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研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60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研机构
分类号: G322.234.2
页数: 3
页码: 1383—1386
摘要: 本节科研机构中主要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州牧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州藏医药研究所、州科委太阳能研究室、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相关介绍。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甘南州

内容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简称牧研所)
  1956年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兽医实验诊断室”,室址设在夏河。1958年7月,将诊断室改为“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1968年,研究所与甘南州兽医防治工作队、甘南州家畜检疫站3个科级单位合并成立“甘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
  1975年1月又撤销工作站,仍分设“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甘南州兽医防治工作队”、“甘南州家畜检疫站。“1976年成立“甘南州草原工作队” 与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1978年,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升格为县级科研单位。内设行政办公室、畜牧研究室、草原研究室,1979年草原研究室并入州草原工作队。
  牧研所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有千元以上设备仪器41台 (件),汽车2辆,固定资产原值150万元。
  牧研所档案室共有各类档案386卷,其中科技档案362卷;图书资料1200册,各类期刊合订本815册,科技资料300册。截止1990年12月,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共有职工45人,科研人员30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12人。
  二、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农科所)
  1959年9月,在德乌鲁农场试验站的基础上设立。编制15人,划拨办公室6间(120平方米),土地52亩。1960年底撤销,1962年初恢复,1963年又撤销。1964年3月成立州农业试验站。1968年秋,将州农技、水利、林业3站合并为州农林水利工作站。1978年恢复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79年3月,州政府决定将州食品公司经营的奶牛场划归农科所经管,共接收奶牛32头,土地80亩。至1990年12月底,州农科所实有职工43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9人,其中中级职称的7人,初级职称的12人。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17平方米,有千元以上设备仪器9台(件),汽车2辆,固定资产32万元。1990年当年有经费8.8万元,承担的科研、试验和技术推广项目10项。三、州牧业机械科学研究所
  五十年代后期,自治州成立了州小农具办公室,开始搞小农具改革。六十年代后期,由甘南州农业机械管理局组织引进和推广农牧机械。1971年,州农机厂设立了农机技术改革小组,开展农牧机具的技术改进和研制工作。1972年5月成立州农具研究所,所址设在州农机厂,编制9人。1978年4月,更名为甘南州牧业机械科学研究所。至1990年底,州牧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实有职工24人,其中中级职称科研人员3名,初级科研人员5名。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1801平方米,有千元以上价值的设备仪器10台(件),固定资产55万元。1990年当年有科技经费4.1万元,承担的科研、试验和技术推广服务项目8项。
  四、州藏医药研究所
  1980年4月17日成立,为独立的县级藏医药科研机构。1984年藏医药研究所内设藏医理论研究室、天文历算研究室、临床研究室、药物研究室、附属藏医院、藏药实验药厂。至1990年,藏医药研究所实有职工56人,卫生科技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2人,中级科技人员5人,初级30人,其它科技人员6人。
  研究所占地面积22.7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汽车1辆,固定资产总值约80万元。1990年科研经费2.5万元,承担科研项目6项。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医疗、藏药生产三结合的综合型藏医药科研机构。
  五、州科委太阳能研究室
  1974年11月成立甘南州太阳能利用研制小组。1977年5月成立甘南州科技局太阳能研究室。1990年底,研究室有职工13人,中级科技人员2人。建筑面积820平方米,价值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5台(件),汽车1辆,固定资产18万元。
  六、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0年2月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制15人,直属州科委。至1990年底,科技情报所实有职工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名,初级3名,工人技师1名。研究所占地2亩,建筑面积236平方米。有千元以上设备仪器5台(件),固定资产10万余元。七、天文历算学院
  卓尼禅定寺天文历算学院藏语称萨里瓦扎仓,于1952年由禅定寺堪布罗桑丹贝坚赞创建,是一座习研和传授藏族天文历算学的专门机构。初建时,堪布自任整个学科的讲授人。后来学院分为4个学级,即:九九班、五要素班、曜基数和太阳基数班、五曜班。完成学业后,在四月法会期间要编写出一本藏历。七月法会要完成全年五曜和“东久”的运算任务。八月法会期,要列出五行占算中的47石子和松树13枝的应用方法,并同时完成以藏传时宪历公式为依据的汉历书编撰。禅定寺高僧扎巴谢珠的藏族天文历算著作,为学院的主要教材,沿用至今。
  拉卜、楞寺时轮学院藏语称丁科扎仓艾瓦却科尔琅。意为“时轮学院容智法轮洲”。1763年由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创建。学院以时轮天文历算学为主进行研习。分初、中、高3学级,每级年限不定,必须学完各级课程且要考核合格方可升级。最盛时僧众达400名。时轮学院是培养藏族天文历算人才的专门机构。时轮历是一种相当科学的古代天文学,但对于天气变化、日月蚀等要求数据精密,有时难免出现误差。为此,拉卜楞寺为了体现藏族天文历算发展中的互补性,1879年由第四世嘉木样尕藏图丹旺徐创建了喜金刚学院,主修以汉传“时宪历”为主的天文历算学。按定制时轮学院要逐年编写出一部以时轮历为主的《藏族气象历书》,喜金刚学院需编写出以时宪历为主的历书,并公之于众,求得全寺僧众监督指正,以便提高历书的质量。这一措施对发展和完善藏族天文历算学有积极的作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