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货币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39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货币管理
分类号: F822.2
页数: 4
页码: 953-956
摘要: 1950年4月7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现金管理的执行机关,决定中要求:各公营企业、国家机关及合作社的现金除准予保留规定的限额外,必须一律存入中国人民银行。各公营企业、机关、合作社之间的交易往来和货币收付,除小额零星者外,一律不用现金,须用转帐支票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结算。
关键词: 货币管理 发行管理

内容

―、旧银行的接收清理
  甘南地区解放后,原甘肃省银行所设的夏河、临潭、卓尼、西固4个办事处,都分别向当地军政委员会作了移交,并留下一些人员负责清理债权债务。中国人民银行夏河、临潭两县支行成立后,对原甘肃省银行所设办事处的财产及债权债务等,作了接收和继续清理,其中:夏河县支行接收原甘肃省银行贷款1665.5元(银元下同)经过清理收回277.25元。其余1388.25元,因借款人去向不明或经法院判决已破产,未能收回;接收存款1771.08元,经清理后支付276.25元,其余1494.83元,因贷款未能收回,故未支付;接收各种家具、用具价值人民币836280元(旧币)。原甘肃省银行临潭县旧城办事处原有贷款6000余元,经留守人员收回3000余元,全部清理支付了存款;临潭县支行实际接收贷款本息共3792元,经清理后收回3257元,上交给岷县办事处.其余537元,用于拨付原有的汇出汇款352元,支付原甘肃省银行卓尼办事处吸收的存款185元,接收了各种家具价值人民币679520元(旧币)。原西固办事处的财产和资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武都办事处作了接收和清理。原卓尼办事处的债权债务,因贷款甚少,已自行清收,存款仅100多元,由临潭县支行支付。
  原甘肃省银行的职员,由上级人民银行接管清理,除个别进行处理外,大都按“量才录用,原职原薪”的政策,分别予以留用。
  二、发行管理
  1950年甘南地区人民银行建立发行库以来,按规定逐步建起一套货币发行管理制度。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发行库出入库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各专业银行超常需要的业务库现金,可以送存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专业银行业务库现金不足时,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存款户余额内,随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中提取现金。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库,还可对市场所需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进行适当的调配,对市场流通的损伤破旧票券进行兑换更新。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货币发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现金的灵活调拨和调剂,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正常经济活动,对稳定货币、发展经济、方便社会生活有重要作用。
  三、现金管理
  1950年4月7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现金管理的执行机关,决定中要求:各公营企业、国家机关及合作社的现金除准予保留规定的限额外,必须一律存入中国人民银行。各公营企业、机关、合作社之间的交易往来和货币收付,除小额零星者外,一律不用现金,须用转帐支票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结算。为此,夏河、临潭两县人民银行,通过宣传、督促,使各公营企业、机关、部队,都在银行开立了存款帐户,并规定了各单位库存现金的限额,不定期的检查各单位的库存情况,帮助开户单位尽量降低库存现金,节约现金使用。实行现金管理后,把分散在各公营企业、机关、部队的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减少了不必要的货币发行,保证了金融物价的稳定,也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
  1977年11月,国务院重新颁布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规定对城镇和农村集体经济单位也要实行现金管理,对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现金管理作了适当放宽,规定农村社队向国家交售农副产品时,需要现金的,可以付给现金;企业、事业单位从城乡农副产品贸易市场购买当地有关部门允许的农副产品,所需现金银行可以支付;在城乡举办物资交流、商品展销会,参加交流的购销单位,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所需现金,银行应允许支取,从而适应了农村改革和搞活经济的需要。198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针对有些单位利用搞活经济,进行违纪、违法活动,使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到损失的情况,发出了《关于加强现金管理的几项暂行规定》,对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从实际出发,既要加强管理,又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些具体措施,要求把现金管理工作切实做好。
  甘南地区各级银行遵照上级行的指示,历来把现金管理工作列为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除制定大额现金支付的审批权限,加强柜面审查,制止不合理的现金支付以外,还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不同要求,核定各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检查各单位对现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1988年10月,根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要求,在州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中国人民银行甘南州分行统一抽调53名干部,组成21个检查小组,用一个月的时间,对411个开户单位和38个银行机构的现金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在411个开户单位中,检查出现金库存超过规定限额、收入现金不交存银行、用各种名义套取银行现金、公款私借用白条顶库、将公款转存储蓄获取利息等违犯现金管理金额1379万元,按不同情况作了纠正。
  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现金管理,对控制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扩大银行存款,稳定市场物价以及促进各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保证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等方面,都起到显著的作用。
  四、工资基金管理
  工资基金管理是1960年1月开始试行的,甘南地区各级银行根据不同时期的规定要求,严格贯彻执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72年,针对当时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粮食销售量三个突出的问题,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工资基金管理的通知》,促使甘南地区计划外用工1000多人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1983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控制消费基金增长的精神,劳动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就实行工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通知精神,从4月份起,对各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每月发放工资性的现金支出,由开户银行暂按3月份的工资性现金发放额进行控制,待正式指标下达后,按批准指标监督支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消费基金的盲目增长。
  通过实行对工资基金的监督,在控制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增长,制止不合理的工资支出,控制货币投放,促进企业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起了良好作用。
  五、冻结清理
  1960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财政管理不严、纪律松弛的情况,发出《关于冻结清理在银行的存款和企业专项存款的指示》,要求银行从12月25日起对各机关、团体、部队、事业单位的存款,基本建设单位的已完工程包干结余资金存款和自筹资金存款,一律暂时予以冻结。同时,确定以财政、银行部门为主组成清理存款办公室,逐项进行审查后提出处理意见,逐级上报。并规定在冻结期间,财政、银行部门有权拒绝任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向银行提取应当冻结的存款。财政、银行部门控制不严,执行不力的,以失职论处。1961年2月,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当前紧缩财政支出,控制货币投放的补充规定》,重申必须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冻结清理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银行存款的指示,强调在国家计划外,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财政借款,向银行贷款,不得挪用生产部门的流动资金或预算外资金搞基本建设。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冻结机关团体等在银行存款的措施,在甘南地区得到认真贯彻,这对紧缩财政开支,堵住资金口子,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缓解商品供应紧张,稳定市场物价,都产生明显的效果。
  六、反假打贩
  共和国建立初期,国民党的特务机构,在香港澳门等地大量伪造人民币,并输入甘南地区,企图捣乱市场,破坏金融,阻碍人民币在民族地区的发行。1952年7月230,夏河县人民银行首次发现正面为“双马耕地”图案,面额为1万元的伪造人民币,遂报告当地党政及公安部门,经侦破,这些伪造人民币是流窜在甘、青、川交界藏族地区的马良股匪利用藏族群众投放到市场的。同年8月2日,临潭县人民银行也发现了相同图案和面额的伪造人民币。至8月底,在甘南地区共发现伪币400多次,3819张,面值3819万元,对发现的伪币,一般问清来源,讲明政策,作没收处理,集中烧毁。为了维护藏族人民的利益,对在出售农副产品中误收少量伪币的,一般作登记代管,待后处理。但由于持伪币者都心存疑虑,大都不登记真实姓名和住址,事后不与银行联系,所以代管的伪币,最后也作了烧毁处理。伪币发现后,当地政府都及时召开了各界人士座谈会,广泛宣传出现伪币的原因以及伪币的特点,用黑板报进行宣传讲解,以引起全社会提高警惕,严密防范,使伪币在甘南地区逐步绝迹。
  打击倒贩银元,是加强金银管理中的一项政策,建政初期,甘南是人民币与银元混合流通区,市场银元价格低,而内地则禁止银元流通,银元价格高,即是毗邻地区的银元市价也比甘南地区高,如临夏、岷县等,每枚银元黑市价比甘南的夏河、临潭高出2000元(旧币)左右,由于有利可图,一些不法商人就进行银元倒贩。同时,甘南地区一度贩毒(大烟)活动猖獗,夏河、临潭时为毒品集散地,外地毒贩从黑市换来银元购买毒品后,转运新疆或内地,当地毒贩又将贩毒所得银元,运到产地购买毒品,在市场上一时形成“毒品流入,银元流出”的现象。
  打击倒贩银元,主要是通过公安部门加强缉私工作,1952年仅在临潭县就查获倒贩银元案10多起,查获最多的是1500枚。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