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场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3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场管理
分类号: F123.82
页数: 3
页码: 841-843
摘要: 1989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集资248万元,建设市场面积7684平方米,分别扩建和重建了拉卜楞民族综合商场、临潭城关新桥商场、合作畜产品交易市场,为发展域乡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基础条件,扩大了经营场所。
关键词: 市场管理 工商管理

内容

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工商处成立之初,即把市场管理纳入工作重点。1954年7月提出“在舟曲、临潭、夏河3个市区内,私营企业的开、转、歇、停、复业或变更登记事项,均向所在地工商行政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后方为合法。在物价上提出“私营经济必须遵照国家价格政策.服从当地国营牌价,不得抬价压价”等市场管理办法。
  1954年一二季度,夏河市区新批准开业53户,其中服务业6户,食品业6户,杂货业9户,药品业2户,摊贩业20户,手工业7户,服装业3户。由于国营商业的日益壮大和对市场的严格管理,仅夏河市区1954年私营商业转业16户,其中皮毛业4户、肠衣业11户、绸缎业1户;歇业的33户,其中:皮毛业12户,屠宰业1户,绸布业5户,旅店业3户,皮革、杂商各1户,杂货7户,手工业1户,摊贩业2户。为逐步实现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州内各个市场首先健全了工商联及市场机构,以加强管理,并对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为,程度不同地给以限制,基本上扭转了哄骗、唯利是图的不良作风,取缔了牛羊皮交易等自由市场,并落实了屠宰户杀一只羊缴一张皮子和一条肠衣的措施。1958年追求单一公有制,农村集市贸易失去了存在的条件。1961年又提出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并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集市贸易。1964年省人民政府规定:“甘南等畜牧区不开放耕畜市场,由国家委托供销合作社根据国家计划统一收购,统一调拨。”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集市贸易遭到批判,政策上严格限制,使甘南各地的集市进一步萎缩。
  1978年全州农村集市贸易才逐步恢复。1981年底,州人民政府投资10万元筹建合作商场,共建房11栋、88间、2055平方米。夏河、迭部等地也积极支持市场建设,给个体户划地皮,解决经营场地问题。1982年,农村集市贸易点已发展到12处,全年收取市场管理费5万多元。1984年9月,临潭县工商局与陈旗乡政府研究恢复了陈旗传统的“三•八”集(农历每月逢三、八日为集日),每集赶集人数达三千余人。1985年,全州市场建设集资近3万元,修建简易售货棚39间、售货亭25个,玛曲县工商局采取个体工商业户筹集资金,统一规划修建铺面的办法,共集资10万余元,修建店铺92间,面积1700多平方米。省工商局拨款2万余元,帮助合作、新城修建了牲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
  甘南州1985年城乡市场贸易一览表1986年3月,州政府批准成立了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到年底共交易各类旧机动车73辆,成交额达649000元。1987年,夏河、临潭两县在州、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地对旧市场进行了改建重建,建成室内市场326间.3599平方米,售货亭40个,共投资561000元。
  1989年,州委、州政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集资248万元,建设市场面积7684平方米,分别扩建和重建了拉卜楞民族综合商场、临潭城关新桥商场、合作畜产品交易市场,为发展域乡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基础条件,扩大了经营场所。截止1990年,全州有证个体商户3168户,从业人员33143人,商品零售总额2346万元,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12.3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