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0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疫病防治
分类号: R197.2
页数: 20
页码: 1580—1599
摘要: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境内麻疹、伤寒、痢疾、性病是常见病,麻风、大骨节病、克汀病、布鲁氏杆菌病、甲状腺肿大、氟中毒等地方病为害州内广大地区,天花、鼠疫、霍乱亦曾多次肆虐,妇女疾病更为普遍,婴儿死亡率很高。由于缺医少药,一些癣疥之疾,也得不到治疗,尤其是传染病,患者只能束手待毙。因此,甘南地区人口平均寿命不足30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级政府重视防疫保健工作,调进一批医务人员,设立防疫保健机构,建全了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五十年代,在培训人员建立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对性病、常见病的防治、治疗及普种牛痘和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关键词: 甘南州志 医药卫生 疫病防治

内容

第一节防疫工作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境内麻疹、伤寒、痢疾、性病是常见病,麻风、大骨节病、克汀病、布鲁氏杆菌病、甲状腺肿大、氟中毒等地方病为害州内广大地区,天花、鼠疫、霍乱亦曾多次肆虐,妇女疾病更为普遍,婴儿死亡率很高。由于缺医少药,一些癣疥之疾,也得不到治疗,尤其是传染病,患者只能束手待毙。因此,甘南地区人口平均寿命不足30岁。据《夏河县志》载:1705〜1948年,先后流行鼠疫多达50余次,死亡惨重。其时虽有走村串户的游医种痘、疗疾,但索费惊人,劳苦大众只能望医兴叹。抗日战争时期,西北防疫处曾在临潭设处防疫,但收效甚微,不久即撤离。《西固县志概要》记载西固官方在1946年有推行环境卫生之举措,其内容为:禁止在饮水泉内淘洗衣物和随地倾倒垃圾污水,建立公共厕所;严格检查饭馆及市面零售食物;取缔播种水痘;预防传染病。并指定由警察每月或半月检查1次,乡间由乡镇长每月检查2次,并酌情惩奖。在实施过程中,由医官施种牛痘3000余人,为防治时疫,派医赴各乡防疫注射,治愈者颇众。《夏河县略志》也载有同年在夏河曾拟定建修厕所办法,并付诸实施,同时规定每日打扫街市,由警佐室负责,并言收效甚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级政府重视防疫保健工作,调进一批医务人员,设立防疫保健机构,建全了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
  五十年代,在培训人员建立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对性病、常见病的防治、治疗及普种牛痘和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力。1956年,在全州范围内加强了中医药工作,配合消灭“四害”,对防治麻疹及预防接种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并改造旧产婆,培训新法接生员,推行新法接生。同时在临潭县等107个农业社订立医疗保健合同,定期巡回医疗,使农村群众及时受到预防保健的指导和疾病治疗。1963年,州卫生防疫站开始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防疫保健工作稳步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防疫工作受到很大冲击。粉碎“四人帮”后,各级卫生机构全面贯彻执行《卫生防疫条例》、《妇幼卫生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防疫保健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这一时期,重点整顿了各乡卫生院,巩固和发展了农牧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基层卫生院(所)配备了防疫专干或兼职专业人员,使各级医疗机构由医疗型逐步转向医疗预防型。
  1982年,各级政府把计划免疫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开展了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为主的预防保健工作,切实抓了医疗卫生的转轨定向,建立和整顿了基层卫生防疫网,到1988年底,全州“四苗”覆盖率超过了85%的指标,经中央卫生部、世界儿童基金会考核,夏河县“四苗”全程免疫达到99.52%,夏河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全国计划免疫先进单位。
  第二节急性传染病
  —、鼠疫
  (一)流行概况
  甘南州旱獭面积有200万公顷,疫源面积为12.3万公顷,其中夏河县12.3万公顷,碌曲县458公顷。共和国建立前,鼠疫在甘南州的流行范围广、疫点多、发病高、传播快,死亡率高,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危害,但历史上文字记载甚少。据夏河县拉卜楞寺院藏文档案资料记载,该县鼠疫最早发生在1754年。经鼠防专业人员拜访当地老人和查阅历史资料,自1754一1948年的近百年间,甘南州在历史上有疫点29处,发病大约749人,死亡744人,大都属猎獭剥食而传染。
  1953年甘南州建政后即开展了鼠疫防治工作。1959年在重点疫区的夏河县成立了防疫指挥部。同年,甘肃省卫生厅自然疫源地调査队在夏河县九甲地区的自毙旱獭斧形盖蚤和死者尸体中分离出鼠疫杆菌,从细菌学证实了甘南州夏河县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和人鼠间有鼠疫病流行。省、州、县卫生部门共同工作,在夏河县4个乡判定疫点17处,划定疫源地面积12.3万公顷。1962年6月,甘肃省自然疫源地调查队在碌曲县双岔大庄1只自毙旱獭骨髓中分离出鼠疫杆菌1株,判定疫源面积458公顷,判定动物间疫点1个,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碌曲县有鼠疫动物病的存在,并在鼠间流行。
  1949一1970年,全州共判定疫点18个,发病人数36人,死亡27人;判定疫源地面积124210公顷。
  甘南州1754-1948年人间鼠疫流行统计表
  说明:此统计因为资料记载不太一致,故有些数字不十分准确。甘南州1949-1970年人间鼠疫流行统计表
  (二)监测防治
  甘南州自1959年经鼠疫细菌学证实了有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后,相继成立了鼠防专业机构,每年开展鼠疫查源和监测工作。从1962年开始,主要以收集各种动物和昆虫为被检材料。1970〜1989年,全州共收集14324匹(只),其中捕获动物13663匹(只),自毙动物661匹(只),收集材料的点共26个。其中收集喜马拉雅旱獭13900只,占收集总数的97%;收集各种昆虫6818组,其中旱獭体外寄生蚤6334组,占总昆虫数的92.3%,洞干游离蚤占4.65%,其它昆虫占2.4%。
  1974年被动红血球凝集试验用于鼠疫查源和监测,开始收集各种被检血清。1974〜1989年,共收集各种被检血清11591份。其中收集旱獭血清9433份,占81.4%;狗獾血清35份,占0.3%;艾鼠血清44份,占0.38%;藏系绵羊血清2001份,占17.3%;狗血清76份,占0.66%;狼和猫血清各1份,对一些自毙材料和蚤类共做反相血凝试验85份,结果均为阴性。通过上述灭獭拔源及监测工作,1970年后再未发现鼠疫动物病的流行。1986年碌曲县双岔大庄485公顷疫源地正式通过国家和省级考核验收,达到了 “稳定控制”标准。
  二、天花
  自治州建立前,天花流行地区较广,对人群危害甚烈。1930年,碌曲县双岔地区的卡日、大庄、九尼、尔地等地天花流行,仅尔地一村染上天花的62人中死亡42人。1947年,夏河县部分地区亦有天花流行。自治州建立后,拨发大量牛痘疫苗,委派医务人员深入基层,为广大农牧民儿童免费种痘。1955一1959年,全州累计完成种痘96860人,基本控制了天花流行。最后5例天花病例发生在舟曲县,未造成人员死亡。1960年后天花绝迹。
  三、白喉
  经对白喉病普查,其疫区主要分布在卓尼、舟曲、临潭、夏河、碌曲5县。由于对该病广泛进行类毒素的预防接种,迅速控制了白喉的流行。但在七十年代初,由于有些地区放松了白喉类毒素的接种,发病率又有回升。据全州疫情资料统计,1970年全州发病2例,发病率0.51/10万,无死亡。1972年发病2例,发病率0.45/10万,无死亡。1973年发病数达最高峰,全州共发病20例,发病率达4.54/10万,无死亡。1974〜1976年共发病2例。:1976年后,全州各地均无病例报告。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菌苗的广泛使用,全州各县均无白喉病例发生。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流行概况
  该病在全州传播甚广,几乎每年均有发病。1963年全州发病2例,死亡1例。1965年发病10例,无死亡。1966年发病7例,死亡4例。七十年代,发病最低的年份为1970年,发病3例,发病率0.76/10万。发病最高的年度为1973年,发病58例,发病率13.61/10万。八十年代,发病最低年度为1983年,发病3例,发病率0.57/10万。发病最高年度为1985年,发病37例,发病率6.91/10万。
  (二)流行规律
  周期性。发病每隔1〜2年后有1次小的流行。在七十年代,这种流行规律甚为明显,即1973、1975、1977、1979年等,每次都有1次小流行高峰。八十年代后,这种流行规律不甚明显。流行季节多在冬春寒冷季,流行高峰则在2〜5月份,此后逐渐降低。发病年龄分布明显。0〜15岁病例占全部发病人数的80%以上,儿童带菌率高。发病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全州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甘南州1960-1989年流脑发病情况
  甘南州1980-1989年流脑发病地区分布
  (三)防治措施及效果
  注射流脑菌苗自1980年使用提纯的流脑多糖菌苗以来,1985〜1989年全州累计发放流脑菌苗32780支。由于流脑菌苗的大量注射,全州流脑发病率逐渐下降,从1985年的6.91/10万降至1989年的0.91/10万,下降97.25%。
  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测1980年,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对合作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健康人群流脑带菌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合作地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以B群占绝大多数,由此得出合作地区流脑流行以散发为主要特征。
  五、百日咳
  (一)流行概况
  据七十年代资料统计,舟曲、临潭、卓尼3县为高发区。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16983例,死亡111人,病死率为0.65%。除1973年和1974年两年发病较少外,其它各年份平均发病人数在2000例左右,发病最高的年度是1977年,发病3849例.发病率为809.74/10万,死亡9例,死亡率1.89/10万。八十年代初发病率仍较高,其后逐年呈梯阶状下降,从1980年的213.47/10万下降到1989年的1.45/10万,下降了99.32%。
  甘南州1970-1989年百日咳发病情况
  (二)防治措施及效果
  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从五十年代开始百日咳菌苗的预防接种。1959年全州完成百日咳菌苗接种62964人。1985-1989年,全州累计下发百白破三联菌苗89121支。由于疫苗的大量注射, 该病流行逐年下降,预防效果良好。
  六、麻疹
  (-)流行概况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河县唐尕昂地区的龙哇沟发生麻疹流行,死亡儿童52人。甘南建州后曾有过几次规模较大的麻疹流行。1955年3月发生的麻疹大流行,以夏河、卓尼两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临潭、玛曲两县,共发病3575人,死亡201人。同年12月至次年6月,临潭县洮阳区发生麻疹流行,发病319人,死亡135人。卓尼县新堡区发病128人,死亡91人。在半年时间内,全州共发病5350人,死亡632人。1958年冬至1959年春,临潭县的200多个村麻疹流行,有麻疹病人2594人,死亡78人。同期,舟曲县亦发生麻疹流行,发病412人。1963年,碌曲牧区发生麻疹大流行,发病最高年龄者为58岁。1964年至1966年,全州共发生麻疹病人8603例,死亡224例。主要集中在临潭、夏河、舟曲和卓尼4县。
  1975年,夏河县麻当公社发生麻疹流行,共发病500余例,死亡22人。1976年3月,玛曲县曼尔玛公社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全公社4个大队、14个生产队的15岁以下的672名儿童中,发病412人,死亡34人。此次流行由外源传播引起。1980-1989年,全州共发生麻疹病人4922人,死亡71人。
  (二)流行特征
  五十年代,甘南州麻疹流行以暴发流行和大流行为主要形式,一旦发生疫情,即迅速蔓延,且死亡率较高。六十年代后,麻疹流行减弱,但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村时有局部暴发流行。进入七十年代后,由于易感儿童的积累,仍处较多的流行状态。八十年代,随着冻干麻疹活菌苗的广泛使用,发病人数迅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下降,并得到控制。
  甘南州1980-1989年麻疹发病率动态
  甘南州麻疹发病无明显地区差异。在牧区,由于居住较分散,起初为散发性流行,数年后往往酿成一次规模较大的流行。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7岁儿童,占56.76%。8~15岁儿童发病占
  35.48%,15岁以上占7.78%。
  (三)免疫监测
  1988-1989年,通过对夏河、临潭、卓尼、碌曲、迭部等5县的麻疹患者抗体水平的测定,麻疹抗体阳性率达90.32%,平均抗体滴度1:26.56。从全州历年监测麻疹抗体的水平看,抗体阳性率及平均抗体滴度都是比较高的,机体已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七、痢疾
  (一)流行概况
  细菌性痢疾是甘南州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之一。1963一1966年,全州共发生3980例,死亡30人。1970一1979年,全州共发病54131例,死亡754人,病死率为1.39%,发病率在231.48〜2244.34/10万之间,除1978一1979年发病率超过2141.95/10万外,其它各年度发病率趋于稳定。1980〜1989年,全州共发病33221例,死亡141例。特别是1985年后,发病率下降明显,发病率较七十年代下降38.62%,发病数下降91.23%,死亡数下降90.7%。
  甘南州1970-1989年痢疾发病死亡例数
  1970-1989年各县痢疾发病情况表
  (二)防治
  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教育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预防意识,把好“病从口入”关。对流行地区重点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疫区进行处理,如喷洒敌敌畏灭蝇,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等。
  八、伤寒副伤寒
  (一)流行概况
  伤寒、副伤寒是甘南州常见的传染病之一,遍布全州各县,多为散发性发生,偶见局限性暴发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病。1929〜1930年,卓尼县城郊沙盖、大族一带发生暴发流行,仅24户人家的沙盖村发病20余人,死亡6人。1952年2月份,舟曲县峰迭村发生伤寒,患者30余人,死亡4人。1959年在玛曲县欧拉也曾流行。1963〜1966年,全州共发病59例,无死亡。1970〜1979年,全州总发病146例,死亡2例,发病率在0.25/10万〜13.84/10万之间,病死率1.37%。发病最低的年度是1970年(年发病1例),发病最高的年度是1979年(年发病68例),仅舟曲县发病达64例,发病率高达65.22/10万,占七十年代总发病数的69.86%。
  1980〜1989年,全州共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811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37%。发病最低年度是1983年(年发病1例),发病最高年度是1981年 (年发病734例),发病最高的是舟曲县,发病率35.28/10万。
  1970-1989年甘南州伤寒副伤寒发病及死亡情况
  (二)流行特征
  甘南州伤寒、副伤寒流行重点地区是舟曲县(与地理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等因素有关)。七十年代的发病人数占全州总发病人数的91.64%。在近十余年中发生数起流行,流行方式以水型为主。发病高峰期在8~10月之间,发病无明显年龄差异。
  (三)防治
  甘南州自五十年代开始,在疫区重点人群中注射伤寒菌苗,以加强人群免疫力。1950〜1952年,注射霍乱伤寒二联菌苗3546人。1959年,全州共预防注射伤寒菌苗5428人。
  九、病毒性肝炎
  (一)流行概况
  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141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1/10万,死亡15人,病死率为1.06%o1978年最高年度发病298例,最低年度1974年发病39例。1980〜1989年,全州共发病1730例,年发病率为31.99/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12%。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全州各种传染病之首。
  1970-1989年甘南州肝炎流行情况表
  (二)防治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对市场食品及食品生产单位加强管理,凡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杜绝上市。对确认为急性肝炎病人,动员患者家属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同时各级卫生防疫部门采用丙种球蛋白、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甲、乙型肝炎。自1987年以来,甘南州卫生防疫站购进5000人份乙肝疫苗,进行了预防接种。
  十、脊髓灰质炎
  (一)流行概况
  1963-1966年,全州共发病93例,死亡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6.64/10万。七十年代后,随着脊髓灰质炎活菌苗的大量投服,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徘徊在0.24/10万至3.32/10万之间,个别地区且有局部暴发流行。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37例,发病率0.8/10万。其中舟曲、夏河、碌曲3县占总发病数的1.08%。1982年后,州、县防疫部门开始有冷链装备,疫苗运输、保存条件大为好转,保证了疫苗的质量。随着全州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病率明显下降。1980-1986年,全州共发病7例,无死亡。1986年后已连续3年无病例报告。
  (二)防治
  自国家于六十年代试制成功脊髓灰质活菌疫苗后,1964年全州各地喂服小儿麻痹糖丸2000人份,投服率达95%。此后,在全州适龄儿童中普遍投服小儿麻痹糖丸,基本控制了灰质炎的发生。特别是自1986年以来投服三型糖丸,有效地控制了该病流行。
  十一、炭疽
  (―)流行概况
  1970-1979年,全州共发生129例,死亡1例。其中夏河县发病54例,卓尼县发病35例。发病最高年份是1976年(发病50例),其中卓尼县占发病总数的70%。其它年份发病不超过20例。1980-1989年,全州共发病199例,死亡2例。其中玛曲县129例,夏河县58例,碌曲县12例。发病数比七十年代上升54.26%。通过普査,该病高发区为玛曲、碌曲、夏河3县。
  (二)流行规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七、八、九3个月为该病流行的高峰季节。从染病年龄上看,青壮年发病最高。15〜45岁人群的发病占总发病数的80%左右,且男多于女。
  (三)防治
  对牧区群众,特别是直接接触畜群的放牧、挤奶人员加强了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完善了病情报告制度,对疫区人、畜进行炭疽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同时对病源地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第三节慢性传染病
  一、结核病
  (-)普查
  结核病是甘南州的主要传染病,其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类传染病,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975〜1977年对夏河县的20个乡(镇)进行了结核病普查。总人口为82000人,实查数为66000人,普查率为80.5%,共查出各类结核病患者1796人,患病率为2.72%,其中清水乡发病率最高,为11・2%。1976年,对全州39个乡进行了结核病普査,在普查的17.6万人中,结核病患者1041例。:1979年,全国统一流行病调查点定在卓尼县大族乡,对1637人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查出各类结核病患者30人,患病率为1.8%。1983年在夏河县美仁乡,临潭县八角乡,卓尼县纳浪乡、卡车乡进行了结核病普查,共查出各型结核病298例,患病率1075.8/10万。
  截止1989年,累计发现活动性结核病人1868例,其中传染性病人1080例。据同年调查、复查,结核病患病率为935.35/10万,超过全国平均患病率的近1倍;年发病率263.2/10万,是1989年全州其它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发病总和的3倍以上;年死亡率为58.3/10万,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是全州其它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死亡人数的37倍。结核病患病人数掌握率只有28%,以此推算,全州应有结核病人20000名左右,其中藏族约占80%以上。
  (二)防治
  在防治工作上,本着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原则,对历年查岀的病人由州卫生防疫站统一购发药品,按统一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建立病历及登记卡。全州对查出的186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经治疗、复查,已有1151例病人痰菌阴转和治愈,治愈率达61%。
  二、性病
  性病,俗称花柳病或干气病。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陈陋习俗的影响,性生活紊乱,使性病相互传染、蔓延,成为历史上影响少数民族繁衍昌盛的主要疾病之一。1940年,民国西北防疫处驻拉卜楞的牲畜防疫队,曾为当地群众治病,为来诊群众作血液“康氏反映”,查出60%为阳性。1947年《新甘肃》杂志2卷1期刊出的吴〓青《拉卜楞藏胞生活与卫生概况报导》一文中述:拉卜楞社会由于“社交公开,性病特多,生育减少,死亡率高,人口繁殖率日降低落,这是很危险的一种民族问题”。1950年,中央第七防疫大队来甘南开展工作,进行免费医疗,甘肃省也派出医务人员予以配合。医疗队分赴夏河、卓尼、临潭等县开展性病防治,并下发价值2000元的青霉素5110支。
  1952年,中央藏区访问团在今玛曲县乔科调查,有90%以上的妇女血液中有梅毒螺旋体存在。在查询生育史的18名已婚1年以上妇女中,12名未曾生育过,其余6名共生孩子11个,而8个因患先天性梅毒死亡。据该年已调查的部分地区统计,夏河县性病平均发病率高达38%。此后,进行了大力防治。同年6月,省性病第一防治队从临潭、临夏等卫生院抽调医务人员,组成省性病第二防治队。该队在临潭旧城工作27天,后赴卓尼县,并筹备成立了卓尼县性病防治所,实行“免、减、收”的医疗收费办法,大力防治性病。1953一1955年,夏河县普查性病患者2199人,其中梅毒患者1448人,淋病患者751人。
  1958年,对来自德乌鲁市及洮江县部分地区的198名藏族牧民作康氏沉淀试验,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有106例,发病率为53.53%。其中男性为88例,占男性总数的53.81%,女性18例,占女性总数的56.02%。从1959年9月开始,全州各地建立基层性病医疗组织,治疗机构遍及农村、农场、工矿,防治力量不断加强。截至1963年,全州治疗梅毒患者5252人,淋病患者162人。
  1964年,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来甘南进行性病选点调查。碌曲县双岔公社受检2370人,抽血化验1113人,确诊为性病患者266人,患病率为31.2%;夏河县美仁公社受检1588人,抽血化验992人,确诊为性病患者220人,患病率为21.3%;夏河县美武公社共普查3322人,确诊性病患者296人,患病率为8.9%。从性病患病来看,纯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对历年确诊出的性病患者,均由当地卫生院门诊进行治疗。由卫生院按患者人数无偿供给治疗药品。六十年代基本达到消灭的目的。八十年代以来,性病又有发生。1988年,州慢性病防治所与夏河县卫生防疫站对夏河县463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调查,检出阳性3例,现症梅毒1例,阳性率为0.7%。
  第四节地方病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一)流行及普查情况
  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主要分布在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碌曲等县。舟曲的大峪、临潭的三岔、夏河的清水一带,系本病的高发区。七十年代,经先后4次普查,全州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患者36577人,克汀病患者2431人。地甲病平均患病率为10.41%,高发区患病率高达70%以上。发病较为普遍的临潭县,全县有地甲病患者11798人,列全州第一位。在19个乡中,乡乡有发病。发病最高的乡有患者128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8.23%。舟曲县有地甲病患者10878人,其中大峪、峰迭两乡发病最高,大峪发病人口占该乡总人口的52.9%,峰迭占43.7%。迭部的12个乡均有发病,全县有患者5473人,以阿夏、麻牙、达拉等乡发病率最高。夏河县有地甲病患者4628人,其中清水乡发病率最高达73%。卓尼县有地甲病患者3449人,发病率以洸河流域的扎古录、卡车、大族、城关、木耳、纳浪、洮砚等乡为最高。碌曲县有地甲病患者351人,集中在阿拉、双岔、西仓3个乡。
  (二)防治
  从五十年代开始,采取普及食盐加碘、食用海带伴以碘剂注射、服用柳叶膏、检验生活用水、病区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使地甲病、克汀病人大幅度减少。1989年,全州有现症病人19150人,治愈率达到55%。克汀病人智力、体力、自理能力逐步得到好转,并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1980年以后重点加强地甲病区育龄妇女、孕妇的防治,基本杜绝了克汀病婴儿的出生。1986年,经省、州、县联合考核验收,甘南州地甲病、克汀病的防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受到省政府表彰。
  二、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主要在碌曲、卓尼两县。1977年在碌曲县部分乡普查出疑似大骨节病患者270人。随后于1983年进一步查出并确定碌曲县的双岔、阿拉、西仓, 卓尼县的藏巴哇、扎古录、柏林等乡为主要病区,查出患者757人,病区平均患病率为7.77%。1985年,对上述两县6乡实查人数9903人,占总人口的90.58%;查出患者767人,患病率为7.6%;有病自然村56个,其中碌曲县阿拉乡的患病率最高,为30.5%。自治州从防病改水及在病区群众中服用亚硒酸钠片入手,积极进行防治。先后建成防病改水工程6处,受益人口4347人;投服药物人口26764人次,并与病区乡村医生签订治疗责任合同书。经1988年调査,原有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未发现新发病人。
  三、布鲁氏杆菌病
  甘南州布病普查工作始于1958年,当年在全州范围内共查出人间布病患者1070人。七十年代又普查4次,查出有布氏杆菌病患者1977人,全州7县均有患者分布。发病率以牧区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较低。牧区的女性发病率又高于男性。如碌曲县男性为2.39%,女性为5.79%。半农半牧区及农业区的发病率则无此明显特点。
  布病的防治始于五十年代。1973年至1977年的4年中,治愈患者462例,使布病患者总数从1973年的1977例降为1515例。进入八十年代后,进一步广泛地开展了防治,在病区注射布氏杆菌疫苗,投服布病药丸,气雾免疫及多种中西、中藏医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得以治愈。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免费发放布氏杆菌疫苗32000余人份,药丸1000余人份。
  1985年,经省、州、县联合工作组检査验收,全州病区未发现新发病人,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受到甘肃省政府的表彰。此后,州、县卫生防疫部门继续加强监测,仍未发现新发病人,达到了 “稳定控制区标准”。
  四、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起步较晚。1980年后在临潭、卓尼、舟曲、迭部4县的26个乡67个自然村中,普查到以氟斑牙为主的氟中毒患者3047人,患病率为病区人口总数的34.67%。1984年在临潭县的长川乡进行氟骨症调查,在病区和非病区各抽查30名儿童,作X拍片对照,未发现氟骨症患者。1987年,对临潭县羊永乡进行了氟中毒人群调查,同时完成了1000人份的建档填卡工作,为改水防氟效果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8年,临潭县防疫站对羊永乡羊永大队氟病区进行了调查。该大队共7个小队,1297人,实查1232人,调查率为95%,查出氟斑牙患者473人,患病率为38.4%;其中六岁以下氟斑牙患者20人,患病率为1.62%,未查出氟骨症病人。并按性别划分年龄组,进行氟斑牙分型分度统计建立档案卡。
  在防治措施上,自1980年以来,卫生部门提供科学的病情资料,水电部门进行改水设计,国家给予投资,开展病区防病改水,至1989年,甘南州投资108万多元,建成改水工程13处,病区群众受益达21588人,完成了甘南州中等以上氟病区改水任务。消除了高氟水的危害,病情得到控制。
  五、麻风病
  共和国成立前,麻风病在甘南流行很广。由于缺医少药和人们对此病的偏见,使患者不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且往往被歧视、嫌弃,驱赶至深山野林,甚至遭到活埋、杀戮、焚烧等。麻风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和疾病的折磨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o1941年前的30年内,碌曲县双岔乡19个自然村中就有18个自然村流行麻风病,累计死亡111人。尕丁关村南木交一家4口人均因患麻风病死亡,成了绝户。尕地村其毛塔一家4口,也全部患有麻风病,3人死亡,所剩一名幼女在共和国建立后被收住麻风病院治疗而幸免。自治州建立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州开展了麻风病普查、普治,1969年在卓尼县西尼沟建起麻风病专业疗养院,担负全州麻风病普查及收容治疗工作。
  (一)流行概况
  历史上,甘南藏族群众多有往返印度经商和赴印度从事宗教活动的,而印度是世界上著名的麻风病高发国家之一,屡有被传染者返回。特别是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对麻风病人实施枪杀、活埋等惨无人道的灭绝政策,致使部分青海麻风病患者,流入甘南州的夏河、碌曲县的半农半牧区,先是流窜,继而定居。为了摸清甘南州麻风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达到“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目的,卓尼疗养院于1971年抽调12名专业人员分赴卓尼、临潭、夏河、碌曲、迭部、舟曲6县进行了线索调查。1972年至1973年全州又派出22名专业技术人员在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的协助下,进行了普查及重点普查,截止1974年底全州累计有麻风病患者738人(其中:新发病人175人,死亡163人,外逃82人),占受检人数的2.36%。,新发病人占受检人数的0.64‰
  甘南州麻风病患病率超过2%。,属于高流行区。全州7个县77个公社有麻风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大夏河、白龙江及洮河流域的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纯牧区则少见。以夏河的下巴沟、下卡加、麦西、加门关;碌曲的西仓、双岔、阿拉及迭部县的电尕等8个公社为重点发病区。这8个公社共有麻风病患者293人,占受检人数的11.3%。,占6县麻风病患者总数的39.7%。
  (二)防治
  自治州建立至六十年代,对确诊患有麻风病者陆续动员送往和政疗养院住院治疗,并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1955年,第一批送出患者10人。至1961年,在和政疗养院住院治疗的甘南籍患者累计达122人。1969年,西尼沟麻风病疗养院建立。1971年4月起,收容病人入院隔离治疗,首批入院治疗者达180人。
  1982年10月,在合作召开了全州第一次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11月,在合作举办了全州有麻风病现症病人乡的卫生院医务人员学习班,专题培训麻风病普查和治疗技术,颁发了麻风病防治兼职医生聘任书,落实了应享受的保健津贴。此年起,全州麻风病防治工作由院内隔离治疗逐渐转为院外家庭治疗。至1985年,全州145名院外病人都得到普遍治疗,治疗率达100%,除在治疗中死亡7例外,经临床观察皮损、涂片检查和组织切块考核疗效,治愈10例,治愈率为6.9%,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查菌结果,阳性率下降30%。对巩固治疗的288人及病人家庭都做了体检,掌握了远期治疗效果。经过积极防治,全州由原碌曲、迭部、夏河、卓尼4个麻风病高流行区县,减至碌曲1个高流行区县,且碌曲县的患病率已由1966年的4.25%降至1.31%。1986年,麻风病现症病人已减到103例。
  1988年,全州7县及州地方病防治所对院外现症病人继续开展了联合化疗,并判愈54人,新发患者3人,复发4人。对全州7县中44个乡历年累计发病的932名麻风病患者的家属、亲属等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了造册登记、体查,共检查患者家属1320人,检查率达96%。并对患者逐个进行了畸残调查, 对畸残发生时间、原因、程度等做了登记,分类填卡。
  1949-1974年甘南州各县麻风病发病统计表
  西尼沟疗养院1971-1983年底累计住院病人动态情况统计表第五节计划免疫
  一、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消除相应传染病的根本措施。甘南州的计划免疫工作,六十年代以州卫生防疫站下乡开展巡回防治为主。全州的计划免疫正式建卡工作是从1977年起步,1979年下半年全面展开的。截至1980年,除个别乡、队外,均已建卡,并开始使用生物制品药物。
  八十年代初期在计划免疫工作中,采取了一负责(即全州上下共同为下一代健康负责)、双轨制(即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两大系统,层层签订计划免疫指标任务承包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三包干(即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方面实行州包县、县包乡、乡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包村、包接种对象)、四查(即县县自查、县与县互查、州上统一检查、请上级部门抽查)、四落实(即指标“四苗指标、相应传染病控制指标,免疫成功率指标等”、疫苗、区域、责任落实)、五挂勾(即把任务与职工工资、资金、保健津贴、乡医补助费、职称聘任与职务任期相挂勾)的措施。1985年以后,全州的计划免疫工作开始迈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对7岁以下的儿童发放“儿童预防接种证”,凭证接种,做到证、卡、人三对口。
  1987年全州计划免疫工作实行层层承包,并坚持检查、考核,兑现奖罚。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全州民族宗教界人士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依靠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宗教活动,大力宣传计划免疫的科学知识,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促进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年全州12月龄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7.14%;糖丸三次合格喂服率为93.41%;百白破三针次合格接种率为94.07%;麻苗合格接种率为94.29%。“四苗”覆盖率达到90.34%。
  1989年3月,受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委托,派评审组对甘南州暨夏河县计划免疫工作实现第一个85%,进行了全面审评和接种率抽样调查考核。夏河县选点30个,共查1987年1月至12月出生儿童210名,12月龄内“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9.52%。18月龄内“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100%。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报告发病率)已提前达到国家1990年的控制指标。同年,由甘南州政府组织的考核组,对全州计免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全州7县“四苗”覆盖率平均达到95.95%。各县的“四苗”覆盖率以临潭县为最高, 达到98.57%。全州应入保儿童82165人,实入保74352人,入保率达90.49%。儿童入保率以迭部县最高,达98.99%。
  二、冷链管理
  甘南州的冷链设备建设始于1985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及省卫生厅的支持下,逐年给甘南州配备了冷链用疫苗运输车、低温冰箱、冰排速冻器等设备。对冷链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了冷链管理及考核制。1987年起全州各级冷链装备规定以双月开始运转,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南州计划免疫冷链装备及计免人员培训情况统计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