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42
颗粒名称: 文化艺术志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64
页码: 1463—1526
摘要: 主要介绍了甘南州的文化、艺术相关的节目和运动会等活动。
关键词: 甘南州 文化艺术

内容

第一章文化管理
  第一节行政管理
  一、行政机构
  (一)州文化处及文教处(局)
  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时,区人民政府下设立文教处,有职员11人,主管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事业。1955年7月在自治州人民委员会设立文化处;1957年初,文化处与教育处合并设立文教处,编制7人;1959年1月文教处与卫生处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62年6月又改为文教卫生处;1967年2月至1975年10月由州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统管。1976年1月州革委会恢复建立各局、委、办,恢复文化教育局建制。1980年8月州文教局分设为文化局、教育局。
   (二)州文化局
  1980年8月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局成立。1990年底州文化局内设办公室、艺术科、群众文化科、文博图书科、文化市场管理科和文艺创作研究室(初为文艺创作组)。甘南藏族自治州志・文化艺术志
  (三)各县文化行政机构
  临潭县在1913年设县之时,由“礼房掌案”(沿袭清代抚番厅旧制)兼管文化,1939年时由教育科兼管。1950年,临潭县人民政府设文卫科。1955年10月,县人民委员会分设文化、教育、卫生3科。1958年12月,又合并为文卫科;1959年1月,临、卓两县合并为临潭县,县人委下设文教卫生部;1962年1月分县后,临潭县人委下设文卫科,主管文化、教育、卫生工作。
  夏河县自1942年设县至1949年,由县政府教育科兼管。1949年9月,夏河县人民政府下设文教卫生科;1955年5月,文教卫生科分设为文化、教育、卫生3科;1959年1月,夏河县改为德乌鲁市(县级)时撤销原文化科,市人委下设文教卫生部,德乌鲁市改为夏河县时又改为文教卫生科。
  卓尼县自1938年至1948年,由设治局教育科兼管文化,1950年10月成立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下设一、二、三、四科,三科即文教卫生科;1953年10月卓尼县人民委员会下设文教科。1956年2月将文教科分设为文化、教育两科;1957年1月文化科和教育科合并为文教科;1962年1月,卓尼县人委下设文卫科。
  1947年西固县(今舟曲县)政府设教育科,掌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1948年改为“三科”,管理职能不变。1955年4月成立舟曲县人民委员会,设文教科,1959年1月,舟曲县改名为龙迭县,下设文教卫生部,1962年,龙迭县仍改称舟曲县,下设文卫科。
  碌曲县1955年6月建县。1956年9月县人委设文化科;1959年1月碌曲、玛曲两县合并成立洮江县,县人委设文教卫生部,1962年1月撤销洮江县,两县分设,碌曲县人委下设文卫科。
  玛曲县1955年6月建县,县人民委员会设文卫科,1959年1月,碌曲、玛曲两县合并为洮江县,县人委设文教卫生部,1962年碌曲、玛曲两县分设,玛曲县人委设文卫科。
   迭部县1963年1月正式成立迭部县人民委员会,县人委下设文卫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期,各县文化工作由“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负责,至1968年各县“革命委员会”下设三部_室(即政治部、生产指挥部、保卫部、办公室),文化工作由政治部宣传组具体负责。1973年以后各县陆续恢复文教局。文化、教育合署办公,文教局内有一名负责人和一名干事负责日常文化工作。二、行政管理
  自治州建政以来,中共中央及其各级组织制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一直由州、县文化行政部门具体贯彻执行。通过会议、文件形式传达到每个基层文化单位,并由州、县文化行政部门进行督促、检查。
  州、县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的文艺创作、演出计划一般是根据年度业务经费情况由州、县文化行政部门下达,由州、县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完成。计划的落实情况由州、县文化行政部门监督、检查,并负责质量管理。
  电影放映计划由州、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依据省公司下达的年度任务指标,制定全州各县公司的全年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工作日、发行收入、放映收入等五项任务指标报州文化局审批后下达给各县,各县任务指标的完成由州电影公司督促、检查落实。
   三、文化市场管理
  1984年6月成立了甘南州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开始管理文化市场。1984年10月,州文化局、公安处、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全州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组成“文化市场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全州社会文化管理,搞好协调工作,“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改为“甘南州社会文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全州社会文化市场,拟定协调、监督、执行社会文化的管理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及办法,指导全州社会文化管理和文化稽查工作,从而形成州、县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州、县对各种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及图书报刊销售点先审查,后发给经营许可证,随时进行监督、检查的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节群文事业管理
   一、群众文化机构
  (一)州群众艺术馆
  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州中心文化站(含图书馆、广播站),1961年因图书馆、广播电台分设,中心文化站撤销。1976年州群众艺术馆成立,初称“阶级教育展览馆”,1980年改称“州中心文化馆”。1983年改为“群众艺术馆”。其主要职责是组织、辅导群众开展艺术活动,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和展览。1982年该馆创办业余文艺辅导刊物《群艺》,1983年编辑出版《甘南创作歌曲选》,是自治州歌曲创作成果的汇集。1986年组织州县群众业余文艺骨干16人参加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演岀了一台富有草原气息、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获得好评,甘肃省选出才让当知、勒格加赴北京演出。其中鹰笛独奏 《牧歌》和民歌《阿香劳劳》获创作演奏(唱)奖。
  1987年7月组织10名小学生演员,参加在白银市举办的甘肃省首届少儿歌舞节,舞蹈《快乐的少年》获创作表演奖,《哈达献给少儿节》获辅导奖。同月,该馆举办了 “甘肃省民间剪纸艺术展览”。
  (二)各县文化馆
  夏河县群众文化机构设立较早。1926年5月3日在兰州教育会馆成立“藏民文化促进会”,会址设在兰州市浙江会馆。1935年5月13日“藏民文化促进会”迁至拉卜楞,建有教室2间,学生宿舍8间,并有阅览室、成绩室、图书室、游艺室等设施;1940年设立“民众教育馆”,1951年12月建立“人民教育馆”,后改为“人民文化馆”,即现在的“夏河县文化馆”。
  舟曲县在1943年设立“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县城文庙,主要开展书刊借阅、讲演、扫盲、科技普及、军械展览、油印小报、办壁报等活动。因经济危机无经费开展活动,1949年被裁撤。1951年建立“西固县人民文化馆“。1954年该馆随西固县迁往宕昌县。1955年随着舟曲县的建置,成立“舟曲县文化馆“。1962年该馆与县广播站合并。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馆藏图书及许多历史资料、文物被劫被毁。1979年后文化馆恢复正常活动。1982年由该馆组织职工业余秦剧团,在县城及附近地区演出秦腔折子戏。
  卓尼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1963年下半年该馆联合新华书店、电影队组成“农牧区文化服务队”,送节目、书籍报刊、电影下乡,为农牧民服务。并举办美术培训班、组织美展、书展及民间艺术(窗花)展,扩大街头橱窗专栏的宣传面积等群文工作。
  临潭县文化馆成立于1956年(共和国建立前该县亦有“民众教育馆”)。碌曲县文化馆成立于1964年;玛曲县文化馆成立于1966年;迭部县文化馆成立于1982年。(三)乡镇文化站(室)
  1960年舟曲县在立节公社立节大队、巴藏公社巴藏大队、大峪公社水沟大队等处建立文化室,以看报读书为主要活动内容。“文化大革命”初期一些公社以文化室为基础组成文艺宣传队,后因派性武斗,宣传队均自行消亡。1966年至1977年,自治州农、牧区乡镇、大队文化室以开展图书阅览、民间文化活动及放映电影等活动为主。在此期间,全州有28个大队成立了电影放映队,起到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
  1982年至1984年,全州各地相继建起25个文化站。开展报刊阅览、图书借阅、摄影服务、组织民间社火、歌舞演唱等项活动。最先建站的乡镇有临潭县新城乡、新堡乡、古战乡、总寨乡农村文化站;卓尼县有城关镇柳林文化站及扎古录乡、纳浪乡等处;舟曲县有巴藏乡、三角坪乡、立节乡、丰迭乡、拱坝乡等处;碌曲县西仓乡。1990年全州文化站增加到43个,但大部分文化站因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经费缺乏而无法开展活动。
  二、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
  明末清初,西固(今舟曲县)南峪村民自发举办“南峪戏会”。该村有二三十户人家,每户1人进业余戏班子,演出一些艺技粗陋的折子戏。1950年,陕西秦腔艺人师易峰流落到此,以其高超技艺培训戏班子后,一些诸如《白蛇传》之类的本子戏亦可排演。每逢集日或正月年节,该戏班子便在本村或其它村寨演出。后该县大川梁家坎亦举办“戏会”,主要剧目有秦腔折子戏及眉户戏《张连卖布》等。"文化大革命”中,两“戏会”均夭折,1982年恢复戏会活动。
  1956年12月11日,甘南州举办首届民族民间歌舞观摩演出大会。拉卜楞红教僧侣的演出队由拉卜楞僧乐队伴奏,演出藏戏《华吾•智美更登》,此剧曾参加西北五省民间文艺会演,获奖旗一面。
  1958年,自治州曾为配合“大跃进”运动,搞过历时2年的“万人歌舞,万人写文章”的群众性文艺创作运动,并成立“群众文学艺术创作运动指挥部”,各县也成立“文艺创作指挥部”,筹划各系统举办群众性文艺会演。1959年2月23日到27日,全州首届文艺会演在人民会堂开幕,来自龙迭、洮江、临潭3县以及德乌鲁市和州级单位的文艺演出代表团演出了自已创作的民间舞蹈、歌剧、话剧、秦腔、眉户、歌曲、快书等。1960年2月4日全州第一届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开幕,参加会演的有临潭县、德乌鲁市、洮江县及州级机关4个代表团,演员和工作人员共227人,表演节目50多个,并评选出参加全省职工业余文艺会演的代表和节目。1964年底,夏河县群众业余文艺代表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的《三个女民兵》受到与会各族代表的好评。同年,由夏河县曼克尔演唱组、解放军驻甘南某部某连演唱组共同组成的“甘南州民兵演出队”,参加全省民兵调演大会,演出《三女民兵》、《桥头好事》、《民兵练刀舞》等十几个节目。
  1966年舟曲县组成县文化队,后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该队编排了小型多样、短小精悍的节目,自带行李,踏遍全县95%的村庄,演岀250多场,其中,小话剧《灵活处理》、《老俩口学毛选》等节目深受欢迎。
  1971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9周年,州上集中了一批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等方面的创作人员,一是组织全州规模的业余文艺会演,二是为省上的专项活动提供各类作品。9月,会演开始,各县演出队和甘南乳品厂、阿姨山铜矿、州农机厂以及州级部分中、小学校参加演出。乳品厂的小歌剧《草原新歌》,玛曲表演的《送代表》,碌曲表演的《牧业机械化就是好》,舟曲舞蹈《白龙江畔庆丰收》,眉户剧《演练路上》等节目受到观众好评。次年5月,又开展了一次文艺会演,选拔节目参加省上调演。1975年9月,为参加全省群众文艺调演,自治州从各县及厂矿抽调演员,组成40人的演出队,创作、排练了歌舞剧《拥军路上》、舞蹈《我们是藏族铁姑娘》、《养蚕歌》、《剪羊毛》、女声藏语小合唱《草原小姐妹》、器乐合奏《铁牛到草原》、女声独唱《金色的大雁》等节目,12月赴兰州演出,评价很高,部分节目被省电视台录像。其中歌舞剧《拥军路上》文字台本在《甘肃日报》发表。1976年初州文艺创作办公室组织创作排演,3月份由夏河演出队、州秦剧团小组赴兰州参加全省曲艺调演,演出了龙头琴、表演说唱和陕西快书。1977年,卓尼县城关镇上卓大队30多名社员自发组织业余秦剧团,190’多户社员捐款购置服装、道具等,排练演出《八件衣》、《火焰驹》等古装戏50多场。同年5月,合作地区举办各单位参加的声势浩大的歌咏大会。
  1979年9月在全州“民间歌舞音乐会演”中,90多位民间艺人演出60多个乡土气息浓郁的节目。《甘肃日报》曾大篇幅进行报道。1982年1月,舟曲县文化馆组织成立了职工业余秦剧团。春节期间,县城几个小曲演唱队竞相表演,曲目丰富多彩。同年5月,合作地区举办首届职工音乐会。7月,卓尼县举办群众文艺会演。是年,全州首届藏戏调演在夏河县桑科草原举行,有5个队、187人参加了演出,国家民委、省民委、省文化厅等部门发来贺电。1985年正月初五至十五,州文化局在合作举办了内容丰富的春节活动,合作地区约13000多群众聚集在中心广场,观看焰火晚会。哈尕滩火炮厂施放了3大类焰花,30多个品种,历时近2小时。并且调请了夏河、卓尼2县的民间歌舞队40余人,演出了不同风格的民间歌舞;调请了卓尼、临潭、夏河的4个社火队进行旱船、狮子舞、龙灯、太平鼓、仙鹤、毛熊和民间小曲等项目的表演,共演出16场,3万多人观看了演出。
  1986年,在省文化厅举办的《花儿歌手大奖赛》中,临潭县代表队的马合香、潘桂英、赵惠琴获个人三等奖;卓尼县代表队的权刀肉曼、王秋梅、周玉萍、李孙家代和临潭县代表队的李英才、李会英、冯召召获优秀歌手奖。
  1988年5月,州文化局在合作召开了全州第一次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有10个集体、17名个人受到奖励。1989年10月,在国庆40周年期间,文化局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那吾乡的两个民间藏戏队演出传统藏戏《松赞干布》和《智美更登》,州歌舞团、州藏剧团、夏河、迭部民族歌舞团演出了舞蹈《换帽子》、《醉乐乐》,白格尔演唱《从雪山来的人》,鹰笛独奏《神鹰》,男女声独唱等在省上演出的获奖节目。州电影公司公放映了藏语影片《复仇的火焰》。群艺馆、总工会、邮电局联合举办了书法、美术、摄影、邮票展览,作品达665件(部)。
  第三节文艺团体
  一、甘南州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1981年5月,甘南州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第一届委员会,并成立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电影电视、民间文艺研究等5个协会,选举出各协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等。1982年设立文联常务机构,下设协会工作部、办公室、《达赛尔》编辑部、《格桑花》编辑部4个科室。 截止1990年底,自治州已有全国文联各协会会员12人,省文联各协会会员89人,州文联各协会会员达到300多人。其中,文学戏剧家协会118人,音乐舞蹈家协会74人,美术书法家协会69人,电影电视协会28人,摄影家协会67人,民间文艺家协会23人。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展出)和获奖的作者达140余人。其中,文学创作方面60余人,美术、摄影、书法方面40余人,民间文学艺术方面20余人,其他方面20余人,并有17人出版专集专著20多本。
  二、州属艺术团体
  (一)歌舞团
  1953年8月,甘南军分区将所属文工队交由甘南地方政府管理。经过一年多的整顿,于1955年5月4日在夏河县正式成立了近20人组成的甘南藏族自治区文工队(后称甘南州歌舞队),成为甘南的第一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57年参加全省文艺汇演,歌舞队的节目《哈达献给毛主席》、《拉卜楞组舞》、《背水姑娘》等,颇受专家与观众的好评。1959年歌舞队扩编为甘南歌舞团。1970年,州歌舞团与州秦剧团合并,成立了 “甘南文工团”。1975年,州文工团撤销,恢复原歌舞团和秦剧团。
  1982年,歌舞团根据藏族古典名著《塞•顿月顿珠》创作改编的大型古典舞剧《王子顿月顿珠》演岀获得成功,于1984年、1985年获甘南州第二次专业文艺会演和全省文艺会演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1987年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受到好评,同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调京在中南海礼堂演出,主要演、职人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到1990年底,自治州歌舞团共有97人,其中有副高技术职称的2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30人。有藏族演职人员47人。该团创作各类节目约300多个,演出约1500余场。
  (二)藏剧团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剧团组建于1981年5月26日,是全国第二个专业藏剧团。成立之初有演职人员56人。10年间,该团创作演出了藏戏、独幕藏语话剧、歌舞、曲艺等大中小型剧(节)目70多个。共演出48场。团内取得中级职称的3人,初级职称21人。现有演职人员51人。
  藏剧团创作、上演的大型古典藏族《雍努达美》1984年参加昆明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录相调演,获中央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节目奖。藏剧团自编自演的剧目有现代藏语话剧、相声、表演唱、独唱、小合唱、器乐曲等,每到一地演出,都受到广大藏族农牧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继承发扬了民族优秀文化。(三)秦剧团
  1953年7月1日,卓尼县文化馆创办了“七•一秦剧团”,成为自治州第一个专业秦剧表演团体。1958年10月,合水县群众秦剧团的53名演职人员支援甘南,于1959年2月23日在“七.一秦剧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甘南州秦剧团。自1963年之后又不断从西安和省秦剧团、省戏曲学校招收、调动、分配部分演职人员,使全团人数达到78人。1970年与州歌舞团合并,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文艺工作团。1975年11月10日,撤销州文工团,恢复原州秦剧团和州歌舞团建制。1988年10月,撤销州秦剧团。
  (四)豫剧团
  1958年以河南省民权、尉氏、柘城等县一些公社业余豫剧团来甘南的支边人员中抽调250人,在阿木去乎、加尕滩、加门关、洸江、甘加、桑科等6个农场相继组建了业余豫剧团。1958年11月,河南省尉氏县豫剧团40余人支援舟曲县建设,改组成舟曲县豫剧团;1959年8月该团与夏河甘加农场业余豫剧团的部分人员共60余人,并同1960年9月从河南省柘城新接来的豫剧二团50余名演职人员合并组成了拥有118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豫剧团。建团之后,创作排练出了传统和现代豫剧《大闹天宫》、《十夸公社》等60多出戏,在州属各县、乡、农场巡回演出。六十年代初曾以自编节目《南千岭》参加了全省戏剧会演。1963年撤销甘南州豫剧团。
   三、各县艺术团队
  (一)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
  1976年10月成立夏河县文工队,1989年5月改称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演职人员41人(其中藏族37人)。1989年9月,在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女声独唱《仙鹤的真相》,龙头琴弹唱《党的政策照藏区》、《党啊,心中的白塔》,笛子独奏《神鹰》,白格尔表演唱《从雪山那边来的人》获优秀节目奖。歌舞剧《格萨尔王诞生》,还为祝贺1990年拉卜楞寺院大经堂修复开光大典作了演出,得到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
  夏河民族歌舞团在培养一专多能人才、自制服装道具为国家节约资金方面,走出了一条“团小人少演出好”的成功之路。他们把售票演出和利用排练室办舞会的收入,全部投入再创作和排练演出活动中。仅1989年和1990年两年演出就达百余场次,收入近万元。这个团还利用自己风格独特、节目丰富的优势,与省外技术、资金雄厚的单位联合拍摄录相,既增加了演出场次,又积累了业务资金。
  (二)迭部县民族歌舞团
  1979年11月成立文工队,1989年10月改名为迭部县民族歌舞团。有职工39人(其中藏族24人)。舞蹈《龙江情》、《醉乐乐》、《沸腾的迭山》及声乐节目女声独唱《我爱迭部山河美》等,获得了1989年9月在兰州举办的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1987年1月,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便在各乡和四川省阿坝州的一些县演出36场,10月又配合迭部县物资交流大会演出歌舞11场。到1990年,演出达200余场,深受山区群众的欢迎。
  (三)玛曲县藏语说唱队
  1973年9月成立玛曲县文工队,1985年10月并入县文化馆后,改为藏语说唱队,全队仅8人组成。为了活跃牧区群众的文化生活,1988年,国家为其配备了1辆文化宣传车,他们携带图书、录相、摄影、体育用品和文艺节目,为牧民群众服务。群众亲热地称他们是"大篷车”。他们自编的节目《阿当玛》、《夫妻吵架》、《高原男子汉》、《阿杰春》、《哈罗提》等藏语说唱、相声、弹唱、民歌、舞蹈等,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深得牧民喜爱。他们的歌曾被州广播电视台录制成盒式磁带销售,在甘、青、川藏区广为流传。1990年,配合社教工作、法制教育,为牧民群众演出17场,放映录相50场。在全国优秀文化馆 (站)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表彰。
  (四)碌曲县文工队
  1972年11月成立,现有13人。文工队建队初实力雄厚,是州内典型的“乌兰牧骑”式的文工队,队员人人一专多能,创作排演了一大批优秀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男子群舞《牧笛》被省民族歌舞团改编为3个舞,被许多文艺团体演出,影响较大。1982年5月,排演了藏戏《松赞干布》,开创了州县艺术团体演藏戏的先河。同年,被文化部树立为全国文艺团体先进集体。1984年以来,因经费拮据、人员老化等原因,演出活动处于停滞状态。(五)舟曲县文工队
  1979年12月建立,有演职人员32人。1981年春节,文工队在舟曲礼堂作了首场演出。1982年下半年,为了满足群众观赏节目的不同需求,派4人赴省秦剧团学习,并从陕西等地招聘12人,全队增至50多人,成为甘南唯一的1家戏曲与歌舞合为一体的专业表演团体。1984年1月1日,秦剧组沿白龙江两岸乡村演出了古典折子戏《恩仇记》、《玉堂春》等。1984年5月,参加了甘南第二次专业文艺调演,双人舞《赶集》、舞蹈《山庄马铃》、《丰收花鞭》分别获奖。1985年抽调6名骨干演员参加了州歌舞团创作的舞剧《塞•顿月顿珠》的排练与演出,曾与州歌舞团小分队联合赴武都、宕昌、文县、南坪等地,作了一次远距离地巡回演出。1990年,文工队撤销。
  (六)卓尼县文工队
   成立于1979年12月,在1980-1987年短短的8年中创作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节目上百个。舞蹈《欢乐的沙目》、《红青禾》、《冶海湖畔》在1984年全州第二次专业文艺会演中分别获创作二等奖、演出一等奖。他们为了满足各类观众对文艺节目的不同欣赏要求,还用卓尼地方语言排演出话剧、歌剧等节目,如《三换新郎》、《柜中缘》等,颇受群众欢迎。1986年撤销建制。
  (七)临潭县秦剧团
  成立于1979年12月,为卓尼、临潭、舟曲县以及邻近的外地区喜爱秦腔的群众,演出了多场全本戏和折子戏,特别在春节和物资交流会以及庙会时为演出的高峰期。除演出外,秦剧团还经常派出演员赴临潭各乡进行群众文娱活动的辅导。1990年6月该团撤销,部分演员充实到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
  第四节电影放映
  一、管理机构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59年以前,全州各电影放映单位直接向省电影公司租片放映。1959年底,成立了州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其人员由地方人事部门管理,财务直接由省电影公司管理,省公司提供经费和影片拷贝,州管理站给各放映单位供片。1981年,州县各电影放映公司改为文化企业管理,均实行自主经营、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州电影公司主管全州影片发行调度、电影器材供应等工作。州、县文化行政部门实行宏观管理,省公司实行业务指导。
  二、放映设施
  1958年,省文化厅投资10万元,州财政补助5万元,在州府合作建成了甘南州第一座电影院,当年12月开始营业。观众厅面积为438.5平方米,观众席位是长条4座靠背椅,共796个,1984年更换为822个单人翻座靠背铁椅,有可供剧团演出的舞台及乐池。有35毫米“天机”放映机2台,幻灯机1台,均使用碳棒弧光灯,供碳棒电源的直流发电机1台。1965年碌曲县利用县政府会堂放影电影。次年,夏河县放映站使用长江54-35毫米放映机放映电影,日均不足1场。八十年代前,州县共有6家电影院,使用放映机为新曙光、松花江5501、长江16毫米等,观众座位少,大部分电影院放映场次日不足1场。八十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群众对电影放映的需求增加,放映质量要求提高。为适应新形势,州、县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放映设施,更换放映设备,先后新建了玛曲、卓尼县电影院,改造重建了夏河、临潭等县电影院。其中合作电影院、夏河电影院、迭部电影院等可放映35毫米普通遮幅、宽银幕及宽银幕立体声各类影片。此外,迭部七九二矿、迭部林业局、洮河林业局、地质队、合作民族师专等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也建立了电影放映机构。1988年1月,自治州第一家集体承办的乡镇电影院——临潭新城电影院建成使用。截止1990年,全州在册各类放映单位137个,工作人员264人,共放电影18362场,观众达520万人次,放映收入189.69万元。
  三、电影放映
  1951年3月,西北民委组织划界工作团来甘南,从全省仅有的3个电影队中抽调了1个电影队,在甘加和拉卜楞河南村大教场放映电影《解放了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胜利》,群众闻讯,骑牛乘马数十里赶来观看,盛况空前。
  1952年7月,中央少数民族访问团西北分团甘南藏区访问团到甘南后,分为2个团进行访问活动,并各带1个电影放映队。这2个电影队,在近1年的访问活动中,几乎走遍甘南,放映近500场,观众达15万人次。放映的影片有《新中国的诞生》、《百万雄师下江南》、《红旗漫卷西风》等。
  甘南藏族自治州电影放映设施一览表
  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原访问团的2个电影队,扩建为“甘南牧区文化服务队”。文化服务队在开展图书阅览、照像、广播、搜集民间音乐舞蹈等工作的同时,依靠牛马驮运,常年在碌曲、玛曲、夏河、卓尼一带的农牧区进行电影放映活动,深受群众欢迎。1954年,甘南又成立了1个电影队,主要活动在临潭、卓尼、舟曲。至此,全州已有放映队3个,放映人员17人,其中藏族5名、回族1名。年放映700多场,观众20万人次。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州已有电影放映单位16个。每县都有2个电影队,共有放映人员47人,年放映电影3680场,观众103万多人次。
  1966年至1975年,全州放映单位发展到70个,已有部分社办电影,放映人员近200人,这期间的影片除8个“样板戏”和《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外,其余影片全部停止发行。1975年全年仅放映电影1882场,平均每个放映单位年放映场次不足27场;观众总数仅达50余万人次。1979年至1984年,全州102个公社几乎全部有了电影放映队。不足2万人的玛曲县就有32个电影队,其中28个生产大队也自办电影放映单位。全州电影放映队发展到了166个,放映人员272人。此后全州各县、社、大队所办的电影队除临潭外,均开始逐年减少。全州放映单位由原来的166个减少到111个。当年放映场次为13553场,比1980年减少5292场,观众299万人次,比1980年减少71万多人次。夏河县九甲乡唐乃合村的藏族青年普化甲和甘加乡八角城村藏族青年尕藏昂杰分别于1979年和1981年办起了州内最早的2个个体电影队。1990年底全州个体电影队已发展到76个,占全州农牧区电影队总数的80%。1990年,农牧区104个电影队共放映电影10431场次,观众达364.40万人次;电影放映收入达到277.7万元,发行收入为112.48万元。
  四、电影藏语翻译与配音
  1964年,碌曲县试搞电影放映过程中用藏语现场配音,使藏族观众第一次听到了用本民族语配音的电影。1965年在夏河电影队的协助下,现场配音《天山上的红花》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曾在夏河、碌曲、玛曲的牧业点上巡回映出8场,藏族观众反映极好。1966年,开始在影片边涂磁录音,录制了《苦菜花》、《天山上的红花》、《农奴》、《英雄儿女》等影片。
  1972年底,州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组建了电影译配组。1973年下半年试制成功利用8.75毫米影片平衔磁带录还配音讯号的装置,录制了第一部用藏语配音的电影《龙江颂》,由省电影公司组织到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天祝、阿克塞、肃北、酒泉、阿拉善右旗,巡回映出并现场表演,引起全国少数民族省区的重视。云南、贵州、青海、四川、新疆、内蒙等7个省区、200多人次来甘南参观学习,交流经验。1976年10月,在临夏电影机械研究所的大力协助下,又研制成我国第一台能使用乐效声带,带有译制厂译制影片效果的8.75毫米双片道译配放映机,填补了我国民族语电影译制的空白,并用此样机很快译制出《枫树湾》等5个节目、18个拷贝的影片。1982年,州电影公司译配组添置了一台8.75、16、35毫米影片的小型涂磁机,便利了译配工作。此时译配组人员已增至12人。1984年州电影公司及所属藏语译配组双获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民族语片发行放映先进集体》奖和译制片《喜盈门》的优秀奖。
  第二章民间文艺
  第一节民间文学
  州境内蕴藏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体裁包括故事、神话传说、叙事诗、英雄史诗、谚语、童谣、谜语、楹联以及创世纪说唱词等。一、故事
  民间故事按其内容可归纳为5大类:
  宗教类甘南的宗教类故事以藏传佛教故事为最多,这些故事具有相当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其内容多为宣扬佛教教义、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直接或间接表达人民的美好愿望。有少数则荒诞不经或充斥封建迷信内容。甘南流传的宗教类故事主要有:《宗喀巴和阿妈》、《一世嘉木样选寺址》(夏河等地)、《策墨林轶事》(卓尼)、《佛爷阁和朝水崖的故事》、《高喇嘛和杨国忠》(舟曲)、《巨人拉乃合让青加》等。 机智幽默类此类故事在州境内各地流传较多,大多以一个机智人物为主角演绎出许多或足智多谋或幽默风趣或疾恶如仇或抱打不平的情节与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乐观精神,同时通过这些故事表达了普通老百姓对社会公平的向往。这类故事,藏族以《阿克登巴的故事》为多,汉族则以《谎张三的故事》为多。其它有《华旦洛赛尔(意为“勇敢智慧”)的故事》、《一个老头和七个强盗》、《煮肉》等。
  寓言类州境内大量流传的寓言故事多以动物为主角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朴素的道理从简短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如《鸽子观察人间事》、《兔子的药方》、《小老鼠智斗大象》、《猴子、狐狸和兔子的故事》、《鹫鸟和狐狸》、《一坛金子》、《不听叮嘱的乌龟》、《智兔救香客》、《松鼠和老虎》、《老虎赴宴》、《宝贝蛋》等。
  亲情伦理类这类故事大多以兄弟、父子、母女、妯娌、继母与儿女等家庭亲情关系为演绎故事的情节主线。各个民族的伦理道德准则虽有所不同,但通过这类故事仍可看出整个人类社会对亲情、伦理规范的共同追求。这类故事藏族有《父心在子,子心在石》、《才尕救公主》等,汉族则有《没娘娃天照顾》、《兄弟算帐》等。
  战事类甘南自古以来直至建国前战事频繁,还有各民族间、部落间的大小争战,为战事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多故事几乎就是战场纪实。这类故事在卓尼、舟曲、迭部广为流传,在卓尼以杨土司家族的故事为多,在夏河、玛曲、碌曲则以部落间战事故事为多。
  二、神话传说
  甘南的神话传说很丰富。有关于自然与风物的,这类神话与传说特别富有地方色彩与民族特点。如舟曲博峪有每年五月初五日年轻姑娘由父兄陪同上山采花的习俗(已演变为当地颇为盛大的节日),该习俗便来自当地《达玛花》(枇杷花)的传说《莲芝姑娘》;卓尼有关于县城不远处1座石峰——《石媳妇》的传说;迭部有关于该地名(迭部意为“大拇指摁开的地方”)的神话;玛曲有七仙女峰的神话;碌曲有关于则岔石门的传说;临潭有关于冶海(常爷池)的神话传说等等。它们都以丰富的想象赞美了大自然的景色,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如藏族普遍流传的猕猴演变成人的神话传说,还有穿插于藏族“世巴”、盘歌、格尔等说唱词中关于人是怎么来的神话等等。这类神话说明人类已经明确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渴求了解自身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愿望。有关于生产方面的神话,如玛曲等牧区流传关于驯服野牦牛为家畜的神话,反映了人类发展到饲养家畜的时代。其中关于野牦牛和家畜牦牛的亲属关系,是合乎客观实际的。《青稞种子的来历》,反映了人类由畜牧业生产迈向农业生产的重大进程。有关于佛教传入甘南后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教义为主题的神话故事《公保和桑杰》等,有反映人们乌托邦似的幻想与憧憬结合的神话故事《找幸福》等。
  三、叙事诗
  州境内藏族民间叙事诗的蕴藏极为丰富,仅搜集到并整理岀来的叙事诗就达数十部。藏族民间叙事诗不仅多而且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性,语言或朴实或华美,情节跌宕起伏、张驰有致、动静结合。如有叙述爱情的《在不幸的擦瓦绒》、《甘加贡洛与曼仓彩吉》、《唐龙郭哇和龙珠措茂》、《南拉悲歌》、《益西卓玛和顿珠嘉洛》、《周毛和华青》等,有控诉马步芳家族统治的《赞麦秀》、《昂拉桑吉》、《卡吉嘉洛》等,有重在抒发儿女对母亲怀念之情的《寄语白云》等,也有表现、抒发慈母对将要出嫁的女儿依依不舍谆谆嘱咐之母爱的《婚别歌》等。
  1988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甘南州文化局编选的《藏族民间叙事诗集》(藏文),此集收入25部叙事诗。
  四、英雄史诗
  民间英雄史诗,主要是《格萨尔王传》。它以浩繁的卷轶、宏大的气魄、瑰丽的诗句、纯朴的语言驰名于世界。州境内除临潭县以外的6个县均有格萨尔故事流传。1980〜1983年期间,州文联曾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民间,寻访演唱艺人,录制磁带,并搜集到分部本《阿达拉毛》、《辛丹内讧》等3部手抄本。五、谚语
  谚语藏语叫“丹慧”,意为“语言的楷模”或“比喻的语言”。州境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尤以藏族谚语最为丰富多彩。流行在藏族人民口头的谚语,具有句式短小、词文精炼、比喻生动、富有哲理、形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另外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在人民大众口头语中被极为广泛地运用,几乎男女老幼都喜欢运用谚语。民间关于谚语有“最可口的酒是甘露,最悦耳的话是丹慧”之誉,足见对谚语的喜爱。藏族人民往往以掌握谚语的多寡,以及在语言表达中能否贴切运用谚语,来判定一个人有无口才,甚至把它作为衡量才智的标准。掌握谚语多的人被称为“喀克巴”(有口才者),往往在生活中充当“谢巴哇”(辩士)、“斯巴哇”(调解人)、“瓦尔哇”(中人)等角色。藏族民间谚语就其反映的内容,大致可分为赞美歌颂、实践经验、团结友谊、讽刺劝戒、道德处世、爱情婚姻、农牧气象等类。如“百姓之中有人材,石土里面有金子”、“口说好比是水泡,实践才是一粒金”、“口心正直、肚肠洁净”、“崎岖不平的路,不是跑马的地方;三心二意的人,不是交心的对象”、“春天夕阳回头笑,牧羊老人靴缀好;秋天夕阳回头笑,割田阿姨镰备好”等等。藏谚的句式结构有一、二、三、四、六句等,由两句构成的最多。语句的关联有比兴、旁证、并列、因果、递进、条件、假设、取舍、连锁、转折等关系。其修饰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对照等方法。
  六、谜语
  谜语俗称“隐语”。民间谜语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语言朴素生动。州境内藏、汉、回、土各民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谜语。藏族谜语,藏语称作“楷”或“嘎凑”。其内容十分广泛,格式多样,具有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的特点。尤为称道的是藏族谜语多采用诗歌形式,独具特色,启人思索,引人入胜,堪称藏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灿明珠。如“一百零八将,都是一根肠”(念珠),“中原飞来一只鸟,喝了一口江河水,脚印留在草原上”(水笔写字),“有头不会想事,无足却能跳跃”(皮球),“房屋顶上有棵树,斧劈不倒风刮断”(炊烟)等等。
  七、楹联
  楹联民间俗称“对子”,因为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楹柱上的联语,故雅称"楹联”。根据楹联的内容和其运用的时令、场合不同,又分为"春联”(春节时张贴)、“婚联”(结婚时张贴)、“丧联”(办丧事时张贴)、“寿联”(为人祝寿时张挂)、“灯联”(举办灯会时悬挂张贴)、“谜联”(以射谜为内容的对联)等。以上形式的楹联普遍存在于州境内民间,尤以舟曲、临潭、卓尼最为流行。舟曲县有农历正月十五日举城兴办元宵松棚楹联灯会的传统习俗,届时“家家走桥赏画,人人观灯吟联”,盛况空前。此习俗乃“灯承隋唐明清俗舟曲文化灯文化;歌启江淮秦晋谱西固历史歌历史”。楹联灯会集娱乐、教化、传承、导向、辐射、激励、凝聚融合诸功能于一体,在州内外颇有声誉。
  八、创世纪说唱词
  州境内流传的创世纪说唱词一般以问答式的长诗形式出现。它往往对世界万物和人类的起源作出自己的回答。虽然回答是神话性质的,但却表达人类对大自然对自身的探索精神。如在卓尼等地流传的“世巴”词中说:“最初世巴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最大的恩人是父母,最根本的是世界形成律毁灭早于形成前,最先的毁灭,是风、火、水三者造成的”等等。
  这类创世纪史诗在迭部、舟曲的“格斑多地”等舞蹈音乐唱词以及碌、玛、夏的“盘歌”中也有出现。如叙事调“博斯”唱道:“我们要开天劈地,我们要让天地清晰……”等等。
  九、童谣
  童谣一般与儿歌合称为儿童歌谣。流传于州境内的童谣极为丰富,各民族各地方都有其各具特色的童谣。都具有想象丰富、琅琅上口、回环往复、情趣盎然的共同特点。
  如流传于临潭、舟曲、卓尼一带的“月亮月亮光光,赵家院里娘娘;娘娘不吃豆面饭;捶布石头砸不烂。刀刀儿拿来豁开看,后(里)头一个野鸡蛋 ……”;“脚印脚印盘盘,一盘盘者(到)南山,南山哥哥会扯线,扯了一窝鹁鸽蛋……”;流传于夏河、碌曲、玛曲一带的“叔叔家的房顶上,晒了麦子和青稞。飞来吃粮小麻雀,猫儿跳跳抓麻雀,猫儿林里追麻雀。林子林子着了火,猫儿雀儿遭了祸。老天可怜下大雪,大雪大雪灭了火 ”;“玩玩玩,和天上龙王一起玩,玩着玩着长成英雄汉;玩玩玩,和地上野牛一起玩,玩着玩着长成英雄汉……”等等。十、笑话
  流传于州境内的笑话大多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形式短小,揭发事物矛盾,嘲讽社会不合理现象。也有追求低级趣味或丑化劳动者、弱者的笑话。
  第二节民间音乐
  一、民歌
  甘南地区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创作中继承发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歌。按其形式、内容、演唱环境等,可分为野外歌曲(如拉伊、花儿、劳动号子等)、户内歌曲(如勒、格尔、小调、风俗歌、催眠歌等)、舞歌 (卓)等3大类。
  (一)拉伊
  直译为山歌,因其内容大多咏唱爱情,故又称为情歌。拉伊曲调高亢、自由、辽阔。一般单独在山野、牧场唱(忌讳在家中和有亲朋长辈场合唱),也可对唱、轮唱。歌词多为三段式,每段四句或两句,前两段比喻、起兴,后一段表达本意。现在也有因表达新内容而改为三句一首或两段式的。曲头衬词多以"阿拉若嗨”(意为“朋友哎”)起始,调式多以羽、商、征为主。拉伊主要流行在各县的藏族聚居区。其代表性曲目有《第一次见面的姑娘》(夏河)、《请在歌声中传情》(碌曲)、《姑娘绝不负情人》(玛曲)、《心中感谢布谷鸟》(卓尼)、《当你出现在山垭口》(迭部)、《和心爱的人儿在一起》(舟曲)等。
  (二)花儿
  花儿是流行于州境汉藏聚居区的一种山歌,按其流行区域可分为3类,即临潭、卓尼一带的洮州花儿;舟曲一带的小调花儿;夏河一带的河州花儿。洮州花儿源远流长,根据其旋律特点,疑为古老的西羌民歌与汉族(戍边屯田移民)民歌之融合。分为东、西、南、北四路四流派。流行于临潭陈旗、龙元、三岔、石门,卓尼洮砚、柏林、藏巴哇等地的称东路花儿,其代表性曲调有“两叶儿令”(单、双套)、“三闪令”(双套)等,节奏自由,曲调平缓舒展,旋律悠扬旷远,结构严整,叙事性强。流行于卓尼申藏、阿子滩、大族、柳林,临潭城关、古战、术布、卓洛、长川、羊永等地的称西路花儿,以单、双套“尕莲儿令”著称。歌词或一首三句或四句、六句,每首第一句比兴(单句起兴者为单套花儿,两句起兴者则为双套花儿),并冠以衬词“哎尕莲儿”,唱腔高亢嘹亮明快。流行在洮河中上游河套地区的称南路花儿,如卓尼纳浪、多坝、木耳、柳林,临潭店子、总寨、新堡、三岔、扁都等地的“折麻杆令”、“尕缘花儿令”为其代表曲令。旋律隽永悠雅,节拍较为自由;流行于临潭羊沙、八角、冶力关、新城,卓尼康多、勺哇等地的称北路花儿,代表曲调有著名的“莲花山令”(单双套)、“羊沙令”等,其声调高扬,粗犷响亮,情绪炽烈,行腔明丽,爽朗动听,令人折腰。洮州花儿就其内容与篇幅而言,有叙事诗式的“整花儿”,如《十二牡丹》、《廿四节气》、《三国》、《仁贵征东》等,大量的则是情歌式的“散花儿”。建国后,有大量的以反映翻身得解放、婚姻自由、计划生育、农业生产、植树造林和治穷致富为内容的“新花儿”产生。舟曲一带的花儿曲调里揉进陇南地区和岷州花儿的诸多音调,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歌。夏河一带因与临夏、青海地缘相接,其所操汉语也为临夏方言,故有河州花儿流传,流行曲令有“白牡丹令”、“尕马儿令”、“大眼睛令”、“水红花令”等。
  (三)劳动歌曲
  流行于州境内的劳动歌曲种类繁多,曲调别致。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不同,劳动歌曲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较典型的有《打墙歌》(夏河等县)、《耕地歌》(迭部)、《播种歌》(舟曲)、《割田歌》(卓尼等县)、《堆垛歌》(夏河)、《打场歌》(夏河等县)、《打酥油歌》(碌曲)、《擀毡歌》(碌、玛曲)、《织褐子歌》(碌、玛曲)、《装木头歌》(迭部)、《拉木头歌》(舟曲、迭部)等等。劳动歌曲大致可分为规整型和自由型两种类型。前者节奏规律性强,节拍强弱分明。后者多为散板结构,节奏伸缩性强,可随意吆喝。劳动歌曲以号子式为主,有些仅有简单的歌词略表大意;有些以衬词填充整个旋律;有些无词或只有“久、尼、松”(一、二、三)的数字演唱。
  (四)强勒
  即酒歌,在逢年过节聚会或举办喜事时演唱。大部分曲调节奏自由,粗犷高亢,热情奔放。迭部和卓尼的酒歌中有少部分节奏感较强,深情、纯朴。强勒的演唱形式比较多样,但以独唱或对唱为主。歌词内容较丰富,词句华丽,可分为《颂歌》、《婚礼歌》、《盘歌》、《吉祥歌》等等。演唱时,主、客各持酒碗,依次传递,先唱后喝,酒、歌相融,情绪热烈。强勒的歌词多为两段(也有三段数段的,后者重叙事),调式以羽、征为主。舟曲酒歌,豪放细腻,活泼流畅。酒歌大都以“唔哎”、“吔”、“哎”等衬词起唱。
   在临潭、卓尼、舟曲、夏河等地,还流行一些诸如《尕老汉》、《数麻雀》等汉族地区的酒曲。
  (五)格尔又称"哉柔"("玩乐"之意),是一种流行在安多藏区的古老的表演唱。演唱者只有2人时对面而立,人多时围成圆圈。在自由节拍的起句后,舒臂曲身,徐徐起舞。演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节奏性较强,以“阿谢”(唱、玩之意)等衬词起唱。卓尼勺哇土族的“格尔”受藏族民歌影响较大,虽用藏语演唱,但曲调仍有自己的特色,表演动作也不同于藏族。格尔的曲目繁多,较为普遍传唱的有《仗洛哉》、《桑当达尔》、《阿柔玛》等。
  (六)小调风俗歌
  此类民歌曲目繁多,传唱的地域、民族不同,其内容与曲调有明显的区别。舟曲、临潭汉族农区的风俗歌曲调类似于内地小调民歌。传唱于舟曲一带的《船歌》、《采花调》、《劝孝俗歌》、《织手巾》、《绣荷包》、《十盏灯》、《正月十五闹元宵》等,就带有江南民歌或四川民歌的韵味,或明丽或柔婉。内容多反映风俗民情,如《闹元宵》里唱道:“五月里来端阳节,雄黄酒儿加艾叶,四月里来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有的则是侧重传统人物故事的演绎,如《十二朵花》、《八个神仙》等,有的将时令农谚与《西游记》、《三国》、《水浒》等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二十四节气歌》。临潭县羊沙、八角一带传唱的《路远哥》,则从民风传承的角度道出了自明洪武年以来,江苏、安徽大量的“军户”来洮州“军屯”、“民屯”的事实。卓尼藏族地区传唱的《沙麻鲁》(吃长面),一则反映了农区藏族人民擅长于面食制作的技巧高超,二则反映了其普遍的佛教信仰习俗。
  (七)卓(舞曲)
  是夏河、碌曲、玛曲、迭部、卓尼、舟曲普遍流行的舞蹈歌曲,尤以夏河、碌曲、玛曲盛行。"卓"原由嘉木样五世(1916〜1947年)从四川巴塘带来,经群众融合甘南当地歌舞后形成,自成一派。此种歌边舞边歌,舞姿优美节奏鲜明,曲目丰富,为广大群众所钟爱。“卓”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扎西》、《来香奥》、《阿当拉依》、《赛尔浪吾坚恰》等。迭部、卓尼、舟曲的舞歌,有多地舞、马铃舞、巴郎鼓舞、尕巴舞等。歌词格式较自由,曲调与碌曲、玛曲、夏河风格迥然不同。
  (八)盘歌
  是藏族民间流传的一种以对唱形式出现,相互盘问和挑逗性的对歌。一般在对唱高潮时插唱,目的在于试探对方才能,或用以逗趣取乐。盘歌的内容极其广泛。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神话传说,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的种种事物和现象无所不包;尤其是藏区特有的事物和现象更是它重要的对唱内容。想象丰富,联想奇妙,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二、民族乐器乐曲
  州境内除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之外,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民间乐器。
  牛角琴是流行在玛曲草原上独特而又古老的乐器。此乐器用粗壮的野牦牛角作音筒,以数根马尾作琴弦,造型别致美观。其在藏语口语称为“吾央”,藏文写作“准日扎木聂”,即野牦牛角琴。此琴现已不用野牛角,琴箱是用牛犊皮将1个15X3.5X6.8厘米的木框蒙制而成,只有1个琴轴,于琴码上将弦分为2股,弓平行拉奏,同音双声。一般用于独奏,音色细腻、柔和、优美。牛角琴的主要曲目有《山顶琴声》(表现高原风光的美丽)、《挤奶姑娘》(表现挤奶姑娘欢乐之心情)、《天鹅游湖》(表现天鹅群嬉戏湖中情景)、《羁马欲奔》(表现烈马不甘束缚,企图挣绊而驰骋)等曲目。
  五孔铜箫这种乐器流行于卓尼县勺哇土族乡,是土族独自拥有的民族乐器。此箫一般长40厘米左右,上端直径1.5厘米,下端1.1厘米,用黄铜或紫铜制成。指孔前4后1。此箫吹奏的乐曲多为羽调式五声音阶,节奏自由,曲调舒展、悠扬。流传下来的曲目不多,且无曲名。共和国建立后演奏五孔铜箫的著名艺人有开龙宝扎西(简称“龙宝”)。
  鹰笛藏语称为“唐日”,意为鹰翅骨,是藏族牧民于野外放牧时随身携带的一种自制乐器。此乐器是以巨鹰翅骨所制。在两头粗中间细的翅骨两端凿开骨节,在一头开吹孔,再在骨身钻制6个或5个音孔(亦有3孔4孔的,依翅骨的长短粗细而定)。由于鹰笛只在野外放牧时自娱,故旋律结构受藏族山歌的影响,乐句自由,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多使用装饰性的华彩音,音乐悠长辽阔,清新活泼。鹰笛的演奏曲目较为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是《江波》(牧歌)、《神鹰》等。近年来鹰笛已从民间走上了专业舞台。夏河县拉卜楞民族歌舞团的才让当知,演奏鹰笛娴熟,他的独奏《牧歌》曾赴兰州和北京演出,并荣获奖励。
  五孔唢呐藏语叫“杂来”,意为“响笛”。这种五孔唢呐在迭部县卡坝乡桑吉寺内发现,因其音孔只有5个,故名。此乐器音域不宽,主要为寺院佛事活动伴奏,曲目主要有《谦贝》、《拉贝》、《登钦加宝》等。
  口弦在舟曲藏族村寨普遍流行,成年女性几乎都会演奏,当地藏族称其为“坚”或“坚得尔”(意为舌弹),汉族称其为“口叩”。在长约10厘米、宽约1厘米的竹片中间削制1个薄簧片,竹片尾端拴条细拉线即制成(原有铁制,现已不见)。演奏时,双唇夹口弦,以口腔气流产生共鸣并控制音量,拉线掌握节奏。此乐器可独奏也可几支按一定音程关系齐奏,无旋律,只有简单节奏、强弱音量和游移滑音。
  佛殿乐佛殿乐俗称“道得尔”。佛殿乐队也称之为“道得尔”。拉卜楞寺的道得尔乐队以管乐、打击乐、弦乐组成。嘉木样在佛殿内祭礼朝拜、受贺摩顶、起居迎送等,皆须演奏乐曲,故又称“嘉木样乐队”或“喇嘛乐团”。此乐队产生于二世嘉木样(1728〜1791年)时期,到五世嘉木样(1916〜1947年)时,乐队成员已发展到24人。乐器配备有骨笛、笙、管子、云锣、鼓、钹、扬琴、四胡、三弦。乐队除了为南木特藏戏、法事、法舞伴奏之外,还演奏其专有乐曲《姜怀希索》(本神犹在)、《仁钦恰巴》(沛降宝雨)、《哇尼华》(万年欢)、《智钦嘉吉》(迎请喇嘛)、《喇嘛旦真》(上师旦真)、《日吾哉俄》(五台山)、《肖卡玛》、《堆澎》等。佛事伴奏乐多传自西藏,是纯粹的宗教乐曲,如《浪麦》、《仰保》、《央益》、《嘛呢》等,历史久远。部分乐曲来源于内地寺庙和宫廷,如《五台山》、《万年欢》等。1980年11月,乐队在迎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庆典中,大显身手,倾吐新声,受到高度赞扬。
  第三节民间舞蹈
  甘南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特别是藏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能歌善舞。甘南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地域不同,其形式、风格亦不同,大致可分为十大类。
  一、卓
  为夏河、碌曲、玛曲等地广泛流行的舞蹈,尤以拉卜楞地区盛行。其动作主要有左、顺、开、屈、颤、甩、俯7种,音乐旋律多为欢悦、明快、抒情、悠扬,歌词内容多为祝福吉祥、赞美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及颂扬佛法圣明、怀念父母亲朋等,表演场地不拘场院、地头、路边,人数不限多寡,参加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边舞边歌,气氛和谐热烈,自娱自乐。每到高潮时,男女双方则各拉队伍,组成舞阵,相互挑战,情绪盎然。即将结束时,在场人员几乎全部参与,几无所剩,以祝愿吉祥的“扎西、扎西”之舞宣告收场。
  二、“多地”类
  “多地”即舞蹈之意,此类舞蹈流行于州内舟曲、迭部以及武都、四川南坪等藏族聚居区,是当地藏族群众在喜庆、丰收、祭礼、民俗等传统节日活动期间跳的舞蹈。此舞有10多种之多,风格各异,群众喜闻乐见,经久不衰,流传甚广。
  赖萨多地系逢年过节时跳的年节舞,以祝福为主要内容,融诗、歌、舞为一体,舞队连臂牵手,挪步踏歌,肃穆典雅,以心起舞,以情踏歌,心、情、舞相交织,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宏伟壮观。
  格班多地系年景舞,俗称“丰收舞”,汉族人又称“乐乐舞”(因其歌中有“罗、罗、罗”衬词),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庆丰收时跳(灾年或欠收年禁跳),是当地古老的原始舞蹈之一。盛行于舟曲八楞、武坪、三角坪3乡的村寨。其歌内容多为“创世纪”诗,包括民族演变发展史、村史、山河史、农时节令、十二生肖、动植物生长规律、农耕技术、天文地理等无所不容。歌词成套,可唱几天几夜。其目的在于用歌舞的形式向后代传授前述一切以及对先辈的纪念。音乐以酒曲为引子,随着舞蹈的行进,有踏歌曲、叙事曲接续其后。曲调虽大同小异,但各村自有其专有曲调,不能相互挪用,否则被人耻笑。舞步以挪、蹲为主。
  贡边多地新称“采花节舞”,系舟曲博峪乡独有的民俗舞。此舞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傍晚,由父兄陪同着年轻姑娘进山夜宿时及清晨采集达玛梅朵(枇杷花)下山后于归途上和回到村寨里列队跳的对歌舞蹈。此舞一般不表现爱情,纯系女性舞蹈。舞姿稳健优美,肃穆庄重,以横挪步悠摆、双膝半蹲为其主要动作。采花归来的姑娘齐集打麦场,各自围成小圆圈,展示各自舞步,蔚为壮观。
  萨热多地多译作“马铃舞”,流传于舟曲、迭部等地较为古老的娱乐性舞蹈。此舞系男子集体舞(也有个别村寨为男女混合)。场地一般在打麦场,舞者手持大小不一的1串马铃甩节舞蹈,也有同时将马铃系于脚脖上顿足踩节旋转腾跃的。歌与舞无节拍关系,先对面站立两排,唱颂歌抒怀之后再甩铃击节而舞。
  朱玛多地即“猴子舞”,为迭部、舟曲高山林区普遍流行之舞蹈,男子单人或双人表演,多为生活模拟动作,滑稽幽默,富有杂技色彩。
  玛谐多地简称“玛”,又称“武舞”或“摆阵舞”,此舞以礼祭、摆阵、战斗、比武的全过程来再现古代部族间的战争情形。动作以屈步行进为主,组合有侧身躬腰、持兵器窥探、冲杀、躲闪、射击、操练等动作,舞蹈语汇简朴,结构完整,有人物角色(军师、将领、军官、士兵)和故事情节,且需化妆,头戴面具,手持道具(军旗、火枪、马刀、矛、五尺棍、弓、箭以及拂尘等)。表演人数不限,少则百人,多则数千人,表演场地一般在广场。无弦乐或吹奏乐器伴奏,只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掌握节奏,并伴以“哈、哈、哈”、“阿,格咳”吼喊或呼声,以制造气氛。
  姜拉多地又称“嘉热”,流传于迭部县的洛大、麻牙、腊子、桑坝和舟曲县的曲瓦、巴藏、憨板、立节、峰迭等地。此舞自始至终以圆圈舞场面舞动,舞者连臂拉手或靠肩套臂,先领唱后同时起舞,以平踏挪步、双脚蹿跳步、自由摆动步为主要动作。演唱内容极其丰富,有创世纪史、民族史、村史、文化风俗史等,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动植物生长规律、农耕、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等,无所不包。在逢年过节或庆丰收时集体跳此舞,以女性为主。高潮时,男性在外围起舞助兴。
  三、尕巴类
   “尕巴”意为“欢乐者”或“快乐的人们”。该类型舞蹈主要流传在迭部县尼傲、旺藏、卡巴等乡村,其形式有数十种之多。
  夏珈琼谦意为“众鸟之王”或“大鹏金翅鸟”。此舞于每年农历十月中旬至腊月岁末当地盛行的传统节日“供食节”(具体时间各村不一)期间表演,舞蹈结构完整,动作组合和谐舒畅。以甩晃手臂、单腿直立、蹁腿甩、跨跳、蹦跳转、平脚碎步转为其主要动作,以“大鹏展翅”、“孔雀戏水”、“梳理羽毛”、“碎步蹦跳旋转”为主要舞姿特点,扮演大鹏者为当地剽悍强壮且有娴熟技能之男青年。一般讲究舞者自始至终转够九九之数的圈方能与众人合舞。
  额班恰意为法师舞。流传于迭部、舟曲,以驱邪镇魔、娱神禳解、消灾灭难、祈吉求福为其动机和目的。此舞是供食节的开场节目。苯教法师头戴法冠,身披斗篷,手执法铃,在鼓手、镲手的簇拥下,面对家神颂经祈祷之后起舞。以跨腿旋转、蹁腿抬步、商羊腿旋转、挥篷展手为其主要舞蹈语汇。此舞舞姿舒展、气势威武、步伐豪迈,在特定气氛中,有一种震慑感。
  恩白召意为猎人舞,流传于迭部尼傲、旺藏、卡坝等地。此舞以间舞形式穿插于说唱之间,形式独特,有角色3人(2猎人,1喇嘛),是歌舞与道白对话、喜闹剧、众口相声的巧妙组合,为尕巴舞会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 勋白召意为青年舞,多表现男性青年好强斗胜的性别、性格特点。夸张的道白语言、歌词动作,故意跑调的音韵、大跨步大起跳的舞姿是其幽默风趣的主要特点。一般由4人表演,系尕巴舞会的必演节目。 郭吉相茂哇意为“熊抬杠”,又称“熊耕地”,流传于迭部、舟曲部分村寨。二青年扮演熊(身穿熊皮、头戴熊头标本),驾犁拉套,二青年饰演夫妻。此舞表演形式繁多,综合舞蹈、说唱、相声、笑话、喜剧、哑剧等多种表现形式,极为幽默风趣。舞蹈语汇简单,以顺手顺脚蹁腿、胯部左右摇摆为动律特点,夸张性的生活、生产动作(如捻线、耕地等)较多,具有活报剧色彩。
  四、阿迦类
  主要流行于卓尼、临潭、迭部、舟曲的藏族聚居区,各地表演风格略异。此舞的表演场合一般在室内,其舞蹈动作近似锅庄舞,舒展优雅,曲调平稳徐缓,舞蹈动作中因穿插敬献哈达的意味,故以双手平托向上的敬献动作最为典型。是藏族婚礼歌中穿插的一段歌舞。
   五、法舞类
  此类舞系专门在寺院跳的戴面具舞蹈,其动作复杂粗犷,演员身着法衣,普遍用鼓、钹等打击乐器、法号和海螺等伴奏。法舞在迭部、舟曲一带称为“巴谦”,分为2种。其一为格鲁派寺院的“巴谦”,另一种为原始土著苯教寺院的 “巴谦”,动作与套路和前者无大的差异,但其舞行方向则是逆时针方向。夏河拉卜楞寺院的“谦木”有专门以弦乐、管乐和打击乐组成的“道得尔”乐队伴奏。乐队有专用的乐谱、曲目。法舞种类很多,分文、武两部分。文有静舞、教内舞、密咒舞、专一性舞;武有勇士舞、女勇士舞、怒神舞、微怒神舞、甚怒神舞等,总计360种之多。格鲁派寺院多以跳本尊护法神舞、妙吉祥文殊舞等为主。法舞舞曲与格尔和藏戏舞曲较相近,但节奏较为明快,旋律进行中夹杂一些神秘的成分。
  六、沙目类 是流行在卓尼县东路藏巴哇、洮砚、柏林一带的民间歌舞。因其使用的道具巴郎鼓为打击乐尤具特色,所以又称其为“巴郎鼓舞”。其舞自农历正月初五日始跳,正月十五日结束,此舞除在本村跳,还与外村交流,分主客两队,先唱序曲“吉柔”,接着跳“苦松加里”(意为跳三圈舞),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各跳3圈。接下来边跳边唱“沙娄梅楼”,以下依次跳唱“春牙撒”、“春柱”、“尼给刀羊”等。吃饭、饮酒时穿插“龙够”、“撒玛鲁”(饭歌)、“扎玛鲁”(茶歌)等,最后跳“盖路”(结束曲),互相道安告别。沙目舞动作粗犷健美,主要贯穿动作有踏步平迈步、双腿蹲跳、单腿跳、双腿颤动、左右摇摆等。
  七、土族舞蹈
  生活在卓尼县勺哇、康多一带的土族,其语言虽被当地藏族基本同化,但仍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换帽子舞”与“鼓舞”就是流传在土族民间的舞蹈。“换帽子舞”是土族人民喜庆节日或酒会上在室内表演的舞蹈,有男演员6人参加,边舞边唱,每唱完一段词后,互相换帽子,舞蹈动作诙谐风趣,歌词大多是祝福性的。“鼓舞”与“沙目”大不相同,该舞可在露天表演,也可在室内表演,视表演者人数而定。演员一手拿鼓,一手打灯笼,边跳边唱。歌词内容丰富,一首两段,每段三句,一问一答,即兴编词。节拍规整,速度适中,旋律进行具有藏族“弦子舞”的风格,可舞性很强。
  八、汉族舞蹈
  州境内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在舟曲、临潭、卓尼、夏河县,较为普遍和典型的是社火秧歌舞。其舞蹈多来自外地,后经本地的再创作形成。
  颇具地方特点的有龙灯舞、旱船舞、毛熊舞、狮子舞、踩高跷等。在舟曲还有较为独特的《海蚌戏水》、《放风筝》、《担水》、《霸王鞭》等节目。这些秧歌舞大都在春节、元宵节期间由各村的社火队游街串巷演出,为春节社火活动的主要节目。九、巫舞 是原始宗教遗留下来的流行于民间的由从事迷信活动者跳的“神舞”。舞者身穿法衣,左手持一单面着皮鼓,鼓柄上套许多小铁环,右手持一弓形鼓棰,由击鼓、摇鼓及浑身剧烈抖动汇成整套动作。巫舞有舞曲,边跳边唱,曲调高亢激烈,旋律奇幻莫测,节奏紧迫,令观者紧张、恐惧。其歌词内容几乎全是封建迷信、荒诞不经的。临潭、卓尼一带群众有“跟上好人学好艺,跟上师公子(巫)跳假神”的俗谚,斥其虚幻、荒诞。
  第四节民间曲艺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州境内流传的民间曲艺,形式多样,有白格尔、藏语相声、史诗说唱、龙头琴弹唱、快板等。
  一、白格尔
  原为建国前流浪艺人以说唱故事为主,带有简单表演动作的艺术形式。表演时,一般带有固定的面具,翻穿皮袄,手持一根约5尺长的木棍,口诵一段押韵的祈祷词或颂词后,或说或唱,演绎故事。亦有怀抱六弦琴者。通常为1至2人表演。
  二、藏语相声
  共和国建立之后,藏语相声受内地汉语相声的影响与启迪而产生,以丰厚的藏族文化为底蕴,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藏族曲艺品种。
  三、史诗说唱
  此类说唱分为2类。一类为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说唱。说唱者大多为民间艺人“姜坎”(或叫“仲坎”、意为“说唱家”、“讲故事”)。说唱前有祈祷神助、煨桑祭祀天神等为内容的仪式。州境内能说唱“格萨尔”者,为数不多,存在于夏河、玛曲、迭部等县,且说唱内容多为《格萨尔》中《诞生》、《赛马称王》、《门岭之战》、《阿达拉毛》、《辛、丹内订》等几部。较之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民间流行的“格萨尔”,甘南的“格萨尔”具有语言朴实无华、故事情节简约、运用当地方言土语等特点。另一类为创世纪史诗的说唱,其形式有 “世巴塔义”等。
  四、弹唱
  州境内有夏河的龙头琴弹唱,玛曲的八弦琴(曼陀铃)弹唱。旋律性强,曲调以抒情为主。藏语称龙头琴为“阿里扎木聂”,是藏族古老的一种弹拨乐器。无品位,六条弦分三组按四度定音,音色柔婉浑厚,甜美悦耳,用上好木材制成。相传为西藏上部阿里三围流传而来,故名。又因琴身雕刻龙躯、琴头雕有龙头,故汉语称其为“龙头琴”。共和国建立后,龙头琴弹唱不仅在民间流行,且被搬上文艺舞台,深受民众欢迎。曲目主要有《桑达罗》、《阿玛来》、《玛格日》等。八弦琴之形体较小,面平背驼,状如半梨,现用乐器背为平面,弦颈较短,指板有品,八根弦分为四组,每组四度定弦,玛曲八弦琴弹唱的主要曲目有《阿可班玛》、《衣牙瑞劳》、《那匝草》等。
  五、快板
  又叫顺口溜。舟曲、临潭、卓尼的快板多以汉语表演,或叙事或说理或抒情,形式灵活,因其按较快的节奏念诵唱词,故临潭、卓尼一带戏称说快板者为“王辩”。共和国建立后碌曲、玛曲、夏河一带有用藏语说快板者,其押韵不同汉语押句尾韵,而押句首韵,自有其特别韵味。
  第五节民间美术
  一、绘画
  州境内的民间绘画有壁画、布帛画、工艺装饰画等。
   (一)壁画
  壁画是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州境内所有寺院经堂、佛殿的四壁,几乎都绘有各种题材的壁画。这些壁画除了一般的佛、菩萨、护法、佛法、佛本生、六道轮回等以外,还绘有历史故事、宗教人物、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尤以拉卜楞寺的壁画最多,一般来说,藏传佛教壁画有严格的造像量度标准(如佛像、菩萨为10杰度、佛母、天女9杰度,忿怒明王、恶相护法8杰度、吉祥五菩萨等6杰度),采用均衡式、对称式等画面结构法表现众多的佛教内容(如佛本生故事等),将一些佛教内容组合在装饰性的几何图形中(如:"六道轮回图”、“坛城”、“世界模式图”等),鲜艳浓烈的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和典雅的装饰风格(包括画面中的环境装饰、形体装饰、文字装饰、造像装饰等)特点。
  (二)布帛画
  藏语谓之“唐卡”。州境内各寺院都保存数量可观的唐卡画,仅拉卜楞寺就藏有数万幅。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按质地和制作工艺一般分为3种,即绘制唐卡、刺绣(包括织锦、绀丝、贴花等)唐卡、印制唐卡。常见的绘制唐卡,是在布帛上绘制图画后,镶缀彩缎边框,再用绢帛托裱,两端加硬木轴杆,画面覆盖能自由启闭的薄绢并饰有两条与画幅等长的彩带。按其内容有5类:佛、菩萨、护法像、说法图、寺院、教义、宗教故事与神话等;反映历史人物;装饰性的唐卡画;实用性教材画;以欣赏性为主的唐卡画。其特点主要有:强调画面看得多、全、远、细;色彩绚丽鲜艳;用浓重底色衬托画面主题。唐卡的绘制步骤依次为:确定画面中心点、起画稿、勾墨线、着色、勾重彩复线、描金、书写文字说明和编号、装衬。
  (三)工艺装饰画
  此类绘画主要以其实用性见长。农村、城镇人家将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性图案、画面绘制在门、窗、檐、柱及室内的柜、桌、橱上。画面内容包括传统的山水花卉、禽鸟虫鱼、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等。绘画技法以工笔重彩为主,杂以中国水墨画的烘染、墨晕等技法。绘制者大多为民间画匠。
  二、剪纸
  流行在州境内的剪纸艺术以4种形式出现。一是完全作为窗花以装饰窗棂,供人欣赏。窗花图案大多流行在临潭、舟曲、卓尼等县的汉族地区和一些汉藏杂居区。这些地区多与汉族群众有较多的往来,彼此相互影响,吸收发展了各自剪纸艺术的优点,又发挥了自身的聪明才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小巧、奇特、精致见长;二是为了描作、刺绣而剪的图案原型,俗称“花样子”。这种剪纸艺术与临、卓、舟一带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当地妇女喜穿绣花鞋,男女老少多穿有绣花溜跟的袜子以及绣花袜垫,使用两边绣花的长枕头等,舟曲、迭部一带藏族妇女穿戴绣花胸兜、肚兜等;三是作宗教信仰的“用物”,如用黄表纸、红纸剪的“龙达”(风马)、灶神、“长纤”(有十二节,形似旌穗)等;四是作巫术、迷信“用物”,纸人、纸马、纸元宝、纸屋、纸床等皆为剪纸。
  三、刺绣
  (一)刺绣
  州境内的民间刺绣艺术以临潭、卓尼一带的洮绣较为突出,舟曲、迭部一带的刺绣也独具特色。洮绣首先是在纸上画草图(俗称“画样子”),然后剪下“花样子”,将其贴在待绣物上即可开始刺绣。其针法有平针、参针、旋针、挑针、斜缠针、长短针、空实针、散花针等;绣法有错针绣、乱针绣、斜针绣、网地绣、锁针绣、割花绣、衬花绣、链条绣、打珠绣等;式样有刺花、盘花、镂花、拼花、剁花等。被装饰物除幼童的帽子、围嘴、肚兜、鞋面以及生活用品枕顶、针插、荷包之外,汉族多在缠腰、围裙、鞋尖、袜底、袜溜跟等处,藏族多在库都(马夹)、该拉(缎袍)、浑木(高要布靴)等处,回族则在坎肩、围裙、鞋面、耳套等处刺绣。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洮绣又用在被面、被套、炕围、沙发套、头巾、信插及壁挂等处发挥实用、装饰、美化、欣赏作用。洮绣以色彩斑烂、对比强烈、鲜艳绚丽、针法细密为主要特点。其图案多为传统纹样,如“莲生贵子”、“松鹤延年”、“狮子绣球”、“五福捧寿”、“喜鹊探梅”(汉族)、“佛像”、“吉祥八宝”、云纹万字、各色花卉(藏族)、线绣阿拉伯文字、“四时博古”(回族)等。
  卓尼第十代土司夫人仔摩•仁钦贝仲以刺绣《十六尊者》、《八大菩萨》、《二十一度母》、《达赖喇嘛本生传》等佛像、佛经而闻名全藏。西藏扎什伦布寺、碌曲郎木寺、拉萨色拉寺、迭部赛当寺等处至今仍珍藏其绣品。
  (二)堆绣 是用各色绸缎剪贴缝缀,以棉毛填充的较为独特的绣制艺术。堆绣的题材以佛像、鸟兽、山水、花草、虫鱼为主。以佛像为主体的堆绣,在布幔衬底充、垫毛、棉、布头,使其凸起,然后视需要而剪裁各色绸缎覆缀成形。堆绣品具有浮雕效果,立体感强。州内拉卜楞寺、禅定寺、郎木寺等寺院均有工艺精湛的堆绣精品或张挂或珍藏。四、雕塑
  州境内的民间雕塑艺术包括佛像雕塑、建筑雕塑、酥油彩塑、沙盘造形雕塑、面具裱塑、洮砚雕刻等。
  (一)佛像雕塑
  可分为雕刻佛像和泥塑、陶瓷佛像3类。雕刻类佛像有金、银、铜、象牙、珊瑚、水晶石、玉石、檀木、镏金等各种质地的。藏传佛教各寺院佛雕的艺术造型有传统佛陀型(以释迦牟尼静寂相为代表)、菩萨型(以文殊为代表,高髻束冠,大耳垂肩,表现为智慧之神)、佛母型(宽胸圆乳,细腰软腹,表现为慈善优美的女神)、明王型(竖发怒目张口,裸身虎裙、粗肢大肚,展足而立,表现为凶勇之神)、空行母型(裸身披发,怒目蹙眉,或展足或舞足而立,表现为暴烈之女神)、众金刚类(各有其象征、寓意的法相)等。各类铜制、泥塑、木雕的佛像一般都镀金并镶嵌珠宝、珊瑚、玛瑙等,使其光泽鲜艳,雅美华丽。
  (二)建筑雕塑
  多用于寺庙。其种类有镏金铜雕(如佛殿屋脊的吉祥兽、法轮等)、木雕(如梁、柱、斗拱、门楣等)、砖雕(墙面、墙头等处)、石雕(柱基石、石兽)等。民居则多用于柱、门楣、掮等处及室内装饰。
  (三)酥油彩塑
  俗称酥油花,源于西藏。酥油花彩塑的表现题材多为佛教或历史故事,还有花卉、鸟兽、果蔬等。酥油花以其质感色感俱佳,人物、鸟、兽、花草栩栩如生而著称,但制作颇为艰辛,俗语谓之“先入三伏,后进三九”,即调和颜料时,室内温度要高,酥油团柔软如泥,颜料才能揉匀。而至骨架成型时,室内温度须在摄氏零度以下,越冷彩塑则易于凝固成型。且每抓一坨酥油,还需蘸一下凉水,以助成形。制作一般在农历12月间。其传统作品有《文成公主进藏》等。州内拉卜楞寺、禅定寺等较大的寺院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举办酥油花展示活动。
  (四)沙盘造型堆塑
  其主要造型是“吉考尔”(坛城),一般是藏传佛教寺院密宗续部学院僧人特有的传统造型艺术,有“密集本尊”、“胜乐本尊”、“普明大日如来”等坛城。各种坛城形状相似,但色图各异。外城为圆形,城外层为火焰,火焰之外为人类、各种动植物等,火焰之内为金刚杵链。内城为正方形,四面有门,坛城中央为楼阁殿堂,层层叠叠。最高殿堂内居金刚传承法师。沙盘坛城以细沫白土制地坪,用染色的沙堆塑。
  (五)面具裱塑
  此种民间艺术主要存在于寺院。面具是僧人表演法舞时各种护法、金刚以及藏戏人物的面像造型(类似内地戏剧脸谱)。制作时先用泥土雕塑模型,再用绸缎裱糊,待其晾干后再进行绘画涂色、上彩贴金等工序。制作精细的裱塑面具历百年而色彩不退、不剥不裂。其制作者多为僧人。
  (六)洮砚雕刻
  洮砚是久负盛名的砚种,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卓尼县洮砚乡及其附近地区。洮砚的雕刻已有上千年历史,民间的砚雕技艺已自成体系。它借鉴并综合石雕、木雕、牙雕、玉雕的各种技法,创出了自己圆透、高浮、浅浮雕等综合统一的一整套雕刻技艺,在构图、刀法、款式诸方面自成一家。
  第三章文艺创作
  第一节文学
  一、创作活动
  自藏传佛教传入甘南之后,寺院的高僧就著书立说,他们之中或以撰写前辈人物传记见长,或以创作“年俄合”诗(藏族格律诗)见长,或以创作颂偈体、道歌体、格言体诗歌见长,或以创作或改编藏剧剧本见长,兼而能之的大学者甚多。其中,拉卜楞寺第三世贡唐仓贡曲乎丹贝仲美(1762〜1823年)最著名,他是十八世纪藏族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他一生著作颇丰,其文学作品中尤以格言体诗《水喻格言》、《木喻格言》脍炙人口'影响深远。另一位产生深远影响者是琅仓•尕布藏乐和希嘉措(1901-1988年)。他一生致力于藏族传统戏剧的研究、实践和革新。其戏剧文学代表作有《松赞干布王》、《罗摩衍那》、《坚实的信仰》、《赛•顿月顿珠》,他开创了藏戏从广场走上舞台的先例。
  历代文人墨客在甘南用汉文写作的诗文传世者甚少。从唐、宋至明、清,录入史籍、地方志的诗赋、题记、题联、墓铭、奏议、祭文、碑记等遗作不多,成卷者有清代洮州(今临潭)赵维仁的四卷《继园诗抄》及陈钟秀的四卷《味雪诗存》称道于世。
  共和国建立之初,拉卜楞寺名僧贡却嘉措创作《东方的大海星》等六言诗一组迎接解放,歌颂领袖,《夏河报》偶有翻译的藏族新民歌见载,始为我州新文学的先声。1963年建州10周年之际,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多人诗集《金色的骏马》。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时在外地工作的甘南籍作家益希卓玛于1954年发表散文《山谷里的变化》,电影文学剧本《在遥远的牧场上》于1957年获国家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电影剧本征文奖,乃我国藏族作家撰写的第一部电影剧本,亦为藏族第一个获国家级奖者。丹真贡布于1955年在《甘肃文艺》发表长诗《拉伊勒与隆木措》并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创作不辍,又在《诗刊》、《青海湖》、《延河》、《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诗作30多首。他曾主编国庆30周年文学专集《格桑花》。益希卓玛和丹真贡布当可推为甘南当代文学的先行者。1957年4月《甘南报》汉文版开办文艺副刊《百灵鸟》(其后,曾先后数易其名为《牧笛》、《牧歌》、《小草》)之后,发表带有不同年代政治色彩的散文、小小说、杂文、民间文学等文学作品。
  1966年至1978年,时有配合政治运动的带有浓厚政治宣传色彩的文学作品见诸于州内外报刊。1979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自治州的文学创作以益希卓玛的短篇小说《美与丑》,藏族第一部儿童长篇小说《清晨》为标志,呈逐年蓬勃发展之势。
  1983年,州文联印行铅印本《甘南小说散文选》、《甘南诗歌选》,选入13人的短篇小说、11人的散文、51人的诗作,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新时期甘南文学创作的态势。
  到1990年,全州基本形成了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百多人的文学创作群体,甘南文学创作进入相对繁荣期。自治州的影视文学创作也取得了好成绩。如贡卜扎西与人合著的电视剧本《苏鲁梅朵》、尕藏才旦与扎西东珠合写的电视剧本《南来的风》均由甘肃电视台投入摄制,在中央电视台及其它省市电视台播出,并于1987年作为艺术交流节目送往法国播放。自治州的作者们已公开出版发行小说、诗歌、散文20多部。有10多人的作品已被分别选进《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诗选》、《藏族当代文学丛书》(藏文)等各个专集以及《中国当代女诗人诗选》、《唱给毛泽东的歌》、《当代教师诗歌散文选》等书籍中。
  二、文学期刊
  (一)格桑花
  1980年冬,州文化局决定由州群众艺术馆创办文学期刊《格桑花》,16开本,64页码,2、5、8、10月出刊(季刊)。1982年起,转由甘南文联主办,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主管。该刊遂由试办时的以文学为主兼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门类的综合性文化刊物演变为纯文学刊物。
  《格桑花》创刊初期只有1名专职编辑,后聘任5名业余编辑。1984年成立编委会,并配备专职编辑3人,兼职编辑1人。办刊经费由地方财政从事业费中列支。自创刊到1990年底,共出刊42期,刊发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1532篇 (首),近420万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225幅。
  《格桑花》为甘南文学事业培养了一批运用汉语文创作的作者或作家。常年坚持写作者约200人,其中,在省内外较有影响者约20人。刊发的作品中有9篇获省级以上文学奖。
  (二)达赛尔
  由甘南州文联主办,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主管。1982年7月创刊,为甘肃省唯一一家藏语言文学刊物,16开本、84码。初为不定期,自1983年定为季刊,每季末出刊。办刊经费由地方财政从行政事业费中列支。初由业余编辑参与阅稿和审定稿件。1983年始有专职编辑。截至1990年底,《达赛尔》已出版34期,发表各类体裁作品2342篇(首)近785万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368幅。其中有14篇(首)小说、散文、诗歌被国家民族岀版社选入优秀文学作品集《百花集》中,《魔女轶事》等作品入选《当代藏族文学》(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等书籍中。其发表的作品中有17篇(首)获省级以上奖。常年向《达赛尔》投稿的作者保持在400人左右,已形成较为固定的作者队伍。其中在五省区有声誉者约45人。为繁荣甘南州文艺创作,推动藏语文向普及化迈进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署特准公开发行。
  三、重要作品摘录
  (一)历代作品名录(二)当代作品名录
  1980〜1990年甘南州文学创作获省级以上奖励作品(三)当代专著
  1980年以来甘南作者出版专著一览表第二节美术
  一、创作活动
  甘南的美术活动,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自治州属舟曲县的咀坪、掌坪,临潭县的磨沟、迭部县的然闹等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的遗址,均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出土。到青铜器时代的寺洼文化,出现生殖器崇拜的石雕作品。至秦汉时代,则有玛曲县齐哈玛的岩画,舟曲汉墓出土的规矩铅铜镜以及氐羌人所居华严城内出土的饰有月牙纹、刺纹的铜镜。北魏时,吐谷浑人所筑之临潭牛头城内出土的红岩石狮、石猴圆雕及有莲花纹、昆虫草纹的瓦当、兽面纹的勾滴等。唐宋时代则有菱花铜镜、三蛇纹铜镜及铸有佛教人物图饰的铜镜,以及卓尼羊坝城、临潭菜子墓出土的唐代雀纹、羽人纹以及佛教人物画像等。其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属“唐李将军碑”的碑额群龙浮雕及两侧朱雀瑞草纹浅浮雕。
  佛教的传入及兴盛,使美术活动趋于频繁。自元代始,随着众多寺院的兴建,装饰彩绘、壁画浮雕、木刻泥塑等宗教造型艺术便应运而兴,且历经数朝而不衰,因而保留下来大量的壁画、塑像、布帛画(藏语称“唐卡”)等艺术品。同时,各大寺都收藏了一定数量的历代艺术品,如拉卜楞寺保存的黑陶长颈壶及青铜器时代的器皿簋等大量文物。卓尼禅定寺保存的一尊蛇心檀木雕成的佛祖释迦牟尼立像,工艺精湛,传为元朝之物,堪称稀世珍宝。
  共和国建立之后,各县次第设立文化馆,美术活动始有组织机构,各县的美术活动渐趋活跃,小规模的书画展览也相继出现。
  甘南州的美术活动主要以群艺馆为中心开展。群艺馆有专业美术工作者10人(长期保持在5人左右)。馆内每年必举行美术辅导和创作活动,并先后聘请国内著名画家来甘南举办讲座,大批著名画家来甘南写生。名画家相继来甘南,对甘南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州群艺馆也不失时机地组织交流,并为一些画家举办画展,还将一些画家馈赠个人的作品,集中为《当代名画家作品选》展出。也组织甘南画家赴文化发达地区参观交流,选送人员赴内地进修,坚持深入生活,使甘南作者艺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创作出一批好作品。
  1972年开始连续5年,自治州宣传部门抽调具有一定创作水平的14名美术工作者集中州府,以每年5个月的时间专搞创作,为全省美展选送作品,推动了全州美术活动的开展。
  1984年,州群艺馆搜集、整理藏族民间图案200幅在兰州、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首都美术界给予很高的评价,新闻媒介做了广泛宣传。
  1985年后,佳作不断涌现。老一代美术工作者,刘鹤龄、刘魁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他们的传略均被收入《世界当代书画大辞典》。一批青年美术工作者也迅速成长起来,青年画家桑吉才让,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桑吉才让雪域油画展”,沪上各报竟相刊登其作品。州群艺馆先后为文建国、吕祥生、贾兴合、马麟等青年画家举办个人作品展。截止1990年底,甘南画家创作的48幅美术作品参加了省级以上展览,其中有10人的作品获奖,有9人的作品被收入作品集出版。
  二、美术作品
  甘南画家被编入册作品一览表
  甘南画家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获奖作品一览表第三节音乐舞蹈
  一、创作活动
  音乐创作最早在拉卜楞寺。嘉木样四世(1856〜1917年)喜欢交际,爱好旅行,晚年酷爱音乐,经常在别墅组织诸侄女奏乐,并亲自指挥,他能演奏多种乐器,以扎聂琴最为精湛。创作了《阿玛来》、《玛格日》等弹唱曲,这些曲目深受藏族群众喜爱,流传很广泛。共和国建立后,音乐舞蹈的创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优越的民俗环境中以民族民间歌舞为丰厚的土壤,得以逐步发展。
  1957年舞蹈“哈达献给毛主席”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获得大会好评,“拉卜楞组舞”被调往兰州为外宾演出,小舞剧“背水姑娘”的剧照被刊登在《中国戏剧报》上。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州的音乐舞蹈创作队伍日趋壮大。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段亚平、祁殿臣、杨飞3名,省音乐家协会会员13名,省舞蹈家协会会员8名。创作活动与演出紧密结合。有20多个节目参加了全国、全省的文艺调演,其中,大型古典舞剧《塞•顿月顿珠》演出获得极大成功,1984年获全州第二次专业文艺会演演出一等奖、创作二等奖。1985年参加全省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1987年,参加中国第二届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同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调京演出。该剧受到来自加拿大、法国、瑞典、葡萄牙、澳大利亚、美国等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获奖作品
  1955〜1990年甘南音乐舞蹈创作演出获奖情况一览表续表
  第四节戏剧
   一、“南木特”藏戏
  “南木特”藏戏是具有甘南地方特色的剧种。它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甘南藏传佛教文化与民间艺术。1945年,五世嘉木样组织人员创作、排练“南木特”藏戏《松赞干布》,以加强藏汉民族团结。翌年春,该戏在拉卜楞寺演出,盛况空前,观众达数万人之多,得到了广大僧俗观众的盛赞。
   “南木特”藏戏是综合了西藏藏戏、恰木(拉卜楞寺每年7月举行类似广场剧的宗教法舞活动)、京剧、拉卜楞地区民间歌舞等艺术形式的新的地方剧种。该剧种产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为两种模式:一为只在寺院演出的寺庙“南木特”,由活佛或高僧编导,有音乐伴奏诵唱、道白,并辅之以舞蹈,表演程式固定,僧侣饰演剧中人物,在舞台演出;另一种是民间“南木特”藏戏,由农牧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每逢节日及集会期间,在田间、牧场或居家场院演出,自娱自乐,它对服装、道具、效果、化装,不作苛求,一般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穿着打扮近似或同于生活着装,各戴一墨镜,能区分男女和角色身份即可演出。
  甘南藏族自治州“南木特”戏社团分布表共和国建立后,南木特藏戏得到长足发展。1955年春,拉卜楞红教寺根据佛经故事改编、排练演出了《智美更登》。同年夏季,该剧赴兰参加西北五省区民间文艺会演,受到好评,荣获奖旗一面。1958年至1959年,藏戏被视为“封建迷信”而禁演。1960年,“南木特”重新演出,且传至青海、四川等地。
  1964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藏戏停演,许多“南木特”活动者和艺人遭受迫害。1978年后,一批民间业余藏戏队蓬勃发展起来,夏河县九甲乡昂去乎村成立了一支藏戏队,有30多人组成,排练演出了《诺桑王子》、《降魔》等戏。1980年,拉卜楞红教寺藏戏队演出了《赤松德赞》。1981年5月,碌曲县文工队练演了传统“南木特”剧《松赞干布》,成为自治州首次演出“南木特”戏的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982年,甘南州文化局组织进行了首次全州藏戏调演,有碌曲县文工队、夏河县昂去乎藏戏队、夏河县红教寺藏戏队、拉卜楞寺藏戏队、甘南州藏剧团等文艺团体参加演出,历时7天,观众达数万人。
   二、秦腔
  明末清初,西固(今舟曲县)南峪村民自发举办“南峪戏会”演出秦腔眉户小折戏。1909年,临潭县新堡也有了唱眉户、秦腔的业余组织。1936年,临潭县王家坟村的林六十得创办了秦腔戏班“福盛班”。共和国建立前,各地秦腔业余戏班在农闲时演出的传统剧目主要有《八件衣》、《下南棠》、《铡美案》等。
  共和国建立后,自治州内先后成立了卓尼“七•一秦剧团”和州秦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秦剧演出走上了以群众性自娱自乐和专业文艺团体相结合的道路,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文化大革命”后期,曾由州委宣传部组织了一个由部队、报社、党校、剧团、中学等单位抽调16人组成的社会性剧目创作组,创作移植了大、中型新剧目15出,如《刘英俊之歌》、《红嫂》、《焦裕禄》等。
   三、眉户
  甘南地区眉户小调主要在临潭、卓尼、舟曲等地的汉族地区流行,其剧目有《张连卖布》、《牧童放牛》、《下四川》、《蓝桥相会》、《李彦贵卖水》等。
   四、豫剧
  1958年,由河南省来甘南的支援边疆建设青年队组建“桑科农场业余豫剧团”等剧团7个,后由这些剧团的骨干分子于1959年8月组建为甘南豫剧团,排演传统剧目并改编或创作演出现代戏60多出,如《大闹天宫》、《文成公主》、《下陈州》、《十夸公社》、《南千岭》等。1963年豫剧团撤销后演出活动亦停止。
  五、话剧
  话剧作为新兴的剧种,在甘南地区的创作、演出较为稀少,只在州歌舞团以及各县文工队(宣传队)的歌舞节目中偶尔出现。最早岀现的话剧是《崔勋才》,1960年曾赴河南开封等地慰问河南“支建青年”家属时演出。之后,又于1961年、1964年由州歌舞团创作演出《主人》、《草原宽又宽》,1976年演出大型话剧《锦绣前程》等。
   第五节书法
  一、书法创作
  甘南州境内的书法活动可上溯到唐代。州博物馆所藏的《唐李将军碑》正面为唐楷间杂个别行书字,碑头为小篆,碑阴下部为宋代刻的行楷,字体结构颇类苏、黄,上部为魏书风格的元代石刻。而藏于舟曲县文化馆的《丈地均粮碑》及当地房氏先祖房临溪之墓志铭则为明人手迹。清代书法活动渐次频繁,至民国时,由于舟曲、临潭、卓尼一带相继开办学校,赴兰州等地求学者增加,因而书法创作活动频繁。共和国建立后,甘南的书法创作活动活跃,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书法队伍迅速壮大,其创作活动也由自发性向有组织性转变,并多次举办书法展览,有多人作品参加了省级或国家级展览活动。1984年自治州书法爱好者成立了“绿原书法学会”,举办书法讲习班、书法交流展览等活动,掀起了习书热潮,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当时有会员69人,其中藏文书法4人,当年办展3次,展出作品180余件。
  1989年,州青年联合会成立甘南州青年书法家协会,有会员76人,并举办书法展览活动。从此,州内书法活动更趋活跃。有许多书法爱好者积极参与全国各种类型的书法赛事,且频频获奖,作品也被收入各赛事的各类书画集中。同时,各学校、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城建环保局、计划生育委员会、税务局等单位时有职工书画展览活动,州政协的“联谊活动日”,也将书法交流作为主要活动项目之一。由于州内习书活动起步较晚,甘南书坛仅王英武、张鸣凤、阿丁、刘德盛、奂俊昌、辛万毅等数名书法家为甘肃书法家协会会员。另有甘肃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3名。
  二、藏文书法
  甘南地区藏文书法的兴起,当源于唐代吐蕃王赤松德赞兴佛抑苯与朗达玛灭佛之期,时有大批僧侣逃亡安多地区。随着寺院的兴起和大量抄写佛经的需要,僧人中便出现善书者。由于宗教思想的制约,僧人习书极为认真,便形成了如汉文馆阁体的规范写法。随着时间推移,藏文书法讲究书写的艺术形式,遂使风格多样,加上当时印刷技术落后,经文大多以手抄为主,从而造就了大批书法家。拉卜楞寺历代高僧,自幼将书法作为一门功课研习,在书法上均有一定造诣。
  民国时期,拉卜楞寺僧人擅长书艺者甚众。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的广泛和深入,藏文书法者队伍迅速壮大,先后有一批著名书法家活跃于书坛。同时,藏文书法研究也得到重视,著名藏族学者毛兰木嘉措撰著出版了《藏文格式简述》、《藏文五体书法贴》,成为新学书法者的指南。
   自治州群艺馆曾多次举办藏文书法展览,作品由少到多,加上“绿原书法学会”展出的作品,累计200余幅。
  第六节摄影
  共和国建立前,藏族人王佐卿曾于1917年在临潭县旧城办起甘南最早的一家照相馆“留芳照相馆”,之后卓尼、夏河两地始有人开设小照相馆。由于交通不便,照相器材昂贵,摄影活动极少开展。
  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甘南报》的创办和各县文化馆的次第设立,始有新闻摄影活动。1958年,从事专业摄影及业余爱好者仅数人。1963年后,从事摄影活动者渐众,但艺术摄影作品仍极为稀少。随着摄影事业的向前发展,艺术作品随之出现。1972年5月230,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之际,甘南举办了第一届摄影艺术展览,此后除自治州艺术部门主办的各种书画摄影联展外,还举办过十余届摄影艺术作品展览,累计参展作品在500件以上。
  1981年,甘南文联成立美术摄影协会,有摄影会员37人。其中有9人为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一人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第四章图书
  第一节历代藏书
  一、书院藏书
  清同治年间,洮州文庙收藏有《圣谕广训》、《钦定周易折中》、《钦定春秋传说》、《性理精义》、《御纂朱子全书》和旧本《洮州厅志》等40余种90函396本,由于兵燹全部毁失无存。光绪七年(1879年)喻光荣重建文庙,社会贤达余重基为文庙购置《万国舆图》、《御批历代通鉴》、《御制数理精蕴》、《族制进化》等书51种260余本。光绪十年(1884年)李日乾建莲峰书院,后改为学堂,上列图书即存于学堂内。
  二、私人藏书
  共和国建立前,临潭、卓尼一带部分居民家中收藏有零散古旧图书。卓尼县城关镇寇宪民家中有积累了数辈人的各类古旧图书2000余册,其中有《洮州志》、《河州志》、《兰州志》和《西宁府志》等比较有价值的地方史志。1957年甘南州图书馆征集民间藏书时,寇将全部藏书捐献。
   三、公共图书馆藏书
  1934年,由临潭县地方贤达马志青首倡,贾易山、陈考三等人自愿捐资八百多元(银元),并由马志青捐出私人藏书《四部备要》一部,成立了临潭“民众教育馆”,馆址在当时县政府对面(现新城卫生院对面)的姜家当铺。购有楼房五间,楼上为书库,楼下有借书处、阅览室,主要开展图书报刊的借阅活动。馆藏图书除《四部备要》外,并陆续购有《诸子百家全书》、《高等教育法》以及当时流行的政治、历史、教育、文学等图书1000余册。阅览室订有《中华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以及《大公报》、《西北日报》、《民国日报》等报刊。图书按经、史、子、集分编登记,后改用《中外图书馆统一分类法》分类编号。至1949年已有藏书1600多册。
  1934年10月,夏河县也成立了“县立图书馆”,当时有藏书1507册,设有借书处、阅报所。1940年成立“民众教育馆”,雇有职员3人,后因经费无着并入图书馆。
  1937年,卓尼县设有阅报所3处。
  1943年,舟曲县在县城文庙建立“民众教育馆”,当时设备简陋,只有挂在墙上的几幅先贤画像和美国照片供人们观看。1945年馆内增设阅报组,购有少量图书报刊对外开展借阅服务。
  第二节图书馆建设与藏书
  共和国建立初期,将从原国民党统治时期接收下来的各县“县立图书馆”、"民众教育馆”和阅报所等归入各县文化馆,成为馆属图书室,有书库、借书处和阅览室对外开展借阅服务。
  自治州图书馆于1956年开始筹建,1957年建成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图书馆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1980年临潭、夏河两县图书馆建成,1984年玛曲、舟曲、卓尼3县图书馆也相继建立。截至1990年全州有公共图书馆6个,职工52人,有馆藏图书217799册。
  1990年全州人均占有图书馆藏书0.35册,人均购书费0.036元,每1700人有1个阅览座席,公共图书馆事业费占文化事业费的17.5%,购书费占图书馆事业费的9.3%(州馆为12.3%)。
  其它系统图书馆(室)也有所发展,到1990年全州有高等院校图书馆1所,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室)4所,科研机构图书馆(室)3所。另外,州委宣传部、州委党校、州文联、州志办公室、州编译局等单位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
   一、州图书馆
  1956年,州财政拨款1万元筹建自治州图书馆。馆舍暂用原人民会堂前沿两侧约100平方米的厢房,一侧为书库和借书处,一侧为阅览室。1957年7月,省文化厅拨款修建新馆,于当年建成,馆址在合作人民街100号,土木结构平
  甘南州公共图书馆各阶段基本情况统计表
  1990年甘南州公共图书馆藏书统计表
  房,总面积381平方米,其中书库和阅览室面积241平方米,宿舍140平方米。1958年“大跃进”时被平调给州商业部门存放炼钢用的土碱,图书馆搬回人民会堂原址。1963年9月又搬回新址。
  建馆初期,图书馆与州广播站(占用人民会堂中楼)合称“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心文化站”,隶属州文教卫生处,经费和业务管理各自独立。1961年2月撤销广播站,多数设备并入图书馆。
  1981年7月,对全馆藏书进行全面整顿和清点,在被清点的62054册中,历年外欠无法收回的4158册,封存、报废、销毁6922册,两项合计11080册,占普通图书总数的17.8%。
  1983年,自治州决定修建新馆舍。于1986年10月交付使用,总造价42.4万元,建筑面积1763平方米,其中两层框架结构书库277平方米(每个楼层叠置两层书架,因而实为四层,使用面积达544平方米)。有4个阅览室、594平方米,设阅览座席200个左右,并有一个讲座厅,面积162平方米,可设座100个。借书处和目录厅各36平方米。1987年春,投资11万元购置安装了4层308个钢书架,更新了阅览设备。同年设立少儿阅览室,面积135平方米,设座席48个,订有报纸27份,杂志126份。当年接待读者53594人次,流通图书76916册次。 截至1990年,藏书累计已达123752册。
  甘南州图书馆各阶段藏书统计表单位:册
  1989年甘南州图书馆图书分类表单位:册
  二、县图书馆 临潭县图书馆1954年设立图书室,有借书处和阅览室各1个,年订报刊40多种,每天接待读者100人左右。“文化大革命”前夕已有藏书2万余册,年订报刊增至100余种。并在14个乡建立了图书流动站,有流动书箱20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损失图书15000多册。1980年正式成立县图书馆,仍占用文化馆馆舍。1982年设立少儿阅览室,当年接待读者8927人次,流通图书35696册次。1983年有了独立馆舍。藏书中比较贵重的地方文献古籍有康熙、乾隆两种版本的《洮州卫志》和光绪本以及民国时期重印的《洮州厅志》。1990年支出经费共24277元,其中购书费只有300元,占全年事业费的1.4%。
   夏河县图书馆民国时期留下的“县立图书馆”于1951年并入文化馆,成为馆属图书馆。1980年县图书馆正式成立,但馆舍仍与文化馆共同占用1所四合院平房。有借书处、报刊阅览室和少儿阅览室各1个,设席位68个。订有报纸27种,杂志59种,年支出经费22389元,其中购书费1605元,占全年事业费的7.2%。
  舟曲县图书馆1951年县文化馆设图书馆。1954年置有流动书箱在农村巡回流动借阅。1984年成立图书馆。当时年订报纸30余种,杂志100余种,以后逐年减少。1990年支出经费29757元,其中购书费仅108元,占全年事业费的0.36%。
  卓尼县图书馆1952年卓尼文化馆设立,逐年购进图书约8000余册,“文化大革命”中书库被毁,损失殆尽。1984年始分设图书馆,1986年有藏书1万册左右,1987年受洪水袭击,图书损毁。至1990年只有藏书2900册,尚无独立馆舍(占用文化馆房屋),1990年支出经费14275元,其中购书费2000元,占全年事业费的14%。
  玛曲县图书馆建于1984年,1986年即有藏书1.1万册。1990年支出经费12300元,其中购书费2300元,占全年事业费的18%。
  三、乡镇图书室
  1964年以来,夏河县先后建立了王格尔塘、甘加乡文化站,站内设有图书报刊阅览室。县武装部曾与达麦乡山塘村军民共建文化站图书阅览室,深受群众欢迎,后因经费不能保证,活动不正常,已基本停办。
  舟曲县巴藏、三角坪、峰迭、立节、拱坝、中牌等乡从1982年起相继成立了文化站,站内设图书阅览室,共有藏书2500余册,报刊15种,开展图书外借和站内阅览活动。
  临潭县新城文化中心站图书室1983年有藏书2500册,向干部、学生及群众开展书刊借阅服务。
  四、学校图书馆(室)
  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成立于1985年8月,建筑面积430平方米,设阅览座席100个。至1990年已有藏书33680册。其中藏文图书5600册。年支出购书费2.5万元,年新购图书5000册左右,发放借书证160个,借阅读者7630人次,流通图书9358册次。
  甘南师范图书馆是全州建馆最早的中专图书馆,藏书25443册,其中藏文图书700册,年购书费1000元左右,新购图书500余册,年发放借书证400多个,借阅读者2000余人次,流通图书5000余册次。 甘南民族学校图书馆有藏书20592册,其中藏文图书300余册。馆舍面积575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50个,年购书经费3000余元,购新书700余册,年发借书证300个,借阅读者480余人次,流通图书800余册次。
   甘南畜牧学校图书馆有藏书8500册,年发借书证400多个,借阅读者有1000余人次,流通图书2000余册次。
  临潭县第一中学图书室1949年9月仅有藏书213册,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较快,“文化大革命”前已有藏书16500册,“文化大革命”中损失3000余册。截至1990年有藏书11256册,年发借书证254个,借阅读者600余人次,流通图书7000余册次,馆舍面积160平方米,有阅览座席100个。
  临潭县第二中学1986年有藏书7320册。
  夏河县中学图书室有藏书6000余册,年订报刊40余份,有阅览座席40个。夏河县藏族中学有藏书3800余册,年订藏文报刊20多种。
  卓尼一中图书室有藏书15686册,馆舍面积180平方米,有阅览座席49个,年借阅读者700余人次,流通图书1500余册次。
  合作一中图书室“文化大革命”前有藏书1万余册。1990年有藏书1.35万册。合作二中藏书1.3万余册。
  五、科研机构图书馆(室)
  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全州综合性科技文献收藏单位。研究所图书室有藏书4374册,主要是自然科学类的报刊和图书资料。1990年支岀资料费2000余元,订购科技资料和书刊300多种,馆舍面积72平方米,年接待科研读者250余人次,流通书刊资料1826册(份)次。州农科所图书资料室1990年的资料费2300余元,有藏书1758册,年借阅读者2000余人次,流通图书资料6000余册(份)次。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积累本专业文献资料3000多册(份)。此外,州级各科研单位和各县科委都设置了情报资料室和阅览室,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每年都有千元左右的资料费并按各自专业特点开展工作。
  六、厂矿企业图书室
  自治州境内的大型厂矿企业都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和阅览室,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驻甘南的甘肃省第三地质队图书室建于1979年,有藏书1600余册,馆舍占用面积272平方米,其中书库45平方米,阅览室227平方米,设有阅览座席20多个,每周星期一、三、五晚上定时开放。各分队还配备有流动书箱,有兼职人员管理借阅工作,并经常向队图书室轮换图书,年借阅读者1600余人次,流通图书2000余册次。
  第三节佛寺藏书
  甘南佛教寺院非常重视各类佛经的收藏,均设有不同规模的经堂或藏经楼,其中尤以拉卜楞寺最多,卓尼禅定寺次之。
  拉卜楞寺藏书拉卜楞寺创建后发展很快,僧侣迅速增加,但供僧侣研习用的经卷典籍奇缺,要经常派人到外地订印。嘉木样二世非常重视经卷典籍的搜集保存,在两次赴西藏期间,以极大精力收集经卷典籍,先后共收万余部。后经百余年的收集、刊印、抄写等,到1958年时已有藏书228620余部,藏文经版62000余块。1959年,德乌鲁市(今夏河县)拉卜楞工作组对拉卜楞寺藏书进行了清理整顿,编制了《拉卜楞寺总书目》,共分为17大类、17604种,共收入179人的著作。
  1959年拉卜楞寺藏书分类表
  《拉卜楞寺总书目》记载:由115部经编纂的《甘珠尔》,用金汁书写的存1套,银汁金饰混写的存1套,银汁书写的存1套;《贤劫经》、《般若八千颂经》用金银汁写的有60部。尚有用松耳石、珊瑚、砗磲等宝石和珍珠粉液书写及丝线绣织的卷帙,卷卷字体端庄秀丽,装裱精美,夹以檀木夹板,外裹绸缎,非常考究。
  在拉卜楞寺藏书中有两部极为珍贵的贝叶经(用印度贝多罗树之叶为载体书写的经卷),一部系印度圣贤月称(即华尔丹达哇智华)之遗物印度梵文经,一部据传是孟加拉国阿底峡(公元982-1054年)出家为僧后1042年到阿里所著的《菩提道灯论》(一说)《般若八千颂经》。
  1984年至1987年中央和省州有关部门先后拨款67.5万多元,重新修建了拉卜楞寺藏经楼。新建的藏经楼总面积2340平方米,内有阅览室10间500平方米,一次可接待读者50余人,现藏书65000卷。
  拉卜楞寺藏书按藏文字母字顺为序进行编目和排架。此寺非常重视对藏书的保护,每年“扫经”一次,即在秋高气爽季节,选择大好晴天,将所藏珍贵经卷搬岀室外,边用线香翻书,边一页一页地用细毛刷轻扫(又称“开卷拂拭”),扫后再入库上架,如此年复一年,使藏书除人为损毁的以外,保存200余年仍大部完好无损。
  卓尼禅定寺藏书此寺历史悠久,尤以卓尼版《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闻名中外,至共和国建立初,藏有各种经卷10万多部,但全部毁于1958年。“文化大革命”时该寺被夷为平地,自1980年起开始重建。到1990年,该寺的大经堂供有德格版《大藏经》等经典图书近千部;弥勒佛殿存有经卷400多部;天文历算学院收藏《至尊•扎巴谢珠全集》、《宗喀巴师徒三尊文集》、《持金刚•帕奔卡巴全集》等经卷300多部。全寺各经堂、寺院及僧侣私人收藏各类经卷共约1.2万卷。尤为珍贵的是该寺收藏有宗喀巴亲笔书写的《般若波罗密多数教授讼现观庄严本注解金曼疏》。
  第五章档案
  第一节档案管理
  一、管理机构
  1709年拉卜楞寺建立后,寺内设有藏经楼,专门馆藏藏文经卷和文书档案。中华民国时期临潭、西固、夏河3县及卓尼设治局均设有档案室,室内有管卷员专管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9年10月,甘南州在原州委、州人委机关档案室的基础上建立州档案馆。1962年2月撤销州档案馆,成立州委和州人委两个档案室。1963年4月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档案管理处,同时恢复甘南藏族自治州档案馆,两个机构,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直属中共甘南州委和州人民委员会,为事业单位。“文化大革命”中,档案工作停止。1976年10月恢复甘南藏族自治州档案管理处,同时恢复甘南藏族自治州档案馆,仍为两个机构,一套工作班子。1983年10月,撤销州档案管理处,保留州档案馆。1984年3月,再次恢复州档案处,列为事业编制。1988年1月州档案处移交给州人民政府,列入政府部门序列,并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档案局,仍与州档案馆合署办公,负责对全州党政档案的统一管理。
  各县档案馆自1959年建立后,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亦几经撤、立。直至1982年,7县档案局(馆)才正式恢复,配备干部20名。州级97个单位也逐步建立了档案室,有10个科技单位建立了科技档案室。7个县共建立文书档案室303个,科技档案室9个,综合档案室20个。86个公社建立了综合档案室,640个大队建立了档案专柜。
   二、档案收集
  1965年底,州、县档案处(馆)建立统一的归档制度,并逐步实行了藏文文件与汉文文件一起立卷归档的办法。督促机关各单位建立档案室,并进行业务指导,清理了积存文件。帮助社教工作团收集整理了牧区和城市“四清”运动中形成的社教档案和阶级成份档案。
  夏河、临潭、卓尼、舟曲4县在民国时期分别属临夏、岷县和武都专署管辖,形成的大量文书档案,由于历史的原因,保存下来的很少。共和国建立后,这部分残存的旧政权文书档案由当地公安部门收集和保存。“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上交到州革命委员会保卫部,“文化大革命”后期由州公安局保管。随着档案工作的恢复、整顿,州公安局对这部分旧政权档案进行了清理,在保持原来立卷的基础上,共清理出旧政权档案1351卷,并将这4个县的743卷于1984年移交州档案馆保存,剩余的部分仍保存在州公安局。州档案馆于1986年10月和1989年4月分别从临夏、武都、舟曲收集回原属甘南州区划内的民国时期的档案264卷,后从州公安局接收12包汉、藏文史料,经抢救整理托裱,组成320卷。至此,州档案馆共保管以上4县旧政权档案1327卷。州档案馆还定期接收州直机关档案室应进馆的档案。从1978年至1980年州档案馆接收了州委档案室、州政府档案室1953年至1970年的文书档案6917卷;1981年到1985年接收了州民政局、粮食局、农林局、团委、妇联、教育局、党校、商业局、食品分司、民贸公司、畜产品收购处等单位的文书档案5348卷;1986年至1990年底共接收计划委员会、水电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单位的文书档案2699卷,财会档案884卷。各县共接收61个全宗、26274卷。
  及时接收临时机构和撤销单位的档案资料。1978年至1980年州档案馆接收了撤销单位州“五•七”干校、阿姨山铜矿、宗教事务处、甘南保险公司的文书档案632卷,科技档案171袋(册),财会档案646册(卷);1981年至1985年接收了撤销单位、临时机构总工会、机关党委、编委、人口普查办公室、憨板铁厂、贫协、调资办公室、劳动局等单位的文书档案696卷;1986年至1990年接收了撤销单位、临时机构大夏河林场、州工业局、整党办、核查办、揭批办、西尼沟疗养院、经打办、经委、经协办等单位的文书档案1846卷,财会档案1408卷(册)。1987年5月,州档案馆将原州委机关档案室的4027册资料接收进馆,作为档案的补充。
  此外,州档案馆还收集了历史上各朝代记载本州情况的史志、年鉴、家谱和建州以来的史料汇编、调查材料、工具书、政治资料、古迹资料和有地方特色的资料。
   三、档案管理
  1956年以前,由于自治州初建不久,干部力量也很薄弱,各机关单位档案工作作为文书工作的一部分,起到了保护文件档案的作用。
  1959年和1960年,甘南州分别召开全州档案工作会议。州档案馆认真贯彻执行了“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积极开展和利用档案资料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新方针,加强了自治州少数民族档案的领导和管理,逐步实行藏文文件与汉文文件一起立卷归档的办法,在牧区生产大队一级推行“流动档案馆”制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州、县档案机构被撤销,工作瘫痪,部分档案失散。
  州、县档案处(馆)恢复建立以来,逐步制订和健全了规章制度。从1980年起,州档案处先后印发了《机关档案室工作通则》、《州县级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的试行办法》、《整顿州、县级机关档案的方法与步骤》。各县和州级部分单位也都制定了一些必要的制度,提高了档案的管理水平。这一时期还进行了积存文件的清理立卷和鉴定工作。据州直99个单位的统计,完成了清理积存文件任务的87个单位,占87.87%。各县共有县直机关476个,完成清档任务的有442个,占92.89%。全州公社有立档单位105个,完成清档任务101个,占96.19%;大队有立档单位640个,完成清档任务430个,占67.18%。
  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颁布后,甘南州档案保护和工作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档案馆设施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种专门档案的利用和管理工作日显重要。如会计、诉讼、教育、审计、地名、统计、艺术等一系列专门档案都能按要求归档后,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各单位按照有关专门档案的管理办法,在州档案局的配合和指导下,加强了对这些专门档案的管理。
  从1987年开始,逐步开展了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截止1990年底,全州共有省二级档案管理企业5家。1990年第二季度末,州档案局及时组织人力,全面分口进行检查、指导,详细统计了机关档案工作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排队,并成立了考评验收小组,有计划地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和考评验收。为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根据不同时期档案管理的特点和需要,自治州采取以会代训、专业培训、进修深造等形式,累计培训档案管理人员553人(次)。
  第二节馆藏档案
  一、州馆藏档案
  1990年底甘南藏族自治州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共44个全宗28660卷 (册、袋、盒)。
  (一)历史档案
  有1930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时期4个全宗的档案945卷。档案内容主要是人事任免、官佐花名册、各项经费预决算、薪俸清册,会计记录、民刑事案件、草山、边界、森林纠纷、田赋税收、物价管理及学校教育方面的训令、函电、指令、公函、密令、表册和各种规章、办法、条例等。
  形成档案的单位有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国民党夏河县政府、参议会、夏河县国民党直属边区党部、三青团夏河分团、童子军理事会、藏民文化促进会、警察局、司法处、学校、夏河盐务支局的档案351卷;卓尼设治局、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国民党卓尼党部、司法处的档案306卷;有国民党临潭县党部、县政府、参议会、学校的档案192卷;有国民党西固县党部、县政府、三青团、警察局的档案94卷。
  (二)现代档案
  州档案馆保存了1953年10月至1980年期间甘南藏族自治州建政以来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会档案、工业普查档案、人口普查档案、已故干部档案、印模档案、声像档案40个全宗22993卷 (册、袋)。
   文书档案18868卷。主要是全州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撤销单位的档案,是馆藏档案的主体和核心,收集范围广,内容丰富。
   科技档案171袋(册、盒、卷)。主要是阿姨山铜矿探勘报告、说明书、储量地形图、横剖面图、素描图、化验记录及成果报告。
   会计档案2938卷(册),主要是州委和已撤销单位的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
   已故干部档案71袋。
   印模档案286枚,主要是州直机关各单位的作废印模。
   资料共分18大类、5667卷(册),来源广泛,内容丰富,有古代和近现代资料。
   二、机关档案
  1990年底,州直机关150个立档单位均已设立了综合档案室和档案专柜,保管各类档案346753卷(册、袋)。其中:文书档案92698卷,科技档案17449卷(袋、盒),各类专门档案182795卷(袋、册),资料35811卷(册)。7个县有县直机关单位约496个,保管各类档案资料213676卷(册、袋),其中:文书档案56777卷,科技档案15348卷(袋),专业档案121974卷(盒),各类资料19577册。
  三、科技档案
  州属工业、交通、水电、基建、农牧业、医疗卫生等12个科研单位的档案室共保存科技档案22539卷(袋、份),其中:农牧业科研方面的1144卷 (袋),医疗方面的有20489份,交通运输方面的110卷(袋)。卓尼县保存科技档案523卷。
  四、专门档案
  会计档案截止1986年9月底,州级60个县级会计单位清理了1953年建州以来有价值的会计档案38125册,登记准备销毁过期的会计档案7233册,州属6县(除舟曲未统计外)共清理会计档案60412册,登记造册准备销毁的会计档案4299册。
  诉讼档案诉讼档案根据刑事、民事、经济3种性质分类按年度、审级、一案一号单独立卷。一个案件从收案到结案所有的诉讼文书,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批复等公文、函电、照片、录音等都使用收案时统一编定的案号。从收案到结案的全过程案号不变。同一案件由于审级改变或其它原因形成几个案号的案卷,合并保管。还有些证物等,凡能附卷保存的,随卷保存,不能附卷保存的另行保管,并注明证物的保管处所。
  截止1990年底,州法院保存各类诉讼档案3923卷。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保存各类业务档案3126卷。
  地名档案1987年自治州完成地名普查工作,为完整地保存地名普査成果,州档案处和地名办即按地名档案整理的方法和要求,对文件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组卷、编目,共整顿文书类22卷,地名表7卷,地名文字概括材料16卷,地名卡片18盒,地名图65幅,录音带一盘,资料图书309卷、册。同时,制定了档案管理、借阅、保密、工作人员守则等制度。
   其它档案区划档案、艺术档案、审计档案,都进行了整理、归档,由机关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五、宗教档案
  文书档案包括历代王朝给寺院大活佛的封诰、册文、印鉴;寺院的教规、章程、惩罚条例;活佛转世制度,卜算灵童及大小活佛拥戴新寺主的保证书。反映边界纠纷、部落纠纷、民刑事案件的档案文件等。 财会档案寺院、扎仓、各大小活佛及部分僧侣的财产和土地、房屋、森林、牧场、牲畜等占有情况的材料;代畜寺院活佛的牛马羊增减情况的报告书,租粮、租金、利息等登记册;历年各类法会的开支簿册;藏族群众负担派款、派差、供饭、供经等各种摊、捐款形成的材料;向属地、部落广收布施和募化的簿册。科技档案各大学院形成的有关时轮、天文、历算、天体运行测算、日蚀、月蚀的测算和预报;藏医、藏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护理等藏医学理论和技术;藏文文法、正草书法、音乐、舞蹈、佛像雕塑与彩绘及建筑工艺等科技档案。
  历史档案保存形式一般以卷叠式为主。封敕、册文多写在黄缎子上,有的写在纸张上,然后再用绸子托裱卷叠保管。归类存放时,是插在30〜50厘米左右宽幅的整匹布或氆氇上由线绳封好的格子里,每一格子放一件事情的全部卷叠式文书,然后将布或氆氇从尾部开始把全部插进去的文书档案卷折在里面,捆成一个大包。每包都有顺序号,包内每格有格的代号,然后按类归入牛、羊皮封裹的箱子里,箱子按年代编号排列。
  一般历史档案是按年代、作者或文种,把它们粘连起来,卷成小卷,一文一卷,卷口盖有“海螺”印鉴,然后灌蜡密封。每卷有卷的顺序号,按类别装入皮箱,皮箱以年度排列。
   账簿、表册、民刑事案件中形成的文件,用托裱好的红布做封面或封皮,按时间装订成册,分类保管。
  第三节档案服务
   一、编研
  甘南州档案馆接收的档案按地域编了5个全宗号,按不同的接收时期编了目录号、编目、登记、组卷、入库。为了从不同的角度查找档案,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除编制《案卷目录》夕卜,还编制了《全文件目录》和《专题目录》,为系统查找档案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止1990年底,自治州档案馆共编制检索工具8种、323册。其中有《案卷目录》192册,《全文件目录》101册,《专题目录》17册,《会议议程目录》7册以及《全宗介绍》、《甘南州档案馆介绍》、《全宗名册》、《档案存放地点索引》等。
  在编目和编制检索工具的同时,还开展了档案史料的研究和编纂工作,组织档案专业人员编写了《中共甘南州委暨各县历届代表会简介》、《甘南州暨各县人民代表会简介》、《民国时期夏河、临潭、卓尼、舟曲参议会记录及提案》、《民国时期夏河、临潭县岁入岁出》等资料汇编。
  二、借阅利用
  据1979、1980、1981年3年的统计,州档案馆提供档案486卷册,接待利用者162人(次)。各县档案馆提供档案2190卷,接待利用者896人(次)。据州直各单位机关档案室不完全统计,提供档案1851卷,接待利用者1389人 (次),初步发挥了档案在机关工作和各项建设事业中的作用。
  州档案馆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防止在利用中的破损和散失,积累借阅档案中的经验,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关于档案的保管保密制度》和《关于档案的借阅登记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订立,使档案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减少了档案在借阅中的泄密、破损、遗失等现象,使档案在各项建设事业上发挥了明显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州档案馆千方百计方便查档和借阅者,通过开设阅览室,外借使用,制发档案证明等方式,共接待档案利用者1535人(次),提供档案资料17400多卷 (册)。
  第六章翻译
  第一节历代翻译名家
  藏族自古以来崇尚翻译事业,称翻译人员为“世界之明目”、“会说双语的大自在神。”公元七世纪,即开始以翻译佛经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明代,为处理民族事务,曾调精通藏汉双语、被称为洮岷三杰之一的洮州学者班丹札西赴京任职。此后,又有洮州藏人侯显供职于京城。他曾数次赴藏,并率船队赴东南亚诸国开展外交活动,成就卓著,深受明廷赏识。他们都是兼通藏汉语文及藏族习俗的翻译家。卓尼历代土司,自幼大都专聘藏汉文教师授业,所以,他们大都精通藏汉双语,其聘请的“师爷”、“掌案”自是兼精藏汉语文者。清末民初称翻译人员为“通司”,藏语称翻译为“洛札哇”。“通司”中的大多数人实际上就是地方行政官员在藏区的代理人,多由藏族人充任。甘南地区因处汉藏走廊,历史上交往事务频繁,翻译事业也随之发展。著名高僧仁钦龙布、札巴谢珠等均为通晓藏汉两语、梵藏二文的翻译家。
  17世纪初,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建立后,对于朝廷律令及行政、宗教事务的上呈下达,需要一批藏汉语文兼通的翻译人员,且因研究佛经的需要,精通梵藏文者迅速增加。寺内专设的文书档案管理机构中,就包括翻译业务。拉卜楞寺培养的众多学者中,自不乏精通梵藏二文之士。寺院的创建者一世嘉木样华秀•阿旺宗哲是拉卜楞寺翻译事业的开山鼻祖。之后,翻译名家不断涌现,佼佼者当推更登群培(1903〜1951年),其精通梵、英、藏三种文字,曾遍游南亚诸国,将所见、所闻、所思,撰写成名著《金色的疆域》,并著有《梵文词汇》、《白史》等书,将梵文译为藏文的有《佛语汇编》、《印度阿育王碑文》、《沙恭达罗》(戏剧)等,还将藏文经典著作《丹珠尔》的部分卷函译为梵文,同时将 《智者喜宴》(与人合作)译为英文。他在藏族文化史、翻译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1939年4月,藏民文化促进会创办“巡回施教队”深入牧区开展社会教育、康乐教育。初期,未有大的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语言隔阂,遂增设编译组,施教工作始得实效。从而辗转于广大牧区,深受散居于草原各处牧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1941年促进会创办“边闻通讯社”,其社刊《边闻周刊》刊发藏汉两文文稿。汉文版着重向内地介绍藏区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藏文版着重向藏区宣传政府国策、抗战消息及国际国内形势等。该促进会于1928年创立的“拉卜楞藏民小学”,1940年创办的“拉卜楞女子小学”,1945年经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以及“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等,均设藏文课,由校方聘请通晓藏语文的人士任教,另外还保送藏、蒙学生入中央政治学校、边疆学校、各军事学校学习汉语文及专业知识。后起的一些翻译人才,就是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
  卓尼第十八代土司杨积庆(1889〜1939年),在《喇嘛教仪国文讲习所创办宗旨》中即提出“期能培养成藏汉通译人才”的要求。他不仅热心办学,在辖区内发布的公告、文书都使用藏汉两个文种。
  民国时期,甘南著名翻译者有萨丹(罗占彪)、高瓦•丹增、高瑞(吴正纲)、邵德宇以及汉族人杨真如(杨喇嘛)、叶维熙(字富尘)、高凤西(字竹岗)、丁树德等。
  第二节机构沿革
  共和国建立后,执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大力发展藏族文化,翻译事业逐步走上正规。五十年代初期,甘南地区开展各项工作均离不开翻译,卓尼、夏河两地政府中均配备了藏文秘书。在剿匪、禁毒、处理草山纠纷等项工作中,大批翻译人员编入工作队,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积极的贡献。1953年5月,《甘南报》创刊,用藏汉两文刊印发行,并设藏文编辑部和汉文编辑部,甘南地区开始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文字翻译事业。1955年,甘南州成立翻译研究室,1956年11月,州政府设立翻译科,1960年,甘南人民广播电台建成,用藏汉两语播音,电台编辑部成立翻译组。1961年,州政府撤销翻译科,部分业务人员编入秘书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翻译事业也同其它事业一样受到冲击;1971年11月,又恢复了翻译科,为配合政治运动,中共甘南州委又组织了一个临时翻译组;1975年后除翻译文件外,以整理、挖掘藏族古典文学及历史典籍为主要业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翻译机构得到加强。1981年底,翻译科扩编升格为编译局,1984年底,编译局改名编译室,隶属州政府办公室;1988年又恢复为编译局,下设古籍整理办公室及藏语文工作办公室。
  第三节翻译业务
  设立翻译机构之初,主要为各种大型会议翻译文件、简报及承担口语翻译任务,以后逐步开展了藏文古籍文献的搜集、收藏、整理、出版工作,陆续在藏区各大名寺购置了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的木刻版珍贵资料1000多卷。作为内部资料,先后岀版了《训言集》、《历代译师译著目录》、《百句颂谒与问答宝鬟》、《总称释译及注解》、《学慧辩析》、《文章汇编》、《智兔与出家者的对话》、《正确读字法》等十余部古籍丛书,约46.6万多字。同时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五省区及北京有关单位组成信息网络,互赠互借图书资料,先后与四川阿坝、青海海南、黄南等自治州携手,开展了以交流、学习、提高为内容的藏语文联合工作。
  1985年,州编译室与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少数民族语文办公室联合,组织了全省第二期藏语文工作者培训班,聘请四川省著名学者毛尔盖•桑木旦讲学。甘南州属7县的藏语文教师及藏语文工作者,参加了学习。其后,州编译局举办了州直属机关首届藏语文辅导培训班,并与州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办了全州藏语文知识竞赛活动。并坚持检查各单位的公章、文头、商标、牌匾的藏文翻译规范工作,定期对机关干部学习、使用藏语文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促进了藏语文工作的发展。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积庆
相关人物
萨丹
相关人物
高瓦•丹增
相关人物
高瑞
相关人物
邵德宇
相关人物
杨真如
相关人物
叶维熙
相关人物
高凤西
相关人物
丁树德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

赖萨多地
相关专题
格班多地
相关专题
贡边多地
相关专题
萨热多地
相关专题
朱玛多地
相关专题
玛谐多地
相关专题
姜拉多地
相关专题
夏珈琼
相关专题
额班恰
相关专题
恩白召
相关专题
勋白召
相关专题
郭吉相茂哇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牛角琴
相关作品
五孔铜箫
相关作品
鹰笛
相关作品
五孔唢呐
相关作品
口弦
相关作品
佛殿乐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