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流渠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2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自流渠建设
分类号: TV67
页数: 4
页码: 593-596
摘要: 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曾数度发动群众,掀起大办水利的高潮,扩展了一批水浇地,在“大跃进”的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修建的库渠,部分虽然未能因地制宜而遭废弃,但大多数水渠及库、塘等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关键词: 水利建设 自流渠建设

内容

甘南州内的耕地土层较薄,土质为砂质壤土及粘土,含水能力较低,且降雨多在秋季,故冬干春旱现象经常出现,所以,发展农田、草原水利建设更显得重要。
  甘南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历史记载较少。据考古发现,今夏河县甘加乡的八角城附近有梯田及水渠痕迹,疑为汉代赵充国屯田遗迹。从其规模判断,当时此处可能为一发达的农业区。早在明、清时期,境内洮河沿岸的陈旗、石门、洮砚、新堡(今藏巴哇)地区和白龙江中、下游地区就有引河水灌溉农田、抵御干旱的传统生产习俗。据记载:雍正年间,西固刘家川、贾家坡、三眼峪、罗家峪修成灌渠数十里。1942年,夏河县群众在大夏河沿岸各村开挖小型水渠,可灌溉农田8000余亩。同期,临潭县石门乡石门村孙辅臣,为使自家农作物免遭旱灾,出资雇工修筑了一条约长2公里的傍山渠道,引水灌田,粮食增产一倍以上,达到150公斤。卓尼藏巴哇的新堡、候旗、包舍口等村寨的自流渠水浇地亩产也达200公斤左右。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州境内大部地区虽有引水灌地的增产措施,但因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的限制,多为一些引水灌溉的零星耕地和蔬菜园地。
  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曾数度发动群众,掀起大办水利的高潮,扩展了一批水浇地,在“大跃进”的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修建的库渠,部分虽然未能因地制宜而遭废弃,但大多数水渠及库、塘等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五十年代修成了临潭县磨沟水渠及卓尼县羊化水渠;六十年代修成临潭县总寨水渠、卓尼县的寺下川水渠和舟曲县的大川水渠;七十年代修成迭部县的友谊水渠、九龙峡水渠和玛曲县马场草原水利工程等;八十年代修成临潭县克家庄水渠等自流渠,其中有些渠段还进行高标准衬砌。到1990年底,全州共建成农田、草原灌溉渠道工程377条,总长711.54公里,加上水库、电力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共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3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68%。其中保灌面积5.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扩大草原灌溉面积13.37万亩,占全州草原面积的0.33%,国家累计投资农田水利费572.70万元,牧区水利投资115.27万元。实施农田草原灌溉后,农区水浇地粮食单产提高到100〜300公斤,牧区灌溉草场的产草量增加1〜2成以上。
  总寨水渠
  位于临潭县南新堡、总寨2乡境内,是州境内第一条引洮河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积为3500亩,干渠全长13.2公里,斗渠长5.2公里,配套灌溉建筑物有水轮泵站、水闸、山洪渡槽、渠水渡槽、桥梁、防洪堤涵洞等60座。工程概算投资76万元。
  受益灌区包括新堡、总寨公社的常旗川,受益面积700亩,上下窑头川100亩,秦关羊化川900亩,总寨川1500亩,石旗川300亩,共计3500亩。支渠延伸全长30公里,可灌溉郑旗到巴杰一带河川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约6000亩。
  工程起始于1965年。由州、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在省水电院的协助下完成。
  工期历时5年,由于投资少,属外补性质。由受益社、队出劳力,外地社队支援劳力,机关干部、学生义务劳动,全州1968年分配的大学生也参加了水渠修建的义务劳动。工地劳力按民兵建制组织施工。
  1969年由于“文革”运动的干扰,工程建设未按总体设计项目如数完成,遗留的问题较多,已建成的工程也只灌溉了常旗、上下窑头、秦关、羊化的川道地,总寨大川受益很少。后又因管理工作跟不上,部分建筑物被拆除,渠系配套设施被破坏,渠道淤积等因素,这座水利灌溉工程基本上未能发挥效益。
  磨沟水渠
  位于临潭县东部陈旗乡境内,灌溉磨沟、梨园、中寨、王旗4个村的千余亩川、台地,是州内农田灌溉建设较早的一项水利工程。三十余年中,一直发挥着良好的效益,为这一地区粮食和果木蔬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工程始建于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由甘南水利工作队负责勘测、设计、施工。渠道全长约3公里,衬砌渠道约1公里,引水流量为0.3秒立方米.水源为王家坟沟水,春、夏季水原正常,冬季有时干涸,渠道为无坝自流进水,引水渠段长约50米,渠首设有进水闸、泄洪冲、刷砂闸,沿渠线设有放水闸及泄水建筑物。
  磨沟等附近群众极其爱护水渠,三十多年来当地群众自立村规民约,水利章程,自管自用,共同受益,合理分配,由一些老年人自愿组织义务管理,并有行之有效的灌溉制度,自下而上,计时灌溉。发生灌溉矛盾或争执时由水管会协商解决。三十多年来从未发生争斗事件,发挥了很好的效益,使当地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公斤提高到300-400公斤。
  九龙峡水渠位于迭部县旺藏乡境内的白龙江北岸,始建于1971年2月,九龙峡水利工程因渠线环绕于九龙峡悬崖峭壁,曾被誉为“人间天河”。该渠是迭部县境内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工程总投资55万元,渠道全长11公里,灌溉面积2000亩,引水流量0.4秒立方米。这项工程的建成,使旺藏一带粮食单产明显提高,经济林木发展很快。
  寺下川水渠位于卓尼县东部洮砚乡洮河西岸的台阶地上,灌区内耕地土壤肥沃,但时受干旱威胁。该村有300余人口,上下道路不通,农业收入微薄。五十年代初,群众自制木质水车(直径4米)提灌,受益面积不足百亩,后水车被洪水冲走,又修了人畜拖拉机械水车,但水量只有1〜3公升/秒,且人畜力量有限,每天仅浇地3亩左右。到六十年代中期,使用柴油机提灌,建起了2X75千瓦2台柴油机提灌站。因管理跟不上加之费用昂贵,短时间内又报废。1968年7月,省水利厅及州、县水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查勘了工程,提出了引羊沙河水到寺下川的引水方案。设计渠道全长7公里,土地受益面积过千亩。此段渠道建设工程前后历时4年,于1972年完成。干渠7公里均开凿于悬崖之上,渠段均为高标准衬砌。当地群众组织了管理队伍,使该渠发挥良好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农田灌水后,每亩粮食产量达300一400公斤,属州内农业稳产、高产区。
  1978-1990年度全州自流渠灌溉面积1978〜1990年度全州水库塘坝灌溉面积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