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48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分类号: D693.74
页数: 6
页码: 1142-1147
摘要: 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直属拉卜楞特别党部(省级组织),主要在拉卜楞寺教区管辖内的川、康、甘、青4省交界处的藏区建立组织,开展活动。这一地区当时约有10多万平方公里,50多万藏族群众。
关键词: 国民党 政治组织

内容

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直属拉卜楞特别党部(省级组织),主要在拉卜楞寺教区管辖内的川、康、甘、青4省交界处的藏区建立组织,开展活动。这一地区当时约有10多万平方公里,50多万藏族群众。
  由于拉卜楞寺的政治实力直接影响着甘、青、川、康四省交界的广大地区,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地方是抗战的大后方,所以国民党更重视该地区的党务工作。1937年初,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边疆处科长刘廉克(蒙古族)来拉卜楞筹办“国立拉卜楞职业学校”,培养当地青年,作为开展党务的骨干。
  1939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20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直属边区拉卜楞区党部,并任命刘廉克为党部书记。1942年1月,刘廉克被调往国民党绥远省蒙旗特派员办事处,另调韦炳儒为党部书记。1944年,因韦工作不力,被免去职务,调派绳景信接任书记一职,并责令扩大筹建拉卜楞特别党部。1945年5月,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在国民党中央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6年春,国民党中央直属边区拉卜楞区党部改组,成立中央直属拉卜楞区党部(省级组织),党部内分设执行和监察两个委员会,黄正清等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拉卜楞寺阿莽仓等4人当选为监察委员会委员,由绳景信任党部书记长。党部改组情况和党部主任委员一职报请国民党中央批准指定,后因解放战争开始,一直久拖未批。1948年秋,绳景信辞职。同年11月,始经国民党中央常务会160次会议决定,中央直属拉卜楞区党部正式易名为中央直属拉卜楞特别党部,并指派中央候补执行委员黄正清为该党部主任委员,继调四川松、理、茂特别党部书记长郑英为该部书记长,黄祥、黄文源、黄正明、康万庆为执行委员,杨复兴、康志亮、钱振西、丁正熙为监察委员会委员(该委员会因委员未去拉寺就任,故徒挂虚名)。同年12月1日,党部在夏河拉卜楞地区补办部成立典礼,会后,又召集过数次各区分部负责人会议。
  拉卜楞特别党部自筹建至1949年,共建有基层区党部4个,下辖区分部22个,其分布地区如下:
  第一区党部设在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内,党部常委张子丰。
  第二区党部设在拉卜楞寺院内,常委季美(党员全为僧人)。
  第三区党部主要统管拉卜楞葆禄堂及城区的党务,常委策仁娜姆。
  第四区党部在青海果洛,常委由果洛地区小学校长郭辉祖兼任。
  1948年,特别党部正式成立之前,已有国民党党员606人,成立后继续发展了一批党员。截止共和国成立时,在册党员共771人,多为藏族,其中寺僧喇嘛占了十分之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在1945年春国民党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前,为凑足额定数目以求推选参加国民党中央“六大”代表会议而被集体拉入国民党的,纯属挂名党员。其余极少数党员皆分布在拉卜楞十三庄、洒索玛、达麦及果洛各部落。
  中央直属拉卜楞特别支部成立后,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创办藏汉两文版面的“拉卜楞简报”。1944年秋,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曾任命绳景信为拉卜楞汉藏文版“简报”(日报性质)社社长,资料从内地报纸上摘登有关抗日战争情况和中央文告,采用腊纸刻写,藏汉文各一张,油印后分送拉卜楞各机关、团体、寺院及其他有关方面(免收工本费),藏文编辑是拉卜楞寺老喇嘛关却乎。1948年夏,因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无力维持,遂停刊。
  设立卫生所。1946年秋,拉卜楞特别党部开设卫生所,所长由绳景信兼任,所内分设中、西医、兽医三部分。1948年,在绳景信带领下,卫生所医疗人员曾先后赴岷夏公路沿线工地、甲吾、甘加两部落及青海果洛、四川阿坝等地区义务诊疗施药,与各地藏族群众联络感情,并开展党务活动。
  参加“致敬团”。1949年夏,解放战争在全国接近胜利,甘、青、宁国民党军队大部分与人民解放军在主要战场对阵作战,西北地区已无力顾及,遂任命青海省主席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辖属省、县地方官员纷纷赴兰州献旗献马表示致敬,支部书记长郑英代表拉卜楞特别党部,参加了夏河致敬团。
  第二节县党部
  一、夏河县党部
  1927年11月国民党在夏河县筹建县党部,时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筹备委员会派孟某来夏河成立夏河县党部筹备委员会。1928年,由于四•一二政变,国民党中央下令各省、市、县党部停止活动,夏河县党务随之停止。之后,县党部历任负责人均由甘肃省党部任命。
  1936年11月,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任命路得贵为夏河县党部书记长。
  1939年初,因路得贵回家探亲,张恒代理夏河县书记长近10个月。同年11月,路得贵调崇信县,省党部调常俊接任。当时夏河县党部下辖9个区分部。1944年1月19日,常俊辞职,国民党甘肃省执行委员会派张尚瀛接任书记长。1945年,因张尚瀛久假不归,国民党甘肃省执行委员会派汉世荣接替。
  1946年8月1日,在夏河县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成立了国民党夏河县执行委员会,推选执行委员汉世荣兼任该会书记长。同时成立了监察委员会,推举黄正清兼任常务委员。
  1947年12月1日,根据国民党甘肃省执行委员会的指令,夏河县党、团合并,汉世荣仍任夏河县党部书记长,冯国栋为副书记长,原三青团夏河分团干事黄正明调任省执委视察。
  1949年9月,夏河县解放,国民党夏河县组织即告解体。
  由于夏河县藏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群众虔信佛教,只受拉卜楞等寺院的调遣,不遵政令,故县党部很难开展活动,除党部书记长每年出席一些县上的集会,在“双十节”等有关节日上发表演讲外,无大的活动。基层区分部大多虚挂其名。
  二、临潭县党部
  1927年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派李斌(卓尼人)到临潭县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潭县党部筹备委员会”(地址在新城北街旧药王庙内)。李斌到临潭县后,首先发展国民党员,第一批发展的国民党员有4人。同年,由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冯玉祥合流,甘肃省代理督军刘郁芬(冯玉祥系)在省城兰州成立“国民党清党委员会”,故改临潭县国民党筹备委员会为“中国国民党临潭县整理委员会”,并派丁国宝(榆中县人)为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国宝在任期内把发展国民党员作为开展党务活动的重点,先后发展11名国民党员。
  1936年冬,中国国民党临潭县党部整理委员会易名为“国民党甘肃省临潭县党部”,常俊(岷县人)为代理书记长。1938年10月,省党部正式任命常俊为该县党部书记长。1939年赵廷栋任县党部书记长,1943年3月,赵廷栋被肋巴佛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军击毙。由来焕章代理书记长,马如麟任执行委员兼代书记,马志清任监察委员。1945年3月,国民党甘肃省执委会决定派李燕青(岷县人)接替临潭县党部书记长职,内部设执行和监察两个委员会。
  1948年,县党部和三青团县分团奉命合并,原任县党部书记长何士科为正书记长,三青团干事兼书记訾兆麟为副书记长。实际上,该县的党、团合并,只在会议上由何士科作了宣布,事实上区分部以下党、团组织,未予整顿,团员转党手续亦未办理。
  从1938年起,国民党临潭县党部,在县属各机关、学校、各乡、镇中建立了区分部,到1948年,全县共设有区分部24个。三、卓尼区党部
  国民党在卓尼建立组织始于1927年夏。当时,卓尼藏族人李斌在兰州受训后,被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派往临潭、卓尼两地建立组织。李斌在筹建国民党临潭县组织的同时,在卓尼组建了 “国民党卓尼区党部筹备委员会”。同年,奉省党部命令停止活动。
  1938年,国民党甘肃省党部派祁文敏(临夏人)来卓尼筹组中国国民党直属卓尼区党部。祁文敏来卓尼后只在设治局的教育、文化界发展吸收了国民党员约20人(包括原来在外地已加入国民党组织的数人),祁文敏和党员们曾单独进行过党务活动,祁文敏还参加过几次设治局召开的例会。1939年严永祥(临潭人)接替了祁文敏的职务,增选杨凤春为筹备处干事兼秘书。1942年下半年,中国国民党卓尼区党部正式成立,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任命杨生华(卓尼人)为该党部书记长,至1947年下半年,卓尼区党部下属共12个区分部,党员发展到300余人。同年11月与三青团组织合并,成为一个机构,杨生华仍任该党部书记长,原三青团书记马步良转任副书记长。
  卓尼区党部成立后的主要活动为:1944年创办石印4开的《卓尼周报》,刊登宣传抗日战争情况及转摘《民国日报》上所发表的文章,介绍地方上行政、党务工作的动态。在每年的元旦节、七•七抗战纪念节、六•三禁烟节和双十节等重要节庆上,由区党部书记长发表讲话,借以扩大国民党在社会上的影响。1949年夏,卓尼洮岷路保安司令部奉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命令,扩编卓尼自卫旅,于是,由卓尼党、政、军三方联合发起“自卫特捐”活动,由司令部主持,区党部、参议会从旁协助,发动地方各界人士和农村殷实之家自动捐献白洋以扩充经费。此次捐献活动,在国民党卓尼区党部的大力鼓动下,共捐得白洋(即银币)2万余元,自卫旅虽未组建起来,但洮岷路保安司令部的警卫营却由此装备了较好的武器弹药。
  1949年9月,卓尼杨土司起义,国民党在卓尼的各级组织随即解体。
  四、西固县党部
  中国国民党最早在西固县建立党组织始于1927年11月,当时,国民党西固县党务整理委员会受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的指令,在西固县城设立了办事处,时国民党党员多为县城的小学教师。1928年2月起,西固县国民党办事处奉命停止活动。1931年,国民党甘肃省指导委员会又派张蔚兰组建了西固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张蔚兰任指导员,1936年下半年颉凤池任党务指导委员会指导员,同时进行了党员登记工作。登记结束之后,便成立了国民党西固县党部,尚佐周任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
  至1942年,全县共有党员366名,组建了4个区党部,14个直属区分部,12个区分部,28个小组。1944年3月8日至10日,县党部召开了“国民党西固县第一届全县党员代表大会”,有2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讨论主题皆属地方党务、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共计议案46件。1947年11月,县党部奉令与三民主义青年团西固分团合并,原县党部负责人任正书记长、三青团县分团部干事长任副书记长。
  国民党西固县组织建立后,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建立宣传机构。l939年11月5日成立了县党部宣传委员会,开设乡镇民众讲堂4处,推荐学校教师和地方绅士轮流每月在各讲堂为召集的听众演讲一次。同时开展“统一文化运动”和“督导文化活动”,辅导各文化团体的活动,并举办新闻照片展览、民众阅览室、音乐会等。
  1942年县党部曾办过刊物《江涛周刊》,内容多为党务及披露抗日战争新闻,不久停刊。1944年4月创办了《西固周刊》,每月发行4期,每期只印发200份,一切采编印刷业务均由县党部独家办理,经费亦由县党部出头募捐。
  开展党、团督导活动。为了扩大国民党的声誉和势力,县党部督导县参议会和县教育会各建立党团组织,每月召开干事会议及分团会议1-2次。
  五、民革甘南小组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甘南小组(简称“民革甘南小组”)始建于1984年7月,直属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领导。“民革甘南小组”成立时仅有党员4人,组长为苗滋庶,副组长为王兰英。
  “民革”为共和国八大民主党派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其核心任务是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也肩负着为祖国“四化”服务的使命。民革甘南小组1984年成立以后,先后做了如下工作:
  1986年与州委统战部对台工作办公室联合制作对台宣传录音资料,介绍甘南地区在解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87年举办甘南“合作地区书画摄影学习班”,结业学员20名。
  1987年举办了 “哈雷慧星回归”科技小组,向合作地区青少年进行科技宣传活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