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体制
第一节机构沿革
清废科举前,甘南境内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甘南的洮州厅(今临潭)和西固分州(今舟曲)始设立了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掌管教育行政,并劝导地方绅士和土官头人建立学堂,推广教育。1925年临潭和西固县将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具体负责管理学校的设立、教师和经费等。全县划分若干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1至3人,办理本区学务。西固县还设有教育会,负研究和督促之责。
1931年,夏河县教育局成立。
1933年西固县教育局撤销,其教育行政事宜由省教育厅三科兼办。1936年撤销夏河、临潭县教育局,各县增设县督学,次年卓尼设治局设教育科,恢复
1939年各县教育局一律改为教育科,科内设股,增设督学若直到1947年又改为教育局。
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设文化教育处,文档和财会等科室,管理全州学校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学了临潭县教育局。
干人,督导学务,1953年10月分设教育、文化、前教育以及人事调配和财务工作。各县设文教科,各区、乡、镇有文教专职干部。1959年,甘南州文教处和卫生处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60年6月,成立了州委教改办公室,各县亦先后成立了教改办。1962年10月,州文教卫生局改称教育志为文教卫生处。
1964年州文教处和州卫生处分设,文教处内增设政治工作室。州、县相继成立了业余教育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州县教育行政机构全被撤销。1970年州革委会政治部下设教育革命组。1972年恢复文教局。
1975年,甘南州文教局内成立了教材编译组。1980年9月,甘南州教育局和文化局分设。州教育局下设人秘、教育、学生3个科和教研室,共有人员37人。次年,州县相继成立了工农教育委员会或职工教育委员会,与教育行政部门合署办公。1984年,州教育局人秘科分为秘书与人事两科,以后科室逐渐增多,到1986年设有秘书科、教育科、人事科、成人教育科、学生科(与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计划财务科以及督导室、教育研究室、教学仪器站(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合署办公)和电化教育馆。从这一年起,各县文教局内部设立了督导教研室。
第二节教育管理
民国时期结束了科举制度,开始了较为开明的资产阶级教育管理,但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其时,教育行政权力的中心在学校。尤其是社团和私人办的学校,在行政领导方面有较多的自主权,管理上也有较强的机动性。
1932年11月,民国甘肃省教育厅制定了“推进藏族教育计划”,夏河、卓尼、临潭和西固等县均设立了藏族中心初级小学或单级回藏小学。1940年根据民国政府颁发的《国民教育实施细则》,甘南也将小学改为“国民学校”或“中心国民学校”。次年4月,根据卓尼设治局等县局的提议案,甘肃省对推行本省边疆教育工作做出了10条决议。其中包括“通令边教各机关一律加授边地语文”,“增加边疆学校经费,以资扩充”,“培养特种师资”,“计划夏河县为游牧儿童教育试验区,以期逐渐普及全国草地教育”。随后,在抗日战争中期阶段,采取分区设校,甘南各县学校数有所增加。
共和国成立初期,夏河县及卓尼自治区(今卓尼县)分别成立了文教工作队,流动施教,同时,人民政府接办了民族宗教团体办的学校。1954年4月,甘南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文教工作会议,总结建国4年来的文教工作。会议明确了中、小学教育要积极为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服务方向。会议决定当年在夏河和卓尼筹办小学1所。会议还确定了初师毕业生“先学校后行政”的分配原则。1956年8月召开的甘南州第二次文教工作会议,着重讨论了藏语文教学及培养民族师资等问题。
1958年在肃反、整风和反右运动中,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损失,全州缺中学教师77人,缺小学教师251人。而各类学校层层升级,小学附设初中,初中变为高中,突击兴办中等和高等学校。次年,甘南州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因陋就简,大办学校,先后办了畜牧学校、卫生学校、农业学校、技术中学等各类半工半读学校10余所,学生达1463人。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诸方面的制约,当时全州多数学校不具备办学条件。
1961年底,全州有公办中学5所,全日制师范1所,中学附设师范部1处和全日制中等畜牧学校1所。因自然灾害,学校放假、暂停或撤并,全州439所小学实际开学上课的有169所。次年3月,甘南州教育行政会议确定:中学和师范保持不变,即不增减;小学不减少,农区公社和牧区乡至少有1所小学,且要办好;学校服务半径过大、群众要求设校的可布点设校,牧区有学生10人以上就可设校。办学性质可以是公办民助,也可民办公助。如学龄儿童多,而群众不愿送孩子上学时,由县、社、乡党政领导出面,同群众中有声望的人士组成劝学委员会,宣传党的政策,动员儿童入学;为办好民族学校,巩固民族学生,可聘请民族上层人士及当地有声望的民主人士担任名誉校长。暂配不上藏文教师的学校,可以聘请思想进步表现好的还俗僧人任教,并给予适当报酬。全州文教工作会议后,通过调整,压缩了教育事业的规模,改变了教育事业与农牧业不相适应的状况,减轻了城镇供应的负担,将一部分骨干教师补充到保留学校。全州教育系统精减教职工327人。当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流动大,学龄儿童入学率低,小学毕业生报考中学的少;师资缺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师资;甘南的学校大多数是1958年平叛、反封建斗争后成立的,当时多用寺院或没收的房屋。1961年以来,由于寺院开放,房屋退赔,有一些学校没有校舍,又值经济困难时期,修建和增添设备困难很大;各县反映教育上的编制太紧,在调整过程中,有些县撤并学校过多。如夏河县将全县43所民办小学全部撤销。将20所公办小学撤掉4所;临潭县也将民办小学全部撤销;1961年碌曲县处理超龄生和自动退学人数共1000余人,占全县当年在校生人数的四分之一;1961年至1962年夏河拉卜楞藏民小学有50余人入寺为僧。
1964年1月,在合作召开的全州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努力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积极改进教学工作,扎实提高教育质量;办好农牧区和城镇学校;重视农村业余教育工作;继续认真探索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办学形式和学制问题;试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工作受到严重冲击,以学为主的教育秩序被破坏,学校管理混乱。
1980年甘南开办重点小学,设助学金,为牧区学校创造寄宿条件,用藏语文授课等。是年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民族教育的试行意见》,提出充实、加强小学,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稳步地调整教育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并要求发展寄宿制学校,将寄宿制学校作为牧区和边远山区发展民族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同时,州、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工作组,到农牧区调查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并先后三次组织人员赴内蒙、青海、四川和吉林等地考察学习。
建州以来,甘南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同全省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初等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都很低。
1982年甘南州与全省三率对照表
面对这一现实,州委、州政府组织工作组赴77个公社(占全州105个公社的73%)检查州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并根据教育战线太长、摊子太大的实际情况,对全州79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整。
1986年4月,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来甘南视察,提出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研究总结符合牧区特点的办学形式,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当地急需的实用人才。同年10月甘肃省副省长刘恕主持召开了甘南州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甘南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藏族教育,藏族教育的难点是牧区教育。会议确定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发展甘南教育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会议上还研究制定了发展规划,安排部署了各项工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自治州总结出了符合甘南实际的发展牧区教育的五条路子,即:探索牧读小学与寄宿制小学相结合的办学形式。采取牧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基础教育早期衔接的措施,加快乡寄宿制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把学校办成当地文化、教育、科技推广中心;搞好“双语”教学,逐步形成民族语文教学体系。调动民族宗教界人士办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办学,努力做到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藏族群众脱贫致富服务。这五条路子,受到甘肃省和国家教委的肯定,并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推广。
1988年7月,国家教委在甘南召开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自治区)藏族教育研讨会,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到会并讲话。会议着重讨论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藏族教育的发展趋向和需要采取的方针政策。
1989年,甘南州确定在两年内通过集资捐资和争取国家补助,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的目标。州政府召开合作地区捐资助学动员大会,向全州各族干部和群众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厉行节约,捐资助学,造福后代。
第三节教育制度
—、学制和课程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壬寅学制”,颁布“癸卯学制”。今甘南地区中、小学堂都依“癸卯学制”办学。民国始建,国民政府即制定颁布“壬子癸丑学制”(也称“壬子学制”),缩短了修业年限,甘南藏民小学除加授藏文外和省内其它地区一样均实行“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北洋政府颁行“壬戊学制”(也称新学制)。当时甘南初、高等小学校均实行此学制,临潭县于此年筹建初级中学,卓尼县亦建立柳林小学。
1939年甘肃省教育厅推行国民教育办法,分期分批办短期小学。这时甘南也开办了一些1〜2年的短期小学。由此而至共和国建立的这一阶段,甘南各级学校的学制、课程与全省大致一样,只是师范和藏族学校加授藏文,在回族学校加授阿拉伯文。
在学制上,中学是三三制,简易师范是三年或四年制;小学一般是四二制,也有一年制和两年制;各种中、高级职业学校基本与普通中学相同。
小学课程低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手工和唱歌;高年级设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童训、音乐、图画和体操。
共和国成立初期,甘南各学校“维持原状,逐步改革”,取消了公民、理论、童训、军训和地方自治等课程,增设政治课。1950年4月,省文教厅转发了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按小学四二制,中学、师范三三制修定的课程课目及授课时数,甘南执行统一学制,仅夏河师范加授藏文,其增设的简师班学制2年。1958年甘南多数中小学都实行五年制学制。至1963年,甘南中小学除合作一校外,都执行中学三三制和小学四二制。合作一校进行新学制实验。
小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
初师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
师范科目及每周教学时数表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藏语文化课班级教学计划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汉语文化课班级教学计划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调整学制,但中、小学基本沿用“文化大革命”中的学制。如1978年甘南州确定的58所重点学校中有3所九年制学校和27所七年制学校。从1981年秋季起小学开始设思想品德课。次年,又增设历史、地理和三年级自然课。
1984年,甘南州制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十二年制藏族中小学教育计划(试行草案)》,统一了全州藏族中小学的学制、课时安排、活动总量、课程设置和教材等。
二、教育政策
清代在今甘南地区设立的义学、社学,以及为民族地区(包括今甘南地区)的府、厅、州、县特设“举额”和“考额”(即分配科举考试名额降分录取),旨在发展民族教育。
民国初年,甘肃提学使通令全省禁止读经,废除科举,实行民国学制,承认男女教育之平等。要求各县兴办高初等学堂,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恢复尊孔读经,扶持甘南藏区喇嘛寺院,提倡拜佛,压缩小学教育经费。但也实行了一些改革,实施“新教育”、教学法和学校管理法,改良私塾,推行平民教育,在甘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一些小学。1929年,民国政府公布国民教育的原则及实施方针后,甘肃教育厅颁发了《三民主义教育的原则及实施办法》,其中包括开设“公民、童训、军训”等,甘南贯彻了这一政策。1931年9月,国民政府制定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甘南依据“民族平等,破除部落思想”的原则等,创建了一些官办学校。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民族教育规定了基本政策。甘肃省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后将夏河师范等全省6所学校定为少数民族学校。各民族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在6个方面给予照顾:对兄弟民族学生的生活,按照新颁布的《中等学校人民助学金暂行规定》予以照顾;尽量争取兄弟民族人士担任学校教职工作,并对兄弟民族教职员工予以适当照顾;招取学生时,对兄弟民族学生,应酌情降低水平录取,以鼓励其入学;对兄弟民族学生按照需要,加授其本民族历史及语文;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对师生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并将民族政策问题向群众广泛宣传;对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应予尊重,对其民族特点,应具体调查了解,及时寄送文教厅以备研究。1956年12月,全省牧区教育会议提出着重发展小学,计划到1962年牧区小学入学率均达50%。1956年尚无学校的牧区,要创造条件尽早办学。对已办的学校设法配备民族教师,逐步进行民族语文的教学;努力完善学校设备,给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巩固原有学校,减少学生流动,对学生不收学费,课本文具都由政府免费补助。牧区、半牧区争取在11年内扫除文盲,先扫除干部和职工中的文盲和牧(农)业社骨干中的文盲。为此,甘南州采取了6条措施:加强领导,县市民族教育行政机构应尽快健全(或派专人负责),做到深入了解民族教育发展情况,经常研究,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师资。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宣传动员牧区民族儿童入学,牧区党政干部要结合各项中心工作,向群众展开宣传,主动和上层人士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中等学校对牧区报考的高小毕业生,要录取绝大多数,程度过差者,可编为试读生,学校教师应对这些学生个别抓紧辅导,使其在短时期内赶上一般水平。对原有学校应进一步巩固,减少学生流动;对牧区少数民族学生继续实行不收学费并补助课本的办法。在接近牧区的中等学校内研究设置工作重点,特别是对州内牧区要进行一次较长时期的调查,以总结牧区教育发展步骤和采取的方式方法等。组织牧区教师到内地参观,使他们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多了解,这对开导思想、丰富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积极作用。自治州曾先后选调中小学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三四十人到兰州、西安参观。
1957年10月,省教育厅颁发《关于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学费的规定》,其涉及甘南的内容是:1.牧业地区的碌曲县和玛曲县等,原已完全免收学费,今后仍继续免收,另外夏河县与卓尼县亦予免收;2.临潭县等地由原规定的减免30%扩大到减免50%;3.其它地区可在各县所掌握的30%减免率内对少数民族小学生尽量作适当照顾;4.减收学费的地区,由县(市)人民委员会具体掌握情况,在所属地区内,亦应根据经济生产情况,具体划分免收和减收地区。条件较好的乡村和城镇虽收学费,但对贫寒少数民族学生仍应适当减免,防止强求一律的作法,但总的不得超过所控制的减免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甘南的教育事业遭到空前浩劫:教师被批斗,学校停课,禁止编写藏文教材,停止用藏语文教学,取消了对少数民族照顾的待遇。到1972年8月,甘肃省委提出要重视民族教师的培训,民族地区要扩大招收中、小学民族学生,提高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要求自治地方开展民族语文教学,在收入低的地区扩大助学金享受面,恢复少数民族学生口粮供应制度,民族教育状况略有改善。“文化大革命”后期,为了缓和民族教育日益突出的矛盾,甘南也大办民办学校,使民办教师数量迅速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教育拨乱反正,建立健全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和发展寄宿制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小学生采取免费义务教育,使自治州教育事业很快发展。自治州政府从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岀发,制定了《关于稳步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州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试行工作条例》,使民族教育事业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轨道。1982年冬季,组织人员深入农牧区基层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制定普及小学发展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力量着重办好重点中学和公社中心小学。针对农牧区特别是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学生不稳定、教育质量差等状况,1984年以来自治州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各县乡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五包干(乡干部包农村、村干部包队、队干部包户、校长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使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1988年,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在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第一步实现每户有1个脱盲人,第二步保证每户有1名小学毕业生,第三步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划。
第四节教育督导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清廷学部令全国各省设立省视学,各县劝学所下设县视学。是年,甘肃提学使司下设有视学,督导视察各地学区的学务。在全省东、西、南、北4路视学区中,甘南划入南路视学区。次年,洮州厅(今临潭)和西固分州(今舟曲)成立劝学所,由劝学所所长兼任视学。
191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视学规程》和《视学办法细则》。1917年临潭县和西固县恢复劝学所,县视学任劝学所所长。1925年,县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后,临潭和西固县各设县督学1人。1929年,取消督学机构,甘肃又将全省分为4个督导学区。夏河、临潭和岷县(甘南部分地区当时属岷县管辖)属第一学区,西固县属第二学区。
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督导工作得到重视,六十年代初,甘南所属的一些县设视导组。1986年2月,甘南州正式设立教育督导室,随后开展教育督导的试点工作,聘请7人为督导兼职督学。次年,全州各县都相继成立了督导室。同年9月开始,州督导室派出督导小组,对合作一中和二中、甘南师范学校、甘南民族学校、师范附小和合作一小、二小、三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整体性督导,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
1988年,甘南教育督导工作继续以建立健全各县督导机构和充实培训督导人员为中心,全面展开对重点中小学的第一轮督导评估。州督导室在各县督导室的配合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对临潭一中等8所完全中学的整体形成综合督导评估。次年,甘南州教育局督导室对州直学校《办学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各县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根据国家教委科研任务的要求,对夏河、碌曲和舟曲县的教育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对玛曲县藏中、碌曲县藏中、迭部县藏中、夏河县藏中、夏河县藏小和舟曲职业学校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督导评估。1990年9月,由州人大、政府、政协和教育局组成4个组,分赴各县深入部分乡(镇)学校进行了以“调查学校布局,加强学校管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校舍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套工作,搞好师资队伍建设”为内容的基础教育工作的5项督导检查的复查工作。到年底,甘南全州共有督导专、兼职人员32人。
第五节教师队伍
一、初等学校教师
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甘南地区始有现代学校教育。当时西固分州有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4所,教习6人。
1935年,甘南地区卓尼、临潭、夏河、西固有小学104所,教师138人,平均每校1.33人。次年即有初小127所,教师263人。
1949年,甘南地区有小学88所,教职工90余人(内含夏河师范和临潭中学教师)。1952年,临潭县初小教师缺额达80%。甘南藏族自治州(区)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增多,教师队伍扩大。1956年全州有小学194所(初小162所,完校32所),教职员610人。1957〜1958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中,全州中、小学教师中有254人被划为“五类分子”,占教职工人数的38%。同年,实有教职工552人。
1961年,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全州教职工调整中,小学教师减少116人,其中改行30人,精减下放12人,调回原籍9人,离职63人,开除2人。全州小学教职工只有868人。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全州有小学教职工893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大批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一部分教师被关进 了“牛棚”,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在学校盲目发展的同时,教师队伍急剧膨胀,其中60%以上是民办教师。一度出现了“中教不够小教顶、小教不够招社请”的现象。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难以立即消除,甘南教育摊子过大,战线过长,教师素质差的问题仍然存在。据1978年统计,全州3378名小学教师中,有民办代课教师2037人,占60.3%。
1978年以后,对中小学民办代课教师进行了短期培训,并通过业务考核和文化考试,辞退了不能胜任的民办代课教师。到1984年,全州共有小学教职工3349人,其中专职教师3189人,民办代课教师567人(仅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6.9%)。从学历情况看,小学专职教师中,中师、高中毕业以上的2334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3.2%。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也有很大的发展,全州有少数民族教职工131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9.1%,其中藏族教职工1094人。在232所藏语文授课的小学中有藏语文教师521人。1990年底,全州有小学教职工3305人,其中少数民族1477人,占全州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4.7%(其中藏族1168人,占少数民族职工的79.1%)。全州有小学专职教师3109人,其中民办招聘教师426人,专职教师中,具有中师和高中以上学历的2420人,占77.8%。小学教师中,有2244人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其中高级教师442人,一级教师1066人,二级教师609人,三级教师187人。
二、中等学校教师
甘南地区最早的中等学校是创建于1928年的临潭县初级中学(1929年停办),有教职员13人,其中大学毕业5人。1946年,西固县成立初级中学,有教职工6人。拉卜楞实用初级职业学校(1946年改为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在1941年有教职员17人,多由兰州工校毕业的技术人员担任,最多时达20人。1947年成立的临潭县中学(今临潭一中)在1949年有教职员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中等教育迅速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全州普通中学教职工147人,其中专职教师103人。到1971年,全州普通中学教职工313人,其中专任教师268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教职工86人, 其中专任教师53人。
1990年,全州普通中学教职工有1506人,其中少数民族444人(内含藏族321人),占总数的29.5%。另有中学招聘代课教师106人。中专教职工324人,其中少数民族135人(含藏族105人),占中专教职工的41.7%。职业中学教职工37人,其中少数民族8人(含藏族4人),占21.6%。在全州1424名中学、中专、职中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54人,占17.8%;大专毕业的736人,占51.7%。在全州进行“双语”教学的21所藏中和八年制学校中,有藏语文教师102人。
三、高等学校教师
1985年创办甘南有史以来第一所高等学校一一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职教师42人(有讲师2人)。到1990年合作师专有教职工178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52人(含藏族41人)。79名专职教师中,有副教授3人,讲师21人,助教34人,未定职称的21人。专职教师的学历如下:硕士生毕业3人,大学本科毕业69人,大专毕业6人,中专毕业1人。
省中医学院1989年于甘南卫校附设藏医系,有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6人。
甘肃佛学院创办于1986年,1987年有教职员工15人。1990年教职工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3人。
四、教师的管理任用和培训
(一)管理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先后接办了一批学校,整顿接管了教师。1953年自治州政府成立了文教处,负责全州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的管理,对学校坚持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提倡县、区在自愿的前提下创办小学,帮助国家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
“文化大革命”以前甘南州中等学校教师的调配由州文教处管理,教师在系统内调整须报省教育厅备査,调离学校须报省教育厅批准。1972年后教师由州县组织部门管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管理工作逐步规范。1979年4月,根据省委组织部和省革委会的通知,甘南州中学(含州直小学)教师由州文教局管理,小学教师由各县文教局管理。1983年以后,全州各县相继在乡政府成立了乡教育管理委员会(简称乡教委),并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对乡教委在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给了一定的自主权,规定乡中心以下小学教师在学区内调整,由乡教委决定,报县文教局备案,乡中心以上中小学教师仍由各县文教局调配和管理。
1953~1962年甘南州中小学教职工数单位:人
1971~1985年甘南州中小学教职工数单位:人
1990年甘南州教职工数单位:人1987〜1990年甘南州专职教师学历情况单位:人
(二)任用
共和国建立后,因教师普遍缺乏,牧区学校大部分教师由还俗僧人充任。从1961年开始,对全州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整和精减,两年共调整精减中小学教师377人,当时全州每个小学教学班平均只有教师0.9人。“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全民大办学校,教师严重缺员情况下,吸收部分社会青年补充教师队伍,但素质普遍很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平反了400多名教师的冤假错案,纠正了300名教师的遗留问题。1978年和1982年分别召开全州教育系统先进学校、先进教师表彰大会,全州有一大批中小学公、民办教师受到了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全州各县、学校也都在县、校范围内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开始受到人们的尊重。
1977年以来,陆续从中小学民办、代课、招聘教师和五大毕业生及其它地区中通过文化考试和业务考核,择优选招了1071名中小学公办教师,弥补了全州中小学教师的不足。1981年,州文教局组织对全州1100多名中小学民办(代课)教师进行了业务考核和文化考试,对其中考试成绩好、胜任教学的招为公办教师;对成绩较好,基本胜任教学的740人分别统一颁发民办教师《任用证》或《留用证》;对其中较差的360多人予以辞退,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
从1987年开始,陆续在全州中小学、中专、幼儿园和教育系统一些事业单位的3855名教师和361名中、小学民办教师中,首次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有3340名公派教师和317名民办教师取得了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中专和中学教师中,获得副高级职务(中学高级教师和中专高级讲师)的75人,获得中级职务(中学一级教师和中专讲师)的349人,获得初级职务的596人(二级教师职务409人,三级教师职务187人)。小学幼儿园教师中,获得高级教师职务(中级职务)432人,获得一级教师职务1028人,获得二级教师职务658人,获得三级教师职务202人。另外,还有在小学工作的1人获“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民办教师中,评出中学三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8人,小学一级教师138人, 小学二级教师108人,小学三级教师62人。对获得任职资格的教师,由各级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予以聘任。
(三)培训
短期培训共和国建立前甘南地区教师除在假期短期接受民国政府的“强化”教育外,基本没有什么业务培训。卓尼土司杨积庆自1935年以来陆续选派当地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内地深造,学成回来后在地方小学任教。
1952年,临潭县各级初小教师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而且缺额达80%,为此临潭县举办了师资培训班,招收社会上失业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初小教师,先后共办3期,每期30〜50人,学习4~5个月,解决了小学急需。1959年暑假期间,对全州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小学教师以县为单位学习,中学教师集中到州府所在地合作学习。
1960年,西北民院设立了师资培训班,招收藏族地区在职小学教师,学制1年,甘南有43人参加。1961年,甘南在卓尼中学设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卓尼、临潭、舟曲、迭部的教师轮训,夏河师范负责夏河、碌曲、玛曲教师轮训。1964年,选送州内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科教师7名到甘肃教育学院参加为期1年的短期培训。
“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在每年暑假,全州中小学教师都要以县为单位,利用20天至1个月时间,集中到各县进行培训学习,其内容以学习文件、开展教育领域的“大批判”,讨论“教育改革”为主。师范学校培养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接管了原夏河简易师范学校,改名为夏河初级师范学校,又于1951年建立了卓尼初级师范学校。在1962年的教育调整中,卓尼初师停办,该校11年中,共培养小学教师400多人。夏河初师于1962年改为中师,1966年迁至州府所在地合作,至1990年共培养学生3815人,其毕业生遍布全州大部分学校。
1955年秋,在西北民族学院师范班增设了藏族初级师范班,为民族地区培养小学教师,给甘南州分配保送名额30名。随后,省教育厅制定了《甘肃省举办少数民族师资训练班计划草案》,给甘南州分配22个名额,使甘南州民族师资培训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1975年,省革委会决定在牧区中学举办民族教师师范班,学生从当时认为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回乡知识青年和少量初中应届毕业生中选拔。甘南州共招收320人,分别在卓尼、碌曲、玛曲县中学和夏河县完尕滩中学以及甘南民校、甘南师范设班。这部分学生结业后“社来社去”,绝大部分人在当地担任民办教师,其中大部分人在随后的几年中陆续转为公办教师。
甘南民族学校于1980年将主要任务改为“培养牧区民族小学教师”,以藏、汉语为主进行双语教学。1980年至1990年共培养毕业生10届1062人。
进修深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采取委托代培、成人高考等各种方式,离职进修培训了一大批在职中小学教师。全州通过省内外高等师范院校进修培训了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学教师427人;通过卓尼、临潭、舟曲、迭部4县教师进修学校和甘南师范、甘南民校培训小学教师1000多人。
第六节教育经费
一、经费
民国前,甘南各地的儒学、书院、义学、社学等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官方拨款、官绅捐助、学田收入和民间筹措。民国初教育经费仍沿用清末惯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国力甚微,教育经费“无定制、无定额”,主要靠社会和个人捐助。当时甘南的临潭、西固(今舟曲)两县教育经费为108元,基金银150余两、钱350余串。1926年,临潭将征收豆稞余利大洋3417元拨给教育局,筹建临潭县立初级中学,学校的常年经费则来自按皮毛麝香行规征收的1600元和卓尼杨土司认筹的1000元。
1927年8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创办的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学生食宿全部免费,经费由促进会提供。两年后,甘肃省政府每月给学校拨助300元的经费。据统计,这所学校全年经费开支为4440元。同时,临潭共有完校4所,年经费1369元;初小36所,年经费1025元。全县教育经费年收入3128.5元,年支出3329.5元。另外,临潭县还有社会教育经费,据1931年的统计,社会教育经费共320元(其中图书馆100元,讲演所40元,阅报所100元,中山俱乐部40元,公共体育场40元),同年,舟曲县年收入基金839元,学粮152.61元,盐课400元,担头捐税720元,铁厂汇税360元,羊毛税160元;年支出教育行政费410元,学校教育250元,社会教育378元,各项补助153元,初小补助金368元,留学津贴300元。
1933年,甘肃省教育厅给夏河县拨教育经费8738元,全县7所小学,经费年入年出均为6560元。其后,省教育厅给舟曲县拨教育经费3026元。中央教育厅用中央边教补助费在夏河、临潭和岷县(当时甘南的迭部部分藏区属岷县管辖)各筹办藏族小学1所,各校每年经费均为1000元。
1935年甘南初等教育经费情况
抗日战争前夕,甘肃省政府在甘南也创办了边疆小学和短期小学。
抗战初期,卓尼初等教育有所发展,每年经费4030元。禅定寺喇嘛半日制学校建立后,柳林小学、各初小、各短期小学经费共3280元,其中教育部给卓尼喇嘛半日制学校拨款1200元。同时,蒙藏委员会根据卓尼杨土司的呈请,准予在当年边疆教育补助费项下给卓尼6所小学补助1500元。
1941年,拉卜楞藏民中心小学月经费收入700元,支出800元,后因通货膨胀,学校经费极为短缺,藏族学生的公费待遇也于次年取消,学校仅靠水渡收入供给学生书籍和文具。教员除薪金外,由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供给每人每月炒面0.3斗。次年,省教育厅拨款在全省藏回民聚居区设立中心学校12所。每校建筑设备费50000元,经费31060元,并规定所有学生的伙食、书籍与制服费均由学校予以津贴。其中设在甘南的有2所,省立卓尼设治局柳林中心学校,当年经费187440元;省立夏河拉卜楞中心学校,当年经费118272元。1947年,甘南各地经费共882256元。另外,夏河还担负临夏区联立初级中学的部分经费。
抗战前夕甘南筹办短期学校经费情况
甘南初等教育经费等情况
共和国成立后,甘南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和社队自筹。从1951年起,政府每年增拨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以解决学校的设备和修缮,并对高寒地区的教师在御寒装备方面予以照顾。次年,省政府拨给夏河和卓尼自治区各20000万元(旧币)。1953年,人民政府在甘南的教育投资达40亿元(旧币)。对中等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按百分之百发放,少数民族小学生一律每人补助课本费1万元(旧币)。夏河、卓尼和临潭3县对少数民族小学生按少数民族学生数的10%发给助学金。少数民族小学的设备补助费,按完小100万元(旧币)、初小50万元(旧币)分配;修缮费补助,按完小100万元(旧币)、初小60万元(旧币)分配。此后,教育事业费、修缮费、补助费不断增加。1962年5月,甘南对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的发放和使用按下列办法实行:
1.纯牧区小学民族学生免费供应课本,半农半牧区的贫寒民族小学生免费供应课本。
2.纯牧区小学二年级以上民族学生和半农半牧区五年级以上民族学生家庭贫寒、学习积极者,可享受助学金,比例为享受班级中民族学生的10〜20%, 每人每月8元,一学期评发1次。
3.少数民族普通中学学生,根据困难情况,除在一般学生助学金中评发外,未能评得的可在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中增加适当助学金额。
4.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生活困难的应在教师福利费中予以补助。
5.民族教育补助费除解决上述补助外,结余部分用于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民族学校的教学设备购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甘南的教育经费呈下降趋势。1967年甘南教育经费为216.3万元,1968年为155.6万元,1969年为143.5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南州制定《关于积极稳定地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79年后,对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小学生一律免费供应课本;对牧区中小学寄宿生和农村家庭离校5公里以外的中学生恢复了 “文化大革命”前按城镇学生标准供应口粮的规定;对寄宿制中小学藏族学生、民族班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还按月发放助学金(合作一中民族班学生每月每人26元,其他寄宿制中学学生每月10元);1980年在碌曲、玛曲和夏河三个牧业县创办了桑科、曼尔玛等5所寄宿制民族小学,在夏河和玛曲创办了2所寄宿制民族中学。对这些学校的修建,每所小学一次性投资6万元,中学10万元。州县从增拨的地方财政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每个乡每年从公益金中提取50%用于教育。州、县成立了普及初等教育基金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牧区教育投资按学生平均远远高于农区,如1980年,玛曲县中小学生年平均217元,临潭县则是59元。对民族小学的新建和扩建,给予一次性或重点性投资。对全州少数民族学生一律免费供应课本,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还免收学费并发给助学金。
1982年起,全州校舍建设发展较快,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中央每年都安排下达一定数额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专项补助,省上也筹集了专项经费。1982年至1987年,全州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的总投入是2300多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近900万元,省上统筹和财政专项补助1200多万元,州、县和群众集资169万元。1990年教育事业费支出达2133.7万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4.98%。二、勤工俭学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甘南不少中、小学就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度停止。1972年,全州共有小学校办工厂1个、农场96个(耕地面积235.2亩)、牧场1个;中学校办工厂3个、农场12个(耕地面积326.2亩)。据两年后的统计,全州小学校办工厂总收入511元,农场总收入13945.31元;中学校办工厂总收入140元,农场总收入18340.3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州的勤工俭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至1985年,全州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累计2万余元。1987年,全州普通中、小学共有校办工厂4个,第三产业服务网点15个,校办牧场13个(有草山土地1万亩),农副(畜)产品和其他勤工俭学收入共15万元,其中用于发展再生产资金4万元,用于集体福利和学生补贴2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助教育经费9万元。同年4月,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
1990年,全州开展勤工俭学的学校共有522所,总收入40万元。其中校办工厂6个,总产值15万元,纯收入4.9万元;第三产业服务网点22个,产值89.3万元,纯收入29.7万元;农牧场14个,产值25.4万元,纯收入5.4万元。用于发展再生产资金15.2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助公用经费20.4万元, 集体福利1.1万元,学生补贴3.3万元。
甘南州1985~
1990年勤工俭学开展情况表三、教学设备
甘南的教学设备,“文化大革命”以前十分简陋,全州只有3所中等学校的理化仪器设备可供进行演示实验。1978年以后,教学设备状况有所改善。据1985年统计,全州70%的中学配备了理化仪器、实验药品、生物标本模型和显微镜等,全州教学仪器总价值为129万元。是年10月,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局教学仪器供应站”,加强了对全州中小学教学设备的管理和计划供应工作,年末全州累计配备小学自然教具箱114套,教学教具箱208套。
1990年,全州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70万元。全州共筹措教学仪器资金10万元,重点解决了州直中专和中、小学的音、体、美配套器材。全州共有实验室53个,2880平方米,实验柜526个,实验桌、凳401套,实验管理专(兼)职人员52人。全州完全中学演示实验课开设率为85%,分组实验课开设率为70%;独立初中演示实验课开设率为50%,分组实验课开设率为25%。本年州教育局还对初中以上的理化和生物实验管理人员共83人(次)进行了培训。年底,全州累计配备小学自然教具箱197套,小学教学教具箱425套,实现了乡中心以上学校“两箱齐备”。全州中学共有图书64467册,每个学生平均8.2册;五年制以上小学共有图书18968册,生均3.5册。
第二章学校教育
第一节私塾义学书院官学
—、私塾
私塾(亦称公学)是由私人在村中或家中开设的教学场所,也有设在寺院之内的。私塾多由地方绅士、地主或土官头人主办。洮州厅(今临潭)私塾有多处。名盛一时者有如新城陡达夫、店子范绳武和旧城范玉麟。西固分州(今舟曲)也设有几处私塾。清末民初,卓尼几代土司都“幼习汉书,汉文汉语皆甚通畅”就是在土司衙门内设私塾的结果。洮州厅马启西(回族)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旧城西风山麓的家中“开馆授徒”,创办私塾,取馆名为“金星堂”,开讲《四书》、《五经》。洮州厅资堡的昝土司和卓逊的小杨士司也曾于家中开设私塾,延师教其子弟。
二、义学
义学多设在城镇,其经费半由公助,半由地方捐资。遴选士人中品学兼优者为师。洮州厅的义学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洗州厅同知汪元纲创建的旧义学;光绪十年(1884年)同知李日乾创建的养正学舍;光绪二十年(1894年)贡生孙清瑞创建的端蒙义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贡生杨作梁和武生丁重明等创建的太平寨义学、安乐义学、高风义学、崇正义学和东义学等。
洮州厅回族人士亦曾努力创办义学。乾隆末年由洮州厅副将观督同廩生敏晋成和丁朝弼捐建回民义学,嘉庆十五年(1810年)又予以扩建,同治初年毁于兵燹。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武举马呈文、武生马呈图、马明德、敏步云等倡捐、禀官重建。西义学也是乾隆末年由敏晋成创建的。洮州厅回民义学的创建对后世影响颇大。西固分州时有义学12所。
义学在组织形式上很灵活,在教学内容上也无统一的规定。开始主要学习《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幼学琼林》等,进而学习《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儒家经典。
三、书院
书院是自北宋至清朝的一种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办为主。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洮州卫(今临潭)设凤山书院,学额30人。清乾隆年间创建洮州厅凤麓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洮州厅同知庆梦斋修建莲峰书院,同治五年(1866年)被焚,光绪十二年(1886年)同知李日乾重建。清嘉庆元年(1796年)西固分州创建翠峰书院,在西固城西门内。入这些书院上学的大多是回汉族地主士绅的子弟,藏族为数很少。
四、官学
据《文献通考》载:“北魏献文帝天安初年(466年)立乡学,郡置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以后大郡、中郡、下郡都规定设博士、助教和学生的数额,“郡县学始于此”。可见当时洪和郡(今临潭新城)也有郡县学之设。
隋仁寿元年(601年)废州县学。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
唐代今甘南州内的洮州、迭州均为下州,洮州、迭州都督府均为下都督府。下都督府、下州、中下县学生各35名(《文献通考》)。由此可知唐代今甘南境内古代教育的概貌。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洮州卫(今临潭)都督指挥使李达创设卫学,出现过“创墩台瞭望处处农猎;开卫学教化家家诗书”的景象。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洮州卫镇守徐升重修卫学。
清朝时各级各类官学与科举制紧密相连,甘南藏区也不例外。朝廷在这里特设了举额,分配了学额和考额,在科举考试中“从宽录取”当地人士。如洮州厅学额廩生40名,增生40名,岁考取文武生各8名,科考文生8名。据《洮州厅志》记载,清朝时,洮州厅有进士2人、举人63人、武举11人、恩贡12人、拔贡4人、优贡1人、副贡2人、岁贡180人、例贡20人。其中有回族、汉族人士,也有藏族人士。康熙年间,同知汪元纲曾整顿在岷州的洮州学田:在南门外共地12段,下籽3石8斗5升;西路官磊火石坡地1段,下籽5斗;东路罗卜沟共地10段,下籽2石;盖边沟共地28段,下籽7石2斗5升,外有庄窠1处、场1处、房屋地基2间。在岷县东门和南门外西寺下、张家坪、南小路,齐家庄等处共有洮州学田145.163亩,系清代洗州学官张某悯念洮州庠生中家境贫寒者捐资所购。西固分州有举人4人。
第二节幼儿教育
1957年11月7日甘南州合作幼儿园成立,随后幼儿教育急骤发展,1958年底全州有幼儿园827所,入园幼儿人数为16667人,次年有幼儿园649所,入园幼儿21147人。1960年开始,幼儿园和入园幼儿迅速下降,到1961年有幼儿园5所,入园儿童仅5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幼教事业遭到浩劫。粉碎 “四人帮”后,全州幼教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甘南州是甘肃省JIP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提高小学生能力水平联合革新计划)推广地区之一。自1989年9月起,该计划在夏河和州政府所在地合作的10所小学中实施。加强儿童入学前的有效准备是实施JIP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到1990年,学前教育的人数已达当年新生总数的50.7%。在JIP计划的促进下,全州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和训练。
甘南州幼儿教育基本情况
1990年甘南州幼儿园基本情况
第三节初等教育
清末民初,甘南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加之根深蒂固的宗教影响,初等教育非常落后。小学数量少、质量差,学龄儿童入学率很低。藏族儿童上学的更少,能读到小学毕业的就微乎其微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洮州厅和西固分州依据《钦定学堂章程》始设小学堂。有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4所,教习6人,学生120余人。民国时卓尼杨土司于1922年将自办的私塾改为高等小学校(即现在的柳林小学),从临潭请一贡生任校长,从岷县延请两名教师任教,有学生六七十人(主要还是土司衙门的官员子弟),汉、藏学生各半。为了让更多的藏族学生入学,学校增设藏文课。同时还下令洮河沿岸二三十里以内的部落派送藏族子弟入学。1928年,学校改为卓尼第一区公立第一小学校,由政府接办,并从兰州师范学校延请教师,由于学校愈办愈正规,时有临潭学生来此上学,学生增自百余人。一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被保送到岷县师范或岷县中学上学。1931年时,这所学校有学生90人(其中高小生30人,初小生60人),历届高小毕业生共50余人。
1922年壬戊学制颁布后,卓尼在第二区和第三区各设立一初级小学,夏河设立拉卜楞藏民小学。另外在洛大(迭部县)及临潭的石门口、东草山、石拉路和古战等藏汉杂居区也都设立了初级小学。1928年,夏河又成立了中山小学及县立第一初级小学和县立藏民汉语学校等。
1934年临潭成立了新城女子小学,有学生130人。同年《甘肃民国日报》报道,当时夏河人口6000人,学龄儿童1800人,入学率为3.1%;西固(今舟曲)人口23515人,学龄儿童11555人,入学儿童347人,入学率为3%;临潭人口27282人,学龄儿童8725人,入学率为23.9%。
1935年2月,甘肃省教育厅又据夏河县政府“请颁令各中等学校,对于边远地区学生升学实行优待收容”之请,通令省内各有关中等学校,对报考各有关中等学校的甘南藏族学生,实行优待录取的办法。通过上述措施,这一时期甘南藏区学校数和藏族子弟入学人数均有所增加。
从1935年起,国民政府教育部开始拨边疆文化教育专款。其时,甘肃省教育厅用中央文化教育补助费在夏河、临潭和岷县(当时甘南部分藏区属岷县)各建藏族小学10所,这就是所谓边教的“发韧时期”。
1935年甘南各县初等教育概况1942年甘肃省政府拨款,在藏、回族聚居的夏河、卓尼等7个县局,设立了省立学校12所。其中,中心学校2所,即省立卓尼设治局柳林中心小学和省立夏河县拉卜楞中心小学。次年,临潭西道堂教主马明仁创办了启西女子小学。
四十年代中期,甘南的初级教育发展较快,到1947年时,甘南已有小学127所,学生9223人,教职工263人,其中藏族小学13所,学生926人,教职员29名。当时甘南藏族聚居区共有中心学校和国民学校约45所,学生2500人,教职员80余人,其中卓尼有24所,学生1420人,教职员47人;夏河有13所,学生926人,教职员29人;临潭有(藏民小学)3所,学生90人,教职员3人;岷县的洛大乡(今属迭部县)有2所,学生68人,教职员2人,西固有(藏民小学)2所;会川县裕民乡(今属卓尼)有1所。据1949年统计,全州共有小学91所,学生共3067人。
共和国成立后甘南各族人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1953年,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在夏河和卓尼等县的藏族小学高年级增加藏文教学时间。1956年,碌曲、玛曲两县各成立初小1所,其他县增设初小、完小29所。1957年,省教育厅颁发《关于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减免学费的规定》,鼓励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全州在校藏族儿童占19.15%。
1958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学校数量猛增,全州在“苦战3个月,实现小学教育普及”的口号下,只用15天就达到“社社队队有小学”。5月底全州共有小学402所。是1957年的1.92倍;在校学生38651人,是1957年的2.2倍;其中藏族学生13444人,是1957年的4倍。在纯牧区洮江县(今碌曲和玛曲县)3个月办起帐篷小学26所,是1957年的6.2倍;有学生4333人,入学率达到94.2%。
从1958年的秋季开始,藏族小学一律采用甘肃省自编课本。到“文化大革命”前期,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文教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贯彻《小教条例》,执行中央提出的“两种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恢复正常。1966年至1976年“文化革命”期间,停止编写藏文教材,停止开设藏文课程,降低或取消了助学金和一些免费待遇,一些牧区寄宿制小学改为走读小学,因此,甘南民族教育遭受损失。
1980~1990年甘南州小学生数及三率情况
1990年甘南州小学藏汉双语教学情况1978年以后,甘南州小学教育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1980年,碌曲、玛曲和夏河3个牧业县创办了夏河桑科、玛曲曼日玛等5所寄宿制小学。随后迭部、卓尼等县又发展寄宿制小学6所。到1990年底,全州共有小学700所,有学生50927人,其中藏族学生254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7.25%,藏族儿童入学率72%。
夏河藏民小学1927年11月8日由“藏民文化促进会”创办拉卜楞藏民小学。1949年,学校设5级3个教学班,教学人员4人,学生42人,其中女生2人。到1990年,有12个教学班,学制6年,教学人员40人,学生510人。这所学校是省、州、县三级重点小学,先后培养出藏族各类人才1千余人。
临潭西道堂启西小学抗战初期,临潭县成立“回民教育促进会”,西道堂以集体的经济力量扶持发展教育。1920年5月,在临潭旧城“天兴隆”总号内附设小学1所,有学生10名左右。1921年8月于西凤山创办启西小学(初称 “普慈小学”),招收各民族子弟就读。设国语、数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每周加授阿拉伯文3小时。1926年,第一届毕业生有7名,毕业后均到兰州上中学。1929年学校停办,1934年重办。校名虽多次更改,隶属关系也多有变化,但经费始终由西道堂支付。该校学生最多时达150~200余名。
舟曲县城关第一小学舟曲县城关第一小学的前身是西固分州初等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州同知黄为楷创办,当时有教职工2名,学生16名,校址在城北孔庙左侧之兴文巷。学堂设置的必修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和体操等8门;随意课有图画和手工2门。每周上课30小时,读经讲经每周12小时,占全部课程的五分之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西固分州初等小学堂改为西固县立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必修课有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和体操等9门;随意课有手工、商业和农业等3门。每周上课36小时,读经讲经12小时,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
1912年小学堂第一届毕业学生4人,1915年第二届毕业学生4人。以后仍为每3年毕业一届,毕业之后再招新生。1938年起,学校更名西固县福津镇第一保国民小学,开始每年招生。至1949年,累计毕业学生477人。
1950年3月,原福津镇第一和第二国民学校合并,改为西固县立西街小学, 共有学生118人。校舍总面积为5550.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5平方米。有教职工7人,其中勤杂工1人。1978年,学校发展到小学5年制并附设初中班,共有15个教学班,在校生688人。1949年至1986年累计毕业生共2888人。
到1990年底,共有16个班、725名学生,教职工44人,其中专职教师38人,专职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8人,二级教师8人。学校共有教学仪器120余件,图书2万余册。1990年毕业学生123人,其中87人升入中学。
卓尼县柳林小学卓尼县柳林小学的前身为卓尼初级小学和卓尼高等小
学校,是卓尼最早设立的一所小学。
1921年,土司杨积庆把设在唐尕川的私学迁到关帝庙,命名为卓尼初级小学,向平民开放,并责成衙门成员率先送子弟入学,当时有学生20余人。次年,麻尼滩的新校舍竣工后,命名为卓尼高等小学校,学校经费由土司衙门担负。学制开始为7年(初小4年,高小3年),到1927年改为6年。开设的课程有国文、藏文、算术、修身、历史、地理、体操、音乐和图画等。课本均由土司衙门购买,免费发给学生。其时,在校学生数曾达到130余名。1928年,学校改为公立,但经费仍由土司衙门拨发。后校舍遭兵燹。1931年,即在旧址重建学校。1938年改名为卓尼柳林高级小学。1940年全校共有学生124名,共有6个班,6名教师。1942年,省政府将学校改为省立卓尼柳林中心学校,学校经费由省教育厅拨付,校长也由省教育厅任命。共和国成立后,赵文炯为第一任校长。1990年,学校有16个班,602名学生(其中男310人,女292人;藏族359人),专职教师37人,其中,小学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5人,三级教师12人。
1990年9月,学校被省委和省政府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同年,校少先大队部被团中央和国家少工委评为学赖宁先进大队部。柳林小学自建校以来,共培养了4000余名合格毕业生。
碌曲县郎木寺乡尕尔娘牧读小学尕尔娘牧读小学的前身为尕尔娘村学,1958年开办。建校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牧区群众居住分散,学生流动大,多年来末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1986年6月份开始试办牧读小学。根据《试办牧读小学试行办法》,每年2月15日至6月9日和10月10日至下一年1月15日集中授课。每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和9月15至10月9日为帐圈集中辅导复习时间,全年假期70天。由于采取“在牧区枯草季节牧民定居时集中上课,游牧季节固定教师巡回辅导”的办法适应牧业生产特点,很受群众欢迎,入学率也有提高。到1990年底,学校3个班,共有学生29人(男16人,女13人)均为藏族。有2名招聘教师(藏族)。
夏河县科才寄宿制小学从1958年开始办学校,至1980年尚未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1981年乡党委和乡政府根据当时全乡学生流动大、办学效益差的具体情况,动员牧民群众自筹资金,办起了乡寄宿制中心小学。同时还调整了乡内学校布局,使全乡学校布点相对集中。随后县上拨款扩建了校舍,并给每个学生每月补助生活费4元,学生在学校里吃住,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学生增加到了102人。1982年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原定措施,把学生的粮户关系转到学校,按居民标准供应口粮,乡上从公共积累中给每个学生每月补助口粮款4元,生产队给本队学生购置灶具,并供给燃料,家长供给衣服、被褥、酥油和每年1只羊的肉食,学生增加到170人。到1986年底,学校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2名。199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54.9%,巩固率为100%,合格率为80%以上。从1981年到1987年,学校共毕业学生91人,其中63人考入县藏族中学。
玛曲县曼尔玛寄宿制小学玛曲县曼尔玛小学始建于1958年。1979年春季改为寄宿制小学。1987年有学生253名,教师20名,其中公办教师10名,民办教师10名。另有放牧员、挤奶员和炊事员等临时工8人。学校有7个教学班,开设藏语文、藏数学、汉语文、思想品德、体育、音乐和美术等7门课。学校还设大龄青年缝纫扫盲班1个,有学员22名。学校修建在海拔3300多米的乔科草原上,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有校舍84间。由于乡党委和乡政府的重视,聘请夏秀寺活佛尕藏成来担任名誉校长。由于采取了得力的措施,使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合格率都有很大提高。学校领导班子齐心协力,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合作第一小学合作一小建于1963年,是甘南州的省属重点小学之一。到1990年底共有22个教学班(其中4个“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两个JIP计划班),学生879人,有教职工58人,小学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19人,二级教师4人。
学校占地总面积为48.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658平方米,有固定资产612133.21元。
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管理、重视质量。1989〜1990年度全校语文合格率为92.4%,数学合格率为91.3%,双科合格率为89.5%;语文优秀率为30.2%,数学优秀率为50.9%;语文和数学平均分分别为75.9和75.7;体育达标率为95.5%;学生近视率控制在20%以下。第四节中等教育
—、中学教育
民国时期甘南仅有初级中学2所,1926年,临潭县筹建初级中学,1928年正式成立,始有学生44名,这是由临潭和卓尼两地联合筹建的甘南最早的一所中学,1929年停办。1947年10月,临潭中学在新城重新设立。
1946年西固县(今舟曲)成立西固初级中学,学生40名,教职员工6人,后学校停办。1956年8月,舟曲初级中学复设,招生55人,教职员4人。至此全州有中学2所(临潭、舟曲各1所),学生共444人。合作一中、临潭二中和临潭三中(今卓尼中学)均成立于1958年。至此,全州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1963年时,全州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附设初中班3处,共有学生684人,其中藏族学生40人。全州除玛曲县外,其余6县和州府合作都有中学和小学附设初中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甘南普通中学迅速增加。1976年全州共有中学92所,1977年达到123所。
1980年夏河与玛曲创办了藏族中学,次年在合作一中等校设立了民族班。1982年在舟曲县改建藏族中学1所,在碌曲县创建寄宿制藏族中学1所。1984年在卓尼和迭部创建寄宿制藏族中学各1所。1990年在州府所在地合作筹建合作藏族中学。
为加强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藏族小学一样,在藏族中学中也采用以藏语文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或以汉语文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教学形式。
合作第一中学学校成立于1958年9月,初名甘肃省合作中学。1959年9月更名为甘肃省德乌鲁中学,以后几易其名。1978年起称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被定为省、州重点中学。建校初期,有教师4名,学生73名,其中初一36人,高一37人。学生中汉族57人,回族5人,藏族11人。到1990年底共有教职工122人,其中专职教师89人(藏族12人),教师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39人。有24个教学班,学生1228人(其中藏族280人)。
从1981年起开设高中民族班,1984年第一届民族班学生毕业。学校占地面积47418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5810册,理化实验仪器价值4万余元。有教学楼和实验楼共3幢,房屋总计30余幢,建筑面积11310平方米。
临潭县第一中学临潭县第一中学于1947年10月10日创建,原称临潭县中学,校址在现临潭县新城乡,以后,因教育经费困难,师资缺乏,学生来源少,于1951年2月将高中部撤销。同年3月将校名改为临潭初级中学,其时教职员仅有4人,学生共计89人,其中女生6人,少数民族学生9人,共4个教学班。
从1959年秋季开始,又改为完全中学,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46个,当时初高中共有学生511名,教职工27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职员2人,工友2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基本建设逐年扩大。1983年,国家投资36万元,修建3层教学大楼一座,使用面积共2036平方米。1985年学校占地110亩,校舍面积6586平方米,藏书14884册,各科教学设备仪器及体育器材设备基本齐全,教职员工共53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共有15个教学班,学生722人,其中高中8个教学班353人,初中7个教学班369人。
临潭一中建校40余年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生2875人,高中毕业生3278人。
迭部县中学迭部县中学建于1967年9月。学校创建时称“东风中学”。当时学校占地面积30.7亩,有土木结构瓦房34间,教职工10人,教学班3个,学生48人1978年后,学生增加到400多人,扩建校舍40间。1983年,学校修建了一幢3层教学大楼,造价30余万元,使用面积1924平方米。1986年学校改名为迭部县中学。到1988年,逐渐健全了实验室、校医室和图书室,并修建了教职工住房。学校建筑面积达4358平方米,藏书8000余册,教学仪器总值12万余元。
迭部县中学从建立学校到1990年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357人,高中毕业生1195人,毕业生考入中专的220人,考入高等院校的48人,在各行各业工作的1000余人。
夏河县藏族中学1980年,夏河县第一小学恢复藏民小学名称,同年在藏民小学附设藏族初中班2个,即“夏河县藏族中学”前身。1981年10月开始筹建,同年建平房37间,将附设于小学的初中班迁入。1982年后修建了学校大礼堂。1985年建成教学大楼,发展成为藏族寄宿制完全中学。1985~1987年,共毕业学生232名,其中升入大中专院校的有109名,升学率达46.98%。
1987年夏河藏中有教学班13个,其中高中班3个,初中班10个,在校学生537名,全系藏族;有教职员工54人,其中藏族21人。学校开设藏语文、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历史、地理和体育等课程,以藏汉两种语言文字授课。
卓尼县藏族中学卓尼县藏族中学创建于1985年9月。1987年时初中3个年级有6个教学班,学生240人,学生中藏族占78%,其他为汉族和土族等。有教职员工25人,其中专职教师18人。开设课程与普通中学基本相同,增设了藏语文(每班每周6节)。学校有楼房3幢,正面主楼4层,其中有教室12个,东西两幢楼为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另有体育场1处。
1990年甘南州大中专招生情况
1990年甘南州普通中学简况1972~1986年甘南州普通中学数和在校学生数二、中专教育
民国时,甘南仅有简易师范1所。共和国建立初,甘南除夏河初级师范学校外,新设卓尼初级师范学校一所。1959年秋,建成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海畜牧学校,1962年9月撤销,1966年在夏河桑科重建,1981年10月迁址合作,称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学校。龙迭县(今舟曲县)开办龙迭县初级师范学校,招生50人,教职工8人。1961年龙迭初师停办,1965年林业系统在卓尼设立洮河林校,在校学生40名,教职工8名。学生一部分转入龙迭中学,一部分去生产队任会计。1962年卓尼初师停办。1975年,在甘南师范、甘南民校以及夏河、卓尼、碌曲和玛曲均开办了民族师范班,共有在校学生320人。1979年9月,甘南卫生学校在合作建成。1984年,在州府合作筹建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开始招生。
甘南师范学校甘肃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于1950年改名为夏河初级师范学校,隶属甘肃省教育厅,学制3年,在校学生24人。1955年学制改为4年,招生对象仍为小学毕业生。1957年在校学生发展到447人。1962年学校改为中师(仍保留初师班),中师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改学制为3年。1966年9月学校由夏河县迁到州府所在地合作,改名为甘南师范学校,隶属州教育局。
到1990年底,学校占地65亩,建筑面积为8398.5平方米,教学仪器价值95150元,藏书2.4万册。学校设有教导、总务两处和校务办公室及语文、理化、体育、音乐、美术、数学和文科教研组。全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共421人(其中藏族73人,回族14人)。教职员工共计71人,其中专任教师34人(高级讲师8人,讲师12人,助理讲师8人)。学校开设语文知识、文选、数学、政治、藏文、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劳动、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学法、小学数学教材及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法、体育及体育教法和美术及美术教法等课程。另外还设选修课电教基础学。学校自建校到1990年底,毕业学生381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32人。
卓尼初级师范学校1951年,为加速培养小学师资,甘肃省教育厅决定创办卓尼简易师范学校,初设于柳林小学内,同年招收1个班,学生55名。1952年学校迁入卓尼木耳新址。自治州成立前,卓尼简师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956年改称卓尼初级师范学校,学制定为4年。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经甘南州委研究,对全州中等学校进行调整。卓尼初级师范学校与原临潭三中合并,改名为卓尼中学。
卓尼初师前后有10届共400余名毕业生。
甘南藏族中等专业学校该校原称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学校,于1972年9月筹建,1974年11月建成开学。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藏族基层干部、藏族教师和翻译人员。1980年以后,学校实为“民族师范学校”性质,面向牧区小学,培养藏族小学教师。1984年,学制由原来的3年改为4年。1989年改称 “甘南藏族中等专业学校”,到1990年底,有教职员工75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少数民族49人中藏族40人);大专本科学历14人,专科21人,中专3人,相当于大学程度的2人;高级讲师3人,讲师14人。全校共有10个教学班,其中民族师范班8个,干训班和小学教师轮训班各1个。学生338人,其中藏族学生327人。
学校总面积为154亩,建筑面积为7225平方米,共有房屋389间(其中教学用房87间,办公用房29间,学生宿舍69间,职工宿舍139间)。学校藏书22520册,其中藏文图书1300余册。教学仪器总价值为6万元,音乐器材总价值18万元。
学校设两处一室,即总务、教导处和校务办公室,并设有藏语文、汉语文、政史、音体美、数学和理化等6个教研组。开设政治、语文、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13门课。藏语文教材由藏语文教研组自己编写。
建校以来到1990年底,共毕业学生1497名,另外培训小学教师128名。尤其是1980年以后,学校为全州培养了大量小学藏汉“双语”教学教师。据统计, 毕业生中有46.6%在从事教育工作。1986~1990年甘南州中等专业学校基本情况
第五节高等教育
(一)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
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缓解少数民族师资不足的矛盾,1984年7月30日州委、州政府向省委、省政府请示在州府所在地合作镇建立民族师专。1985年1月3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于同年8月正式招生。当时,藏语系、汉语系和数学系各招1个班,共114名学生。1986年增设了政史系。
学校培养初中教师,承担全省民族地区在职民族初中教师的培训任务,有条件时则可培养甘南需要的其它方面的大专人才。学制:普通班3年,教师进修班2年。
学校占地200亩,已完成建筑面积20235平方米,建有电子计算机室、物理实验室和电化教育室,有藏汉文图书5万余册(卷)。
学生来自省内11个地州(市)34个县,包括藏、回、汉等15个民族。到1990年底,在校学生483名,其中少数民族占88.75%。1988年首届毕业生111名,到1990年,毕业累计371人。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招生范围主要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学生,也适当招收在上述地区定居10年以上的汉族学生和其它自治州、县的少数民族学生。
截至1990年底,全校有教职工178人,其中专职教师80人(副教授3人, 讲师21人,助教34人,未定职称21人),教职工中藏族41人。(二)甘肃省中医学院藏医系
1989年9月,甘肃省中医学院在甘南卫生学校内正式成立了藏医系,经全国统一考试录取了第一批大专班学生30名。藏医系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具有大专学历的藏医高级实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如下:
藏医基础课8门:藏医学概论、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保健学、藏医诊断学、藏医药物学、藏医方剂学和藏医治疗学。
藏医临床课7门:藏医内科学、藏医热病疫病学、藏医神志病学、藏医外科学、藏医儿科学、藏医妇科学和藏医五官科学。
藏医经典著作选2门:《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
西医药课6门:解剖生理学、病源病理学、病理学(含拉丁文)、诊断学概要、常见疾病学(选学)和卫生学。
中医药课3门:中医学概论(含针灸学)、中药学和中医临床学概论。
公共课3门:政治、体育和藏文文法。
总教学时数为282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80学时,实验见习540学时。
第六节职业技术教育
1938年12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在夏河拉卜楞筹建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次年开学,招收卫生和畜牧两个班,每班学生25名。修业期限为3年,凡小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经考试合格者即可入学。学生毕业后除升入高级职业学校深造外,其余在本区国民小学、卫生实验所或消费合作社任职。课程分普通和专门两种,普通课程有公民、国文、藏文、物理、化学、英文、算术、史地和军训等。卫生班的专门课程有生理、解剖、卫生、药物、细菌、内科、外科、看护、眼科、耳鼻喉、皮肤、医病和卫生实习等;畜牧班的专门课程有家畜解剖、家畜生理、药物学、畜牧学、农学、家畜诊疗学、饲养管理、兽医看护、家畜传染病学、牧场管理、畜产制造和合作概要等。1941年该校改为国立,隶属教育部,增设普通科,并设有卫生实验所、消费合作社、畜牧场和家畜诊疗所等。是年有教职工17人,学生51人(汉族47人,回族3人,藏族1人)。同年该校在距离拉卜楞3华里的鸠家山口东边建成了新校舍。翌年,卫生科停办,改设畜产制造科和畜牧科各1个班,普通科2个班,共4个班,全校学生最多时有168人,教职员最多时有20人。1月,学校交地方接办,改名为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首期招生4个班,共116人。这所学校办校时间长,除培养了卫生和畜牧技术人员外,还培养了一大批小学教师,在甘南有一定影响。
国民政府教育部曾在临潭县筹设国立临潭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所。这所学校先以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卓尼分校名义开始筹备,校址选在临潭。是年冬筹备就绪,教育部令单独成立,定名为国立临潭初级实用职业学校。计划先招畜牧科学生,但因经费和师资等困难,未能招生开学。
1945年4月,夏河又成立了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其校宗旨是 “使青年喇嘛得以接受现代教育,从事建边大业”。校长由国民政府教育部聘请拉卜楞寺五世嘉木样担任。
1958年“大跃进”时,甘南州办起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技术中学以及半工半读的拖拉机学校共20所,学生达1460人。
1959年6月,筹建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海畜牧学校,是年招收学生42人。这是共和国建立后甘南州成立最早的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62年9月,学校被撤销。1966年,在夏河县桑科重建。1981年10月,学校迁往州府所在地合作,称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学校。
1972年至1974年在夏河和碌曲县各办1所"五•七”红专学校。到1976年,全州共有“七•二一”工人大学17所,在校学生622人;有“五•七”红专学校5所,在校学生1037人。
1984年和1985年两年中舟曲和临潭分别改建起2所职业学校。1984年至1986年初全州尚有职业班6个,学生近400人。1988至1990年,先后在夏河县王格尔塘、迭部县洛大和电尕乡进行培训——就业——致富一体化“燎原计划”的试点工作,有700多名回乡青年学到一技之长,其中有253人被乡镇企业聘用。到1990年底,全州共有职业中学5所(舟曲、临潭、迭部、夏河和卓尼县各1所),普通中学开设2年制职业班的有4所,初中开设“三加一”(初中三年毕业后再一年职业技术培训)培训班的学校16所,牧区小学高年级加设专业技术课的学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职业班6个。1983年至1990年,一年制以上职业班累计招生3423名(不含中专普通班),其中二年制以上班招生1392人,毕业967人,一年制班招生2031人,结业1830人。1989年秋,甘肃省中医学院在甘南卫生学校内设立了藏医系,经全国统一考试录取了第一批学生30名。1986~1990年甘南州职业中学基本情况
第三章成人教育
第一节扫盲
—、民众教育
早在民国初年,西固县设立平民义务学校1所。1926年,西固县设讲演所和阅报所,经费35元。1929年,国民政府《民众学校办法大纲》施行后,甘南的民众教育也开始逐步有所发展。夏河县在建县初期,设有两处平民学校,分别附设于县立中山小学和拉卜楞初级藏民小学内,以夜校形式教导平民识字,由两所小学的教师兼职授课。卓尼有民众学校3所,职员6人;讲演所3所,职员3人。夏河有阅报所1所,职员1人。其时,在临潭和西固也有类似的教育机构。
1936~1937年甘南民众教育机构简况单位:所、处1939年4月,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夏河县创办巡回施教队,由中央教育部补助一部分经费,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和康乐教育,后因故停办。1941年又由中央教育部复办,改称教育部拉卜楞巡回施教队,核拨经费1000元,有职员9人(其中队长和总干事各1人),验和总务4个组。其主要活动是:举办画报、张贴壁报、调查、召开学术座谈会以及油印发行夏河藏汉文《民报》过医药、图画、音乐和画报等为宣传手段,两次去桑科、
玛、欧拉、乔科、阿万仓、果洛康撒、康格、中阿坝、加仓和唐克等安多藏区巡回施教。同年,撤销巡回施教队。1940年,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在中英庚款董事会、甘肃科学馆和西北防疫处的支持下,设立夏河县民众教育馆1处。该馆有职员3人,由庚款董事会每月供给330元。后因经费短缺与县图书馆合并。
下设宣传、教导、实放映电影、进行社会等。巡回施教队曾通科才、大参、卓格尼
二、文盲扫除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扫除文盲工作。甘南根据省上制定的 “有步骤,有重点,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开展识字运动,减少文盲”的方针,以冬学和夜校为主要形式进行扫盲工作。农村采用省上编的《冬学文化课本》和《冬学政治教材》,聘请本地学校教师和其他识字人员担任教师。县镇职工业余学校的扫盲识字班采用人民出版社编的《职工识字课本》,每周至少学习6小时,多在晚上(夜校)上课。
1953年,临潭有扫盲班1个,学员共42人,业余教师1人;卓尼有扫盲班1个,学员共50人,业余教师1人;夏河有扫盲班4个,学员共219人(男89人,女130人),业余教师4人。1956年,全州成立常年民校8处,夜校59处,识字组6处,共“脱盲”21263人。扫盲专职教师45人,业余教师503人。1957年,甘南开始农牧业合作化,同时组织扫盲大军奔赴第一线,采取“包教包学”、“小先生制”、“能者为师”和“互教互学”等方法,掀起扫盲高潮,“脱盲”49050人。1958年,甘肃省《关于扫除文盲鉴定标准和鉴定办法》施行,确定脱盲标准是:干部、职工必须会认2000个以上常用汉字,农民、市民会认1500个以上常用汉字;能阅读通俗书报;会写200至300字的简单应用文。到年底,全州有扫盲班(点、组)24616个,已使80078名青壮年脱盲,占文盲总数的64%。1959年,甘南扫盲指挥部召开现场会议,组织了“冬季扫盲大战。“1960年,恢复州级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1964年8月,甘南藏族自治州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扫盲工作以政治夜校的形式进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扫盲工作由州教育局主管,有关部门协助,但由于受资金等各种因素影响,扫盲教育发展缓慢。1986年至1988年,甘南教育局编印了藏文扫盲课本,并在扫盲工作中注意发挥宗教界人士的作用。
1986~1990年甘南州农村扫盲教育情况单位:个、人
第二节职工教育
1950年至1966年的十几年中,甘南州为适应工业、农业、牧业和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选派大批干部职工到西北民族学院和省委党校等院校学习。1955年起,甘南州也办起一批职工业余学校(班)。如1955年12月正式上课的甘南州州级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共有学员224人(男172人,女52人),除1个初小班外,还有1个高小班,每周上课4小时。“大跃进”时期,各类成人业余学校盲目发展。1958年底,全州兴办“红专大学”9所,有学员1681人;“红专初中班”12个,“红专高小”班506个,在校学员19323人。到1959年底,全州有各类红专业余学校121个班,学员3025人;业余初中94个班,学员3268人;业余高小980个班,学员40988人。全州业余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共3651人。经济困难时期,成人教育逐步走向低潮。此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成人教育仍无大进展。1970年前后,全州办起多所政治夜校,其中主要是扫盲班,也有少数小学班。1971年全州有红专学校3所(夏河、碌曲和临潭各1所),共有教职工16人。到1972年有红专学校2所(夏河和碌曲各1所),共有教职工25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州的成人教育发展较快。到1987年底,全州应参加“双补”(文化和技术补课)的5000多名职工中,已“双补”合格4000多人,达全国职教委要求的中线水平。到1990年底,全州有干部中专1所(州委党校的中专班),已招生5届,在校学员44人,累计毕业173人;普通中专办职工班4个,累计毕业170人;职工培训中心1个(州经计委办);电大工作站1个;卫星电视教育班67个,1000多人参加正常学习。
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智力和技术的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农业和科技部门,开展以当地实用技术为主的实验示范、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活动。州级和临潭、迭部县相继办起农业广播学校(分校),从1984年起累计招生1300余人,毕业11人,结业100余人;办州农业机械化学校1所。1981至1990年举办多种类型的实用和应用技术培训班共300多期,25000多人(次)接受了培训。
1984年10月,甘南州高等自学考试指导小组成立。同年12月首次在甘南进行汉语言文学、英语、政治理论和企业管理4个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400多人报考,此后每年举行两次。到1990年底,甘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共25个,累计6843人(次)报考,发放单科合格证书1992张,43人获毕业证书。
1985年11月,甘南首次进行师范、会计和农业专业的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到1990年底,共有7个专业,累计1960人(次)报考,发放单科合格证书611张,6人获毕业证书。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形势,各行业、各部门十分重视对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和提高,通过离岗进修、短期培训、在职自学及岗位学习等多种途径, 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改善了职工队伍的文化结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第三节电化教育
—、机构
1984年2月,中共甘南州委批准成立“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南藏族自治州工作站”。1986年与手工业联社联合办学,招收第一届广播电视中专班学员,但未独立设中专部。1989年,州政府批准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同年卓尼、舟曲、迭部、玛曲4县亦先后成立电化教育馆,全州各级各类学校中也建立电教机构83个。1990年底州成人工作站,电教馆有教职工11人。其中本科2人,专科5人,中专3人,中专肄业1人(工人);副高职称与中级职称各4人,未评职称6人。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语文课教师2人,政治课教师1人,数学课教师1人。另有兼职教师7人。
二、电化教育活动
甘南州电教事业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五十至六十年代):幻灯、手摇留声机、电唱机、盒式录音机和黑白教学影片等电教手段出现,并开始应用于部分学校的个别学科。
初步发展阶段(七十年代):增加了投影机、照像机、立体声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和彩色影片等。开展电化教学的学校达到学校总数的20%以上。
迅速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以后):此阶段广播电视教学、学校电化教学和卫星电视教育全面开展。大小1/2录像、摄像机和微机开始在各类学校应用。在远距离教育系统方面,于1982年招收了首届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以后逐年招生,举办了大专班、岗位培训和中专班等。1986年,中国教育电视开播,州、县电教馆有5家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其中夏河建起教育电视收转台)和复制系统。全州各类学校中共建卫星电视教学放像点77个,其中用世界银行贷款设备建点28个,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设备建点10个,其余均为自筹资金所建。每个点有彩电1台,录(放)像机1台,录像带50盘,录音机1台,每套设备价值7500元。
第四章宗教教育
第一节佛教经堂教育
一、卓尼禅定寺
卓尼禅定寺是安多藏区最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创建于元朝元贞初年(1295年)。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禅定寺设置参尼扎仓,即显宗哲学院,专修显宗教义,以《五部大论》为主要修习内容。
显宗哲学院共有11个级,按所学经卷命名,一年级为辨红白色班,二年级为辨理初级下班,三年级为辨理初级中班,四年级为辨理初级上班,五年级为《般若经》一班,六年级为《般若经》二班,七年级名为“第四品”,八年级名为“记要”,九年级名为“中观论”,十年级“戒律”班,十一年级“俱舍论”班。学业优秀者可取得“噶热巴”学位,后晋升为所属各寺院赤哇(法台),任职3年后可任大经堂总法台3年。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居巴扎仓,即密宗续部学院,主修密宗教义。
密宗续部学院有8个级,每三年升级,分“杰热木”(生起次第)4个级, “作热木”(圆满次第)2个级,上下知尕2个级。在此期间,学习经典,念诵声韵,绘制彩色坛城等,学完“杰热术”和“作热木”,考试合格者,升到上下知尕班级。上完8级取得“俄仁巴”学位,可晋升为禅定寺所属各寺院的赤哇。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置撒里瓦扎仓,即天文历算学院,专修天文历算和堆绘坛城。此外,还设置欠巴扎仓,即法舞学院,修习法舞和必读之经典。
二、夏河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座重要寺院。它位于夏河县城西部,是一世嘉木样华秀•阿旺宗哲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的黄教教育的一所最高学府。
拉卜楞寺设六大学院,在继承藏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培养造就了许多精通藏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民族人才。铁桑郎(闻思学院)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主要习修《集为经》和五部大论。从般若部毕业后,经过严格的答辨,成绩合格者,授“然卷巴”学位。完成12学级课程,成绩出类拔萃者授“多然巴”学位,通称为“格西”(意为“善知识”)。
居巴扎仓(续部学院)分上下两部,即居迈巴扎仓(下续部学院)、居多巴扎仓(上续部学院)。所谓上下是以拉萨的母寺中的上下学院的地理位置而言。续部两学院是专修密教的。所谓“续部”是沿袭古印度佛教中“续部师”宗派而来的,秘密传授真言,专以持咒结印为要法。此二学院设3个学级,每年经口试,学业优异者授“俄仁巴”学位1名。
丁科尔扎仓(时轮金刚学院)是专修时轮天文历算的。主要研究天文、历算、数学、因明、语法和诗词等。分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学级,年限无定。曼巴扎仓(医药学院)是专门修习、研究医药学的。僧人除修习《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著名藏医典籍外,每年4月下旬和6月、8月各采药数日至十余日。
吉多尔扎仓(喜金刚学院)主要研究修习藏文法、书法、音乐、舞蹈和堆绘彩砂坛城等。
拉卜楞寺曾培养出许多高僧:如哲贡巴•丹巴然吉以《安多政教史》著称;土观•却吉尼玛呼图克图以《宗教源流镜史》而驰名;藏族历史名著《白史》的作者根敦群培和著名学者毛尔盖•三木旦都在该寺修习过。历代嘉木样都有著作传世。
第二节伊斯兰教经堂教育
明代由于移民和回族将士屯戍,大批回民留住洮州。洪武年间,在新城和旧城修建了清真寺,各清真寺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传习经典以培养宗教人才,经费由信教群众负担。根据所授课程分为3级,初级的学生学习阿文单词及简单经文;中级的学生称满拉,学习文法基础课程、文学作品《班牙尼》及教法书 《伟尕耶》4册;高级的课程主要是《尕最》(即对《古兰经》的注释)、伊斯兰教哲学《克俩木》及用波斯文撰写的《俟三尼》等。
清光绪年间,拉卜楞(今夏河拉卜楞镇)始建清真寺。清宣统元年(1909年)洮州厅(今临潭)回族人马启西创立了西道堂。民国时期,西道堂先后建成旧城西大寺、太平寨寺、卓洛寺、拉直寺、台子街寺、长川寺和尕路提寺等7座,开学阿訇8人,在寺学生95人。其它教派在黑错(今合作)、新城和旧城等地也建有清真寺。这些清真寺的创建,对临潭和夏河回民经堂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节寺办学校
一、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
随着经堂教育的形式化,清末时,政府就开始在寺院提倡新式教育,并采取措施兴办各种喇嘛学校,对僧侣进行新的文化知识教育。民国时期,又把对僧侣的新式教育列入社会教育而积极推广,既对僧侣进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又进行职业化的训练。甘南藏区最早的这类学校当属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
1939年3月,禅定寺宋堪布在卓尼创办卓尼禅定寺喇嘛半日制学校。1942年7月,学校改称甘肃卓尼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隶属教育部,“旨在培植一般年幼喇嘛,略识普通国文,粗具科学知识”,“期能养成汉藏通译人才”。
讲习所设所董事4人,所长1人,教务主任1人兼教国文,督导主任1人兼教藏文。学生分3个级,共70余人,采取复式教学。课程基本与国民学校相同。讲习所规定凡禅定寺15岁以下僧童必须入学,修业期限为6年。教育部每月拨款1200元作为讲习所经费。
二、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
1943年秋天,拉卜楞寺向中央建议在其寺内设立青年喇嘛职业学校。其宗旨是对藏文研究有素的青年喇嘛得以接受现代教育,从事边疆大业之推进。此建议被国民政府“立即应允”。
1945年4月,国立拉卜楞青年喇嘛职业学校成立并正式开学。校长为嘉木样,所有教职员由校方聘请通晓藏文藏语的5名人士充任。学校设教导和事务两处,教导主任由教育部选派,事务主任由校长聘任。教导处下设教务、训导、体育、卫生等组;事务处下设文书、出纳、庶务等组,并附设工厂1所。另外还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课外活动委员会和补充教材编辑委员会,分别担任学校的经济稽核、课外活动指导和教材编辑等工作。
学生由拉卜楞寺青年喇嘛中选送。除按普通学校管理外,酌情保留了僧人戒律。1945年有学生100名,分甲乙两班上课。课程设置分普通课目和职业课目两类。普通课目有公民、国文、藏文、常识、算术、音乐、体育、图画、习字及藏族传统的天文历算和医药等;职业课目设有编物学、纺织学、整理漂染学和工厂实习等。
这所学校在办学之初学生公费无着,每日仅上午上课,而教育部则认为 “半日制不便公费,倘能按照《普通职校章程》办理,公费待遇则无问题”。是年秋天,遂按普通职校编制每日授课7小时。
1946年春天,又续招1班学生42名,全校合计142名,分甲、乙、丙3班上课。因学生系青年喇嘛,故一般教材很不适用。于是学校从地方需要出发,编辑藏汉文各科教材,并采取新法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同年,教育部又决定将这所学校改为师范。将2年制纺织科改为4年制边疆师范科;将纺织科二上级改为边师二上级;原纺织科一上级改为2年补习二年级。课程设置方面取消纺织课,加授英语课。学生来自甘肃、青海和四川3个省,而以甘肃学生最多。校名沿用未变。
按规定,边师科4年内共开设公民、国文、数学、藏文、美术、音乐、体育、历史、地理、博物、化学、物理、教育心理、教育行政、地方自治、教育通论、边地知识、卫生、医事、实用技艺和教育实习等21门课程,其中实用技艺课又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印刷组,乙组为医药组,由教师指导学生任选习一组。每周教学时数为34—38学时。按规定补习班两年内开设团体训练、音乐、体育、美术、国语、藏文、算术、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和劳作等12门课程。1947年学校停办。
第四节佛教高等教育
甘肃省佛教协会于1985年在夏河县拉卜楞寺近邻筹建甘肃省佛学院。1986年7月12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通过4年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爱国爱教,立志为抢救、继承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服务;宗教上学修并重,掌握藏传佛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法仪,能独立胜任一般佛事活动;毕业时,哲学班具有藏传佛教的讲解和辩经能力,理论班具有佛教文化的教学、研究和写作能力;体育上积极锻炼,身体健康。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发给大专毕业证书。
学校从甘肃藏传佛教寺院招收录取学员(多数为藏族,亦有个别蒙古族或土族学员);学员毕业后,根据“寺来寺去”的原则分赴各寺院,担任寺管会主要负责人、委员、秘书、寺院教师、会计或法律辅导员等,有的还被聘请为附近学校的兼职教员。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和3个教研组。全校共有教职工2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助教3人、教学助理人员5人。
学院根据学员文化基础和各寺实际,设佛教哲学(主学五部大论)和佛教理论(主学菩提道次第广论)两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宗教课、文化课和政治课的基本比例为7:2:1。宗教课讲授菩提道次第广论和五部大论(释量、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的主要章节,以及念诵佛教基本知识、佛教基本仪规、佛经文选和藏族史等;文化课主要讲授藏文正字学、藏文文法、藏文修辞、藏文书法、藏汉语文选、应用文、梵文书法及中外史地简介等;政治课主要讲授民族宗教政策、法律常识、中国革命史及中共党史等。此外还举办与宗教有关的法律法规摘要、寺院管理、翻译基本知识、医疗卫生常识、会计基础和珠算等专题讲座。
在佛事仪规训练方面,主要结合教学,有目的地参加拉卜楞寺的重要节日活动及辩经活动,学院内也经常进行辩经及承担施主要求的佛事祈祷活动。
学院占地1.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有经堂、法堂、藏经楼、教室、藏汉文图书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