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藏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41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藏族
分类号: G034.2
页数: 4
页码: 983-986
摘要: 甘南藏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具有多元性的特征,首先与古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羌、戎是先秦时期活跃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强大部族,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古羌人部落众多,名称也各不相同,有先零羌、烧当羌、发羌等。他们没有固定的姓氏,一般用部落酋长姓名或最早的居住地及地理方位作为部落的称号。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源流 藏族

内容

甘南藏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具有多元性的特征,首先与古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羌、戎是先秦时期活跃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强大部族,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古羌人部落众多,名称也各不相同,有先零羌、烧当羌、发羌等。他们没有固定的姓氏,一般用部落酋长姓名或最早的居住地及地理方位作为部落的称号。“不立群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豪酋,弱则为人附落”(《后汉书・西羌传》),他们共同臣服于中原王朝,“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诗经•商颂》)。到了春秋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很大一部分是秦国的势力范围,秦献公(公元前384〜前362年)初立,出兵攻打西羌,羌人因敌不过秦人,遂分东、西、南路逃离故土,其向西者一直进入西藏境内称发羌;其向东者进入陇南地区,被称之为武都羌、白马羌(《汉书》称为白马氐)等;其向南进入四川等地,形成牦牛种越隽羌等。此外尚有一些羌人仍留居在三河间(其中包括今甘南和临夏西部地区),并一直生活下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天下一统,为威慑四方,派蒙恬北逐匈奴西驱诸羌,将今甘南东北大部分地区纳入陇西郡。至秦汉交替之际,羌人也受到匈奴的侵袭,纷纷内迁以避其锋。东汉时,生活在甘青一带的羌人游牧部落有数十个,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游牧于赐支河南岸的先零羌部,游牧于赐支河西北岸的烧当羌,游牧于湟水流域的罕幵羌部。此外还有牢姐部、彡姐部、滇零部、封养部、当煎部、研种部等。在东汉近二百年的统治期间,委任护羌校尉,对西羌进行安抚或镇压,羌人或就抚或反抗,延续达百余年。
  甘南藏族的另一渊源为上古时代的氐人。氐为西北古代部族之一,原处陕、甘、川交界地区。氐、羌为同源而异派,殷代和西周时,氐还未分化出来。春秋战国时,开始以氐作为部族之名称,但仍多以“氐羌”并提。可见氐族虽已形成,但与羌的关系仍极密切。《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这是关于汉代氐族一次简要说明,其活动范围大概在渭水、汉水上游及白龙江流域一带。氐族最终形成单一民族,主要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从高原迁移河谷地带,由游牧转向农耕,并在与四周汉族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受汉族先进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以致其语言、经济、文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西汉初期,氐人各部已“自有君长”,其社会阶级分化早在汉以前业已存在。汉至三国,氐人经历了两次较大迁移,因而至魏晋时,氐人除原处之武都、阴平二郡外,又在关中、陇右一些郡县形成与汉人及其他各民族交错杂处的聚居区。他们是今甘南藏族的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出现了大迁徙、大动荡和大融合的局面。原来游牧于辽东地区的鲜卑族大量向西进入甘青地区,成为这一时期甘肃的一个重要民族。进入甘肃的乞伏鲜卑、秃发鲜卑等都曾建立过地方割据政权,其势力一度曾达甘南东部地区。而占据中国北部的拓拔鲜卑曾建立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其统治范围包括整个甘肃。鲜卑族在甘肃政治生活中一度起过主导作用。
  慕容鲜卑的一支以吐谷浑为首的部落,因部族内部纠纷,向西迁入甘青地区。其后裔在兼并附近羌族部落的基础上,积极向河湟地区发展势力。到吐谷浑孙叶延时,“以王父字为氏”,即以祖父名为姓氏、部落名,亦为国号,正式建立自己的政权,其统治疆域东起甘松,西极于白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马隆一带),南界于昂城、龙涸(今四川阿坝、松潘一带),包括今临夏大部、甘南及青海、川西北地区。其强盛时曾控制过甘南全境。吐谷浑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精通射猎,以肉、酪为主食,逐水草而居。
  以吐谷浑及其子孙为首的慕容鲜卑部落在到达甘青地区后,经过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发展变化,与附近的羌人、汉人等长期共同生活不断开发这一地区,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民族特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出自鲜卑而又不同于鲜卑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吐谷浑族。
  在吐谷浑兴起时,甘肃还曾存在过三个羌人地方政权,一度占据今甘南的部分地区,它们分别是:宕昌羌、邓至羌、党项羌。
  宕昌羌是汉末烧当、先零两个羌部分化以后逐渐兴起于洮河与白龙江上游地区的羌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牧养牦牛、羊、豕以供食。十六国时期附属于吐谷浑,十六国后期其酋帅称王,为宕昌国,北魏太武帝始光年间(424〜427年)内附,130年后为北周所灭。这部分羌人后来经过长期演变,成为当地藏族的一部分。
  党项羌是以猕猴为图腾的部族,原是汉魏以来西羌的一支,兴起于南北朝后期。《新唐书•党项传》载:“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进入隋代,党项已拥有一定的实力,活动区域明显扩大,其“东接临洮(今临潭)、西平(今西宁),西距叶护(指西突厥领地,即今新疆),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党项羌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合体,他们最初活动在析支地区,即甘南玛曲及其周围地区。从它的发展来看,党项羌是一个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共同体,实际上它是一个以羌人为主掺杂有鲜卑人、吐谷浑人及其他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民族。隋初,党项羌尚处于“无徭役”、“无法令”的氏族社会阶段,他们尚“不知稼穡”过着“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的游牧生活,“织牦牛尾及==以为屋,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没有文字,“但候草木以记岁时”,“每姓别为部落”,各有地分,不相统摄。部落成员,各为生业。尽管部落间“不相往来”,一但“有战阵则相屯聚”、“三年一聚会”(均见《隋书•西域•党项传》)。吐蕃兴起后,攻占了吐谷浑所据的青海地区。与之毗邻的党项部落常受到吐蕃的侵逼和威胁,于是不断迁徙内地,并于其后建立了西夏王国。留居的党项人后被吐蕃称为“弥药”,先后为吐蕃所征服、役使。调露元年(679年),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旧唐书•吐蕃传》),甘青地区的党项羌被吐蕃所兼并融合。
  上述各部落的兴起和以羌人为主体的民族割据政权的建立,表明了唐王朝建立前数百年间,甘肃西南部地区羌、氐部落在与鲜卑人、吐谷浑人、汉人等民族长期共处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相互同化和自然融合的过程。
  隋唐时期,登上甘南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民族是吐蕃。吐蕃人是成长于西藏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北上深入吐谷浑及党项境内,其兵锋曾到达甘南西部。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今甘南玛曲及青海大部为吐蕃所占领,自此吐蕃不断向东进袭。至永隆元年(680年),吐蕃已占有今迭部、夏河以西、以南、青海湖东南部之广大地区,统治了这里的羌、氐、党项、吐谷浑等民族,同时迁来了一部分吐蕃部落,使这里成为在政治上以吐蕃人为主的多民族地区,使不少羌、氐、吐谷浑、鲜卑、汉人同化于吐蕃。至九世纪中叶,吐蕃王室分裂,争战不休,各族人民被迫大规模流亡,许多人口迁移各地。留居在今甘南一带的吐蕃部落,因受外来影响较少,基本上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俗、社会组织形式,并在与羌、氐、党项、吐谷浑等民族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现在甘南境内的藏族。今甘南舟曲一带的部分藏族,是吐蕃时期来自西藏工布地区军队的后裔,至今当地藏族仍操工布方言口音;今卓尼部分藏族,是吐蕃时期来自西藏彭波地区驻牧部落的后裔,至今当地藏族仍操彭波口音;今甘南迭部的部分藏族,是吐蕃时期来自西藏达布地区(今山南)驻牧部落的后裔,至今当地藏族仍操达布藏语口音。至元、明时期,现代意义上的藏族已经正式形成。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