的情况下,藏族医生张振华和汉族医生赵麒山各献血200毫升, 使病人转危为安,治愈出院。
  玛曲卫生所在欧拉巡回医疗中,头人贡去乎的弟弟尕日考患淋病性尿道狭窄引起尿潴留,他们请活佛念经花费了5000多元,病人病情日渐加重。巡回医疗队医生趁活佛休息之际,说服患者导尿。但历时3小时之久,仍未导通,医生便用口吸,结果小便流出,使病人转危为安,使在场的活佛和20多个僧侣深受感动。
  1956年,临潭、卓尼县卫生院相继建立手术室,开展一般手术。夏河县卫生院开展石腊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脊椎炎,获得显著成效,并设法自制氧气,提高了对肺炎和危重病人的救治疗效。全州一年中诊治疾病达134537人次,其中免费治疗34728人次,治疗性病119人次。
  1956年州人民医院建立后发展迅速,至1959年,全年门诊量达47179人次,住院病人1433人次,手术207人次。病床周转率达22.5次,使用率达95%。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有明显提高。在完成院内治疗任务的同时,医院全年先后派出60多人组成医疗队到各县巡回医疗,诊治各类患者达10万多人。是年洮江县(系由碌曲、玛曲县于1959年合并而成)西仓公社卫生院成功施行第一例疝气手术。1959年,德乌鲁市(今夏河县)医院成功施行胃部分切除手术和胆囊摘除手术获得成功。
  从1960年开始,全州各地四大疾病(浮肿、干瘦、营养不良、妇女病)相继发生,发病范围和发病人数日渐增多,全州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救治四大疾病上。州、县相继成立医疗办公室,组织大批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及营养品,深入病、灾区抢救病人。仅1960年1〜5月,全州组织13个医疗队,出动医务人员1000多人次到各地,突击治疗病人53385例。此工作一直持续到1963年下半年,绝大部分病人治愈。
  1963一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全州对各级医疗卫生组织采取以贯彻医院工作条例为内容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医疗管理。各级医院以医疗为中心,院内各部门之间关系和互相配合也基本协调。州、县、乡医院之间的业务技术指导逐渐得到加强,各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基层公社卫生院基本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1964年,仅州、县8个综合医院不完全统计,全年门诊量达123986人次,住院病人达1848人次。同时,各县还组织人员深入农牧区巡回医疗,治疗各种疾病7800多人次。1965年,州县两级医疗机构派出28个医疗队(组)、153名医务人员(占医务人员总数的72%),深入到全州农村、牧区的900多个生产队,开展巡回医疗和培训“两员”(卫生员、接生员)。到翌年底,这些医疗队(组)共诊治病人38947人次,手术治疗25人次,培训“两员”926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州各级医院的规章制度被破坏殆尽,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明显下降,差错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3年左右稍有扭转o1970年5月,新城六•二六医院成功地为临潭流顺公社59岁女社员陈贞月摘除7.5公斤重的卵巢肿瘤。:1970〜1976年,全州各级医疗部门大力开展新医正骨、胸穴指压和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等新医疗法。新城六•二六医院、尕东滩医院及州县医院先后成功地采用针麻,为患者施行口腔、眼科、普外、妇产等科手术。1976年后,医疗卫生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80年,经过连续几年整顿,全州大部分医院健全和完善了门诊挂号、病历书写、考勤、晨会、查房、交接班等制度,医院工作秩序明显好转,医疗护理质量显著上升。到翌年底,仅全州县以上综合医院门诊诊治病人达256900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达7113人次,治愈率73.29%.,好转率20.34%,死亡率1.42%。全年业务总收入约110万元。此后,全州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在保证重点、兼顾十般的原则下,着重加强了县医院和公社中心卫生院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医疗中心作用。临潭县一院到1982年,已能开展骨外科,脾、肾切除,子宫全切,颅脑、胸外伤处理等复杂手术;内科开展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检验等科室的业务也相应扩大。住院病人的治愈率由1981年的65%提高到81%,死亡率由3%下降到1.2%,病床使用率由50%上升到90%。
  1983年以后,全州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医院的面貌有了变化,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开业医务人员管理
  1949年前,甘南州除夏河、卓尼、临潭、舟曲等县的几家公立医疗机构外, 各地尚有为数不多的个体行医者。
  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对私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在1951年前后,各县将开业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随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部分个体行医者被吸收到公办医疗机构工作,其余人员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个人集资,成立了集体性质的联合诊疗所。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的联合诊所被撤销,人员、药品、器械及财产全部分配到各人民公社开办的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家属亦随之下放农村,参加农业劳动。有的联合诊所在增派公派人员后改为国家医疗机构,至此,全州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不复存在。
  1980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州各县陆续有一些医务人员开业行医,但因资金、药械、人力所限,仅能开展门诊治疗。1988年为了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制止和打击游医药贩的非法活动,州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工商等部门配合下,对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进行清理。经过考试、考核,对不具备行医资格者,予以取缔。至1989年,全州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已达20家左右。三、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甘南州卫生系统曾于1960年、1964年、1980年和1987年先后4次进行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1960年和1964年两次职称晋升,因各种原因,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中只有极少数人参加晋升理论考试并晋升了职称。1980年,经过省、州统一考试、考核和各级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中有537人晋升了职称,占整个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8.4%,同时,对13名无职称的确定相应职称。对长期学非所用的21名改定相应职称。
  1987年5月全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开始,到1988年底基本结束。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考试、考核评审,全州有1305名卫生技术人员取得各级任职资格。其中:取得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51人,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258人,取得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943人(内有师级472人,士级471人),以工代干人员获得任职资格的有53人。这些人员中,截至1989年底,受聘的有1289人,其中:聘任副主任医师24人,占1.86%;聘任主治(主管)医师258人,占20.02%;聘任医师、医士1007人,占78.12%。使全州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基本趋于合理。
  四、管理体制改革
  1984年,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州广泛开展,33个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个实行院(站)长责任制管理,有8个实行百分计奖制。在103个乡卫生院中,实行浮动工资的7个,实行百分计奖的1个,实行“五定一奖”的6个, 实行其它形式改革的39个。
  1986年,全州卫生系统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同时,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在各级医疗单位逐步开展。州、县、乡医院均实行“预算包干、经费包干、定收定支、节余留用”的管理体制,并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1987年,全州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州人民医院、夏河县医院、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心卫生院和临潭县长川乡卫生院进行了“全民所有、院长负责、聘任合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定额补助、任务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超额提成、亏损扣罚”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改革试点。经1年实施,各试点单位改革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经验。同年10月,在合作召开了全州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甘南藏族自治州医院院长负责制试行办法》、《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医院医德医风考核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
  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州卫生局于1988年3月成立了卫生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并于4月、10月两次召开会议,分别进行动员和总结交流改革工作经验。是年,全州卫生部门的147个医疗卫生单位,有63个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第六节州人民医院
  1957年10月1日,甘南州人民医院在合作旧街建成并开诊。建院初期,院内设病床30张,机构设置有行政股和医疗股。医疗股下设内科、外妇科两个临床科室和药房、化验室、X光室3个非临床科室。设备仅有1台陈旧的美式30毫安X光机。全部28名人员中,除有1名内科医师外,其余均是中专毕业和无学历人员,其来源是在原甘肃省民族医疗队基础上补充而成。医疗方面仅能诊治一些普通病和常见疾病。
  1959年,医院工作人员增加到58人,床位增加到75张。住院部及两处门诊设有内、夕卜、妇儿、中医、五官科及手术室。辅助科室有放射理疗室、检验室、住院部和门诊部药房、药库、煎药室、蒸馏室、制剂室、中药加工炮制、灭菌制剂室及病历保管室、供应室、统计室等。大型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1台,全年门诊量已达47179人次,住院病人1433人次,手术207人次。病床周转率达22.5次,使用率达95%。
  由于当时尚无全州性预防保健机构,因而医院在开展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全州的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当年,全院先后抽派60多人次到各县巡回医疗,开展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总共对散发流行的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痢疾等疾病防治达10万多人次。
  1959一1961年,医院各项业务虽有发展,但因受设备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外妇科只能开展普通的腹部手术,辅助诊断也仅限于一般的物理检查及X光透视、常规化验。
  1964年,医院根据本院实际,参照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工作制度》制定了门诊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制度及出入院、查房、病历书写、值班、交接班、各科室工作等26项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添置了心电图机、膀胱镜、乙状结肠镜、无影灯、大型高压灭菌器、冰箱等医疗器械设备。先后选派18名医务人员赴省内外进修。外妇科亦能开展胃次全切除、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剖腹产等手术。制剂室能生产制作各种合剂75种。经过几年的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前,一所基本适应甘南各族人民防病治病需要的综合医院已具雏形。
  “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被破坏殆尽。医疗中医护界线不分,加之1970年亠批医疗技术骨干被下放,医院技术力量明显减弱,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差错事故时有发生。
  1976年后,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体制基本得到恢复,各项工作又开始健康发展。1979年,甘南州人民医院新院建成并开诊。医院总建筑面积11714平方米,病床由80张增加到160张(实开120张),职工总人数增加到1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人,占总人数的77%。科室设有办公室、总务科、医务科、住院部(4个病区)、门诊部。住院部一、二病区为大内科,包括内、儿、中医、传染病等科;门诊部设有内、夕卜、妇、儿、五官、中医、针灸、理疗、放射、治疗、急诊、中西药房等。
  从1980年到1989年,为了改善医疗条件,扩大服务项目,在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十年中,医院先后派出60多人分赴省内外进修学习,学习科目达20多个,使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外科已能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等较为复杂的手术。内科在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偏瘫、心脏病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1983年开设的传染科,对脑膜炎、肝硬化、肝昏迷等疾病的治疗达到一定水平。检验科亦能开展多项检验项目。还新开展了 B超、胃镜、脑电图、心向量、超声心动、病理等多种功能性检查项目。医疗器械设备经过不断补充更新, 亦达到一定水平,仅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已有6台(件)。
  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37人,医(护)师62人,医(护)士72人。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基本形成,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全州医疗卫生中心的作用。1989年,全院门诊治疗人数达68976人次,住院病人4073人次,治愈率达89.92%,好转率为8.55%,死亡率为0.7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