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99
颗粒名称: 医药卫生志
分类号: R197
页数: 58
页码: 1565—1622
摘要: 本志主要讲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医药卫生情况,包括卫生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等内容。
关键词: 地方志 甘南州志 医药卫生

内容

第一章卫生医疗机构
  第一节行政机构
  —、卫生局
  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下设卫生处。1955年自治区改称自治州后称州卫生处。1958年7月,将州卫生处并入州文教卫生局。1962年6月30日改名为文教卫生处。1970年州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前期无专门卫生行政机构,后期始设州卫生局。
  1979年5月,州卫生局内设人秘科、防疫科、医政科。:1983年4月,州卫生局内设人事科、秘书科、预防保健科、医政科等科室。
  自治州成立后,州属各县亦先后成立了文卫科、卫生科、卫生局等卫生行政机构,均为科级行政单位,隶属各县人民政府,并接受州卫生局业务指导。
  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74年,自治州建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此后,各县亦成立了相应机构。至1979年,州、县、乡及各厂矿、机关、学校都设有卫生管理机构,多数单位订立了卫生公约。1981年起,合作地区配备兼职卫生监督员8名。1986年,有专职卫生监督员6名。第二节事业机构
  一、州卫生防疫站
  1959年12月建立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当时仅有2名专业工作者,暂住州医院开展工作。到1961年12月,职工总数增至16人。1964年3月,站内始设防疫、鼠防、妇幼保健等3个组。1977年12月升为县级单位,下设防疫、地方病、卫生、化验、鼠防、办公室等6个科室。1984年5月,设立食品卫生监督科。1985年12月设立结核病防治科和卫生宣传科,至此共设9个科室。
  1989年建成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4层双面楼1幢,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全站职工发展到69人,其中:藏族职工11人,占职工总数的15.9%。业务人员49人,其中高级技术职务2人,中级12人,初级24人,无职称11人。行政、勤杂人员20人。主要设施有:各式显微镜6台,30毫安X光机1台,放免仪1台,分光光度计5台,分析天平4台,酶标仪1台,速冻器5台,电冰箱22台,荧光落射装置1台。用于卫生宣传的放像机1架,夏普18寸彩电1台。还备有工作辅助设施柴油机3台,大小汽车4辆等。
  二、州妇幼保健站
  自治州妇幼保健站初建于1964年8月。当时,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医士4人,护士1人,助产士2人),仅有听诊器、注射器、出诊包等一般医疗设备,主要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门诊治疗。1968年撤销后,人员及设备均合并于甘南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1974年重建甘南州妇幼保健站,时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医士4人,护士1人),配有简易产床1台,产包2~3个及一些普通的医疗器械。1976年开设门诊,设有计划生育室、治疗室、药房等,开展了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人工流产,取、放节育环等计划生育手术。
  1989年底,有职工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其中获得医师级卫生技术职务者12人,医士级7人),设有内儿、妇科、产科、药房、治疗室、检验室、计划免疫室、观察室等科、室。主要设备有:50毫安X光机1台,电冰箱2台,产床2台,显微镜4台,救护车1部。三、州人民医院
  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随之组建了一支医疗队,当时仅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专业技术人员2名。1957年10月1日,在医疗队的基础上建成州人民医院(院址在今合作旧街一号,即今之藏医研究所驻地),建有1540平方米的二层楼住院部1座,门诊部平房十数间。院内设行政股和医疗股,医疗股下设内科、外妇科。非临床科室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较大型的医疗设备仅有1台陈旧的美式30毫安X光机。时有职工28人,业务人员中仅有内科医师1名。1979年,新建成面积为12597平方米的包括门诊和住院部的工字形大楼1座,病床由原来的80张增加到160张。1987年建成设有30张床位的传染病住院部,1988年建成制剂楼。
  1989年建成可设床位30张的老干部病区。至1989年底,院内科室已发展到14个,即办公室、总务科、医务科、药械科、检验室、放射科、内科、外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传染科及门诊部。职工248人,比建院初增长了8.8倍。其中:副主任医师9人,主治医师36人,医(护)师64人,医(护)士79人,行政后勤52人。医疗器械设备大幅度增加,仅万元以上的大型器械有6台(件)。成为科室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起着全州医疗中心作用的综合性医院。
  四、州地方病防治所(西尼沟疗养院)
  1969年国家投资73万元,在卓尼县西尼沟建成建筑面积为6360平方米的州属麻风病专科疗养院。内设业务科、人秘科及后勤科。
  1986年撤销西尼沟疗养院。1987年建立甘南州地方病防治所,承担全州麻风病防治的业务指导工作。
  五、药品检验所
  甘南藏族自治州药品检验所于1986年筹建,1987年正式开展工作,为州卫生局主管下的科级单位。内设办公室、中药室、药品化验室、业务技术室、生物检测室、藏药室。主要设备有:万分之一分析天平1架,、分光光度计2台,体视显微镜1架,无菌检验台1架等。1989年底有业务技术人员10名,其中副主任检验师1名,主管检验师1名,主管药师1名,中药师1名,中药士1名,药剂士3名,藏药士1名。第二章公共卫生
  第一节爱国卫生运动
  —、宣传教育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大批人员深入农村、牧区,调查民情民俗,发现极少数地区人口发展缓慢、素质差,地方病、传染病流行蔓延,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稳步发展。针对这一实际,从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坚持长期的卫生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派出大批医疗队、防疫队等,走村串户,深入帐圈、村落,利用节日及群众集会,用图片、模型和大量实例进行宣传,讲解破除迷信、讲究卫生、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大意义。随着农牧区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全州开展了改厕、改圈、改灶及病区改水工作。
  1981年,配合“五讲四美”活动,张贴卫生宣传标语、放映幻灯片,并编印《卫生与健康》小册子2期、2500册。1984年,在全州广泛开展灭鼠活动,编印了《群策群力消灭鼠害》和《灭鼠知识选介》等宣传材料,同时在合作街头增设卫生宣传专栏,创办《甘南卫生》不定期小报,刊登各类卫生科学知识。1986年开展卫生科教百日活动,在合作放映除害灭病内容的科教影片25部、183场,观众达53889人次。1988年,为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的“无烟日”活动,散发倡仪书2000份。
  二、卫生管理制度
  1975年1月,自治州颁发了《城镇卫生管理条例》,各县制定了《除害灭病卫生工作“纲要”规划》。
  1980年9月,州爱卫会制定《卫生检查标准(试行)》,发各县爱卫会及州级各单位执行。1984年10月,州爱卫会与州城建处联合发出《关于合作地区卫生管理若干规定九1988年11月,建立了合作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队伍,专门负责公共卫生监督工作。
  三、治理卫生环境
  ((一)除害灭病
  五十年代,全州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仅1958年,共消灭麻雀1294899只,老鼠434913只,旱獭12594只,苍蝇19195斤,蝇蛹1703斤,野狗8333只,其它害兽害鸟6741只。六十年代后,除害的重点转移到灭鼠方面。:1979年,消灭各种鼠獭3600多只。1984年,全州草原灭鼠成绩突出,共灭鼠596200只,灭鼠面积达595000亩,平均灭效在90%以上。农田和家庭灭鼠亦获得一定成绩。卫生部门拨消杀药物款2万元,大力杀灭蚊蝇及清除其孳生地。1985年会同公安等部门,在合作地区扑杀野犬621只。1986一1987年,在合作及各县城镇进行了灭鼠工作,并培训灭鼠技术骨干64人。甘肃省爱卫会无偿提供敌鼠纳盐1吨,州政府拨专款购杀鼠灵1.5吨。合作地区投放药物单位102个,占应投放单位130个的78.5%。经效果考核,灭杀效果明显,鼠密度下降到7.86%,下降率为72.38%。
  (二)治理环境卫生
  1960年,全州共整修街道453条,公共厕所6034个。1979年五•一和十•一节前夕,在全州发动群众进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并与临夏州及州内各县之间进行了对口检查。这次突击活动中,州、县城镇共投入劳力58000多人次,清除垃圾2300多吨;农牧区投入125000多人次,清除粪肥垃圾等1万多吨。1984年,州政府拨款1.5万元,由合作市政公司在合作地区新建垃圾台6个,垃圾箱20个,垃圾围栏11处,购买拉运垃圾翻斗车1辆。碌曲县新增垃圾箱(筒)37个,新建和维修了公厕,增加了环卫工人。1985年,在合作地区开展了以清理垃圾、整顿园林、疏通渠道、管理猪狗为内容的爱国卫生突击活动。参加近万人,清理垃圾46吨,疏通渠道13700米,填平垃圾坑106个,修整便道6条,小桥8座,制做卫生箱30个。同时,合作市政公司与合作地区沿街单位签订了“四自一保”(即自扫门前路、自护门前树、自养门前路、自清门前沟、保持门前环境优美无脏乱杂物)合同承包责任书,划定责任区域,增强了各单位搞好环境卫生的责任性。专业清洁队路面清扫面积达到合作地区路面的43.9%,日清运垃圾近8吨。
  1987年,州政府筹集资金100万元,完成了合作地区8项卫生治本工程。即:中街改造配套工程,加宽新建腾志街公路,做钢管围栏3900米,改栽松树美化市区;盘旋路花坛工程,在花坛内修建了城标一羚羊雕塑。还有粮站坡防洪工程,过境公路工程,市政公厕工程,西一路、西二路改造工程及开辟西六路工程。此后,重点新建了街心花园,做了350米长的钢管围栏;修建了舟曲东路砼大桥;改建了玛曲东路公厕1座。同时,治理了东西环支路。新修防汛河堤370米,新建砼油管桥1座,补修市区油路5000平方米。
  (三)改水
  长期以来,不少山区群众“人住半山高坡,饮水人背畜驮”,吃水十分困难。还有不少地区,群众长期饮用不合卫生标准的水而成为地甲病、氟中毒病等地方病的高发区,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共和国建立后,在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的同时,加快病区改水工作。七十年代,农牧区开展的“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厕、改圈、改灶、改水和改善周围环境)与防病治病相结合。在舟曲县城办起了土自来水,解决近3000人的饮水问题。碌曲自1977年至1979年的3年中,防病改水14处,解决799户、3281人和11634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1979年,甘南州卫生局与水电局在碌曲县联合召开全州防病改水现场会,制定了防病改水规划。是年共改水79处,改水大队24个,解决了16630人和92793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到1984年,全州已普查出生活饮用水源3645个点(眼),并造册画图建档。采集82份水样,进行了检验分析,共检16个项目,获数据2400个。至1989年,仅国家投资已达1298.02万元,共完成改水工程467处(项),受益人口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5%,并解决了48.67万头 (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其中,病区改水投资113.4万元,已完成全部中等以上氟病区的改水任务,使病区17个乡25个自然村的15723人和3万多头(只)牲畜饮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四、创建文明卫生单位
  在发动群众大搞爱国卫生活动中,坚持开展检查评比,及时表彰先进,批评后进,促进了创建文明卫生单位活动。夏河县九甲乡曼克尔生产队自1958年起,一直坚持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成绩显著。在1964年的卫生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成为甘南州基层爱国卫生活动的一面旗帜。这个队在鼠防拔源工作中成绩也很显著,曾受到中央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共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领导的好评。1978年,根据省爱卫会决定,与临夏州进行了爱国卫生对口检查。从对州级机关、碌曲县、夏河县机关及附近社队共98个单位进行检查的情况看,甘南州的爱国卫生运动有了新的进展,城乡卫生面貌得到初步改观,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已经开展起来。从1979年到1989年,全州由州爱卫会命名的“文明卫生单位”86个,卫生先进单位121个。
  第二节食品卫生
  六十年代,合作地区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年平均仅20余名,至七十年代,合作地区的食品抽样检查年平均也仅有百余份。大部分县防疫站因无检验设备,未能开展对食品的监督检验。1979年,对甘南乳品厂、甘南肉联厂、玛曲冷库、甘南州副食品加工厂和7个县的副食品加工厂共11个单位生产的20余种各类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除甘南乳品厂外,其它各厂均无保健设施,职工体检未形成制度,各厂污水未经处理而排放。同时,食品加工生产水平落后,技术差,检验制度不健全,产品卫生质量不过关。经检验,州食品加工厂、玛曲县食品加工厂等5个单位生产的酱油,各项指标不合格率为20〜60%。砷含量在5份产品中2份超标,细菌总数有3份超标。州食品加工厂、玛曲县食品加工厂等7个单位生产的醋,砷含量高达5%,不合格率为57%,细菌总数量高达292万个/毫升,7份检品中6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5.7%。7个单位中有6个单位使用非食用色素。1984一1989年,州县防疫部门共检测各类食品2398份,合格率为73.6%。1983年〜1989年,在合作、卓尼、碌曲等地共发生细菌性食品中毒9起,中毒178人,其中死亡2人。
  八十年代以来,甘南州从事食品生产经销的单位和个体户越来越多。据统计:1981年全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为437人,1985年发展到2705人,到1989年又增加到5264人。对这些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坚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健康检查。自1984一1989年全州累计体检了20172人次,年体检率由70%提高到95%以上。对患单项转氨酶增高、慢性肝炎等不合格人员分别进行书面通知,调离工作岗位,对体检合格者发“健康证”。自1983年以来,每年进行1〜2次全州性的食品卫生大检查。并配备了食品卫生监督员。到1989年,全州共有监督员35人。
  第三节劳动卫生
  甘南州的劳动卫生工作起始于六十年代。初期,仅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职业病由医疗单位给予诊治。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和职工人数的增加,到七十年代才将劳动卫生正式列入卫生防疫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开始了有计划的防治工作。
  一、劳动卫生监测
  1979年,全州工矿企业发展到74个,其中国营32个,集体42个。存在粉尘危害的有15个,毒物危害的12个,有尘、毒危害的车间、工段作业点等共45处。经对7个厂矿抽样调查,粉尘浓度每平方米达9.6〜160.4毫克,均超过国家允许浓度范围。种类有水泥粉尘、煤粉尘、棉絮粉尘、皮屑粉尘、橡胶粉尘等;毒物有铅、苯、酸化物和少量的氰化钾。接触粉尘的职工993人。1979年前,全州因尘毒危害而死亡的职工累计达15人,其中矽肺5人,中毒10人。尚有矽肺病职工7人,疑似矽肺病职工35人,其它职业病63人。
  八十年代后,厂矿企业开展了建立卫生档案工作。甘南州厂矿企业118个(州级29个,各县89个),建卫生档案29个,建档率为24.57%。据查,全州接触粉尘工人为465人,占12.22%;接触毒物的466人,占12.25%;接触物理因素的60人,占1.57%。对上述人员进行体检及矽肺病流行病学调查,查出新发尘肺病人11例。共抽样调查36个单位,采样21份,高温作业调查3份,调查结果均未超标。1987年对夏河麻当、临潭新城两个水泥厂进行了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矽含量、温度、湿度、风速等的测定,夏河水泥厂共采粉尘样品36份,有8份超标;临潭新城水泥厂采样10份,有9份超标。
  二、职业病防治
  1974年10月成立州职业病诊断小组,负责州级各厂矿企业单位的矽肺病诊断工作。各厂矿企业单位采取设置防尘等有关设备,改进职工劳动场所条件,对现症病人积极动员就诊治疗。甘南州农机厂水箱车间的十数道工序,均接触铅尘、铅蒸气、强酸、苯等多种有毒物质,严重威胁着职工身体健康。该厂为改善职工劳动场所条件,先后架设了排气管道、铅炉罩,修建隔离室,减轻了尘毒危害。甘南州印刷厂和报社铸字车间、汽修厂电工小组职工,常年接触铅蒸气和铅粉尘,为预防职业病发生,分别安装了铅炉罩、排气扇等排铅通风设备,基本控制了铅毒危害。甘南州乳品厂乳粉车间安装了纱窗,厂内铺设油路7300多平方米,使厂区粉尘大为减少。夏河县水泥厂对粉尘较严重工段进行规划,改革部分工艺流程,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自制了皮带运输机、圆盘喂料机、密封筒等,控制粉尘危害收效显著。大部分厂矿企业按规定给职工发放营养补助费或营养品;坚持一年一度的职工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诊治。
  三、学校卫生
  1953年起,在各级学校普遍开展建立卫生制度,推广青少年广播操,宣讲卫生常识等健康教育活动,在有条件的中学开设了《生理卫生》课。
  1959年,甘肃省卫生防疫站在德乌鲁市(今夏河县)的拉卜楞、美武、博拉乡,临潭县的柳林乡(今卓尼县柳林镇),洮江县的阿木去乎乡(今夏河县阿木去乎乡),对3157名藏族中小学生(其中:男性1754名、女性1403名)'从身长、体重、胸围、坐高等方面进行了测量调查。
  1984年开始,在城镇中小学中开展了学生体检建档工作。通过体检,发现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有眼疾、耳病、结核、龋齿、扁桃体肿大等,尤以视力低下较为严重。经统计,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19.31%,高中毕业班平均视力低下率为44.89%。1988年,经对部分中小学生体检,中小学学生视力减退率为28.6%,沙眼为22.6%,龋齿为23.56%,沙眼、龋齿减退略有降低。至1989年,全州中小学生体检建档38567名,占全州学生总数的53.99%。卫生防疫部门除进行体检调查、发放药物外,对突出的学生视力低下等病症向校方提出了防治建议,学校逐步改善条件,落实预防措施。
  第四节妇幼保健
  一、妇幼保健工作
  共和国建立前,妇女及儿童的疾病和健康不为社会所重视,尤其牧区妇女长年超负荷劳动,生儿育女没有任何的保健措施,以致疾病缠身,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产妇及婴幼儿致残枉死者也屡见不鲜。加之,性病蔓延,严重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和婴幼儿的成活率。
  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央、省政府曾多次派出民族访问团、医疗队深入农牧区,调查妇女儿童疾病,送医送药上门,免费治疗,解除妇女儿童患病的痛苦。五十至六十年代,甘南州陆续建起州、县妇幼保健站,在“文化大革命”中并入州、县人民医院时,仍设有妇产科或妇幼股,负责妇幼保健工作。乡级卫生院尽力配备妇幼医生,以承担农牧区妇女的生育和妇女儿童的疾病防治。1974年恢复州、县妇幼保健站,同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至1977年,已建起州、县妇幼保健站6个,配备工作人员33名;全州102个公社中,配备妇幼医生74名;603个大队中,培训女赤脚医生572名。1979年实现了县县有妇幼保健站的目标。1989年,州、县妇幼保健站职工已达95人,其中,妇幼保健医生44人,儿童保健医生19人,护理、助产师17人,辅助科室卫生技术人员5人,行政工勤人员10人。各级综合医院及厂矿医院中妇科技术人员78人,儿科25人,妇幼保健专职工作人员3人,床位168张。全州108个乡镇中,有妇幼专职人员25名,兼职人员37名,开展妇幼保健业务的卫生院89所。882个村委会中,开展妇幼保健的村有109个。乡村医生400人,接生员447人,并建有村级接生站97个。
  自治州在妇幼保健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每年诊治大量的妇女儿童疾病,并有计划地开展新法接生、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和儿童疾病的防治,有力地保障了妇女儿童健康。但因自治州的妇幼保健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低、设备简陋、经费短缺,加之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等原因,给全面落实妇幼保健措施造成一定困难。农牧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部分赤脚医生、新法接生员、保健员等不脱产的基层卫生人员弃医从农或经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级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
  二、妇女保健
  (一)新法接生
  共和国成立后,各地都把推行新法接生做为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对广大群众进行破除迷信,改造旧习俗,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大力改造旧产婆,培训新法接生员,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建立新法接生站,为产妇采用新法接生提供了方便。1951年冬季,西固县(今舟曲县)由武都专署培训保健员5名,回县后改造旧产婆36人,培养新法接生员5人,建立接生站9个。同年8月,临潭县组织10名旧产婆和4名职工家属,利用产妇挂图和"张大妈接生”、"妇婴常识”等宣传材料学习新法接生知识,同时开展器械消毒等临床实习,效果良好,成为推广新法接生的骨干。夏河县1951年到1952年,共培训新法接生员96人.,建立接生站18个。
  1954年甘南州已建起接生站31处,其中:卓尼县15个,夏河县11个,临潭县2个,舟曲县3个,全年新法接生婴儿822人。次年,纯牧区的玛曲、碌曲两县亦开始推广新法接生的宣传教育,并在县级职工家属中实施新法接生45人。1956年碌曲县卫生院为近郊基层首次培训新法接生员11人,其中当地藏族青年妇女8人。新法接生32人。
  1954一1958年夏河县先后建立接生站13个,培训村级接生员115名,新法接生率由33.7%提高到51%,新生儿死亡率在3〜6.4%之间。
  1958年后,各县妇幼保健站相继撤并,县医院分设防疫妇幼保健股(组)负责培训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至1964年,全州较巩固并能发挥作用的接生员达到273名,接生站(组)170个。为调动接生员工作积极性,除给她们增加工分补贴外,还规定接生收入的70%归己,30%作为补充药械开支,使其较好的发挥了作用。但由于新法接生普及面不广,特别是牧区基本上处于空白,使甘南州的新法接生率一直在10%〜20%之间徘徊。
  1976年甘南州各县新法接生统计表单位:人、套
  1977年随着州县妇幼保健站的恢复建立,新法接生得到较快推广。1979年,全州出生婴儿10501人,新法接生4683人,新法接生率为44.60%。新生儿死亡32人(破伤风2例,难产13例、窒息17例),死亡率为3%。。1980年随着农牧区生产体制改革,接生员报酬难以落实,历年培训的接生员和大队合作医疗站的赤脚医生弃医务农,大量流失,数量急骤下降。新法接生基本上仅限于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和城郊群众,而广大农牧区除遇难产求医外,仍沿袭旧的接生方法。1981年全州出生婴儿8933人,其中新法接生948人,新法接生率仅为10.6%。1982年后,州县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了检查督促接生员工作及落实报酬等措施,使新法接生又开始回升。1985年全州共培训接生员228人,新法接生率为30.8%。1986年,确定夏河县为甘南州普及新法接生的示范县,集中人力财力抓普及新法接生,先后举办接生员培训班11期,初训、复训接生员53名,并在王格尔塘乡孔秀花家办起了甘南州第一个个体接生站,无偿配备了产床和产包。全县出生婴儿1426人,其中新法接生1066人,新法接生率达到75%,住院分娩率达34%,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降至1.4%。,婴儿和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18.9%。和0.3%。,各项指标居全州各县之首。是年,全州新法接生率达到41%,比上年度提高10.2%。此后,各县亦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培训新法接生员,使新法接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1989年,全州新法接生率达59.7%,产妇死亡15人,新生儿破伤风死亡仅3例,产妇无1例产褥热发病,新法接生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妇科常见病防治
  甘南州妇幼保健机构组建后,逐步开设了妇幼专科门诊,开始妇科常见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1976年,首先在纯牧区的玛曲县尼玛公社及农区的迭部县电尕公社开展试点普查,共普查育龄妇女612人,患有各种妇科疾病的妇女254人,患病率为42%。其中各种妇科炎症发病最高。用苦豆纸试治妇科炎症病人360人,有效率达到90%以上。1978年,甘南州各县全面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据碌曲、夏河、临潭、卓尼4县及合作地区统计,共普查育龄妇女9244人,患病人数5170人,患病率高达56%,其中子宫脱垂患者167人,尿痿病患者12人。州妇幼保健站在合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妇女病查、防、治工作,共查育龄妇女1110人,患有各种妇科病的有681人,占受检人数的61.35%。对已查出的患病妇女进行了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病治疗。共治疗479人,治疗率65.5%。
  合作地区妇科病发病情况合作地区妇科病治疗效果表
  除表列外的其他102名阴道炎、盆腔炎及附件炎等慢性炎症患者亦采取了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或达到好转。
  1980年7月至8月,为培训治疗妇女“两病”(尿痿、子宫脱垂)人才,在舟曲县举办甘南州妇女“两病”防治学习班。州、县23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在甘肃省防治妇女“两病”手术队人员的指导下,采取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手术治疗15例,无一例感染,均痊愈出院。是年,拨付•'两病”专款4000元,免费治疗子宫脱垂病人28人。
  1981年后,自治州对妇女妇科常见病继续采取边査边治的办法,而且以门诊治疗为主。1984年共普查育龄妇女4957人,发现患各种妇科疾病者2926人,患病率高达59.03%。在所患疾病中,以宫颈炎、阴道炎最为普遍。此年,全州门诊诊治妇科疾病5763人(次),1989年门诊量达到21982人(次)。在搞好常见病査治工作的同时,对“两病”仍实行免费治疗。1989年,全州共查出妇女“两病”患者32人,其中子宫脱垂患者25人,尿痿患者7人,对3名子宫脱垂和4名尿痿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其余均施行了药物治疗。
  1980年甘南州妇女“两病”分布表
  1988年,全州开始试行孕产妇保健保偿制,夏河、临潭、卓尼3县及州级还制定了孕产妇入保试行办法。业务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孕产妇入保,当年即入保49人。此年,妇幼保健部门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开展婚前健康检查,使妇女保健工作开始向防治结合转化。当年有166对进行了婚前健康检查。
  三、儿童保健
  五十至六十年代,各级医疗单位设立妇幼科(室),配备儿童专职医生,专门为儿童诊治疾病。七十年代各级妇幼机构建起后,把儿童保健列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儿童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并随着计划免疫措施的逐步落实,随着群众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儿童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发病率下降。
  1976年,甘南州妇幼保健站建立妇幼门诊,当年小儿就诊900人次,对儿童进行流脑、麻疹等疫苗注射600人次。次年预防接种(百日咳、白喉、流脑)576人次,接种牛痘1000人。
  1978年,为确切掌握儿童健康状况,提供儿童保健工作的科学依据,对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进行早期防治和矫正,对合作地区3~7周岁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共检查627人,患各种疾病的204人,发病率为33%。
  1978年合作地区3~7岁儿童体检结果表
  此后两年,针对儿童蛔虫症发病率高的特点,自治州重点开展了儿童体内驱虫工作。
  1979-1980年甘南州儿童蛔虫症查治情况表
  1981-1982年,夏河、碌曲、临潭、卓尼4县及合作地区对4058名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査,査出患病儿童3327名,患病率为81.99%,所查患病儿童中有沙眼、营养不良、寄生虫、佝偻等多种疾病,尤以沙眼、寄生虫病数量最多。对沙眼、寄生虫病、佝偻病等进行了免费治疗。
  1984年,全州普遍开展以宣传优生优育为内容的学龄前儿童体检活动,共对9所小学8所幼儿园及6个城关镇的集体、散居儿童4780名进行了健康检查,查出各种疾病患者2929名,发病率达62.2%。对2142名患病儿童进行了对症治疗,使治疗率达到73%。
  1984年甘南州部分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表
  1985年临潭、夏河、卓尼、玛曲、碌曲等5县对2637名学龄前农牧区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査。在体检的同时,对农村儿童免费发放了驱虫药物。
  甘南州部分县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表
  在搞好儿童健康检査的同时,积极向家长宣传儿童抚育保健知识和卫生常识,并帮助幼儿园、托儿所等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夏河县还坚持给幼儿园儿童喂服鱼肝油丸,增加户外活动,加强预防治疗,使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佝偻病由1983年的48.5%下降到1986年的30%。1986年迭部县妇幼保健站正式开设妇幼门诊。至此全州各县都有了专门的儿童保健业务技术部门。
  1988年,儿童保健转移到以计划免疫为中心的预防保健上,配合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全力抓计划免疫措施落实。
  1989年,又实施计划免疫保偿制,使儿童保健进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新阶段。第三章疫病防治
  第一节防疫工作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境内麻疹、伤寒、痢疾、性病是常见病,麻风、大骨节病、克汀病、布鲁氏杆菌病、甲状腺肿大、氟中毒等地方病为害州内广大地区,天花、鼠疫、霍乱亦曾多次肆虐,妇女疾病更为普遍,婴儿死亡率很高。由于缺医少药,一些癣疥之疾,也得不到治疗,尤其是传染病,患者只能束手待毙。因此,甘南地区人口平均寿命不足30岁。据《夏河县志》载:1705〜1948年,先后流行鼠疫多达50余次,死亡惨重。其时虽有走村串户的游医种痘、疗疾,但索费惊人,劳苦大众只能望医兴叹。抗日战争时期,西北防疫处曾在临潭设处防疫,但收效甚微,不久即撤离。《西固县志概要》记载西固官方在1946年有推行环境卫生之举措,其内容为:禁止在饮水泉内淘洗衣物和随地倾倒垃圾污水,建立公共厕所;严格检查饭馆及市面零售食物;取缔播种水痘;预防传染病。并指定由警察每月或半月检查1次,乡间由乡镇长每月检查2次,并酌情惩奖。在实施过程中,由医官施种牛痘3000余人,为防治时疫,派医赴各乡防疫注射,治愈者颇众。《夏河县略志》也载有同年在夏河曾拟定建修厕所办法,并付诸实施,同时规定每日打扫街市,由警佐室负责,并言收效甚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级政府重视防疫保健工作,调进一批医务人员,设立防疫保健机构,建全了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
  五十年代,在培训人员建立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对性病、常见病的防治、治疗及普种牛痘和各种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力。1956年,在全州范围内加强了中医药工作,配合消灭“四害”,对防治麻疹及预防接种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并改造旧产婆,培训新法接生员,推行新法接生。同时在临潭县等107个农业社订立医疗保健合同,定期巡回医疗,使农村群众及时受到预防保健的指导和疾病治疗。1963年,州卫生防疫站开始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控制,防疫保健工作稳步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防疫工作受到很大冲击。粉碎“四人帮”后,各级卫生机构全面贯彻执行《卫生防疫条例》、《妇幼卫生工作条例(试行草案)》,防疫保健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这一时期,重点整顿了各乡卫生院,巩固和发展了农牧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在基层卫生院(所)配备了防疫专干或兼职专业人员,使各级医疗机构由医疗型逐步转向医疗预防型。
  1982年,各级政府把计划免疫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开展了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为主的预防保健工作,切实抓了医疗卫生的转轨定向,建立和整顿了基层卫生防疫网,到1988年底,全州“四苗”覆盖率超过了85%的指标,经中央卫生部、世界儿童基金会考核,夏河县“四苗”全程免疫达到99.52%,夏河县卫生防疫站被评为全国计划免疫先进单位。
  第二节急性传染病
  —、鼠疫
  (一)流行概况
  甘南州旱獭面积有200万公顷,疫源面积为12.3万公顷,其中夏河县12.3万公顷,碌曲县458公顷。共和国建立前,鼠疫在甘南州的流行范围广、疫点多、发病高、传播快,死亡率高,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危害,但历史上文字记载甚少。据夏河县拉卜楞寺院藏文档案资料记载,该县鼠疫最早发生在1754年。经鼠防专业人员拜访当地老人和查阅历史资料,自1754一1948年的近百年间,甘南州在历史上有疫点29处,发病大约749人,死亡744人,大都属猎獭剥食而传染。
  1953年甘南州建政后即开展了鼠疫防治工作。1959年在重点疫区的夏河县成立了防疫指挥部。同年,甘肃省卫生厅自然疫源地调査队在夏河县九甲地区的自毙旱獭斧形盖蚤和死者尸体中分离出鼠疫杆菌,从细菌学证实了甘南州夏河县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和人鼠间有鼠疫病流行。省、州、县卫生部门共同工作,在夏河县4个乡判定疫点17处,划定疫源地面积12.3万公顷。1962年6月,甘肃省自然疫源地调查队在碌曲县双岔大庄1只自毙旱獭骨髓中分离出鼠疫杆菌1株,判定疫源面积458公顷,判定动物间疫点1个,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碌曲县有鼠疫动物病的存在,并在鼠间流行。
  1949一1970年,全州共判定疫点18个,发病人数36人,死亡27人;判定疫源地面积124210公顷。
  甘南州1754-1948年人间鼠疫流行统计表
  说明:此统计因为资料记载不太一致,故有些数字不十分准确。甘南州1949-1970年人间鼠疫流行统计表
  (二)监测防治
  甘南州自1959年经鼠疫细菌学证实了有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后,相继成立了鼠防专业机构,每年开展鼠疫查源和监测工作。从1962年开始,主要以收集各种动物和昆虫为被检材料。1970〜1989年,全州共收集14324匹(只),其中捕获动物13663匹(只),自毙动物661匹(只),收集材料的点共26个。其中收集喜马拉雅旱獭13900只,占收集总数的97%;收集各种昆虫6818组,其中旱獭体外寄生蚤6334组,占总昆虫数的92.3%,洞干游离蚤占4.65%,其它昆虫占2.4%。
  1974年被动红血球凝集试验用于鼠疫查源和监测,开始收集各种被检血清。1974〜1989年,共收集各种被检血清11591份。其中收集旱獭血清9433份,占81.4%;狗獾血清35份,占0.3%;艾鼠血清44份,占0.38%;藏系绵羊血清2001份,占17.3%;狗血清76份,占0.66%;狼和猫血清各1份,对一些自毙材料和蚤类共做反相血凝试验85份,结果均为阴性。通过上述灭獭拔源及监测工作,1970年后再未发现鼠疫动物病的流行。1986年碌曲县双岔大庄485公顷疫源地正式通过国家和省级考核验收,达到了 “稳定控制”标准。
  二、天花
  自治州建立前,天花流行地区较广,对人群危害甚烈。1930年,碌曲县双岔地区的卡日、大庄、九尼、尔地等地天花流行,仅尔地一村染上天花的62人中死亡42人。1947年,夏河县部分地区亦有天花流行。自治州建立后,拨发大量牛痘疫苗,委派医务人员深入基层,为广大农牧民儿童免费种痘。1955一1959年,全州累计完成种痘96860人,基本控制了天花流行。最后5例天花病例发生在舟曲县,未造成人员死亡。1960年后天花绝迹。
  三、白喉
  经对白喉病普查,其疫区主要分布在卓尼、舟曲、临潭、夏河、碌曲5县。由于对该病广泛进行类毒素的预防接种,迅速控制了白喉的流行。但在七十年代初,由于有些地区放松了白喉类毒素的接种,发病率又有回升。据全州疫情资料统计,1970年全州发病2例,发病率0.51/10万,无死亡。1972年发病2例,发病率0.45/10万,无死亡。1973年发病数达最高峰,全州共发病20例,发病率达4.54/10万,无死亡。1974〜1976年共发病2例。:1976年后,全州各地均无病例报告。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菌苗的广泛使用,全州各县均无白喉病例发生。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流行概况
  该病在全州传播甚广,几乎每年均有发病。1963年全州发病2例,死亡1例。1965年发病10例,无死亡。1966年发病7例,死亡4例。七十年代,发病最低的年份为1970年,发病3例,发病率0.76/10万。发病最高的年度为1973年,发病58例,发病率13.61/10万。八十年代,发病最低年度为1983年,发病3例,发病率0.57/10万。发病最高年度为1985年,发病37例,发病率6.91/10万。
  (二)流行规律
  周期性。发病每隔1〜2年后有1次小的流行。在七十年代,这种流行规律甚为明显,即1973、1975、1977、1979年等,每次都有1次小流行高峰。八十年代后,这种流行规律不甚明显。流行季节多在冬春寒冷季,流行高峰则在2〜5月份,此后逐渐降低。发病年龄分布明显。0〜15岁病例占全部发病人数的80%以上,儿童带菌率高。发病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全州各地均有病例报告。
  甘南州1960-1989年流脑发病情况
  甘南州1980-1989年流脑发病地区分布
  (三)防治措施及效果
  注射流脑菌苗自1980年使用提纯的流脑多糖菌苗以来,1985〜1989年全州累计发放流脑菌苗32780支。由于流脑菌苗的大量注射,全州流脑发病率逐渐下降,从1985年的6.91/10万降至1989年的0.91/10万,下降97.25%。
  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监测1980年,甘南州卫生防疫站对合作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健康人群流脑带菌情况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合作地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以B群占绝大多数,由此得出合作地区流脑流行以散发为主要特征。
  五、百日咳
  (一)流行概况
  据七十年代资料统计,舟曲、临潭、卓尼3县为高发区。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16983例,死亡111人,病死率为0.65%。除1973年和1974年两年发病较少外,其它各年份平均发病人数在2000例左右,发病最高的年度是1977年,发病3849例.发病率为809.74/10万,死亡9例,死亡率1.89/10万。八十年代初发病率仍较高,其后逐年呈梯阶状下降,从1980年的213.47/10万下降到1989年的1.45/10万,下降了99.32%。
  甘南州1970-1989年百日咳发病情况
  (二)防治措施及效果
  对疫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从五十年代开始百日咳菌苗的预防接种。1959年全州完成百日咳菌苗接种62964人。1985-1989年,全州累计下发百白破三联菌苗89121支。由于疫苗的大量注射, 该病流行逐年下降,预防效果良好。
  六、麻疹
  (-)流行概况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河县唐尕昂地区的龙哇沟发生麻疹流行,死亡儿童52人。甘南建州后曾有过几次规模较大的麻疹流行。1955年3月发生的麻疹大流行,以夏河、卓尼两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临潭、玛曲两县,共发病3575人,死亡201人。同年12月至次年6月,临潭县洮阳区发生麻疹流行,发病319人,死亡135人。卓尼县新堡区发病128人,死亡91人。在半年时间内,全州共发病5350人,死亡632人。1958年冬至1959年春,临潭县的200多个村麻疹流行,有麻疹病人2594人,死亡78人。同期,舟曲县亦发生麻疹流行,发病412人。1963年,碌曲牧区发生麻疹大流行,发病最高年龄者为58岁。1964年至1966年,全州共发生麻疹病人8603例,死亡224例。主要集中在临潭、夏河、舟曲和卓尼4县。
  1975年,夏河县麻当公社发生麻疹流行,共发病500余例,死亡22人。1976年3月,玛曲县曼尔玛公社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全公社4个大队、14个生产队的15岁以下的672名儿童中,发病412人,死亡34人。此次流行由外源传播引起。1980-1989年,全州共发生麻疹病人4922人,死亡71人。
  (二)流行特征
  五十年代,甘南州麻疹流行以暴发流行和大流行为主要形式,一旦发生疫情,即迅速蔓延,且死亡率较高。六十年代后,麻疹流行减弱,但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村时有局部暴发流行。进入七十年代后,由于易感儿童的积累,仍处较多的流行状态。八十年代,随着冻干麻疹活菌苗的广泛使用,发病人数迅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下降,并得到控制。
  甘南州1980-1989年麻疹发病率动态
  甘南州麻疹发病无明显地区差异。在牧区,由于居住较分散,起初为散发性流行,数年后往往酿成一次规模较大的流行。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7岁儿童,占56.76%。8~15岁儿童发病占
  35.48%,15岁以上占7.78%。
  (三)免疫监测
  1988-1989年,通过对夏河、临潭、卓尼、碌曲、迭部等5县的麻疹患者抗体水平的测定,麻疹抗体阳性率达90.32%,平均抗体滴度1:26.56。从全州历年监测麻疹抗体的水平看,抗体阳性率及平均抗体滴度都是比较高的,机体已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七、痢疾
  (一)流行概况
  细菌性痢疾是甘南州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之一。1963-1966年,全州共发生3980例,死亡30人。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54131例,死亡754人,病死率为1.39%,发病率在231.48〜2244.34/10万之间,除1978-1979年发病率超过2141.95/10万外,其它各年度发病率趋于稳定。1980〜1989年,全州共发病33221例,死亡141例。特别是1985年后,发病率下降明显,发病率较七十年代下降38.62%,发病数下降91.23%,死亡数下降90.7%。
  甘南州1970-1989年痢疾发病死亡例数
  1970-1989年各县痢疾发病情况表
  (二)防治
  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教育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预防意识,把好“病从口入”关。对流行地区重点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疫区进行处理,如喷洒敌敌畏灭蝇,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等。
  八、伤寒副伤寒
  (一)流行概况
  伤寒、副伤寒是甘南州常见的传染病之一,遍布全州各县,多为散发性发生,偶见局限性暴发流行,一年四季均有发病。1929〜1930年,卓尼县城郊沙盖、大族一带发生暴发流行,仅24户人家的沙盖村发病20余人,死亡6人。1952年2月份,舟曲县峰迭村发生伤寒,患者30余人,死亡4人。1959年在玛曲县欧拉也曾流行。1963〜1966年,全州共发病59例,无死亡。1970〜1979年,全州总发病146例,死亡2例,发病率在0.25/10万〜13.84/10万之间,病死率1.37%。发病最低的年度是1970年(年发病1例),发病最高的年度是1979年 (年发病68例),仅舟曲县发病达64例,发病率高达65.22/10万,占七十年代总发病数的69.86%。.
  1980〜1989年,全州共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811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37%。发病最低年度是1983年(年发病1例),发病最高年度是1981年 (年发病734例),发病最高的是舟曲县,发病率35.28/10万。
  1970-1989年甘南州伤寒副伤寒发病及死亡情况
  (二)流行特征
  甘南州伤寒、副伤寒流行重点地区是舟曲县(与地理环境、气候、生活条件等因素有关)。七十年代的发病人数占全州总发病人数的91.64%。在近十余年中发生数起流行,流行方式以水型为主。发病高峰期在8~10月之间,发病无明显年龄差异。
  (三)防治
  甘南州自五十年代开始,在疫区重点人群中注射伤寒菌苗,以加强人群免疫力。1950〜1952年,注射霍乱伤寒二联菌苗3546人。1959年,全州共预防注射伤寒菌苗5428人。
  九、病毒性肝炎
  (一)流行概况
  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141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61/10万,死亡15人,病死率为1.06%o1978年最高年度发病298例,最低年度1974年发病39例。1980〜1989年,全州共发病1730例,年发病率为31.99/10万,死亡2例,病死率为0.12%。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全州各种传染病之首。
  1970-1989年甘南州肝炎流行情况表
  (二)防治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对市场食品及食品生产单位加强管理,凡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杜绝上市。对确认为急性肝炎病人,动员患者家属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同时各级卫生防疫部门采用丙种球蛋白、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甲、乙型肝炎。自1987年以来,甘南州卫生防疫站购进5000人份乙肝疫苗,进行了预防接种。
  十、脊髓灰质炎
  (一)流行概况
  1963-1966年,全州共发病93例,死亡1人,年平均发病率为6.64/10万。七十年代后,随着脊髓灰质炎活菌苗的大量投服,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徘徊在0.24/10万至3.32/10万之间,个别地区且有局部暴发流行。1970〜1979年,全州共发病37例,发病率0.8/10万。其中舟曲、夏河、碌曲3县占总发病数的1.08%。1982年后,州、县防疫部门开始有冷链装备,疫苗运输、保存条件大为好转,保证了疫苗的质量。随着全州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病率明显下降。1980-1986年,全州共发病7例,无死亡。1986年后已连续3年无病例报告。
  (二)防治
  自国家于六十年代试制成功脊髓灰质活菌疫苗后,1964年全州各地喂服小儿麻痹糖丸2000人份,投服率达95%。此后,在全州适龄儿童中普遍投服小儿麻痹糖丸,基本控制了灰质炎的发生。特别是自1986年以来投服三型糖丸,有效地控制了该病流行。
  十一、炭疽
  (―)流行概况
  1970-1979年,全州共发生129例,死亡1例。其中夏河县发病54例,卓尼县发病35例。发病最高年份是1976年(发病50例),其中卓尼县占发病总数的70%。其它年份发病不超过20例。1980-1989年,全州共发病199例,死亡2例。其中玛曲县129例,夏河县58例,碌曲县12例。发病数比七十年代上升54.26%。通过普査,该病高发区为玛曲、碌曲、夏河3县。
  (二)流行规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七、八、九3个月为该病流行的高峰季节。从染病年龄上看,青壮年发病最高。15〜45岁人群的发病占总发病数的80%左右,且男多于女。
  (三)防治
  对牧区群众,特别是直接接触畜群的放牧、挤奶人员加强了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完善了病情报告制度,对疫区人、畜进行炭疽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同时对病源地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第三节慢性传染病
  一、结核病
  (-)普查
  结核病是甘南州的主要传染病,其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类传染病,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1975〜1977年对夏河县的20个乡(镇)进行了结核病普查。总人口为82000人,实查数为66000人,普查率为80.5%,共查出各类结核病患者1796人,患病率为2.72%,其中清水乡发病率最高,为11・2%。1976年,对全州39个乡进行了结核病普査,在普查的17.6万人中,结核病患者1041例。:1979年,全国统一流行病调查点定在卓尼县大族乡,对1637人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查出各类结核病患者30人,患病率为1.8%。1983年在夏河县美仁乡,临潭县八角乡,卓尼县纳浪乡、卡车乡进行了结核病普查,共查出各型结核病298例,患病率1075.8/10万。
  截止1989年,累计发现活动性结核病人1868例,其中传染性病人1080例。据同年调查、复查,结核病患病率为935.35/10万,超过全国平均患病率的近1倍;年发病率263.2/10万,是1989年全州其它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发病总和的3倍以上;年死亡率为58.3/10万,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是全州其它各种急、慢性传染病死亡人数的37倍。结核病患病人数掌握率只有28%,以此推算,全州应有结核病人20000名左右,其中藏族约占80%以上。
  (二)防治
  在防治工作上,本着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原则,对历年查岀的病人由州卫生防疫站统一购发药品,按统一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建立病历及登记卡。全州对查出的186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经治疗、复查,已有1151例病人痰菌阴转和治愈,治愈率达61%。
  二、性病
  性病,俗称花柳病或干气病。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陈陋习俗的影响,性生活紊乱,使性病相互传染、蔓延,成为历史上影响少数民族繁衍昌盛的主要疾病之一。1940年,民国西北防疫处驻拉卜楞的牲畜防疫队,曾为当地群众治病, 为来诊群众作血液“康氏反映”,查出60%为阳性。1947年《新甘肃》杂志2卷1期刊出的吴〓
  卢青《拉卜楞藏胞生活与卫生概况报导》一文中述:拉卜楞社会, 由于“社交公开,性病特多,生育减少,死亡率高,人口繁殖率日降低落,这是很危险的一种民族问题”。1950年,中央第七防疫大队来甘南开展工作,进行免费医疗,甘肃省也派出医务人员予以配合。医疗队分赴夏河、卓尼、临潭等县开展性病防治,并下发价值2000元的青霉素5110支。
  1952年,中央藏区访问团在今玛曲县乔科调查,有90%以上的妇女血液中有梅毒螺旋体存在。在查询生育史的18名已婚1年以上妇女中,12名未曾生育过,其余6名共生孩子11个,而8个因患先天性梅毒死亡。据该年已调查的部分地区统计,夏河县性病平均发病率高达38%。此后,进行了大力防治。同年6月,省性病第一防治队从临潭、临夏等卫生院抽调医务人员,组成省性病第二防治队。该队在临潭旧城工作27天,后赴卓尼县,并筹备成立了卓尼县性病防治所,实行“免、减、收”的医疗收费办法,大力防治性病。1953-1955年,夏河县普查性病患者2199人,其中梅毒患者1448人,淋病患者751人。
  1958年,对来自德乌鲁市及洮江县部分地区的198名藏族牧民作康氏沉淀试验,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有106例,发病率为53.53%。其中男性为88例,占男性总数的53.81%,女性18例,占女性总数的56.02%。从1959年9月开始,全州各地建立基层性病医疗组织,治疗机构遍及农村、农场、工矿,防治力量不断加强。截至1963年,全州治疗梅毒患者5252人,淋病患者162人。
  1964年,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来甘南进行性病选点调查。碌曲县双岔公社受检2370人,抽血化验1113人,确诊为性病患者266人,患病率为31.2%;夏河县美仁公社受检1588人,抽血化验992人,确诊为性病患者220人,患病率为21.3%;夏河县美武公社共普查3322人,确诊性病患者296人,患病率为8.9%。从性病患病来看,纯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对历年确诊出的性病患者, 均由当地卫生院门诊进行治疗。由卫生院按患者人数无偿供给治疗药品。六十年代基本达到消灭的目的。八十年代以来,性病又有发生。1988年,州慢性病防治所与夏河县卫生防疫站对夏河县463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调查,检出阳性3例,现症梅毒1例,阳性率为0.7%。
  第四节地方病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一)流行及普查情况
  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主要分布在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碌曲等县。舟曲的大峪、临潭的三岔、夏河的清水一带,系本病的高发区。七十年代,经先后4次普查,全州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患者36577人,克汀病患者2431人。地甲病平均患病率为10.41%,高发区患病率高达70%以上。发病较为普遍的临潭县,全县有地甲病患者11798人,列全州第一位。在19个乡中,乡乡有发病。发病最高的乡有患者128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8.23%。舟曲县有地甲病患者10878人,其中大峪、峰迭两乡发病最高,大峪发病人口占该乡总人口的52.9%,峰迭占43.7%。迭部的12个乡均有发病,全县有患者5473人,以阿夏、麻牙、达拉等乡发病率最高。夏河县有地甲病患者4628人,其中清水乡发病率最高达73%。卓尼县有地甲病患者3449人,发病率以洸河流域的扎古录、卡车、大族、城关、木耳、纳浪、洮砚等乡为最高。碌曲县有地甲病患者351人,集中在阿拉、双岔、西仓3个乡。
  (二)防治
  从五十年代开始,采取普及食盐加碘、食用海带伴以碘剂注射、服用柳叶膏、检验生活用水、病区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使地甲病、克汀病人大幅度减少。1989年,全州有现症病人19150人,治愈率达到55%。克汀病人智力、体力、自理能力逐步得到好转,并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1980年以后重点加强地甲病区育龄妇女、孕妇的防治,基本杜绝了克汀病婴儿的出生。1986年,经省、州、县联合考核验收,甘南州地甲病、克汀病的防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受到省政府表彰。
  二、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主要在碌曲、卓尼两县。1977年在碌曲县部分乡普查出疑似大骨节病患者270人。随后于1983年进一步查出并确定碌曲县的双岔、阿拉、西仓, 卓尼县的藏巴哇、扎古录、柏林等乡为主要病区,查出患者757人,病区平均患病率为7.77%。1985年,对上述两县6乡实查人数9903人,占总人口的90.58%;查出患者767人,患病率为7.6%;有病自然村56个,其中碌曲县阿拉乡的患病率最高,为30.5%。自治州从防病改水及在病区群众中服用亚硒酸钠片入手,积极进行防治。先后建成防病改水工程6处,受益人口4347人;投服药物人口26764人次,并与病区乡村医生签订治疗责任合同书。经1988年调査,原有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未发现新发病人。
  三、布鲁氏杆菌病
  甘南州布病普查工作始于1958年,当年在全州范围内共查出人间布病患者1070人。七十年代又普查4次,查出有布氏杆菌病患者1977人,全州7县均有患者分布。发病率以牧区最高,半农半牧区次之,农区较低。牧区的女性发病率又高于男性。如碌曲县男性为2.39%,女性为5.79%。半农半牧区及农业区的发病率则无此明显特点。
  布病的防治始于五十年代。1973年至1977年的4年中,治愈患者462例,使布病患者总数从1973年的1977例降为1515例。进入八十年代后,进一步广泛地开展了防治,在病区注射布氏杆菌疫苗,投服布病药丸,气雾免疫及多种中西、中藏医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得以治愈。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免费发放布氏杆菌疫苗32000余人份,药丸1000余人份。
  1985年,经省、州、县联合工作组检査验收,全州病区未发现新发病人,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受到甘肃省政府的表彰。此后,州、县卫生防疫部门继续加强监测,仍未发现新发病人,达到了 “稳定控制区标准”。
  四、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起步较晚。1980年后在临潭、卓尼、舟曲、迭部4县的26个乡67个自然村中,普查到以氟斑牙为主的氟中毒患者3047人,患病率为病区人口总数的34.67%。1984年在临潭县的长川乡进行氟骨症调查,在病区和非病区各抽查30名儿童,作X拍片对照,未发现氟骨症患者。1987年,对临潭县羊永乡进行了氟中毒人群调查,同时完成了1000人份的建档填卡工作,为改水防氟效果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8年,临潭县防疫站对羊永乡羊永大队氟病区进行了调查。该大队共7个小队,1297人,实查1232人,调查率为95%,查出氟斑牙患者473人,患病率为38.4%;其中六岁以下氟斑牙患者20人,患病率为1.62%,未查出氟骨症病人。并按性别划分年龄组,进行氟斑牙分型分度统计建立档案卡。
  在防治措施上,自1980年以来,卫生部门提供科学的病情资料,水电部门进行改水设计,国家给予投资,开展病区防病改水,至1989年,甘南州投资108万多元,建成改水工程13处,病区群众受益达21588人,完成了甘南州中等以上氟病区改水任务。消除了高氟水的危害,病情得到控制。
  五、麻风病
  共和国成立前,麻风病在甘南流行很广。由于缺医少药和人们对此病的偏见,使患者不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且往往被歧视、嫌弃,驱赶至深山野林,甚至遭到活埋、杀戮、焚烧等。麻风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和疾病的折磨之中,过着非人的生活o1941年前的30年内,碌曲县双岔乡19个自然村中就有18个自然村流行麻风病,累计死亡111人。尕丁关村南木交一家4口人均因患麻风病死亡,成了绝户。尕地村其毛塔一家4口,也全部患有麻风病,3人死亡,所剩一名幼女在共和国建立后被收住麻风病院治疗而幸免。自治州建立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州开展了麻风病普查、普治,1969年在卓尼县西尼沟建起麻风病专业疗养院,担负全州麻风病普查及收容治疗工作。
  (一)流行概况
  历史上,甘南藏族群众多有往返印度经商和赴印度从事宗教活动的,而印度是世界上著名的麻风病高发国家之一,屡有被传染者返回。特别是在马步芳统治青海时期,对麻风病人实施枪杀、活埋等惨无人道的灭绝政策,致使部分青海麻风病患者,流入甘南州的夏河、碌曲县的半农半牧区,先是流窜,继而定居。为了摸清甘南州麻风病的发病及流行情况,达到“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目的,卓尼疗养院于1971年抽调12名专业人员分赴卓尼、临潭、夏河、碌曲、迭部、舟曲6县进行了线索调查。1972年至1973年全州又派出22名专业技术人员在甘肃省慢性病防治所的协助下,进行了普查及重点普查,截止1974年底全州累计有麻风病患者738人(其中:新发病人175人,死亡163人,外逃82人),占受检人数的2.36%。,新发病人占受检人数的0.64‰
  甘南州麻风病患病率超过2%。,属于高流行区。全州7个县77个公社有麻风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大夏河、白龙江及洮河流域的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纯牧区则少见。以夏河的下巴沟、下卡加、麦西、加门关;碌曲的西仓、双岔、阿拉及迭部县的电尕等8个公社为重点发病区。这8个公社共有麻风病患者293人,占受检人数的11.3%。,占6县麻风病患者总数的39.7%。
  (二)防治
  自治州建立至六十年代,对确诊患有麻风病者陆续动员送往和政疗养院住院治疗,并在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1955年,第一批送出患者10人。至1961年,在和政疗养院住院治疗的甘南籍患者累计达122人。1969年,西尼沟麻风病疗养院建立。1971年4月起,收容病人入院隔离治疗,首批入院治疗者达180人。
  1982年10月,在合作召开了全州第一次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11月,在合作举办了全州有麻风病现症病人乡的卫生院医务人员学习班,专题培训麻风病普查和治疗技术,颁发了麻风病防治兼职医生聘任书,落实了应享受的保健津贴。此年起,全州麻风病防治工作由院内隔离治疗逐渐转为院外家庭治疗。至1985年,全州145名院外病人都得到普遍治疗,治疗率达100%,除在治疗中死亡7例外,经临床观察皮损、涂片检查和组织切块考核疗效,治愈10例,治愈率为6.9%,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查菌结果,阳性率下降30%。对巩固治疗的288人及病人家庭都做了体检,掌握了远期治疗效果。经过积极防治,全州由原碌曲、迭部、夏河、卓尼4个麻风病高流行区县,减至碌曲1个高流行区县,且碌曲县的患病率已由1966年的4.25%降至1.31%。1986年,麻风病现症病人已减到103例。
  1988年,全州7县及州地方病防治所对院外现症病人继续开展了联合化疗,并判愈54人,新发患者3人,复发4人。对全州7县中44个乡历年累计发病的932名麻风病患者的家属、亲属等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了造册登记、体查,共检查患者家属1320人,检查率达96%。并对患者逐个进行了畸残调查, 对畸残发生时间、原因、程度等做了登记,分类填卡。
  1949-1974年甘南州各县麻风病发病统计表
  西尼沟疗养院1971-1983年底累计住院病人动态情况统计表第五节计划免疫
  一、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消除相应传染病的根本措施。甘南州的计划免疫工作,六十年代以州卫生防疫站下乡开展巡回防治为主。全州的计划免疫正式建卡工作是从1977年起步,1979年下半年全面展开的。截至1980年,除个别乡、队外,均已建卡,并开始使用生物制品药物。
  八十年代初期在计划免疫工作中,采取了一负责(即全州上下共同为下一代健康负责)、双轨制(即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两大系统,层层签订计划免疫指标任务承包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三包干(即在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方面实行州包县、县包乡、乡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包村、包接种对象)、四查(即县县自查、县与县互查、州上统一检查、请上级部门抽查)、四落实(即指标“四苗指标、相应传染病控制指标,免疫成功率指标等”、疫苗、区域、责任落实)、五挂勾(即把任务与职工工资、资金、保健津贴、乡医补助费、职称聘任与职务任期相挂勾)的措施。1985年以后,全州的计划免疫工作开始迈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对7岁以下的儿童发放“儿童预防接种证”,凭证接种,做到证、卡、人三对口。
  1987年全州计划免疫工作实行层层承包,并坚持检查、考核,兑现奖罚。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全州民族宗教界人士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依靠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宗教活动,大力宣传计划免疫的科学知识,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促进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年全州12月龄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7.14%;糖丸三次合格喂服率为93.41%;百白破三针次合格接种率为94.07%;麻苗合格接种率为94.29%。“四苗”覆盖率达到90.34%。
  1989年3月,受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部委托,派评审组对甘南州暨夏河县计划免疫工作实现第一个85%,进行了全面审评和接种率抽样调查考核。夏河县选点30个,共查1987年1月至12月出生儿童210名,12月龄内“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9.52%。18月龄内“四苗”全程接种率达到100%。相应传染病发病率(报告发病率)已提前达到国家1990年的控制指标。同年,由甘南州政府组织的考核组,对全州计免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全州7县“四苗”覆盖率平均达到95.95%。各县的“四苗”覆盖率以临潭县为最高, 达到98.57%。全州应入保儿童82165人,实入保74352人,入保率达90.49%。儿童入保率以迭部县最高,达98.99%。
  二、冷链管理
  甘南州的冷链设备建设始于1985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及省卫生厅的支持下,逐年给甘南州配备了冷链用疫苗运输车、低温冰箱、冰排速冻器等设备。对冷链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了冷链管理及考核制。1987年起全州各级冷链装备规定以双月开始运转,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南州计划免疫冷链装备及计免人员培训情况统计表
  第四章医疗
  第一节医疗网点
  甘南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医务人员和药品极其匮乏,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人们对病魔的危害,只能求神拜佛、占卦问卜、念经消灾,情急竟以香灰为冲剂服用治病。尽管如此,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牧民在实践中还是探索积累了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藏医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常用推拿按摩、刮痧、针刺、放血、拔火罐、艾炙等治疗方法,也使用一些中草药单方、偏方,外敷、内服治疗疾病。
  明初,江南移民到洮州屯居,带入内地医疗及治疗方法,对州内民间医药改良、治疗方法的改进起了一定作用。清同治元年(1862年)后,西固(今舟曲)的大川、南峪等处始有业医者采集培育中草药,并行医带徒。如精通伤寒、擅治时疫的李世荣,擅治儿科、种痘、普通疮疡、精于制丹的桑荣南等即为当时医界代表人物。嗣后,中医播及舟曲城关。李世荣之高徒奂炳奎出师后,自设药铺,坐堂行医,深受患者敬仰。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嘉木样二世在拉卜楞寺建成的曼巴扎仓(医学院)已培养出一批藏医人才,使甘南藏区医疗向前迈了一大步,可谓藏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其服务面较窄,仅限寺僧及地方土司、头人,自治州域内的劳苦大众依旧得不到医治。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美等国传教士进入甘南,以“优惠赐医”的手段笼络人心,以便立足。1921年,美国牧师克利必奴、胡文华等,先后在临潭、黑错(今合作)、拉卜楞、阿木去乎、郎木寺等处建立教堂,通过免费医病来发展教徒,为人们种过牛痘,治过性病。继有瑞典传教士舒雅哥在卓尼木耳桥畔建起教堂,同时办起诊所,治疗花柳病,后来这个西医诊所由教徒兰州人陈子新经营。
  1940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决定在夏河县设立卫生院,并由省卫生处委派医师吴炉青等6人,携带少量药品和器材到拉卜楞开设了卫生院。1944年,在原卫生院基础上建立了省立拉卜楞医院,时有民房33间,有工作人员16人,设门诊、住院两部,分内、夕卜、皮肤等科,有病床10张,日门诊量约20人,住院病人日2〜3人。到1948年,又增设了妇产科。1942〜1947年,又先后在卓尼、黑错(今合作)、西固(今舟曲)、新城(今临潭新城乡)建立卫生院并开诊,但因设备简陋,药品缺乏,施医范围有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接收、整编和扩建了旧的医疗卫生机构,并为解决广大农牧民就医难问题,陆续建起了一批医疗卫生单位。1955年,夏河县卫生院住院部病床由10张增加到30张,同时组建了碌曲、玛曲县卫生院。次年,舟曲县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夏河县卫生院改建为夏河县医院,成为自治州第一所综合性医院o1957年10月,甘南州医院在合作建成并开诊。截止1958年,全州已有州县医院2所,县卫生院5所,区卫生所19所,县区乡妇幼保健站6个,性病防治站1个,农村保健站46个.接生站218个。1958年及以后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卫生技术人员、病床均有所减少。1964年后,甘南卫生事业开始走上正常发展道路,对一些重点医院和卫生院在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了充实,使每个县医院医师达到5~7名,护士4〜5名。是年底,全州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13个,病床299张,卫生人员556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员69人。1970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六•二六”指示,北京地坛结核病院的职工分别到临潭、夏河县落户,并组建成临潭新城“六•二六”医院和夏河完尕滩医院。1970-1976年,自治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牧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装备了80个公社卫生院,还向61个公社卫生院进行投资,使全州70%的病床和73%的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在基层卫生院所。这一时期,国家累计投入卫生事业费1264.8万元,基建投资212.8万元。到1979年,全州有卫生机构118个,病床101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80人,有县以上医院10所,专科病院1所,公社卫生院97所。
  1949-1989年甘南州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单位:个、人、张
  进入八十年代后,自治州卫生事业步入了稳定发展轨道。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都有了较大改观,形成了以州、县、乡为中心的三级医疗网。截止1989年底,全州设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6个,其中,县以上综合医院9所,中、藏医院5所,中心卫生院15所,乡卫生院48所,门诊部、所42个;设有病床973张;卫生技术人员1313人,其中师以上人员565人,士级605人,员级143人。在稳定发展的同时,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改革开放,一些技术骨干外流,影响全州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75〜1985年的10年间,全州调离甘南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122人,而同期分配到甘南工作的仅有18人。
  甘南州1989年卫生事业结构情况
  第二节合作医疗
  甘南州的合作医疗虽产生、发展于七十年代初期,但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孕育了它的雏形。五十年代,在不断加强和改善甘南各地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为农牧区培训了大批的不脱产卫生员,并以各种形式建立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卫生院、大队卫生所和生产队保健站(室)。到1959年底,全州已有农村卫生院46个,大队卫生所87个,小队保健站(室)573个。六十年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训了大批半农半医、半牧半医的基层卫生人员,逐步建立了农村、牧区的医疗卫生网。据统计,仅1966年,全州就培训不脱产、半脱产及其他卫生人员1156人,为七十年代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0年,甘南州所属各县的社、队普遍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办站形式主要有公社办、大队联办、大队办3种形式,其中90%以上是大队办。办站资金来源一般采取社会筹集和从生产队公益金中提取。在治疗上主要采用土方、土药为群众防治疾病。药物来源基本上都是实行自采、自种中草药,并自制、自用。在收费上大都采取全免和半免的收费办法。经过不断努力,到1972年,全州599个生产队中已有493个实现合作医疗,赤脚医生发展到1176人。夏河、临潭、舟曲3县还抽调人员,先后开设县办卫生学校培训赤脚医生。截止1976年底.全州合作医疗站发展到603个,全州各大队均实现了合作医疗。在这些合作医疗站中,实现免费医疗的有139个,实现半免费医疗的有256个,免半费以上的有208个。全州赤脚医生发展到1640名(其中女赤脚医生510名),平均每个大队有赤脚医生2.72名;全州2509个生产队中,有卫生员1343人,接生员1039人,平均每个生产队有1个以上的卫生员或接生员。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队伍的发展壮大,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降低了发病率。1976年,全州各种传染病发病率较上年下降16.68%°。
  1978年以后,由于生产体制的变革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州各县约有半数以上的合作医疗站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赤脚医生人数也大大减少。针对这种情况,1982年对全州大队医疗站进行了整顿。并从实际出发,对大队医疗站在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采取国家与社队共同扶持、分年投资、分批巩固、逐个办好的办法,使全州645个大队中的380个医疗站得到巩固。
  为了稳定赤脚医生队伍.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问题,从1984年起,全州7县除临潭、舟曲两县的乡(赤)医由省上按每人每月6~8元拨款补助外,其它5县均由地方财政拨款,按每人每月6〜12元给予补助。
  1989年,全州的乡村医疗站已恢复到494个,有乡村医生411人,卫生员365人,在医疗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第三节中医医疗
  1949年以前,州域的中医事业在迭部、玛曲、碌曲3县近乎空白,仅有少许藏医。唯文化较发达的舟曲(原西固县),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尚有李世荣、杨菁莪、谈新生、桑荣南、杨长寿、鲁炳奎、张仲矩等数人从师业医,悬壶为民解救疾苦。夏河、临潭、卓尼等县,个别从事中医者,多系由外地而来,设铺行医,兼售中药。其中:临潭县自1930年后,在城镇坐堂行医的有李秀平、张福贤、苏鸿臣、马志清、孟鹤逸、海又吾等数人。夏河县在1940年前有张钧庭,其后有辛培斌等人在拉卜楞镇、王子嘉在合作镇行医售药。卓尼县自1948年后,始有陕西华阴人史效义开设“茂盛德”中药铺,只卖药不看病。
  1953年1月,甘肃省卫生厅将响应人民政府号召来大西北工作的华东民间中医戴鹤年、袁锦云、华造英、周云鹏等4人分配到卓尼县医院,开展中医门诊工作。此乃甘南州国家医疗机构中最早设立的中医科室。1953年,甘肃省民族医防队来夏河,医防队撤离时,经夏河县医院要求,将医防队队员唐天飞留院工作。1955年5月21日,甘南州人委批准夏河县设立针灸室,1956年成立中医科。1954年6月,临潭县人民医院在门诊部设立中医科室,配有中药房,有中医师2名,中药调剂员1名。至1955年,甘南州共有中医20名,均为男性。其中汉族14人,藏族5人,蒙古族1人;文化程度从私学、小学到高中不等。临床分别从事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等专科;行医年限5年以下者3人,5至15年者7人,15至20年者1人,20年以上者9人。
  1956年至1958年,在夏河县拉卜楞镇、合作镇、临潭县城关镇、卓尼县柳林镇分别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所5处,均设有中药房。内有中医人员14名,中药调剂人员4名。
  自1960年后,国家将省内外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甘南工作。州、县医院和部分公社卫生院相继建立和充实了中医科室,开展中医门诊,使中医事业在甘南逐步发展。1978年在编79名中医药人员中,中医院校毕业者达43名,其中大学毕业生2名,中专毕业生41名。
  1979年至1980年,甘南州从集体所有制医疗单位和散在民间的中医人员中通过考核择优录用49名中医药人员。其技术职称定为中医士的48名,中医师的1名。另有11名国家在编人员自学成材的非医务人员,经考核合格,授予中医师职称者3名,中医士职称者8名,均调整从事医疗工作,中医药人员增加到114名,中医门诊部增加到88处。到1985年底,甘南州中医药人员发展到160人,病床19张。
  1988年技术职务晋升中,被评定为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的3人;中级职称的28人,其中:中医内科主治医师16人,中医讲师4人,中医妇科主治医师3人,中医儿科主治医师1人,针灸主治医师2人,主管中药师1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1人。
  1989年底,甘南州卫生部门共有中医药人员179人。其中:内科110人,外科32人,妇科3人,儿科3人,针灸科3人,骨伤科1人,中药调剂27人,有中医病床32张。
  临潭县中医院临潭县中医院初创于1987年,建在县城西门口,占地面积2285平方米,基建投资306853元,建成2053平方米的门诊楼及住院部平房各1幢,设备总价值为1.6万余元,流动资金8000元。属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临潭县卫生局领导。
  截至1989年,临潭县中医院有职工19人,其中:医生15人,药剂人员2人。医务人员中主治中医师3人,主管中药剂师1人,中医师6人,西医士6人,药剂士1人;大专文化程度的5人,中专文化程度的9人,高、初中文化程度的3人。.
  住院部设有中医病床12张,在门诊部设有中医内科、儿科、妇科、骨伤科、针灸按摩等科室,日均门诊量120人次。
  卓尼县中医藏医医院卓尼县中医藏医医院创建于1987年7月,属全民所有制单位,隶属卓尼县卫生局主管。占地面积3889.4平方米,基建投资28.8万元,建筑面积566.1平方米。医疗器械有胆结石治疗仪、B超诊断检查仪、50毫安X光机及拍片设备一套,骨科外固定器械、直肠检查镜、产床、万能手术箱等。截至1989年底,有医务人员15人,其中:中医主治医师3人,中医士1人,中药士1人。
  住院部设中医骨伤科病床10张。门诊部设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按摩科、中药房等科室。历年累计门诊量2.1万多人次。
  第四节免费医疗
  共和国建立后,为解除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改善民族地区医疗条件,国家实行免费医疗政策,给予特殊照顾。195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派遣中央第七防疫大队来甘肃,省上亦抽调医务人员配合,分赴夏河、卓尼、临潭等县开展工作,实行免费医疗。此后,甘肃省卫生厅又相继组建了3个民族医疗队到甘南各县,免费为少数民族群众诊治疾病。仅1952年到1953年两年中,民族医疗队免费诊治各种疾病患者21100多人次。同时,自治州所属各卫生医疗机构亦对少数民族患者予以免费治疗,止1958年累计免费医疗的人数达360140人次。
  1961年,甘肃省拨给甘南州免费医疗款62万元,药品33万元。是年1〜8月,全州共免费治疗各种病人35314人次,占同期累计发病人数的67%,有效地控制了新发和复发病人数。1962年,省上下拨救灾免费医疗款和少数民族免费医疗款15.7万元。为弥补民族免费医疗款的不足,甘南州委统战部从民族补助费内还拨出15万元。次年全州共拨支救灾及免费医疗专款19.3万元。1964年,全州共减免治疗各种疾病患者191800余人次,减免医疗费达32.5万元。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给甘南州拨付的少数民族免费医疗款随之取消。此后,全州各地贫困群众因住院治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造成拖欠。每年由州、县民政部门从救济专款中拨出一定数额,给各医院予以补助。到1982年,这项补助也全部取消。
  第五节医政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
  1955年,夏河、卓尼、临潭3县卫生院开设了中医针灸室。全州共诊治176733人次,其中,公费医疗32792人次,免费医疗(包括性病)76570人次。
  全州广大医务人员在甘南建立初的几年中,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不辞艰辛, 跋山涉水,深入帐圈,诊治疾病,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扬和称颂。1955年,在深入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过程中,全州绝大部分医疗机构修订了门诊制度,实行了分科和科主任责任制。夏河县卫生院在增设病床后,配备了万能手术床和手术器械,当年即开展阑尾、肠梗阻、疝气等手术。夏河三区藏族妇女卓老患肠梗阻合并肠麻痹,七昼夜未通便溺,经夏河县卫生院手术治疗后,病人急需输血。在无血库的情况下,藏族医生张振华和汉族医生赵麒山各献血200毫升, 使病人转危为安,治愈出院。
  玛曲卫生所在欧拉巡回医疗中,头人贡去乎的弟弟尕日考患淋病性尿道狭窄引起尿潴留,他们请活佛念经花费了5000多元,病人病情日渐加重。巡回医疗队医生趁活佛休息之际,说服患者导尿。但历时3小时之久,仍未导通,医生便用口吸,结果小便流出,使病人转危为安,使在场的活佛和20多个僧侣深受感动。
  1956年,临潭、卓尼县卫生院相继建立手术室,开展一般手术。夏河县卫生院开展石腊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脊椎炎,获得显著成效,并设法自制氧气,提高了对肺炎和危重病人的救治疗效。全州一年中诊治疾病达134537人次,其中免费治疗34728人次,治疗性病119人次。
  1956年州人民医院建立后发展迅速,至1959年,全年门诊量达47179人次,住院病人1433人次,手术207人次。病床周转率达22.5次,使用率达95%。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有明显提高。在完成院内治疗任务的同时,医院全年先后派出60多人组成医疗队到各县巡回医疗,诊治各类患者达10万多人。是年洮江县(系由碌曲、玛曲县于1959年合并而成)西仓公社卫生院成功施行第一例疝气手术。1959年,德乌鲁市(今夏河县)医院成功施行胃部分切除手术和胆囊摘除手术获得成功。
  从1960年开始,全州各地四大疾病(浮肿、干瘦、营养不良、妇女病)相继发生,发病范围和发病人数日渐增多,全州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在救治四大疾病上。州、县相继成立医疗办公室,组织大批医务人员携带药品及营养品,深入病、灾区抢救病人。仅1960年1〜5月,全州组织13个医疗队,出动医务人员1000多人次到各地,突击治疗病人53385例。此工作一直持续到1963年下半年,绝大部分病人治愈。
  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全州对各级医疗卫生组织采取以贯彻医院工作条例为内容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医疗管理。各级医院以医疗为中心,院内各部门之间关系和互相配合也基本协调。州、县、乡医院之间的业务技术指导逐渐得到加强,各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基层公社卫生院基本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1964年,仅州、县8个综合医院不完全统计,全年门诊量达123986人次,住院病人达1848人次。同时,各县还组织人员深入农牧区巡回医疗,治疗各种疾病7800多人次。1965年,州县两级医疗机构派出28个医疗队(组)、153名医务人员(占医务人员总数的72%),深入到全州农村、牧区的900多个生产队,开展巡回医疗和培训“两员”(卫生员、接生员)。到翌年底,这些医疗队(组)共诊治病人38947人次,手术治疗25人次,培训“两员”926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州各级医院的规章制度被破坏殆尽,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明显下降,差错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3年左右稍有扭转o1970年5月,新城六•二六医院成功地为临潭流顺公社59岁女社员陈贞月摘除7.5公斤重的卵巢肿瘤。:1970〜1976年,全州各级医疗部门大力开展新医正骨、胸穴指压和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等新医疗法。新城六•二六医院、尕东滩医院及州县医院先后成功地采用针麻,为患者施行口腔、眼科、普外、妇产等科手术。1976年后,医疗卫生工作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到1980年,经过连续几年整顿,全州大部分医院健全和完善了门诊挂号、病历书写、考勤、晨会、查房、交接班等制度,医院工作秩序明显好转,医疗护理质量显著上升。到翌年底,仅全州县以上综合医院门诊诊治病人达256900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达7113人次,治愈率73.29%.,好转率20.34%,死亡率1.42%。全年业务总收入约110万元。此后,全州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医院管理,在保证重点、兼顾十般的原则下,着重加强了县医院和公社中心卫生院建设,使其真正发挥医疗中心作用。临潭县一院到1982年,已能开展骨外科,脾、肾切除,子宫全切,颅脑、胸外伤处理等复杂手术;内科开展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检验等科室的业务也相应扩大。住院病人的治愈率由1981年的65%提高到81%, 死亡率由3%下降到1.2%,病床使用率由50%上升到90%。
  1983年以后,全州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医院的面貌有了变化,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开业医务人员管理
  1949年前,甘南州除夏河、卓尼、临潭、舟曲等县的几家公立医疗机构外, 各地尚有为数不多的个体行医者。
  共和国建立后,为加强对私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在1951年前后,各县将开业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卫生工作者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后,随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部分个体行医者被吸收到公办医疗机构工作,其余人员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个人集资,成立了集体性质的联合诊疗所。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的联合诊所被撤销, 人员、药品、器械及财产全部分配到各人民公社开办的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家属亦随之下放农村,参加农业劳动。有的联合诊所在增派公派人员后改为国家医疗机构,至此,全州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不复存在。
  1980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州各县陆续有一些医务人员开业行医,但因资金、药械、人力所限,仅能开展门诊治疗。1988年为了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制止和打击游医药贩的非法活动,州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工商等部门配合下,对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进行清理。经过考试、考核,对不具备行医资格者,予以取缔。至1989年,全州各地个体开业行医者已达20家左右。三、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
  甘南州卫生系统曾于1960年、1964年、1980年和1987年先后4次进行职称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1960年和1964年两次职称晋升,因各种原因,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中只有极少数人参加晋升理论考试并晋升了职称。1980年,经过省、州统一考试、考核和各级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中有537人晋升了职称,占整个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8.4%,同时,对13名无职称的确定相应职称。对长期学非所用的21名改定相应职称。
  1987年5月全州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开始,到1988年底基本结束。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严格的考试、考核评审,全州有1305名卫生技术人员取得各级任职资格。其中:取得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51人,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258人,取得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有943人(内有师级472人,士级471人),以工代干人员获得任职资格的有53人。这些人员中,截至1989年底,受聘的有1289人,其中:聘任副主任医师24人,占1.86%;聘任主治(主管)医师258人,占20.02%;聘任医师、医士1007人,占78.12%。使全州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基本趋于合理。
  四、管理体制改革
  1984年,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州广泛开展,33个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有2个实行院(站)长责任制管理,有8个实行百分计奖制。在103个乡卫生院中,实行浮动工资的7个,实行百分计奖的1个,实行“五定一奖”的6个, 实行其它形式改革的39个。
  1986年,全州卫生系统开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同时,管理体制的改革亦在各级医疗单位逐步开展。州、县、乡医院均实行“预算包干、经费包干、定收定支、节余留用”的管理体制,并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1987年,全州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州人民医院、夏河县医院、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心卫生院和临潭县长川乡卫生院进行了 “全民所有、院长负责、聘任合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和“定额补助、任务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超额提成、亏损扣罚”的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改革试点。经1年实施,各试点单位改革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经验。同年10月,在合作召开了全州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甘南藏族自治州医院院长负责制试行办法》、《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医院医德医风考核办法》等3个指导性文件。
  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州卫生局于1988年3月成立了卫生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并于4月、10月两次召开会议,分别进行动员和总结交流改革工作经验。是年,全州卫生部门的147个医疗卫生单位,有63个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第六节州人民医院
  1957年10月1日,甘南州人民医院在合作旧街建成并开诊。建院初期,院内设病床30张,机构设置有行政股和医疗股。医疗股下设内科、外妇科两个临床科室和药房、化验室、X光室3个非临床科室。设备仅有1台陈旧的美式30毫安X光机。全部28名人员中,除有1名内科医师外,其余均是中专毕业和无学历人员,其来源是在原甘肃省民族医疗队基础上补充而成。医疗方面仅能诊治一些普通病和常见疾病。
  1959年,医院工作人员增加到58人,床位增加到75张。住院部及两处门诊设有内、夕卜、妇儿、中医、五官科及手术室。辅助科室有放射理疗室、检验室、住院部和门诊部药房、药库、煎药室、蒸馏室、制剂室、中药加工炮制、灭菌制剂室及病历保管室、供应室、统计室等。大型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1台,全年门诊量已达47179人次,住院病人1433人次,手术207人次。病床周转率达22.5次,使用率达95%。
  由于当时尚无全州性预防保健机构,因而医院在开展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全州的防疫和妇幼保健工作。当年,全院先后抽派60多人次到各县巡回医疗,开展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总共对散发流行的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痢疾等疾病防治达10万多人次。
  1959一1961年,医院各项业务虽有发展,但因受设备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外妇科只能开展普通的腹部手术,辅助诊断也仅限于一般的物理检查及X光透视、常规化验。
  1964年,医院根据本院实际,参照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工作制度》制定了门诊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制度及出入院、查房、病历书写、值班、交接班、各科室工作等26项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添置了心电图机、膀胱镜、乙状结肠镜、无影灯、大型高压灭菌器、冰箱等医疗器械设备。先后选派18名医务人员赴省内外进修。外妇科亦能开展胃次全切除、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剖腹产等手术。制剂室能生产制作各种合剂75种。经过几年的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前,一所基本适应甘南各族人民防病治病需要的综合医院已具雏形。
  “文化大革命”期间,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经过多年努力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被破坏殆尽。医疗中医护界线不分,加之1970年亠批医疗技术骨干被下放,医院技术力量明显减弱,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差错事故时有发生。
  1976年后,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体制基本得到恢复,各项工作又开始健康发展。1979年,甘南州人民医院新院建成并开诊。医院总建筑面积11714平方米,病床由80张增加到160张(实开120张),职工总人数增加到1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人,占总人数的77%。科室设有办公室、总务科、医务科、住院部(4个病区)、门诊部。住院部一、二病区为大内科,包括内、儿、中医、传染病等科;门诊部设有内、夕卜、妇、儿、五官、中医、针灸、理疗、放射、治疗、急诊、中西药房等。
  从1980年到1989年,为了改善医疗条件,扩大服务项目,在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十年中,医院先后派出60多人分赴省内外进修学习,学习科目达20多个,使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外科已能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等较为复杂的手术。内科在治疗高血压、脑溢血、偏瘫、心脏病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1983年开设的传染科,对脑膜炎、肝硬化、肝昏迷等疾病的治疗达到一定水平。检验科亦能开展多项检验项目。还新开展了B超、胃镜、脑电图、心向量、超声心动、病理等多种功能性检查项目。医疗器械设备经过不断补充更新,亦达到一定水平,仅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已有6台(件)。
  全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37人,医(护)师62人,医(护)士72人。一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基本形成,从而较好地发挥了全州医疗卫生中心的作用。1989年,全院门诊治疗人数达68976人次,住院病人4073人次,治愈率达89.92%,好转率为8.55%,死亡率为0.77%。第五章医药
  第一节药政管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甘南州医药事业起步较晚。共和国建立前,甘南农牧区缺医少药,偶有内地游医售药或市井小店售药,但售价昂贵。如注射1支“914”需要7~12块银元,注射1毫升盘尼西林需2~4块银元。虽然甘南的河谷、森林、草山、地头处处生长着中草药,但历代开发利用有限,医药事业近乎一片空白。
  共和国建立后,甘南州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每年购销近400种,部分药材自给有余,有些行销全国或出口创汇。国营甘南制药厂,炮制生产多种中成药。州县医院附设制剂室,试制出生理盐水等制剂。甘南州药品检验所已能完成中成药的检验、中药材的鉴定和对部分西药的检查,发挥着监督药品质量的作用。州、县卫生行政部门,整顿药品生产和购销市场,核发药品生产、经营、制剂许可证,坚决查处伪劣药品,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配制药品制剂的单位和个人,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安全用药。
  198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施行。自治州在广泛宣传、认真贯彻的同时,还建立执法机构、培训执法人员,’以保证药品管理法的正确实施。同年,结合发证,对经营销售药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整顿,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40份,取缔无照经营的个体商贩3个。经对州、县人民医院试剂制剂的清理整顿,由甘肃省卫生厅审批,发给州人民医院《灭菌制剂许可证》;由州卫生局发给甘南州医院、夏河县藏医院、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碌曲县藏医院及碌曲县医院等5个单位《普通制剂许可证》。并使藏药制剂在传统民族医药制剂的基础上,开始试行用国家检验标准要求进行卫生学检验。是年,全州对国家公布的1227种淘汰药品进行清理,在各经营单位自查自毁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复查,查出并销毁560瓶(盒),价值达3万多元。此后,州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人员与工商部门配合,每年对生产、销售药品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为加强药政管理,1988年,经甘南州政府批准,在全州确定兼职药品监督员9名。对全州99个单位生产、经营、销售的3326种药品进行了抽查,查出的“四无” (无厂名、无批准文号、无出厂日期、无商标)药品和霉变、虫蛀、失效淘汰药品占43.72%。截至.1989年,甘南州累计抽调药品检查人员452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医药生产、经营单位148个,其中:国营药品生产单位1个,经营单位76个,集体、个体药品经营单位52个。共查出伪劣药材15000公斤,伪劣成品中西药654种、12540盒(袋),价值达465420元。其中从甘南州医药公司查出霉变、失效及淘汰药品41种,价值6390元。凡查出的伪劣药品当众销毁处理。至此,州、县直属的医药、医疗单位的不合格药品已基本清除。但部分乡级卫生院.由于经费困难,无法弥补清理不合格药品后的亏损,致使清理工作尚不彻底。
  近几年,省内外一些不法医药贩流入甘南州各地兜售假、劣药品或非法行医,坑害群众骗取钱财,造成药品市场及药品使用中的混乱。在《药品管理法》颁布后的数年中,由药检部门查处游医药贩出售伪、劣药品案件6起,没收伪、劣药品560斤,价值17645元,维护了群众利益和《药品管理法》的尊严。甘南州药品检验所,于1987年起开展药品质量的抽查检验工作,至1989年底,累计已检验药品525份,其中:各种中成药306份,生物检测161份,药物化验58份。共检验出不合格药品301份,并按药品检验规程,及时予以处理。
  1989年结合发证,再一次整顿了药品生产、销售市场,发放《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20个,整顿个体开业医生81人,对不具备开业条件的4人收回了 《药品经营许可证》,取消了经营资格。
  第二节药品生产
  —、名贵中草药分布及储藏量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且品质优良。据调查,分布于7个县的药用植物达850种之多。其中:中草药材818种;动物药材28种;矿物药材5种;种植中草药5种,面积约达8214亩。当归产于卓尼、临潭两县,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优,产量高,每年约产120万公斤左右。
  贝母甘南州7个县均有分布,以碌曲、玛曲储量最多。共有5个品种,贮量约2.5万公斤,年产量约3000公斤,国营部门约收购500公斤。
  鹿茸分布在碌曲、玛曲、夏河3县。储量约3000公斤,年产量及收购量约500公斤。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碌曲、玛曲、夏河3县,舟曲县亦有微量分布。面积约达3万亩,储量约2000公斤,年产量1500公斤,收购1000公斤。
  秦艽全州均有分布,分布面积约有800万亩,储量约158万公斤,年产量16万公斤,收购约8万公斤。
  大黄主要分布在碌曲、玛曲、夏河3县,迭部、舟曲、卓尼县亦有少量分布。面积约650万亩,储量约150万公斤,年产量约15万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约10万公斤。
  羌活各县均有分布。面积约60万亩,储量约260万公斤,年产量约60万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15万公斤。
  黄芪分布在临潭、卓尼、夏河、迭部等县。面积约40万亩,储量约10万公斤,年产量约1万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5000公斤左右。
  红芪主要分布在临潭、卓尼、夏河、迭部等县。面积约80万亩,储量约60万公斤,年产量约20万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约10万公斤。
  党参分布在州内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碌曲6县的大部地区。面积约80万亩,储量约10万公斤,年产量约8万公斤,国营药材经营单位年收购约2万公斤。
  翼首草产于玛曲县,产区面积约50万亩,储量约2万公斤,年产约5000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1000公斤。
  猪苓主要分布在舟曲、迭部两县。面积约30万亩,储量10万公斤,年产量5万公斤,国营部门年收购约2.5万公斤。
  麝香境内有马麝、林麝两种,均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7个县均有分布,据1976年调查,约有麝20922只,年收购麝香最高达30公斤。
  牛黄甘南州于1983年开始人工给牛胆囊埋藏核心物试验成功,以促进天然牛黄形成,对牛黄药源开辟了新途径,并逐年推广,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牛羊草结为牛羊胃肠内的草结块,1987年曾收购280公斤。二、中草药、中成药生产
  (―)中草药生产
  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甘南州龙迭、洮江、临潭3县和德乌鲁市都先后建起中药制药厂,加工炮制中草药。
  龙迭县(今舟曲、迭部)制药厂,先后加工中药达38种之多;德乌鲁市 (今夏河县)制药厂先后加工中药8种;临潭县有社办药材加工厂2个,以加工大黄为主,加工总值曾达到30多万元;洮江县(今碌曲、玛曲县)办有药材加工厂6个,合计加工大黄7.5万公斤,秦艽5000公斤,羌活1232公斤,加上其它药材共计达到12.5万公斤。这些县、社办药厂于1962年初先后撤销停办。
  部分药材由于过度采挖,造成资源枯竭。如大黄,1957年约产1万公斤,1959年达到20.8万公斤,1965年也达到6.58万公斤。此后年产量大幅度下降。当归产量受价格影响,产量波动幅度极大,1957年年产约5000公斤,1965年达到了21386.4公斤,1980年猛增到151.57万公斤,此后产量又呈回落趋势。
  1970年前后,生产大队合作医疗机构蓬勃兴起,甘南州岀现了赤脚医生自采、自种、自加工、自使用中草药的局面,但以后坚持、巩固下来的极少。
  这一时期,由于医药卫生管理机构不健全或缺少管理制度、法规,中药材的采挖及加工炮制极为混乱。仅1973年1年,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停止使用的达304个批号、156种之多,造成经济损失达122.8万多元。
  1976年后,全州逐步将主要药材的采挖、收购、销售等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国营药材经营部门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严格质量管理,精心加工炮制,保证了药材质量。每年除满足甘南州部分需求外,还外销国内10多个省市,并享有一定的声誉。
  (二)中成药生产
  甘南州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已作为药用开发利用的达50多种。但长期以来,甘南州没有自己的制药工业,未能发挥药材资源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甘南藏族自治州制药厂,是现在全州生产中成药的唯一厂家。1970年开始筹建,初期派5人赴外地学习制药技术,购置设备,至1971年初,正式建成投产,经历年不断充实、发展,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医药工业企业。1989年,固定资产已达48万元,正式职工45人,技术人员5人(其中药师以上的3人),有各种制药设备28台(件)。从建厂初期的仅能生产单一的大蜜丸始,逐步向多品种、多剂型、新产品方向发展,已能生产片剂、水丸、水蜜丸、散剂、胶囊剂等30多种产品,畅销省内外。其中洁白丸1983年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优秀新产品一金龙奖;1988年在《健康报》举办的药品评选活动中荣获银杯奖。六神丸,由于疗效显著,在全国畅销不衰。
  第三节药品经营
  一、经营机构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州仅夏河、临潭、卓尼、舟曲县城各有1〜2家由私人经营的中药铺,调配中医处方,销售的中药材大部从外地购进,且品种少、规模小。甘南州产的鹿茸、麝香等名贵药材多被外地经营者收购,大部分藏量丰富的中药材未得到批量采集和经营。共和国建立初,各县卫生院及中央、省派医疗队所需药械均由省级部门直接核拨。1954年,在全州建起中药材收购点10多处,并建起甘南州第一家国营药材经营机构 ——临潭县药材公司01956~1957年舟曲、夏河、卓尼和碌曲县药材公司相继成立。
  1959年,原属各县商业部门的药材公司移交县文卫科管理,不仅开展中药材收购、销售,还开展西药及医疗器械经营。同年7月,州府合作设立了医药门市部。1960年1月,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医药采购供应站。
  1962年,随着县级行政区划的改变,对原有药材公司进行了更名,迭部县建起了县药材公司。1964年,根据商业部、卫生部规定,又将州、县药材公司移交州、县商业部门领导。
  1980年,州、县成立医药管理局后,遂将州、县药材公司更名甘肃省医药总公司甘南分公司XX县医药公司。局与公司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84年撤销州、县医药管理局,州、县均有医药公司和医药零售门市部。
  二、药械购销管理
  甘南州的中西药材(品)及医疗器械的购销工作始于1954年,以中药材为主购销中西药及医疗器械。
  1984年前,药品经营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1985年起,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对甘南州药品经营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凡经营药品的单位(含药品批发部、零售门市部及集体、个体经营者)经州、县卫生局审查合格后发给《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州、县医药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卫生部、商业部、化工部《关于药政管理的若干规定》和中央卫生部《药政管理条例》,逐步建立健全收购、供应、保管.分装及配方核对等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自检或接受有关药检部门抽检.对不合格及未经批准生产的药品不收购、不出售。对过期失效、霉变、虫蛀药品及时销毁,使经销药品质量不断提高,既保证了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甘南州部分年度中西药及器械购销统计单位,万元
  第六章医学教育
  第一节传统教育
  —、师带徒
  中医经千百年的发展,治疗方法逐渐增多。自治州境内至清朝始有师傅带徒弟边传授医学知识边实践,逐渐发展到坐堂行医,并采集、培育加工中草药。师傅带徒之法,仅在西固(今舟曲)等县出现,但为数极少。
  二、拉卜楞寺医学院(曼巴扎仓)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拉卜楞寺创建医学院(曼巴扎仓),在寺僧中培养藏医药人员,此为甘南医学教育之始(详见藏医志)。
  三、拉卜楞初级实业职业学校
  1938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拉卜楞开设初级实业职业学校,该校当时曾设卫生班,招收学生50名。原以招收藏族学生为主,然在入学学生中藏族仅一、二名。于1941年毕业,嗣后即行停办。
  第二节专业培训
  一、州西医学习中医班
  自治州卫生局从1972年至1978年,先后举办了3届西医学习中医班。1972年,首届在州党校开学,27名学员来自全州各县基层医疗单位,其中有兰州医学院、上海医学院毕业生3人,余为中专毕业,均有两年以上西医实践经验,学习《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温病学》、《伤寒论》等中医临床课及经典著作。学完全部课程后,在州人民医院实习1月。
  1975年、1976年又连续举办了第二、三届学习班,共培训学员42人,全为在职西医人员,开设课程中增加了《针灸常识》,删去’《伤寒论》与《温病学》两门,临床实习1月。
  1977年,在甘南师范学校举办了以学习中医为主,兼开部分西医基础课的“赤脚医生”学习班。40名学员中除少数西医专职人员外,大部分来自全州农牧区大队的合作医疗站,开设课程除上述6门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程外,还开设了《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寄生虫学》、《诊断学》等4门西医基础课。学员学完全部课程结业后均返回原单位。1980年全州从社会上招收中藏医100名,参加此届学习班的绝大部分赤脚医生被录用为国家正式卫生技术人员。
  二、甘南师范医护班
  1973年至1975年,甘南州卫生局在甘南综合专科学校(今甘南师范学校)举办医护班1期。招收初中毕业的学员48名,学制2年半,开设西医基础课、中西医临床课12门及政治、体育等普通课程。医护班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州县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1977年底,经过考试,全部录用为国家正式职工。
  第三节专业学校
  —、县办卫生学校
  1958年夏河、舟曲、临潭3县各创办卫生学校1所。夏河县卫校设医务、妇幼保健2个班,首批招收学生68人,1960年停办;临潭县于1959年在县医院设初级卫校,学制1年,1960年停办;舟曲县于1960年1月创办初级卫校,不到1年时间亦停办。
  1979年,夏河、临潭、舟曲3县被甘肃省卫生厅列为全省40个举办卫生学校的县,承担培训各自县内卫生人员的任务,学制定为1年,教学大纲及教材由省卫生厅提供。年底,夏河县卫校建成校舍16间,临潭县建成15间,舟曲县建成544.5平方米的二层楼1栋,占地面积700平方米。1980年3县卫校相继开学招生,夏河卫校招收了40名赤脚医生(西医、藏医各20名),实际报到28名,进行了6个月的培训;临潭卫校招收40名赤脚医生,实际报到34名,培训期为1年,学员结业后一律回公社合作医疗站工作;舟曲卫校招收学员50名,分设放射及妇幼2个专业,培训期为3个月。1983年,夏河卫校招收第二批赤脚医生20名(西医、藏医各10名),培训期6个月。
  二、甘南州卫生学校
  州卫生学校1959年6月筹办,原校址在今合作一中北侧,受省卫生厅和甘南州双重领导。学校设医士、护士两个专业,第一届学制为3年,第二届学制为4年,开设中等专业卫生学校的文化课、专业基础及临床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当时有教员8人、工勤人员2人,临床课由州人民医院医生兼任。前后两期学生共95名,入学程度从小学到高中不等,故有45名学生在预科班就学。1961年撤销。1975年,甘南州卫生学校在合作东街重建,规模为在校学生200名,占地面积35亩。截止1989年,累计基建投资达144.5万元,总建筑面积为8617.46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图书室、阅览室、教研室、办公室、餐厅、礼堂以及生活福利附属用房等设施,实验大楼安装了太阳能设备,先后购置各类设备43.9万元,其中教学设备19万余元。
  卫校设置医士、护士、妇幼医士以及短期培训赤脚医生、卫生防疫、西医学中医等专业,同时要求学校以培养藏族医务人员为主,注意中、西、藏医相结合。为了使甘南卫校逐步发展到800名学生的规模,以适应加快人才培养的需要,政府加大了经费投入,从1979年至1989年,累计投资619.74万元,在校学生每年人均占有经费1366元。
  (一)管理体制
  甘南州卫生学校为县级中等医学教育事业单位,实行双重领导,隶属甘南州卫生局主管,学校发展规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毕业生分配计划和基本建设等由甘肃省卫生厅统一安排。1985年机构改革前,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6年后,实行校长负责制,内部设2处1室,即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
  (二)专业设置
  建校初设置医士、藏医士、护士3个专业,1984年增设妇幼医士专业,1981年开办医士预科2个班,1982年开设在职护士专业训练班,1985年开设职工医士班,1987年开办技工护理专业班。
  (三)学制
  医士专业、妇幼医士专业学生的入学程度为高中毕业,学制3年;藏医士专业学生的入学程度为初中毕业,首届学制为3年,从第二届起改为4年;护士专业首届招收初中生,1980年改招高中生,1987年又改招初中生,学制为3年。1980年、1981年招收2期预科班,学制为1年,考试合格者转入医士班。
  (四)教材
  各西医专业均使用全国统一教材,藏医专业以《四部医典》、《晶珠本草》为蓝本,由任课教师自编,在教学实践中边学边修达到完善。1984年,中央卫生部、国家民委确定统编全国中等藏医学校各科教材,甘南卫校承担了部分教材的编写任务,1985年,甘南卫校教师黄希杰、看召本编写的《藏语文》教材,在拉萨藏医教材审稿会上评审通过,刊印发行。1987年由•州卫校教师编写的《病源病理学概要》、《诊断学概要》、《药物常识》、《解剖生理学》、《针灸常识》等5种教材,在成都藏医教材编审会上通过刊印发行,同年卫校教师朱学伍被增补为全国中等学校藏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五)师资队伍
  1979年有教学人员20名,翌年增至24名,1982年增加到30名,至1989年底,教职工总数达97人。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1981一1989年,先后选送到州外、省外高等医学院校进修深造23人次,并对每学期未,安排课程的青年教师一律到州人民医院病房上班,以丰富教师的临床经验。学校先后于1982年和1987年两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现有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18名,助理级29名。
  (六)教研组
  建校初,设普通学科、基础学科、临床专业学科3个大学科教研组,1984年划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基础护理、中医、藏医藏文、解剖、病理、生物、微生物寄生虫、化学、生化、生理、药理、普通课、体育等11个教研组,1989年又调整为内科、外科、基础、藏医、普通5个教研室。
  (七)教学设施
  实验室最先建成解剖生理、生物、理化、基础护理4个实验室,1982年实验大楼落成后,建成各学科实验室10个,有显微镜20余台,尸体20余具, 幻灯机、心电图机以及其它设备,使实验课开设率达40%。1988年,建立电教室1个,配备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放像机、电视机等教学设备。
  图书资料1979年建校时购进各类图书1661册,以后逐年订购添置,至1989年底已藏各类书籍12676册,其中医学类7409册,文艺类2229册,工具书759册,其它书籍2219册。阅览室每年订报16种,杂志160余种,其中医学杂志近140种(包括9种英文版,7种俄文版杂志)。
  实习基地甘南州人民医院、州藏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迭部林业局职工医院、卓尼洮河林业局职工医院以及各县人民医院、藏医院均为州卫校的教学实习基地。1986年起,连续3年妇幼医士专业及部分医士专业的学生在省妇幼保健医院、兰医二院、兰州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兰空医院实习。
  1987年为扩大藏医专业实习基地,选部分学生到青海省藏医院、四川若尔盖县藏医院实习。同年,职工医士班到陕西省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
  (八)学生
  州卫校从1979〜1989年,累计招生32个教学班级、1222名学生,其中藏族学生493名,占学生总数的40.3%;其它少数民族学生86名,占学生总数的7.1%;汉族学生643名,占学生总数的52.6%。
  1979年开始,从参加全州统考的学生中择优录取。自1983年起,开始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将招生指标落实到各县并与录取的考生签订合同,毕业后按合同到各县工作,同年开始,藏医士专业每年下达武威地区天祝县定向指标2名。1987年,招收高中毕业待业城镇的女青年46名,定向分配到基层医疗单位。1988年为解决玛曲县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下达招生指标21名,从玛曲县牧民及干部职工子女(愿在乡卫生院工作8年以上的)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制4年,毕业后分配到县属7个乡卫生院工作。
  1989年,甘肃省中医学院的藏医系在甘南卫校设立专科班,学制为3年,首届就近招生28名。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卫生局
相关机构
州卫生防疫站
相关机构
州妇幼保健站
相关机构
州人民医院
相关机构
州地方病防治所
相关机构
药品检验所
相关机构
临潭县中医院
相关机构
拉卜楞寺医学院
相关机构
甘南州卫生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专题

当归
相关专题
贝母
相关专题
鹿茸
相关专题
冬虫夏草
相关专题
秦艽
相关专题
大黄
相关专题
羌活
相关专题
黄芪
相关专题
红芪
相关专题
党参
相关专题
翼首草
相关专题
猪苓
相关专题
麝香
相关专题
牛黄
相关专题
牛羊草结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