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电力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196
颗粒名称: 水利电力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6
页码: 587-61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水利电力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水利电力志

内容

第一章机构沿革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自治州水利电力事业的发展,其行政、业务机构相继设置。1954年,自治州设农业处(后改为农林处),水利电力事业归属农业处管理;1958年9月25日成立农林水利局;1970年11月始正式设立州水利电力局,下设水利、水管、电力等科室,主管全州水利电力工作,并辖州电力公司、峡村水电站筹建处2个副县级单位及水电勘测设计队、水电工程安装队、水土保持工作站、水电物资供应站(企业)、白土坡电站(企业)、合作供电所(后与州电力公司合并)等6个科级单位。全州水电系统共有职工816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720人,工程技术人员96人。技术人员中有高级1人,中级9人,初级80人。与此相对应,州属7县亦先后成立水利电力局,为科级水电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节州属企事业机构
  州电力公司
  1985年成立,下设6个科室及电器安装工程队、综合服务部、白土坡电站、供电所等单位,有职工20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人(中级2人,初级9人,员级14人)。峡村电站筹建处
  1989年成立,1990年共有职工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人。
  水电勘测设计队
  1958年设立水利工作队,1971年改设勘测设计队,负责州内农田水利、改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到1990年底,共有职工4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7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4人)。
  水电安装工程队
  1978年8月成立。截止1990年,有职工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人。
  水土保持工作站
  1984年4月成立。至1990年有职工1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
  水电物资供应站
  1976年2月成立,向全州各县供应电力工具、变压器、导线、引水管等电力物资。1990年有职工13人。
  白土坡电站
  1968年建成,至1990年有职工6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
  水电汽车队
  1977年成立,1984年10月撤销。期间共拥有8台运输车辆。
  第二章水土保持
  第一节水土流失
  州境内水土流失的发生是与人口的不断增长、过量采伐林木和破坏植被分不开的,尤其是国民经济形成规模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业的不断兴起以及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的燃料逐年紧缺,开始对森林资源过量采伐,草场超载过牧,大量开垦土地,从而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全州已有11563平方公里的土地程度不同地发生水土流失,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5.7%。
  全州年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290一492吨,推算年平均侵蚀总量为452万吨。按水系(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比较,地域的差异由西向东呈递增趋势。其中黄河流域流失面积874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9.42%,年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275吨,年均侵蚀总量为240万吨,占全州侵蚀总量的53%。该流失区域主要分布在临潭县东南部、卓尼县南部的洮河沿岸和夏河县的大夏河沿岸。其水土流失的特征较之白龙江流域稍显微弱。但由于植被覆盖度差异较大,因而土壤侵蚀的类型程度有所不同。如东南部以沟蚀为主,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在300一500吨之间;西北部则以面蚀为主,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只有100一200吨。长江流域流失面积282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7%,年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733吨,推算年侵蚀总量为218万吨,占全州年侵蚀总量的47%。该流域水土流失侵蚀面积小,但强度大,破坏性强,泥石流活动频繁,面蚀轻,沟蚀重,西北部轻,东南部重的特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区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沿岸及拱坝河沿岸。长江流域不论从水蚀模数还是从年侵蚀总量均大于黄河流域。
  对种植业的影响
  截止1990年,全州有耕地面积103.24万亩,主要分布在临潭、舟曲、夏河、卓尼4县的山地及洮河、白龙江、大夏河两岸的河谷阶地中海拔1200一3100米的垂直范围内。耕地以旱地为主,大于15。的坡耕地有90.6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7%。根据坡耕地平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1000吨计算,全州年坡耕地中有60万吨肥沃土壤,折合2441亩耕地和26万公斤粮食被流失,再加洪水及其它自然灾害的侵蚀,全州大约每年减少耕地0.3万亩,减产45万公斤。更具威胁的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侵蚀的不断加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肥力减退,导致恶性循环,灾害性气候机率增大。据全州气象资料统计:1961〜1980年,20年内全州春末夏初干旱出现37年次,占统计年数的31%,其中七十年代(出现30年次)比六十年代(出现7年次)次数增多,灾情加重。如舟曲县1973年出现1次,造成3.2万亩耕地减少,损失粮食200万公斤。据1960年至1980年20年的暴雨资料分析,暴雨次数逐年增多,七十年代多于六十年代,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农田被毁的恶果。
  对牧业生产的影响
  目前全州有草场总面积4084万亩,其中属水土流失的面积有116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28%。据甘南州高地草原区年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275吨计算,全州每年草场约有32万吨的土壤,折合1297亩草场被流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草场管理工作薄弱,未能以草定畜,造成草场过牧退化。据统计,全州草原理论载畜量为620万个羊单位,而1985年实际载畜量为679万个羊单位,超载60万个羊单位;二是争议地抢牧与集中放牧,使该区草场生产能力下降;三是不合理的利用草场,使冬季牧场压力过大;四是高山及林间草场未能很好利用;五是鼠、虫灾害严重,造成大量草场沙化和退化;六是草原建设进度缓慢。目前已退化的草场,地表开始斑剥、鳞片状面蚀已给草原留下了斑斑伤痕,加之草场基底大部分为砂砾石层,一旦裸露,砂砾化将成为自治州畜牧业发展的直接威胁。
  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州内有林地面积1326万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3%,主要分布于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及其支流的谷地阴披上。自1958年以来,境内一江两河3个林区年消耗森林蓄积量达150多万立方米,是全州森林净生长量的116%。是用材林净生长量的265%,乱采滥伐森林导致了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环境日趋恶化。据麻牙水文站测定,1961〜196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85毫米,比五十年代减少5%;到197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83毫米,减少6%;到198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425毫米,减少18%,到1990年时,年降水量仅在400毫米左右,减少21%,每10年以6.13%的系数递减。据水系流量统计,1976年,白龙江流量在麻牙附近年减少近2亿立方米,舟曲立节附近年减少到2.5亿立方米。含沙量由1966年的每立方米2公升到1976年增加到每立方米35公升,洪水平均含沙量至1979年增加到每立方米299公升,和10年前相比,泥沙量增加了63%。说明大量采伐森林,加剧了水土流失,加之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基岩裂隙发育,稳定性差,在基岩基底之上,覆盖散碎的砂砾石层。森林被过量采伐以后,每遇暴雨,坡面水流顺坡而下,将砂砾侵袭剥蚀,不但为河流增加了泥沙,更严重的是坡面基岩裸露,寸草不生,使植被失去唯一的生存更新条件,常此以住,将会导致资源枯竭,当地人民无法生存的严酷局面。
  第二节治理
  1984年以来,自治州先后成立了州县水土保持机构,水土保持工作从零开始,由原来群众自发的零星植树,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中连片治理;由原来的乱砍滥伐,滥垦滥牧,逐渐进入有计划、按比例地开发利用。经过数年的努力,水土流失的治理已初见成效。截止1990年,全州已完成各项治理面积136万亩,其中完成“三田”面积22.7万亩,造林27.9万亩,荒坡种草24.6万亩,封山育林32.3万亩,封坡育草28.5万亩,沟道工程36座等。这对减轻坡面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泥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自治州成立以来,中共甘南州委、州政府就十分重视发挥州属林、草、水等资源优势,制定出一系列增强后备资源建设的措施,在草场建设方面,为了防止滥牧、抢牧,采取了以乡、村为单位固定草场使用范围,千方百计消灭鼠害,保护草场,大力发展人工草场和围栏草场,解决干旱草原的水利灌溉等;在林业建设方面,强化林业管理经营机构,部分林权下放,调动了群众护林管林的积极性,并且进一步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抚育幼林、封山育林等项目,使州内“绿色长城”和辽阔的草原得到了恢复和保护,形成了干旱气候南侵的屏障,发挥了保护区域环境的作用;在水利方面,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水电建设,以电代薪,对保护植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政机关,紧紧抓住当地经济支柱,十分重视林草资源建设,造林和种草面积,以每年保存8万亩的速度增长,所有这一切,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振兴地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田”建设
  自治州的“三田”(梯田、条田、沙田)建设在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兴起高潮,当时尽管受“左”的思潮影响,但在“三田”建设方面却创造了一定的业绩。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排除干扰,因地制宜,发动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仅这一时期,兴修水平梯田20多万亩,为州内农业的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约10年时间,全州农田基本建设曾一度松懈,自八十年代末期又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质量和集中连片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截止1990年,全州共新建“三田”面积1.6万亩。
  三、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正式开始于1986年,列入治理计划的第一条流域是卓尼县上卓沟。该流域总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治理计划实施不到1年,于1988年7月6日,该流域发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30分钟降雨60毫米,造成32人死亡,9人下落不明,全部损失约达675万元。灾情发生后,在省、州各级领导及有关部支持下,该流域正式列入了以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规划、设计由省水利厅工程地质队承担,生物措施规划由县水电局委托州水保站承担。分1988、1989、1990年3年先后完成综合治理,两项措施预算投资.357万元。在具体治理程序上采用工程措施先行,生物措施配套的治理方案。到1990年,共完成拉挡坎9座,生物措施累计达到1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0%。第二条治理流域是临潭县东浪沟。该流域有土地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4平方公里。流域治理规划由州水保站协助县水保站完成。规划治理期限为5年,从1990年底开始至1995年完成,预算投资为16万元。实施规划由省水保局列入1990年全省示范流域治理计划。
  四、重点治理
  为了加强长江上游地区农业生产建设,综合开发长流流域,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洪暴和泥石流灾害,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及中、下游地区的长治久安,国务院于1988年正式批准将长江上游地区列入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州属舟曲县作为甘肃省长江上游陇南重点治理县之一,列入首批重点治理地区。于1988年6月组成以副县长周庄、宋德惠为组长的13人总体规划工作组,总体规划于1989年1月被正式批准列入长江流域治理计划。1989年规划付诸实施,到年底共完成各项治理面积56万平方公里。舟曲县城关乡因在1989年底治理工作中成绩显著而被省长江流域重点治理区领导小组予以表彰奖励。1990年底,舟曲县水保站独立完成了首批二期实施规划,一、二期“长治”(长江流域重点治理)工程共完成各项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
  1980-1990年度甘南州水土保持治理情况
  年度水土流失总面积累计治理面积累计治理面积分项措施(万亩)
  第三章水利
  第一节自流渠建设
  甘南州内的耕地土层较薄,土质为砂质壤土及粘土,含水能力较低,且降雨多在秋季,故冬干春旱现象经常出现,所以,发展农田、草原水利建设更显得重要。
  甘南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历史记载较少。据考古发现,今夏河县甘加乡的八角城附近有梯田及水渠痕迹,疑为汉代赵充国屯田遗迹。从其规模判断,当时此处可能为一发达的农业区。早在明、清时期,境内洮河沿岸的陈旗、石门、洮砚、新堡(今藏巴哇)地区和白龙江中、下游地区就有引河水灌溉农田、抵御干旱的传统生产习俗。据记载:雍正年间,西固刘家川、贾家坡、三眼峪、罗家峪修成灌渠数十里。1942年,夏河县群众在大夏河沿岸各村开挖小型水渠,可灌溉农田8000余亩。同期,临潭县石门乡石门村孙辅臣,为使自家农作物免遭旱灾,出资雇工修筑了一条约长2公里的傍山渠道,引水灌田,粮食增产一倍以上,达到150公斤。卓尼藏巴哇的新堡、候旗、包舍口等村寨的自流渠水浇地亩产也达200公斤左右。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州境内大部地区虽有引水灌地的增产措施,但因经济条件、地理条件的限制,多为一些引水灌溉的零星耕地和蔬菜园地。
  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曾数度发动群众,掀起大办水利的高潮,扩展了一批水浇地,在“大跃进”的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修建的库渠,部分虽然未能因地制宜而遭废弃,但大多数水渠及库、塘等水利设施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五十年代修成了临潭县磨沟水渠及卓尼县羊化水渠;六十年代修成临潭县总寨水渠、卓尼县的寺下川水渠和舟曲县的大川水渠;七十年代修成迭部县的友谊水渠、九龙峡水渠和玛曲县马场草原水利工程等;八十年代修成临潭县克家庄水渠等自流渠,其中有些渠段还进行高标准衬砌。到1990年底,全州共建成农田、草原灌溉渠道工程377条,总长711.54公里,加上水库、电力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共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3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68%。其中保灌面积5.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扩大草原灌溉面积13.37万亩,占全州草原面积的0.33%,国家累计投资农田水利费572.70万元,牧区水利投资115.27万元。实施农田草原灌溉后,农区水浇地粮食单产提高到100〜300公斤,牧区灌溉草场的产草量增加1〜2成以上。
  总寨水渠
  位于临潭县南新堡、总寨2乡境内,是州境内第一条引洮河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积为3500亩,干渠全长13.2公里,斗渠长5.2公里,配套灌溉建筑物有水轮泵站、水闸、山洪渡槽、渠水渡槽、桥梁、防洪堤涵洞等60座。工程概算投资76万元。
  受益灌区包括新堡、总寨公社的常旗川,受益面积700亩,上下窑头川100亩,秦关羊化川900亩,总寨川1500亩,石旗川300亩,共计3500亩。支渠延伸全长30公里,可灌溉郑旗到巴杰一带河川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约6000亩。
  工程起始于1965年。由州、县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在省水电院的协助下完成。
  工期历时5年,由于投资少,属外补性质。由受益社、队出劳力,外地社队支援劳力,机关干部、学生义务劳动,全州1968年分配的大学生也参加了水渠修建的义务劳动。工地劳力按民兵建制组织施工。
  1969年由于“文革”运动的干扰,工程建设未按总体设计项目如数完成,遗留的问题较多,已建成的工程也只灌溉了常旗、上下窑头、秦关、羊化的川道地,总寨大川受益很少。后又因管理工作跟不上,部分建筑物被拆除,渠系配套设施被破坏,渠道淤积等因素,这座水利灌溉工程基本上未能发挥效益。
  磨沟水渠
  位于临潭县东部陈旗乡境内,灌溉磨沟、梨园、中寨、王旗4个村的千余亩川、台地,是州内农田灌溉建设较早的一项水利工程。三十余年中,一直发挥着良好的效益,为这一地区粮食和果木蔬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工程始建于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由甘南水利工作队负责勘测、设计、施工。渠道全长约3公里,衬砌渠道约1公里,引水流量为0.3秒立方米.水源为王家坟沟水,春、夏季水原正常,冬季有时干涸,渠道为无坝自流进水,引水渠段长约50米,渠首设有进水闸、泄洪冲、刷砂闸,沿渠线设有放水闸及泄水建筑物。
  磨沟等附近群众极其爱护水渠,三十多年来当地群众自立村规民约,水利章程,自管自用,共同受益,合理分配,由一些老年人自愿组织义务管理,并有行之有效的灌溉制度,自下而上,计时灌溉。发生灌溉矛盾或争执时由水管会协商解决。三十多年来从未发生争斗事件,发挥了很好的效益,使当地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公斤提高到300-400公斤。
  九龙峡水渠位于迭部县旺藏乡境内的白龙江北岸,始建于1971年2月,九龙峡水利工程因渠线环绕于九龙峡悬崖峭壁,曾被誉为“人间天河”。该渠是迭部县境内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工程总投资55万元,渠道全长11公里,灌溉面积2000亩,引水流量0.4秒立方米。这项工程的建成,使旺藏一带粮食单产明显提高,经济林木发展很快。
  寺下川水渠位于卓尼县东部洮砚乡洮河西岸的台阶地上,灌区内耕地土壤肥沃,但时受干旱威胁。该村有300余人口,上下道路不通,农业收入微薄。五十年代初,群众自制木质水车(直径4米)提灌,受益面积不足百亩,后水车被洪水冲走,又修了人畜拖拉机械水车,但水量只有1〜3公升/秒,且人畜力量有限,每天仅浇地3亩左右。到六十年代中期,使用柴油机提灌,建起了2X75千瓦2台柴油机提灌站。因管理跟不上加之费用昂贵,短时间内又报废。1968年7月,省水利厅及州、县水电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查勘了工程,提出了引羊沙河水到寺下川的引水方案。设计渠道全长7公里,土地受益面积过千亩。此段渠道建设工程前后历时4年,于1972年完成。干渠7公里均开凿于悬崖之上,渠段均为高标准衬砌。当地群众组织了管理队伍,使该渠发挥良好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农田灌水后,每亩粮食产量达300一400公斤,属州内农业稳产、高产区。
  1978-1990年度全州自流渠灌溉面积1978〜1990年度全州水库塘坝灌溉面积
  第二节喷灌工程
  甘加草原喷灌工程
  夏河县甘加草原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45毫米,最小31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却在150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2075毫米,而且降水多集中于七、八、九3个月内。流经甘加草原的恰莫涅河、舍京河、古郎河3条季节性河流,一般只作牲畜过境迁徙饮水。甘加各族人民为求牧业生产的发展,自六十年代起,就修渠引水灌溉草原。七十年代打井提水、修筑水库和水轮泵站,解决牲畜饮水问题。1976年农牧渔业部把甘加列为全国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省水利厅及畜牧厅派员来甘加实地调查,在州、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与甘加公社共同制定了“甘加草原水利规划”,提出了“突出抓水,重点抓划.根本是机,科研引路”的草原建设新课题。实施该工程的目的是推行草原自流灌溉与喷灌试验,抵御干旱,改善生态条件,发展牧业生产。
  甘加草原喷灌工程是一项通过地下暗渠输水灌溉草原,利用渠道水面与灌区地面设固定式自压喷洒及移动喷洒机喷洒草场兼利用末端落差发电的多项综合利用工程。该项工程总投资92.2万元,自1982年6月开工,于1983年9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工程改善自流灌溉面积、发展喷灌面积各1500亩,共灌溉草原面积3632亩,每亩增产饲草73公斤;电站每年发电13.2万千瓦小时,年收入2.6万元。这项工程的建成,发挥了生产、科研的双重效益.对甘南州牧区水利建设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第三节机电提灌工程
  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临、卓东部农电提灌工程,是一项为解决临、卓两县沿洮河两岸6个贫困乡的农田灌溉。农付产品加工等具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温饱工程。该工程效益区为临潭县陈旗、石门、羊沙3乡,卓尼县洮砚。柏林、藏巴哇3乡。共居住藏、汉、回等各族群众3.5万人,占两县总人口的18.4%。区内由于洮河多年的冲刷、淤积,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川台阶地约1.5万亩,荒坡面积达20万亩。区内气候温暖而干旱,年降雨量虽为518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1487毫米.年平均气温为5一7C。是临、卓两县的主要产粮区之一。临潭县人民政府为解决这一地区的干旱问题,曾多次修建了灌溉渠道、人畜力水车、水轮泵站、柴油机提灌站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条件的影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河沟水源枯竭,自流灌溉得不到保证。
  临潭县陈旗、王旗、石门、王家坟4沟和卓尼县哇儿沟、新堡沟每年均发生洪水、泥石流严重灾害,粮食单产一直徘徊在100一150公斤之间,群众温饱得不到解决。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中期,6乡群众每年平均消费国家回销粮500多万公斤。区内年人均产值不足200元,粮食加工依旧靠古老的水磨,文化娱乐生活更是单调贫乏,是临、卓两个贫困县的特困地区。
  1978一1990年度全州机电灌溉设施及受益面积1986年底,甘南州水电勘测设计队受州扶贫办的委托,经勘测、设计,决定分三期建成。共建六座电力提灌站,灌溉面积4000亩。其中:石旗崖提灌站扬程40米、灌溉面积1400亩;陈旗提灌站扬程62米,灌溉面积500亩;唐旗提灌站扬程52米,灌溉面积400亩;洮砚提灌站扬程40米,灌溉面积300亩,工程总投资为258万元。此一项工程为6乡157个自然村通了电,并将在洮河两岸继续修建提灌站24处,扩大保证灌溉面积1万亩,还可向洮河边的山坡延伸提高,扩大山坡荒地种植草木1.5万亩,使引、提、蓄、喷、饮相结合,发展山坡荒地的经济林木,完善农村产品的综合加工经营。
  第四节防洪工程
  临潭县西河滩防洪工程
  西河滩防洪工程由北向南贯穿临潭县城,河床宽度在5~15米之间,坡降在1/25一1/50之间,两岸居民,每次洪水来临,提心吊胆,小水小灾,大水大灾。1976年的一场大洪水,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当时身患绝症的县长马光前(回族)拖着病体奔走于省、州有关部门,呼吁修建西河滩防洪工程。
  西河滩水发源于卓尼县境内的斜藏大山,流入临潭境内的卓洛乡进入城关后又称西河滩水,出城关入卓尼县境后,从拉扎河口汇入洮河。年平均出口流量为1.0一1.5秒立方米,由于渗漏,在西河滩以上地段出现干涸断流现象。但逢雨季,随着水土流失面的扩大,洪水陡增,流量大约在50〜80秒立方米之间,特大洪水在100秒立方米以上。
  临潭县政府从1980年开始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论证,省计委于1983年批复了“西河滩防洪工程”的修建,总投资为95万元,工程效益为保护城镇安全及保护2700亩农田,工期两年,修成防洪堤2100米,于1984年10月底全部竣工。
  卓尼县上卓沟防洪工程
  总投资347万元,于1988年9月经甘肃省水利厅工程地质队勘测设计,1989年动工兴建。为防止上卓沟沟岸坍塌造成泥石流,建成以石料浆砌为主体的重力溢流坝10座,下游筑就多处不同形体的防冲潜坝,开通中下游3.5公里的排洪渠道,渠宽8米,筑堤长3940米,对各支沟采用生物保护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生物治理投资10.1万元,植树10万余株,种草37亩,治理面积达8.99平方公里,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危害。第五节引水工程
  甘南州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州各族人民居住分布极不均匀,城镇人口约10万人,占20%,而80%的人口居住在偏僻的山村或牧区。
  共和国成立前,境内无自来水人畜饮水工程,大多饮用当地自然水源。部分地方人、畜混饮一水,造成了各类传染病的流行。
  1980年初到1990年水电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配合,进行了水源水质普查,水利部门投资人畜饮水工程资金为157.27万元,病区改水投资141.74万元。累计修建各类人畜饮水工程445处,255公里,病区改水工程16公里。州属7个县城及州府合作都修成了自来水工程,解决和改善了全州22万多人和85万头 (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一、人畜饮水工程
  舟曲县三眼峪综合引水工程
  舟曲县三眼峪引水工程,是一项解决人畜饮水又兼顾农田灌溉的具有综合效益的引水工程。它的修建解决了舟曲县城供水不足的困难,使7000余人,1600余只牲畜的饮水有了可靠的保证。使农田保证灌溉面积增加350亩,有效灌溉面积增加860亩,亦为三眼峪两侧1000亩荒山绿化,果树栽植提供了水源。
  舟曲县城位于翠峰山下,平均坡度在15〜45。间,地质结构为砂砾石层及石灰岩露头。四面高山环列,高山相对高差均在500一1500米之间,海拔1500米左右,翠峰山岚霭迷朦,古木参天。由于翠峰山的孕育,地下水源极为丰富,舟曲县城素有“九十九眼泉”之称。但由于多年来过度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干涸,“九十九”眼泉不能正常出水,致使县级机关、城镇居民吃水发生了困难。舟曲县政府决定于1987年9月动工修建三眼峪引水工程,先后投资150万元,经过两个冬春的施工,于1989年4月25日竣工通水。
  新城人畜饮水工程
  新城乡是临潭县东部的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此地群众有史以来均饮用南门河水,该河水受季节影响,时有时无。洪水来临,混浊不清,污染严重。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新城地区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使该地用水需求矛盾更显突出。1964、1965年两次打井,均因水位下降,未能发挥效益。新城引水工程
  引用大族泉水,属大石山裂隙水,经化验水质符合人畜饮用规定,水量稳定,冬季不结冰,泉水流量为0.13立方米/秒,每昼夜来水量11196立方米,工程采用塑料管输水,主、支管道各长6公里。
  工程主要解决了新城地区机关单位、东西街、南门河三个村及端阳沟、后池、张王堡3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可供6500人,4746头(只)牲畜的饮水及新城水泥厂的工业用水。工程总投资21.4万元,于1983年8月31日建成使用,验收后交由新城乡政府管理。
  甘南州历年城乡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统计
  临潭县斜藏沟人畜饮水工程
  1986年动工兴建,工程总投资247.73万元。斜藏沟泉水由构造带裂隙中溢出,实测泉水平均流量为31.39公升/秒,最大为36.91公升/秒,最小25.9公升/秒。泉水稳定,水质符合人畜饮水标准规定。经两年的分县施工,于1988年11月完成25.5公里长的输水主管道铺设。其中:临潭县境内主管道长10.7公里,卓尼县申藏乡境内主管道长14.8公里,供水支管长2.83公里,设供水点63处,设计引用水量34公升/秒。其中:临潭县境主管道引水量为24公升/秒,卓尼县申藏乡境主管道引水泉为10公升/秒,两县共解决19000人和270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卓尼县寺台子人畜饮水工程
  卓尼县城虽处洮河岸边,但县城居民的饮水却很困难,人力背水、担水或用畜力拉、驮水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中期。建在寺台子村的禅定寺,因地处高差200米及坡度30。的高坡台地之上,距河甚远,僧俗用水困难。1983年初,卓尼县政府决定解决寺台子用水问题。同年5月,甘南州水电局勘测设计队派员对上卓沟凉水泉水源进行勘测,经化验认定凉水泉水属石灰岩板岩间的裂隙水,符合国家饮水标准。此工程于1985年5月动工修建,到1986年8月竣工,历时16个月,总投资61万元。工程引用流量为6公升/秒,截引深度为5~6米。输水主管道长6818米,支管道长4661米,设供水点12处。修建调节蓄水池一座,容积250立方米,排洪沟70米,护坡344米,排水管道1315米,并修建水管所住房3间及引水纪念亭一座,解决了2200人,1260头(匹)牲畜的饮水问题。
  二、病区改水工程
  临潭、卓尼两县所属8乡(城关、术布、古战、羊永、长川、纳浪、申藏、大族)属缺水地区和氟病区,饮用水质含氟量均在每升2毫克以上。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严重地影响了人口素质。临潭、卓尼两县政府重视改水工程的建设,截止1990年底已建成病区改水工程32处,管道引水85.09公里,改善了2.17万人和3.975万头牲畜的饮水条件。
  甘南州历年病区改水工程情况统计
  年度病区改水工程设施已解决人畜数投资(万元)
  第四章电力
  第一节电力蕴藏及开发
  甘南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地带有黄河首曲,也是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的发源地。东部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州境大部分地区雨量丰沛,水网密布,河道落差集中。全州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61.75万千瓦,属甘肃省的水能丰富区。三十年代,在卓尼传教的美国牧师舒雅哥为解决教堂的通讯、照明及动力用电,在洮河支流木耳河上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功率仅1千瓦,是州内利用水能发电之始。
  州内修建的第一座水电站,是共和国成立后的1954年4月修成发电的加吉拉水电站,这座水电站建在自治州首府合作市郊的扎油河上,为引水式电站,装机200千瓦。1958年,卓尼县城郊范儿滩建成一座50千瓦的自制木质旋桨式水轮机皮带传动发电机的水电站。1968年在卓尼县多坝建起一座400千瓦的水电站。进入七十年代后,全州小水电站在各地陆续建起。1971年1月,在海拔3400米的玛曲县建成州内第一座利用泉水发电的高水头、小流量、装机150千瓦的水电站。之后相继建成碌曲县城、双岔乡;玛曲县的阿万仓、群强(木西合)、欧拉、万玛;舟曲的锁儿头、插岗、阳山、大峪口;夏河县的桑科、清水;卓尼县的麻路、康多等多处小水电站。其中虽有一部分电站因设计、施工质量问题或管理不善等因素而报废,但却兴起了修电站的热潮,为全州小水电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水电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据统计,全州从1980年末至1990年底小水电投资达1694.47万元。全州建成小电站91座,装机131台,容量25499千瓦。其中:国营电站16座,装机容量18100千瓦,乡级电站75座,装机容量7399千瓦。全州正在建设的电站4座,装机19300千瓦。随着一大批骨干电站的建成和刘家峡大电的输入,全州工农牧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用电有了保证.并开始把多余的电输往外地,进一步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夏河县被全省列入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甘南农村小水电站的建设虽在全省名列前茅,但开发的水能只占水能理论蕴藏量的2.5%,与自治州丰富的水能资源相差甚远,尚待开发利用。
  第二节电站建设
  一、州县属水电站
  白土坡水电站
  白土坡电站是州内第一个骨干电站,建成于1968年。20余年来的运行,为夏河县及合作地区民族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平均年产值91万元,累计上缴利税达410万元,并为自治州培养了一批设计、安装、运行、电气、水力机械技术人才。
  白土坡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为2560千瓦(2台1560+1000千瓦),保证出力11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740万度,年利用小时为6900小时,设计电站总投资为286.37万元,总造价280万元,单位千瓦投资1120元,电能成本1分/度。
  锁儿头水电站
  锁儿头水电站位于舟曲县城西笔架山下的白龙江畔,是一座渠道隧洞引水式电站,设计水头30.5米,设计流量25.2立方米/秒,装机2台共6400千瓦,是甘南单机装机容量最大的一座水电站。电站以上集水面积为1236平方公里,设计洪峰流量162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21立方米/秒。
  锁儿头水电站的建成,架通35千伏输电线路37.5公里,变压器容量5720千伏安。通电范围9个乡,61个村,共7千余户。供电区内兴办了水泥厂、木材加工厂、农机厂、农副产品加工厂、电力提灌站、广播电视站等20余处小型企业。为舟曲县加速工、农、林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繁荣,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以电代煤、代柴,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明显的效益。199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到2053万元,仅电费收入每年达102万元。
  1976年11月,锁儿头电站一期工程竣工,一号机组发电,工程投资544万元;1987年6月二期工程渠首竣工;1990年5月10日电站二号机组安装完毕,总投资233.89万元。锁儿头水电站先后经过10年的建设,终于按设计方案全部完成了基建任务。两台3200千瓦的机组投入运行,输电线路涉及白龙江沿岸各村,为舟曲县各族人民的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提供了电力。
  桑科水电站
  桑科水电站位于大夏河上游的昂去乎,距离县城约7.5公里,是一座蓄引结合式水电站。电站始建于1976年11月5日,1983年4月竣工投产,装机1130千瓦,工程总投资334.3万元。
  桑科水电站竣工投产后移交给夏河县管理,除满足城区机关、工农牧业生产及桑科、甘加等地农牧民生活用电外,还和白土坡水电站、县城电站联网。
  临潭县独山子电站
  独山子水电站总投资418.7万元,装机2X800千瓦,年发电量438万度。该电站位于临潭县城南拉扎沟末端的独山子。利用对洮河截弯取直,开挖300米隧洞,形成14.03米的自然落差而修建的一座引水式水电站。洮河此段平均流量40〜60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期流量1053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24.7立方米/秒。站址以上集水面积为11705平方公里。上游流域多为草原森林所覆盖,河水含泥沙量较低。冬季受河水封冻及冰粒团的影响,对发电产生不利影响。电站附近河面冰冻期长约104天,冰冻厚度0.8一1.4米。
  独子山电站的修建一为近200处的机井和提灌站提供了动力/扩大水浇地3500至4000亩;二为解决临潭县卓洛等8乡镇及卓尼县申藏、阿子滩等4乡共12个乡镇,7个生产大队,323个生产队的44570人,17.5万亩土地的农付产品加工和照明提供了电力;三为发展地方“五小”工业提供动力。电站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同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88.年与大电(刘家峡电网)并网。
  截止1985年,独山子水电站累计发电2178万度,总收入102.6万元,上交税利6.63万元。
  玛曲水电站
  玛曲水电站建于1971年10月1日,它是甘南州第一座高水头,小流量利用泉水修建起来的小型水电站。20年来,一直发挥着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累计发电量2160万千瓦小时,创造产值432万元,还为玛曲县培养出了20名优秀的电气运行、管理人才。玛曲县水电站位于城北面的尼玛山脚下,海拔3700米,是利用山间同一高度不同部位的3处石灰岩基裂隙泉水,通过长500米的预制管暗渠引到一石灰岩喀斯特风化后形成的天然洼地蓄水池,容量15000立方米,利用自然落差834米发电的一个小电站。3股泉水合计流量0.15立方米/秒。水量稳定,冬季不结冰,为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证。电站装机为.2X100千瓦。从开工到竣工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投资19万元,是小水电建设中速度快、投资少、质量高、效益好的典型工程。
  迭部亚古水电站
  1974年7月11日,为了解决迭部县城郊高台地的农田灌溉及“五小”工业、农副产品的加工等动力用电问题,迭部县革委会上报亚古电站设计报告,1976年11月投产,工程投资226万元。亚古水电站修建在县城东南3公里处的白龙江南岸。电站设计水头22.5~23米,设计流量6.5立方米/秒,装机容量为2X630千瓦。
  多儿水电站
  多儿电站位于迭部县多儿乡然子河口,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森林资源丰富。全乡共13个村庄,约3000余人,大部分居住在山腰或山顶,相对高度在200一500米间。夜间用松枝条照明,运输全靠人力背负。为了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迭部县于1985年开工修建多儿电站,1987建成,装机容量200千瓦,总投资49万元。
  腊子口水电站
  腊子口水电站位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过的天险腊子口,是利用腊子河充沛的水量及河床陡峭的天然落差修建的1座小型水电站,它的建成为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增添了风采,为腊子地区工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满足各族人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需求提供了电力保证。该电站建于1976年,1979年正式发电。电站装机为2X200千瓦卧式水轮发电机组,工程总投资80万元。
  碌曲水电站
  为了解决碌曲县城及玛艾、西仓2乡生产、生活用电,1972年在洮河上动工修建碌曲水电站,历时190天,总投资42万元。
  碌曲水电站引用洮河水源,最大流量为4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大流量为14立方米/秒,正常流量为20立方米/秒。电站设计引用流量为12立方米/秒,水头5米,河流结冰期为3个月。电站装机为2X120千瓦,用立轴旋浆式水轮机传动发电。随着生产、生活用电的需求,1982年省水利厅批复碌曲县水电站扩大机组1台,单机160千瓦,投资24.84万元。
  二、中央及省属企业电站
  甘南州境驻有中央、省属的“七九二矿”及白龙江林业局等企业,为了解决各自生活、生产用电,在单位所在地修建了由各自管理的水电站。
  尼石峡水电站
  位于白龙江上游迭部县城以下约30公里的尼石峡山区,由“七九二矿”负责修建和管理。电站利用隧洞引水,截弯取直的方法形成高水头,装机1万千瓦,单机容量在甘南境内电站中首屈一指。
  电站建于1974年,以35千伏线路送至各个矿区及机关,年发电量5000万度,年利用5000小时。
  白云水电站
  位于白龙江上游迭部县城以下20公里处的白云村,为引水式水电站,装机2X800千瓦,于1977年建成发电。由迭部林业局修建管理。
  三、建设中的电站
  八十年代末,在工农牧业生产发展需求逐年增大的情况下,为使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使甘南人民早日摆脱贫困局面,自治州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充分论证,把大力发展甘南水电事业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促成了4座骨干电站的破土动工,有的已接近建成发电。其中一座大型电站吸引外资,已列入省上按排项目;一座大型电站已完成了勘查报告,投送水电部核准。
  峡村水电站
  位十洮河上游的夏河县勒秀乡峡村,距合作镇约50公里,设计为有坝引水式水电站,装机6000千瓦,年发电量3551万千瓦小时,设计引水流量为54.6立方米/秒,设计水头14.7米。1990年开始动工修建,国家投资1950万元(设计投资)。甫黄水电站
  位于大夏河上游达麦乡甫黄村,距县城23公里,为低坝引水式电站。设计引水流量为10.48立方米/秒,设计水头为43米,装机容量3700千瓦。年发电量2178万度,工程总投资为1660万元,由夏河县组织施工和管理。计划于1995年7月竣工发电。
  冬加山水电站
  位于洮河上游卓尼县城郊多加山,西距县城15公里,为截弯取直低坝隧洞引水式发电站。设计引水流量60.9立方米/秒,设计水头15.5米,装机7500千瓦,年发电量4580万度。工程总投资2800万元,由卓尼县组织施工管理。预计于1994年竣工发电。
  尼傲峡水电站
  位于迭部县城以东的尼傲峡,为引水式水电站,设计引水流量42.6立方米/秒,水头35米,装机12000千瓦,年发电量8041万度,工程总投资5200万元,由迭部县组织施工管理。预计1995年建成发电。
  九甸峡水电站
  已列入甘肃省规划项目,计划由省政府组织施工。站址初定于洮河中游卓尼县境内藏巴哇乡的九甸峡口。电站设计为坝后式水电站,主坝为磋重力坝,坝高151米,总库容水量11.6亿立方米,装机22.46万千瓦.保证出力8.3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6亿度,工程总投资为15亿元,估计施工期7年,供电负荷区为兰州市及郊区,并与刘家峡大电联网,输往外地。
  沙川坝水电站
  位于白龙江上游舟曲县城以上10公里处沙川坝,设计为坝后式水电站,坝高217米,坝内蓄水量17.61亿立方米,调节库容8亿立方米,装机37.5万千瓦,保证出力260万千瓦。年发电量10.45亿度,年利用8000小时,工程总投资约20亿元,单位千瓦投资5300元。此工程在舟曲南峪滑坡后,为根治洩流坡、锁儿头、南峪等白龙江沿岸滑坡而提出,由国家水利部水电勘测设计院及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共同拟定建设。
  1990年底全州水电站建设规模表甘南藏族自治州1990年底乡级电站分布情况续表
  第三节输变电工程
  甘南州城乡送变电工程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全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的需求尤显迫切。
  小水电站所产生的能量已满足不了工农副业生产需求。由于受河水流量丰枯的影响,建成的水电站在枯水时期及冬春季不能发电或发电量小,在夏秋丰水期,电站正常运行,电能又不能充分利用,造成电站管理人员半年辛苦半年闲,经济效益不佳,设备得不到更新和维护。只有拉通大电网,架设以合作及各县城为中心的环形供应网络,使大电延伸到全州各乡镇、村庄,又使座座小水电并入网内,达到互通有无,内外调节,丰枯补偿,才能以电力促百业兴旺,让百业涵养电力。这对水能资源丰富,其它能源贫乏的甘南高寒山区来说,不但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更有长远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
  全州自1980年开始至1990年底已投资1666.55万元架设110千伏线路87公里,35千伏线路415公里,10千伏以下线路3231.5公里,建立变电所90座,容量14310千伏安。全州96.3%的乡,84.7%的村,79%的农牧户用上了电。全州每个县有骨干电站,除舟曲、迭部2县外,其余5县均已通了大电,已有9座水电站并入大电网,仅白土坡电站并网年发电量突破1470万度,创产值735万元,利国利民利站,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以合作为中心,大电网35千伏线路向东南已延伸至临潭、卓尼、新城、洮砚;向西南已延伸至碌曲、玛曲;向北已延伸到夏河;舟曲也已与武都相接。
  通过变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也随之成长,全州能承担35千伏线路及变电所勘测、设计、施工的单位有2个,技术人员达50人,其中高级电气工程师1人,中级6人,中级机械工程师3人,并拥有各种施工设备。
  —、临夏至合作110千伏送变电工程
  合作是甘南州首府所在地。共和国成立30多年来,合作地区工农牧业生产用电及州级机关、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用电紧缺。1968年虽然在大夏河建成了白土坡水电站,但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而时常停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甘南州人民政府于1981年初,向省人民政府提出要求,将电网延伸到甘南合作地区。1981年2月由甘肃省电力局勘测设计处负责设计,甘南州负责组织施工建设,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工程建设后移交兰州供电局运行管理。临夏至合作送变电线路从临夏110千伏变电所二号主变110千伏间隔出线。工程总投资600万元,于1983年9月竣工,1985年10月投入带电试运行,向合作地区供电。
  二、合作至碌曲35千伏送变电工程
  合作至碌曲送变电工程线路全长73公里,共用杆塔350基,架设进出线3.1公里。主变为2X1000千伏安。工程投资287万元,由碌曲县水电局负责施工,1987年3月20日开工,1988年1月31日建成投入运行。
  三、碌曲至玛曲35千伏送变电工程
  碌曲至玛曲35千伏送变电工程从1986年由省计划会议提出,由碌曲变电所出线35千伏线路送往玛曲县城的方案列入1988年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同年7月开工,历时两年零两个月,于1990年9月竣工投产运行。玛曲县万玛、尼玛两电站装机530千瓦,于1991年10月22日19时与兰州联网运行。
  碌、玛送变电工程全长83.8公里.电压35千伏,其中:带地线长6.3公里。线路全部架设在海拔3200-4000米的高寒山区,工程总投资489万元。
  四、临潭卓尼东部农电工程
  第一期工程包括由新城变电所出线引至洮砚架设35千伏主线路23.7公里,在洮砚桥北修建主变电所一座;工程投资157万元,工程期限2年。
  第二期工程包括10千伏4条主线及10条支线农电线路,全长137公里。其中:洮砚至石门全长17.2公里;洮砚至柏林乡全长15.2公里;洮砚至陈旗乡全长13.7公里;洮砚至羊沙口12.9公里至羊沙乡16.5公里,洮砚至藏巴哇乡44.5公里。第一期建设工期10个月,经验收,达到了设计要求.具备交付使托条件。35千伏主线路工程及变电所移交卓尼县电力公司经营。二期工程分县族工,至1990年1月底,州水电设计队已完成注砚至石门乡的全长12公里10千伏农电线路的架设任务,解决了该地机关、学校及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1990年,临潭县水电局完成了洮砚至陈旗全长14公里10千伏农电线路。并对石旗崖提灌站作了开工准备;同时卓尼县水电局对哇儿沟、杜家川堤灌站工程也作施工安装,同时筹建的洮砚变电所亦正式运行。
  五、临潭至卓尼35千伏线路工程
  工程主线路长20公里,变电所采用定型设计,设计容量为2X1000千伏安,实际容量1000+2500千伏安,总投资为145万元。线路工程于1986年11月初完成,变电所工程于翌年10月12日完工,1987年12月9日22时05分送电运行,交付卓尼县供电所管理。总体工程完成投资158万元。
  六、合作至临潭输变电工程
  1985年5月开工兴建合作至临潭送变电工程,工程包括:合作至临潭35千伏,长87公里的输电线路;临潭至独山子35千伏,长7.8公里的输电线路;临潭至新城35千伏,长24.5公里的输电线路;临潭变电所改造扩建工程;新城变电所扩建工程以及独山子电站并网工程共6项。
  合作至临潭35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于1985年10月底竣工,总投资135万元。临潭至新城至独山子线路工程于1986年1月竣工投产,投资65万元;临潭变电所扩建工程于1989年12月建成投产,总投资90.5万元。新城变电所扩建工程于1987年底完成,投资43.8万元。独山子并网工程于1986年竣工投产,投资17万元。各项工程全面竣工后,移交临潭县供电公司管理。
  七、舟曲至洛大、大川35千伏送变电工程
  锁儿头电站35千伏线路上段由锁儿头经憨板至洛大,沿白龙江而上,全长51.36公里;下段由舟曲至大川变电所,沿白龙江而下,全长10公里。
  甘南藏族自治州3~10千伏农电线路架设情况单位:公里
  甘南藏族自治州截止1990年底35千伏农电线路统计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