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官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2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塾义学书院官学
分类号: G522.72
页数: 3
页码: 1429—1436
摘要: 本节私塾义学书院官学中主要对甘南州的私塾、义学、书院、官学事业工作建设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私塾义学 官学 甘南州

内容

一、私塾
  私塾(亦称公学)是由私人在村中或家中开设的教学场所,也有设在寺院之内的。私塾多由地方绅士、地主或土官头人主办。洮州厅(今临潭)私塾有多处。名盛一时者有如新城陡达夫、店子范绳武和旧城范玉麟。西固分州(今舟曲)也设有几处私塾。清末民初,卓尼几代土司都“幼习汉书,汉文汉语皆甚通畅”就是在土司衙门内设私塾的结果。洮州厅马启西(回族)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旧城西风山麓的家中“开馆授徒”,创办私塾,取馆名为“金星堂”,开讲《四书》、《五经》。洮州厅资堡的昝土司和卓逊的小杨士司也曾于家中开设私塾,延师教其子弟。
  二、义学
  义学多设在城镇,其经费半由公助,半由地方捐资。遴选士人中品学兼优者为师。洮州厅的义学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洗州厅同知汪元纲创建的旧义学;光绪十年(1884年)同知李日乾创建的养正学舍;光绪二十年(1894年)贡生孙清瑞创建的端蒙义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贡生杨作梁和武生丁重明等创建的太平寨义学、安乐义学、高风义学、崇正义学和东义学等。
  洮州厅回族人士亦曾努力创办义学。乾隆末年由洮州厅副将观督同廩生敏晋成和丁朝弼捐建回民义学,嘉庆十五年(1810年)又予以扩建,同治初年毁于兵燹。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武举马呈文、武生马呈图、马明德、敏步云等倡捐、禀官重建。西义学也是乾隆末年由敏晋成创建的。洮州厅回民义学的创建对后世影响颇大。西固分州时有义学12所。
  义学在组织形式上很灵活,在教学内容上也无统一的规定。开始主要学习《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幼学琼林》等,进而学习《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儒家经典。
  三、书院
  书院是自北宋至清朝的一种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办为主。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洮州卫(今临潭)设凤山书院,学额30人。清乾隆年间创建洮州厅凤麓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洮州厅同知庆梦斋修建莲峰书院,同治五年(1866年)被焚,光绪十二年(1886年)同知李日乾重建。清嘉庆元年(1796年)西固分州创建翠峰书院,在西固城西门内。入这些书院上学的大多是回汉族地主士绅的子弟,藏族为数很少。
  四、官学
  据《文献通考》载:“北魏献文帝天安初年(466年)立乡学,郡置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以后大郡、中郡、下郡都规定设博士、助教和学生的数额,“郡县学始于此”。可见当时洪和郡(今临潭新城)也有郡县学之设。
  隋仁寿元年(601年)废州县学。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
  唐代今甘南州内的洮州、迭州均为下州,洮州、迭州都督府均为下都督府。下都督府、下州、中下县学生各35名(《文献通考》)。由此可知唐代今甘南境内古代教育的概貌。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洮州卫(今临潭)都督指挥使李达创设卫学,出现过“创墩台瞭望处处农猎;开卫学教化家家诗书”的景象。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洮州卫镇守徐升重修卫学。
  清朝时各级各类官学与科举制紧密相连,甘南藏区也不例外。朝廷在这里特设了举额,分配了学额和考额,在科举考试中“从宽录取”当地人士。如洮州厅学额廩生40名,增生40名,岁考取文武生各8名,科考文生8名。据《洮州厅志》记载,清朝时,洮州厅有进士2人、举人63人、武举11人、恩贡12人、拔贡4人、优贡1人、副贡2人、岁贡180人、例贡20人。其中有回族、汉族人士,也有藏族人士。康熙年间,同知汪元纲曾整顿在岷州的洮州学田:在南门外共地12段,下籽3石8斗5升;西路官磊火石坡地1段,下籽5斗;东路罗卜沟共地10段,下籽2石;盖边沟共地28段,下籽7石2斗5升,外有庄窠1处、场1处、房屋地基2间。在岷县东门和南门外西寺下、张家坪、南小路,齐家庄等处共有洮州学田145.163亩,系清代洗州学官张某悯念洮州庠生中家境贫寒者捐资所购。西固分州有举人4人。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莲峰书院
相关机构
翠峰书院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