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方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1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地方病
分类号: R599
页数: 5
页码: 1593—1597
摘要: 本章节主要描述了甘南州地区各种地方病的流行和防治。
关键词: 医药卫生 疫病防治 地方病

内容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一)流行及普查情况
  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主要分布在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碌曲等县。舟曲的大峪、临潭的三岔、夏河的清水一带,系本病的高发区。七十年代,经先后4次普查,全州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患者36577人,克汀病患者2431人。地甲病平均患病率为10.41%,高发区患病率高达70%以上。发病较为普遍的临潭县,全县有地甲病患者11798人,列全州第一位。在19个乡中,乡乡有发病。发病最高的乡有患者128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8.23%。舟曲县有地甲病患者10878人,其中大峪、峰迭两乡发病最高,大峪发病人口占该乡总人口的52.9%,峰迭占43.7%。迭部的12个乡均有发病,全县有患者5473人,以阿夏、麻牙、达拉等乡发病率最高。夏河县有地甲病患者4628人,其中清水乡发病率最高达73%。卓尼县有地甲病患者3449人,发病率以洸河流域的扎古录、卡车、大族、城关、木耳、纳浪、洮砚等乡为最高。碌曲县有地甲病患者351人,集中在阿拉、双岔、西仓3个乡。
  (二)防治
  从五十年代开始,采取普及食盐加碘、食用海带伴以碘剂注射、服用柳叶膏、检验生活用水、病区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使地甲病、克汀病人大幅度减少。1989年,全州有现症病人19150人,治愈率达到55%。克汀病人智力、体力、自理能力逐步得到好转,并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1980年以后重点加强地甲病区育龄妇女、孕妇的防治,基本杜绝了克汀病婴儿的出生。1986年,经省、州、县联合考核验收,甘南州地甲病、克汀病的防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受到省政府表彰。
  二、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主要在碌曲、卓尼两县。1977年在碌曲县部分乡普查出疑似大骨节病患者270人。随后于1983年进一步查出并确定碌曲县的双岔、阿拉、西仓,卓尼县的藏巴哇、扎古录、柏林等乡为主要病区,查出患者757人,病区平均患病率为7.77%。1985年,对上述两县6乡实查人数9903人,占总人口的90.58%;查出患者767人,患病率为7.6%;有病自然村56个,其中碌曲县阿拉乡的患病率最高,为30.5%。自治州从防病改水及在病区群众中服用亚硒酸钠片入手,积极进行防治。先后建成防病改水工程6处,受益人口4347人;投服药物人口26764人次,并与病区乡村医生签订治疗责任合同书。经1988年调査,原有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未发现新发病人。
  三、布鲁氏杆菌病
  甘南州布病普查工作始于1958年,当年在全州范围内共查出人间布病患者1070人。七十年代又普查4次,查出有布氏杆菌病患者1977人,全州7县均有患者分布。发病率以牧区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较低。牧区的女性发病率又高于男性。如碌曲县男性为2.39%,女性为5.79%。半农半牧区及农业区的发病率则无此明显特点。
  布病的防治始于五十年代。1973年至1977年的4年中,治愈患者462例,使布病患者总数从1973年的1977例降为1515例。进入八十年代后,进一步广泛地开展了防治,在病区注射布氏杆菌疫苗,投服布病药丸,气雾免疫及多种中西、中藏医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得以治愈。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免费发放布氏杆菌疫苗32000余人份,药丸1000余人份。
  1985年,经省、州、县联合工作组检査验收,全州病区未发现新发病人,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受到甘肃省政府的表彰。此后,州、县卫生防疫部门继续加强监测,仍未发现新发病人,达到了 “稳定控制区标准”。
  四、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起步较晚。1980年后在临潭、卓尼、舟曲、迭部4县的26个乡67个自然村中,普查到以氟斑牙为主的氟中毒患者3047人,患病率为病区人口总数的34.67%。1984年在临潭县的长川乡进行氟骨症调查,在病区和非病区各抽查30名儿童,作X拍片对照,未发现氟骨症患者。1987年,对临潭县羊永乡进行了氟中毒人群调查,同时完成了1000人份的建档填卡工作,为改水防氟效果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8年,临潭县防疫站对羊永乡羊永大队氟病区进行了调查。该大队共7个小队,1297人,实查1232人,调查率为95%,查出氟斑牙患者473人,患病率为38.4%;其中六岁以下氟斑牙患者20人,患病率为1.62%,未查出氟骨症病人。并按性别划分年龄组,进行氟斑牙分型分度统计建立档案卡。
  在防治措施上,自1980年以来,卫生部门提供科学的病情资料,水电部门进行改水设计,国家给予投资,开展病区防病改水,至1989年,甘南州投资108万多元,建成改水工程13处,病区群众受益达21588人,完成了甘南州中等以上氟病区改水任务。消除了高氟水的危害,病情得到控制。
  五、麻风病
  共和国成立前,麻风病在甘南流行很广。由于缺医少药和人们对此病的偏见,使患者不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且往往被歧视、嫌弃,驱赶至深山野林,甚至遭到活埋、杀戮、焚烧等。麻风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和疾病的折磨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o1941年前的30年内,碌曲县双岔乡19个自然村中就有18个自然村流行麻风病,累计死亡111人。尕丁关村南木交一家4口人均因患麻风病死亡,成了绝户。尕地村其毛塔一家4口,也全部患有麻风病,3人死亡,所剩一名幼女在共和国建立后被收住麻风病院治疗而幸免。自治州建立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州开展了麻风病普查、普治,1969年在卓尼县西尼沟建起麻风病专业疗养院,担负全州麻风病普查及收容治疗工作。
  (一)流行概况
  历史上,甘南藏族群众多有往返印度经商和赴印度从事宗教活动的,而印度是世界上著名的麻风病高发国家之一,屡有被传染者返回。特别是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对麻风病人实施枪杀、活埋等惨无人道的灭绝政策,致使部分青海麻风病患者,流入甘南州的夏河、碌曲县的半农半牧区,先是流窜,继而定居。为了摸清甘南州麻风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达到“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目的,卓尼疗养院于1971年抽调12名专业人员分赴卓尼、临潭、夏河、碌曲、迭部、舟曲6县进行了线索调查。1972年至1973年全州又派出22名专业技术人员在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的协助下,进行了普查及重点普查,截止1974年底全州累计有麻风病患者738人(其中:新发病人175人,死亡163人,外逃82人),占受检人数的2.36%。,新发病人占受检人数的0.64‰
  甘南州麻风病患病率超过2%。,属于高流行区。全州7个县77个公社有麻风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大夏河、白龙江及洮河流域的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纯牧区则少见。以夏河的下巴沟、下卡加、麦西、加门关;碌曲的西仓、双岔、阿拉及迭部县的电尕等8个公社为重点发病区。这8个公社共有麻风病患者293人,占受检人数的11.3%。,占6县麻风病患者总数的39.7%。
  (二)防治
  自治州建立至六十年代,对确诊患有麻风病者陆续动员送往和政疗养院住院治疗,并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1955年,第一批送出患者10人。至1961年,在和政疗养院住院治疗的甘南籍患者累计达122人。1969年,西尼沟麻风病疗养院建立。1971年4月起,收容病人入院隔离治疗,首批入院治疗者达180人。
  1982年10月,在合作召开了全州第一次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11月,在合作举办了全州有麻风病现症病人乡的卫生院医务人员学习班,专题培训麻风病普查和治疗技术,颁发了麻风病防治兼职医生聘任书,落实了应享受的保健津贴。此年起,全州麻风病防治工作由院内隔离治疗逐渐转为院外家庭治疗。至1985年,全州145名院外病人都得到普遍治疗,治疗率达100%,除在治疗中死亡7例外,经临床观察皮损、涂片检查和组织切块考核疗效,治愈10例,治愈率为6.9%,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查菌结果,阳性率下降30%。对巩固治疗的288人及病人家庭都做了体检,掌握了远期治疗效果。经过积极防治,全州由原碌曲、迭部、夏河、卓尼4个麻风病高流行区县,减至碌曲1个高流行区县,且碌曲县的患病率已由1966年的4.25%降至1.31%。1986年,麻风病现症病人已减到103例。
  1988年,全州7县及州地方病防治所对院外现症病人继续开展了联合化疗,并判愈54人,新发患者3人,复发4人。对全州7县中44个乡历年累计发病的932名麻风病患者的家属、亲属等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了造册登记、体查,共检查患者家属1320人,检查率达96%。并对患者逐个进行了畸残调查, 对畸残发生时间、原因、程度等做了登记,分类填卡。
  1949-1974年甘南州各县麻风病发病统计表
  西尼沟疗养院1971-1983年底累计住院病人动态情况统计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