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体育机构与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7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体育机构与设施
分类号: G812.174.2;G818.1
页数: 4
页码: 1527—1530
摘要: 甘南体育活动以群众自发性活动为主,无专门的体育机构。共和国建立后的1949年至1953年期间,体育由文化教育部门分管。1954年8月1日设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体育分会,1957年3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正式成立。1960年至1965年州体委合并到州文卫处。1966年至1971年的“文革”运动中,体育部门亦实行军事管制。1972年恢复甘南州体委,各县体委和州业余体校相继成立。
关键词: 体育机构 体育设施

内容

第一节体育管理机构
  历史上,甘南体育活动以群众自发性活动为主,无专门的体育机构。共和国建立后的1949年至1953年期间,体育由文化教育部门分管。1954年8月1日设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体育分会,1957年3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正式成立。1960年至1965年州体委合并到州文卫处。1966年至1971年的“文革”运动中,体育部门亦实行军事管制。1972年恢复甘南州体委,各县体委和州业余体校相继成立。
  第二节体育团体
  甘南州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于1989年11月19日。
  基层协会甘南州邮电局体协(1988年10月16日成立),夏河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6月15日成立),临潭县银鹰体协(1956年8月21日成立),临潭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7月30成立),卓尼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12月17日成立),舟曲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7月20日成立),碌曲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7月21日成立),碌曲县老年人体协(1989年成立),碌曲县卫生体协(1990年6月成立),玛曲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9月30日成立),迭部县体协(1979年7月22日成立),迭部县邮电局体协(1988年1月5日成立)。
  第三节业余体校
  一、州业余体校
  1960年甘南州人民政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各地、市、州建立业余体校的决定,于当年成立了甘南州体育学校,校址设在甘南州委党校。甘南州体校是以培养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为主,兼顾小学体育师资及其它中等体育专业人才的专业学校,学生来源以有体育专长的高中毕业生为主。学校每周上政治课4小时左右,文化课4小时,开展的训练项目有:篮球、田径、体操、马术、射击、航模等6项,并按项目分为6个专业班。1960年在全州范围内招收首批学员50名,其中男27人,女23人,汉族35人,藏族10人,回族5人。1961年,因国民经济困难,甘南州体校撤销。在校学生中11人转入州公安大队服役,大部分学员另行分配工作。1971年,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体育局制定第四个五年(1971〜1975年)体育发展规划草案,要求全省建立13所青少年业余体校。1973年11月,甘南州体校恢复,作为甘南州体委内部的一个训练机构,具体工作由州体委负责。开设足球、男女篮球、武术、乒乓球等4个训练项目,招收合作地区学员80名,训练采取初级走训形式,即下午4时至6时,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集中在体校训练。1978年底,州体校增设无线电报务项目,1980年根据全省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为突出甘南优势,将武术、无线电报务项目调整停办,只开设田径(中长跑、投掷)、足球、男女篮球3个项目5个班。
  1982年4月,州体校与州体委分设。12月15日,体校第一期重点班开学。有男女学员各10名,其中足球项目8名,女子篮球5名,投掷4名,中长跑3名;藏族10名,回族1名,汉族9名。重点班学生实行“三集中”,即在体校训练、食宿,在合作一、二中学借读文化课。州体校重点班主要为优秀运动队培养后备人才,为体育院校输送合格学生,为基层培养体育骨干。1984年,州体校实行教练员训练承包责任制,明确了教练员选材指标和参赛任务。1984年,州体校派岀11名教练员到合作二中、夏河县三中、合作一小、合作三小建立了4个业余训练点,开设了田径、篮球、举重、摔跤项目9个班,训练学生150名。甘南体校自建立以来,向省体工大队、省体校累计输送运动员27名。其中男运动员12名,女运动员15名;藏族运动员13名,汉族8名,回族5名,蒙古族1名。
  1986年,州体校被省体委评选为全省先进体校,授予“甘肃省先进体校”称号,奖励锦旗一面,并派代表观摩了省运动会。王全义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王公布、杨坚被评为省优秀教练员,受到奖励。
  1986年,甘南州政府投资20万元,在合作东山根体育场地内修建1100平方米三层教学办公楼一幢。同年底,州体校迁入新址。1987年州上投资10.7万元修建了650多平方米师生宿舍、大众餐厅、清真灶等。整个建筑占地约5000平方米。
  甘南州体校1984〜1990年获奖牌统计表
  二、各县业余体校
  各县业余体校起步较晚,于七十年代相继建立,配备了专职教练员,招收了学员,因经费不足,训练时断时续。从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各县业余体校向省、州体育院校输送了大量人才,增强了后备力量。其中:夏河县向州体校输送19名,省体校2名;临潭县向州体校输送17名;舟曲县向省体工队,省、州院校输送38名;卓尼县向州体校输送12名;迭部县向省、州体育院校输送15名;碌曲县向州体校输送3名。
  第四节体育设施
  明、清时期,洮州新、旧城及西固县城有练兵的教场,可供民众团体训练竞技。1925年,西固县(今舟曲县)在白龙江畔建成广坝运动场,东西长150米,南北宽60米,面积约900平方米。临潭、夏河两县及卓尼设治局都辟有小型体育场。四县(设治局)各中心小学均有面积不等的操场可用于球类、田径运动。
  1937年,为保护校产,夏河县青年学生两次掀起学潮,将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军需主任张文辉等2人占用学校体育场作宅基用地全部收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夏河县城开辟了河南运动场,跑道250米。随着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开展和兴起,自治州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逐步建成运动场、滑冰场、灯光球场、足球场等。截止1990年,甘南州有各类体育场地552个,其中篮球场467个(部分是带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足球场8个、小运动场22个、运动场3个,场地总面积373528平方米,人均0.68平方米。
  甘南州各类体育场地统计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