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图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6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图书
分类号: G25
页数: 8
页码: 1509—1516
摘要: 甘南州图书主要有:书院藏书、私人藏书、公共图书馆藏书等。
关键词: 甘南州 图书

内容

第一节历代藏书
  一、书院藏书
  清同治年间,洮州文庙收藏有《圣谕广训》、《钦定周易折中》、《钦定春秋传说》、《性理精义》、《御纂朱子全书》和旧本《洮州厅志》等40余种90函396本,由于兵燹全部毁失无存。光绪七年(1879年)喻光荣重建文庙,社会贤达余重基为文庙购置《万国舆图》、《御批历代通鉴》、《御制数理精蕴》、《族制进化》等书51种260余本。光绪十年(1884年)李日乾建莲峰书院,后改为学堂,上列图书即存于学堂内。
  二、私人藏书
  共和国建立前,临潭、卓尼一带部分居民家中收藏有零散古旧图书。卓尼县城关镇寇宪民家中有积累了数辈人的各类古旧图书2000余册,其中有《洮州志》、《河州志》、《兰州志》和《西宁府志》等比较有价值的地方史志。1957年甘南州图书馆征集民间藏书时,寇将全部藏书捐献。
   三、公共图书馆藏书
  1934年,由临潭县地方贤达马志青首倡,贾易山、陈考三等人自愿捐资八百多元(银元),并由马志青捐出私人藏书《四部备要》一部,成立了临潭“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当时县政府对面(现新城卫生院对面)的姜家当铺。购有楼房五间,楼上为书库,楼下有借书处、阅览室,主要开展图书报刊的借阅活动。馆藏图书除《四部备要》外,并陆续购有《诸子百家全书》、《高等教育法》以及当时流行的政治、历史、教育、文学等图书1000余册。阅览室订有《中华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以及《大公报》、《西北日报》、《民国日报》等报刊。图书按经、史、子、集分编登记,后改用《中外图书馆统一分类法》分类编号。至1949年已有藏书1600多册。
  1934年10月,夏河县也成立了“县立图书馆”,当时有藏书1507册,设有借书处、阅报所。1940年成立“民众教育馆”,雇有职员3人,后因经费无着并入图书馆。
  1937年,卓尼县设有阅报所3处。
  1943年,舟曲县在县城文庙建立“民众教育馆”,当时设备简陋,只有挂在墙上的几幅先贤画像和美国照片供人们观看。1945年馆内增设阅报组,购有少量图书报刊对外开展借阅服务。
  第二节图书馆建设与藏书
  共和国建立初期,将从原国民党统治时期接收下来的各县“县立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和阅报所等归入各县文化馆,成为馆属图书室,有书库、借书处和阅览室对外开展借阅服务。
  自治州图书馆于1956年开始筹建,1957年建成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馆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1980年临潭、夏河两县图书馆建成,1984年玛曲、舟曲、卓尼3县图书馆也相继建立。截至1990年全州有公共图书馆6个,职工52人,有馆藏图书217799册。
  1990年全州人均占有图书馆藏书0.35册,人均购书费0.036元,每1700人有1个阅览座席,公共图书馆事业费占文化事业费的17.5%,购书费占图书馆事业费的9.3%(州馆为12.3%)。
  其它系统图书馆(室)也有所发展,到1990年全州有高等院校图书馆1所,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室)4所,科研机构图书馆(室)3所。另外,州委宣传部、州委党校、州文联、州志办公室、州编译局等单位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
   一、州图书馆
  1956年,州财政拨款1万元筹建自治州图书馆。馆舍暂用原人民会堂前沿两侧约100平方米的厢房,一侧为书库和借书处,一侧为阅览室。1957年7月,省文化厅拨款修建新馆,于当年建成,馆址在合作人民街100号,土木结构平
  甘南州公共图书馆各阶段基本情况统计表
  1990年甘南州公共图书馆藏书统计表
  房,总面积381平方米,其中书库和阅览室面积241平方米,宿舍140平方米。1958年“大跃进”时被平调给州商业部门存放炼钢用的土碱,图书馆搬回人民会堂原址。1963年9月又搬回新址。
  建馆初期,图书馆与州广播站(占用人民会堂中楼)合称“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心文化站”,隶属州文教卫生处,经费和业务管理各自独立。1961年2月撤销广播站,多数设备并入图书馆。
  1981年7月,对全馆藏书进行全面整顿和清点,在被清点的62054册中,历年外欠无法收回的4158册,封存、报废、销毁6922册,两项合计11080册,占普通图书总数的17.8%。
  1983年,自治州决定修建新馆舍。于1986年10月交付使用,总造价42.4万元,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其中两层框架结构书库277平方米(每个楼层叠置两层书架,因而实为四层,使用面积达544平方米)。有4个阅览室、594平方米,设阅览座席200个左右,并有一个讲座厅,面积162平方米,可设座100个。借书处和目录厅各36平方米。1987年春,投资11万元购置安装了4层308个钢书架,更新了阅览设备。同年设立少儿阅览室,面积135平方米,设座席48个,订有报纸27份,杂志126份。当年接待读者53594人次,流通图书76916册次。 截至1990年,藏书累计已达123752册。
  甘南州图书馆各阶段藏书统计表单位:册
  1989年甘南州图书馆图书分类表单位:册
  二、县图书馆 临潭县图书馆1954年设立图书室,有借书处和阅览室各1个,年订报刊40多种,每天接待读者100人左右。“文化大革命”前夕已有藏书2万余册,年订报刊增至100余种。并在14个乡建立了图书流动站,有流动书箱20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损失图书15000多册。1980年正式成立县图书馆,仍占用文化馆馆舍。1982年设立少儿阅览室,当年接待读者8927人次,流通图书35696册次。1983年有了独立馆舍。藏书中比较贵重的地方文献古籍有康熙、乾隆两种版本的《洮州卫志》和光绪本以及民国时期重印的《洮州厅志》。1990年支出经费共24277元,其中购书费只有300元,占全年事业费的1.4%。
  夏河县图书馆民国时期留下的“县立图书馆”于1951年并入文化馆,成为馆属图书馆。1980年县图书馆正式成立,但馆舍仍与文化馆共同占用1所四合院平房。有借书处、报刊阅览室和少儿阅览室各1个,设席位68个。订有报纸27种,杂志59种,年支出经费22389元,其中购书费1605元,占全年事业费的7.2%。
  舟曲县图书馆1951年县文化馆设图书馆。1954年置有流动书箱在农村巡回流动借阅。1984年成立图书馆。当时年订报纸30余种,杂志100余种,以后逐年减少。1990年支出经费29757元,其中购书费仅108元,占全年事业费的0.36%。
  卓尼县图书馆1952年卓尼文化馆设立,逐年购进图书约8000余册,“文化大革命”中书库被毁,损失殆尽。1984年始分设图书馆,1986年有藏书1万册左右,1987年受洪水袭击,图书损毁。至1990年只有藏书2900册,尚无独立馆舍(占用文化馆房屋),1990年支出经费14275元,其中购书费2000元,占全年事业费的14%。
  玛曲县图书馆建于1984年,1986年即有藏书1.1万册。1990年支出经费12300元,其中购书费2300元,占全年事业费的18%。
  三、乡镇图书室
  1964年以来,夏河县先后建立了王格尔塘、甘加乡文化站,站内设有图书报刊阅览室。县武装部曾与达麦乡山塘村军民共建文化站图书阅览室,深受群众欢迎,后因经费不能保证,活动不正常,已基本停办。
  舟曲县巴藏、三角坪、峰迭、立节、拱坝、中牌等乡从1982年起相继成立了文化站,站内设图书阅览室,共有藏书2500余册,报刊15种,开展图书外借和站内阅览活动。
  临潭县新城文化中心站图书室1983年有藏书2500册,向干部、学生及群众开展书刊借阅服务。
  四、学校图书馆(室)
  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成立于1985年8月,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设阅览座席100个。至1990年已有藏书33680册。其中藏文图书5600册。年支出购书费2.5万元,年新购图书5000册左右,发放借书证160个,借阅读者7630人次,流通图书9358册次。
  甘南师范图书馆是全州建馆最早的中专图书馆,藏书25443册,其中藏文图书700册,年购书费1000元左右,新购图书500余册,年发放借书证400多个,借阅读者2000余人次,流通图书5000余册次。 甘南民族学校图书馆有藏书20592册,其中藏文图书300余册。馆舍面积575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50个,年购书经费3000余元,购新书700余册,年发借书证300个,借阅读者480余人次,流通图书800余册次。
   甘南畜牧学校图书馆有藏书8500册,年发借书证400多个,借阅读者有1000余人次,流通图书2000余册次。
  临潭县第一中学图书室1949年9月仅有藏书213册,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较快,“文化大革命”前已有藏书16500册,“文化大革命”中损失3000余册。截至1990年有藏书11256册,年发借书证254个,借阅读者600余人次,流通图书7000余册次,馆舍面积160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00个。
  临潭县第二中学1986年有藏书7320册。
  夏河县中学图书室有藏书6000余册,年订报刊40余份,有阅览座席40个。夏河县藏族中学有藏书3800余册,年订藏文报刊20多种。
  卓尼一中图书室有藏书15686册,馆舍面积180平方米,有阅览座席49个,年借阅读者700余人次,流通图书1500余册次。
  合作一中图书室“文化大革命”前有藏书1万余册。1990年有藏书1.35万册。合作二中藏书1.3万余册。
  五、科研机构图书馆(室)
  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全州综合性科技文献收藏单位。研究所图书室有藏书4374册,主要是自然科学类的报刊和图书资料。1990年支岀资料费2000余元,订购科技资料和书刊300多种,馆舍面积72平方米,年接待科研读者250余人次,流通书刊资料1826册(份)次。州农科所图书资料室1990年的资料费2300余元,有藏书1758册,年借阅读者2000余人次,流通图书资料6000余册(份)次。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积累本专业文献资料3000多册(份)。此外,州级各科研单位和各县科委都设置了情报资料室和阅览室,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每年都有千元左右的资料费并按各自专业特点开展工作。
  六、厂矿企业图书室
  自治州境内的大型厂矿企业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驻甘南的甘肃省第三地质队图书室建于1979年,有藏书1600余册,馆舍占用面积272平方米,其中书库45平方米,阅览室227平方米,设有阅览座席20多个,每周星期一、三、五晚上定时开放。各分队还配备有流动书箱,有兼职人员管理借阅工作,并经常向队图书室轮换图书,年借阅读者1600余人次,流通图书2000余册次。
  第三节佛寺藏书
  甘南佛教寺院非常重视各类佛经的收藏,均设有不同规模的经堂或藏经楼,其中尤以拉卜楞寺最多,卓尼禅定寺次之。
  拉卜楞寺藏书拉卜楞寺创建后发展很快,僧侣迅速增加,但供僧侣研习用的经卷典籍奇缺,要经常派人到外地订印。嘉木样二世非常重视经卷典籍的搜集保存,在两次赴西藏期间,以极大精力收集经卷典籍,先后共收万余部。后经百余年的收集、刊印、抄写等,到1958年时已有藏书228620余部,藏文经版62000余块。1959年,德乌鲁市(今夏河县)拉卜楞工作组对拉卜楞寺藏书进行了清理整顿,编制了《拉卜楞寺总书目》,共分为17大类、17604种,共收入179人的著作。
  1959年拉卜楞寺藏书分类表
  《拉卜楞寺总书目》记载:由115部经编纂的《甘珠尔》,用金汁书写的存1套,银汁金饰混写的存1套,银汁书写的存1套;《贤劫经》、《般若八千颂经》用金银汁写的有60部。尚有用松耳石、珊瑚、砗磲等宝石和珍珠粉液书写及丝线绣织的卷帙,卷卷字体端庄秀丽,装裱精美,夹以檀木夹板,外裹绸缎,非常考究。
  在拉卜楞寺藏书中有两部极为珍贵的贝叶经(用印度贝多罗树之叶为载体书写的经卷),一部系印度圣贤月称(即华尔丹达哇智华)之遗物印度梵文经,一部据传是孟加拉国阿底峡(公元982-1054年)出家为僧后1042年到阿里所著的《菩提道灯论》(一说)《般若八千颂经》。
  1984年至1987年中央和省州有关部门先后拨款67.5万多元,重新修建了拉卜楞寺藏经楼。新建的藏经楼总面积2340平方米,内有阅览室10间500平方米,一次可接待读者50余人,现藏书65000卷。
  拉卜楞寺藏书按藏文字母字顺为序进行编目和排架。此寺非常重视对藏书的保护,每年“扫经”一次,即在秋高气爽季节,选择大好晴天,将所藏珍贵经卷搬岀室外,边用线香翻书,边一页一页地用细毛刷轻扫(又称“开卷拂拭”),扫后再入库上架,如此年复一年,使藏书除人为损毁的以外,保存200余年仍大部完好无损。
  卓尼禅定寺藏书此寺历史悠久,尤以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闻名中外,至共和国建立初,藏有各种经卷10万多部,但全部毁于1958年。“文化大革命”时该寺被夷为平地,自1980年起开始重建。到1990年,该寺的大经堂供有德格版《大藏经》等经典图书近千部;弥勒佛殿存有经卷400多部;天文历算学院收藏《至尊•扎巴谢珠全集》、《宗喀巴师徒三尊文集》、《持金刚•帕奔卡巴全集》等经卷300多部。全寺各经堂、寺院及僧侣私人收藏各类经卷共约1.2万卷。尤为珍贵的是该寺收藏有宗喀巴亲笔书写的《般若波罗密多数教授讼现观庄严本注解金曼疏》。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