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7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分类号: R193.3
页数: 4
页码: 1568—1571
摘要: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大批人员深入农村、牧区,调查民情民俗,发现极少数地区人口发展缓慢、素质差,地方病、传染病流行蔓延,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稳步发展。针对这一实际,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坚持长期的卫生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派出大批医疗队、防疫队等,走村串户,深入帐圈、村落,利用节日及群众集会,用图片、模型和大量实例进行宣传,讲解破除迷信、讲究卫生、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大意义。随着农牧区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全州开展了改厕、改圈、改灶及病区改水工作。
关键词: 医药卫生 公共卫生 卫生运动

内容

—、宣传教育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大批人员深入农村、牧区,调查民情民俗,发现极少数地区人口发展缓慢、素质差,地方病、传染病流行蔓延,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稳步发展。针对这一实际,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坚持长期的卫生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派出大批医疗队、防疫队等,走村串户,深入帐圈、村落,利用节日及群众集会,用图片、模型和大量实例进行宣传,讲解破除迷信、讲究卫生、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大意义。随着农牧区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全州开展了改厕、改圈、改灶及病区改水工作。
  1981年,配合“五讲四美”活动,张贴卫生宣传标语、放映幻灯片,并编印《卫生与健康》小册子2期、2500册。1984年,在全州广泛开展灭鼠活动,编印了《群策群力消灭鼠害》和《灭鼠知识选介》等宣传材料,同时在合作街头增设卫生宣传专栏,创办《甘南卫生》不定期小报,刊登各类卫生科学知识。1986年开展卫生科教百日活动,在合作放映除害灭病内容的科教影片25部、183场,观众达53889人次。1988年,为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的“无烟日”活动,散发倡仪书2000份。
  二、卫生管理制度
  1975年1月,自治州颁发了《城镇卫生管理条例》,各县制定了《除害灭病卫生工作“纲要”规划》。
  1980年9月,州爱卫会制定《卫生检查标准(试行)》,发各县爱卫会及州级各单位执行。1984年10月,州爱卫会与州城建处联合发出《关于合作地区卫生管理若干规定九1988年11月,建立了合作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队伍,专门负责公共卫生监督工作。
  三、治理卫生环境
  (一)除害灭病
  五十年代,全州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仅1958年,共消灭麻雀1294899只,老鼠434913只,旱獭12594只,苍蝇19195斤,蝇蛹1703斤,野狗8333只,其它害兽害鸟6741只。六十年代后,除害的重点转移到灭鼠方面。:1979年,消灭各种鼠獭3600多只。1984年,全州草原灭鼠成绩突出,共灭鼠596200只,灭鼠面积达595000亩,平均灭效在90%以上。农田和家庭灭鼠亦获得一定成绩。卫生部门拨消杀药物款2万元,大力杀灭蚊蝇及清除其孳生地。1985年会同公安等部门,在合作地区扑杀野犬621只。1986一1987年,在合作及各县城镇进行了灭鼠工作,并培训灭鼠技术骨干64人。甘肃省爱卫会无偿提供敌鼠纳盐1吨,州政府拨专款购杀鼠灵1.5吨。合作地区投放药物单位102个,占应投放单位130个的78.5%。经效果考核,灭杀效果明显,鼠密度下降到7.86%,下降率为72.38%。
  (二)治理环境卫生
  1960年,全州共整修街道453条,公共厕所6034个。1979年五•一和十•一节前夕,在全州发动群众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并与临夏州及州内各县之间进行了对口检查。这次突击活动中,州、县城镇共投入劳力58000多人次,清除垃圾2300多吨;农牧区投入125000多人次,清除粪肥垃圾等1万多吨。1984年,州政府拨款1.5万元,由合作市政公司在合作地区新建垃圾台6个,垃圾箱20个,垃圾围栏11处,购买拉运垃圾翻斗车1辆。碌曲县新增垃圾箱(筒)37个,新建和维修了公厕,增加了环卫工人。1985年,在合作地区开展了以清理垃圾、整顿园林、疏通渠道、管理猪狗为内容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参加近万人,清理垃圾46吨,疏通渠道13700米,填平垃圾坑106个,修整便道6条,小桥8座,制做卫生箱30个。同时,合作市政公司与合作地区沿街单位签订了“四自一保”(即自扫门前路、自护门前树、自养门前路、自清门前沟、保持门前环境优美无脏乱杂物)合同承包责任书,划定责任区域,增强了各单位搞好环境卫生的责任性。专业清洁队路面清扫面积达到合作地区路面的43.9%,日清运垃圾近8吨。
  1987年,州政府筹集资金100万元,完成了合作地区8项卫生治本工程。即:中街改造配套工程,加宽新建腾志街公路,做钢管围栏3900米,改栽松树美化市区;盘旋路花坛工程,在花坛内修建了城标一羚羊雕塑。还有粮站坡防洪工程,过境公路工程,市政公厕工程,西一路、西二路改造工程及开辟西六路工程。此后,重点新建了街心花园,做了350米长的钢管围栏;修建了舟曲东路砼大桥;改建了玛曲东路公厕1座。同时,治理了东西环支路。新修防汛河堤370米,新建砼油管桥1座,补修市区油路5000平方米。
  (三)改水
  长期以来,不少山区群众“人住半山高坡,饮水人背畜驮”,吃水十分困难。还有不少地区,群众长期饮用不合卫生标准的水而成为地甲病、氟中毒病等地方病的高发区,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共和国建立后,在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的同时,加快病区改水工作。七十年代,农牧区开展的“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厕、改圈、改灶、改水和改善周围环境)与防病治病相结合。在舟曲县城办起了土自来水,解决近3000人的饮水问题。碌曲自1977年至1979年的3年中,防病改水14处,解决799户、3281人和11634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1979年,甘南州卫生局与水电局在碌曲县联合召开全州防病改水现场会,制定了防病改水规划。是年共改水79处,改水大队24个,解决了16630人和92793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到1984年,全州已普查出生活饮用水源3645个点(眼),并造册画图建档。采集82份水样,进行了检验分析,共检16个项目,获数据2400个。至1989年,仅国家投资已达1298.02万元,共完成改水工程467处(项),受益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5%,并解决了48.67万头 (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其中,病区改水投资113.4万元,已完成全部中等以上氟病区的改水任务,使病区17个乡25个自然村的15723人和3万多头(只)牲畜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四、创建文明卫生单位
  在发动群众大搞爱国卫生活动中,坚持开展检查评比,及时表彰先进,批评后进,促进了创建文明卫生单位活动。夏河县九甲乡曼克尔生产队自1958年起,一直坚持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成绩显著。在1964年的卫生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成为甘南州基层爱国卫生活动的一面旗帜。这个队在鼠防拔源工作中成绩也很显著,曾受到中央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共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领导的好评。1978年,根据省爱卫会决定,与临夏州进行了爱国卫生对口检查。从对州级机关、碌曲县、夏河县机关及附近社队共98个单位进行检查的情况看,甘南州的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进展,城乡卫生面貌得到初步改观,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已经开展起来。从1979年到1989年,全州由州爱卫会命名的“文明卫生单位”86个,卫生先进单位121个。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