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20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水利
分类号: F407.9
页数: 9
页码: 593-601
摘要: 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曾数度发动群众,掀起大办水利的高潮,扩展了一批水浇地,在“大跃进”的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修建的库渠,部分虽然未能因地制宜而遭废弃,但大多数水渠及库、塘等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关键词: 水利建设 水利事业

内容

第一节自流渠建设
  甘南州内的耕地土层较薄,土质为砂质壤土及粘土,含水能力较低,且降雨多在秋季,故冬干春旱现象经常出现,所以,发展农田、草原水利建设更显得重要。
  甘南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历史记载较少。据考古发现,今夏河县甘加乡的八角城附近有梯田及水渠痕迹,疑为汉代赵充国屯田遗迹。从其规模判断,当时此处可能为一发达的农业区。早在明、清时期,境内洮河沿岸的陈旗、石门、洮砚、新堡(今藏巴哇)地区和白龙江中、下游地区就有引河水灌溉农田、抵御干旱的传统生产习俗。据记载:雍正年间,西固刘家川、贾家坡、三眼峪、罗家峪修成灌渠数十里。1942年,夏河县群众在大夏河沿岸各村开挖小型水渠,可灌溉农田8000余亩。同期,临潭县石门乡石门村孙辅臣,为使自家农作物免遭旱灾,出资雇工修筑了一条约长2公里的傍山渠道,引水灌田,粮食增产一倍以上,达到150公斤。卓尼藏巴哇的新堡、候旗、包舍口等村寨的自流渠水浇地亩产也达200公斤左右。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州境内大部地区虽有引水灌地的增产措施,但因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的限制,多为一些引水灌溉的零星耕地和蔬菜园地。
  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曾数度发动群众,掀起大办水利的高潮,扩展了一批水浇地,在“大跃进”的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修建的库渠,部分虽然未能因地制宜而遭废弃,但大多数水渠及库、塘等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五十年代修成了临潭县磨沟水渠及卓尼县羊化水渠;六十年代修成临潭县总寨水渠、卓尼县的寺下川水渠和舟曲县的大川水渠;七十年代修成迭部县的友谊水渠、九龙峡水渠和玛曲县马场草原水利工程等;八十年代修成临潭县克家庄水渠等自流渠,其中有些渠段还进行高标准衬砌。到1990年底,全州共建成农田、草原灌溉渠道工程377条,总长711.54公里,加上水库、电力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共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3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68%。其中保灌面积5.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扩大草原灌溉面积13.37万亩,占全州草原面积的0.33%,国家累计投资农田水利费572.70万元,牧区水利投资115.27万元。实施农田草原灌溉后,农区水浇地粮食单产提高到100〜300公斤,牧区灌溉草场的产草量增加1〜2成以上。
  总寨水渠
  位于临潭县南新堡、总寨2乡境内,是州境内第一条引洮河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积为3500亩,干渠全长13.2公里,斗渠长5.2公里,配套灌溉建筑物有水轮泵站、水闸、山洪渡槽、渠水渡槽、桥梁、防洪堤涵洞等60座。工程概算投资76万元。
  受益灌区包括新堡、总寨公社的常旗川,受益面积700亩,上下窑头川100亩,秦关羊化川900亩,总寨川1500亩,石旗川300亩,共计3500亩。支渠延伸全长30公里,可灌溉郑旗到巴杰一带河川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约6000亩。
  工程起始于1965年。由州、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在省水电院的协助下完成。
  工期历时5年,由于投资少,属外补性质。由受益社、队出劳力,外地社队支援劳力,机关干部、学生义务劳动,全州1968年分配的大学生也参加了水渠修建的义务劳动。工地劳力按民兵建制组织施工。
  1969年由于“文革”运动的干扰,工程建设未按总体设计项目如数完成,遗留的问题较多,已建成的工程也只灌溉了常旗、上下窑头、秦关、羊化的川道地,总寨大川受益很少。后又因管理工作跟不上,部分建筑物被拆除,渠系配套设施被破坏,渠道淤积等因素,这座水利灌溉工程基本上未能发挥效益。
  磨沟水渠
  位于临潭县东部陈旗乡境内,灌溉磨沟、梨园、中寨、王旗4个村的千余亩川、台地,是州内农田灌溉建设较早的一项水利工程。三十余年中,一直发挥着良好的效益,为这一地区粮食和果木蔬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工程始建于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由甘南水利工作队负责勘测、设计、施工。渠道全长约3公里,衬砌渠道约1公里,引水流量为0.3秒立方米.水源为王家坟沟水,春、夏季水原正常,冬季有时干涸,渠道为无坝自流进水,引水渠段长约50米,渠首设有进水闸、泄洪冲、刷砂闸,沿渠线设有放水闸及泄水建筑物。
  磨沟等附近群众极其爱护水渠,三十多年来当地群众自立村规民约,水利章程,自管自用,共同受益,合理分配,由一些老年人自愿组织义务管理,并有行之有效的灌溉制度,自下而上,计时灌溉。发生灌溉矛盾或争执时由水管会协商解决。三十多年来从未发生争斗事件,发挥了很好的效益,使当地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公斤提高到300-400公斤。
  九龙峡水渠位于迭部县旺藏乡境内的白龙江北岸,始建于1971年2月,九龙峡水利工程因渠线环绕于九龙峡悬崖峭壁,曾被誉为“人间天河”。该渠是迭部县境内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工程总投资55万元,渠道全长11公里,灌溉面积2000亩,引水流量0.4秒立方米。这项工程的建成,使旺藏一带粮食单产明显提高,经济林木发展很快。
  寺下川水渠位于卓尼县东部洮砚乡洮河西岸的台阶地上,灌区内耕地土壤肥沃,但时受干旱威胁。该村有300余人口,上下道路不通,农业收入微薄。五十年代初,群众自制木质水车(直径4米)提灌,受益面积不足百亩,后水车被洪水冲走,又修了人畜拖拉机械水车,但水量只有1〜3公升/秒,且人畜力量有限,每天仅浇地3亩左右。到六十年代中期,使用柴油机提灌,建起了2X75千瓦2台柴油机提灌站。因管理跟不上加之费用昂贵,短时间内又报废。1968年7月,省水利厅及州、县水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查勘了工程,提出了引羊沙河水到寺下川的引水方案。设计渠道全长7公里,土地受益面积过千亩。此段渠道建设工程前后历时4年,于1972年完成。干渠7公里均开凿于悬崖之上,渠段均为高标准衬砌。当地群众组织了管理队伍,使该渠发挥良好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农田灌水后,每亩粮食产量达300一400公斤,属州内农业稳产、高产区。
  1978-1990年度全州自流渠灌溉面积1978〜1990年度全州水库塘坝灌溉面积
  第二节喷灌工程
  甘加草原喷灌工程
  夏河县甘加草原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45毫米,最小31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却在150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2075毫米,而且降水多集中于七、八、九3个月内。流经甘加草原的恰莫涅河、舍京河、古郎河3条季节性河流,一般只作牲畜过境迁徙饮水。甘加各族人民为求牧业生产的发展,自六十年代起,就修渠引水灌溉草原。七十年代打井提水、修筑水库和水轮泵站,解决牲畜饮水问题。1976年农牧渔业部把甘加列为全国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省水利厅及畜牧厅派员来甘加实地调查,在州、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与甘加公社共同制定了“甘加草原水利规划”,提出了“突出抓水,重点抓划.根本是机,科研引路”的草原建设新课题。实施该工程的目的是推行草原自流灌溉与喷灌试验,抵御干旱,改善生态条件,发展牧业生产。
  甘加草原喷灌工程是一项通过地下暗渠输水灌溉草原,利用渠道水面与灌区地面设固定式自压喷洒及移动喷洒机喷洒草场兼利用末端落差发电的多项综合利用工程。该项工程总投资92.2万元,自1982年6月开工,于1983年9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工程改善自流灌溉面积、发展喷灌面积各1500亩,共灌溉草原面积3632亩,每亩增产饲草73公斤;电站每年发电13.2万千瓦小时,年收入2.6万元。这项工程的建成,发挥了生产、科研的双重效益.对甘南州牧区水利建设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第三节机电提灌工程
  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是一项为解决临、卓两县沿洮河两岸6个贫困乡的农田灌溉。农付产品加工等具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温饱工程。该工程效益区为临潭县陈旗、石门、羊沙3乡,卓尼县洮砚。柏林、藏巴哇3乡。共居住藏、汉、回等各族群众3.5万人,占两县总人口的18.4%。区内由于洮河多年的冲刷、淤积,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川台阶地约1.5万亩,荒坡面积达20万亩。区内气候温暖而干旱,年降雨量虽为518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1487毫米.年平均气温为5一7C。是临、卓两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临潭县人民政府为解决这一地区的干旱问题,曾多次修建了灌溉渠道、人畜力水车、水轮泵站、柴油机提灌站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条件的影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河沟水源枯竭,自流灌溉得不到保证。
  临潭县陈旗、王旗、石门、王家坟4沟和卓尼县哇儿沟、新堡沟每年均发生洪水、泥石流严重灾害,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100一150公斤之间,群众温饱得不到解决。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中期,6乡群众每年平均消费国家回销粮500多万公斤。区内年人均产值不足200元,粮食加工依旧靠古老的水磨,文化娱乐生活更是单调贫乏,是临、卓两个贫困县的特困地区。
  1978-1990年度全州机电灌溉设施及受益面积1986年底,甘南州水电勘测设计队受州扶贫办的委托,经勘测、设计,决定分三期建成。共建六座电力提灌站,灌溉面积4000亩。其中:石旗崖提灌站扬程40米、灌溉面积1400亩;陈旗提灌站扬程62米,灌溉面积500亩;唐旗提灌站扬程52米,灌溉面积400亩;洮砚提灌站扬程40米,灌溉面积300亩,工程总投资为258万元。此一项工程为6乡157个自然村通了电,并将在洮河两岸继续修建提灌站24处,扩大保证灌溉面积1万亩,还可向洮河边的山坡延伸提高,扩大山坡荒地种植草木1.5万亩,使引、提、蓄、喷、饮相结合,发展山坡荒地的经济林木,完善农村产品的综合加工经营。
  第四节防洪工程
  临潭县西河滩防洪工程
  西河滩防洪工程由北向南贯穿临潭县城,河床宽度在5~15米之间,坡降在1/25一1/50之间,两岸居民,每次洪水来临,提心吊胆,小水小灾,大水大灾。1976年的一场大洪水,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当时身患绝症的县长马光前(回族)拖着病体奔走于省、州有关部门,呼吁修建西河滩防洪工程。
  西河滩水发源于卓尼县境内的斜藏大山,流入临潭境内的卓洛乡进入城关后又称西河滩水,出城关入卓尼县境后,从拉扎河口汇入洮河。年平均出口流量为1.0一1.5秒立方米,由于渗漏,在西河滩以上地段出现干涸断流现象。但逢雨季,随着水土流失面的扩大,洪水陡增,流量大约在50〜80秒立方米之间,特大洪水在100秒立方米以上。
  临潭县政府从1980年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论证,省计委于1983年批复了“西河滩防洪工程”的修建,总投资为95万元,工程效益为保护城镇安全及保护2700亩农田,工期两年,修成防洪堤2100米,于1984年10月底全部竣工。
  卓尼县上卓沟防洪工程
  总投资347万元,于1988年9月经甘肃省水利厅工程地质队勘测设计,1989年动工兴建。为防止上卓沟沟岸坍塌造成泥石流,建成以石料浆砌为主体的重力溢流坝10座,下游筑就多处不同形体的防冲潜坝,开通中下游3.5公里的排洪渠道,渠宽8米,筑堤长3940米,对各支沟采用生物保护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生物治理投资10.1万元,植树10万余株,种草37亩,治理面积达8.99平方公里,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危害。第五节引水工程
  甘南州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州各族人民居住分布极不均匀,城镇人口约10万人,占20%,而80%的人口居住在偏僻的山村或牧区。
  共和国成立前,境内无自来水人畜饮水工程,大多饮用当地自然水源。部分地方人、畜混饮一水,造成了各类传染病的流行。
  1980年初到1990年水电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配合,进行了水源水质普查,水利部门投资人畜饮水工程资金为157.27万元,病区改水投资141.74万元。累计修建各类人畜饮水工程445处,255公里,病区改水工程16公里。州属7个县城及州府合作都修成了自来水工程,解决和改善了全州22万多人和85万头 (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一、人畜饮水工程
  舟曲县三眼峪综合引水工程
  舟曲县三眼峪引水工程,是一项解决人畜饮水又兼顾农田灌溉的具有综合效益的引水工程。它的修建解决了舟曲县城供水不足的困难,使7000余人,1600余只牲畜的饮水有了可靠的保证。使农田保证灌溉面积增加350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860亩,亦为三眼峪两侧1000亩荒山绿化,果树栽植提供了水源。
  舟曲县城位于翠峰山下,平均坡度在15〜45。间,地质结构为砂砾石层及石灰岩露头。四面高山环列,高山相对高差均在500一1500米之间,海拔1500米左右,翠峰山岚霭迷朦,古木参天。由于翠峰山的孕育,地下水源极为丰富,舟曲县城素有“九十九眼泉”之称。但由于多年来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干涸,“九十九”眼泉不能正常出水,致使县级机关、城镇居民吃水发生了困难。舟曲县政府决定于1987年9月动工修建三眼峪引水工程,先后投资150万元,经过两个冬春的施工,于1989年4月25日竣工通水。
  新城人畜饮水工程
  新城乡是临潭县东部的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此地群众有史以来均饮用南门河水,该河水受季节影响,时有时无。洪水来临,混浊不清,污染严重。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新城地区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使该地用水需求矛盾更显突出。1964、1965年两次打井,均因水位下降,未能发挥效益。新城引水工程
  引用大族泉水,属大石山裂隙水,经化验水质符合人畜饮用规定,水量稳定,冬季不结冰,泉水流量为0.13立方米/秒,每昼夜来水量11196立方米,工程采用塑料管输水,主、支管道各长6公里。
  工程主要解决了新城地区机关单位、东西街、南门河三个村及端阳沟、后池、张王堡3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可供6500人,4746头(只)牲畜的饮水及新城水泥厂的工业用水。工程总投资21.4万元,于1983年8月31日建成使用,验收后交由新城乡政府管理。
  甘南州历年城乡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统计
  临潭县斜藏沟人畜饮水工程
  1986年动工兴建,工程总投资247.73万元。斜藏沟泉水由构造带裂隙中溢出,实测泉水平均流量为31.39公升/秒,最大为36.91公升/秒,最小25.9公升/秒。泉水稳定,水质符合人畜饮水标准规定。经两年的分县施工,于1988年11月完成25.5公里长的输水主管道铺设。其中:临潭县境内主管道长10.7公里,卓尼县申藏乡境内主管道长14.8公里,供水支管长2.83公里,设供水点63处,设计引用水量34公升/秒。其中:临潭县境主管道引水量为24公升/秒,卓尼县申藏乡境主管道引水泉为10公升/秒,两县共解决19000人和270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卓尼县寺台子人畜饮水工程
  卓尼县城虽处洮河岸边,但县城居民的饮水却很困难,人力背水、担水或用畜力拉、驮水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建在寺台子村的禅定寺,因地处高差200米及坡度30。的高坡台地之上,距河甚远,僧俗用水困难。1983年初,卓尼县政府决定解决寺台子用水问题。同年5月,甘南州水电局勘测设计队派员对上卓沟凉水泉水源进行勘测,经化验认定凉水泉水属石灰岩板岩间的裂隙水,符合国家饮水标准。此工程于1985年5月动工修建,到1986年8月竣工,历时16个月,总投资61万元。工程引用流量为6公升/秒,截引深度为5~6米。输水主管道长6818米,支管道长4661米,设供水点12处。修建调节蓄水池一座,容积250立方米,排洪沟70米,护坡344米,排水管道1315米,并修建水管所住房3间及引水纪念亭一座,解决了2200人,1260头(匹)牲畜的饮水问题。
  二、病区改水工程
  临潭、卓尼两县所属8乡(城关、术布、古战、羊永、长川、纳浪、申藏、大族)属缺水地区和氟病区,饮用水质含氟量均在每升2毫克以上。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严重地影响了人口素质。临潭、卓尼两县政府重视改水工程的建设,截止1990年底已建成病区改水工程32处,管道引水85.09公里,改善了2.17万人和3.975万头牲畜的饮水条件。
  甘南州历年病区改水工程情况统计
  年度病区改水工程设施已解决人畜数投资(万元)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