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农田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18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农田建设
分类号: F301.21
页数: 5
页码: 561-565
摘要: 1979年至198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退农还林还牧,先后四批农转牧36个乡、1145个村民小组,退耕地54.97万亩。转牧后,利用耕地建立饲草料基地。1986年种牧草11.9万亩,种饲草9.9万亩,种饲草科13.6万亩。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农田建设

内容

第一节耕地开发
  自西汉以来,由于中原地区大量向西部移民,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也随之被带到甘南地区,白龙江、洗河、大夏河沿岸开始了垦殖耕作。随着历史的推移,耕地面积逐步扩大。到共和国建立初期耕地面积达32万亩。1958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搞支边垦荒,建立农场,全州开垦草场120万亩,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1979年至1986年,自治州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退农还林还牧,先后四批农转牧36个乡、1145个村民小组,退耕地54.97万亩。转牧后,利用耕地建立饲草料基地。1986年种牧草11.9万亩,种饲草9.9万亩,种饲草科13.6万亩。
  第二节耕地利用保护
  临潭、舟曲县为甘南州的主要农业区。临潭县耕地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之外,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51%,全氮为0.152%,全磷为0.076%,速效磷为8ppm,土壤养分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舟曲县耕地,河谷地带土壤熟化程度高,养分含量较丰富,质地疏松,透气性能好,是全县的主要稳产高产地区。半山地带的耕地,一般干旱缺水,土壤质地松,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含量低,缺氮缺磷。亚高山地带的耕地,气候比较寒冷,微生物活动差'有机质不易分解,养分难以释放,产量较低。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岀更多财富,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增施有机肥,用养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因地制宜开展梯田和沟坝地建设,使之成为保水、保肥、保土的基本农田,并推广防旱抗旱的耕作栽培技术;在川、水地以平田整地为主,积极推广精耕细作、培肥土壤等耕作措施,逐步扩大灌溉面积.充分发挥川、水地的优越条件。
  第三节土壤改良
  —、性土改良
  性土主要分布在临潭县中部川地河谷带和舟曲县的武坪、八楞一带,这种土“湿时一把泥,干时下不了犁”。农作物播种后,出苗率只有70%。1953年临潭总结了掺沙改良的经验,把沙与粪拌匀掺入土中改良效果好,使试验田的单产比建国前提高了55%,平均亩产338.5公斤。
  二、石头土改良
  石头土(黄绵沙土),其缺点是土壤中的大石头多(直径1〜2寸),耕种困难,耕层浅,不保墙。1957年龙迭县弓子石村(今舟曲县)总结出垫土改良法,即在原来的土层上加厚土层,疏松了土壤,扩大了作物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水养分的保存能力,改土以后比改土前增产2.17倍。
  三、盐土改良
  夏河县王格尔塘乡的改良经验是把烂草铺在地上,然后耕翻.将草埋入土中,烂草在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与土壤中的碱起了中和作用,同时掺杂了有机质,使土壤疏松,增强灌水洗盐的效果,减轻盐分积累。
  四、河畔沙地改良
  河畔沙地由于质地较细,表层水分易蒸发,加之河坝地表气温高,往往形成烧坏作物的现象,造成减产,群众采取掺和肥土的方法,将肥土搬到沙地,铺土1〜2尺厚进行改良。
  五、干旱土壤改良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州旱地1269137亩,占净耕地面积95.36%,地面坡度大,不易蓄水保墙,因此,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对这种土壤的改良,主要通过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对尚无灌溉条件的主要采取修建梯田、条田等农田建设,还采取铺沙压田、地膜覆盖等措施,增强抗旱保墙能力。
  六、硝酸水灌溉土改良
  硝水灌溉的土壤,板结严重,播种后出苗不齐。群众采取播种后铺沙的改土措施9施沙量各地不一,一般每亩在1000公斤左右。
  第四节农田基本建设
  一、平田整地
  全州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农田基建工作,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全州掀起了平田整地的学大寨运动,是年全州修水平梯田2341亩,培地境5861亩。1970年从年初到年末改土造田3.7万亩,修条田3900亩,与河争地1130亩,铺沙压田17亩。1973年全州共修水平梯田35100亩,与河争地2475亩,至1975年全州耕地面积由1953年的60.80万亩扩大到117.63万亩,全州粮食总产由1953年的2415.29万公斤提高到1975年的10634.92万公斤。1976年以后,“农业学大赛”运动不再提倡,农田基建基本停止。1982年全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部分农民在自己承包地进行平田整地,但规模不大。1985年后,每年州县计划部门都安排农田基建任务,各县因地制宜,治理沟坝地、与河争地、联合搞水平田等农建工程,成效较明显。
  二、深翻
  从五十年代开始甘南州的部分县乡深翻耕地。起初用铁锹深翻,随之用各种步犁、双轮双诈等农具翻地。到五十年代末,州境内国营农场首先利用大中型拖拉机对耕地进行深翻。至六十年代,部分农村人民公社也用大中型拖拉机深翻耕地。1971年,全州耕地深翻面积达46万亩。1972年,深翻耕地面积增加到64.3万亩,为最高水平。以后3年保持在10万亩至20万亩之间。1976年,深翻耕地面积又升到28万亩。1977年以后,逐年减少,到1980年,下降到5万亩。1982年后,全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部分农民对自己承包地进行深翻,但规模很小。
  三、“三田”建设
  三田即梯田、条田、沙田,七十年代“三田”建设规模大,效果好,成绩突出,兴修水平梯田20多万亩,为州内农业的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约10年时间,全州农田基本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87年以后,农田基本建设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三田”建设又开始起步,截止1990年,共完成“三田”建设16000亩。
  第五节农田灌溉
  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修整梯田和条田、开荒、治理河滩、扩大耕地的同时,自治州还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1953年全州有水浇地23874亩,1954年增加到36049亩,1.955年增加到41729亩,1956年又增到99750亩。1959年全州在水利建设上投入劳力15000多人,整修水渠158条,全州扩大灌溉面积38807亩。
  至1975年全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6.32万亩,其中保灌面积12.1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6.13万亩,全州共有水渠1123条、1588.8公里。
  至1990年,全州有各种水利设施431处,有效灌溉面积6.942万亩,保灌面积5.45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454万亩。
  一、灌溉区域
  甘南州农田灌溉主要分布在舟曲县、临潭县、迭部县和卓尼县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部分川地、台地地区。临潭县的南部灌溉区常旗川700亩,上下窑头川100亩,秦关羊化川900亩,总寨川1500亩,石旗川300亩,共计3700亩。从总寨溉区继续延伸,可灌溉到郑旗的巴杰一带川地,灌溉面积增加到约6000亩。临潭县的东部灌溉区主要在陈旗乡的磨沟、梨园、中寨、王旗4个村庄约1000余亩土地。迭部县白龙江沿岸灌溉区,灌溉面积2000亩。卓尼县东部灌区灌溉面积3000亩地。舟曲县白龙江沿岸、拱坝河沿岸及其它川谷地区, 灌溉面积2万余亩"二、灌溉形式
  甘南州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无大中型农田灌溉工程,多为零星小片灌溉。灌溉形式以水渠引流灌溉为主,提灌引流为辅。
  水渠引流灌溉有临潭县的总寨水渠,位于临潭县南新堡、总寨二乡境内,是州内第一条引洗河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此工程始于1965年,工期历时5年,渠道全长30公里。临潭县的磨沟水渠,位于县境东部陈旗乡,这是州内农田灌溉建设中较早的水利工程。此工程始建于1957年,渠道全长约3公里。由于这条水渠的灌溉,当地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公斤提高到300-400公斤。
  迭部县旺藏乡的九龙峡水渠,位于乡境白龙江右岸,此水渠始建于1971年2月,渠道全长11公里,水渠投产后,使旺藏粮食生产明显提高。
  卓尼县东部洗砚乡的寺下川水渠,位于乡政府以北15公里处,引羊沙河浇灌寺下川台地,渠道全长7公里,受益面积千余亩。八十年末期,临潭、卓尼两县着手兴建东部提灌区,并在部分地区开始见到效益。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