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47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分类号: D242
页数: 18
页码: 1125-1142
摘要: 195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甘南藏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设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建立后,改称中国共产党甘南工委,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律检查委员会、生产合作部、财政贸易工作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和行政干校。
关键词: 共产党 甘南州

内容

195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甘南藏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设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建立后,改称中国共产党甘南工委,设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律检查委员会、生产合作部、财政贸易工作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和行政干校。1956年6月1日更名为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常委、委员,新设工交部、文教部和甘南报社。1957年1月1日又改称中国共产党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简称州委)。1959年9月州委设书记处,有第一书记、第二书记、常务书记、书记、书记处候补书记和常委、委员、候补委员。1963年8月31日撤销州委书记处。1964年4月州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财贸部、监委、机关党委、党校、甘南报社、甘南广播电台和档案处11个工作机构。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州委受到冲击,1967年1月25日州委被群众组织“夺权”,州委机关陷于瘫痪。次年4月24日成立了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1971年4月重建中共甘南州委,设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机关党委、党校、报社和甘南广播电台。1979年增设农工部、政策研究室、政法委员会、档案处、老干部工作局、纪律检查委员会。1981年新设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1984年5月设立州委秘书处。
  二、基层组织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地区没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只有少数中共党员在活动。1926年8月,中共党员宣侠父赴夏河、卓尼、碌曲、玛曲等县的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会见了黄位中等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召开部落头人大会,帮助建立《甘青藏民大同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甘肃党组织和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曾数次向拉卜楞地区秘密派遣赵子明等中共党员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47年,领导甘南农民起义的金巴嘉木措(又称肋巴佛),经中共党员高健君、牙含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共陇右工委先后派张火明、陆聚贤、钱平、常秋英等分别赴卓尼、夏河开展工作,促成卓尼保安司令杨复兴的起义和夏河的和平解放,并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9月13日,中共岷县地委派郭曙华等21人来临潭县接管旧政权,9月270,中共临潭县委组成,下设6部1室,辖4个区委。10月底,岷县专署派19名干部到卓尼开展工作,11月底,成立卓尼机关党支部。
  1949年甘南全境解放后,相继建立夏河、临潭、卓尼、西固4个县级党组织,分属甘肃省委、临夏地委和武都地委领导。1952年7月,西北军政委员会藏区访问团来甘南,帮助建立中共洮源、欧拉工委,次年改为中共碌曲党组和中共玛曲工委。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时,中共甘南工委下辖夏河、临潭、卓尼、碌曲、玛曲5个县(工)委,全州已建党委7个,党组4个,支部33个,有党员408名,其中藏族27名。1954年6月,中共舟曲县工委成立。1956年6月,将州属6个县(工)委统一改称县委。1959年,甘南行政区划调整后,中共甘南州委下辖临潭、洮江、龙迭3个县委和德乌鲁市委,1962年,又恢复夏河、临潭、卓尼、碌曲、玛曲、舟曲6个县委,同年1月建立中共迭部县委。至1966年5月,全州建党委119个,党组12个,总支部14个,支部778个,有党员8764名,其中藏族2460名。“文化大革命”初期,党的基层组织受到冲击,处于瘫痪或停顿状态。1971年6月,各级党组织恢复,全州重建111个党委、5个总支部、826个支部,有党员9937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3219名。1984年全州有7个县委、105个乡党委、20个机关党委、56个党组、18个总支部和1304个支部,有党员16885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721名。到1990年时,全州共有党委130个、党组71个、总支部21个、支部1485个,共有党员20852名。1950〜1990年甘南州党组织情况表
  1953〜1990年甘南州党员基本情况表
  第二节党员代表大会
  —、党员代表会议
  自195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甘南藏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至1955年9月8日,甘南共召开了两次党员代表会议。
  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1954年10月4日至10日在夏河县召开,出席会议的党员代表共63名,其中藏族代表4名,回族代表2名,妇女代表1名,甘南驻军和公安部队代表13名,列席代表41名。会议传达了中共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五年来甘南工委的工作,部署了肃反、清剿残匪、加强民族统一战线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等中心工作,听取赵子康作的《关于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王治国作的《关于甘南地区党的团结状况的报告》和吴子明作的《关于剿匪工作的报告》。这次会议之后,甘南开始大规模的建党和民主建政工作。剿灭了马良股匪,在临潭、舟曲进行土地改革,开展镇压反革命、禁贩禁种鸦片和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
  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1955年8月25日至9月8日在夏河县召开,岀席会议的党员代表82名,列席代表20名。会议听取赵子康作的《关于坚决反对党员不良倾向,为建设和巩固甘南的组织而奋斗》,董宏杰作的《关于彻底肃清残余匪特,镇压反革命活动,为进一步巩固社会治安而奋斗》和王如东作的《关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纲要》等三个报告。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搞通思想,加强团结,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会议之后,全州各级党组织大力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到1956年底,全州共建了6个县委、3个党组,共有党员4617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发展到1340人,少数民族干部增加到1162人。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逐步建立互助组和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甘南工商业和小手工业基本实现公私合营。
  二、历届党代会
  1957年至1998年,自治州共召开8次党的代表大会。
  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1957年7月16日至25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代表142人,候补代表15人,列席代表30人,邀请人士19人。会议听取了谢占儒代表州委作的《关于几项主要工作的报告》,董宏杰代表州监委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甘南州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书记处。这次会议之后,州委修改农牧业互助合作发展规划,加快工作步伐,提前完成农牧业合作化任务。到1957年底,全州共建立农业初、高级生产合作社396个,牧业互助组665个。1957年4月州委成立整风领导小组,对甘南的整风运动作了统一部署,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8月份后,整风运动逐渐转化为反右派斗争,并岀现扩大化的偏向,使一些干部蒙受不白之冤,1962年后,才逐个甄别平反。1958年甘南局部地区发生了反革命武装叛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甘南各族人民积极支援和配合公安部队和人民解放军,迅速平息叛乱。并在全州掀起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制度,废除宗教寺院的一切封建特权。在平叛和反封建斗争中,由于受“左”的影响,发生了扩大化错误。
  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1959年9月28日至10月21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代表247人,列席代表91人。大会听取谢占儒作的《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光辉旗帜,乘胜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会议要求农业在三年内粮食“超纲要”、“过黄河”,牧区人民公社在1960年内都要做到粮食自给。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州委。会议之后,在全州主要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忽视民族地区特点,脱离实际,贪多求快,违背牧区“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大搞草原垦荒,使草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1960年后,州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端正政策,纠正错误。广泛宣传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开展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的整社运动,实行以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两级集体所有制,给社员重新划给自留地、自留畜,实行“包产、包工、包投资”和“定人、定畜、定产、定分工”及超产奖励的制度,恢复社员的家庭副业生产,适当放宽农牧区的经济政策,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1964年4月15日至5月4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代表240人,列席代表25人。会议讨论通过张建纲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继续建设新甘南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州委。会后,州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精神,在全州发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为中心和以“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清思想”为内容的四清运动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群众运动,大批“资本主义”,大割“私有制尾巴”,使农牧业生产发展受到制约,部分群众生活陷入困境。
  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1971年4月10日至15日在合作召开,岀席代表409人。会议听取高有才作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工作报告,通过《关于加强学习的决议》,选举产生第四届州委。会后首先恢复各县委,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整顿社会治安和干部队伍,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场围栏。1978年后,州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狠抓揭批“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统战政策、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在全州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摘掉了地、富、反、坏四类分子的帽子。
  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1979年5月12日至16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代表461人,列席代表49人。会议听取杨应忠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把我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牧区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州委。会后,州委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级党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认真清理过去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妥善处理和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1984年5月18日至22日在合作召开,出席代表247人,候补代表28人,列席代表84人。大会通过王应国作的《加强党的建设,致力振兴经济,全面开创甘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甘南州第六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本次会议之后,州委在全州范围内对党员和党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使各级党组织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500多名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机构之中。在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业逐步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改善和强化了党的领导。同时在经济工作上,提高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价格,在农区实行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大包干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使甘南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1989年9月21日至25日在合作举行,出席大会的党员代表共有237人,特邀代表2人,列席代表73人。会议听取李德奎作的 《加强党的领导,振兴民族经济,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甘南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作出《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中共甘南州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总结了甘南在实行改革开放,维护安定团结,努力发展民族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确定到本世纪末甘南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号召和鼓励广大共产党员及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为彻底改变甘南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奋斗。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1994年9月11日至14日在合作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48名,特邀代表5名,列席代表59名。大会听取郝洪涛作的《维护稳定, 加快发展,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会议以中共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同时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选举产生中共甘南州第八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甘南州(工)委书记任职表
  历届甘南州委常委名录中共甘南州(工)委副书记任职表
  第三节理论宣传
  一、宣传工作
  1950年3月以后,各县(工)委结合接收、改造教育旧政权起义人员,开展肃清暗藏特务分子和反革命分子工作的同时,在城镇各族居民中宣传《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和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向全州(区)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教育,开展爱国增产运动。1951年,宣传工作开始深入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农业县向农村派出减租工作队,向农民宣传减租的意义、方法和政策。次年,在各县机关开展“三反”宣传的同时,在各县区(乡、镇)机关也开展“五反”教育,《宪法》颁布后,在全州广泛开展《宪法》、《婚姻法》宣传,做到家喻户晓。1954年后,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民族区域自治纲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和文件,注重提高各族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957年6月,州委传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西北局牧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党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1958年大力宣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同时重视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至1963年,全州成立105个宣传站、100多个宣传队,有3114名宣传员。州委还组织了讲师团,分赴全州各县和州级机关进行理论课讲授,辅导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学习,开展读报,红旗竞赛,办黑板报、专栏,演出文艺节目,农牧区评“五好社员”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以增产节约为中心的“五反”纠风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宣传。1963年3月50,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州委在城乡开展争当“五好”职工、“五好”青年的学习雷锋活动。工人、农牧民的出勤率普遍提高,学校师生开展积肥送肥、为军烈属挑水扫地的活动,争做好人好事,人人争当雷锋。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全州党的宣传工作陷入瘫痪。各造反派组织接连不断召开群众大会、批斗会和举行游行活动, 州县机关和大街两旁到处是批判专栏和带有派性的大字报、小字报和传单。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到甘南草原,全州各族人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举行游行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历史性胜利。1977年以后,为深入开展揭批查运动,以县为主,学习大庆精神,开展路线对比分析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宣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州、县委成立了学习小组,组织100多名县级干部参加学习班。宣传部门深入基层组织群众座谈,州县举办骨干培训班,各县举办科级干部学习班80多期。州委根据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指示,在全州城乡开展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宣传教育。1982年至1989年,全州在开展“三优一学”、“民族团结月”、“五讲四美”、“双拥模范”等活动中,举办报告会、讲演会、专题知识竞赛等150多场,参加人数达4893人次,印刷宣传品2000多册,开展联谊活动180多次,涌现出了一批文明单位和个人。
  二、理论教育
  1950-1953年,在职干部的理论教育按文化程度分为初、中级两个层次编组,进行正规学习。1954年,州(工)委和各县委成立学习委员会,领导全州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社会发展史》等。从六十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前,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为《毛泽东选集》,州、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每星期二、四两个半天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州干部理论学习以《毛主席语录》、《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为主要内容。粉碎“四人帮”后,干部理论学习以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为主。1978年下半年,在党员和干部中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干部理论学习内容以深人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及毛泽东有关著作为主。1983年,州委安排学习《邓小平文选》。1983年至1989年,对干部进行马列主义正规化理论教育,学习内容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编《政治经济学》等,全州发售教材3779册。1986年至1990年,每周二、四上午统一学习,州、县分别对各级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统一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1990年州县在干部职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再教育及“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
  第四节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
  1949年下半年甘南的夏河、临潭、卓尼等县相继解放,面对复杂的社会、民族关系,统战工作从实际岀发,重点宣传和落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对民族宗教代表人物实行“争取、团结、教育”和长期合作的方针。由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很快打开工作局面,为甘南的稳定和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
  团结民族中上层人士共和国建立初期,根据党“依据民族政策,以民族团结为中心,慎重稳进,在民族地区组成较一般地区更广泛的以民族工作为主要内容和通过民族形式的统一战线”的民族地区工作方针,对甘南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和宗教界的中上层人士等民族代表人物,都加以争取、团结和使用,并将一部分民族人士、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的代表人物安排到各级政权和协商组织中担任领导工作。到1954年甘南已有159名民族中上层人士在区以上领导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
  发挥统战人士的作用对参加到各级组织中的民族宗教人士,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政议政,放手开展工作。共和国建立初期,党在开展工作时,采取通过与上层协商办事的方法,即先与中上层人士商量,商量好的就办,没商量好的就缓办。因此,在开展工作前,通过各种方式首先与民族上层人物磋商,征求意见。1952年甘南临时工委召开甘南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宗教人士座谈会、部落头人座谈会、各族各界联谊会等各种会议,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沟通了思想感情,使民族上层人士接近党、支持党的工作。同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看文件、听报告、参加会议,尊重他们的职权。
  争取教育统战对象首先教育与群众有直接关系,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民族中上层人士。在加强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还组织参观团、访问团赴全国各地参观访问。1954年仅夏河一个县就组织参观访问团6次,共60余人,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对党的进一步了解和信任。
  在重视做好对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同时,各级党组织把搞好群众工作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发放救济粮款,派出医疗工作队,调解各种矛盾,从而使统战工作有了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被管押、批斗,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州委拨乱反正,肃清“左”的流毒和影响,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给253名民族、宗教界中上层人士平反了冤假错案,开放了190多处寺院和宗教活动点。充分发挥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在发展民族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参政议政,使统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对台工作
  1972年以前,甘南州的对台工作由当地军事机关主管,同年5月始交地方党委办理。1978年以前仅限于对台属的调查摸底、政策思想教育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台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积极开展复查落实台属工作,接待安置台胞和对台属的扶贫等。全州共有去台人员154人,台属486人。他们主要居住在临潭、夏河、卓尼、舟曲4县及合作地区。1981年开始,全面落实台属政策,对12名台属提出的14件申诉核查落实,给予政治上平反和经济上补偿。对去台人员回州探亲、旅游、考察、定居者,予以积极主动、热情周到、有礼有节地接待。1986年到1990年,共接待99人,其中接待了台湾巨涛公司摄制组。对台宣传是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从1974年起,采用登门拜访、举行茶话会等多种形式,适时地对台属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广播和利用台胞回州之机进行宣传,使台胞及台属进一步了解对台政策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三、藏胞接待
  1959年甘南州流落国外的藏胞有370户,687人。经过三十多年的自然增长,达到1500余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加拿大、美国、沙特阿拉伯、瑞士、蒙古、不丹、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1980年自治州设立藏胞回归接待安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式开展藏胞接待安置工作。对要求回国定居的给予妥善安置,对朝拜、探亲访友、回国观光的热情接待、礼送出境,对一些中上层知名人士,州县领导亲自接待,介绍情况,宣传政策。对接待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研究解决。至1990年,全州共接待归国探亲、旅游、定居的藏胞460多人,其中安置66户、94人。
  第五节来信来访
  —、信访机构
  共和国建立后至六十年代初期,甘南州无专门的信访机构和干部,人民来信来访均由甘南工委秘书处和人委办公室的秘书兼办。1962年3月,成立甘南州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属甘南州委书记处直接领导,当时全州党委系统共成立来信来访机构5个,配备专职信访干部7名。同时州人委也成立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乡镇亦指定专人兼管此项工作。l979年7月,成立州革委会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同时将原接待组改为中共甘南州委信访办公室。1985年1月,州县党政信访机构合设,并升格为县(处)、科级,受同级党委、政府双重领导,全州共有信访专职干部23名。
  二、信访工作
  1978年前,甘南州的信访工作紧紧围绕党在甘南藏区的各项任务,在反映社情民意,维护民族团结,缓解人民内部矛盾,为民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一时期,信访部门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9488件(次),其中,受理来信8025件,接待来访1473人(次),党政领导亲自阅批1504件(次)。历年査结各类问题6428件,占总数的68%。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大革命”前精简下放、退职以及在清队、“一打三反”、整党中作了各种处理而要求复查的;反映知识青年、城镇居民下乡落户问题的;反映领导班子、干部、职工作风的;草山纠纷和民事纠纷问题;揭发社队基层干部违法乱纪的;要求申报户口、子女就业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信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召开三次信访工作会议,建立《信访室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了信访工作程序,州委、州政府还批转《分级负责、对口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办法》,使信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1979年至1990年,州党政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236件(次),其中来信8771件,来访2465人(次),查结案7171件,占64%。州委、州政府领导亲自接待上访群众和受理阅批信件1845件(次),州信访室给上访群众解决食宿及返程车费9493.9元。这一时期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有:对“文革”中的处理不服,本人要求平反的;1958年反封建斗争及历次运动中的房产、财物被没收要求落实的;检举揭发违犯党风党纪、反映行业不正之风、违犯计划生育等;申报城镇户口、劳动就业、工资福利、群众生产生活、草山纠纷和民事纠纷等。
  三、落实干部政策工作
  为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州委于1978年1月,成立“中共甘南州委落实干部政策办公室”,并于同年7月,召开全州第一次落实干部政策工作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关于落实干部政策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加快甘南落实干部政策的速度,1979年2月,又召开第二次全州落实干部政策工作会议,专职干部由73人增加至421人。此项工作从1978年3月开始到1980年7月结束,共立案查处案件2149件,占应复查案件的98.7%。属于“文革”期间的1191件,已复查结案1186件,占应复查数的99.58%。其中:原定按敌我问题处理的161人经复查,全部平反的有80人,内有61人收回工作,19人改按退职退休处理;改变定性处理的59人,内有26人收回工作,31人改按退职退休处理;维持原结论不变的只有22人,仅占原定敌我问题人数的13.66%;原定为人民内部问题做了开除公职处理的79人,经复查,收回工作的41人,改按退职退休处理的10人,维持开除公职不变的28人;开除党籍的50人,经复查,恢复党籍的19人,改给党内其它处分的4人,维持开除党籍不变的27人。
  在立案复查的案件中,属“文革”前的案件986件,已复查结案963件,占应复查数的97.67%。其中:按敌我问题定性的229人,经复查全部平反的168人,内有100人收回工作,55人改按退职退休处理;改变原定性处理的48人除病故5人外,9人收回工作,34人改按退职退休处理;维持原处分的只有13人,仅占原按敌我问题定性处理的5.68%。原定人民内部问题开除公职的286人,经复查收回工作的50人,改按退职退休处理的128人,问题平反已病故的7人,开除公职不变的93人;开除党籍停止预备期的40人,经复查恢复党籍的24人,改给党纪政纪处分的2人,维持原处分不变的14人。
  全州共复查处理的基层不脱产干部案件1063件,其中“文化大革命”中的案件1053件,已复查结案1051件,占应复查案件数的99.8%。在原定敌我问题的140件案件中,全部平反的118件,部分平反的10件,维持原定不变的12件;在原定人民内部矛盾921件案件中,问题全部平反的858件,部分平反的35件,维持原处理不变的8件。
  全州共复查处理的社员居民案件11982件,已复查结案11966件,占99.86%。经复查,在原定敌我问题的820件中,全部平反的782件,部分平反的39件。在原定内部问题的11146件案件中,全部平反的10161件,部分平反的679件,维持原定案的306件。
  落实政策期间,全州用于补发工资、生活困难补助、接待上访人员和遗属子女抚恤等共支出经费832661元。按规定为1680名(378户)落实政策职工和受株连的家属子女恢复了城镇户口;为77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职工遗属补发了抚恤费和生活救济费,对其中23名符合招工条件的职工子女安排了工作。第六节中共甘南州委党校
  —、党校机构
  1954年6月4日,“中共甘南工委行政干部学校”在夏河县桑科成立,设组教、总务两个科,有教职工25人。1956年校址迁到合作镇,设有组教科、办公室、文教科、教研室4个科室和政治班、文化班两个班。1959年3月更名为“中共甘南州委党校”,1968年5月至1973年被“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代替,1973年8月又恢复“中共甘南州委党校”名称。1980年12月,将州委讲师团和党校合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84年党校内设办公室、总务科、教务处、学员管理部、理论教研室、文化科学知识教研室、图书资料室7个科室。目前州党校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6711平方米,有图书3.2万余册,教职工42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2人,助教4人。
  二、班级设置
  (一)训练班
  从建校到1966年8月,州党校以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共举办“政治轮训班”、“专业训练班”、“藏汉文化班”、“藏文师资训练班”等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干部1374人。
  互助合作训练班1954年11月27日至12月22日举办,共有学员140人,其中自治区、县、区、乡领导干部23人,一般干部117人。主要学习内容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和互助合作化政策及畜牧业工作,有关互助合作方面的常识等。
  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计训练班1955年2月17日至3月25日举办,有学员101人。学习内容主要有业务课和政治课,业务课为簿记、会计、记帐、转帐及公布帐目等,有38%的人基本学会了会计业务。
  畜牧训练班1955年2月280至5月7日举办,有学员27人,主要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民族政策、畜牧知识和有关操作方法等。
  兽防班1955年6月至8月2日举办,有学员40人,除政治学习外,主要学习家畜的传染病和一般的防治技术。
  民族师资训练班1956年6月25日至1958年2月共举办了两期,有64名学员,均为寺院和尚。主要学习内容为藏汉文小学语文、自然、算术、史地等。通过学习,大部分会念、会写、会讲。
  政治轮训班1955年7月至1957年11月共举办4期,学员431人,主要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民族政策、互助合作化政策、组织建设和农牧业常识等。
  农业技术员训练班1959年3月24日至6月24日,学员215人,主要学习农业生产的任务与技术革新、土壤与普通耕作、新式畜力农具和药械使用、农作物栽培、肥料的施用常识、病虫害防治等。
  公安学习班1959年3月至12月10日,举办两期,80名学员来自各县民警队、县公安局和厂矿企业。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工作方法六十条》、人民公安政策、公安保卫工作、侦察工作、现场勘察等理论、业务常识。
  初级干部训练班1961年11月至1964年共举办7期,公社(乡镇)党委书记、农牧林场场长、县科(部)长及州县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干部共500名学员参加学习,主要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几个问题》、《党的生活的几个问题》、《八届十中全会文件》、《反对现代修正主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党的民族政策等。
  (二)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1968年5月16日州党校被“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代替,学习班的总负责、指导员、队长均由解放军干部担任,其他工作人员由革委会政治部调配。学习、班以“斗私批修”为纲,推行“早请示、晚汇报”和“天天读”制度,要求“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还实行军事化的生活管理制度。至1970年,共举办各类学习班9期,有1546名学员参加学习。1972年至1976年,还举办了路线教育学习班、理论学习班、翻译骨干学习班、民族干部训练班等。
  (三)读书班
  1977年至1980年共举办5期,培训干部293人,主要学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及时事政治等,重点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通过学习,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高了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认识,增强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四)专业干部培训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校加强对专业干部的培训。1976年后,共举办各类训练班12期,培训干部684人。主要有:全州组织人事干部学习班、政法干部学习班、党课教员学习班、全州工业企业管理干部训练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辅导员学习班、哲学辅导员学习班和中级领导干部学习班等。
  (五)干部正规化培训
  中专班1984年经州委、州政府批准,州党校开办党政干部中专班,学制为二年,各科成绩合格者,由学校发给中专毕业证书。1985年至1989年州党校共举办5届党政干部中专班,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13门,毕业学员210人。
  函授教育1989年起州党校筹建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甘肃分院甘南辅导站,1990年正式成立,有4至6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办党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函授大专班,学制为三年,当年招取学员92名。
  三、党校工作
  中共甘南州委党校是培养和教育全州科级以上党政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先后培养训练了大批各级基层干部,其中许多同志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为甘南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州党校的工作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4年6月至1966年5月,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州委的决定,结合全州许多工农干部缺少文化的实际,党校举办各类短训班和文化补习班共26期,培训干部1374人。主要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党的政策法令以及有关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第二阶段,从1966年5月至1968年4月,党校工作陷于瘫痪状态。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校进入大动荡时期,教学活动停止,学员回到原单位“闹革命”,校内由批判“资反路线”到揪斗“走资派”和清査“叛徒”等发展到“夺权”。期间,虽然举办了几期学习班,但都是对干部进行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教育,实际上是推行“以阶段斗争为纲”的极左理论教育。
  第三阶段,从1976年10月至1982年2月的党校恢复时期。粉碎“四人帮”后,党校工作开始转向恢复和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从1976年至1982年,党校共举办各类班次的培训班15期,轮训各级干部702人次。这对肃清极“左”流毒的影响,恢复党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证全党意志和行动的统一,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起了积极的作用。期间,党校举办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讨班,在深层次上普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桎梏,推动了全州农牧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第四阶段,从1983年至今,是党校的工作走上正规化的发展时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现代化业务知识武装党的干部,为党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党性强、作风好又具有现代化知识的领导骨干。从实际出发,制定正规化教育的目标和方案,并制定培训规划。开办两年制中专班,实行“以短为主,长短结合,以讲授马列为主,兼以现代化知识和业务知识”的教学方针。党校的机构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壮大了教师队伍。期间,党校的工作方针明确,教学正规,学员学习努力,科研成果从无到有,直接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较好地发挥了“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办学效益。特别是党校函授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为甘南经济的振兴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和经济管理人才。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子康
相关人物
董宏杰
相关人物
谢占儒
相关人物
张建纲
相关人物
高有才
相关人物
杨应忠
相关人物
王应国
相关人物
李德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共产党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