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主要部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42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主要部落
分类号: G034.2
页数: 23
页码: 995-1017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南藏族社会中以部落作为其主要的组织形式。甘南藏族早在公元167-1000年间,以宗族制而后逐渐演变为部落(旗)的组织形式,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部落规模亦随之扩大。在外来攻掠与内部互相吞并中,部分小部落为了抵御侵扰而联合起来,部分小部落被大部落吞并,有些大部落也因内部矛盾分裂成几个小部落。有些部落之间以亲属或宗族关系组成不同形式的联盟体系。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部落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南藏族社会中以部落作为其主要的组织形式。甘南藏族早在公元167-1000年间,以宗族制而后逐渐演变为部落(旗)的组织形式,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部落规模亦随之扩大。在外来攻掠与内部互相吞并中,部分小部落为了抵御侵扰而联合起来,部分小部落被大部落吞并,有些大部落也因内部矛盾分裂成几个小部落。有些部落之间以亲属或宗族关系组成不同形式的联盟体系。
  甘南藏族部落的形成,既有像夏河卡加六族那样的自唐代就已形成的藏族部落,也有元明时期因分封土司而建立起的藏族部落,还有在清代乃至民国时形成的藏族部落,另有寺院直接管理差役属民而形成的部落。牧区部落规模大的有千余户,小的只有几十户,这些规模不等的部落之间互不统属。半农半牧区藏族部落往往是在土司或僧纲的统属下,形成部落集团,其规模也各不相同,大到像杨土司统属万余户属民,也有小到像圆成寺侯僧纲下辖仅4族、18户属民。一般是土司下设“旗”,“旗”下设“族”,“族”下在农区设“村庄”,在牧区设“帐圈”,再到各个家族。
  甘南的各部落,除了卓尼杨土司管辖的卓尼48旗(包括现今迭部、舟曲大部分、临潭的一部分),拉卜楞寺属80余部落(包括玛曲、碌曲的部分部落)以外,其余碌曲的双岔、赛赤等部落不隶属于其它部落集团,只是一个大部落下有3〜7个或更多的小部落。
  第一节卓尼县境部落
  卓尼境内的藏族部落形成历史悠久,有世居于此的羌、戎土著部落;有自唐、宋以来吐蕃戍边军士留居后繁衍形成的部落;有迁徙安居的吐蕃后裔移民部落等。元末明初,卓尼县境内的大小部落通过多年的同化、融合而逐渐稳定。后随着杨土司的归附,各部落先后归顺朝廷,形成新的部落一一旗制形式。
  一、思吾什部落
  形成于明初,相传为杨土司家族的基础部落。杨土司归顺朝廷前定居于县境龙马沟,逐渐收服整个西路沟。入居卓尼后,将其有血缘关系之支系带往卓尼,散居城区附近。土司统治整个卓尼后将城区支系部族划为十六掌尕,原西路沟一带划为思吾什旗。共辖13族,除今临潭所辖3族外,其余均为卓尼县木耳乡辖地。
  二、朱扎三部落
  朱扎部落是由朱扎、朱盖、卡车三个独立部落组成的土著联盟部落。所属村寨原有75个,属民约千余户。朱扎三部落在明朝末期归附于杨土司,清康熙时与杨土司时有冲突。后将三部落分划为7个小旗:即朱扎旗、上朱盖旗、下朱盖旗、卡车旗、麻路朋地旗、大族旗、破古录旗统称为朱扎七旗。由七旗属民推举大总承直接办理内务,仍保留其联盟部落形式。共和国成立后有村寨64个,分属于今卡车、大族、木耳、柳林4乡、镇辖领。其中卡车乡辖26族,大族乡辖21族,柳林镇辖12族,木耳乡辖2族,划归临潭县辖3族,另有2族为今临、卓两县插花地。
  三、术布部落
  术布为藏语“河流”之意,是由20余个小部落组成的土著联盟部落。明洪武时,其中部分部落曾属马奴寺僧纲所辖。清康熙年间卓尼土司杨朝梁用武力征服,与朱扎部落等归顺杨土司,被划为小术布旗,共辖16族,其中4族属今卡车乡,6族属今阿子滩乡所辖。另外4族划归临潭县术布、古战乡辖领,2族为临、卓两县插花地。
  四、大峪三部落
  大峪部落共辖10族,散居于大峪沟内,清代初期被杨土司收服,划为大峪沟旗。其居民多为吐蕃后裔移民。其民风古朴,原奉笨教,清康熙时曾建旗布寺,改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今属木耳乡辖地。
  冬禾索部落原属一土著部落,曾与唐宋时的吐蕃戍边军士聚居,元末形成一联盟部落,曾一度占有整个大峪沟及洮河沿岸数十族。明初被朝廷征服归顺,原统领地被分划,部落中心7族划归杨土司辖领,与附近另一土著部落一达扎合划为冬禾索旗。今属木耳乡辖地。
  达扎部落洮河南岸土著部落,中心地虽仅秋古、达札两大族,但其独立性较强,曾为元末明初时的洮州十八番之一,屡与朝廷对抗。明永乐时归顺,划归卓尼杨土司辖领,明末清初与冬禾索部落并为冬禾索旗。今属木耳乡辖地。
  五、纳麻那五部落
  纳麻那五部落指西尼沟、托洛哇、朝勿若隆、纳浪戎哇4个土著部落和冬盖那部落。其所占地域和部落规模虽小,但均为互不统属的独立部落,名列洮州十八番之中,因屡次与朝廷对抗而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明洪武时因反抗朝廷而被明将沐英征服。明万历九年(1581年)朝廷将此三部落赏赐给卓尼杨土司辖领。
  托洛哇三部包括由大小板尔为主的托洛哇部落;朝勿、若隆、后沟五族组成的朝勿若隆部落;大小纳浪戎哇为主的纳浪戎哇三部落。清康熙时由杨土司划为纳麻那旗,今属纳浪乡辖地。
  西尼沟部落原为一独立的土著部落,亦曾名列洮州十八番之一,后经历次战事挫伤后逐渐衰落。明初归附朝廷后划归岷州多纳赵土司辖领。改土归流后属岷县西寨乡,称归安里。1953年划归卓尼县纳浪乡辖领。
  冬盖那部落原定居于西尼沟内,相传为元末3户散兵游勇避难此地繁衍而成,到清初时已形成一较大的独立部落。曾一度归服卓尼杨土司,后又与西尼沟部落联盟投岷州赵土司。清末与西尼沟部落一并改土归流,1953年划归卓尼县纳浪乡辖领。六、录竹三部落
  录竹部落是今卓尼洗河上游沿岸迁徙定居较早的移民部落之一,其先民据传在南北朝时定居于“泽曲”(今四川境内)河沿岸。唐初北迁,辗转至洮河流域录竹地区传播笨教,部落初称为“泽海”。其定居后,曾修建了录竹寺等笨教寺院,香火极盛。部落繁衍出郎秀、囊秀、泽秀三部。后又各自衍为两部,加泽海本部共称为泽海7部落。唐末,吐蕃军东进,随军移民中一称为更桑者从西藏率“扎”姓本族,经宗喀地区徙居录竹地区,渐与泽海部落融合聚居,繁衍为善札、德塘、同钦三部落,明万历间被杨土司收服。清康熙时始分别以部落为单位编制旗下。
  善札部落以洮河北岸八什卡、赛奥纳、扎古录等小部落16族为主。归服杨土司后被编为善札旗,今均属扎古录乡辖领。
  德塘部落以洮河南岸及车巴沟口原录竹泽海部落为主,组合洮河北岸河边6族共15族形成。归服杨土司后划编为迭当旗(与德塘同意异译)。其中除尕下、松巴两族属今完冒乡外,其余均属扎古录乡辖地。
  同钦部落后又分化为若干个小部落,其中癿力、达加、地吾哇买、桑旺甫多4个小部落于明万历间归服杨土司。划编旗制时因其居地分散辽阔,虽编为一旗,但仍保留了原小部落名称,并按小部落体系分划3个小旗。其全称为“癿力达架地吾哇买(地吾完冒)桑旺甫多(沙冒甫多)旗”。癿力达架合为一小旗,地吾完冒和沙冒甫多各为一小旗。各小旗亦派有旗长、总管管理事务。大旗共辖18族,其中达加、玉古等6族属今阿子滩乡所辖;沙冒、完冒等6族属今完冒乡所辖;癿力、达华路等4族属扎古录乡辖地。
  七、车巴部落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车巴部落先民定居的历史早于录竹的独立氏族部落。另相传车巴部落先祖原定居在西藏觉摩隆地区,后离开本土东徙,经西康而后定居于今车巴沟“阿尼华干”山麓,住地时称“加且巴”,又因其远道而来称为“齐巴”,后变音为“车巴”。公元十二世纪末,车巴部落发展到鼎盛时期,《安多政教史》中曾载其“车巴管天管地,车巴后裔如天之星”的谚语。明永乐间,强巴根登、洛哲样巴二位宗教大师自卫藏赴此地于尕日玉多修建了寺院,前后经历主持23代。清康熙初年被杨土司征服,编为车巴沟旗,共辖18族。旗内又划分上沟(属今尼巴乡)和下沟(属今刀告乡)两小旗。八、老噢什部落
  老噢什(亦称拉布什)部落先祖为北宋时兴起的青唐吐蕃大首领俞陇珂部后裔。于唐代时曾驻防戍边,吐蕃王朝崩溃后散居于秦州、洮岷一带。到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归顺朝廷,大首领俞陇珂(宋史译作裕啰格勒)由朝廷封为殿直蕃巡检,并赐姓包名顺。归附部落号称十二万户。老噢什为其洮、岷东北部大部落之一,原辖属民千余户,散居今卓尼、岷县、临潭境内。金元后部落联盟逐渐解体,四分五裂,加之明初屯军的入据,迫使各族避居于峡谷幽林之地,并为生存而各自投奔附近土司辖属。到明末清初,其地已形成卓尼杨土司、临潭昝土司、岷州赵土司、会川赵土司等分别插划辖领的格局。清康熙年间,杨土司将所属地域编制为相当于旗制的老噢什尕。后正式划为老噢什旗,亦称拉卜什旗。共辖34族,其中14族属今洮砚乡所辖,1族属藏巴哇乡所辖,3族属柏林乡所辖。另有10族属今临潭县石门乡,2族属陈旗乡,2族属龙元乡,2族属扁都乡辖地。
  九、藏巴哇三咂部落
  藏巴哇部落先祖据传由后藏迁居,为唐末吐蕃军士定居形成。北宋初年随会川土司阿哥昌内附,土司被朝廷赐国姓为赵,该部落亦世代为赵土司属民。当地习惯自称其为上下三咂部落。三咂亦称三砦,疑为宋时“榨”或“寨”的变音。地域仅限九甸峡以东,黄香台以西百余平方公里的沟谷之内。共辖大小村寨18个。自鸡儿沟之东称上咂;新堡、大山一带称中咂;包舍口、阳阴坡称下咂。民国时隶属会川县,设新堡区。1954年划归卓尼,1985年更其乡名新堡为藏巴哇,为藏语“后藏人”之意。
  十、北山诸部落
  北山地区包括今卓尼县恰盖乡、康多乡、勺哇乡全部及申藏乡、完冒乡部分辖地。分布着若卜察四部(指恰盖、沙麻赛藏、热索、贝隆)和云哇卡松三部(指康多、勺哇、多玛三部落)。
  恰盖部落位于恰盖上沟地域,以恰盖寺为中心,原为寺院六奥岗辖区,共8族,清康熙间被杨土司征服后设土桥旗。今属恰盖乡辖地。
  热索贝隆部落原为两个邻近的联盟部落,藏语又称“脑索、比利”,又译作“约沙必拉”,均为藏语译音的变音,位于恰盖沟下沟地段。清初被杨土司征服,原设脑索旗,后改名为约沙必拉旗,辖7族。今属恰盖乡辖地。
  沙麻赛藏部落地域涉及今卓尼县申藏、康多、完冒、恰盖4乡地域。清初被杨土司收服后将其部落周边零散村寨分划给邻近旗下,部落中心较集中的村寨分划为阿禾、沙麻龙住两旗。两旗共辖21族,其中6族属今恰盖乡,8族属今完冒乡,3族属今申藏乡,3族属今康多乡辖地。
  康多部落云哇卡松三部之一,原为一大部落,清初归服杨土司后仅余8族,初划为康多旗,后改为日班麻旗。所辖地域曾涉及今和政县境松鸣崖寺附近。后因历次战事而逐渐衰落,所辖地域亦因属民锐减,鞭长莫及而被邻近地区逐渐蚕食。今属康多乡辖地。
  多玛部落亦为北山云哇卡松之一部。清初归顺杨土司后设多麻旗,辖9族,是杨土司戍守卡加、围子二暗门的驻防部落。其辖地涉及今康乐县境之花岩山一带,明代时曾以边墙俺陇关与河州为界。今均属康多乡辖地。
  勺哇部落州境内唯一的吐谷浑后裔土族部落。由初路、光尕、拉叭、大庄4个措哇组织小部落联盟而形成。因其受藏族同化而与康多、多玛并称为云哇卡松三部,清初亦归服杨土司,划为上冶三旗中的勺哇旗,所辖15族中大多为当地俗称之“土呼家”。共和国成立后曾设勺哇乡,后并入康多乡,1986年10月正式成立勺哇土族乡。
  十一、卓逊部落
  卓逊部落先祖永鲁扎剌肖于明永乐年间以功授土官百户,并赐为杨姓,与卓尼杨土司、临潭昝土司并称“洮州三土司”。到卓尼杨土司赐姓时,卓逊杨土司已传承至第三代。为与卓尼土司区别,习惯上称其为卓逊小杨土司。明嘉靖间土司因功被朝廷实授土司副千户之职。至中华民国时,卓逊部落逐渐衰落,于1941年改土归流时,仅余7族48户。共和国成立后,其中2族属今临潭县长川、羊永2乡各辖外,其余5族均属卓尼县申藏乡辖领。
  十二、岷州后土司所辖部落
  石达花滩部落位于今卓尼县东部与岷县交界处,仅辖石达滩、白土窑、花滩3族。原为岷州后土司的牧地,属民亦为其牧民定居。共和国成立后划归卓尼县柏林乡辖领。
  上下巴都部落原为岷州后土司的护林番户,后定居于此垦殖繁衍为上、下巴都两个族约百余户村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卓尼县,今属柏林乡辖地。哇儿沟尚务那诸部落位于今卓尼县东部,有拉扎、路巴、阴山、尚务那、哇尔沟、杜家川等小部落。属铁城吐蕃守军余部散居,北宋时内附,时称熟番,初属后土司辖地,后直属岷州辖领。其地共和国建立后划归卓尼县,原属拉扎、洮砚2乡,后并为洮砚乡。
  第二节夏河县境部落
  夏河地区部落,据藏文史料记载,其中“卡加六部”(喀加六族)的始祖是吐蕃将领玉察。公元八世纪,玉察家族迁居夏河,一直留居在甘加、桑科、卡加一带,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后来的岗察、南木拉、黑错(合作)、甘加、扎油、卡加六大部落,而这六大部落又分化成许多小部落。此外,夏河境内还有大小近百个部落,大多为政教合一的拉卜楞寺院统辖,据1958年左右的调查,主要有十三庄、桑科、科才、阿木去乎等部落。
  一、十三庄部落
  又称“拉德四部翼”,清代属黄河南蒙古亲王管辖,最初仅有洒易昂等少数几个村庄。1710年第一世嘉木样应亲王之请在拉卜楞建寺,亲王察罕丹津将此地献给拉卜楞寺。后来青海等地不少牧民以及外地的一些回、汉民相继迁来长住,或畜牧,或经商,遂形成后来的十三庄部落。该部落因地处寺院附近,属拉卜楞寺管辖,拉卜楞寺委派专人管理,并在各村设有干思木组织(即乡约会),在拉卜楞寺所派全权代表的领导下,处理全村政教事务,各村还负有为拉卜楞寺应役支差的义务。
  十三庄部落下辖唐乃合、洒合尔、塔哇、拉代秀玛4个小部落,属民约1000余户、3210余人。
  唐乃合部落唐乃合部落东接拉卜楞寺,南邻扎油,西接甘加。下辖洒易昂、昂去乎、唐乃合贡玛、唐乃合秀玛和来周等5个村庄,约有属民290余户、1060人。
  洒合尔部落洒合尔部落东接南木拉贡玛部落,西南与拉寺为邻,北临甘加部落。下辖洒合尔、福地、加吾日等3个村庄,约有属民140余户、460人。
  塔哇部落塔哇部落为拉卜楞寺塔哇,东接拉代秀玛部落,南邻洒合尔部落,西连拉寺,北抵甘加部落。下辖有曼克尔、塔哇贡玛、塔哇秀玛、洒索麻等4个村庄,有属民410余户、1090余人。
  拉代秀玛(德琼)部落拉代秀玛部落东南与南木拉贡麻部落为邻,西接塔哇部落,北靠甘加部落。下辖尤羌塘、勒吉合、尕尔德、浪格塘、门乃合、勒塘等6个村庄,有居民160余户、580余人。
  二、桑科部落
  桑科部落为夏河八大部落之一,由拉卜楞寺委派“郭哇”1人统领政教事务,部落内有头人管理日常事务。下辖德哇若、赛赤、多玛、麻尔玛、华勒哇、岗察、查扎7个小部落。另说为桑科、德哇若、赛赤、华芮4个小部落(据1954年桑科直属乡工作队《桑科乡概况•桑科部落的组织管理情况》。最近有人调查为噶果尔、日芒、多玛、岗察、擦尔察、赛赤、德哇等7个部落。
  桑科部落东北接十三庄,东南邻阿木去乎部落,南连科才部落,西北抵甘加部落,西临青海甲吾和多哇部落。部落内部组织结构不详,大体上是各小部落分辖若干个帐圈。小部落各有小头目1人,由世袭及选举两种方式产生。全部落有牧民456户、2583人,主要从事牧业生产。
  三、科才部落
  科才部落亦为拉卜楞寺八大部落之一,组织形式与桑科部落相同。部落东北邻桑科、阿木去乎部落,东南接碌曲西仓部落,西连青海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达参部落,西北抵青海同仁县,有属民324户、1471人。
  科才部落下辖3个小部落(措哇),其下又有若干帐圈。
  科才措哇原为跟随一世贡唐仓•根敦彭措而来的移民,后发展成为12个帐圈的科才措哇。辖有赞改、尕果、哈西、拉麻、宗哇、麻一木、郭桃、吾古、加木东、然老、作海、日晒等帐圈。
  甘加措哇原为随河南蒙旗亲王师拉喀仓活佛迁徙而来的牧户,后发展成为辖有日芒、香拉、恩压、阿芒等帐圈的小部落。
  堪布措哇第三世嘉木样经师堪布仓任相佐(总官)时,将其家族和属民十户迁移到科才地方驻牧,后发展成为一小部落。辖有:道布丹、贡巴、散培、塔哇等帐圈。
  四、甘加部落
  甘加部落是玉察的次子朝嘉繁衍而形成的“卡加六族”之首,约形成于唐末至五代、北宋时,卡加措周衰微后,成为独立部落。
  甘加部落亦为拉卜楞寺八大部落之一,由拉寺委派郭哇1人治理,部落内又有甘加世袭千户,故与桑科、科才两部落又有区别,即在部落内有“求德合”(类似乡约)办理事务。有牧民625户、2561人,由寺院吉哇和头人掌握各部落的权力。
  甘加部落下辖有6个小部落:思柔、仁钦、哇尔塔、甘加贡玛、西果日、喀加。各部落下辖有若干个帐圈。此外还有作海部落、仁爱部落、白石崖塔哇、八角城部落、拉纳黑以及过去属于沙沟寺的哇德部落等。
  另说甘加部落下辖情况为:
  甘加部落辖有:作海、哇德、八角城、仁艾、甘加五个小部落。其中:甘加小部落辖甘加贡玛,属民40余户;西果日,属民20余户;哇尔德,属民40余户;卡加,属民20余户。作海小部落辖哇代,属民70余户。哇德小部落属民30余户。八角城小部落辖拉乃合、代合让、卡尔囊(即八角城内),属民40余户。仁爱小部落,属民50余户。
  在甘加所有部落中,思柔、仁钦两部落在宗教上直接受火尔藏仓管辖,头人3年更换一次,其余均隶属于拉卜楞寺委派的僧职流官“郭哇”管辖,由郭哇指派各部落小头人。
  五、德龙三部落
  德龙三部落即德龙部落(又译作堆隆、德尔隆、又名沙沟)、隆哇部落、火尔藏部落,共有属民2000余户、8000余人,以农为主,兼营畜牧业。
  约在1724年,拉卜楞寺赛仓活佛与德哇仓活佛为嘉木样活佛是否转世的问题发生争执,赛仓活佛遂移居于德尔隆寺。随着寺院势力的扩展,邻近各地的牧民信徒纷纷归附。最初该地只有从青海等地迁来的几户人家,后来逐渐繁衍,加之外地信徒迁入,便形成三大部落。三大部落中,德尔隆和火尔藏两部由德尔隆寺和扎扎寺派人管理,隆哇部落由世袭土官管理。
  德尔隆部落德尔隆部落东接临夏、和政二县,南邻卡加部落,西连隆哇部落,北抵火尔藏部落,下辖哇卜部落12村,南拉秀玛部落8村,约有居民500余户1940人,由德尔隆寺派“聂尔哇”治理。该部落之南拉秀玛部落与南拉贡玛部落,一般合称为南木拉部落。
  隆哇部落隆哇部落北接德尔隆部落,南界黑错(合作)、扎油2部落,西临达麦,东北连火尔藏部落,下辖麻弄、隆哇两个部落,有唐塔、才个合、知合等9个村庄,约有居民390余户、1840余人。该部落为世袭土官制,在今夏河县王格尔塘乡。
  火尔藏部落东北与临夏县交界,南临德尔隆、隆哇部落,西接甘加,北抵青海循化,下辖有4个小部落,共有40余个村庄,居民约1111户、5010余人,以扎扎寺火尔藏仓为政教首脑,各部落头人有世袭与寺院委派两种,各村设有干思木,部落由扎扎寺吉哇管辖。
  火尔藏部落下辖情况为:牙首部落,扎扎寺管辖,辖有13个村庄,居民约250余户,1000余人。观音部落,由扎扎寺管辖,辖有11个村庄,有居民250余户、1000余人。桥沟部落,由古堆寺派更察布管辖,下辖10余个村庄,有居民300余户、1500余人。以上部落在今夏河县麻当乡境内。清水部落,由晒金滩寺院统辖,辖有13个村庄,有居民300余户、1500余人。在今夏河县曲奥乡境内。
  六、美武部落
  美武部落北连卡加部落,南接多合尔部落,东邻卓尼北山地区,西靠黑错 (合作)部落,约有居民1170余户、4900余人。
  美武部落相传原系甘川交界处作格十二部落之一,在头人罗哲桑率领下迁至热合当地方,不久又迁居美武,俗称作格美武。后作格部落头人松塔尔本生了5个儿子,分家后各形成了一个部落,遂成为美武五部,其长子为部落土官,世代相袭,总管5个部落。1920年,拉卜楞寺上层打死美武土官的兄弟,在调解此案时,拉卜楞寺将岗察部落的150户居民连同土地作为命价归美武部落。遂形成美武五部落又称为作盖五部翼八措哇。
  五部落是:美武、昂哇、那道、直格、日多玛5个大部落(五翼),其中美武直属于美武土官,另4个部落各有小土官,土官均为世袭。日多玛部落下辖塔哇村、交尔德村及抗赛尔地郎玛、上下曲纳河帐圈,有属民100余户、400余人;那道部落下辖5村,约有居民80余户,下设头目8人;昂哇部落原有两名土官,后因人命关系由美武土官撤销,下设头目10人,3年一换,下辖6村,有居民120余户;美武、直格两部共辖有20余村。另外,岗察部落内部发生矛盾, 使其分裂为两措哇。
  八措哇是:阿木去乎、麻卡、阿姚多玛、阿姚曼玛、扎德、噶劳哇尔、帕乃那高、韦香。
  美武部落虽以牧业为主,但农业也占很大的比重,故全部落又分为土房、帐房两部,土房约800余户、帐房约300户。
  七、卡加部落
  卡加部落北连隆哇,南接美武,东邻太子山,西临黑错,共有居民680余户、3300余人。卡加部落分为上、下卡加两部分,该部原为一个部落,统由卡加寺院和土官统辖,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因寺院内部在教派问题上发生纠纷,有一部分僧人遂在上卡加修建了一座寺院,因此居民也相应按寺院分为两部。
  八、黑错(合作)部落
  黑错即今合作,是夏河古代部落“卡加六族”之一部,始祖名为勒加贤,定居“吾曼”后形成最初的部落。约在清代前期有一个酋长名拉本者,率众自西东来,居黑错拉康,生4子,宗嗣绵延,分居四沟,成为后来四沟之藏民首领,他们名叫德合拉本、贡布、仁钦本、仁钦加措。黑错四沟为智合马、那吾、加尔娘、佐子,有30余村,共有居民1530余户、5500余人。
  黑错部落下辖14个部落,又称为14个加参,每个加参100户,有头人(百户长)2个。黑错自清康熙以后受制于黑错寺院,其组织形式为各小部落的头人1人,乡约(前任头人)1人,在群众中有80名尼德黑(代表),共称108人。寺院有措合兑(代表会议)代表8人,每年有大事集中商议决定,小事由28个头人和寺院共同商办。
  九、多合尔部落
  多合尔部落东接美武,南邻嘉门关部落,西连博拉部落,北靠黑错,由拉卜楞寺派驻更察布(代表)管辖。下辖有各哇尼尕、加寄他巴两个小部落,约有居民100余户、430余人。部落内有头人办理事务,小部落头人三年一换,由部落头人和更察布提名,群众公议,亦有世袭的。
  十、博拉部落
  博拉部落北连黑错,南接麦西、吉仓,东邻多合尔,西靠阿木去乎,共有属民620余户、2600余人(一说为3600人)。博拉部落是吐蕃王朝驻守边疆的吐蕃军人落户后形成的部落,属拉卜楞寺势力范围,由拉卜楞寺委派更察布,并由当地寺院委任吉哇,共同管理部落事务。部落内有大小头人,下辖有朝妥、措苟、沟达、吾乎扎4个小部落。十一、嘉门关部落
  嘉门关部落又称俄合部落,东接卓尼完冒乡,南连卓尼扎古录乡,西邻勒秀,北抵多合尔,下辖喜门、俄合、罗哇、热卜察、乔道5个小部落,约有居民600余户、2330余人。俄合部落由来已久,史书上有俄何羌,或即是此。据云,俄合氏家中生2子,一名郭察,一名哇察,各立门户。郭察生2子,繁衍为二部落;哇察生3子,分家后发展为3部落,总合起为5个部落。
  嘉门关部落中心寺院为嘉门关寺,亦为拉卜楞寺所统辖,由拉卜楞寺派出更察布1人,各小部落均有头人,直辖于寺院。
  十二、扎油部落
  扎油部落东接黑错,南连博拉,西邻阿木去乎及13庄,北接唐东尕。下辖上、下扎油两个小部落,共有属民约300余户、2440余人。该部落亦为拉卜楞寺所统辖,由拉寺派更察布1人,赤哇1人治理,辖于头人之下。其内部组织形式同其他部落。
  十三、阿木去乎部落
  阿木去乎部落为一大部落,分阿木去乎上八部和阿木去乎下八部。据藏文史书记载:“很久以前,有两个同胞兄弟从四川阿坝境内的阿木去乎地方徒步来到甘南,分别定居于现今的阿木去乎和勒秀一带,耕田牧养,生息繁衍。由于他们兄弟二人勤劳智慧,勇猛善战,所以被当地人奉为阿木去乎部落首领。一人在阿木去乎,一人去勒秀一带,二人各统几个部落,子子孙孙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在阿木去乎部落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上八部落和下八部落,有居民约2184户、10150余人。
  阿木去乎上八部(上八沟)东接扎油、博拉,南连碌曲,西邻桑科,北抵13庄。下辖吉仓、措尼吾、吉利、勒秀、阿拉、木道加仓、木道楞巴加仓7个小部落(通称八大部落),统由阿木去乎寺吉哇和更察布领导,属拉卜楞寺势力范围。该部落吉哇与更察布相对独立地掌管部落政教大权。全部落约有1619户、7390余人。7个小部落均有头人掌管政教事务。吉仓部落,下辖志斗目、尕尔尼等8个村庄,约有居民140余户、710余人。阿拉部落,下辖高久道木、高咱等7个村庄,约有居民210户、1000余人。木道加仓部落,下辖黑里宁巴、尼玛隆等6个村庄,有居民280余户、1300余人。木道楞巴加仓部落,下辖江色、强尕等14个村庄,约有居民370余户、1520余人。
  阿木去乎下八部(下巴沟、麦西)东接嘉门关,南连卓尼,西邻碌曲,北抵博拉。下辖南畔、安果、加拉、吉扎、吉昂、黑力宁巴、吾乎扎等7个部落,吾乎扎部落后来属拉卜楞寺直接管辖,也在本部落境内。由阿木去乎寺吉哇统辖,由头人治理,全部落有居民565户、2760余人。南畔部落,下辖吉合、卡麦秀等4个村庄。安果部落,下辖安果、天巴等5个村庄。加拉部落,下辖加拉、扎扎等6个村庄。吉扎部落,下辖天多、天昂2个村庄。吉昂部落,下辖吉昂、格村等3个村庄。黑里宁部落,下辖黑里宁、木道等5个村庄。吾乎扎部落由拉卜楞寺直辖,仅有10余户。
  除以上大的部落外,夏河县境内尚有山塘落及河南蒙古亲王府。山塘部落东接德隆,南连隆哇,西邻南拉贡麻,北抵甘加,下辖山塘、油口2个藏族村庄及下五坡、尕寺湾两个汉、回杂居村庄,约有居民50余户、330余人。本部落由头人直接统辖,归属拉卜楞寺。各村落设有干思木组织,处理全村政教事务。河南蒙古亲王府辖有王府、录塘、然索麻3个村庄,约有居民400余户、1300余人,由拉卜楞寺和亲王府协商在喇嘛中选派更察布管理,日常事务则由王府管家负责办理。
  第三节碌曲玛曲县境部落
  一、碌曲
  碌曲在历史上大部分地区属洮州辖地,一部分属拉卜楞。共和国建立前境内全部为藏族,主要有四大部分:一是双岔土官所辖部落,原有土房(农民)、帐房(牧民)两部分。土房分布在洮河两岸,帐房主要是尕海滩、郭莽滩、晒银滩;二是唐龙郭哇部落和西仓土官所属部落,都分为农区和牧区两部分;三是郎木寺所属赛赤部落,全为牧区;四是阿拉5个小部落。
  据1985年前后调査,全县双岔、西仓、赛赤3大部落下辖56个小部落,约有属民2330余户、16000余人,阿拉5个小部落有属民185户、1110余人。
  (―)双岔部落
  东接阿拉部落,西邻郎木寺赛赤、西仓部落,北抵麦西、吉仓部落,位于洮河上游,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的藏族部落。辖有什巴、宁巴、旺仓3个部落,又各自分为土房和帐房两部分,故有双岔6部落之称。共有居民976户、6843人。
  双岔部落相传约在公元957年时,从哇则(临潭旧城)迁来1户人家,生子3个,后因兄弟不和而分别居住在勒秀、西仓和双岔一带,逐渐繁衍生息,发展成为现在的部落。据《安多政教史》等史籍载,萨迦王朝统治藏区时,八思巴派内亲大臣南拉本到安多地区管理政教事务,其长子确科加和次子桑耶扎西的后裔即繁衍为双岔和西仓两大部落,并成为他们的统治者,桑耶扎西成为双岔土官系统。由于气候的关系,双岔部落中一部分从事畜牧业,一部分从事半农半牧业。后来,从事牧业的逐渐发展成3大部落17个小部落;从事农业的又发展成3大部落16个小部落,统称6大部落33个小部落。
  乾隆十二年(1747年),双岔籍大喇嘛西藏噶丹寺第五十三任法台坚参桑盖应邀建立郎木寺,牧区3部被作为香火户奉送给寺院,由赛赤温布治理。该部落为世袭土官制,历来属洮州地区,共和国成立前受临潭县管辖,当时土官为阿才,曾受委于国民党临潭县政府。据传至阿才时,双岔土官系统已传十八代,因部落内分两部分,为便于统治,阿才指定卓瓜丹增为土房(农区)头人,帐房头人为寺院大管家。土官不在时由他们两人代行职权,管辖6个部落。下辖的小部落各有1〜4名头人,由土官提名,在全部落头人会议上讨论通过,每3年更换一次,其中精明能干者可以连任。共和国成立初全部落有44名头人(土房29人,帐房15人)。
  农区3部为宁巴部落、什巴部落、旺仓部落;牧区3部(即赛赤部落)为道玛措哇、哇玛措哇、曼玛措哇。
  (二)西仓部落
  位于双岔之西,又称唵促曲科尔12部,由西仓土官和唐隆郭哇(世袭制头人)治理。该部落形成早。据《安多政教史》等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就派边防兵卒来这里活动。十三世纪中叶八思巴派遣其侄甥来此。有一位叫南拉本的人便是派到这里的一位大臣。此人二妻,同日各生1子,兄弟二人聪慧能干,被推举为头人,后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西仓部落。后来由于宗教上的原因,部落分裂为两部,两个头人分别各主持一部,但习惯上仍称为12部落。有居民1169户、8390余人。
  西仓部落为世袭土官制。共和国初西仓土官为华木交,唐隆郭哇为拉玛加,总理部落一切事务。两土官各管辖6个小部落,共有37个村庄和帐圈;每个小部落(村庄或帐圈)各有1〜3名头人,由土官提名每3年一换,其选举方式与双岔部落相同。
  西仓土官所辖有西仓、加格尔、玛日、西仓根岔、拉代卡四木、买日等6个小部落。
  唐隆郭哇所辖有玛艾、拉仁关、华格尔、则岔、阿拉、青科等6个小部落。
  (三)赛赤部落
  又名郎木赛赤部落,东、南接四川若尔盖县,西界双岔,北抵西仓。相传很早以前,第一世赛赤活佛坚参桑盖在西藏拉萨传召大法会考取格西学位后曾任噶丹赤哇,于1723年返回原籍在此地创建了郎木寺,当时从双岔部落迁来60余户牧民居住于此,并管辖一部分直属寺院,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赛赤部落。
  赛赤部落是世袭土官制,其后发展为政教合一的统治体系,直属赛赤寺温布管辖,部落另有头人1人,负责管理部落的政教事务,下辖有11个小部落,共有属民约200户、800余人。每一部落设小头人1〜3人,3年一换,优者留任,劣者更换,小部落分属于土房、帐房两部分,帐房下辖卜细、交巴、尕尔娘、斯柔卡哇等4个小部落。土房下辖尕尔玛、日贡玛等7个小部落。
  (四)阿拉部落
  原为夏河县所管辖,共有5个部落,即牙日、宗钦、博拉、吾乎扎、碌起,共辖9个村庄,约有居民185户、1110余人,其以洮河为界,博拉、吾乎扎部落64户、380余人住在河阳,另外3个部落全归丁科寺管辖,属郎木赛赤寺的牧区。
  二、玛曲
  玛曲古称析支河曲,原属拉卜楞寺管辖,大多直接受拉卜楞寺的控制,主要辖有欧拉、乔科、卓格尼玛、齐哈玛4部落以及木拉肖俊、麦稞尔部落等。
  (―)乔科部落
  位于甘、青、川3省交界处,东接四川阿坝,南邻齐哈玛部落,西连青海果洛,北抵欧拉部落。始祖为董•华钦嘉。后裔中有一个叫朝嘉贤(昵称乔科)者,故其部落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成。很早以前,乔科仅有曼尔玛部落,其后分出阿万仓、齐哈玛二部,称乔科三部。相传三部落头人为兄弟三人,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从曼尔玛部落中又分化出乃尔玛部落,而齐哈玛部落因有外地一部分居民投居,势力逐渐强大起来,遂宣布退出乔科部落而自立为齐哈玛部落,阿万仓部落也在头人率领下脱离乔科而独立。
  二十世纪初,四川麦仓寺院采桑活佛转世于曼尔玛土官家,随之形成了采日玛部落。其后,乃尔玛部落由于土官不和,分裂成上、下两个部落。故乔科大部落先后共分有齐哈玛、阿万仓、曼尔玛、上乃尔玛、下乃尔玛、采日玛6个部落。除齐哈玛、阿万仓为独立部落外,其余共辖有4个部落以及今属四川省的麦果尔部落。
  乔科部落中除采日玛部落由采桑活佛直接管辖外,其他部落头人均在世袭土官管辖之下。
  曼尔玛部落北界欧拉部落,西接采日玛及乃尔玛部落,下辖24个帐圈(另有一说为18个帐圈),共有牧民674户、2800余人,为乔科最大部落,有世袭土官2人,主要帐圈也均有头人,统受阿尔盖管辖。
  曼尔玛部落又分为上下曼尔玛,上曼尔玛辖13个帐圈,下曼尔玛辖11个帐圈,由2名土官分治。
  上乃尔玛部落北接欧拉部落,西连阿万仓部落,东邻采日玛部落。1871年前后因部落内部不睦而分出。共有7个帐圈,牧民128户、480余人。
  下乃尔玛部落有4个帐圈,属民78户、310余人。下乃尔玛分裂后,未得到草山,土官安久因与麦高头人有亲戚关系,遂率部落迁驻麦高9年。其后安久娶采桑活佛之妹,遂由采桑活佛邀请返回乔科,与采日玛部落合并,数年后采桑活佛与安久发生矛盾,遂又分为两部。
  采日玛部落原来与上下乃尔玛、麦果尔3部为一个部落,仅辖4个帐圈(一说两个帐圈),约有牧民48户、190余人,为乔科最小的部落。原来该部落仅有几户,据说因采桑活佛念经卜卦灵验,故有不少部落群众投居,人口日众,但因该部落形成仅数十年,故人口发展速度较慢。共和国成立前,该部落一直由采桑活佛管辖。
  麦果尔部落原为川西的部落。1948年齐哈玛部落与四川麦仓部落发生械斗,麦果尔部落收留了受挫的齐哈玛部落,因而引起墨哇部落不满,遂避事端迁居玛曲,借曼尔玛和欧拉部落的一部分草山放牧(即今马场地)。该部落为世袭土官制,共辖8个帐圈,约87户、340余人。(二)欧拉部落
  位于黄河之南,东接乔科部落,东北连卓格尼玛部落,西北抵于青海果洛,为拉卜楞寺属大部落之一。相传清朝年间,该地仅有七八户人家,藏历火鸡年(1777年),第二世嘉木样到玛曲后,由四川松潘汗木他活佛送给嘉木样活佛交日、南木拉、加仓阿吾等20户人家,嘉木样又从桑科、科才等地迁去20余户,托土官拉果、宫才、索南木3人管理。因此地有座山上曾埋有银角伏藏,故名“欧拉”(即藏语“银角”之意)。其后部落人口逐渐增加,分为苏乎娘、苏乎钦两个部落。清末民初,从青海河南蒙旗、同仁等地迁来一部分群众,组成了苏乎锐旗。1920年至1935年,又从青海同仁、同德、河南及川西北地区迁来一部分群众,分居于各部落中。1947年,从青海果洛等地又迁来68户群众分居于各旗。1950年左右,由于草山纠纷,青海果洛康干仓所属的上藏稞尔部落265户群众被赶出,遂投居于欧拉,被称为藏科日部落。
  欧拉部落由拉卜楞寺管辖,拉卜楞寺派有僧职郭哇执掌部落行政大权,该部落郭哇为拉寺派出最早的一个,郭哇在任期内可募化酥油布施。一任3年,期满更换。郭哇可任命部落小头人,并在部落内抽调20余户人组成“干郭日”帐圈,专门负责保护郭哇安全以及执行日常事务。部落内有“格尔岗吾”(议会)组织。共和国成立初,欧拉部落下辖有3个部落,全部落有牧民约912户、4550余人。
  苏乎娘部辖有17个帐圈,各有小头人1名,属民220余户。
  苏乎钦部辖有15个帐圈,各有小头人1人,属民190余户。苏乎锐部辖有12个帐圈,各有小头人1'名,属民220余户。
  藏稞尔部下辖5旗1帐圈(即加靠旗、将哇马旗、吾告马旗、秋岔旗、买告旗、干稞日帐圈),共有属民265户,共和国成立前均由世袭土官统辖,各旗、帐圈由土官委派头人。
  (三)卓格尼玛部落
  亦为拉卜楞寺八大部落之一。相传在1757年左右共有20余户人,其后有川西北、青海、碌曲双岔等地的不少牧民因草山纠纷和抢劫等被赶出,遂投居该部落,人口增长较快。至1949年时有6个旗,1个帐圈,1个塔哇,有牧民320余户、1640余人。
  卓格尼玛部落由拉卜楞寺派驻郭哇,亦为“流官郭哇制”。郭哇除管理日常事务外,还掌管兵役和任命各帐圈头人,并可从部落中抽调20余户组成干稞日帐圈。各旗的头人由拉卜楞寺提名,由群众选举产生。
  卓格尼玛部落下辖情况为:卡昭部落,辖3个帐圈50余户人。资乎浪部落,辖3个帐圈20余户人。没和锐部落,辖5个帐圈60余户人。参尔浪部落,辖2个帐圈40余户人。只华卡哇部落,辖2个帐圈(夏季为1个)20余户人。卓盖让部落,辖3个帐圈40余户人。干棵日帐圈辖17户人,直属郭哇。塔哇帐圈辖44户,由寺院和郭哇共同管辖。
  (四)齐哈玛部落
  原为乔科所辖,后因人口逐渐增加,遂脱离乔科而独立。为世袭土官制,土官管理行政、经济、兵役等一切事务。下辖4个小部落,小部落均有世袭头人1名。部落以下为帐圈,各帐圈由土官任命小头人1名。4个小部落为尼乃河、瓦尔几、高错、高且。下有25个帐圈,约380户、1920人。
  (五)阿万仓部落
  为拉卜楞寺“穆德”(政民)部落之一。世袭土官制,辖河拉、吉察、浪欠木、草德合娘4个小部落。共36个帐圈、442户、1673人。
  (六)木拉肖俊部落
  原系青海果洛的两个小部落,后迁居于玛曲,该部落为世袭土官管理。原为西合强部落,有4个帐圈;木拉部落有8个帐圈,两部共有居民130余户。
  第四节迭部舟曲县境部落
  —、迭部
  迭部在历史上是藏族聚居的地方,因从事农业而称为“迭部戎”,分为上下两部分。明代花园以西归洮州卫,以东归岷州卫,其余为卓尼杨土司辖区。杨土司约于清康熙年间在此建上迭六旗、下迭八旗,洛大腊子一带原为西固黑峪寺黄僧纲辖地,后属岷州赵土司。清雍正时赵土司被革职,其地划归岷州,直至共和国成立后划归甘南。(一)上迭六旗
  分别为益哇旗、宁巴旗、拜扎旗、哇巴旗、什巴旗和买麻卡松旗。有旗长2人,各辖3旗。
  益哇旗下辖当多、益哇两小旗,属民约600余户、3200余人。当多旗下辖加的族、疑勿族、大哈族、秘且那族、多那族、当多必若族、何力族、当多族、舍木族共9族,有总管1人。益哇旗下辖大力族、约巴族、娘里族、哈占族、崖藏族、多勿族、拉娃族、奤家族、大岗族、哈扎族、朋多族、敖及力中族、那加族、牙自族、牙西族、卜岗族、沙里族、竹吾族、牙乃族、知自族、麻乃族共21族,有总管2人。
  宁巴旗下辖竹录族、多柔族、要力族、阿路族、卡录族、拉那族、拉路族、拜扎族、扎力族,约有120余户、470余人。
  拜扎旗下辖尼占族、哇术族、截扎族、初代族、丹哈族、沙爱族、合力族、加力族、麻竜族、丹哈牙族共10族。
  哇巴旗下辖才卡族、次录族、沙拉族、念古族、吾子族、作什族、作爱族、牙爱族、郭化族、麻路族、朋多族、爱巴族、空自族、日盖族、卡买族、扎哈族、下台族、柔甫族、柔竜多族共19族,有居民280余户、1280余人。
  什巴旗下辖答竜族、敖敖族、包在族、年下族、撒浪族、歪住卡族、牙古族共7族。有居民170余户、600余人。
  买麻卡松旗下辖托什族、尼录族、甲春族、岔古族、卒如族、卡浪族、工古族、尼什族、舍舍族、阿子他族共10族,约有居民120余户、470余人。
  (二)下迭八旗
  即术帕初阴阳二旗(桑巴旗)、达拉旗、阿夏旗、尖尼旗、多力禾旗、尼俄哇藏旗、卡坝力秀旗、奄子旗。
  术帕初阴阳二旗(桑巴旗)辖阴、阳二小旗14族,纯哈族、居日族、豆吾族、勿勺族、夏扎族、盖夏族、车力代族、车力买族、拜扎族、地力族、卡买族、银固族、新旧帕子族。有旗长1人,总管2人,居民440户、2400余人。
  达拉旗辖16族,即藏盖族、高则族、捏拉族、勺藏族、那录族、那录古吾族、岗古族、加哈那族、七哇族、岗令族、古加族、那里族、那盖族、那知族、甫哇族、赛中族。
  阿夏旗散处于今阿夏沟内,下辖12族,即那盖族、阿大什族、克浪族、西居族、拜赛族、那古族、尼哇族、自目族、麻隆族、上下加力族、达舍族、白土嘴族。有旗长1人,约有居民170余户、890余人。
  多力禾旗分布于多儿沟内,下辖11族,即台尼峨族、拉子峨族、则尼峨族、七古族、拉子族、尼藏族、道当族、柏古族、西庄族、上下答峪族。有旗长1人,约有380余户、1720人。
  尼峨哇藏旗又名沙录哇旗,分布在今尼傲、旺藏二乡境内。下辖9族,即尼俄族、次利那族、瞎阿卡族、纳浪宁族、吐藏族、尼巴族、板扎族、阿思族、麻牙族,约有居民440余户、2280人。
  尖尼旗位于今尼傲乡尖泥沟内。下辖21族,即东路卡族、牙力卡族、皂子卡族、代如卡族、录亦那族、初录卡族、甫吾族、尼拉卡族、卡浪族、尼古族、什拉族、向代族、亦扎族、盖舍卡族、冬哈卡族、托古卡族、尼盖卡族、则知族、娘如巴族、拉哈族、错日族。约有240余户、1670余人。
  奄子旗下辖9族,即尼力卡族、从地族、娘托族、什空族、隆哈卡族、竹录隆布族、歪力卡族、吾赛卡族、次力卡族,约110户、380余人。
  坎巴力秀旗分布在今坎巴乡境内。下辖11族,即术自甫族、苦尼族、帕卡族、苦牙族、错日什族、卡巴族、力秀古族、力秀爱族、娘如族、娘爱族,约有居民370余户、1750余人。
  二、舟曲
  舟曲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康熙时,舟曲藏族除山后黑番四旗归卓尼土司管辖外,上河地区大多归黑峪寺僧纲所辖,八楞、三角坪属宕昌马土司辖地。民国时改土归流后,部分地区由西固县管辖。
  (一)山后黑番四旗
  即阳山旗、阴山旗、铁坝旗、代巴旗,有旗长1人,旗长又称府爷,驻拱坝村。
  阳山旗辖拉亦族、曾布族、目尔族、瓜子沟族、缠坪族、上、下达念族、力族8族,有居民580余户、3900余人。为今拱坝、大年两乡的一部分地区。
  阴山旗辖上下骆驼族、麻尼山族、见道族、谷来巴族、旦代族、康哈族、驼老族、岔冈族、古当族、角儿族11族,约有670余户、4110余人。为今拱坝、插岗两乡部分地区。
  铁坝旗辖扎路族、铁坝族、喇嘛盖度族、言坪族、买竜沟、驼什族、拉哈族、如立族、岔坪沟族、阴折族、多折族、上下木头岭族、乔玉族、王家山族、大小古地坝族、西州族、瞎阎族、千杆族21族。约有居民670余户、4480余人,分布于今铁坝乡境内。
  代巴旗(博峪)即今博峪乡,下辖见的族、古地坝族、阿隆沟族、怀沟族、西岔坝族、阳坝族、的儿坎族、克麻沟族、支亦族、崖后头族、卓儿浪族、术满族、蜂园子族、托塔族、江哈那族、茶路族16族,有居民610余户、2420余人。
  (二)黑峪寺黄僧纲所辖部落
  黑峪寺黄僧纲管辖大小几十座寺院,初辖24旗。受抚40多族,共计64族,舟曲南峪至迭部洛大全为其所有。分别为:
  后四庄沙滩里、尕哈里、牙哈里、拉哈里。此4庄在今武坪乡境内。
  前七庄黑松坪、骆地坪、真堆里,以上3庄在南峪乡;阳山里、姚家楞、端山里、马土山4庄在今江盘乡境内。
  白龙江上游至武都关十六庄武都关、狼岔里、瓜咱、峰迭、好地坪在今峰迭乡境内;古当、项哈里、憨板、拉尕、果者在憨班乡;上、下巴藏在巴藏乡;立节、占单、花年城、阳什拉尕在立节乡;西寨、九原在坪定乡。
  瓜咱沟四庄努拉里、布地里、阿吉坡、格布里在今峰迭乡。
  大峪沟九庄阿果坡、少哈里、多纳里、站各扎、坪上、站力铺、站站里、老地里、得力坝,在今大峪乡境内。
  曲瓦沟十三庄曲瓦、边藏、溪藏、莫藏、路杰、水泉、赵家坎、缠藏、半山、茶然、架然、头沟坝、城马、分布于今曲瓦乡。
  前后北山七庄各峪、各皂、兵格、存地、香拉、蒿噶里、阿阳坡等分布在今巴藏乡境内。
  黑峪沟三庄兵马、黑峪、寺上,分布于今憨板乡。
  (三)舟曲其它部落
  舟曲八楞、武坪、三角坪一带原为卓尼土司辖地。清代杨作霖土司之女与宕昌马承烈土司之子联姻,作为嫁妆陪送给马土司,属马土司所辖的下旗(上旗是宕昌官鹅、大河坝一带)。下旗又分为4旗,当地过去习惯上称为4旗3庄4地方。其4旗为:阴旗下,包括花园沟以上、西岔以下的林家山、斜坡、东岔湾、阴山、阳山诸庄;阳旗下,包括冷水泉、正庄、分安山、前山、苦桃、下半山。以上两旗在今八楞乡境。
  上旗下,包括朱西以上的通化头,真庄、三角坪、水坪蒿地、别列沟、阳坡、干地沟。除通化头在大川乡、朱西在池干乡外,其余在今三角坪乡。
  后旗下,包括武坪、扎下(在武坪乡)、草坡、哈里、哈下(在插岗乡)、落木山(在三角坪乡)。
  第五节临潭县境部落
  明清两代,中央王朝虽然在甘南地区设立了洮州卫和厅等地方行政、军事机构,但是,仍无法对广大的甘南藏区实行直接有效的统治,于是便在王朝势力不及的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一、资堡昝土司
  临潭昝土司辖7旗76族,管理=门1(乌藏)、隘口2(红腰岘、铁缠山),昝土司辖地与卓尼杨土司辖地犬牙交错,东至禄元山(今临潭龙元乡),南至若龙若巴山(今卓尼纳浪),西至乌藏,东北至卓尼洮砚上达勿村。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有番民384户,报兵部马兵50名、步兵100名。所辖7旗:
  上西路旗下辖乌藏族、麻大族、申藏族、甘藏族、前后左那族、古占山族、大哈族、古占川族、板藏族、迭巴族、干布他族、日扎族、拉直族、烟筒沟族15族。
  下西路旗下辖宜舍族、目的坡族、端沟族、青泥河族、业路族、拉布族、口儿癿族、壕路族、木铎族、塞路族、俞家庄族、牙布族、练哈那族、丹藏族、褚安族15族。
  牙卡路旗下辖资堡族、红崖族、地尔族、班扎湾族、新庄坡族、娘夏族、东山族、茨炭族、腰路坡族、眼藏族、南沟族、眼藏湾族、湾个嘴族、琵琶侯家庄族14族。
  南乡那麻那旗下辖洛藏族、窑头族、占哈山族、卓尼山族、若巴山族、若龙族、牙呢族、羊花山族8族。
  东乡录元山旗下辖录元山族、后沟族、洽巴族、南山族、下哈路族5族。
  约沙旗下辖恼索族、和尚山族、什拉路族、羊俄族、沙路族、阿目族、大湾族、竹古娄族、刘旗族9族。北乡拉布什旗下辖力洛族、丁哈族、卡固族、纳尔族、上、下达勿族、洽布族、元里族、夏娃族、接拉族10族。
  二、僧纲所辖部落
  (-)垂巴寺(牙当寺)僧纲
  下辖垂巴、碌巴、江口3寺,管辖10族。即:他移那族、牙当族、木多族、先梯族、鹿巴族、洛路纳族、札几族、果着族、当住那族、下路族。民国初有僧人410名、藏族群众63户。
  (二)卓洛寺都纲
  所辖藏民23族、113户。1937年所辖九日卡族、八舍族、力扎族3族自动向县政府请求改土归流,故所辖仅20族,即卓藏族、班藏族、上下阿子他族、甘尼族、出路那族、伊子多族、上着洛族、鹿角族、他那族、簸箕帐族、上下拉布族、那细录族、沙哈甫族、捏日族、哈古族、巴里什族、达哈族、别力族。
  (三)麻尼寺僧纲
  辖僧人180名,番民21族。计有阳坡庄,黄胡族、老虎湾、脑站、牙当、磐圆、普藏什、菜子、达加那、卡勺卡、那子卡、术布唐哈、着洛甫、仓禾、鹿儿沟、鹿儿台子、板鹿他、马巴、扎扎、巴的、下藏族。
  (四)圆城寺僧正
  辖寺底下族、小族、木的坡族、木尔哈巴族4族18户,有僧人43人。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思吾什部落
相关专题
朱扎三部落
相关专题
术布部落
相关专题
大峪部落
相关专题
冬禾索部落
相关专题
达扎部落
相关专题
托洛哇三部
相关专题
西尼沟部落
相关专题
冬盖那部落
相关专题
纳麻那五部落
相关专题
录竹三部落
相关专题
善札部落
相关专题
德塘部落
相关专题
同钦部落
相关专题
车巴部落
相关专题
老噢什部落
相关专题
藏巴哇三咂部落
相关专题
北山诸部落
相关专题
恰盖部落
相关专题
热索贝隆部落
相关专题
沙麻赛藏部落
相关专题
康多部落
相关专题
多玛部落
相关专题
勺哇部落
相关专题
卓逊部落
相关专题
石达花滩部落
相关专题
上下巴都部落
相关专题
十三庄部落
相关专题
唐乃合部落
相关专题
洒合尔部落洒
相关专题
塔哇部落
相关专题
桑科部落
相关专题
科才部落
相关专题
科才措哇
相关专题
甘加措哇
相关专题
堪布措哇
相关专题
甘加部落
相关专题
德龙三部落
相关专题
德尔隆部落
相关专题
隆哇部落隆
相关专题
火尔藏部落
相关专题
美武部落
相关专题
卡加部落
相关专题
多合尔部落
相关专题
博拉部落
相关专题
嘉门关部落
相关专题
扎油部落
相关专题
阿木去乎部落
相关专题
阿木去乎上八部
相关专题
阿木去乎下八部
相关专题
双岔部落
相关专题
西仓部落
相关专题
赛赤部落
相关专题
阿拉部落
相关专题
乔科部落
相关专题
曼尔玛部落
相关专题
上乃尔玛部落
相关专题
下乃尔玛部落
相关专题
采日玛部落
相关专题
麦果尔部落
相关专题
欧拉部落
相关专题
苏乎娘部
相关专题
苏乎钦部
相关专题
藏稞尔部
相关专题
卓格尼玛部落
相关专题
齐哈玛部落
相关专题
阿万仓部落
相关专题
木拉肖俊部落
相关专题
益哇旗
相关专题
宁巴旗
相关专题
拜扎旗
相关专题
哇巴旗
相关专题
什巴旗
相关专题
买麻卡松旗
相关专题
达拉旗
相关专题
阿夏旗
相关专题
多力禾旗
相关专题
尼峨哇藏旗
相关专题
尖尼旗
相关专题
奄子旗
相关专题
坎巴力秀旗
相关专题
阳山旗
相关专题
阴山旗
相关专题
铁坝旗
相关专题
代巴旗
相关专题
资堡昝土司
相关专题
卓洛寺都纲
相关专题
麻尼寺僧纲
相关专题
圆城寺僧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