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工业
第一节采矿工业
甘南地区的采矿业最早始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西固(今舟曲)的瓜咱沟、憨板铺沟、南峪寨沟、峰迭沟等地都有小型铁矿开采。光绪年间有四川人赵某(人称赵大爷,名不详)及博学文合资在憨板铺沟内采炼,留废渣4〜5处。另有当地居民梁大川在憨板铺沟内设厂采炼,同时有成县人刘客在杨什哪尕设厂采炼。至宣统时,舟曲矿业大兴,梁大川又在老红山、雁儿崖、傅家沟、石门、草坪子、神仙沟等地开采,同时刘客停办杨什哪尕矿厂,由陈志民继续在此采炼。又有五财东、九财东2人在瓜咱沟创设新厂,招工开采。1920年,梁大川所经营的憨板铺沟口各厂停办,当地居民王登贵又在大峪沟设厂,次年肖继昌在峰迭沟设厂采炼,当时厂址在沟内两华里之沟底,命名“永昌铁厂"。1924年王登贵停办大峪沟厂,重新在憨板铺板子沟设厂,命名为“登贵铁厂“。1926年和文秀经营的瓜咱沟矿厂由杨映春接办,厂名为“映春铁厂”。1930年王登贵的板子沟矿厂移至二星沟开办,到1932年肖继昌因峰迭沟原厂址附近林尽矿竭,将厂址后移10余华里之处。1935年王登贵停办二星沟矿,又在石门开办新矿。1938年冯安德在磨沟的正金沟创办“安德铁厂”,同时张绍武亦在南峪寨沟内的磨儿坪创办“仲新铁厂”。1939年杨文凤于武坪之沙滩创办“文华铁厂”。1941年王登贵创办傅家新厂,同时肖继昌以矿厂附近矿石掘完,将矿厂后移5华里至峰迭沟端山上。1942年正金沟矿厂改由刘心裁经营,于是正金沟铁矿由刘、冯2人合办。1944年时王士辅将杨什哪尕铁厂、杨映春将瓜咱沟矿厂先后转让给韩起栋、年丰恒2人合办,杨映春将瓜咱沟矿厂让给刘心裁独办,张绍武将磨儿坪矿厂让给李发荣接办。1945年夏,舟曲境内存在的铁矿厂有杨什哪尕韩起栋厂,憨板铺沟王登贵的傅家厂,张仲恒铁厂,峰迭沟内肖荣昌铁厂,瓜咱沟内刘心裁铁厂,正金沟刘、冯2人合办的铁厂,磨儿坪李发荣铁厂及沙滩杨文凤铁厂,上述8个铁厂均为私人资本。资本合计23500万元(法币),全年生产铁88.8万市斤,年产值达10275.7万元。其中,效益较好、经常营业的是刘心裁与冯安德合办的正金沟铁厂、刘心裁独办的瓜咱沟铁厂、王登贵办的憨板铺沟内的傅家铁厂、韩起栋办的杨什哪尕铁厂等4家。
西固的铁矿开采方法较简单。设厂之前,先派人4处找矿,凡地表露出黄色的地方,即去挖掘,探测矿藏量多少,如果矿藏量较多,就在矿床附近选择适宜地点,建设厂房及熔铁炉。厂房和熔炉建成后,就开始采矿,所用工具简单,矿石也是用背斗背出矿坑,再转背至铁厂。铁厂过秤后,把矿石堆积在熔炉周围,以便冶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治州自1958年以来,先后建成了阿姨山铜矿、武坪煤矿、憨板铁矿、东海煤矿等采矿工业企业。第二个五年计划期末,由于3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遇到困难。阿姨山铜矿等新开办的采矿工业企业下马停办。“三五”期末至“四五”期初,武坪煤矿、憨板铁厂、东海煤矿、阿姨山铜矿等企业重新上马,并新建了临潭县八角煤矿。各采矿企业建成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1957年,州内原煤产量为8590吨,铜精矿273吨,电解铜253吨,白铛精矿122吨,生铁226吨。但是,由于各采矿企业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后备资源不足,效益欠佳,1978年,在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各采矿企业先后下马停办。1981年以后,全州的采矿工业又逐步发展起来。同年,舟曲县金钱沟煤矿建成投产,1984年,迭部县益哇乡亚安煤矿投产,杀海煤矿和武坪煤矿利用存余矿藏,组织人员继续开采。1990年,全州有4户采煤企业,年采煤量达19400吨,工业产值33万元(产值皆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自1986年起,州内个别乡先后组织人员,开采铢、铅、锌、铜等矿。
1986〜1987年,临潭县扁都、陈旗两乡分别办起铁粉厂,开采铁粉向州内外水泥厂供应铁粉配料。1990年铁矿石采矿量500吨。
白龙江沿岸,尤其是舟曲,历史上就曾淘沙取金。今舟曲县的立节至迭部洛大、麻牙一带、沿白龙江边有大量的淘金痕迹。当时的淘金业主要是淘沙金,沙金资源分布广而含量少.附近农民从挖出的砂石中用简单的工具筛选,付出的劳动多,收获却甚少,且多为鉄皮金,一日可得4钱,另有少量的颗金。鉄皮金经过小炉冶炼成体,而后加工成各种首饰上市。第七个五年计划后期,自治州在逐步探明地质情况后,先后在舟曲坪定、夏河卡加、迭部桑坝等地开采金矿,并采用堆浸法试验,提取黄金。1990年,全州黄金产量达到20公斤,同年,全州已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企业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084万元。
第二节冶炼铸造业
自清康熙年间西固(今舟曲)开办铁厂后,州域内便有了冶炼业。民国时期西固先后有17户人家开办铁厂。每个铁厂有炼铁炉1个,炉高约6米,炉体用黄土夯筑而成,为防风雨侵蚀,炉外包裹木条,炉膛内用花岗石、石英青泥等耐火材料砌成。
铁矿石冶炼工艺采用陈法。铁厂俟矿石、木炭积累至一定数量后,即开始冶炼。矿石入炉之前,先焙烧矿石,使水分及有机物挥发。经过焙烧后的矿石装入熔炉,数寸为一层,上面覆盖木炭一层,木炭之上又装矿石一层,如此一层又一层,装到将近炉口时,就从下面点火,点火后风箱就开始鼓风,日夜不停,直至冶炼完毕。熔炉内的木炭燃烧后,因不断鼓风,造成高温,矿石熔化,木炭渐被烧成灰,垒砌成的木炭与矿石体积大减,炉内上部空位下移,匠人们一边取出炉底流集的铁液,一边添炭添矿石。取出的铁液倒入用细砂作的板槽模具中,即成为重60斤左右的铁板。各铁厂几乎每年开火炼铁1次,也有2年开火炼1次的,开火次数及开火时间长短依矿石及木炭供应情况而定。西固各铁厂炼出的铁,大多是生铁,含碳较高,断口灰白。只有正金沟及瓜咱沟内两铁厂炼出的铁是熟铁.可用以锻造器具。西固的铸锌业和冶铁业基本上是同时创办的。1946年,西固共有铸诈厂10家,分布在白龙江南岸各村镇中。犁锋销路很广,除县内农村外,大部分销往武都、礼县、岷县、临洮等地。生、熟铁的销售地亦大体相仿佛,但以本县为主,用以锻造铁器。
共和国建立初期,上述各铁厂及铸锌厂陆续停办。1970年舟曲县出现几个村办铸锋厂,不久又停产。1986年,在州水箱厂、卓尼、迭部相继建成3座铸冶炼厂,1988年以后因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而停产。
临潭旧城有铜、铁铸造业。旧城的牛氏祖传铜器铸造工艺源于岷县的陈家沟。民国初年,牛氏从岷县迁居旧城,开办作坊铸造铜器。铜器有锅、火盆、香炉、火炉、鼎炉等10多种民族用品。铸造的铜器融绘画、造型艺术与传统工艺为一体,既有实用性,又是装饰居室的精美工艺品。产品中的“八宝”铜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深受藏区群众欢迎。铸造的铜锅,小的可供1个家庭做饭,大的1次能煮6~7头牛,可供上千人就餐使用,是寺院施斋的理想用具。产品销往甘、青、川、藏等藏区。牛氏铜器铸造作坊有时也搞铁器铸造。旧城(今城关镇)还有2~3户人家从西固等地购买生铁,从附近地区收集废生铁,铸造犁铮、生铁锅、火盆等铁器。1949年后,这些铜铁铸造工匠在合作化运动中先后加入集体生产,部分人继续从事铸造业。
1958年,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动员群众把自家的铜、铁锅及其它铜、铁日用品砸碎,以废铜、铁交公“炼钢铁”。舟曲县筑起土法炼铁小高炉236座,夜以继日“大炼钢铁”。被列入全省大炼钢铁重点地区。碌曲县成立了钢铁办公室,各县无一例外,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劳民伤财,炼出的都是些劣质烧结铁、劣质钢。1978年以后,临潭牛氏后代和邱广成等人,办起了城关镇翻砂一厂、二厂,继承祖业,铸造铜器。还有城关青崖的丁继昌父子,也办起炉院,铸造铜铁锅等。同时,县农机厂和手联社翻砂车间、长川乡等办有炉院8处。1990年临潭县铸造业总产值18万元,从业人员58人。
第三节机械制造工业
甘南州的机械工业创办于五十年代末期。1958年,甘南州农业机械厂建成投产。1961年,甘南州通用机械厂合并到甘南州农业机械厂。六十年代末期,在兴办地方“五小”工业中,各县分别建成了农业机械厂,州上建成了甘南州运输公司汽车大修厂。七十年代,州农业机械厂、临潭和夏河农业机械厂主要生产脱谷机、小钢磨、播种机、山地步犁等农业机械。其余农业机械厂主要搞农机修理和制造简单的农具及农机配件。甘南州运输公司汽车大修厂,一直从事各种汽车的大修及维修保养。八十年代以来,甘南州农业机械厂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汽车、拖拉机水箱为主,兼生产小型拖拉机拖斗、低锡焊料等25种产品的企业。1987年,该厂改名为甘南州水箱厂。产品有农用拖斗,汽车、拖拉机水箱和板式换热器等三大系列、10多个品种,其中东75水箱芯子、东105水箱先后被评为部优和省优产品。各县农业机械厂以农机维修服务为主,少量生产简单的农、牧机具等。1990年,全州共有独立核算机械工业企业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647万元,占同年全州地方工业总产值的8%;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06万元,为全州地方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5%。到1990年底,拥有职工365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含初级职称以上人员)。
第四节电力工业
自治州的电力工业是利用境内丰富的水能资源建设小水电站而形成的。1957年7月,夏河县扎油乡嘉吉拉电站建成发电,这是甘南州最早建成的电站。至1990年,全州共有小型电站91处、机组131台、供电所5个。全州水电装机容量25499千瓦,水电站平均每台机组装机容量为195千瓦。其中:单机500千瓦以上的有6座10台,装机12820千瓦。国营电站共15座,装机16464千瓦,乡村电站76座,装机8535千瓦。全州最大的水电站为舟曲县锁儿头电站,装机2台,容量为6400千瓦。
州内电力生产企业水电配套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供电逐步由孤立运行走向联网供电。1983年以来,兰州大电网临夏一一合作110千伏输电线路延伸到夏河、临潭、卓尼、碌曲、玛曲等地,已有三座电站并入兰州电网,提高了电力的利用率。至1990年,全州拥有供电变压器(35KV)变电所9座13台,其设备容量1431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6一10/0.4KV)66134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646.5公里,低压线路1518公里。全州电力生产企业发电量达6081万千瓦,形成工业总产值408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占全州地方工业总产值的5%。但是,全州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已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1.16%,且均属小型水电站,开发潜力很大。
第五节建材工业
共和国建立前,甘南的建筑材料工业十分薄弱,仅在临潭、卓尼、西固(今舟曲)等部分地方烧制些砖、瓦、石灰等,还打凿加工花岗岩柱基石、条石等,供官府及少数用户修建房屋、衙署、工事和寺庙时使用,普通人家用砖瓦等建筑材料的极少,因此建材工业发展十分缓慢。今临潭城关的瓦厂沟、舟曲城关的瓦厂村,是民国时期集中生产砖、瓦的地方。
共和国建立后,为适应农牧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甘南州的建材工业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1955年,合作成立了砖瓦社,建社初期,用土法烧制青砖、小瓦。1970年,合作砖瓦社扩建为国营甘南州砖瓦厂,新建立了一座18门轮窑,改变了原来由手工制作青砖和小瓦的落后工艺,开始生产机砖、机瓦。六十年代以来,新办了夏河县砖瓦厂,迭部县电尕乡砖瓦厂等乡办集体建材工业。1971年,全州共有8户建材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48万元。1975年后,全州共办起了生产砖、瓦、石灰、砂石料、石膏等乡办建材工业企业10户,建材工业逐年发展。
甘南州的水泥工业从1975年以后才发展起来。当年,夏河县水泥厂在长石头村建成投产。1979一1983年,临潭县新城水泥厂及舟曲县水泥厂分别建成投产。夏河县水泥厂由于原厂址达麦附近石灰石原料经过多年开采,后备资源不足,于1985年从原址搬迁到麻当,并进行扩建,由原来的土窑改建为机立窑,水泥年生产能力由0.7万吨增加到2.2万吨。临潭县新城水泥厂从1985年开始扩建,于1988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建成年产5万吨硅酸盐水泥立筒预热回转窑生产线,生产425、525标号等普通、高标号硅酸盐水泥。随着3个水泥厂的建成及改造扩建,全州水泥年生产能力达到7.9万吨,不仅满足了州内的建筑需要,还销往邻近地区。同时,合作、临潭、碌曲、舟曲、迭部、卓尼等地还办起7户水泥预制块厂,年生产预制块4万立方米,增加了新型建材产品。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甘南州的建材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产品种类增多,除砖、瓦、水泥、石灰、砂石料等普通建筑材料以外,还新开发生产出菱美土地板、石膏装饰板、建筑涂料、建筑粘水、保温材料等产品。建材工业逐步成为甘南州的一个支柱工业。1990年,全州共有建材工业企业29户,产值达390万元,占全州地方工业总产值的5%。主要产品产量水泥为21500吨,砖3386万块,瓦45万片,石膏1300吨,水泥预制块5696立方米,石灰2000吨。
第六节木材采伐业
1950年,甘南第一家木材采运企业一一洮河林业局成立,开始采伐洗河流域的森林。1965年,舟曲林业局成立,1969年,迭部林业局成立,分别对迭部、舟曲、卓尼3县境内的大片天然森林实行统一经营。同时,碌曲、夏河、迭部、卓尼、舟曲、临潭县都建立了县属林场,对小片森林进行采伐经营。
八十年代后期,全州形成了以3个省属林业局和8个县属林场的木材采运业为主,以乡办集体工业企业的锯材加工为主,以地方国营工业和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生产木制品为副的木材采运、加工、制作格局。
1990年,全州共有58个木材采运和加工企业。其中,省属企业3个,地方企业55个。在地方55个企业中,从事木材采运的有11个。
全州木材采运和加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76万元,其中:3个省属企业完成2772万元,地方企业完成1504万元;工业产材量为245312立方米,其中:省属企业为216000立方米,地方企业为29312立方米。
第二章轻工业
第一节日用金属品手工业
甘南的日用金属品手工业主要分布在临潭城关镇、新城乡、舟曲县城、卓尼县城、夏河拉卜楞等地。此外,夏河的黑错(今合作)、美武、舟曲的憨板、临潭的古战等不少村庄也有从事这类手工作业的个体工匠。据《甘青闻见记》记载:三十年代,临潭旧城制作铜器的手工业个体多则20余家,少则5~6家。制作的产品除就地销售外,由商人驮运至青、川藏区销售。夏河的美武有铁匠、铜匠、银匠共10余户,资金一般为2〜20枚银元,多者不过百元。1938年,夏河美武有一铜匠名王文清,他的铜器工艺技术精巧,专门给寺院制作铜灯、铜佛像及其它铜制品。黑错有铁匠4户,手工锻造藏刀、斧头、镰刀、勺子、柴刀、菜刀、腰刀、蹶头等用品。铜匠主要制作铜盆、铜勺、铜锅、铜火锅、铜火盆、铜壶及铜装饰品等民族用品。银匠、金匠制作戒指、手镯、耳环、奶勾等各类藏、汉、回族群众佩带的首饰,还用银装饰镶嵌马鞍、刀鞘、木碗等用品,藏族妇女背部的装饰品“拉哇”和腰部革带上的装饰物“姚桑”,铜银镶嵌的奶勾等饰物.男子所佩刀鞘以及嵌银羚羊角烟锅的制作,都非常精美。银制镂空图案有些是藏族“八瑞”图案,有些是汉族的“二龙戏珠”、“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等,工艺精湛,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这些手工业工匠除在家中的小作坊制作外,也带工具走村串寨,就地支炉,制作当地群众所需用品。工匠的手艺或祖传,或师徒相传,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技艺得到了提高,不少工匠因其产品工艺精、质量好,因创名产品而成了名匠,远近各族群众慕名前来定购、定做者络绎不绝。至建国前夕除铜匠王文清外,还有制作金、银首饰的著名工匠,临潭、卓尼的刘兆宽、孙锡三、张学羲、王少佛等。
共和国建立后甘南的日用金属品手工业主要是通过五十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各行业手工匠人组织起来,成立生产合作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初组织和成立的有:夏河县民族五金厂,舟曲县、临潭县手工业联社,合作铁器社等集体所有制企业。卓尼、碌曲、玛曲、迭部等县手工业联社,则是六十年代相继组建起来的。1970年甘南州五金厂建成投产,1976年与合作铁器社合并。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取暖制品、日用镇铁制品、铁制小农具及民族特需用品、铅丝和各种规格的铁钉。
1980年以后,甘南州五金厂、夏河县民族五金厂和玛曲县手工业联社民族用品综合厂根据牧区游牧生活特点生产的民族方炉深受牧民欢迎。这3户企业被国家民委列为生产民族用品的定点厂家。1958年建成的国营甘南州农机厂起初也主要生产烟筒、炉子、水桶、簸箕等取暖及日用镇铁制品。1970年前后建成的各县农机厂除搞农机维修、生产简单的农业机械以外,还生产铁制中小农具及镇铁制品。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改革开放”政策,许多民间工匠办起生产日用铁器小手工作坊,生产小农具、马證、铁铲、腰刀、菜刀、打狗棒等多种小铁器及镇铁制品,繁荣了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
1990年,除个体小手工业作坊外,全州生产日用铁器的专厂及兼厂共15家,生产中、小农具1.31万件,火炉等取暖制品用料计100吨,镇铁制品1.1万件,铅丝360吨,各种规格的铁钉89吨。
第二节纺织业
甘南地区盛产羊、牛毛,气候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种植胡麻(亚麻),舟曲沿白龙江两岸个别地方出产棉花,纺纱织布手工业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普通老百姓一般穿的都是用麻布、褐、皮等缝制的衣服。因此,毛、麻、棉纺织业与家庭小作坊紧密结合在一起。牧区藏族群众几乎每家都从事手工毛褐纺织,用牛毛捻成线,而后织成褐子,制成帐篷、毛口袋、粗毛毯等生活用品;用羊毛纺织成褐子,缝制成春、夏、秋季穿的褐衫,也用羊毛纺织毛毯、腰带、鞋帮等。技术较髙的,则把择选的羊毛染成色、捻线织成褐子叫氆氇。氆氇的生产最早来自西藏地区,后于1935年,由12名印度商人在夏河拉卜楞开办了纺织氆氇的“氆氇洋行”,虽然价格高,却颇受佛教僧侣和广大群众喜爱,销售很快。1948年外国人撤走后,“氆氇洋行”由天津人李华锋接办,招收工人约20名,并扩大生产,制作僧帽、马鞍垫等产品,共和国建立后停办。
迭部、拉卜楞产的氆氇质地、色调比较好,可与西藏产的氆氇相媲美。《夏河县志略》中对民国时期农家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本县农副业有织牛毛口袋者,有制羊毛毯者,年产约达1500件,有织毛褐者,有毛纺编织者。大件毛衣约1200件,毛线5000斤,藏民亦大都有以毛编织幕帐及毛褐”。
临潭、西固除纺织毛褐外,用胡麻纺织麻布,西固个别地方还用棉花纺织土布。据《临潭县经济考察记》记载:“三十年代,临潭县毛褐每年的产量约40万余尺,布30余万尺,除自用外,还到岷县、兰州一带销售,数量约11万余尺,麻布20余万尺”。当时,手工纺织业已是临潭农民解决衣料,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家庭副业。伴随着家庭手工纺织品染色的需要,临潭旧城,西固县城等地,有人办起染坊,漂染民间的手工纺织品。1939年建成的“拉卜楞职业民生工厂”是甘南的头一家手工纺织厂,厂内设有织毯、织布、漂染3个车间。织毯车间主要生产栽绒毛毯;织布车间使用木制机具,纺织坯布;漂染以红色为主,兼染其它色彩;每天能织毯、织布各约10余尺,能漂染布匹10余丈。至建国前后,棉布逐渐取代了麻布,织布、漂染业随之消失。1940年,临潭旧城袁相臣在家中办起地毯厂,有织毯作坊8间,织架10副,工人17人,生产炕毯、地毯、马褥子、坐垫等。
1982年,甘南州地毯厂建成投产。总投资225万元,设计能力年产值200万元。建厂初期,生产仿古、波斯地毯,出口美、英、西德、日本、瑞士、瑞典等6国,具有一定的创汇能力。时有工人80余人。年产2000多平方米。1989年,甘肃省飞天地毯总公司与卓尼、临潭县联合在两县各建一座地毯厂,并在部分乡镇建22个分厂。卓尼县飞天地毯厂1990年总产值为12.1万元;临潭县飞天地毯厂1990年产值为16.21万元。有工人717人,当年生产368平方米。
第三节皮革制品业
甘南地区盛产牛、羊及野生动物皮张,农牧区的生产、生活用品多以皮革制成。农家加工皮革较为普遍,先用土法熟制牛、羊等皮革,然后缝制成皮鞋、皮靴、皮袄、皮裤、皮帽、皮口袋、皮腰带、皮绳、车马挽具等皮革制品,以供自用。拉卜楞、临潭旧城等商品集散地亦有少数工匠专为市场生产皮革制品,他们的手艺高,制作精细,能生产镶嵌银、铜泡钉的皮腰带等,花色品种较多。另外,在拉卜楞、临潭旧城两地的皮毛商,将收购的皮子集中到他们所开设的皮庄,加工制成熟皮短大衣,运销各地。皮类加工中还有兽皮加工。熊皮、狼皮、狗皮均加工成皮褥子,狐皮、猞猁皮、豹皮等类加工成裘皮大衣。其它兽皮加工成车马挽具的较多,如马钗子和马辔头、皮鞍子、皮绳等。
甘南州皮革制品业机械化生产是六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1967年夏河县皮革厂建成投产,经过历年的设备更新和几次技术改造,由建厂初期的手工业过渡到主要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产品品种增多,质量稳定提高。主要产品有各种皮鞋、马靴、藏靴、皮件等。1980年,甘南州毛革厂建成投产,建厂初期主要生产裘皮制品,1982年技术改造后建成皮革服装和裘皮服装生产线,1986年,又进行了皮革服装生产线的扩建改造,改造扩建后,年生产服装革由1.5万自然张增加到40万自然张,皮革服装由1万件增加到5万件,产品销往东北、北京、天津、兰州、西藏等省、市、自治区,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能力都有一定提高。1987年,玛曲县尼玛乡皮革厂和夏河县青年鞋厂建成投产。玛曲县尼玛乡皮革厂生产皮革服装和皮鞋,夏河县青年鞋厂主要生产皮鞋。此外,个体手工皮革制作业也竞相参与市场,生产车马挽具、皮绳、皮带等各类小商品。1990年,全州有5户皮革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13万元,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10%,是全州的支柱工业行业之一。主要产品产量革柔制皮革 (折牛皮)为3.39万张,各式皮鞋6.84万双,皮革服装1.16万件。
第四节竹木手工编制业
甘南的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和夏河县的个别地方的林缘地区大量生长着毛竹和柳条。这些地区的群众广泛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编制竹、木器具。临潭、卓尼、舟曲3县的农民不仅编制生活用具,还编制生产工具,如粪车上的粪筵,盛粮食的笹篮,加工粮食的筛子、簸箕及背兜、筐子、耨等,个别地方水磨木轮也有用柳条编成的。同时、农民家庭所用的榜楮、笼子、炕席、各式筐子、提菜篮子,甚至有部分山区农民的灶具也有柳条编成的,如漏勺、蒸笼(净篦)等生活用具。除自编自用而外,背斗、笹篮、簸箕、菜篮子等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市场销售,甚至运销外地,产品轻便耐用,价格低廉。
第五节木制品加工业
甘南的木器加工遍布城乡。共和国成立前,木器加工主要是家庭生活用具和农具,如炕桌、椅子、桌子、炒面箱、衣物箱、酥油盒、背水桶、水磨轮、犁头等。除此之外有些木雕工匠,专为建造民舍屋宇和庵观寺庙雕刻花饰,他们技术高超,做工精细,雕出的龙、凤、鸟、兽和草虫花卉栩栩如生。
甘南州的木材加工工业始于1970年。当年,卓尼县木材综合厂、刀告乡办厂、迭部县电尕乡纺织配件厂、县木材综合加工厂等国营、乡办集体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还有原属大夏河林业总场的甘南木器厂。1972年,甘南州火柴厂建成,生产“甘南火柴”。
1979年以后,全州先后办起了40余户地方国营、集体木材加工企业。八十年代以来,木材加工企业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开始向深加工、精制作、综合利用方面发展。八十年代后期,甘南州木器厂、迭部县木材综合加工厂等17户企业已发展成为制作家庭用具的企业,这些企业由过去只生产简单的家具、课桌凳、办公用品等几种产品发展到生产各式桌类、文件柜、大衣柜、椅凳类、配件类、民族家具、组合家具等7大类100多个品种。卓尼县刀告乡乡办厂、迭部县电尕乡纺织配件厂制作生产的木制品有板材、汽车马槽、拖拉机拖斗板、纺织配件、电工圆木等。甘南州火柴厂经过历年技术改造,提高了技术水平,由过去的手工制作火柴改造为机械自动制作,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1990年,全州46户木材加工企业,从事锯材加工的有33户,从事家具及木制品生产的有9户,从事火柴及藏香制作的有4户。锯材产量为39321立方米,其中:省属企业19599立方米,地方企业为19722立方米,地方企业生产各式木制家具3.6万件,生产火柴2万件。另外,省属企业生产机制板及纸板800吨,人造板1910立方米。
第六节缝纫业
甘南的缝纫工业是从民间手工裁缝起步的。牧民多为自制羊皮服装,城镇附近和农区服装也多为群众自己缝制,只有少数是让裁缝加工的。共和国建立前夏河拉卜楞有3户缝纫加工业,临潭新城、旧城有9户,舟曲有4户,卓尼有3户。建国初期,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缝纫合作社或缝纫组。1953年,夏河县民族被服厂建成投产。1964年,合作民族被服厂建成。1970年,州民贸公司被服厂开张生产。经不断的设备更新,缝纫工业由过去的手工裁缝发展为半机械化规模生产企业。1974年9月,由省轻纺工业厅拨款3万元,扶持夏河民族被服厂的马伞生产。1976年生产马伞4800把,产值达6.72万元,加工民族服装500件,产值达2.2万元,帐篷200顶、产值达2.4万元,来料加工及棉絮加工产值达4万元,总计当年创产值15.12万元。生产的马伞,在整个藏区深受群众欢迎,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因此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89年改造扩大了马伞生产线,使马伞产量从年产2000把增加到10000把,产值从5万多元增加到20万元,成为这个厂的“拳头”产品。1987年,夏河民族被服厂生产的“夹藏衣”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少数民族优质产品”。次年,被服厂被省民委、省轻工业厅授予“少数民族用品先进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个体缝纫业发展较快,个体裁缝铺遍布城镇及农牧区乡村,成为个体手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缝纫产品为民族服装、普通服装,还生产帐篷、布鞋等。1990年,全州有国营、集体缝纫企业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4万元,生产各类服装5万件。
第七节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在民间源远流长。藏族人自制的“辛”、“特”等乳油制品是上等的糕点。除此,民国时西固福津(今舟曲)、临潭的新、旧城、夏河拉卜楞等已有豆腐、醋、点心等副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1956年至1959年,夏河县食品公司加工厂、甘南乳品厂、甘南州糖业烟酒公司食品加工厂相继建成投产。其产品主要是糕点、酱醋、豆腐等,1958年后,开办了一些粮油加工厂。六十年代,卓尼县食品加工厂、甘南州肉联厂先后建成投产。七十年代,先后有碌曲县食品加工厂、临潭县城关粮油加工厂、甘南州合作粮油公司加工厂、玛曲县副食品加工厂等5户企业建成投产。八十年代以来,在稳定提高原有企业生产水平的同时,继续新建了一批食品加工企业。1980年,玛曲县阿万仓乡干酪素厂建成投产。1983年,舟曲县食品公司加工厂建成投产。1984年,甘南乳品厂开始进行“三效”浓缩技术改造,于1989年建成投产,使得这个厂的奶粉年生产能力由400吨扩大到1000吨,新增产值127万元,利税15万元。技术改造后,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达100%,特级品率达93%,全脂加糖奶粉获省优质食品称号,母乳化奶粉获全国儿童食品 “金鹿奖”。甘南州肉联厂、玛曲县冷库经过技术改造,形成了半机械化的屠宰流水生产线。1986年,玛曲县尼玛乡干酪素厂、夏河县清真肉类罐头厂、卓尼县风味食品厂、临潭县肉联厂的罐头生产线建成。1988年碌曲县食品公司冷库建成投产。同年,甘南州肉联厂千吨冷库建设列入省技术改造项目,并于当年6月破土动工,于1989年10月全部竣工投入生产,使冷库容量由800吨扩大到2000吨。截止1990年,全州共有食品加工企业32户,占全州地方企业总数的13%,实现工业总产值2044万元,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24%。主要食品产量为乳制品878吨,肉类罐头65吨,各类糕点280吨,鲜冻羊肉854吨,鲜冻牛肉2274吨,其中:出口牛肉403吨。
第八节造纸印刷业
甘南地区的印刷业始于元、明时期,它是随着藏传佛教在甘南地区的兴盛,印刷大量佛经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卓尼禅定寺院在清朝初期,创办了规模较大的印经院,开始刻印多种藏文典籍。1721年至1731年,聘请精通语法的学者,对那塘、北京、理塘3种版本的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进行勘校,并征集书写刻字、印刷专业人员近300人,耗银17525两,刻制成《甘珠尔》印版35462块。1753至1772年,历时19载耗银13937两,刻制成《丹珠尔》印版104500块。因其讹误少、字体优美、印刷清晰而闻名中外。印刷《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1部,需50多个印工,费半年以上工时才能完成, 每部工本费需银币2000多元。《甘珠尔》、《丹珠尔》等各种藏文典籍,一直印刷到1928年卓尼禅定寺印版全部被焚毁时为止。拉卜楞寺院印经院在民国时期,有僧侣40多人,其中书写版文的4人,印刷技工4人,校对2人,刻版工30人,每年从3月15日至9月15日工作。至今,寺内还保存着各种木刻经版7万余块。民国时期,甘南以寺院为主的印刷业已具一定规模.除卓尼禅定寺、夏河拉卜楞寺外,阿木去乎寺亦设有印经院。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卓尼第11代土司杨汝松组织刻写《甘珠尔》大藏经版时,就已安排了造纸工人若干名。在此之前已有佛经传世,土法造纸远在此前。他们是利用当地盛产的狼毒(俗名狗蹄花)的块状根加工成小条幅纸线,质地如宣纸,但无漂白技术,故呈土黄色。佛经大都以此种纸印刷后裱背而成。三十年代初期,卓尼土司从外地请来技工,在达子多林区办起一座小型造纸厂,用树木、马兰草、狗蹄子根等作造纸原料。因技术不过关、设备落后,造出的纸张色黄、质脆而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8年,卓尼曾建起造纸厂一座,生产大张有光纸。但仍未漂白,因在其后全国纸张紧缺,供机关单位办公使用。造纸厂于I960年撤销。1952年《夏河报》(《甘南报》前身)开始石印,并为县级各机关印制信封、信纸、表格等。同年底,省新闻出版处为《夏河报》调配四平印刷机、圆盘印刷机、手摇铸字机、手工刨条机各1台、汉文铜模5付。后又购进藏文部分字号铜字2付。报纸开始用铅字排版印刷。是为甘南铅字排版印刷之始,也是甘南印刷厂之基础。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后,印刷厂随报社(时已改称《甘南报》)迁至合作。1972年从报社分出,称甘南州印刷厂。除继续承印《甘南报》以外,大量接受州内各种印刷品。并逐渐添置和更新了一部分印刷设备.技术力量也不断壮大,当时是州内唯一的一家印刷厂家。
1977年,《甘南报》印刷厂建成开机,以铅字排印藏汉两文《甘南报》为主,并承印部分社会印刷品。1980年以后,临潭县第二中学、合作第一中学、夏河县武装部等单位相继办起各自的小型铅字排版印刷厂,除印刷本单位办公、教学、作业本等印刷品以外,也对外承印零星业务,以增加单位收入。其后,电脑排版的兴起,逐渐代替了铅字排版印刷。
第九节医药工业
1784年,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仿照拉萨药王山l利众医学院,创建了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医学院),开创了甘南地区藏医药事业的先河。拉卜楞寺曼巴扎仓是培养藏医药人员和研究藏医药的专门机构,也是藏成药较集中的生产点。后来,卓尼车巴沟贡巴寺、碌曲郎木寺、夏河美武岗察寺等寺院曼巴扎仓也相继设立。各寺院的曼巴扎仓及民间藏医经常加工制作藏药。西固、临潭有少数民间中医自己开设小型药铺,采集中草药材,炮制加工成各种丸、散、膏、丹等中成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派来了大批医务工作者,建立了州、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自己动手炮制各种中草药。1971年1月,甘南州制药厂建成,开始手工制作10几种中成药。后来,逐步购置、更新设备和扩建改造厂房,七十年代末,州制药厂的药品向多品种、高质量、多剂型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生产中成药的医药工业厂家。八十年代末期,甘南州制药厂生产的定型药品已达36个品种,其中藏成药“洁白丸”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优秀产品“金龙奖”。1988年,“洁白丸”荣获健康报药品大赛“健康银杯奖”。甘南州制药厂生产的“六神丸”、“鹿角胶”、“阿胶”等中成药,除供应本州外,还远销国内10多个省、市。甘南州食品公司肉联厂从1974年起到1980年前后利用牛、羊脏器官,每年生产胎盘糖衣片、复方肝胚隆等药品11万余瓶,畅销国内。1972年前后,夏河县卫生局组织藏医人员,研究提高传统藏成药方。他们整理编写出了20多份藏成药《藏药标准》及《起草说明书》,其中:“洁白丸”、“八味沉香散”、“九味石灰华散”等列入197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还有18种藏成药及5个单味药列入西北五省、区地方成药。上述藏成药样品由拉卜楞寺院生产队的藏医代为炮制。1979年,夏河县藏医院落成开业,医院设有藏药厂,开业以来制作各类常用药。1980年,甘南州藏医研究所设有附属试验药厂,专门加工炮制各类藏成药。1989年生产的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耳石丸”、“芒觉珍宝丸”、“佐达珍宝丸”、“二十五味珍珠丸”等5种药品,填补了甘肃省藏药制剂史上的空白。
1986年4月,夏河县生物制剂厂建成投产,他们从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兰州大学等单位引进技术,利用牛血、牛肝等脏器,提纯制作生物化学试剂。1986年,生产的“牛红细胞氧化物歧化酶”经甘肃省经济委员会主持,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产品达到生物化学试剂标准。此外,还生产牛血清白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C等产品。1987年碌曲县双岔黄连素厂投产。1989年、临潭县畜牧局兽药厂投产。截止1990年,全州有6个医药工並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4万元。第十节饲料加工业
甘南的饲料工业从1984年开始由州粮油公司在合作建成第一座年产300吨的饲料加工厂起步,开始生产配合饲料。随之州畜牧系统牵头组建的饲料加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临潭县在城关等乡镇建成加工点8个。1985年夏河、碌曲两县建成配合饲料加工点4个,粗饲料加工点10个。到1989年底,、全州建成中型饲料厂2座,小型饲料厂4座,饲料加工点65处。加工点以临夏产风雷Ⅰ型粉碎机和小钢磨为主,各厂、点共有各种加工机械171台,流动资金15万元左右,年总产值达70万元。在建成的饲料加工点中,属草原站办的3座’国营厂办的8座,乡畜牧站办的6座,其余均属个体户筹办经营。以生产草粉、配(混)合饲料为主,全州累计生产配(混)合饲料895万公斤,草粉2029万公斤,青贮氨化饲料695万公斤,肉骨粉28万公斤,蹄角粉5万公斤。
夏河县颗粒饲料厂1985年10月建成,总投资38万元,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生产使用面积1300平方米。主要机械设备有SLY一Z17上海青浦产粉碎颗粒机,年生产能力3000吨,主要生产配合草粉和颗粒饲料。职工11人,其中技术人员2人。1989年生产青干草50万公斤,燕麦15万公斤,青棵2.5万公斤,油籽3.5万公斤。加工各种饲料153万公斤,其中粗饲料78.7万公斤,配(混)合饲料70万公斤,鸡饲料4.3万公斤,加工青贮饲料22.5万公斤。
卓尼县饲料厂1987年12月建成,总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1627平方米,生产使用面积1135.5平方米。主要机械有武威产PE一350型粉碎机和连云港产松针粉机,年生产能力1000吨,主要生产配合饲料、草粉和松针粉。1987年生产各类饲料62.7吨,职工4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
第十一节机械修配业
一、国营机修
甘南汽车修理业开始于1958年。国营运输企业组建后,甘南汽车运输队内设保修组,修理人员14名,仅承担本车队的汽车维修和中小修理。随着甘南汽车运输公司的建立和车辆的增加,公司成立了汽车保养场,各车队配备了相应的保修班组,同时还创办轮胎翻修厂。汽车大修能力逐步提高,职工队伍不断壮大。这一时期,汽车修理业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本公司汽车的一、二、三级保养和一般的大、中型修理。
1970年,建成了甘南州汽车修理厂。修理厂作为本地区较大的国营汽车修理企业,承担起全州汽车的大中型修理和拖拉机等农用机械的维修任务。1972年修理拖拉机及农业机械设备达30台(件)。截止1985年底,甘南汽车修理厂有职工119人,固定资产达130.03万元。1986年至1990年期间,甘南汽车修理厂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推行经济责任制过程中,坚持改革开放,把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开始稳步发展。1990年,完成汽车大修66辆,中修474辆、小修1090辆,工业总产值53.65万元,实现利润1.2万元,上缴利税2.8万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甘南汽车修理厂为骨干的一大批汽车修理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迭部、舟曲、洮河林业局和国营七九二矿都建立起相当规模的汽车修理厂(场)。
1990年统计,全州共有大小汽车修理网点69户,其中汽车大修5户,二、三级保养16户,综合小修32户,专项小修14户。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汽车修理
1969年,迭部林业局由原机械队扩建的机修厂,作为甘南地区机关企事业车辆的第一个修理厂家,共有职工54人,各类机修设备53台(件),年修车(含大修)能力可达72辆,年实现利润5万元。
到七十年代初,一些建立了汽车队的单位,着手组建汽车修理班或组,修建工棚,开展汽车零星小修或一、二级保养维修业务。如州商业局、粮食局、砖瓦厂、乳品厂、水电局、物资局、外贸局、食品公司、煤炭公司等单位的车队,都组建有汽车保养维修班组,人员4至5人或10余人不等。
1976年以后,舟曲、洮河林业局也组建起机修厂,都有一定的汽车保养、修理能力。至年底,全州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置修理汽车班组的18个,其中具有大修水平的3个,小修和一、二、三级保养的15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车队撤销或解散。到1990年,机关企事业汽车修理行业仅剩舟曲、迭部和洮河林业局机修厂,州乳品厂、砖瓦厂、物资局、水电局、粮食局等车队的汽车修理班组。三、私营汽车修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汽车运输业的繁荣,私营汽车维修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既有国营和集体,又有联户和个体・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机械维修格局,网点遍布城乡。到1990年,全州个体、联户汽车维修网点已达32户。为了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确保汽车维修质量,甘南州公路运输管理处根据《甘肃省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全省关于整顿汽车维修行业工作会议精神,从1987年11月开始对汽车维修行业进行了整顿。经过整顿对21户大修、16户中小修、28户集体、4户个体修理部进行了审验发证工作,将汽车维修业纳入正常的行业管理中。
第三章工业企业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后,在自治区政府中就设有管理工业的工业商业处。以后,根据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特点和需要,工业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变动。1957年7月,工商处分设为商业处和工业处,全州工业由工业处管理。1963年4月,成立了工业交通处。1964年4月,撤销工交处,部分业务交经济计划委员会。1965年10月,经济计划委员会承担所有工业的管理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自治州人委及各工作机构均处于停顿或瘫痪状态。1968年2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下设生产指挥部,管理全州工业、农业工作。1976年1月,撤销了州革命委员会下设的“一室三部”工作机构,成立了工业局及手工业管理局。1983年10月,撤销手工业管理局,由手工业联社管理全州城镇集体企业。1983年11月,工业局由局变为处,成为二级局。州经济委员会协调管理全州国营、城镇、乡办集体工业。1984年7月,成立乡镇企业管理局,归口管理全州乡办工业。1986年5月,撤销工业局,成立州城市集体企业联社,与州手工业联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原工业处所属二轻集体工业企业,国营工业企业则交州经济委员会直接管理。经济委员会成为既管理全州国营工业.又要协调管理城镇、乡办集体工业的综合性机构。同时,成立州劳动保险局,从原手工业联社所属在合作的城镇集体企业中,划出二轻系统以外的集体企业和全州为安置待业青年办的集体企业以及“一厂两制”集体企业,为其直属企业归口管理。1988年8月,撤销经济委员会,组建新的计划委员会,管理全州国营工业,协调管理全州城镇和乡办集体工业。
各县的建政与成立工业管理机构基本同步进行,与州政府工业企业管理机构置废大体一致。
第二节企业管理
甘南州工业企业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级1957年至1965年。1957年甘南草原上第一座现代化工厂一一州乳品厂建成投产;1959年州农机厂建成投产(后改名为甘南水箱厂),这些企业建成后比较系统地引进了苏联的管理模式,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在具体管理上推行计划经济,组织有节奏的生产,建立了生产调度制度、统计报表制度及一系列经济指标体系,全面开展独立会计制度,独立核算和经营运作分析活动。
第二阶段1966年至1979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企业专业管理机构合并或撤销,专业管理人员被下放劳动,合理的规章制度一律废止。不少企业成了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规章制度的“三无”单位,企业管理和生产秩序严重混乱。1977年,重新恢复了各项原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逐步完善了各种定额管理。
第三阶段1980年至199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州国营企业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整顿企业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工作,使企业面貌得到改善。
30多年来的发展,为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以数据说话,按程序操作,按标准衡量,用制度保证的基础管理系统,企业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逐年下降,每年都有一批名优新特产品投放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自从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全州陆续开展了企业升级活动,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工作也有新的进展。基础管理工作普遍加强,企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在企业内部,除了进一步完善与厂长负责制相关的配套制度外,提出了企业管理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为主线,内部分配改革为动力,基础工作和班组标准化建设为保证的思路,提出建设“勤奋、进取、严细、求实”企业精神,“两个文明一齐抓,争先创优上等级”的治厂方针,在职工中形成了“为企业拼搏,为四化出力”的良好氛围。
根据“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管理素质的要求”和“坚持标准,严格论证,注重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升级达标活动。截止1990年底:州乳品厂、州地毯厂、迭部县木材综合加工厂、州水箱厂晋升省二级企业。全州共有17户企业通过了标准化验收,21户企业晋升为计量3级企业。
“七五”期间,全州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累计共35项,如母乳化奶粉、速溶奶粉、婴儿奶粉、管带式水箱、低锡焊料、山珍猴头菌罐头、牛血清白蛋白、歧化酶等,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新产品产值率1990年达到全州工业总产值的6.37%。同时全脂加糖奶粉、可可麦乳精、低脂奶粉、藏马靴、东一75水箱芯子、东一140水箱、藏夹服、港式羊皮服装、活动羊圈等9项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产品产值从1985年的197.65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300.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7%,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100%。1987年起,全州工业企业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和普及深化,逐步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全州大部分国营工业企业建立QC小组,普及率达85%以上。同时把TQC基本管理方法同企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基本做到“三性”和“五有”:即目标性、科学性和民主性;有组织登记、有方针和目标、有课题和计划、有步骤和活动、有成果和奖励。全州参加全国全面质理管理统考的有176人,全部拿到结业证书,有4户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验收。
根据能源、原材料缺乏的现实,各企业在节能降耗上狠下功夫。据统计“七五”期间累计节电684万千瓦小时,节铜232.52吨,节煤2376.9吨,原材料、燃料、动力单耗稳定降低率“七五”期间平均在86%以上,1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从1986年的14吨标煤/万元,下降到1990年的4.13吨标煤/万元。
重视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州计委制定业务技术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实行了分级负责,狠抓落实。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全州共接受各类培训的职工累计3665人次,其中:培训初级工2172人,中级工1331人,高级工62人。拿到国家统一培训考试结业证的厂长(经理)有36人。
第三节技术改造
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有计划地推进技术改造并促使工业生产和邮电通讯等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使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技术水平不同程度提高,原料、燃料消耗不断下降。1981年至1990年新增加的工业总产值中,60%左右是靠技术改造取得的。
1981年,完成投资57.2万元,新增产值134万元,上交利税21万元;1982年,完成投资146.2万元,新增产值286万元,上交利税43万元;1983年,完成投资199.8万元,新增产值201万元,上交利税38万元;1984年,完成投资229.3万元,新增产值206万元,上交利税46.4万元;1985年,完成投资452万元,新增产值789万元,上交利税114.4万元。
“六五”期间技术改造总投资1084.5万元,新增产值1616万元,上交利税262.8万元。完成的项目有州乳品厂、州木器厂、州火柴厂等3厂的设备改造,夏河县皮革厂迁址,舟曲县水泥厂设备改造等24项。
1986年完成投资404.5万元,新增产值450万元,上交利税70万元。完成的项目有州肉联厂机械化屠宰车间,州乳品厂锅炉改造,夏河县皮革厂藏靴设备购置等22项。1987年,完成投资406万元,新增产值462万元,上交利税76万元。完成项目有州水箱厂低锡焊料生产线,州印刷厂纸箱车间,卓尼县风味食品厂沙棘生产线等20项。
1988年完成投资590万元,新增产值532万元,上交利税82万元。完成项目有州地毯厂新增一梳一纺设备,夏河县罐头厂300吨原料冷库建设等15项。
1989年完成投资609万元,新增产值1014万元,上交利税82万元。完成项目有州肉联厂千吨冷库建设,州乳品厂婴儿奶粉设备,兰夏绒毛厂三梳三纺设备等12项。1990年,完成投资473万元,新增产值751.7万元,上交利税160.6万元,完成的项目有迭部县木材综合加工厂模压门窗生产线、临潭县榨油厂建设等11项。
“七五”期间,建成5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105个,共完成投资3214.04万元,新增产值2552万元,上交利税671万元。全州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每投资1元可增加产值2元,利税0.3-0.4元,由此测算工业总产值中的60%是靠技术改造取得的。
甘南州1949〜1990年工业总产值计算单位:万元甘南州1972〜1990年全民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单位:万元
第四章重点企业及名牌产品
第一节重点企业
一、甘南乳品厂
甘南乳品厂是甘南州的第一座现代化地方国营企业。1957年7月1日正式建成投产。占地面积801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690万元,1990年共有职工269人。1958年为解决奶粉包装玻璃瓶问题,厂内增设年产玻璃瓶160吨的玻璃车间,以后陆续增加蛋粉乳糖、白酒、饼干、罐头等30多种新产品,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1988年,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1万元,实现利润38.5万元,上交税金43.9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12256.53元,创造了建厂以来最好水平。从1957年到1990年,共生产乳制品1239&40吨,可可麦乳精61吨,沙棘果汁2857.66吨,完成工业总产值7079万元,实现利润692.43万元,上交税金639.65万元。主要产品有:“燎原牌”全脂加糖奶粉、“燎原牌”母乳化奶粉、“燎原牌”可可麦乳精等。
二、甘南水箱厂
甘南水箱厂是甘肃省唯一的由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水箱的企业,是全国汽车、拖拉机配件联营成员厂之一,主要生产各种汽车、拖拉机散热器、换热器、钢制车槽、农用挂车、低锡焊料、保氧粉及新产品小油箱、油底壳、冷凝器和部分工矿配件。年产量15000一20000只,年产值400〜500万元之间,实现利润30万元左右,上交税金20万元左右。水箱厂1983年5月加入全国汽车配件联营企业,1985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企业,1987年产品东一75水箱芯子、东风140总成荣获省优质产品奖。
甘南水箱厂于1958年4月筹建,8月竣工投产,初名甘南州汽车修配厂,1959年改名甘南机械制造厂,1960年改名甘南州通用机械厂,1961年和甘南州农业机械厂合并称甘南州农业机械厂,1986年改名为甘南水箱厂和甘肃省甘南换热器厂,两个名称一套人马,由甘南州农牧业机械管理处领导。至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38.83万元,年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8492元,历年实现利税479.05万元,其中上交国家税金183.95万元,盈利295.1万元。亏损9年,亏损额44.75万元,保平1年,减除9年亏损和基本建设投资(基本投资385.39万元),企业实际盈利48.91万元。
三、临潭县水泥厂
临潭县水泥厂于1976年建成投产。基本建设投资120万元,各种设备48台(套)。厂址位于临潭县新城东门外。占地面积53788平方米,距县城37公里,距甘南首府合作113公里,距省会兰州280公里,距陇西火车站198公里,交通运输条件便利。L976年4月7000吨普立窑建成投产,1989年5万吨旋转窑建成投产。1990年有职工283名,固定资产原值1443.15万元。
新城境内石灰石、石膏、粘土矿等建材原料丰富,可供开采使用100年以上,矿点运输距离11公里,生产水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普立窑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325号、425号两种标号;5万吨旋转窑生产硅酸盐水泥425号、525号两种标号。从19.Z6年至1988年共生产水泥4.66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52.39万元,实现利润48.63万元,上交税金40.5万元。
四、甘南州民族毛革厂
甘南民族毛革厂厂址在自治州首府一合作镇。于1980年6月建成投产,有职工276人,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占地面积4565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52&7万元。以加工绵羊皮为主,生产各类型号正面皮服装等产品50多种,已形成年生产5万件皮服装,日消化1500张绵羊皮的生产能力o1987年至1988年连续两年在全省同行业皮革服装评比中,荣获质量评比第一名。
198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3.4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税金63.8万元。1990年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577.6万元,税金42.7万元(系产品销售税金)。因为产品成本高、销路不畅,还要年负银行1200万元贷款利息100多万元,致使企业举步维艰。
五、甘南制药厂
甘南地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600多种,尤以红罠、黄英、秦茏、纹党、贝母、虫草等药材因量多质佳而著称。甘南州民族贸易公司凭借资源优势,于1970年开始筹建制药厂,1971年初建成投产。后经搬迁扩建,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医药工业厂家。新建厂址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50人,固定资产原值48万元。
甘南制药厂自1971年1月正式投产到1990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746.07万元,实现利润5&61万元,上交税金36.29万元。除1978年企业亏损0.83万元外;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1988年实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各项经济指标创建厂以来最高水平,实现利润5.05万元,比建厂以来实现年平均利润2.48万元增长1倍。主要产品有:“洁白丸”、“六神丸”、“参苓白术散”、“鹿角胶”、“补中益气丸”、“银翘解毒丸”、“八珍益母丸”、“逍遥丸”等30多种中成药产品。六、甘南州五金厂
州五金厂成立于1956年,最初称铁器社,职工由8名个体手工业者组成.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有几间简单的厂房。1976年,铁器社和制盒厂合并,改名为甘南州五金厂。当时,机械设备简陋,品种单一,产品销路不畅。1976年秋省轻工业局、手工业联社、省供销经理部联合分配给五金厂1台62瓦万能铳床,以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1977年,搬迁扩建厂房,增置设施,厂区占地面积为19147平方米,建筑面积2780平方米。设拉丝、制针、镇铁、修理、锻焊、配药等车间。有车床、铳床、刨床、钻床和各种型号的拉丝机、制钉机。全厂有职工297名,总投资为6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44.7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厂积极开发新产品,1986年5月,镀锌低碳钢丝生产线正式投产,设计能力达到500吨,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用户的好评。1987年12月,甘南州计委授予五金厂“在开发新产品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奖。为求发展,五金厂又相继推出铅丝、元钉、镀锡铁件横担(供电线杆架线用)、镇铁制品等50余种产品。部分产品还荣获省少数民族用品“金鹰奖”。此外还生产草原围栏铁丝编制网。1985年以来,实行车间班组全面承包,经济效益逐年增长。198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余万元,到1990年增加到100万元。
七、甘南火柴厂
甘南火柴厂于1971年2月建成,总占地面积22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91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47.93万元。火柴年产量设计能力6万件,实际生产2万件。火柴厂初建时,职工自筹资金,自己动手,修建厂房,于1972年5月1日正式生产出“燎原牌”甘南火柴。1975年,火柴厂得到州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对企业进行整顿,制定规章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当年提前5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完成产值16.51万元,上交税金2.29万元,上交管理费及统筹基金等3271元,偿还1973年拖欠的各种债务1.65万元,公共积累9480元,利润1.87万元。自此,产量产值逐年上升。1979年9月、10月先后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省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1982年,利用机械制造火柴。1987年对原有老化设备进行更新,按照国家对火柴质量的标准要求,由粗梗改为现GB393一88标准火柴,产品质量属全省火柴行业第3位。产品销往四川、青海、湖南、浙江及省内临夏、临洮、武威。1976年至1979年,完成火柴产量6.557万件,1980一1990年完成&237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370.67万元,实现利润7.32万元,上交税金6.81万元。
八、夏河县日用化工厂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原名夏河县骨肥厂,厂址在拉卜楞镇以东3公里处的马莲滩。占地面积21226平方米。1990年有职工34人(其中临时工10人),固定资产原值40万元。日化厂主要利用牧区杂骨、牲畜蹄角和春乏时死亡的牲畜尸体生产肉骨粉、蒸骨粒、蹄角粒等产品。部分产品还远销日本、西德等国家。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于1971年6月筹建,1973年4月正式投产。当时产品主要有骨胶、骨油等产品。1977年打开了对外销路,当年首次出口蹄角粒30吨。1981年转产肉骨粉、蒸骨粒、蹄角粒等新产品,质量达到外商要求标准。1988年以牛、羊肝汁浓缩加工成药用产品“肝浸膏”。
1973年至1976年的4年内,生产的骨胶、骨油等产品,只在州内和省内销售,经济效益甚微。1977年以来,工厂重视经济信息开发,曾多次派员向州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甘肃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进行联系,打通了产品对外销路,1982年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1986年生产获得建厂以来历史最高水平,完成工业总产值为50.56万元,比1977年的1&64万元增长36.87%, 实现利税7.62万元,比1977年2.08万元增长27.3%。
第二节名牌产品
一、“燎原牌”全脂加糖奶粉
甘南乳品厂生产的“燎原牌”全脂加糖奶粉,是有30余年历史的老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奶粉以甘南耗牛所产的新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标准的优质白砂糖,经高温瞬时灭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精制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蔗糖、矿物质。主要成份:水份小于2.5%,脂肪20.25%,蔗糖小于20%,蛋白质23.26%,酸度16。,矿物质4一4.5%。“燎原牌”全脂加糖奶粉1986年曾获甘肃省优质产品,1990年获全国首届轻工业博览会铜奖。
二、“燎原牌”母乳化奶粉
母乳化奶粉是甘南乳品厂八十年代开发的一项新产品。是以新鲜牛奶(或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脱盐乳清粉、奶油、精炼植物油、白砂糖及多种维生素、铁元素,模拟母乳调制而成,它的成份含量以接近母乳为标准。母乳化奶粉经过消毒、真空浓缩、高压均质、高压喷雾、筛粉等一系列工艺而制成,最适宜婴幼儿食用。“燎原牌”母乳化奶粉,1987年获全国儿童生活用品优秀新产品“金鹿奖”。
三、“燎原牌”可可麦乳精
可可麦乳精是甘南乳品厂1978年试制,1979年投入批量生产,按照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食品局下达麦乳精标准(固定含乳饮料试行技术标准草案)进行配料加工生产。可可麦乳精是以乳制品、麦精、可可粉、蛋粉、优质砂糖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杀菌、喷雾干燥制成。成品呈棕褐色的粉粒状,其中含乳固体在80%以上,具有增加热量,滋补营养的功效,适宜老弱病人及成年人饮用。可可麦乳精曾于1980年获得甘南工业局新产品奖,1984年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
四、“燎原牌”沙棘果汁
沙棘果汁是以野生沙棘果原汁为主料,添加优质白砂糖、蜂蜜等精制而成的高级保健饮料,内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比其它果汁型饮料高。沙棘果汁的主要作用有补脾健胃、止咳化痰、强身健体、消疲解乏,是营养丰富的保健饮料。1986年8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沙棘评比会上甘南乳品厂生产的“燎原牌”沙棘果汁获新产品开发奖。
五、骨粉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生产的蒸制骨粉已有20多年历史,从1977年开始,一直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此产品是采用净骨为原料,经高温灭菌处理加工而成。蒸制骨粉主要含蛋白28%,磷21%,钙26%,可代替肉骨粉使用,是各种配合饲料不可缺少的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尤其是加进鸡饲料中,可促进雏鸡生长,提高成活率和产蛋量。
六、蹄角育花粉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生产的蹄角育花粉,主要原料采用牛角、羊角、马蹄、牛蹄等。重要成份:氮13%,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0%。特点是肥效长,保护土壤,促进叶绿素生长和对新生叶的黄化有很快复壮的作用。七、肉骨粉
夏河县日用化工厂生产的肉骨粉曾由外贸部门经营出口,国内销往兰州、临夏、陕西等地机械化养鸡的专业户使用。肉骨粉主要含蛋白质40〜45%,磷6%,钙10%,原料采用肉、骨,经高温灭菌加工成高蛋白家禽饲料添加剂。肉骨粉更适合机械化养鸡使用,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并能使蛋白质稳定。
八、皮夹克
甘南州民族毛革厂加工裁制的皮夹克,是根据轻工部颁布SG366一84标准生产的绵羊正面革为面料的皮革服装,产品各项指标达到要求,革面细腻光亮,革质柔软,富有弹性,延伸较好,抗强度大,卫生性能好,透气性强,防化学药品及防腐性好,在全省皮革行业评比中,连续3年获得质量第一名。1989年,港式皮服装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
九、藏成药"洁白丸"
甘南州制药厂生产的“洁白丸”,藏语称“日格尔”。原载于十七世纪第司桑杰嘉措《秘谕补方》中。产品从外观到内在质量均优于民间产品。外观上乌黑明亮圆滑似珠,丸差合格,内在质量上均略高于药典标准,疗效安全、可靠、显著。曾在全省多次药品监督检査中,质量标准均达到全项合格产品。1983年荣获国家经委优质新产品“金龙奖”,1988年荣获全国首届中成药评比“健康银杯奖”,1990年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
第五章乡镇企业
第一节管理机构
甘南州乡镇企业原称社队企业。社队企业萌芽于农业合作化时期,至人民公社化时期得到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社队企业发展的需要,1978年2月27日,经中共甘南州委批准,甘南州社队企业管理局正式成立。在此以前,甘南州社队企业的业务由州手工业管理局承担。州社队企业管理局成立以后,夏河、临潭、卓尼、迭部、碌曲、玛曲、舟曲县也相继建立了社队企业管理局,由县人民政府直接管辖。1983年7月甘南州社队企业管理局由州政府的直属局降为二级局,更名为“甘南州农村集体企业管理处”,业务受州农林局管辖,同时州属7个县的社队企业管理局也降格为社队企业管理站,业务由县农林局管辖。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由农民办的个体企业、联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决定将“社队企业”更名为“乡镇企业”,其内含范围除社(乡、镇)办企业、队(村)办企业外,还包括部分社员联营的企业及其它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1984年6月2日,将原“州农村集体企业管理处”改名为 “乡镇企业管理处”,隶属关系不变。
1984年11月甘南州乡镇企业管理处升格为甘南州乡镇企业管理局。全州7县的乡镇企业管理站,也在1984年、1985年两年内先后更名为乡镇企业管理局,由县人民政府领导。1985年至1986年,甘南各县均成立了供销公司,隶属县乡镇企业局。
第二节发展规模
在全州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农村的互助合作社逐步办起了一些集体副业,实行以农业为主、农副业综合经营。由于发挥了互助合作的优势,使这些集体副业迅速壮大起来。当时有一部分兼营或专业的手工业者(如木匠、铁匠、泥瓦匠、石匠等)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为了生产的需要.把这些工匠组织起来,办起了一些经营小农具和加工农牧副产品的工场、作坊,从事集体副业。1958年,全州农牧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人民公社三级组织.即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在经营农牧业之外.还陆续办起了一些小型工业企业。这中间虽几经曲折,但成长为农村经济中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综合产业。由于它是公社或生产大队、生产队兴办的,所以当时通称“社队企业”。甘南州大规模兴办社队企业始于1958年,多以砖窑、煤窑、机械厂、粮油加工为主。工人待遇多采取劳动在厂,分配在队,厂队结算.适当补贴的“工分加补贴”制度。
1959年到1961年,是全国经济困难时期,中共中央为了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示公社和生产大队一般不办企业,平调的要坚决退赔。因而社队企业纷纷下马,整个六十年代,全州社队企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社办、队办企业转化为乡办、村办企业。1978年,全州共有乡镇企业787户,从业人员4787人,总产值为653万多元,总收入580多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0万元。1979、1980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农村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乡镇企业也相应地进行了整顿,对于一些一哄而起、盲目开办,原料无保证、产品无销路、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企业数量减少,到1980年乡镇企业只有310户,从业人员减少到2100人,产值减少到614万元,工业总产值下降到105万元。
1984年9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合作召开“甘南经济开发会议”。1985年省委、省政府又在合作召开“甘南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甘南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到1985年底,全州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826户,其中乡镇办企业236户,村办企业134户,从业人员7612人;年总产值2143.99万元,占全州农牧业总产值的15%,其中工业产值767.05万元;年总收入2223.29万元,其中工业收入710.92万元。全州乡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817元/人,比1984年提高23%,实现利税563.65万元,超年计划指标240万元的1.37倍;其中纯利润完成415.64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53.01万元。
1985年全州乡镇企业支付工资510.0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96.05万元,净值889.61万元,流动资金136.28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是:发电量390万度,原煤3600吨,机砖1344万块,瓦14万片,铁制农具1.36万件,石灰1100吨,水泥预制件692立方米,皮革制品2000件,乳品4000斤,粮食加工2778吨,食用植物油25吨,房屋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干酪素20吨,针织品4200件,农机配件7100件,加工蕨菜26吨。1985年,全州乡镇企业总收入超过百万元的乡镇有6个,其中夏河县的合作镇245.35万,那吾乡161.74万元,王格尔塘乡150.10万元,九甲乡115.48万元;临潭县城关镇163.97万元;迭部县电尕乡105.70万元;以上6个乡镇完成总收入942.34万元,占全州乡镇企业总收入的42.38%。1984年至1990年,甘南州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基本结束了徘徊局面,开始起步前进,经过7年的发展,在全州国民经济特别是在整个农村牧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显示岀来。一是已成为全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8392.38万元,占全州工农业总产值的33.12%。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自成体系,在生产能力、企业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对国营工业起到了填空白、补缺门、增实力的作用。1990年乡村工业产值达到3806.43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4.39%。原煤、机制砖、石灰、洮砚、干酪素、洗净毛等已分别占到全州产量的50〜90%。二是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54.76%,是种植业总产值的两倍。三是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1990年乡镇企业个数达到7314个,从业人员17661人,占全州农牧业总劳动力的6.5%。四是已成为农牧民致富的重要途径。1990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8351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5.99%。五是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89年乡镇企业上缴税金595.6万元,占全州财政收入的13%。为扶持乡镇企业,在1978年至1990年的13年间,国家从各种渠道,共给甘南州乡镇企业投资3189万元。
1990年全州乡镇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乡镇企业发展状况表单位:个、人、万元、元
1990年全州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1990年乡村工业主要设备
1990年乡镇运输业运力统计
第三节经营管理
甘南州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经历了一个由管理薄弱到管理逐步走上正规的转变过程。乡镇企业是由农牧民兴办的企业,企业的职工来自农牧民・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处于落后状态。1978年乡镇企业主管部门成立后,对全州乡镇企业普遍推行“五定一奖”制,即定领导、定人员、定产值、定利润,超产奖励、减产惩罚。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1980年以后,全州乡镇企业又普遍推行了经济责任制,逐步改变了吃“大锅饭”的现象。随着经济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1988年至1990年,全州乡镇企业又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截至1990年底,在全州乡(镇)、村两级企业中,已有90%的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后,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活力,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使企业的权、责、利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甘南州乡镇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种:集体承包:由企业领导班子向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职工代表大会承包生产经营任务,承担经济责任,实行厂长负责制。
合伙承包:由几个人自愿组合,共同承包生产经营任务,共同承担经济责任。
个人承包:对于规模很小,分散经营的行业,实行包干到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按规定按时向企业交费,由个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项目承包:对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生产运输等单项进行承包。
全州乡镇企业实行以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明确了企业经营者与乡、村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承包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主动性和灵活性。同时,承包者在企业内部按照各职能部门、车间和班组的实际情况,实行多形式、多内容的逐级承包,使任务到人、责任到岗,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利,正确处理职工的责、权、利关系。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正规。
第四节收益分配
甘南州乡镇企业的工资制度经历了较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建立起来的社办企业,因当时“左”倾思想严重,人民公社对企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负盈亏。七十年代,由于公社从生产队抽调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到社队企业做工,对这部分职工实行“劳动在厂、分配在队、厂队结算、适当补贴”。厂对职工按在生产队底分记工,每月由厂给职工一定生活补助费。实行这种工资制度是为了缩小务工社员和务农社员的收人差别,更好地调剂农村劳动力,做到农忙务农,农闲务工。但是这种工资制度受生产队收入水平高低的影响,在一个企业,常常出现师傅的工资不及徒工,技术工的工资不及一般工,复杂劳动工人的工资不及简单劳动工人的工资的不合理现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普遍实行工资制,通用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并有一套完整的定额管理制度。
1984年以来,为了克服劳动报酬上的平均主义,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许多企业实行了基本工资加奖惩的办法,主要形式有:浮动工资;基本工资加奖励或定额工资加奖励;分成工资;承包工资。甘南州乡镇企业的收益分配,经过几年的改革,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职工的工资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把职工的劳动报酬和岗位责任制紧密联系在一起,较合理地体现了等量劳动所取得的等量报酬。
第五节利润分配
甘南州乡镇企业利润分配的内容,按缴纳集体企业所得税为界限,分为税前利润分配,上交和减免所得税以及税后净利润分配几项内容。
税前利润分配是指乡镇企业实现的利润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在交纳集体企业所得税以前,按有关政策可以进行税前扣除,一般有以下几项:1.分进分出联营企业的投资利润。2.提取企业基金。3.技术转让费。
乡镇企业按规定提留的其它利润还包括归还专项贷款和财政周转金,在交纳所得税之前归还借款本息的部分或全部。
上交和减免所得税分配。乡镇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在进行税前利润分配以后,即应进行上交所得税的分配或减免所得税的分配。
税后净利润分配。根据中共中央1984年4号文件精神,乡镇企业在税后要提取1%的扶助基金,上交给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统筹使用。1985年以前,甘南州乡镇企业的利润分配,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互相攀比分配水平,追求高分配高奖金,一些乡村要求企业上交利润过多,减少了企业的积累, 造成很多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紧缺,缺乏自我生存和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