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纺织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22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纺织业
分类号: F407.81
页数: 2
页码: 620-621
摘要: 甘南地区盛产羊、牛毛,气候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种植胡麻(亚麻),舟曲沿白龙江两岸个别地方出产棉花,纺纱织布手工业由来已久。牧区藏族群众几乎每家都从事手工毛褐纺织,用牛毛捻成线,而后织成褐子,制成帐篷、毛口袋、粗毛毯等生活用品;用羊毛纺织成褐子,缝制成春、夏、秋季穿的褐衫,也用羊毛纺织毛毯、腰带、鞋帮等。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纺织业

内容

甘南地区盛产羊、牛毛,气候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种植胡麻(亚麻),舟曲沿白龙江两岸个别地方出产棉花,纺纱织布手工业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普通老百姓一般穿的都是用麻布、褐、皮等缝制的衣服。因此,毛、麻、棉纺织业与家庭小作坊紧密结合在一起。牧区藏族群众几乎每家都从事手工毛褐纺织,用牛毛捻成线,而后织成褐子,制成帐篷、毛口袋、粗毛毯等生活用品;用羊毛纺织成褐子,缝制成春、夏、秋季穿的褐衫,也用羊毛纺织毛毯、腰带、鞋帮等。技术较髙的,则把择选的羊毛染成色、捻线织成褐子叫氆氇。氆氇的生产最早来自西藏地区,后于1935年,由12名印度商人在夏河拉卜楞开办了纺织氆氇的“氆氇洋行”,虽然价格高,却颇受佛教僧侣和广大群众喜爱,销售很快。1948年外国人撤走后,“氆氇洋行”由天津人李华锋接办,招收工人约20名,并扩大生产,制作僧帽、马鞍垫等产品,共和国建立后停办。
  迭部、拉卜楞产的氆氇质地、色调比较好,可与西藏产的氆氇相媲美。《夏河县志略》中对民国时期农家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本县农副业有织牛毛口袋者,有制羊毛毯者,年产约达1500件,有织毛褐者,有毛纺编织者。大件毛衣约1200件,毛线5000斤,藏民亦大都有以毛编织幕帐及毛褐”。
  临潭、西固除纺织毛褐外,用胡麻纺织麻布,西固个别地方还用棉花纺织土布。据《临潭县经济考察记》记载:“三十年代,临潭县毛褐每年的产量约40万余尺,布30余万尺,除自用外,还到岷县、兰州一带销售,数量约11万余尺,麻布20余万尺”。当时,手工纺织业已是临潭农民解决衣料,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家庭副业。伴随着家庭手工纺织品染色的需要,临潭旧城,西固县城等地,有人办起染坊,漂染民间的手工纺织品。1939年建成的“拉卜楞职业民生工厂”是甘南的头一家手工纺织厂,厂内设有织毯、织布、漂染3个车间。织毯车间主要生产栽绒毛毯;织布车间使用木制机具,纺织坯布;漂染以红色为主,兼染其它色彩;每天能织毯、织布各约10余尺,能漂染布匹10余丈。至建国前后,棉布逐渐取代了麻布,织布、漂染业随之消失o1940年,临潭旧城袁相臣在家中办起地毯厂,有织毯作坊8间,织架10副,工人17人,生产炕毯、地毯、马褥子、坐垫等。
  1982年,甘南州地毯厂建成投产。总投资225万元,设计能力年产值200万元。建厂初期,生产仿古、波斯地毯,出口美、英、西德、日本、瑞士、瑞典等6国,具有一定的创汇能力。时有工人80余人。年产2000多平方米。1989年,甘肃省飞天地毯总公司与卓尼、临潭县联合在两县各建一座地毯厂,并在部分乡镇建22个分厂。卓尼县飞天地毯厂1990年总产值为12.1万元;临潭县飞天地毯厂1990年产值为16.21万元。有工人717人,当年生产368平方米。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华锋
相关人物
袁相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氆氇洋行
相关机构
临潭旧城地毯厂
相关机构
甘南州地毯厂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