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3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722.2
页数: 5
页码: 1453—1457
摘要: 本章成人教育中主要对甘南州的扫盲教育、职工教育、电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甘南州

内容

第一节扫盲
  一、民众教育
  早在民国初年,西固县设立平民义务学校1所。1926年,西固县设讲演所和阅报所,经费35元。1929年,国民政府《民众学校办法大纲》施行后,甘南的民众教育也开始逐步有所发展。夏河县在建县初期,设有两处平民学校,分别附设于县立中山小学和拉卜楞初级藏民小学内,以夜校形式教导平民识字,由两所小学的教师兼职授课。卓尼有民众学校3所,职员6人;讲演所3所,职员3人。夏河有阅报所1所,职员1人。其时,在临潭和西固也有类似的教育机构。
  1936~1937年甘南民众教育机构简况单位:所、处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县创办巡回施教队,由中央教育部补助一部分经费,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和康乐教育,后因故停办。1941年又由中央教育部复办,改称教育部拉卜楞巡回施教队,核拨经费1000元,有职员9人(其中队长和总干事各1人),验和总务4个组。其主要活动是:举办画报、张贴壁报、调查、召开学术座谈会以及油印发行夏河藏汉文《民报》过医药、图画、音乐和画报等为宣传手段,两次去桑科、玛、欧拉、乔科、阿万仓、果洛康撒、康格、中阿坝、加仓和唐克等安多藏区巡回施教。同年,撤销巡回施教队。1940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中英庚款董事会、甘肃科学馆和西北防疫处的支持下,设立夏河县民众教育馆1处。该馆有职员3人,由庚款董事会每月供给330元。后因经费短缺与县图书馆合并。
  二、文盲扫除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扫除文盲工作。甘南根据省上制定的“有步骤,有重点,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开展识字运动,减少文盲”的方针,以冬学和夜校为主要形式进行扫盲工作。农村采用省上编的《冬学文化课本》和《冬学政治教材》,聘请本地学校教师和其他识字人员担任教师。县镇职工业余学校的扫盲识字班采用人民出版社编的《职工识字课本》,每周至少学习6小时,多在晚上(夜校)上课。
  1953年,临潭有扫盲班1个,学员共42人,业余教师1人;卓尼有扫盲班1个,学员共50人,业余教师1人;夏河有扫盲班4个,学员共219人(男89人,女130人),业余教师4人。1956年,全州成立常年民校8处,夜校59处,识字组6处,共“脱盲”21263人。扫盲专职教师45人,业余教师503人。1957年,甘南开始农牧业合作化,同时组织扫盲大军奔赴第一线,采取“包教包学”、“小先生制”、“能者为师”和“互教互学”等方法,掀起扫盲高潮,“脱盲”49050人。1958年,甘肃省《关于扫除文盲鉴定标准和鉴定办法》施行,确定脱盲标准是:干部、职工必须会认2000个以上常用汉字,农民、市民会认1500个以上常用汉字;能阅读通俗书报;会写200至300字的简单应用文。到年底,全州有扫盲班(点、组)24616个,已使80078名青壮年脱盲,占文盲总数的64%。1959年,甘南扫盲指挥部召开现场会议,组织了“冬季扫盲大战。“1960年,恢复州级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1964年8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扫盲工作以政治夜校的形式进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扫盲工作由州教育局主管,有关部门协助,但由于受资金等各种因素影响,扫盲教育发展缓慢。1986年至1988年,甘南教育局编印了藏文扫盲课本,并在扫盲工作中注意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
  1986~1990年甘南州农村扫盲教育情况单位:个、人
  第二节职工教育
  1950年至1966年的十几年中,甘南州为适应工业、农业、牧业和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选派大批干部职工到西北民族学院和省委党校等院校学习。1955年起,甘南州也办起一批职工业余学校(班)。如1955年12月正式上课的甘南州州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共有学员224人(男172人,女52人),除1个初小班外,还有1个高小班,每周上课4小时。“大跃进”时期,各类成人业余学校盲目发展。1958年底,全州兴办“红专大学”9所,有学员1681人;“红专初中班”12个,“红专高小”班506个,在校学员19323人。到1959年底,全州有各类红专业余学校121个班,学员3025人;业余初中94个班,学员3268人;业余高小980个班,学员40988人。全州业余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共3651人。经济困难时期,成人教育逐步走向低潮。此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人教育仍无大进展。1970年前后,全州办起多所政治夜校,其中主要是扫盲班,也有少数小学班。1971年全州有红专学校3所(夏河、碌曲和临潭各1所),共有教职工16人。到1972年有红专学校2所(夏河和碌曲各1所),共有教职工25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州的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到1987年底,全州应参加“双补”(文化和技术补课)的5000多名职工中,已“双补”合格4000多人,达全国职教委要求的中线水平。到1990年底,全州有干部中专1所(州委党校的中专班),已招生5届,在校学员44人,累计毕业173人;普通中专办职工班4个,累计毕业170人;职工培训中心1个(州经计委办);电大工作站1个;卫星电视教育班67个,1000多人参加正常学习。
  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智力和技术的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农业和科技部门,开展以当地实用技术为主的实验示范、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活动。州级和临潭、迭部县相继办起农业广播学校(分校),从1984年起累计招生1300余人,毕业11人,结业100余人;办州农业机械化学校1所。1981至1990年举办多种类型的实用和应用技术培训班共300多期,250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
  1984年10月,甘南州高等自学考试指导小组成立。同年12月首次在甘南进行汉语言文学、英语、政治理论和企业管理4个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400多人报考,此后每年举行两次。到1990年底,甘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共25个,累计6843人(次)报考,发放单科合格证书1992张,43人获毕业证书。
  1985年11月,甘南首次进行师范、会计和农业专业的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到1990年底,共有7个专业,累计1960人(次)报考,发放单科合格证书611张,6人获毕业证书。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形势,各行业、各部门十分重视对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和提高,通过离岗进修、短期培训、在职自学及岗位学习等多种途径, 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改善了职工队伍的文化结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第三节电化教育
  —、机构
  1984年2月,中共甘南州委批准成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站”。1986年与手工业联社联合办学,招收第一届广播电视中专班学员,但未独立设中专部。1989年,州政府批准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同年卓尼、舟曲、迭部、玛曲4县亦先后成立电化教育馆,全州各级各类学校中也建立电教机构83个。1990年底州成人工作站,电教馆有教职工11人。其中本科2人,专科5人,中专3人,中专肄业1人(工人);副高职称与中级职称各4人,未评职称6人。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语文课教师2人,政治课教师1人,数学课教师1人。另有兼职教师7人。
  二、电化教育活动
  甘南州电教事业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五十至六十年代):幻灯、手摇留声机、电唱机、盒式录音机和黑白教学影片等电教手段出现,并开始应用于部分学校的个别学科。
  初步发展阶段(七十年代):增加了投影机、照像机、立体声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和彩色影片等。开展电化教学的学校达到学校总数的20%以上。
  迅速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后):此阶段广播电视教学、学校电化教学和卫星电视教育全面开展。大小1/2录像、摄像机和微机开始在各类学校应用。在远距离教育系统方面,于1982年招收了首届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以后逐年招生,举办了大专班、岗位培训和中专班等。1986年,中国教育电视开播,州、县电教馆有5家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其中夏河建起教育电视收转台)和复制系统。全州各类学校中共建卫星电视教学放像点77个,其中用世界银行贷款设备建点28个,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设备建点10个,其余均为自筹资金所建。每个点有彩电1台,录(放)像机1台,录像带50盘,录音机1台,每套设备价值7500元。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