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体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1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教育体制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22
页码: 1413—1434
摘要: 本章教育体制中主要对甘南州的教育机构沿革、教育管理、教育制度、教育督导、教师队伍、教育经费等相关工作的介绍。
关键词: 教育体制 甘南州

内容

第一节机构沿革
  清废科举前,甘南境内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甘南的洮州厅(今临潭)和西固分州(今舟曲)始设立了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掌管教育行政,并劝导地方绅士和土官头人建立学堂,推广教育。1925年临潭和西固县将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具体负责管理学校的设立、教师和经费等。全县划分若干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1至3人,办理本区学务。西固县还设有教育会,负研究和督促之责。
  1931年,夏河县教育局成立。
  1933年西固县教育局撤销,其教育行政事宜由省教育厅三科兼办。1936年撤销夏河、临潭县教育局,各县增设县督学,次年卓尼设治局设教育科,恢复
  1939年各县教育局一律改为教育科,科内设股,增设督学若直到1947年又改为教育局。
  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设文化教育处,文档和财会等科室,管理全州学校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学了临潭县教育局。
  干人,督导学务,1953年10月分设教育、文化、前教育以及人事调配和财务工作。各县设文教科,各区、乡、镇有文教专职干部。1959年,甘南州文教处和卫生处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60年6月,成立了州委教改办公室,各县亦先后成立了教改办。1962年10月,州文教卫生局改称教育志为文教卫生处。
  1964年州文教处和州卫生处分设,文教处内增设政治工作室。州、县相继成立了业余教育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州县教育行政机构全被撤销。1970年州革委会政治部下设教育革命组。1972年恢复文教局。
  1975年,甘南州文教局内成立了教材编译组。1980年9月,甘南州教育局和文化局分设。州教育局下设人秘、教育、学生3个科和教研室,共有人员37人。次年,州县相继成立了工农教育委员会或职工教育委员会,与教育行政部门合署办公。1984年,州教育局人秘科分为秘书与人事两科,以后科室逐渐增多,到1986年设有秘书科、教育科、人事科、成人教育科、学生科(与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计划财务科以及督导室、教育研究室、教学仪器站(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合署办公)和电化教育馆。从这一年起,各县文教局内部设立了督导教研室。
  第二节教育管理
  民国时期结束了科举制度,开始了较为开明的资产阶级教育管理,但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其时,教育行政权力的中心在学校。尤其是社团和私人办的学校,在行政领导方面有较多的自主权,管理上也有较强的机动性。
  1932年11月,民国甘肃省教育厅制定了“推进藏族教育计划”,夏河、卓尼、临潭和西固等县均设立了藏族中心初级小学或单级回藏小学。1940年根据民国政府颁发的《国民教育实施细则》,甘南也将小学改为“国民学校”或“中心国民学校”。次年4月,根据卓尼设治局等县局的提议案,甘肃省对推行本省边疆教育工作做出了10条决议。其中包括“通令边教各机关一律加授边地语文”,“增加边疆学校经费,以资扩充”,“培养特种师资”,“计划夏河县为游牧儿童教育试验区,以期逐渐普及全国草地教育”。随后,在抗日战争中期阶段,采取分区设校,甘南各县学校数有所增加。
  共和国成立初期,夏河县及卓尼自治区(今卓尼县)分别成立了文教工作队,流动施教,同时,人民政府接办了民族宗教团体办的学校。1954年4月,甘南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文教工作会议,总结建国4年来的文教工作。会议明确了中、小学教育要积极为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服务方向。会议决定当年在夏河和卓尼筹办小学1所。会议还确定了初师毕业生“先学校后行政”的分配原则。1956年8月召开的甘南州第二次文教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藏语文教学及培养民族师资等问题。
  1958年在肃反、整风和反右运动中,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损失,全州缺中学教师77人,缺小学教师251人。而各类学校层层升级,小学附设初中,初中变为高中,突击兴办中等和高等学校。次年,甘南州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因陋就简,大办学校,先后办了畜牧学校、卫生学校、农业学校、技术中学等各类半工半读学校10余所,学生达1463人。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方面的制约,当时全州多数学校不具备办学条件。
  1961年底,全州有公办中学5所,全日制师范1所,中学附设师范部1处和全日制中等畜牧学校1所。因自然灾害,学校放假、暂停或撤并,全州439所小学实际开学上课的有169所。次年3月,甘南州教育行政会议确定:中学和师范保持不变,即不增减;小学不减少,农区公社和牧区乡至少有1所小学,且要办好;学校服务半径过大、群众要求设校的可布点设校,牧区有学生10人以上就可设校。办学性质可以是公办民助,也可民办公助。如学龄儿童多,而群众不愿送孩子上学时,由县、社、乡党政领导出面,同群众中有声望的人士组成劝学委员会,宣传党的政策,动员儿童入学;为办好民族学校,巩固民族学生,可聘请民族上层人士及当地有声望的民主人士担任名誉校长。暂配不上藏文教师的学校,可以聘请思想进步表现好的还俗僧人任教,并给予适当报酬。全州文教工作会议后,通过调整,压缩了教育事业的规模,改变了教育事业与农牧业不相适应的状况,减轻了城镇供应的负担,将一部分骨干教师补充到保留学校。全州教育系统精减教职工327人。当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流动大,学龄儿童入学率低,小学毕业生报考中学的少;师资缺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师资;甘南的学校大多数是1958年平叛、反封建斗争后成立的,当时多用寺院或没收的房屋。1961年以来,由于寺院开放,房屋退赔,有一些学校没有校舍,又值经济困难时期,修建和增添设备困难很大;各县反映教育上的编制太紧,在调整过程中,有些县撤并学校过多。如夏河县将全县43所民办小学全部撤销。将20所公办小学撤掉4所;临潭县也将民办小学全部撤销;1961年碌曲县处理超龄生和自动退学人数共1000余人,占全县当年在校生人数的四分之一;1961年至1962年夏河拉卜楞藏民小学有50余人入寺为僧。
  1964年1月,在合作召开的全州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努力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积极改进教学工作,扎实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农牧区和城镇学校;重视农村业余教育工作;继续认真探索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办学形式和学制问题;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工作受到严重冲击,以学为主的教育秩序被破坏,学校管理混乱。
  1980年甘南开办重点小学,设助学金,为牧区学校创造寄宿条件,用藏语文授课等。是年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民族教育的试行意见》,提出充实、加强小学,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稳步地调整教育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并要求发展寄宿制学校,将寄宿制学校作为牧区和边远山区发展民族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同时,州、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工作组,到农牧区调查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并先后三次组织人员赴内蒙、青海、四川和吉林等地考察学习。
  建州以来,甘南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同全省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初等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都很低。
  1982年甘南州与全省三率对照表
  面对这一现实,州委、州政府组织工作组赴77个公社(占全州105个公社的73%)检查州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根据教育战线太长、摊子太大的实际情况,对全州79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整。
  1986年4月,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来甘南视察,提出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研究总结符合牧区特点的办学形式,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当地急需的实用人才。同年10月甘肃省副省长刘恕主持召开了甘南州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甘南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是牧区教育。会议确定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发展甘南教育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会议上还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安排部署了各项工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自治州总结出了符合甘南实际的发展牧区教育的五条路子,即:探索牧读小学与寄宿制小学相结合的办学形式。采取牧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早期衔接的措施,加快乡寄宿制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把学校办成当地文化、教育、科技推广中心;搞好“双语”教学,逐步形成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调动民族宗教界人士办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办学,努力做到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藏族群众脱贫致富服务。这五条路子,受到甘肃省和国家教委的肯定,并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推广。
  1988年7月,国家教委在甘南召开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自治区)藏族教育研讨会,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到会并讲话。会议着重讨论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藏族教育的发展趋向和需要采取的方针政策。
  1989年,甘南州确定在两年内通过集资捐资和争取国家补助,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的目标。州政府召开合作地区捐资助学动员大会,向全州各族干部和群众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厉行节约,捐资助学,造福后代。
  第三节教育制度
  —、学制和课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壬寅学制”,颁布“癸卯学制”。今甘南地区中、小学堂都依“癸卯学制”办学。民国始建,国民政府即制定颁布“壬子癸丑学制”(也称“壬子学制”),缩短了修业年限,甘南藏民小学除加授藏文外和省内其它地区一样均实行“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颁行“壬戊学制”(也称新学制)。当时甘南初、高等小学校均实行此学制,临潭县于此年筹建初级中学,卓尼县亦建立柳林小学。
  1939年甘肃省教育厅推行国民教育办法,分期分批办短期小学。这时甘南也开办了一些1〜2年的短期小学。由此而至共和国建立的这一阶段,甘南各级学校的学制、课程与全省大致一样,只是师范和藏族学校加授藏文,在回族学校加授阿拉伯文。
  在学制上,中学是三三制,简易师范是三年或四年制;小学一般是四二制,也有一年制和两年制;各种中、高级职业学校基本与普通中学相同。
  小学课程低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手工和唱歌;高年级设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童训、音乐、图画和体操。
  共和国成立初期,甘南各学校“维持原状,逐步改革”,取消了公民、理论、童训、军训和地方自治等课程,增设政治课。1950年4月,省文教厅转发了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按小学四二制,中学、师范三三制修定的课程课目及授课时数,甘南执行统一学制,仅夏河师范加授藏文,其增设的简师班学制2年。1958年甘南多数中小学都实行五年制学制。至1963年,甘南中小学除合作一校外,都执行中学三三制和小学四二制。合作一校进行新学制实验。
  小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
  初师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
  师范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藏语文化课班级教学计划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汉语文化课班级教学计划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调整学制,但中、小学基本沿用“文化大革命”中的学制。如1978年甘南州确定的58所重点学校中有3所九年制学校和27所七年制学校。从1981年秋季起小学开始设思想品德课。次年,又增设历史、地理和三年级自然课。
  1984年,甘南州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十二年制藏族中小学教育计划(试行草案)》,统一了全州藏族中小学的学制、课时安排、活动总量、课程设置和教材等。
  二、教育政策
  清代在今甘南地区设立的义学、社学,以及为民族地区(包括今甘南地区)的府、厅、州、县特设“举额”和“考额”(即分配科举考试名额降分录取),旨在发展民族教育。
  民国初年,甘肃提学使通令全省禁止读经,废除科举,实行民国学制,承认男女教育之平等。要求各县兴办高初等学堂,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恢复尊孔读经,扶持甘南藏区喇嘛寺院,提倡拜佛,压缩小学教育经费。但也实行了一些改革,实施“新教育”、教学法和学校管理法,改良私塾,推行平民教育,在甘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一些小学。1929年,民国政府公布国民教育的原则及实施方针后,甘肃教育厅颁发了《三民主义教育的原则及实施办法》,其中包括开设“公民、童训、军训”等,甘南贯彻了这一政策。1931年9月,国民政府制定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甘南依据“民族平等,破除部落思想”的原则等,创建了一些官办学校。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民族教育规定了基本政策。甘肃省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后将夏河师范等全省6所学校定为少数民族学校。各民族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在6个方面给予照顾:对兄弟民族学生的生活,按照新颁布的《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暂行规定》予以照顾;尽量争取兄弟民族人士担任学校教职工作,并对兄弟民族教职员工予以适当照顾;招取学生时,对兄弟民族学生,应酌情降低水平录取,以鼓励其入学;对兄弟民族学生按照需要,加授其本民族历史及语文;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对师生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并将民族政策问题向群众广泛宣传;对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应予尊重,对其民族特点,应具体调查了解,及时寄送文教厅以备研究。1956年12月,全省牧区教育会议提出着重发展小学,计划到1962年牧区小学入学率均达50%。1956年尚无学校的牧区,要创造条件尽早办学。对已办的学校设法配备民族教师,逐步进行民族语文的教学;努力完善学校设备,给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巩固原有学校,减少学生流动,对学生不收学费,课本文具都由政府免费补助。牧区、半牧区争取在11年内扫除文盲,先扫除干部和职工中的文盲和牧(农)业社骨干中的文盲。为此,甘南州采取了6条措施:加强领导,县市民族教育行政机构应尽快健全(或派专人负责),做到深入了解民族教育发展情况,经常研究,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师资。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宣传动员牧区民族儿童入学,牧区党政干部要结合各项中心工作,向群众展开宣传,主动和上层人士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中等学校对牧区报考的高小毕业生,要录取绝大多数,程度过差者,可编为试读生,学校教师应对这些学生个别抓紧辅导,使其在短时期内赶上一般水平。对原有学校应进一步巩固,减少学生流动;对牧区少数民族学生继续实行不收学费并补助课本的办法。在接近牧区的中等学校内研究设置工作重点,特别是对州内牧区要进行一次较长时期的调查,以总结牧区教育发展步骤和采取的方式方法等。组织牧区教师到内地参观,使他们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多了解,这对开导思想、丰富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积极作用。自治州曾先后选调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三四十人到兰州、西安参观。
  1957年10月,省教育厅颁发《关于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学费的规定》,其涉及甘南的内容是:1.牧业地区的碌曲县和玛曲县等,原已完全免收学费,今后仍继续免收,另外夏河县与卓尼县亦予免收;2.临潭县等地由原规定的减免30%扩大到减免50%;3.其它地区可在各县所掌握的30%减免率内对少数民族小学生尽量作适当照顾;4.减收学费的地区,由县(市)人民委员会具体掌握情况,在所属地区内,亦应根据经济生产情况,具体划分免收和减收地区。条件较好的乡村和城镇虽收学费,但对贫寒少数民族学生仍应适当减免,防止强求一律的作法,但总的不得超过所控制的减免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甘南的教育事业遭到空前浩劫:教师被批斗,学校停课,禁止编写藏文教材,停止用藏语文教学,取消了对少数民族照顾的待遇。到1972年8月,甘肃省委提出要重视民族教师的培训,民族地区要扩大招收中、小学民族学生,提高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要求自治地方开展民族语文教学,在收入低的地区扩大助学金享受面,恢复少数民族学生口粮供应制度,民族教育状况略有改善。“文化大革命”后期,为了缓和民族教育日益突出的矛盾,甘南也大办民办学校,使民办教师数量迅速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教育拨乱反正,建立健全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和发展寄宿制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小学生采取免费义务教育,使自治州教育事业很快发展。自治州政府从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岀发,制定了《关于稳步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州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试行工作条例》,使民族教育事业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轨道。1982年冬季,组织人员深入农牧区基层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制定普及小学发展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力量着重办好重点中学和公社中心小学。针对农牧区特别是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学生不稳定、教育质量差等状况,1984年以来自治州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各县乡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五包干(乡干部包农村、村干部包队、队干部包户、校长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使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1988年,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在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第一步实现每户有1个脱盲人,第二步保证每户有1名小学毕业生,第三步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划。
  第四节教育督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清廷学部令全国各省设立省视学,各县劝学所下设县视学。是年,甘肃提学使司下设有视学,督导视察各地学区的学务。在全省东、西、南、北4路视学区中,甘南划入南路视学区。次年,洮州厅(今临潭)和西固分州(今舟曲)成立劝学所,由劝学所所长兼任视学。
  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视学规程》和《视学办法细则》。1917年临潭县和西固县恢复劝学所,县视学任劝学所所长。1925年,县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后,临潭和西固县各设县督学1人。1929年,取消督学机构,甘肃又将全省分为4个督导学区。夏河、临潭和岷县(甘南部分地区当时属岷县管辖)属第一学区,西固县属第二学区。
  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督导工作得到重视,六十年代初,甘南所属的一些县设视导组。1986年2月,甘南州正式设立教育督导室,随后开展教育督导的试点工作,聘请7人为督导兼职督学。次年,全州各县都相继成立了督导室。同年9月开始,州督导室派出督导小组,对合作一中和二中、甘南师范学校、甘南民族学校、师范附小和合作一小、二小、三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整体性督导,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
  1988年,甘南教育督导工作继续以建立健全各县督导机构和充实培训督导人员为中心,全面展开对重点中小学的第一轮督导评估。州督导室在各县督导室的配合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对临潭一中等8所完全中学的整体形成综合督导评估。次年,甘南州教育局督导室对州直学校《办学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各县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根据国家教委科研任务的要求,对夏河、碌曲和舟曲县的教育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对玛曲县藏中、碌曲县藏中、迭部县藏中、夏河县藏中、夏河县藏小和舟曲职业学校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督导评估。1990年9月,由州人大、政府、政协和教育局组成4个组,分赴各县深入部分乡(镇)学校进行了以“调查学校布局,加强学校管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校舍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套工作,搞好师资队伍建设”为内容的基础教育工作的5项督导检查的复查工作。到年底,甘南全州共有督导专、兼职人员32人。
  第五节教师队伍
  一、初等学校教师
  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甘南地区始有现代学校教育。当时西固分州有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4所,教习6人。
  1935年,甘南地区卓尼、临潭、夏河、西固有小学104所,教师138人,平均每校1.33人。次年即有初小127所,教师263人。
  1949年,甘南地区有小学88所,教职工90余人(内含夏河师范和临潭中学教师)。1952年,临潭县初小教师缺额达80%。甘南藏族自治州(区)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增多,教师队伍扩大。1956年全州有小学194所(初小162所,完校32所),教职员610人。1957〜1958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中,全州中、小学教师中有254人被划为“五类分子”,占教职工人数的38%。同年,实有教职工552人。
  1961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全州教职工调整中,小学教师减少116人,其中改行30人,精减下放12人,调回原籍9人,离职63人,开除2人。全州小学教职工只有868人。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全州有小学教职工89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一部分教师被关进 了“牛棚”,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在学校盲目发展的同时,教师队伍急剧膨胀,其中60%以上是民办教师。一度出现了“中教不够小教顶、小教不够招社请”的现象。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难以立即消除,甘南教育摊子过大,战线过长,教师素质差的问题仍然存在。据1978年统计,全州3378名小学教师中,有民办代课教师2037人,占60.3%。
  1978年以后,对中小学民办代课教师进行了短期培训,并通过业务考核和文化考试,辞退了不能胜任的民办代课教师。到1984年,全州共有小学教职工3349人,其中专职教师3189人,民办代课教师567人(仅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6.9%)。从学历情况看,小学专职教师中,中师、高中毕业以上的2334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3.2%。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也有很大的发展,全州有少数民族教职工131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9.1%,其中藏族教职工1094人。在232所藏语文授课的小学中有藏语文教师521人。1990年底,全州有小学教职工3305人,其中少数民族1477人,占全州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4.7%(其中藏族1168人,占少数民族职工的79.1%)。全州有小学专职教师3109人,其中民办招聘教师426人,专职教师中,具有中师和高中以上学历的2420人,占77.8%。小学教师中,有2244人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其中高级教师442人,一级教师1066人,二级教师609人,三级教师187人。
  二、中等学校教师
  甘南地区最早的中等学校是创建于1928年的临潭县初级中学(1929年停办),有教职员13人,其中大学毕业5人。1946年,西固县成立初级中学,有教职工6人。拉卜楞实用初级职业学校(1946年改为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在1941年有教职员17人,多由兰州工校毕业的技术人员担任,最多时达20人。1947年成立的临潭县中学(今临潭一中)在1949年有教职员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中等教育迅速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全州普通中学教职工147人,其中专职教师103人。到1971年,全州普通中学教职工313人,其中专任教师268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教职工86人, 其中专任教师53人。
  1990年,全州普通中学教职工有1506人,其中少数民族444人(内含藏族321人),占总数的29.5%。另有中学招聘代课教师106人。中专教职工324人,其中少数民族135人(含藏族105人),占中专教职工的41.7%。职业中学教职工37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含藏族4人),占21.6%。在全州1424名中学、中专、职中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54人,占17.8%;大专毕业的736人,占51.7%。在全州进行“双语”教学的21所藏中和八年制学校中,有藏语文教师102人。
  三、高等学校教师
  1985年创办甘南有史以来第一所高等学校一一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职教师42人(有讲师2人)。到1990年合作师专有教职工17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52人(含藏族41人)。79名专职教师中,有副教授3人,讲师21人,助教34人,未定职称的21人。专职教师的学历如下:硕士生毕业3人,大学本科毕业69人,大专毕业6人,中专毕业1人。
  省中医学院1989年于甘南卫校附设藏医系,有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6人。
  甘肃佛学院创办于1986年,1987年有教职员工15人。1990年教职工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3人。
  四、教师的管理任用和培训
  (一)管理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接办了一批学校,整顿接管了教师。1953年自治州政府成立了文教处,负责全州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学校坚持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提倡县、区在自愿的前提下创办小学,帮助国家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
  “文化大革命”以前甘南州中等学校教师的调配由州文教处管理,教师在系统内调整须报省教育厅备査,调离学校须报省教育厅批准。1972年后教师由州县组织部门管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管理工作逐步规范。1979年4月,根据省委组织部和省革委会的通知,甘南州中学(含州直小学)教师由州文教局管理,小学教师由各县文教局管理。1983年以后,全州各县相继在乡政府成立了乡教育管理委员会(简称乡教委),并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对乡教委在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给了一定的自主权,规定乡中心以下小学教师在学区内调整,由乡教委决定,报县文教局备案,乡中心以上中小学教师仍由各县文教局调配和管理。
  1953~1962年甘南州中小学教职工数单位:人
  1971~1985年甘南州中小学教职工数单位:人
  1990年甘南州教职工数单位:人1987〜1990年甘南州专职教师学历情况单位:人
  (二)任用
  共和国建立后,因教师普遍缺乏,牧区学校大部分教师由还俗僧人充任。从1961年开始,对全州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整和精减,两年共调整精减中小学教师377人,当时全州每个小学教学班平均只有教师0.9人。“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全民大办学校,教师严重缺员情况下,吸收部分社会青年补充教师队伍,但素质普遍很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平反了400多名教师的冤假错案,纠正了300名教师的遗留问题。1978年和1982年分别召开全州教育系统先进学校、先进教师表彰大会,全州有一大批中小学公、民办教师受到了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全州各县、学校也都在县、校范围内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
  1977年以来,陆续从中小学民办、代课、招聘教师和五大毕业生及其它地区中通过文化考试和业务考核,择优选招了1071名中小学公办教师,弥补了全州中小学教师的不足。1981年,州文教局组织对全州1100多名中小学民办(代课)教师进行了业务考核和文化考试,对其中考试成绩好、胜任教学的招为公办教师;对成绩较好,基本胜任教学的740人分别统一颁发民办教师《任用证》或《留用证》;对其中较差的360多人予以辞退,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从1987年开始,陆续在全州中小学、中专、幼儿园和教育系统一些事业单位的3855名教师和361名中、小学民办教师中,首次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有3340名公派教师和317名民办教师取得了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中专和中学教师中,获得副高级职务(中学高级教师和中专高级讲师)的75人,获得中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和中专讲师)的349人,获得初级职务的596人(二级教师职务409人,三级教师职务187人)。小学幼儿园教师中,获得高级教师职务(中级职务)432人,获得一级教师职务1028人,获得二级教师职务658人,获得三级教师职务202人。另外,还有在小学工作的1人获“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民办教师中,评出中学三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小学一级教师138人, 小学二级教师108人,小学三级教师62人。对获得任职资格的教师,由各级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予以聘任。
  (三)培训
  短期培训共和国建立前甘南地区教师除在假期短期接受民国政府的“强化”教育外,基本没有什么业务培训。卓尼土司杨积庆自1935年以来陆续选派当地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内地深造,学成回来后在地方小学任教。
  1952年,临潭县各级初小教师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而且缺额达80%,为此临潭县举办了师资培训班,招收社会上失业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初小教师,先后共办3期,每期30〜50人,学习4~5个月,解决了小学急需。1959年暑假期间,对全州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小学教师以县为单位学习,中学教师集中到州府所在地合作学习。
  1960年,西北民院设立了师资培训班,招收藏族地区在职小学教师,学制1年,甘南有43人参加。1961年,甘南在卓尼中学设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卓尼、临潭、舟曲、迭部的教师轮训,夏河师范负责夏河、碌曲、玛曲教师轮训。1964年,选送州内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师7名到甘肃教育学院参加为期1年的短期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在每年暑假,全州中小学教师都要以县为单位,利用20天至1个月时间,集中到各县进行培训学习,其内容以学习文件、开展教育领域的“大批判”,讨论“教育改革”为主。师范学校培养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接管了原夏河简易师范学校,改名为夏河初级师范学校,又于1951年建立了卓尼初级师范学校。在1962年的教育调整中,卓尼初师停办,该校11年中,共培养小学教师400多人。夏河初师于1962年改为中师,1966年迁至州府所在地合作,至1990年共培养学生3815人,其毕业生遍布全州大部分学校。
  1955年秋,在西北民族学院师范班增设了藏族初级师范班,为民族地区培养小学教师,给甘南州分配保送名额30名。随后,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省举办少数民族师资训练班计划草案》,给甘南州分配22个名额,使甘南州民族师资培训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1975年,省革委会决定在牧区中学举办民族教师师范班,学生从当时认为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知识青年和少量初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甘南州共招收320人,分别在卓尼、碌曲、玛曲县中学和夏河县完尕滩中学以及甘南民校、甘南师范设班。这部分学生结业后“社来社去”,绝大部分人在当地担任民办教师,其中大部分人在随后的几年中陆续转为公办教师。
  甘南民族学校于1980年将主要任务改为“培养牧区民族小学教师”,以藏、汉语为主进行双语教学。1980年至1990年共培养毕业生10届1062人。
  进修深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采取委托代培、成人高考等各种方式,离职进修培训了一大批在职中小学教师。全州通过省内外高等师范院校进修培训了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学教师427人;通过卓尼、临潭、舟曲、迭部4县教师进修学校和甘南师范、甘南民校培训小学教师1000多人。
  第六节教育经费
  一、经费
  民国前,甘南各地的儒学、书院、义学、社学等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官方拨款、官绅捐助、学田收入和民间筹措。民国初教育经费仍沿用清末惯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国力甚微,教育经费“无定制、无定额”,主要靠社会和个人捐助。当时甘南的临潭、西固(今舟曲)两县教育经费为108元,基金银150余两、钱350余串。1926年,临潭将征收豆稞余利大洋3417元拨给教育局,筹建临潭县立初级中学,学校的常年经费则来自按皮毛麝香行规征收的1600元和卓尼杨土司认筹的1000元。
  1927年8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创办的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学生食宿全部免费,经费由促进会提供。两年后,甘肃省政府每月给学校拨助300元的经费。据统计,这所学校全年经费开支为4440元。同时,临潭共有完校4所,年经费1369元;初小36所,年经费1025元。全县教育经费年收入3128.5元,年支出3329.5元。另外,临潭县还有社会教育经费,据1931年的统计,社会教育经费共320元(其中图书馆100元,讲演所40元,阅报所100元,中山俱乐部40元,公共体育场40元),同年,舟曲县年收入基金839元,学粮152.61元,盐课400元,担头捐税720元,铁厂汇税360元,羊毛税160元;年支出教育行政费410元,学校教育250元,社会教育378元,各项补助153元,初小补助金368元,留学津贴300元。
  1933年,甘肃省教育厅给夏河县拨教育经费8738元,全县7所小学,经费年入年出均为6560元。其后,省教育厅给舟曲县拨教育经费3026元。中央教育厅用中央边教补助费在夏河、临潭和岷县(当时甘南的迭部部分藏区属岷县管辖)各筹办藏族小学1所,各校每年经费均为1000元。
  1935年甘南初等教育经费情况
  抗日战争前夕,甘肃省政府在甘南也创办了边疆小学和短期小学。
  抗战初期,卓尼初等教育有所发展,每年经费4030元。禅定寺喇嘛半日制学校建立后,柳林小学、各初小、各短期小学经费共3280元,其中教育部给卓尼喇嘛半日制学校拨款1200元。同时,蒙藏委员会根据卓尼杨土司的呈请,准予在当年边疆教育补助费项下给卓尼6所小学补助1500元。
  1941年,拉卜楞藏民中心小学月经费收入700元,支出800元,后因通货膨胀,学校经费极为短缺,藏族学生的公费待遇也于次年取消,学校仅靠水渡收入供给学生书籍和文具。教员除薪金外,由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供给每人每月炒面0.3斗。次年,省教育厅拨款在全省藏回民聚居区设立中心学校12所。每校建筑设备费50000元,经费31060元,并规定所有学生的伙食、书籍与制服费均由学校予以津贴。其中设在甘南的有2所,省立卓尼设治局柳林中心学校,当年经费187440元;省立夏河拉卜楞中心学校,当年经费118272元。1947年,甘南各地经费共882256元。另外,夏河还担负临夏区联立初级中学的部分经费。
  抗战前夕甘南筹办短期学校经费情况
  甘南初等教育经费等情况
  共和国成立后,甘南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和社队自筹。从1951年起,政府每年增拨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以解决学校的设备和修缮,并对高寒地区的教师在御寒装备方面予以照顾。次年,省政府拨给夏河和卓尼自治区各20000万元(旧币)。1953年,人民政府在甘南的教育投资达40亿元(旧币)。对中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按百分之百发放,少数民族小学生一律每人补助课本费1万元(旧币)。夏河、卓尼和临潭3县对少数民族小学生按少数民族学生数的10%发给助学金。少数民族小学的设备补助费,按完小100万元(旧币)、初小50万元(旧币)分配;修缮费补助,按完小100万元(旧币)、初小60万元(旧币)分配。此后,教育事业费、修缮费、补助费不断增加。1962年5月,甘南对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的发放和使用按下列办法实行:
  1.纯牧区小学民族学生免费供应课本,半农半牧区的贫寒民族小学生免费供应课本。
  2.纯牧区小学二年级以上民族学生和半农半牧区五年级以上民族学生家庭贫寒、学习积极者,可享受助学金,比例为享受班级中民族学生的10〜20%, 每人每月8元,一学期评发1次。
  3.少数民族普通中学学生,根据困难情况,除在一般学生助学金中评发外,未能评得的可在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中增加适当助学金额。
  4.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生活困难的应在教师福利费中予以补助。
  5.民族教育补助费除解决上述补助外,结余部分用于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民族学校的教学设备购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甘南的教育经费呈下降趋势。1967年甘南教育经费为216.3万元,1968年为155.6万元,1969年为143.5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南州制定《关于积极稳定地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79年后,对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一律免费供应课本;对牧区中小学寄宿生和农村家庭离校5公里以外的中学生恢复了 “文化大革命”前按城镇学生标准供应口粮的规定;对寄宿制中小学藏族学生、民族班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还按月发放助学金(合作一中民族班学生每月每人26元,其他寄宿制中学学生每月10元);1980年在碌曲、玛曲和夏河三个牧业县创办了桑科、曼尔玛等5所寄宿制民族小学,在夏河和玛曲创办了2所寄宿制民族中学。对这些学校的修建,每所小学一次性投资6万元,中学10万元。州县从增拨的地方财政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每个乡每年从公益金中提取50%用于教育。州、县成立了普及初等教育基金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牧区教育投资按学生平均远远高于农区,如1980年,玛曲县中小学生年平均217元,临潭县则是59元。对民族小学的新建和扩建,给予一次性或重点性投资。对全州少数民族学生一律免费供应课本,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还免收学费并发给助学金。
  1982年起,全州校舍建设发展较快,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中央每年都安排下达一定数额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专项补助,省上也筹集了专项经费。1982年至1987年,全州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的总投入是2300多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近900万元,省上统筹和财政专项补助1200多万元,州、县和群众集资169万元。1990年教育事业费支出达2133.7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4.98%。二、勤工俭学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甘南不少中、小学就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度停止。1972年,全州共有小学校办工厂1个、农场96个(耕地面积235.2亩)、牧场1个;中学校办工厂3个、农场12个(耕地面积326.2亩)。据两年后的统计,全州小学校办工厂总收入511元,农场总收入13945.31元;中学校办工厂总收入140元,农场总收入18340.3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州的勤工俭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至1985年,全州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累计2万余元。1987年,全州普通中、小学共有校办工厂4个,第三产业服务网点15个,校办牧场13个(有草山土地1万亩),农副(畜)产品和其他勤工俭学收入共15万元,其中用于发展再生产资金4万元,用于集体福利和学生补贴2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助教育经费9万元。同年4月,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
  1990年,全州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共有522所,总收入40万元。其中校办工厂6个,总产值15万元,纯收入4.9万元;第三产业服务网点22个,产值89.3万元,纯收入29.7万元;农牧场14个,产值25.4万元,纯收入5.4万元。用于发展再生产资金15.2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助公用经费20.4万元, 集体福利1.1万元,学生补贴3.3万元。
  甘南州1985~
  1990年勤工俭学开展情况表
  三、教学设备
  甘南的教学设备,“文化大革命”以前十分简陋,全州只有3所中等学校的理化仪器设备可供进行演示实验。1978年以后,教学设备状况有所改善。据1985年统计,全州70%的中学配备了理化仪器、实验药品、生物标本模型和显微镜等,全州教学仪器总价值为129万元。是年10月,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教学仪器供应站”,加强了对全州中小学教学设备的管理和计划供应工作,年末全州累计配备小学自然教具箱114套,教学教具箱208套。
  1990年,全州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70万元。全州共筹措教学仪器资金10万元,重点解决了州直中专和中、小学的音、体、美配套器材。全州共有实验室53个,2880平方米,实验柜526个,实验桌、凳401套,实验管理专(兼)职人员52人。全州完全中学演示实验课开设率为85%,分组实验课开设率为70%;独立初中演示实验课开设率为50%,分组实验课开设率为25%。本年州教育局还对初中以上的理化和生物实验管理人员共83人(次)进行了培训。年底,全州累计配备小学自然教具箱197套,小学教学教具箱425套,实现了乡中心以上学校“两箱齐备”。全州中学共有图书64467册,每个学生平均8.2册;五年制以上小学共有图书18968册,生均3.5册。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